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送实验报告-文少轩

合集下载

数据快传送实验报告

数据快传送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数据传送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2. 掌握数据块传送指令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 熟悉汇编语言编程,实现数据快速传送。

二、实验原理数据传送是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一项基本操作,主要涉及内存与寄存器、寄存器与寄存器之间的数据交换。

数据传送指令包括传送指令、数据块传送指令等。

数据块传送指令能够实现内存与寄存器、寄存器与寄存器之间的一组数据的快速传送。

三、实验设备1. 实验箱2. 电脑3. 汇编语言编程软件(如:MASM、TASM等)四、实验内容1. 编写汇编语言程序,实现数据块传送。

2. 通过程序观察数据传送的结果,分析数据传送指令的执行过程。

五、实验步骤1. 设计实验程序,实现数据块传送。

2. 编译实验程序,生成可执行文件。

3. 在实验箱上运行实验程序,观察数据传送结果。

4.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数据传送指令的正确性。

六、实验程序以下为实验程序示例:```assembly; 数据块传送实验程序DATA SEGMENT; 定义源数据段source DB 1,2,3,4,5,6,7,8DATA ENDSCODE SEGMENTSTART:; 初始化数据段寄存器MOV AX, DATAMOV DS, AX; 初始化数据块传送指令参数MOV CX, 8 ; 传送字节数MOV SI, OFFSET source ; 源数据段偏移地址 MOV DI, OFFSET dest ; 目标数据段偏移地址 ; 执行数据块传送指令CLDMOVSB; 传送结果分析; ...; 程序结束MOV AX, 4C00HINT 21HCODE ENDSEND START```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实验箱上运行实验程序,观察数据传送结果。

2.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数据传送指令的正确性。

3. 比较不同数据传送指令的执行时间,分析数据块传送指令的效率。

八、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数据传送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掌握了数据块传送指令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数据传递实验报告

数据传递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数据传递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11月10日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人员:[姓名]一、实验目的1. 理解数据在不同系统、设备之间传递的过程和原理。

2. 掌握使用常见的数据传递协议和方法。

3. 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处理数据传递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数据传递是指在不同系统、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过程。

数据传递过程中,需要使用一定的协议和方法,以确保数据的正确、完整和高效传输。

三、实验内容1. 使用TCP/IP协议进行数据传递2. 使用串口通信进行数据传递3. 使用Modbus协议进行数据传递四、实验步骤1. 使用TCP/IP协议进行数据传递(1)搭建实验环境:两台计算机,一台作为服务器,一台作为客户端。

(2)编写服务器端程序:使用Python编写一个简单的TCP服务器程序,监听指定端口,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

(3)编写客户端程序:使用Python编写一个简单的TCP客户端程序,连接到服务器,发送数据。

(4)测试:在客户端发送数据,观察服务器端是否接收到数据。

2. 使用串口通信进行数据传递(1)搭建实验环境:一台计算机,一台具有串口功能的设备(如Arduino)。

(2)编写设备端程序:使用C语言编写一个简单的设备端程序,实现数据的读取和发送。

(3)编写计算机端程序:使用Python编写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端程序,通过串口接收设备端发送的数据。

(4)测试:在设备端发送数据,观察计算机端是否接收到数据。

3. 使用Modbus协议进行数据传递(1)搭建实验环境:一台计算机,一台具有Modbus接口的设备(如PLC)。

(2)编写设备端程序:使用C语言编写一个简单的设备端程序,实现Modbus协议的数据读取和发送。

(3)编写计算机端程序:使用Python编写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端程序,通过Modbus协议与设备端通信。

(4)测试:在设备端发送数据,观察计算机端是否接收到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使用TCP/IP协议进行数据传递实验结果:客户端发送数据后,服务器端成功接收到数据。

数据传送实验.

数据传送实验.

实验一数据传送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8051内部RAM和外部RAM之间的数据传送方法;掌握这两部分RAM存贮器的特点与应用,掌握各种数据传送方法。

二、实验内容编写并调试一个数据传送程序,①将40~4FH 数据送到数据存贮器7E00~7E0FH中,将数据存贮器7E00~7E0FH中的数据送到8051内部RAM 50~5FH中,③将以(R2,R3)为源RAM区首地址内的(R6,R7)个字节数据,传送到以(R4,R5)为末地址的RAM区。

三、实验程序参考图1.流程图:图 2.1 数据传送实验程序框2、参考程序清单:①、②自己编③将以(R2,R3)为源RAM区首地址内的(R6,R7)个字节数据,传送到以(R4,R5)为末地址的RAM区。

DMVE: MOV SP,#70HMOV DPL,R3MOV DPH,R2MOVX A,@DPTRMOV DPH,R4MOVX @DPTR,ACJNE R3,#0FFH,DMVE1 INC R2DMVE1: INC R3CJNE R5,#0FFH,DMVE2 INC R4DMVE2: INC R5CJNE R7,#00H,DMVE5 CJNE R6,#00H,DMVE6 MOV R0,7EHMOV A,#0FFHMOV R4,#06HDMVE3: MOV @R0,ADEC R0DJNZ R4,DMVE3MOV 7EH,#8CHDMVE4: LCALL DISPD SJMP DMVE4DMVE5: DEC R7SJMP DMVEDMVE6: DEC R7DEC R6SJMP DMVEDISPD: SETB 0D4HMOV R1,#7EHMOV R2,#20HMOV R3,#00HDISPD1: MOV DPTR,#0FF21H MOV A,R2MOVX @DPTR,AMOV DPTR,#0FF22HMOVX @DPTR,ADISPD2: DJNZ R3,DISPD2DEC R1CLR CMOV A,R2RRC AMOV R2,AJNZ DISPD1MOV A,#0FFHMOV DPTR,#0FF22HMOVX @DPTR,ACLR 0D4HRETEND四、调试方法⑴打开仿真软件中内部数据空间和外部数据空间,在40~4Fh数据单元中分别送数,例如:1,2,3,4,…等16个数据。

数据传输技术实训总结报告

数据传输技术实训总结报告

一、实训背景与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传输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设备配置以及网络优化等方面的知识,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数据传输技术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提高我们对数据传输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实训内容与过程本次实训分为两个部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

1. 理论学习在理论学习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数据传输基本原理:包括数据传输模型、数据传输方式、传输速率、误码率等基本概念。

TCP/IP协议栈:深入了解TCP/IP协议栈的各个层次,包括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以及各层的主要协议和功能。

网络设备:学习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

网络优化技术:了解QoS、VPN、负载均衡等网络优化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阶段,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搭建实验环境首先,我们搭建了一个模拟网络环境,包括交换机、路由器、PC等设备。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学习了如何配置设备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参数。

(2)配置网络设备在实验环境中,我们分别对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了配置。

包括VLAN的划分、路由协议的配置、ACL的设置等。

通过这些操作,我们熟悉了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并掌握了各种配置命令。

(3)网络故障排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网络故障,如IP冲突、路由故障、链路故障等。

通过分析故障现象,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ping、tracert等工具进行故障排查,并掌握了常见的故障处理方法。

(4)网络优化为了提高网络性能,我们尝试了QoS、VPN、负载均衡等网络优化技术。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了解了这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场景,并学会了如何配置相关参数。

三、实训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取得了以下收获:提高了对数据传输技术的认识: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我们对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设备配置以及网络优化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试验二 数据传送试验

试验二  数据传送试验

mov r0,#30h mov dptr,#1000h mov r7,#48 loop: mov a,@r0 movx @dptr,a inc r0 inc dptr djnz r7,loop ljmp$ end
移动片内RAM 移动片内 30H—>片外 片外RAM 片外 1000H,48字节长 , 字节长 度。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启动计算机,打开伟福仿真软件,进入仿真环境。 、启动计算机,打开伟福仿真软件,进入仿真环境。 2、移动片内 片外RAM 1000H,48字 、移动片内RAM 30H—>片外 片外 , 字 节长度。设计程序进行编译,编译无误后, 节长度。设计程序进行编译,编译无误后,打开 数据窗口(DATA,XDATA),观察 数据窗口 , ,观察DATA窗口中地 窗口中地 开始的48个单元 址30H开始的 个单元,XDATA窗口中地址 开始的 个单元, 窗口中地址 1000H起始的 个单元;若各单元内数据对应相 起始的48个单元 起始的 个单元; 则用键盘输入改变其中一块的数据, 同,则用键盘输入改变其中一块的数据,全速运 行程序。点击暂停按钮,观察两个存储块的数据, 行程序。点击暂停按钮,观察两个存储块的数据, 可以看到两块数据已相同, 可以看到两块数据已相同,说明存储块内数据已 传送。 传送。
初始化 循环体 否 循环结 束? 结束
3、移动片外 、 移动片外RAM 1000H-->2000H,256字节 , 字节 长度。设计程序进行编译,编译无误后, 长度 。 设计程序进行编译 , 编译无误后 , 打 开数据窗口(XDATA), 观察地址 开数据窗口 , 观察地址1000H起始 起始 个字节存储块和2000H起始的 起始的256个字 的256个字节存储块和 个字节存储块和 起始的 个字 节存储块,若各单元内数据对应相同, 节存储块 , 若各单元内数据对应相同 , 则用 键盘输入改变其中一块的数据, 键盘输入改变其中一块的数据 , 全速运行程 点击暂停按钮,观察两个存储块的数据, 序 。 点击暂停按钮 , 观察两个存储块的数据 , 可以看到两块数据已相同, 可以看到两块数据已相同 , 说明存储块内数 据已传送。 据已传送。

实验四—数据传送实验报告

实验四—数据传送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学号:201024131147姓名:赵倩倩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学年:2010—2011 学期1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试验时间:2011年11月7日实验四:总线传输实验一、实验目的(1)理解总线的概念及其特性(2)掌握总线传输控制特性二、实验原理及基本技术路线图(方框原理图)总线传输框如图5.4-1所示,他将几种不同的设备挂至总线上,有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寄存器。

这些设备都需要三态输出控制,按照传输要求恰当有序的控制它们,就可实现总线信息传输。

基本实验要求如下:根据挂起在总线上的几个基本条件,设计一个简单的流程;1)输入设备将一个数打入R0寄存器。

2)输入设备将另一个数打入地址寄存器。

3)将R0寄存器中的数写入带当前的地址的寄存器中。

4)将当前地址的寄存器中的数用LE数码管显示。

三、所用仪器、材料(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等)TDN-CM+或TDN-CM++教学实验系统一台四、实验方法、步骤1)按照图5.4-2试验接线图进行连线。

(2)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图如图5.4-3所示。

首先应关闭所有三态门(SW-B=1,R0-B=1,LED-B=1),并将关联的信号置为LDAR=0,LDR0=0,W/R(LED)=1,W/R(LED)=1.然后参照如下操作流程,先将数据开关打入到R0中;然后继续给开关置数,拨动LDR0控制信号做0→1→0动作,产生一个上升沿将数据打入到R0中;然后继续给数据开关置数,拨动LDAR控制信号做0→1→0动作产生一个上升沿将数据打入到AR中;关闭数据开关三态门,打开R0寄存器输出控制,使寄存器输出,使寄存器处于写状态(W/R=0,CS=0),将R0中的数写到存储器中;关闭存储器片选,关闭R0寄存器输出,使存储器处于读状态(W/R=1,CS=0),打开LED片选,拨动LED的W/R控制信号1→0→1动作,产生一个上升沿将数据打入到LED中。

数据传送实验报告

数据传送实验报告

数据传送实验报告引言在计算机科学和电气工程中,数据传输是指从一个设备或系统向另一个设备或系统传输信息的过程。

数据传输可以通过有线电缆、光纤、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方式进行。

本次实验主要是通过串口进行数据传输,通过控制台打印实现数据的简单传递。

实验目的1.掌握串口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熟悉控制台打印的方法。

3.掌握数据传输的简单实现。

实验设备与材料1.电脑B转串口线3.串口转接板4.示波器5.杜邦线若干实验原理串口通讯,又称为异步串行通讯,是利用电缆,连接两个设备进行数据通信。

例如在计算机领域内,串口通信是一种双向通信方式。

在此方式下,计算机通过执行串行通信协议从另一个串行通信设备那里接收信息,并通过执行该协议向该设备发出信息。

控制台打印是指将程序的运行结果打印到控制台的窗口中,可以方便开发人员进行调试。

数据传输是指通过通信线路将一个设备上的数据传输到另一个设备上。

实验步骤1.将USB转串口线连接到电脑上并安装驱动程序。

3.使用杜邦线将串口转接板上的RXD引脚连接到示波器上。

4.打开控制台程序,设置波特率为115200,数据位为8,停止位为1,校验位为无,然后打印Hello World!6.通过控制台向串口转接板发送一组数据,检查示波器上是否有响应。

7.将RXD引脚与TXD引脚连接,实现自发自收,检查数据是否能够传输成功。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成功地连接了串口,并通过控制台和示波器实现了数据传输。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也了解了串口通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熟悉了控制台打印的方法,掌握了数据传输的简单实现。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串口通讯是一种通过电缆连接两个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方式。

2.控制台打印可以方便地输出程序的运行结果。

参考文献1.《计算机组成原理》2.《电气工程基础》。

实验 数据传送的实验报告

实验 数据传送的实验报告

实验数据传送的实验报告
《数据传送的实验报告》
摘要: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数据传送方式对传输速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通过比较直接连接、Wi-Fi连接和蓝牙连接三种传送方式的实际传输速度和稳定性,得出了数据传送的实验报告。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据传送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不同的数据传送方式对传输速度和稳定性的影响也备受关注。

因此,本实验旨在通过比较不同数据传送方式的实际传输速度和稳定性,为用户选择最适合的传输方式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设备: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
2. 实验软件:文件传输软件
3. 实验环境:室内、无干扰环境
4. 实验步骤:
a. 分别使用直接连接、Wi-Fi连接和蓝牙连接三种方式进行文件传输
b. 记录每种方式的传输速度和传输稳定性
c. 对比分析实验结果
结果与讨论:
经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直接连接方式传输速度最快,但稳定性较差;
2. Wi-Fi连接方式传输速度较快,稳定性较好;
3. 蓝牙连接方式传输速度最慢,但稳定性较好。

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数据传送方式。

如果对传输
速度要求较高,可以选择直接连接方式;如果对传输稳定性要求较高,可以选
择Wi-Fi连接方式;如果对传输速度和稳定性都有一定要求,可以选择蓝牙连
接方式。

结语:
通过本实验,我们对不同数据传送方式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用户选择合适的数据传送方式提供了参考。

希望本实验报告能对相关领域的
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

微机原理实验: 数据传送

微机原理实验:  数据传送

实验二数据传送一、实验目的1.熟悉8086指令系统的数据传送指令及8086的寻址方式。

2.利用Emulator仿真器来调试汇编语言程序。

二、实验预习要求1.复习8086指令系统中的数据传送类指令和8086的寻址方式。

2.按照题目要求预先编写好实验中的程序段。

三、实验任务1.通过下述程序段的输入和执行来熟悉Emulator仿真器的使用,并通过显示器屏幕观察程序的执行情况。

练习程序段如下:MOV BL,08HMOV CL,BLMOV AX,03FFHMOV BX,AXMOV DS:[0020H],BX2.用以下程序段将一组数据压入(PUSH)堆栈区,然后通过不同的出栈顺序出栈,观察出栈后数据的变化情况。

压栈程序段如下:MOV AX,0102HMOV BX,0304HMOV CX,0506HMOV DX,0708HPUSH AXPUSH BXPUSH CXPUSH DX出栈程序段请自行编写(用不同的出栈顺序)。

3.指出下列指令的错误并加以改正,上机验证之。

(1) MOV [BX],[SI](2) MOV AH,BX(3) MOV AX,[SI][DI](4) MOV BYTE PTR[BX],2000H(5) MOV CS,AX(6) MOV DS,2000H4.①编写程序设置各寄存器及存储单元为如下内容:(BX)=0010H,(SI)=0001H(10010H)=12H,(10011H)=34H,(10012H)=56H,(10013H)=78H(10120H)=0ABH,(10121H)=0CDH,(10122H)=0EFH②根据①中设置说明下列各条指令执行完后AX寄存器中的内容,并上机验证。

(1) MOV AX,1200H(2) MOV AX,BX(3) MOV AX,[0120H](4) MOV AX,[BX](5) MOV AX,0110H[BX](6) MOV AX,[BX][SI](7) MOV AX,0110H[BX][SI]5. 将DS:1000H字节存储单元中的内容送到DS:2020H单元中存放。

数据传送实验实验报告

数据传送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数据传送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数据传送的方法和步骤。

3. 熟悉数据传送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数据压缩、加密等。

4. 通过实验加深对数据传送原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PC一台、网络连接设备、数据传送软件(如FTP、TFTP等)。

2. 实验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连接工具、数据传送软件。

三、实验内容1. 数据传送实验概述数据传送实验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本地数据传送和远程数据传送。

(1)本地数据传送:将本地计算机上的数据传输到另一台本地计算机。

(2)远程数据传送:将本地计算机上的数据传输到远程服务器。

2. 实验步骤(1)本地数据传送1)准备实验数据:选择需要传送的文件,并确保目标计算机已连接到同一网络。

2)启动数据传送软件:打开FTP或TFTP等数据传送软件。

3)配置数据传送参数:设置源文件路径、目标文件路径、传输模式(上传或下载)等。

4)开始数据传送:点击“开始”按钮,软件开始进行数据传送。

5)检查传送结果:传送完成后,检查目标计算机上的文件是否已成功接收。

(2)远程数据传送1)准备实验数据:选择需要传送的文件,并确保远程服务器已连接到网络。

2)启动数据传送软件:打开FTP或TFTP等数据传送软件。

3)配置数据传送参数:设置源文件路径、目标服务器地址、目标文件路径、传输模式(上传或下载)等。

4)开始数据传送:点击“开始”按钮,软件开始进行数据传送。

5)检查传送结果:传送完成后,检查远程服务器上的文件是否已成功接收。

3. 实验关键技术(1)数据压缩:为了提高数据传送效率,通常需要对数据进行压缩。

常用的数据压缩算法有Huffman编码、LZ77、LZ78等。

(2)数据加密:为了确保数据传送的安全性,通常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密。

常用的数据加密算法有DES、AES、RSA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本地数据传送实验结果:成功将源文件传输到目标计算机,文件大小、传输速度等符合预期。

数据传输实训小结报告范文

数据传输实训小结报告范文

一、实训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传输技术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我们对数据传输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们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数据传输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让我们掌握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常用技术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二、实训目的1. 理解数据传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常用数据传输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法;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4. 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实训内容1. 数据传输基本概念及原理(1)数据传输的基本概念:数据传输是指将数据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的过程。

数据传输可以发生在同一设备内部,也可以发生在不同设备之间。

(2)数据传输的原理:数据传输的原理主要包括数据的编码、调制、传输、解调、解码等环节。

其中,编码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调制是将数字信号加载到载波信号上;传输是将调制后的信号通过信道传输;解调是将传输后的信号从载波信号中提取出来;解码是将解调后的信号还原为原始数字信号。

2. 常用数据传输技术(1)串行传输:串行传输是指将数据一位一位地依次传输,适用于低速、近距离的数据传输。

串行传输的常用技术有RS-232、RS-485等。

(2)并行传输:并行传输是指将数据同时传输,适用于高速、近距离的数据传输。

并行传输的常用技术有USB、PCI等。

(3)网络传输:网络传输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数据传输,适用于远程、高速的数据传输。

网络传输的常用技术有TCP/IP、HTTP、FTP等。

3. 数据传输实验(1)串行传输实验:通过串口通信实验箱,实现PC与实验箱之间的数据传输,验证串行传输的原理。

(2)并行传输实验:通过并行通信实验箱,实现PC与实验箱之间的数据传输,验证并行传输的原理。

(3)网络传输实验:通过网络通信实验箱,实现PC与实验箱之间的数据传输,验证网络传输的原理。

四、实训过程及成果1. 实训过程(1)分组讨论:根据实训内容,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讨论数据传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技术。

微机原理上机实验(一)实验报告数据传输传送实验

微机原理上机实验(一)实验报告数据传输传送实验

微机原理上机实验(一)实验报告主题:数据传送一、实验目的熟悉星研集成环境软件的使用方法。

熟悉Borland公司的TASM编译器熟悉8086汇编指令,能自己编写简单的程序,掌握数据传输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熟悉星研集成环境软件。

2、编写程序,实现数据段的传送、校验。

三、实验代码_STACK SEGMENT STACKDW 100 DUP()_STACK ENDSDATA SEGMENTDATA ENDSCODE SEGMENTSTART PROC NEARASSUME CS:CODE, DS:DATA, SS:_STACKMOV AX, DATA ;将数据段的地址存入AX寄存器。

AX=004DHMOV DS,AX ;对DS段寄存器赋值。

DS=004DHMOV ES,AX ;对ES段寄存器赋值。

ES=004DHNOP ;空指令MOV CX,100H ;把100H送到CX寄存器。

CX=0100HMOV SI,3000H ;把3000H送到SI寄存器。

SI=3000HMOV DI,6000H ;把6000H送到DI寄存器。

DI=6000HCALL Move ;调用Move子程序MOV CX,100H ;把100H送到CX寄存器。

CX=0100HMOV SI,3000H ;把3000H送到SI寄存器。

SI=3000HMOV DI,6000H ;把6000H送到DI寄存器。

DI=6000HCLD ;将DF标志位置0。

设置SI、DI为递增移动,DF=0 REPE CMPSB ;比较[SI]和[DI],CX减1,ZF=0或CX=0跳出;若ZF=0或CX=0不成立,则继续比较。

SI和DI持续递增1JNE ERROR ;若ZF=0,跳到ERROR子程序TRUE: JMP $ ;跳到目前地址ERROR: JMP $ ;跳到目前地址Move PROC NEAR ;Move子程序CLD ;将DF标志位置0。

设置SI、DI为递增移动。

数据传送实验报告

数据传送实验报告

数据传送实验报告数据传送实验报告引言:在当今信息时代,数据传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通过互联网传输文字、图片、音频还是视频,还是通过无线电波传送电话信号,数据传送技术的发展对于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数据传送的原理和性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一:串行传送与并行传送的对比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串行传送和并行传送作为对比对象。

首先,我们使用了两台计算机,一台作为发送端,一台作为接收端。

我们分别通过串口和并口连接两台计算机,并编写了相应的程序来进行数据传送。

结果显示,串行传送相比并行传送,传输速度较慢。

这是因为串行传送是按位逐个传输数据,而并行传送是同时传输多个位的数据。

虽然串行传送的速度较慢,但它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为每个位的传输都经过了严格的校验和纠错处理。

实验二:有线传输与无线传输的对比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作为对比对象。

我们使用了两台手机,一台作为发送端,一台作为接收端。

通过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分别进行数据传输,并记录传输速度和传输质量。

结果显示,有线传输相比无线传输,传输速度更快。

这是因为有线传输不受信号干扰和传输距离限制,而无线传输需要经过信号传播和接收的过程,容易受到干扰和信号衰减的影响。

然而,无线传输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便携性,适用于移动设备和远程通信。

实验三:不同传输介质的对比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光纤传输和铜线传输作为对比对象。

我们使用了两台计算机,一台作为发送端,一台作为接收端。

通过光纤连接和铜线连接分别进行数据传输,并记录传输速度和传输质量。

结果显示,光纤传输相比铜线传输,传输速度更快且传输质量更好。

这是因为光纤传输利用光的折射原理进行信号传输,不受电磁干扰和信号衰减的影响。

而铜线传输则容易受到电磁干扰和信号衰减的影响,导致传输速度较慢且传输质量较差。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串行传送相比并行传送,虽然速度较慢,但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数据传送实验报告1

数据传送实验报告1

数据传送子程序一、实验目的1, 熟悉MCS51单片机的使用方法,掌握RAM中的数据操作,掌握机器语言程序的输入,运行和调试方法。

2.掌握89C51部RAM的数据操作,了解这两部分RAM存储器的特点和应用。

二、实验器材(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等或使用软件)计算机,单片机实验箱,MCS51 仿真开发系统。

三、实验基本原理1,51单片机具有既丰富的数据传送指令,能够实现多种数据传送操作,给程序设计带来了极大方便。

2,外部RAM的数据传送把R2、R3源RAM区首址内的R6、R7字节数据传送到R4、R5目的RAM区。

该程序流程图如下在R2、R3中输入源首址(例如0000H),R4、R5中输入目的地址(例如2000H),R6、R7中输入字节数(例如1FFFH),运行程序,检查0000-1FFFH中内容是否和2000-3FFFH中内容完全—致。

四、实验方法、步骤(或:程序代码或操作过程)1.程序原代码如下:ORG 07B0HSE22: MOV DPL,R3MOV DPH,R2 ;建立源程序首址MOVX A,@DPTR ;取数MOV DPL,R5MOV DPH,R4 ;目的地首址MOVX @DPTR,A ;传送CJNE R3,#0FFH,LO42INC R2LO42: INC R3 ;源地址加1CJNE R5,#0FFH,LO43INC R4LO43: INC R5 ;目地址加1CJNE R7,#00H,LO44CJNE R6,#00H,LO45 ;字节数减1SJMP $NOPLO44: DEC R7SJMP SE22LO45: DEC R7DEC R6SJMP SE22END五、实验结果、分析和结论本次实验要求用MCS51 仿真开发系统做正确的数据传送指令,并验证结果。

再实验中我发现了很多问题,最后都通过问老师和同学得到了解决,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要更加注重操作,锻炼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

在实验中了解了MCS51 仿真开发系统上机过程。

实验 数据传送的实验报告

实验 数据传送的实验报告

实验数据传送的实验报告实验数据传送的实验报告引言数据传送是现代科技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商业领域,数据传送的速度和稳定性都对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探究数据传送的性能和稳定性,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网络环境,测试不同传输方式下数据传送的速度和稳定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材料与方法1. 实验设备:本次实验使用了两台计算机,分别作为发送端和接收端。

发送端计算机配置为Intel Core i7处理器、8GB内存和1TB硬盘;接收端计算机配置为Intel Core i5处理器、4GB内存和500GB硬盘。

2. 网络环境:使用了模拟网络环境的软件进行实验,可以模拟不同网络速度和延迟。

3. 实验数据:通过实验软件记录数据传送的速度和稳定性,包括传输速度、丢包率和延迟。

实验过程1. 首先,我们设置了两台计算机的网络连接,并确保网络连接正常。

2. 接着,我们使用实验软件模拟了不同的网络环境,包括高速网络、低速网络和高延迟网络。

3. 在每种网络环境下,我们进行了多次数据传送实验,记录了每次实验的传输速度、丢包率和延迟。

4. 最后,我们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得出了结论。

实验结果在高速网络环境下,数据传送速度较快且稳定,丢包率较低,延迟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表明高速网络环境下,数据传送的性能较好,适用于大规模数据传输和实时通信等应用场景。

在低速网络环境下,数据传送速度明显下降,且丢包率增加,延迟时间也有所增加。

这可能会对大规模数据传输和实时通信等应用场景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进一步优化网络环境和传输方式。

在高延迟网络环境下,数据传送速度较慢,且丢包率较高,延迟时间较长。

这对于实时通信和大规模数据传输等应用场景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通过优化网络结构和传输算法来改善传输性能。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高速网络环境下,数据传送速度快且稳定,适用于大规模数据传输和实时通信等应用场景。

字符及字符串的输入输出实验报告-文少轩

字符及字符串的输入输出实验报告-文少轩

字符及字符串的输入输出实验报告西安交通大学文少轩一、实验目的1.掌握简单的DOS系统功能调用;2.掌握在PC机上建立,汇编,链接,调试和运行8086汇编语言程序的全过程。

二、实验设备IBM-PC 微型计算机一台三、实验要求1. 复习DOS系统功能调用的1,2,9,10号功能;2. 认真阅读预备知识中汇编语言的上机步骤的说明,熟悉汇编程序的建立,汇编,连接,执行,调试的全过程。

四、实验内容及数据记录实验内容一:字符的输入和输出从键盘读入一个小写字母,输出字母表中倒数与该字母序号相同的那个字母。

例如输执行结果:*实验习题:如果要在程序中加入显示提示字符串“Please input a lowercase letter”和“The inverse letter is:”,应如何修改程序?程序代码:执行结果:实验内容二:字符串的输入和输出从键盘输入一个字符串(假定键盘缓冲区的名字为STR),将其传送给INFO变量后,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汇编、连接:执行结果:*实验习题:如果要在程序中加入显示提示字符串“Please input a string”和“The string you input is:”,应如何修改程序?程序代码:DSEG SEGMENTINTIP DB 'Please input a string',0DH,0AH,'$'汇编、连接:执行结果:五、实验小结1.DOS系统功能调用的10号功能对键盘缓冲区格式地要求:第一个字节为输入字符串的最大长度,第二个字节用来存放实际输入字符串的长度,从第三个字节开始存放实际输入的字符串的ASCII码;2.DOS系统功能中的1、2、9、10号功能的输入输出参数及存放的寄存器关系如下表:3.字符和字符串的输入输出的实现都需要调用相应功能号,并产生相应的中断,即先给AX赋值所需的功能号,然后产生21H中断,输入的单字符会存放在AL中,输出单字符前需要把字符ASCII码存放到DL中,输入输出字符串,需要先把字符缓冲区首址存放到DS:DS寄存器中。

数字传输实验报告(3篇)

数字传输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数字传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数字调制和解调的基本方法;3. 学习数字信号在信道中传输的特性;4. 评估数字传输系统的性能,包括误码率等指标。

二、实验原理数字传输系统是将数字信号通过信道传输的过程。

实验中,我们将模拟数字信号的产生、调制、传输和解调过程,以验证数字传输系统的基本原理。

1. 数字信号的产生:通过数字信号发生器产生数字序列,作为输入信号;2. 数字调制:将数字序列映射为模拟信号,以便在信道中传输;3. 传输:将模拟信号通过信道传输,信道可能引入噪声和干扰;4. 数字解调: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恢复为数字序列;5. 性能评估:计算误码率等指标,评估数字传输系统的性能。

三、实验设备1. 数字信号发生器;2. 数字调制器;3. 信道模拟器;4. 数字解调器;5. 计算机及相应软件。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设置实验参数,如采样频率、码元速率等;2. 数字信号产生:使用数字信号发生器产生数字序列;3. 数字调制:将数字序列映射为模拟信号,进行调制;4. 信道传输:通过信道模拟器模拟信道传输过程,引入噪声和干扰;5. 数字解调:对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进行解调,恢复数字序列;6. 性能评估:计算误码率等指标,评估数字传输系统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数字信号产生:实验中产生的数字序列满足实验要求;2. 数字调制:调制后的模拟信号满足实验要求;3. 信道传输:信道模拟器引入的噪声和干扰符合实验预期;4. 数字解调:解调后的数字序列与原始数字序列基本一致;5. 性能评估:误码率等指标满足实验要求。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数字传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了解了数字调制和解调的基本方法,学会了数字信号在信道中传输的特性。

同时,我们评估了数字传输系统的性能,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几点:1. 采样频率的选择对数字信号产生和传输至关重要;2. 数字调制和解调方法的选择对误码率有较大影响;3. 信道模拟器的噪声和干扰设置对实验结果有较大影响。

数据传送实验报告

数据传送实验报告

数据传送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片机汇编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2、掌握单片机的存储器体系结构。

3、熟悉keil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二、设计要求1、编写程序将00H~0FH 16个数据分别传送到单片机内部RAM 30H~3FH单元中。

2、编写程序将片内RAM 30H~3FH的内容传送至片内RAM 40H~4FH单元中。

3、编写程序将片内RAM 40H~4FH的内容传送至片外RAM 4800H~480FH单元中。

4、编写程序将片内RAM 4800H~480FH的内容传送至片外RAM 5800H~580FH单元中。

5、编写程序将片内RAM 5800H~580FH的内容传送至片内RAM 50H~5FH单元中。

三、程序流程图#30H →R0#40H →R1送数R0加1R1加1(R0)=40H?#40H →R0#4800→DPTR送数R0加1DPTR 加1开始#00H →A #30H →R1(A)→(R1)A 加1R1加1(A)=10H?(R0)=50H #48H →R0,#00H →R1(R1)→DPL,(R0)→DPH,(DPTR)→A,#58H →DPH,(A)→(DPTR)R1加1R1=10H?#5800→DPTR #50H →R0送数DPTR 加1R0加1R0=60H?结束NOYESNOYESYESNOYESNOYESNO程序流程框图四、程序清单ORG 0000HMOV A, #00HMOV R1, #30H LOOP1: MOV @R1, AINC AINC R1CJNE A, #10H, LOOP1MOV R0, #30HMOV R1, #40H LOOP2: MOV A, @R0MOV @R1, AINC R0INC R1CJNE R0, #40H, LOOP2MOV R0, #40HMOV DPTR, #4800H LOOP3: MOV A, @R0MOVX @DPTR, AINC R0INC DPTRCJNE R0, #50H,LOOP3MOV R0, #48HMOV R1, #00H LOOP4: MOV DPL,R1MOV DPH,R0MOVX A, @DPTRMOV DPH, #58HMOVX @DPTR, AINC R1CJNE R1, #10H, LOOP4MOV DPTR, #5800HMOV R0, #50H LOOP5: MOVX A, @DPTR MOV @R0, AINC DPTRINC R0CJNE R0, #60H, LOOP5END五、数据清单内部RAM单元30H 30H 32H 33H 34H 35H 36H 37H 数据00H 01H 02H 03H 04H 05H 06H 07H 内部RAM单元38H 39H 3AH 3BH 3CH 3DH 3EH 3FH 数据08H 09H 0AH 0BH 0CH 0DH 0EH 0FH 内部RAM单元40H 41H 42H 43H 44H 45H 46H 47H 数据00H 01H 02H 03H 04H 05H 06H 07H 内部RAM单元48H 49H 5AH 5BH 5CH 5DH 5EH 5FH 数据08H 09H 0AH 0BH 0CH 0DH 0EH 0FH 外部RAM单元4800H 4801H 4802H 4803H 4804H 4805H 4806H 4807H 数据00H 01H 02H 03H 04H 05H 06H 07H外部RAM单元4808H 4809H 480AH 480BH 480CH480DH 480EH 480FH数据08H 09H 0AH 0BH 0CH 0DH 0EH 0FH 外部RAM单元5800H 5801H 5802H 5803H 5804H 5805H 5806H 5807H 数据00H 01H 02H 03H 04H 05H 06H 07H外部RAM单元5808H 5809H 580AH 580BH 580CH580DH 580EH 580FH数据08H 09H 0AH 0BH 0CH 0DH 0EH 0FH 内部RAM单元50H 51H 52H 53H 54H 55H 56H 57H 数据00H 01H 02H 03H 04H 05H 06H 07H 内部RAM单元58H 59H 5AH 5BH 5CH 5DH 5EH 5FH数据08H 09H 0AH 0BH 0CH 0DH 0EH 0FH六、总结经过这次实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数据传输实习报告

数据传输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数据传输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的结合,深入了解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技术手段和实际应用,提高自己在数据传输领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

实习过程中,我将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 数据传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协议;2. 数据传输的常用技术,如TCP/IP、UDP、HTTP等;3. 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措施;4. 数据传输的实际应用场景和案例分析。

二、实习时间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三、实习地点XX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实验室四、实习单位XX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五、实习内容1. 数据传输基本原理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数据传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协议。

数据传输是指将数据从源节点传输到目的节点,使其能够被接收和处理的过程。

数据传输的原理主要包括:(1)数据封装:将数据封装成适合传输的格式,如IP数据包、TCP数据段等;(2)传输控制:通过传输控制协议(如TCP/IP)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3)错误检测与纠正:通过校验和、冗余编码等技术实现错误检测与纠正。

2. 数据传输技术实习期间,我学习了数据传输的常用技术,如TCP/IP、UDP、HTTP等。

(1)TCP/IP:TCP/IP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用于实现互联网中的数据传输。

它采用分层结构,包括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

其中,传输层负责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2)UDP:UDP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它提供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UDP 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视频会议、在线游戏等。

(3)HTTP:HTTP是一种应用层协议,用于实现万维网中的数据传输。

它采用请求-响应模式,客户端发送请求,服务器返回响应。

3. 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措施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数据加密:采用对称加密或非对称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

(2)身份认证:通过数字证书、令牌等技术实现身份认证,确保数据传输的双方是合法用户。

数传实验报告

数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数字传输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数字信号传输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3. 学会使用数传设备进行信号传输实验。

4. 提高对数传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数字传输是指将数字信号通过传输介质进行传输的技术。

数字传输系统主要由发送端、传输介质、接收端和信道编码器、信道译码器等组成。

实验中,我们将使用数传设备模拟数字信号传输过程,并对系统性能进行测试。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数传设备(发送端、接收端、信道编码器、信道译码器等)。

2. 信号发生器。

3. 示波器。

4. 计算器。

四、实验内容1. 数字信号传输系统的搭建(1)连接发送端和接收端设备,确保信号传输通道畅通。

(2)将信道编码器和信道译码器分别连接到发送端和接收端。

2. 数字信号传输实验(1)打开信号发生器,生成一个模拟信号,并将其输入到发送端。

(2)通过数传设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传输。

(3)接收端接收到数字信号后,通过信道译码器将其还原为模拟信号。

(4)使用示波器观察发送端和接收端信号的波形,记录实验数据。

3. 数字传输系统性能测试(1)测试系统传输速率,计算发送端和接收端信号传输时间。

(2)测试系统误码率,计算接收端接收到的错误比特数与总比特数的比值。

(3)测试系统信噪比,计算接收端信号的信噪比。

五、实验步骤1. 搭建数字传输系统,连接相关设备。

2. 设置信号发生器,生成模拟信号。

3. 将模拟信号输入到发送端,进行数字信号转换和传输。

4. 接收端接收到数字信号后,进行信道译码,还原为模拟信号。

5. 使用示波器观察发送端和接收端信号波形,记录实验数据。

6. 测试系统传输速率、误码率和信噪比。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记录(1)发送端信号传输时间:T1(2)接收端信号传输时间:T2(3)系统传输速率:R = 1/T1(4)系统误码率:P = 错误比特数/总比特数(5)系统信噪比:SNR = 10lg(S/N)2. 结果分析(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系统传输速率、误码率和信噪比是否符合预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传送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
文少轩
一、实验目的
1.熟悉8086指令系统的数据传送指令及8086的寻址方式;
2.利用Turbo Debugger(TD.EXE)调试工具来调试汇编语言程序。

二、实验设备
IBM-PC 微型计算机一台
三、实验要求
1. 复习8086指令系统中的数据传送类指令和8086的寻址方式;
2. 预习Turbo Debugger的使用方法;
3. 按照题目要求预先编写好实验中的程序段。

四、实验内容及数据记录
1.通过述程序段的输入和执行来熟悉Turbo Debugger的使用,并通过显示器屏幕观察程
序的执行情况。

练习程序段如下:
2.用以下程序段将一组数据压入PUSH堆栈区,然后通过三种不同的出栈方式出栈,查看
4.设置各寄存器及存储单元的内容如下:
5.将DS:1000H字节存储单元中的内容送到DS:2020H单元中存放。

试分别用8086的直接
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变址寻址、寄存器相对寻址传送指令编写程序段,并上机验证结果。

先对DS:1000H和DS:2020H单元赋值,结果如下:
6.设AX寄存器中的内容为1111H,BX寄存器中的内容为2222H,DS:0010H单元中的内容
为3333H。

将AX寄存器中的内容与BX寄存器中的内容交换。

试编写程序段,并上机验
7.设DS=6000H,ES=6100H,存储器中的内容如下图所示。

要求将DS段的内容传送到AX
寄存器,DS
五、实验小结
1.Turbo Debugger界面虽然不华丽,但是很实用;
2.各寄存器的状态、内容直观地从界面中显示出来,程序执行造成的内容变化以高亮状态显示,方便跟踪程序每一步运行的结果;
3.修改各寄存器或者某内存单元的内容很方便,可以直接从键盘输入。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