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物理单选试题中的电学压轴题

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中的单选电学压轴题1,(海淀区)15.在探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是否成正比的实验中,实验操作无误,测量数据准确。
同学们利用所测数据,正确绘制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 随其两端电压U 变化的图像,如图9所示。
对图9所示图像进行分析后,四位同学分别绘制小灯泡的电功率P 随通过它的电流平方I 2或它两端电压的平方U 2变化的图像,图10中图像可能正确的是2,(西城区)13.小刚想利用光照强度自动调节电压表的示数,其原理是:光照增强,光敏电阻R x 阻值变小,电压表的示数随之减小,反之则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图5所示是小刚设计的四个电 路图,若电源电压不变,R 0是定值电阻,光照强度用符号 表示,其中符合要求的是3,(东城区)12.在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 1、S 2均闭合。
当开关S 2由闭合到断开时,电路中A .电压表V 的示数变小B .电流表A 1的示数变大C .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变大D .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1示数的乘积变大4,(朝阳区)4,(朝阳区)15.如图1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12V ,小灯泡L 1的规格为“6V 3W”,小灯泡L 2的规格“2.5V 0.3W”,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1.5A”字样。
假设灯丝阻值不随温度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灯泡L 1的电阻小于小灯泡L 2的电阻B .该电路只可以使小灯泡L 2保持正常发光,而不能 使小灯泡L 1保持正常发光图10BCDPOU 2PU 2OP I 2AO I 2POBCD图5AS R 0R XV R 0 R X SV R 0 R X S V R X R 0 SV图7C .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小灯泡L 1做的功小于通过小 灯泡L 2做的功5,(昌平区)14. 如图6所示的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电压表示数为U ,电流表示数为I 。
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使电阻箱的阻值R 变大。
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物理 2 学校姓名成绩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 页,共五道大题,33 道小题,满分9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和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30 分,每小题2 分)1.关于安全用电,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用湿手按已接电源的插座上的开关B.及时更换家庭电路中绝缘皮老化、破损的导线C.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更换灯泡D.把洗衣机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2.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3.如图2所示的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图24.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小明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
与镜片上小水珠形成过程相同的自然现象是人的腿在水中图BA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5.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 .在旅行箱下端装有底轮C.汽车轮胎上制有较深的花纹B .给自行车的转轴加润滑油D.磁浮列车运行时使车身与轨道间形成间6.如图3 所示,一位女交警推老人沿水平人行横道过马路,关于此过程力对物体做功的判树叶在地面上的影子A景物在水中的倒变短”了皮影在幕布上的影子D电熨C斗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老人所受重力对老人做了功B .地面对轮椅的支持力对轮椅做了功C .女交警对轮椅的推力对轮椅做了功D .老人对轮椅竖直向下的压力对轮椅做了功7.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图 3A .搓搓手,手的温度升高B .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C .用锯条锯木头,锯条的温度升高D .在太阳光照射下,路面的温度升高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B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 .“禁止鸣笛 ”是为了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 . “闻其声便知其人 ”判断的依据是人发出声音的音调9.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中考体育测试所用篮球的质量约为 600gB .一支普通新铅笔的总长度约为 28cmC .普通教室的门高约为 5mD .一位初中生跑 1000m 所用的时间约为 50s10.如图 4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 S 1 、S 2A 1 闭合, S 3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 1、电压表的示数为 U 1;当开关R 1 R 2 S 1 、S 3闭合, S 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 2、电压表的示数为 U 2。
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中的电路计算压轴题

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中的电路计算压轴题,1,(海淀区)32. 如图27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为6V 并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4V ,电流表示数为0.5A 。
求:(1)小灯泡L 1的阻值R 1。
(2)小灯泡L 2的电功率P 2。
2,(西城区)33. 如图30所示,是电饭煲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图中电源电压恒为220V ,R 1和R 2均为加热电阻,S 1是温控开关。
高温煮饭时,电饭煲的电功率P 为1100W ;保温焖饭时,电饭 煲的电功率P ′ 为440W 。
求:(1)电阻R 1的阻值;(2)保温焖饭时电路中的电流I 和R 2两端的电压U 2。
3,(东城区)33.如图23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为保持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5Ω,电阻R 2的阻值为25Ω。
闭合开关S ,电阻R 2两端的电压为5V 。
求:(1)电阻R 1两端的电压;(2)电阻R 2消耗的电功率。
4,(朝阳区)32.一个导体在工作时其两端电压为12V ,通过它的电流为0.4A ,导体的电阻多大?假如加在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4V ,导体的电阻不变,这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消耗的电功率各多大?5,(昌平区)39. 如图30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电阻R 1的阻值为20Ω,电阻R 2的阻值为30Ω,当闭合开关 S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2A 。
求:(1)电源两端的电压U ;(2)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 。
图27图30S图23图306,(门头沟区)37.如图23甲是某型号的电暖气,图23乙是其内部的电路简化图,表格中列出了有关参数。
当只闭合开关S 1时,电暖气处于“550W”的档位工作;当只闭合开关S 2时,电暖气处于“1450W”的档位工作;当闭合开关S 1、S 2时,电暖气处于“2000W”的档位工作。
(1)电暖气在“550W”档位正常工作时,通过电暖气的电流是多少? (2)当同时闭合S 1、S 2,让电暖气正常工作2h ,消耗多少电能?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中的电路计算压轴题答案1,32.示例:(1)当开关S 闭合时,等效电路如答图2所示。
2018年北京各区初三物理二模计算题及答案

2018年北京各区初三物理二模计算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力学计算题1海淀)如图28所示,用滑轮组匀速竖直提升物体A,物体A在5s内上升了2m。
已知物体A重G A=1000N,此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80%,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
求:(1)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大小v绳。
(2)动滑轮所受的重力大小G动。
FA图282西城)工人用如图31所示的装置提升物体A。
若物体A重900N,每个滑轮重均为50N。
工人对绳子自由端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为500N,物体A被匀速提升。
求:(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2)当物体A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拉力F的功率P。
A图313东城)图24是用动滑轮运送物体A 的示意图,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为F ,物体A 在10s内匀速竖直上升了4m 。
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 做的功为4000J ,动滑轮匀速提升物体A 的机械效率为80%。
求:(1)拉力F 的功率P ;(2)物体A 所受重力G 的大小。
4朝阳)工人使用如图24所示的滑轮组,在5s 内将重400N 的物体A 匀速提升3m ,已知拉力F 为250N 。
在此过程中,不计绳重和轮与轴之间的摩擦。
求: (1)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工人做功的功率。
图24A卷扬机图245石景山)如图22所示是用动滑轮运送货物A 的示意图。
在拉力F 的作用下,重400N 的货物A 在20s 的时间里,匀速竖直上升了8m 。
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 做功的功率为200W 。
不计绳重和滑轮与轴的摩擦。
求: (1)有用功W 有;(2)动滑轮匀速提升货物A 的机械效率η; (3)动滑轮所受的重力G 动。
6丰台)用如图25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A ,物体A 受到的重力大小为G A 。
在匀速竖直提升物体A 的过程中,物体A 上升的速度大小为v A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
已知:G A =800N ,v A =0.4 m/s ,η=80%,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
2018-2020年北京中考物理复习各地区模拟试题分类(3)——声和光

2018-2020年北京中考物理复习各地区模拟试题分类(3)——声和光一.选择题(共18小题)1.(2020•房山区二模)如图所示,展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成果。
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的音调不同B.司南能够指南北是受到了地球磁场的作用C.两心壶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D.走马灯是利用热空气下降,形成气流,推动上方的叶轮旋转2.(2020•海淀区二模)如图所示,在扬声器的纸盆上撒些纸屑,当扬声器播放音乐时,原来静止在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起来,而且声音越大,纸屑跳动得越剧烈。
根据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说明()A.声速与频率的关系B.发声的物体在振动C.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3.(2020•顺义区二模)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不能像在地球表面那样直接面对面地交谈,而需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其原因是()A.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B.月球上是真空环境声音不能传播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D.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4.(2020•西城区二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与次声波的振动频率相同B.振幅能决定音调的高低C.在马路的两侧植树可以减弱噪声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5.(2020•朝阳区一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在公路两旁植树,可以有效防止噪声的产生D.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音调不同6.(2019•朝阳区二模)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机器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它能够与人进行智能的对话。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我们能够辨别机器人发出的声音,主要利用了它的音色D.将机器人的音量调小以免干扰周围邻居,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7.(2020•密云区二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音叉,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响度相同8.(2019•通州区三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乐队演奏时,我们能区别不同乐器发声的依据是不同乐器声音的频率不同B.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声音能在介质中传播,也能在真空中传播D.小提琴发声时,琴弦一定在振动9.(2019•平谷区一模)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密闭玻璃罩内,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大小保持不变C.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响度的大小D.高速路部分路段两侧设置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0.(2019•东城区二模)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11.(2020•怀柔区模拟)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黑布上的皮影B.用放大镜看邮票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D.日出,东方酒店在水中的倒影12.(2020•房山区二模)如图所示,是人观察岸边的树木在水中倒影情况。
最新-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精品

北京市海淀区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2001.6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A.B.C.D.2.A.B.C.D.通过卡尺两卡脚间的狭缝看与狭缝平行的日光灯,灯的边缘出现彩色条纹3.如图1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6∶1,副线圈与定值电阻R及电流表A2组成闭合电路,原线圈与平行金属导轨相连,且接有电流表A1.在导轨所在空间存在与导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导轨的电阻可以忽略不计,导体棒ab的电阻为r,它与两导轨垂直并且接触良好,当导体棒ab向右做匀速运动切割磁感线时,电流表A2A1的示数是12mA,此时电流表A.等于2mAB.等于72mAC.等于0D.与电阻R4.质量相等的两个人造地球卫星A和B,分别在不同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两卫星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A和r B,且r A>r B.则A和BA.卫星AB.卫星AC.卫星A的动D.卫星A5.一束单色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波长为λ0,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波长为λ,水对这种单色光的折射率为n.当这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光的传播速度变小,且v=c/nD.光的波长变长,且λ=nλ06.如图2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弹簧位于竖直方向,另一端静止于B点.在B点正上方A点处,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物块落在弹簧上,压缩弹簧,到达C点时,物块的速度为零.如果弹簧的形变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A.物块在BB.从A经B到C,再由C经B到A的全过程中,物块的加速度的最大值大于gC.从A经B到C,再由C经B到AD.如果将物块从B点由静止释放,物块仍能到达C点7.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加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汽车牵引力的功率保持恒定,所受的阻力不变,行驶2 min速度达到10 m/s.A.一定大于600 mB.一定小于600 mC.一定等于600 mD.可能等于1200 m8.如图3所示是健身用的“跑步机”示意图,质量为m的运动员踩在与水平面成α角的静止皮带上,运动员用力向后蹬皮带,皮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为f.使皮带以速度v匀速向后运A.B.C.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mgvD.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fv9.如图4所示,一条均匀的弹性绳,1、2、3……是绳上一系列等间距的质点,它们之间的距离均为1 m.当t=0时,第1个质点向上开始做简谐运动,经0.1 s第一次达到最大位移,此时,第4个质点刚开始振动.再经过0.6 s,弹性绳上某些质点的位置和振动方向如图510.在图6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12 V,内电阻不能忽略.闭合S后,调整R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增大ΔU=2V.A.通过R1的电流增大,增大量为ΔU/R1B.R2两端的电压减小,减小量为ΔUC.通过R2的电流减小,减小量小于ΔU/R2D.路端电压增大,增大量为ΔU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0分)二、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1.古生物学家常用碳14测定古代动植物死亡的年代.已知碳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14C)的半衰期是5730年.大气中的碳14在碳元素中的含量保持不变,这是因为宇宙射线中的中子与氮14碰撞而不断生成新的碳14,产生新的碳14的速率与衰变过程中碳14减少的速率相同.活的生物体不停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所以体内的碳14与外界碳14的含量相同.生物死亡后,停止从外界吸收碳14,体内的碳14含量就因衰变而逐渐减少,只要测出古代生物遗体体内的碳14在碳元素中所占的比例,即可测定它死亡的大致时间.碳14的原子核中含有个中子.古生物死亡年后,它体内的碳14原子的数量减为原来的1/8.12.在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线圈的自感系数L=5.0×10-3H,电容C=5.0×10-5F.电容器已被充电,上板带正电,下板带负电.接通开关后,此电路中振荡电流的周期为T= s.若从接通开关S开始计时,当t= s时,线圈中的磁场能第一次达到最大.(保留213.实验室中大量实验表明,通过某一金属氧化物制成的棒中的电流I遵循I=kU3的规律(其中U表示棒两端的电势差,式中k=0.02A/V3).现将该棒与一个遵从欧姆定律的电阻器串联在一起后,接在一个内阻可忽略、电动势为6.0 V的电源上.(1)当串联的电阻器阻值R1= Ω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16 A.(2)当串联的电阻器阻值R2= Ω时,棒上消耗的电功率是电阻R2上消耗电功率的2倍.三、本题共3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要求作图.14.(6分)某圆筒形工件的深度和直径都要求有较高的精度,为此加工时需常用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其筒的深度和直径.图8所示是某次测量时的情况,所使用的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 1mm,游标上有50个小等分间隔.则该圆筒此时的深度为 c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的圆筒的外径为 mm.15.(6分)某同学用一个定值电阻R、两个电键、一个电压表和若干导线,连成一个测定电源内电阻的实验电路,如图9所示.已知电压表内阻远大于电源的内电阻,其量程大于电源电动势,表盘上刻度清晰,但数字不清,定值电阻阻值为R,电源内电阻约为几欧.(1)在右边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2)实验中先闭合S1,当电键S2处于断开和闭合两个不同状态时,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格数分别为n1、n2,则用测量法计算电源内电阻的表达式是r= .16.(8分)图10中甲、乙两图都是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量重力加速度g的装置示意图,已知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 Hz.(1)这两图相比较,哪个图所示的装置较好?简单说明为什么.(2)图10中的丙图是采用较好的装置并按正确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其中O为打出的第一个点,标为1,后面依次打下的一系列点迹分别标为2、3、4、5…….经测量,第15至第17点间的距离为11.33 cm,第1至第16点间距离为41.14 cm,则打下第16个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 m/s,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值为g= m/s2.四、本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7.(11分)如图11所示,质量m=0.78 kg的金属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向右以v0=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3.0 N,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θ=37°.(sin37°=0.60,cos37°=0.80)(1)金属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如果从某时刻起撤去拉力F,求撤去拉力后金属块还能在桌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18.(12分)一个n价正离子在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磁场方向如图12所示,磁场范围足够大.已知某一瞬时离子速度方向如图所示,离子的质量为m,元电荷的电量为e.(1)画出离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示意图,并求离子运动的周期.(2)若将离子的运动看成一环形电流,求此电流的大小.19.(12分)如图13所示,气缸A 的截面积为S ,它与容器B 用一个带有阀门K 的细管连通(细管的容积不计).开始时K 关闭,气缸A 内充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B 内为真空,气缸A 的活塞上放有砝码,此时A 内气体温度为T 1,活塞静止时与气缸底部的距离为H .打开阀门K 后,活塞下降,若将A 、B 内气体的温度都升高到T 2时,活塞仍可升到原来高度H .再让A 、B 内气体的温度恢复到T 1,并将活塞上方的砝码取走,这时活塞又恢复到原来的高度H ,若已知大气压强为p 0,活塞质量为M ,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摩擦可忽略不计.求容器B 的容积V B 和活塞上砝码的质量m .20.(13分)如图14所示,MN 、PQ 是两条水平放置的平行光滑导轨,其电阻可以忽略不计,轨道间距l =0.60m.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磁感强度B =1.0×10-2T ,金属杆ab 垂直于导轨放置,与导轨接触良好,ab 杆在导轨间部分的电阻r =1.0Ω.在导轨的左端连接有电阻R 1、R 2,阻值分别为R 1=3.0Ω,R 2=6.0Ω.ab 杆在外力作用下以v =5.0 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1)ab(2)求通过ab 杆的电流I .(3)求电阻R 1上每分钟产生的热量Q .21.(13分)一般认为激光器发出的是频率为ν的“单色光”,实际上它的频率并不是真正单一的,激光频率ν是它的中心频率,它所包含的频率范围是Δν(也称频率宽度).让单色光照射到薄膜表面,一部分从前表面反射回来(这部分称为甲光),其余的进入薄膜内部,其中的一小部分从薄膜后表面反射回来,并从前表面射出(这部分称为乙光)甲、乙这两部分光叠加而发生干涉,称为薄膜干涉.乙光与甲光相比,要多在薄膜中传播一小段时间Δt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能观察到明显的干涉现象的条件是:Δt 的最大值Δt m 与Δν的乘积近似等于1Δt m ·Δν≈1才会观察到明显的稳定的干涉现象.已知某红宝石激光器发出的激光ν=4.32×1014Hz ,它的频率宽度Δν=8.0×118Hz.让这束单色光由空气斜射到折射率2n 的液膜表面,射入时与液膜表面成45°角,如图15所示.(1)求从O 点射入薄膜中的光线的传播方向及传播速率.(2)估算在图15所示的情景下,能观察到明显稳定干涉现象的液膜的最大厚度d m .22.(14分)1920年,质子已被发现,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曾预言:可能有一种质量与质子相近的不带电的中性粒子存在,他把它叫做中子.1930年发现,在真空条件下用α射线轰击铍(9Be)时,会产生一种看不见的、贯穿能力极强的不知名射线和另一种粒子.经过研4究发现,这种不知名射线具有如下的特点:①在任意方向的磁场中均不发生偏转;②这种射线的速度小于光速的十分之一;③用它轰击含有氢核的物质,可以把氢核打出来;用它轰击含有氮核的物质,可以把氮核打出来.并且被打出的氢核的最大速度v H和被打出的氮核的最大速度v N之比近似等于15∶2.若该射线中的粒子均具有相同的能量,与氢核和氮核碰前氢核和氮核可认为静止,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的损失.已知氢核的质量M H与氮核的质量M N之比等于1∶14.(1)写出α射线轰击铍核的核反应方程.(2)试根据上面所述的各种情况,通过具体分析说明该射线是不带电的,但它不是γ射线,而是由中子组成.。
市海淀区第二次物理模拟考试

市海淀区第二次物理模拟考试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北京市海淀区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根据分子动理论,下列关于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的温度越高,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B.气体的压强越大,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气体的温度越高D.气体的体积越大,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大2.下面给出的几种光的现象中,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的是A.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出彩色条纹B.通过放大镜可以看到倒立、缩小的像C.月亮的圆缺变化D.通过卡尺两卡脚间的狭缝看与狭缝平行的日光灯,灯的边缘出现彩色条纹3.如图1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6∶1,副线圈与定值电阻R及电流表A2组成闭合电路,原线圈与平行金属导轨相连,且接有电流表A 1.在导轨所在空间存在与导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导轨的电阻可以忽略不计,导体棒ab的电阻为r,它与两导轨垂直并且接触良好,当导体棒ab向右做匀速运动切割磁感线时,电流表A1的示数是12mA,此时电流表A2的示数A.等于2mAB.等于72mAC.等于0D.与电阻R有关4.质量相等的两个人造地球卫星A和B,分别在不同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两卫星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 A和r B,且r A>r B.则A和B两卫星相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A的运行周期较大B.卫星A受到的地球引力较大C.卫星A的动能较大D.卫星A的机械能较大5.一束单色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波长为λ0,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波长为λ,水对这种单色光的折射率为n.当这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的方向偏折B.当入射角变大时,可能会发生全反射现象C.光的传播速度变小,且v=c/nD.光的波长变长,且λ=nλ06.如图2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弹簧位于竖直方向,另一端静止于B点.在B点正上方A点处,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物块落在弹簧上,压缩弹簧,到达C点时,物块的速度为零.如果弹簧的形变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块在B点时动能最大B.从A经B到C,再由C经B到A的全过程中,物块的加速度的最大值大于gC.从A经B到C,再由C经B到A的全过程中,物块作简谐运动D.如果将物块从B点由静止释放,物块仍能到达C点7.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加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汽车牵引力的功率保持恒定,所受的阻力不变,行驶 2 min速度达到10 m/s.那么该列车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距离A.一定大于600 mB.一定小于600 mC.一定等于600 mD.可能等于1200 m8.如图3所示是健身用的“跑步机”示意图,质量为m的运动员踩在与水平面成α角的静止皮带上,运动员用力向后蹬皮带,皮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为f.使皮带以速度v匀速向后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脚对皮带的摩擦力是皮带运动的动力B.人对皮带不做功C.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mgvD.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fv9.如图4所示,一条均匀的弹性绳,1、2、3……是绳上一系列等间距的质点,它们之间的距离均为 1 m.当t=0时,第1个质点向上开始做简谐运动,经 s第一次达到最大位移,此时,第4个质点刚开始振动.再经过 s,弹性绳上某些质点的位置和振动方向如图5所示(只画出其中一段绳上某四个质点的情况),其中正确的图是10.在图6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12 V,内电阻不能忽略.闭合S后,调整R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增大ΔU=2V.在这一过程中A.通过R1的电流增大,增大量为ΔU/R1两端的电压减小,减小量为ΔUC.通过R2的电流减小,减小量小于ΔU/R2D.路端电压增大,增大量为ΔU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0分)二、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1.古生物学家常用碳14测定古代动植物死亡的年代.已知碳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14C)的半衰期是5730年.大气中的碳14在碳元素中的含量保持不变,这是因为宇宙射线中的中子与氮14碰撞而不断生成新的碳14,产生新的碳14的速率与衰变过程中碳14减少的速率相同.活的生物体不停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所以体内的碳14与外界碳14的含量相同.生物死亡后,停止从外界吸收碳14,体内的碳14含量就因衰变而逐渐减少,只要测出古代生物遗体体内的碳14在碳元素中所占的比例,即可测定它死亡的大致时间.碳14的原子核中含有个中子.古生物死亡年后,它体内的碳14原子的数量减为原来的1/8.12.在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线圈的自感系数L=×10-3H,电容C=×10-5F.电容器已被充电,上板带正电,下板带负电.接通开关后,此电路中振荡电流的周期为T= s.若从接通开关S开始计时,当t= s时,线圈中的磁场能第一次达到最大.(保留2位有效数字)13.实验室中大量实验表明,通过某一金属氧化物制成的棒中的电流I遵循I=kU3的规律(其中U表示棒两端的电势差,式中k=V3).现将该棒与一个遵从欧姆定律的电阻器串联在一起后,接在一个内阻可忽略、电动势为V的电源上.(1)当串联的电阻器阻值R1= Ω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A.(2)当串联的电阻器阻值R2= Ω时,棒上消耗的电功率是电阻R2上消耗电功率的2倍.三、本题共3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要求作图.14.(6分)某圆筒形工件的深度和直径都要求有较高的精度,为此加工时需常用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其筒的深度和直径.图8所示是某次测量时的情况,所使用的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 1mm,游标上有50个小等分间隔.则该圆筒此时的深度为 c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的圆筒的外径为 mm.15.(6分)某同学用一个定值电阻R、两个电键、一个电压表和若干导线,连成一个测定电源内电阻的实验电路,如图9所示.已知电压表内阻远大于电源的内电阻,其量程大于电源电动势,表盘上刻度清晰,但数字不清,定值电阻阻值为R,电源内电阻约为几欧.(1)在右边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2)实验中先闭合S1,当电键S2处于断开和闭合两个不同状态时,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格数分别为n1、n2,则用测量法计算电源内电阻的表达式是r= .16.(8分)图10中甲、乙两图都是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量重力加速度g的装置示意图,已知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 Hz.(1)这两图相比较,哪个图所示的装置较好简单说明为什么.(2)图10中的丙图是采用较好的装置并按正确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其中O为打出的第一个点,标为1,后面依次打下的一系列点迹分别标为2、3、4、5…….经测量,第15至第17点间的距离为 cm,第1至第16点间距离为 cm,则打下第16个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 m/s,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值为g= m/s2.(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四、本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7.(11分)如图11所示,质量m= kg的金属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向右以v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N ,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θ=37°.(sin37°=,cos37°=(1) 金属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如果从某时刻起撤去拉力F ,求撤去拉力后金属块还能在桌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 .18.(12分)一个n 价正离子在磁感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磁场方向如图12所示,磁场范围足够大.已知某一瞬时离子速度方向如图所示,离子的质量为m ,元电荷的电量为e .(1)画出离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示意图,并求离子运动的周期. (2)若将离子的运动看成一环形电流,求此电流的大小.19.(12分)如图13所示,气缸A 的截面积为S ,它与容器B 用一个带有阀门K 的细管连通(细管的容积不计).开始时K 关闭,气缸A 内充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B 内为真空,气缸A 的活塞上放有砝码,此时A 内气体温度为T 1,活塞静止时与气缸底部的距离为H .打开阀门K 后,活塞下降,若将A 、B 内气体的温度都升高到T 2时,活塞仍可升到原来高度H .再让A 、B 内气体的温度恢复到T 1,并将活塞上方的砝码取走,这时活塞又恢复到原来的高度H ,若已知大气压强为p 0,活塞质量为M ,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摩擦可忽略不计.求容器B 的容积V B 和活塞上砝码的质量m .20.(13分)如图14所示,MN 、PQ 是两条水平放置的平行光滑导轨,其电阻可以忽略不计,轨道间距l =.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磁感强度B =×10-2T ,金属杆ab 垂直于导轨放置,与导轨接触良好,ab 杆在导轨间部分的电阻r =Ω.在导轨的左端连接有电阻R 1、R 2,阻值分别为R 1=Ω,R 2=Ω.ab 杆在外力作用下以v = 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1)ab 杆哪端的电势高 (2)求通过ab 杆的电流I .(3)求电阻R 1上每分钟产生的热量Q .21.(13分)一般认为激光器发出的是频率为ν的“单色光”,实际上它的频率并不是真正单一的,激光频率ν是它的中心频率,它所包含的频率范围是Δν(也称频率宽度).让单色光照射到薄膜表面,一部分从前表面反射回来(这部分称为甲光),其余的进入薄膜内部,其中的一小部分从薄膜后表面反射回来,并从前表面射出(这部分称为乙光)甲、乙这两部分光叠加而发生干涉,称为薄膜干涉.乙光与甲光相比,要多在薄膜中传播一小段时间Δt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能观察到明显的干涉现象的条件是:Δt 的最大值Δt m 与Δν的乘积近似等于1,即只有满足Δt m ·Δν≈1才会观察到明显的稳定的干涉现象.已知某红宝石激光器发出的激光ν=×1014Hz ,它的频率宽度Δν=×109Hz.让这束单色光由空气斜射到折射率2n 的液膜表面,射入时与液膜表面成45°角,如图15所示.(1)求从O 点射入薄膜中的光线的传播方向及传播速率.(2)估算在图15所示的情景下,能观察到明显稳定干涉现象的液膜的最大厚度d m .22.(14分)1920年,质子已被发现,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曾预言:可能有一种质量与质子相近的不带电的中性粒子存在,他把它叫做中子.1930年发现,在真空条件下用α射线轰击铍(94Be)时,会产生一种看不见的、贯穿能力极强的不知名射线和另一种粒子.经过研究发现,这种不知名射线具有如下的特点:①在任意方向的磁场中均不发生偏转;②这种射线的速度小于光速的十分之一;③用它轰击含有氢核的物质,可以把氢核打出来;用它轰击含有氮核的物质,可以把氮核打出来.并且被打出的氢核的最大速度v H和被打出的氮核的最大速度v N之比近似等于15∶2.若该射线中的粒子均具有相同的能量,与氢核和氮核碰前氢核和氮核可认为静止,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的损失.已知氢核的质量M H与氮核的质量M N之比等于1∶14.(1)写出α射线轰击铍核的核反应方程.(2)试根据上面所述的各种情况,通过具体分析说明该射线是不带电的,但它不是γ射线,而是由中子组成.。
2018北京海淀初三物理中考一模试题及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物 理 2018.5学校 姓名 成绩考 生须 知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33道小题,满分9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和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30分,每小题2分) 1.关于安全用电,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 .用湿手按已接电源的插座上的开关B .及时更换家庭电路中绝缘皮老化、破损的导线C .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更换灯泡D .把洗衣机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 2.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树叶在地面上的影子景物在水中的倒影 人的腿在水中 “变短”了皮影在幕布上的影子A BC D3.如图2所示的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图1电脑 电视机电风扇 A B C D图2电熨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小明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
与镜片上小水珠形成过程相同的自然现象是A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B .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C .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 .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5.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 .在旅行箱下端装有底轮B .给自行车的转轴加润滑油C .汽车轮胎上制有较深的花纹D .磁浮列车运行时使车身与轨道间形成间隙 6.如图3所示,一位女交警推老人沿水平人行横道过马路,关于此过程力对物体做功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老人所受重力对老人做了功B .地面对轮椅的支持力对轮椅做了功C .女交警对轮椅的推力对轮椅做了功D .老人对轮椅竖直向下的压力对轮椅做了功 7.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搓搓手,手的温度升高B .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C .用锯条锯木头,锯条的温度升高D .在太阳光照射下,路面的温度升高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B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 .“禁止鸣笛”是为了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 .“闻其声便知其人”判断的依据是人发出声音的音调9.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中考体育测试所用篮球的质量约为600gB .一支普通新铅笔的总长度约为28cmC .普通教室的门高约为5mD .一位初中生跑1000m 所用的时间约为50s10.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1 、S 2闭合,S 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1、电压表的示数为U 1;当开关S 1 、S 3闭合,S 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2、电压表的示数为U 2。
2018年北京海淀区初三物理二模试题及答案word

2018年北京海淀区初三物理二模试题及答案wordD图59.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不是电磁波B.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C.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10.对于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汽车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汽车所受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汽车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1.如图6所示是科技小组的四位同学设计的安装在潜水器上的显示下潜深度的深度表的电路原理图,其中R 为压敏电阻(用符号 表示 ),R 的阻值随其所受水的压强的增大(下潜深度的增加)而减小,R 0为定值电阻,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电路设计要求潜水器下潜深度增大时,电路中的电表示数增大,图6所示电路图中符合设计要求的是12.中国科技馆“挑战与未来”展厅有一件展品叫“太阳能热塔式发电系统”,本件展品由集热塔和排列在其周围四面“定日镜”组成,在每面镜子的上方都有一盏750W 的照明灯。
当观众按动镜子前方的启动按钮时,照明灯会亮起模拟太阳发光,通过转动“定日镜”将模拟的太阳光反射至塔顶的集热器位置,通过收集热能发电,塔内的LED 灯会亮起,如图7所示。
这种发电系统是通过收集太阳能推动热机工作,再由热机带动发电机工作来发电的。
关于“太阳能热塔式发电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6RSR 0VR SR 0A C R SR 0A SR 0V RA .该发电系统中的热机是利用机械能工作的B .该发电系统中的发电机是利用电能工作的C .该发电系统中的热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该发电系统中的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13.向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内分别倒入等质量的不同种液体,并将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把完全相同的物体A 、B 分别放入甲、乙容器中,当物体A 、B 静止时,它们所处的位置如图8所示,则 A .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 B .物体A 所受浮力等于物体B 所受浮力C .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小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D .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14.篮球比赛开始时,裁判员将篮球竖直向上抛出。
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中的科普阅读题

2018北京各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中的科普阅读题1,(海淀区)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请阅读《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并回答31题。
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再生制动(Regenerative braking) 亦称反馈制动,是现代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电力机车重要技术之一。
通常车辆制动时,是通过刹车装置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内能,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因而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现在一些先进的电动车辆上装有可将刹车时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当这种电动车辆刹车过程中优先启动再生制动装置时,电动车辆的电动机变为发电机工作状态,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这些电能除一部分被车辆自身辅助电力设备使用之外,还需要被电阻耗能型、储能型和逆变回馈型等不同类型的再生制动能量装置吸收。
电阻耗能型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将车辆的再生制动电能中被自身辅助电力设备使用之外的部分能量消耗在电阻上,未能加以有效的充分利用,从长远的角度看,这种装置不代表车辆再生制动电能吸收技术的发展方向。
储能型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将车辆的再生制动电能中被自身辅助电力设备使用之外的部分能量通过充电电池或电容器等吸收到储能装置中。
逆变回馈型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通过逆变器,将车辆的再生制动电能中被自身辅助电力设备使用之外的部分回馈至车辆供电的电网中。
储能型和逆变回馈型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节能效果好,但目前技术还不是十分成熟,运行不是很稳定,若车辆没有电阻耗能型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仅靠储能型和逆变回馈型能量吸收装置,会增加运营风险。
在倡导绿色、环保、节能的今天,研究、应用非传统摩擦制动的节能制动新技术,回收车辆制动过程中的能量,势在必行。
31.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再生制动技术把电动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与图26实验揭示的规律一致的是 。
(选填选项的字母)(2)有一些地铁列车只采用电阻耗能型再生能量吸收装置,你认为这样的设计有什么弊端?请你提出针对这个弊端的改进建议。
2018年北京海淀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8年北京海淀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3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 塑料安全帽B. 布手套C. 橡胶鞋D. 钢尺2. 图1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3. 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 电暖气B. 计算器C. 电视机D. 笔记本电脑4. 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 书包带做的较宽B. 图钉帽做得面积较大C. 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车轮D. 石磨的磨盘做得很重5. 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 用电器电线绝缘皮破损了仍继续使用B. 在未断开电源的情况下更换灯泡C. 在家庭电路中安装空气开关或保险丝D. 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6. 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 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B. 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C. 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D. 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7. 下列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锯木头时的锯条温度升高B. 加入冰块的饮料温度降低C. 倒入热牛奶的杯子温度升高D. 放入冷水中的热鸡蛋温度降低8. 图2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9. 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阻阻值R1<R2。
闭合开关S后,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分别为I1、I2。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I1 = I2B. I1 > I2C. U1 = U2D. U1 > U210. 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如图4所示。
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虚像B.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C.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放大的像D. 该实验现象能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11.有两个额定电压相同的电热水壶甲和乙,甲的额定功率为1800W,乙的额定功率为1200W。
最新-北京市海淀区2018年中考物理二模试题 精品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物理 2018.6一、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4分,每小题2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A .伏特(V )B .焦耳(J )C .安培(A )D .瓦特(W ) 2.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3.图2所示为自行车部件或使用中的实例,其中目的是为减小摩擦的是4.图3所示的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C .城市道路两侧的隔音墙是从噪声的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D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6.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 .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B .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C .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D .给墨水瓶加盖 7.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 .早春,湖中冰在消融B .初夏,旷野中有雾形成C .深秋,草木上出现露水D .初冬,砖瓦上有霜生成8.图4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各元器件均完好,各开关都闭合后,仅有一只灯泡能发光的是图1勺柄在水面处“折断”日食手影鸟巢在水中的倒影 A B CD遇到紧急情况时用力捏闸A 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花纹B C 轴承中装有滚珠 图2 自行车轮胎上刻有花纹D图4ABC D 电视机 电风扇 电熨斗电磁起重机 图3 AB C D9.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 .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B .用湿布擦正在发光的电灯泡C .用铜丝代替保险丝D .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切断电源 10.关于图5中的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甲图中,把铅板和金板压在一起,几年之后,金板上渗入一些铅,铅板上渗入一些金,这个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B .乙图中,把两个铅柱削平、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这个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C .丙图中,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缓慢滴一滴红墨水,红墨水在热水中与水混合均匀的时间比在冷水中短,这个现象说明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D .丁图中,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用力竖直向上提弹簧测力计,在玻璃板未脱离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比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悬吊玻璃板静止时大,这个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11.如图6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 1与R 2的阻值均为30Ω。
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物理 6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8分,每次小题2分)1.在国际单位中,电阻的单位是A.伏特(V)B.安培(A)C.欧姆( )D.焦耳(J)2.如图1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佩带防噪声的耳罩,属于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B.只要是振动的物体一定都能发出人位能听到的声音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几何情况下传播D.通过居民区的高架路两侧设有隔音墙,属于在声音的传播过程减弱噪声4.如图2所示,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气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是5.如图3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6.关于放大镜、照相机、幻灯机和投影仪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虚像7.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树叶飘落D.冬天,雪花纷飞8.如图4所示的实例中,不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9.很多动物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身体某些部位得到了进化.从物理学角度.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骆驼的脚掌很大,可以减小对路面的压强B.泥鳅的体表有层黏液,可以增大摩擦C.啄木鸟有尖硬的喙,可以减小对树干的压强D.蚯蚓腹部有许多刚毛,可以减小摩擦10.如图5所示是一把既能吹凉风、又能吹热风的电吹风机的简化电路,图中A是吹风机,B是电热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吹风机和电热丝不能同时工作B.吹风机和电热丝均能单独工作C.吹风机和电热丝同时工作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一定相等D.吹风机和电热丝同时工作时,它们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11.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D.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12.某同学在科技馆参观时发现,在水平光滑轨道上有一小车,车内有一竖直放置被锁定的压缩弹簧,弹簧上放置一个小钢球(示意图如图7所示).给小车一推力后,小车在光滑轨道上匀速运动,当运动到轨道上的P点时,锁定的弹簧被释放.小刚球相对于小车竖直向上被弹出.关于小钢球的落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计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A.小球将落到小车内弹簧上端B.小球将落到小车的后方C.小球将落到小车的前方D.小球将落到轨道的P点处13.在图8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为18V且保持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小灯泡L的铭牌为“6V 3W”,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为“100Ω 1A”.闭合开关S,为保证电路安全.在变阻器滑片P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A.电流表示数允许的变化范围为0.3A~0.5AB.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允许变化范围为0Ω~90ΩC.灯泡L的电功率允许的变化范围为1.5W~3WD.滑动变阻器R的电功率允许的变化范围为3.75W~6W 14.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内盛有相同深度的液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9所示.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乙容器中液1体的密度为ρ,液体对容器的液体中,两2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A B、两球所受浮力分别为1F 和2F ,且122F F =.已知A 球的密度为A ρ,B 球的密度为B ρ.且A 球的体积是B 球体积的6倍,则下列判断结果中正确的是A .1221ρρ=∶∶B .121A ρρ=∶∶C .212B ρρ=∶∶ D .21A ρρ=∶∶4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2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B.电动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核能是原子核发生分裂或聚合时放出的能量D.不高于220V的电压对人体就是安全的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越多B.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铁块中的分子间只存在斥力D.通常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原因之一是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游船在水上航行时,坐在船上的游客相对于船是静止的B.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则它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C.司机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向前加速时惯性带来的危害D.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一定相同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运动的物体,其机械能可能在不断减小B.上体育课抛掷实心球时,球被抛出人未动,这说明手对球的推思科大于球对手的推力C.人推车的力逐渐增大,但车始终静止.这个过程中车受到的合力逐渐增大D.蹦床运动员由空中下落、与蹦床接触直到运动到最低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一定减小三、填空题(共12分,每小题2分)19.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20.四冲程汽油机是由四个冲程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其中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1.如图10所示,人到平面镜的距离为1m,则平面镜所成人的像到人的距离为m.22.一个小灯泡标有“6V 0.6A”字样,则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功率为W.23.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两种液体加热,得到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1所示.请你根据图象判断:甲液体的比热容乙液体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4.如图12甲所示,将装有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平底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底面积为2100 cm的圆柱形物块沉在250 cm.一底面积为2容器底部.现在用弹簧测力计竖起向上匀速提升该物块,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物块上升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12乙所示.则当牧场完全离开液体后,窗口中的液体对该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a(g取10N/kg).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5分,其中25—31题各2分,32—35题各3分,36题 4分,37题 5分)25.如图13所示体温表的示数为℃.26.如图14所示家用电能表的示数为kw h .27.请在图15中,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木箱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8.某人利用图16所示的滑轮组将物体提升,请在图16上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29.根据图17中给出的电流方向,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 极.(选填“N ”或“S ”)30.小英按图18甲所示的电路测量电阻R 的阻值.闭合开关S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后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18乙、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 ,电阻R 的阻值为 Ω.31.小林利用定值电阻R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中I 为通过电阻R 的电流,P 为电阻R 的电功率.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电功率P 与电流I 的关系:在 的条件下,________P =.32.如图19甲所示的均匀杠杆,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在用这个杠杆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拿杠杆在的位置平衡;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如图19乙所示.在杠杆的A处挂2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该在B处挂个钩码.(每次个钩码的质量都相等)33.小明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将盛有液体的烧杯放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左盘里,天平平衡时,右盘里的砝码及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20甲所示.已知烧杯质量为30g,则液体的质量为g,他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液面高度如图21乙所示,可知液体的体积为3cm.根据他测得的数据,可计算出该液体的密度为3kg/cm.3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刚用焦距分别为“5cm”、“10cm”、“15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21所示.将蜡烛和凸透镜分别放在光具座上15cm和40cm刻度线处,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请完成下列填空.(1)当光屏在光具座上45cm 至50cm 刻度线间的某一位置处时,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实像,则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若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移动光屏可接收到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3)若某次实验中,在光屏上能看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则此次实验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35.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大小的关系”.小伟采用了如图22所示的实验装置.两个玻璃瓶内装满煤油,用插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封闭玻璃瓶,煤油中的电阻丝通过橡皮塞上的接线柱与电路相连,已知电阻12R R <. (1)为使通过电阻12R R 、的电流相等,实验中12R R 、应采用(填写“串联”或“并联”)(2)在通电时间相同时,两玻璃管内煤油上升较高的是(选填“甲”或“乙”)瓶.由此可知.在通电时间相同、电流相等的情况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 (填写“多”或“少”).36.在学习电功率的知识后,小宝根据2U P R=认为“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你认为他的观点正确吗?若不正确,请说出正确的观点,并画出实验电路,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37.探究小组的同学学习了简单机械后,知道使用简单机械可以省力,于是产生了一个想法:用实验室内测量范围为0~5N 的弹簧测力计一只,由两个滑轮构成的滑轮组两个(如图23所示),测量质量约为50kg的学生的体重.请你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和再补充一些器材(不要再增添滑轮),设计一个能完成他们想法的方案,对方案的要求是:(1)写出方案中需要补充的器材;(2)画出测量方案的示意图,写出关键条件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写出被测学生体重与测量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 五、计算题 (共13分,38题6分,39题7分)38.如图24所示是某煲汤用的电热锅的工作电路图,12R R 、是加热电阻.通过220V 电源,闭合12S S 、,电热锅处于加热状态,此时电热锅的功率为1000W .通过1R 的电流为1I ;当锅内水沸腾时,2S 自动断开,3S 仍闭合,电热锅处于保温状态.此时通过1R 的电流为2I ,已知125I I .求: (1)加热电阻1R 的阻值;(2)电热锅处于保温状态时的功率;(3)某次使用电热锅做饭时,加热用了30min ,保温用了30min ,这次使用电热锅做饭需要的电费(电费按0.5元/度计算).39.如图25所示.某工地用固定在水平工作台上的卷扬机(其内部有电动机提供动力)通过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A ,卷扬机工作时的功率始终是240W .杠杆CD 可绕转轴O 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滑轮组固定在杠杆D 端,配重E 通过绳子固定在杠杆C 端,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且2Co OD =.物体A 浸没在水中被匀速提升的过程中,物体A 的速度10.3v =m/s .卷扬机的拉力为1F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物体A 完全离开水面被匀速提升的过程中,物体A 所受的重力1000N A G =,配重E所受的重力1250N E G =,1223F F =∶∶.杠杆CD 与绳所受重力和滑轮与轴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g 取10N/kg .求:(1)卷扬机的拉力2F ;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3)利用该装置能够提升其它物体的最大质量M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物理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2018.6一、单项选择题(共28分,每小题2分)二、多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三、填空题(共12分,每小题2分)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5分,其中25-31题各2分;32—35题各3分, 36题4分,37题5分)25.36.9 26. 7 29.S 30. 0.4,531. 电阻一定,302A WI 232. 水平, 左, 433. 33,30,1.1×10334. (1)5 (2)缩小 (3)15 35. (1)串联,(2)乙,多36.他们的观点都不正确,正确的观点是,在电流相等的条件下,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在电压相等的条件下,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最新-北京市海淀区2018年初三物理二模试卷 精品

北京市海淀区2018年初三物理二模试卷本试卷共七大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20分。
错选、多选,该小题不得分。
)1. 我国一元硬币的直径最接近于()A. B. 2.5mm C. 2.5cm D. 2.5dm2. 图1中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校正做法的是()A. ②①B. ③①C. ②④D. ①④3. 下列几种现象形成的过程,属于凝华的是()A. 春天,屋外下起了小雨B. 夏天的清晨,附着在草叶上的露珠C. 秋天的早上,弥漫空气中的白雾D. 冬天的早晨,常常看到草叶上有霜4. 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A.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 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 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 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5. 如图2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两盏灯都能亮的电路是()6. 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任何情况下,都应选地面为参照物B. 我们看到月亮在云朵里穿行是以月亮作为参照物C. 我们看到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是以旗杆作为参照物D. 杨利伟在飞船中感觉舱内物体均静止,是以地球为参照物7. 用同样粗细的镍铬合金制成甲、乙两种长度的电热丝(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如图3所示,每根电热丝都放入一个盛有相等质量水的相同容器内,若不计热损失,通电后水温升高最快的容器是()8. 如图4所示,各种应用中不是应用大气压强的是()9. 在图5中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B.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小C.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D.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10. 一个球,先后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A、B、C、D中保持静止的情况。
如图6所示,四个容器中的液体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同。
哪个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二. 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
2018年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含解析)

2018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人工智能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华人青年王孟秋发明了一款功能强大的便携式家用“无人机相机”,相机内装有多种高科技传感器,底部装有镜头和声呐(发射超声,同时能接受超声的装置),机身只有240克。
你认为向下发射超声的“底部声呐”可能与下列相机的哪个功能有关()A.用手机控制相机B.相机能自动悬浮停在合适高度拍摄C.相机水平位置运动时遇到障碍物会自动避开D.笑脸抓拍2.(2分)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m a、m b、c a、c b表示a、b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若m a=m b,则c a>c b B.若m a=m b,则c a<c bC.若c a=c b,则m a=m b D.若c a=c b,则m a>m b3.(2分)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将凸透镜A换成凸透镜B并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B.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C.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D.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4.(2分)如图所示,某人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推木箱,推力较小时推不动,当增大推力时木箱开始运动,停止用力,木箱又会停下来,以下对于这一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这一现象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B.停止用力,木箱会停下来,是因为木箱没有受到力的作用C.推力较小没推动木箱时,推力小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D.木箱运动后停止用力,木箱不会立即停下5.(2分)如图所示,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
2018年北京中考物理二模整理之多选题 汇总

北京市西城区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
共14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6.关于图8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图中:射击运动员在比赛中经常戴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B .乙图中:“干冰”升华从周围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白气”C .丙图中:船闸把河流上游和闸室、闸室和下游分成两个可以独立工作的连通器D .丁图中:一束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发生色散,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 17.在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A 厅,有个可以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小火车,如图9所示。
当小火车将要通过“∩”形框架时,突然从小火车顶部的小孔中向上弹出一个小球,该 小球越过框架后,恰好落回原来的小孔中。
若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相对于小火车,抛出的小球的运动轨迹是直线B .小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小火车给的向前的推力C .抛出的小球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D .小球上升至最高处时,它的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为零 18.根据表1和表2提供的资料,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表1:几种晶体的熔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 表2:几种物质的比热容A .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20℃的冰块放入20℃的房间,冰块会立刻熔化B .南极冬季气温一般在-40℃以下,在南极测量气温可选择酒精温度计C .2kg 的水和1kg 的煤油,温度均升高1℃,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等D .质量相同的水和干泥土放出相同热量,干泥土降低的温度比水多19.如图10所示,金属小球从光滑轨道中的A 点处由静止滑下,经过B 点,到达最低点C后,再沿轨道向上运动。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能沿轨道向上运动到E 点处 B .小球从A 点加速下滑时,重力对它做了功 C .小球到达C 点时,它的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D .小球到达D 点时的机械能大于它到达B 点时的机械能20.如图11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晶 体 熔点(℃) 固态酒精 -117 固态水银 -39 冰0 物质 比热容[J/(kg·℃)] 水 4.2×103 煤油 2.1×103 干泥土 0.84×103 图8 甲 乙 丙 丁 图10 A B C D E图9 框架C 图11B乙甲A D橡胶棒A .两个放有磁体的小车靠近,松手后两小车同时向后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同一只自制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静止,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C .用橡皮锤敲击右侧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D .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轻质泡沫小球,小球被吸引,说明小球可能带正电21.小磊做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物理 6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39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答题纸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意.共28分,每次小题2分)
1.在国际单位中,电阻的单位是
A.伏特(V)B.安培(A)C.欧姆()D.焦耳(J)2.如图1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佩带防噪声的耳罩,属于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
B.只要是振动的物体一定都能发出人位能听到的声音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几何情况下传播
D.通过居民区的高架路两侧设有隔音墙,属于在声音的传播过程减弱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