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中心思想及内容梳理(考前必背)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中心思想及内容梳理(考前必背)

四年级《观潮》按照潮来前、潮来时和潮头过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和壮观,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走月亮》通过描述“我”和阿妈在秋天的夜晚走月亮,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物的情景,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走月亮时的喜悦、幸福之情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

“走月亮”就是追逐更美好的未来和幸福生活的过程。

《秋晚的江上》描绘了鸟儿、斜阳、芦苇等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秋天傍晚倦鸟归巢、夕阳西下的美丽画面;《花牛歌》描绘了花牛、剪秋罗、白云、草地、太阳、青峰等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花牛在草地上玩耍、休息的悠闲画面。

《繁星》的作者是巴金,本文按照时间的顺序,描写了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和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作者安徒生写作手法很巧妙,用拟人,比喻等手法将五颗豆子写得淋漓尽致,写第五颗豆子的宝贵,给小女孩带来希望,却反映出前四颗豆子的平凡,自大,自满。

《蝙蝠和雷达》中科学家为了弄清“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里安全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的问题,做了三次不同的实验,最后证实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让飞机能在漆黑的夜里安全飞行。

《呼风唤雨的世纪》讲述了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我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蝴蝶的家》本文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作者构思独特,以问题与线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体现作者具有的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形态,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雪梅》是南宋诗人卢钺创作的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梅雪争春,要诗人评判,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 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   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
王戎_七___岁__,尝与_诸__小__儿__游。看道边李树__多__子__ _折__枝__,诸儿_竞__走__取__之__,唯戎_不__动___。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__多__子___,此必__苦__李___。”取之,_信__然___。
填一填。
王( 戎 )七岁,( 尝 )与( 诸 )小儿游。 诸儿( 竞 )走取之,( 唯 )戎不动。
理清了西门豹惩治恶人的经过,你有什么感受?
(1)西门豹真是太机智了! (2)西门豹的做法一环扣一环,充满了智慧!
思考:西门豹的智慧究竟体现在哪里?
西门豹一看,女孩满脸泪水。他回过头来对巫
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
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
天就送去。”
这些是真的吗?
跑。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 守 株 待 兔 》
今义:走路,步行。 走
古义:跑。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之”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往往用于指代某 一种事物。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里的“之”指代的 是什么。
“之”指的是李子。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 之,唯戎不动。
聚焦言行
在课文的三个部分中,写得最浓墨重彩、最吸引人 的当属第二部分——惩治巫婆和官绅。请快速浏览课文, 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西门豹惩治恶人的经过。
第10~15自然段。
默读课文第10~15自然段, 用横线画出描写西门豹言行 的句子,想一想:西门豹惩 治恶人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①西门豹以新娘不漂亮为理由,救下了姑娘。 ②紧接着,西门豹让巫婆去跟河神说要重选漂亮的, 让卫士把巫婆投进了漳河。 ③然后,西门豹让官绅头子去催巫婆,把官绅头子也 投下了漳河。 ④过了很久,西门豹让剩下的那些官绅去催巫婆和官 绅头子,并要把他们投进河里,吓得他们纷纷求饶。西门 豹又等了一会儿,说河神把他们留下了,放了那些官绅。

部编版(统编版人教)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完整课件

部编版(统编版人教)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完整课件
我专注制作了每一课,敬请各位同仁斧正、自由编辑使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课件
目录: 目

部编版(人教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温馨点击
《世说新语》是南朝文学家刘 义庆写的,它在古代文学史上有 着重要的地位。书中有许多小故 事,历经千年,依然鲜活生动。 “孔融让梨”、“王戎识李”就 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小故事。看, 王戎小时候多么善于独立思考呀!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zhé]枝,诸儿/竞 [jìng]走取之,唯/[wéi]戎不动。
读读写写
1、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2、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5、下课了,同学们都出去玩耍, 唯小明在教室里看书。
你能用“唯”写两个句子吗?
王戎为什么不动呢?我们来看第三句话。
王戎跑去摘李子了吗?你怎么知道王戎没跑去摘李子。 (用小古
文中的话来回答)
诸儿竞(比赛)走取之。
6、还有谁像王戎一样也没跑去摘李子?
唯[wéi]戎不动。 唯
看到路边的李树上结满了李子,诸小儿 口水直流,一个个冲向李树,那速度呀,连火 箭都比不上,他们像小猴子一样,“哧溜”一 下就爬到树上开始采了。谁来读第二句。
他巧妙破除迷信,为民除害, 并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造福 于民。
战国时期,西门豹治理邺,
了解到天灾加上人祸造成当地 (田地荒芜 ),( 人烟稀少 )。 后来他巧施妙计,惩治了(巫婆) 和( 官绅 ),又带领老百姓开凿
(水渠),使农田得到了(灌溉), 农民有了( 好收成 )。
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
思考
自读课文
西门豹是什么时期的人? 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 西门豹做了什么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创新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创新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创新教案一. 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文言文,出自《世说新语》。

本文讲述了王戎小时候的故事,通过王戎不取道旁李的行为,表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正确的判断能力。

本课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并能正确地朗读和背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他们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文言文,但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词语和句子,他们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引导他们正确地朗读和背诵。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3.能够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和聪明才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难点: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能够理解难懂的句子。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意思。

2.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朗读和背诵:通过反复朗读和背诵,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课文。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和翻译。

2.相关的文言词语卡片。

3.教学PPT或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个古代的小孩子,遇到了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情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文本和翻译,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3.操练(15分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意思,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朗读和背诵,互相监督和鼓励,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通过讲解相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子,让学生了解更多文言文的知识。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回家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教案)

教案一、教学内容《王戎不取道旁李》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5课,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本节课主要教学的内容是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文言文,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懂得遇事要冷静思考,不盲目跟从。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2. 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3. 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竹林七贤”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名字叫王戎。

b. 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2. 自主学习a.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b. 学生互相交流,理解课文意思。

3. 合作交流a.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

b.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小结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b. 学生谈收获,说感受。

5. 作业布置a. 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b. 收集有关“竹林七贤”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2. 主要内容: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 收集有关“竹林七贤”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在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但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公开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公开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文言文故事,出自《世说新语》。

文章讲述了王戎小时候聪明过人,善于观察,推理判断的能力超过常人的故事。

通过王戎不取道旁李的事情,告诉我们看问题要仔细观察,善于动脑,不要盲目跟从。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对文言文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四年级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还不够强,需要通过图片、动作、情景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同时,学生对故事情节感兴趣,善于模仿,通过讲故事、演故事等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学会通过故事了解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动脑思考的习惯,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推理判断。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难点:理解文言文词语的意思,学会通过故事了解道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动作、情景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2.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学会自主学习。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动画、图片、词语解释等。

2.道具:准备一些水果,用于课堂演示。

3.座位安排:将学生分成小组,便于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播放课文动画,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景描写,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的情景。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作、表情表现课文内容。

4.巩固(10分钟)学生小组讨论:课文中的王戎为什么不要道旁李?你们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人?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25《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教学内容《王戎不取道旁李》是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的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文章讲述了王戎七岁时,与其他小孩一起玩耍,看到路边的李子树上结满了李子,其他小孩都争相去摘,唯独王戎不动。

旁人问他为何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最后证实王戎的判断是正确的。

本文通过王戎小时候的故事,赞扬了王戎观察仔细、善于思考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了解古代年龄的称谓。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相结合,以读促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懂得遇事要多思考,不犯不必要的错误。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理解与感悟。

2. 把握文章的主旨,学习王戎的品质。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古代年龄称谓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引入本课。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停顿,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整体感知课文。

3. 理解课文: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理解课文,教师点评、讲解,帮助学生疏通文意。

4. 感悟课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王戎品质的认识,教师引导,总结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文言文。

6. 课后作业: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思考如何将王戎的品质运用到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王戎不取道旁李》2. 主要内容:王戎小时候的故事3. 王戎的品质:善于观察、勤于思考4. 课后作业: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思考如何将王戎的品质运用到生活中。

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注意停顿,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疏通文意。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教案)教学内容《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讲述的是王戎七岁时,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

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

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王戎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古人的智慧,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不能盲目跟随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王戎根据“树在道边而多子”推断出“此必苦李”的推理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历史上有名的神童呢?能给大家讲一讲吗?2.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神童——王戎。

让我们一起走进《王戎不取道旁李》。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交流: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1.学习第一自然段。

a.提问:根据第一自然段,你们认为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b.理解“诸、唯”。

2.学习第二自然段。

a.提问:王戎为什么认为“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呢?b.引导:联系生活实际,如果你看到路边的李子树上有很多李子,你会怎么想?c.理解“竞走、信然”。

3.学习第三自然段。

a.提问:通过这件事,你觉得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b.引导:你觉得我们应该向王戎学习什么?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1.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历史上有名的神童?他们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2.小组交流,分享感受。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王戎是一个聪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

我们应该向他学习,遇事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不能盲目跟随。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课外阅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课外阅读

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
( 明亮 )
( 宁静 )
的月亮
的夜晚
( 弯弯 )
( 美丽 )
2.联系课文内容写出你对“走月亮”的理解。
在月亮下行走,散步。
3.文中明明是“我和阿妈走月亮”,为什么作者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 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因此; 女娃在东海里游历,淹死在海里而未能回来,因而变为精卫鸟
(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填塞; 精卫常常衔西山的树枝和石子,来填塞东海。
4.人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
征服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第五单元
九、《麻雀》片段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xi)ù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 向后退。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写猎狗想伤害小麻雀,老麻雀保护小麻雀。 3.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BC。)。 A写出了老麻雀飞下来时快疾的样子。 B写出了老麻雀一心想拯救幼儿的急切心情。 C写出了老麻雀的果断勇敢坚定的形象。 4.“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老麻雀爱护幼儿的力量或母爱的力
第一单元:
一、《观潮》片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
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
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 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 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 )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 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教案)教学内容《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文章讲述了王戎七岁时候,与其他小孩一起玩耍,见到路边的李子树上结了很多李子,其他小孩都争相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王戎解释说,树长在路边却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李。

这个故事表现了王戎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教学目标1. 学习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通过阅读,理解王戎观察和推理的过程,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含义,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教学难点1. 理解王戎观察和推理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王戎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学习“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推理过程,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插图2. 生字词卡片3. 课文录音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你们在路边看到果实累累的树会怎么做?”来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引入课文。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画出不懂的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教师通过卡片教授生字词,学生跟读并记忆。

4.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讲述课文内容,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

5. 分析王戎的观察和推理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王戎如何通过观察和推理得出“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结论。

6. 深入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王戎的行为和品质,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7. 总结:教师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强调王戎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板书设计1. 《王戎不取道旁李》2. 重点生字词:王戎、道旁、李子、观察、推理3. 课文主要内容:王戎七岁时候,见到路边的李子树上结了很多李子,其他小孩都争相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王戎解释说,树长在路边却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李。

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王戎见到李子树的场景。

3. 写一篇短文,讲述自己在生活中的一次观察和推理的经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文言文故事,出自《世说新语》。

这篇故事主要讲述了王戎年幼时,见到道旁的李子树结满了李子,其他小朋友都去抢着摘李子,而王戎却不为所动,他认为道旁的李子一定是苦的。

最后,当他得知李子确实是苦的时候,大家都惊叹于他的聪明才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善于思考,不要盲从。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对文言文词语的解释和句子的翻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同时,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体会王戎的聪明才智,培养他们遇事善于思考的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文言文的基本词语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遇事善于思考,不盲从的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文言文的基本词语和句式。

2.教学难点:对课文中的文言文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朗读、翻译和讨论,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我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谜语,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遇事要善于观察、思考。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大意。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理解王戎的聪明才智,培养他们遇事善于思考的习惯。

4.课堂讲解:对课文中的文言文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遇事要善于思考的重要性。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教学内容《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本文讲述了魏晋时期,王戎七岁时,与诸小儿游,看到路边的李树多子折枝,许多小朋友都竞相去取,只有王戎没有动,因为他知道树在道边而多子,一定是因为李子是苦的。

这个故事展现了王戎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理解王戎不取李子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王戎为何判断李子是苦的,以及这个故事所传达的深层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课文投影、生字词卡片、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同时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3.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王戎行为和思维方式的理解。

4. 解析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分析王戎的观察和推理过程,以及这个故事所传达的意义。

5. 情境模拟:学生模拟王戎观察和推理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王戎不取道旁李》2. 课文重点:王戎的行为和思维方式3. 课文难点:理解王戎的观察和推理过程4.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作业设计1. 回家后向家长复述课文内容,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个问题,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和思考解决。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王戎的观察和推理过程,以及这个故事所传达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批判性思维。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公开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公开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25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文言文,出自《世说新语》。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晋代文学家王戎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王戎小时候,有一天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看到道旁的李子树上有许多李子,其他小朋友都去抢着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去。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道旁,李子肯定是苦的。

”事实证明,王戎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些李子确实是苦的。

这个故事表现了王戎的聪明和观察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他们可以通过注释和翻译理解课文的大意。

但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古代文化背景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困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激发他们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王戎的聪明才智和观察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教学难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古代文化背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古代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谜语游戏,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然后引入课文。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注释和翻译理解课文的大意。

3.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4.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文化内涵,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

5.讲解与演示: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课文中的古代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6.朗读与背诵: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2023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2023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2023## 教学内容《王戎不取道旁李》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雅量》,讲述了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王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本文主要讲的是王戎小时候,其他小孩都去摘路边的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因为他根据李树在路边的位置和树上有很多李子,判断这是苦李子。

这是一个关于观察、思考、判断、推理、实践和取得成功的过程。

##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戎、诸”等5个生字,会写“戎、尝”等7个字,会写“王戎、诸小儿”等词语。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文言文句式节奏划分节奏,并正确朗读课文。

能根据注释和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进行讲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不能盲目跟从的道理。

## 教学难点1. 通过朗读、借助注释和插图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2. 根据文言文句式划分节奏,正确朗读课文。

##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插图2. 生字卡片3.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激发兴趣1. 课件出示“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的图画。

提问:同学们,图画中一群孩子在争着摘李子,为什么王戎却站在一旁不动呢?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简介出处。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读要求: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随机正音。

3. 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4. 交流对“诸、戎”等字词识记的方法。

5. 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停顿,理解字词。

6. 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读课文,深入理解1.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结合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2. 指名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王戎不取道旁李》学情分析

《王戎不取道旁李》学情分析

《王戎不取道旁李》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5课的内容,这篇小古文讲的就是王戎小时候的故事,全文仅49字。

本课是第八单元第一篇课文,主题是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讲述的是一个善于观察并分析的一个机智少年的故事,通过写王戎七岁时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有果实累累的李树,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去摘,只有王戎没有摘并判断出李子是苦的故事。

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多想,多思考,不能盲目跟从的道理。

作者不是直接写王戎的聪明,而是先写别的小孩“竞走取之”,再过写“唯戎不动”,这是一种对比的写作手法。

这手法反衬了王戎的聪明过人。

要综合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来学习,有意识地检查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二、学情分析结合中国学生核心素养要点和本班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发展特征、学习态度以及学业水平、认知发展水平、学习方式习惯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明确本节课对照学科素养的要求,学生们存在的基础和不足。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研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能力,陶冶情趣。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0分钟时间,让学生多读,并且积累词句,减轻学生负担。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他们愿意学,喜欢学也想要学,但是由于三年级我们刚接触文言文,对课文中的关键句和关键词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不能完全理解。

对于文言的停顿、断句有一定的意识,但是能力不足以准确划分,无法自主有意识地读出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

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部编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天地。

凿壁偷光匡衡勤学而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拥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邻居有烛而不逮。

逮:_____________________主人怪而问衡。

怪: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表现出匡衡的什么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

啖蔗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

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

”[1]解释下列字词。

(1)啖(______)(2)尾(______)(3)云(______)(4)渐至佳境(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

____________________(2)人问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文理解。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文中下划线的句子中,“人问之”的“之”指的是______,“取之”的“之”指的是______。

[2]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认为王戎的什么品质值得你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阅读综合训练。

欧阳苦读(文言文)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获(dí)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ǘ)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王戎不取道旁李》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文章讲述了王戎七岁时,与其他小孩一起玩耍,见到路旁有李子树,其他小孩争相去摘,只有王戎不动。

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果然,摘来一尝,又苦又涩。

文章通过王戎小时候的聪明才智,展示了其不随波逐流,独立思考的品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词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王戎的聪明才智,提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王戎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的精神,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和思考力。

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四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2. 王戎品质的理解:理解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以及其背后所体现的品质。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投影或打印稿。

2. 文言文翻译工具。

3. 王戎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聪明小孩的故事,引起学生对聪明才智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借助工具理解文言文,标注生字词。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讨论王戎的品质。

4. 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学习王戎的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的精神,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和思考力。

6.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王戎不取道旁李》2. 课文重点词汇:道旁、李子、聪明、独立思考、判断力。

3. 王戎的品质:聪明、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

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并查找其意思。

3. 写一篇关于王戎的故事的短文,分享自己的感受。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是否能够体会到王戎的聪明才智和独立思考的品质,是否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知识锦囊)《世说新语》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知识锦囊)《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
《世说新语》是南朝出版的图书,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它原本有八卷,被遗失后只有3卷。

【素材积累】
海明威和他的“硬汉形象”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个极具进取精神的硬汉子。

他曾尝试吃过蚯蚓、蜥蜴,在墨西哥斗牛场亮过相,闯荡过非洲的原始森林,两次世界大战都上了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岁的他见一意大利士兵负伤,便冒着奥军的炮火上去抢救,结果自己也被炸伤了腿,但他仍背着伤员顽强前进。

突然间,炮击停止,探照灯大亮,海明威终于回到阵地。

原来是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奥军将领,下令放他过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伸阅读)《世说新语》故事精选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伸阅读)《世说新语》故事精选

《世说新语》故事(现代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1.陈仲举礼贤陈仲举(陈蕃)的言行成为当时读书人的楷模,为官刚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

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

主薄说:”大家伙儿的意思,是请太守您先到官府去。

”陈仲举说:”从前,周武王乘车经过贤人商容家门口,俯首而立。

敬贤礼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访一下贤人,有什么不应该呢?”2.泰山桂树有客人问陈季方(陈谌):”您的父亲太丘先生,有何功德而负天下盛名?”季方回答说:”我爸爸就像生在泰山角落的桂树,上有万勿高峰,下有万丈深渊;上承甘露浸湿,下被渊泉滋润。

这时候桂树哪知道泰山有多高,渊泉有多深呢!所以我不知道我爸爸有什么功德。

”3.割席分座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

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

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4.急不相弃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

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

”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

华歆说:”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

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

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5.王祥事母王祥侍奉后母朱夫人很谨慎,家中有一棵李树,结的果子很好,后母就让王祥一直看着它。

一天突然风雨大作,王祥抱着李树哭泣不已。

王祥曾在床上睡觉,后母进来躲在暗处想砍死他,恰好王祥起来撒尿,后母只是砍到被子上,没杀成王祥。

6.郗公吐饭郗公((郗鉴)在永嘉丧乱时,避居乡下,很穷困,甚至要挨饿。

乡里人尊敬郗公的名望德行,就轮流给他做饭吃。

郗公带着侄子郗迈和外甥周翼一起去吃饭。

乡里人叹道:”大家都饥饿困乏,因为您的贤德,所以我们要共同帮助您,如果再加上两个孩子,恐怕就不能一同养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