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的校本微课探究》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基于课程标准的微课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方案2

基于课程标准的微课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方案2

基于课程标准的微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实验方案济宁市任城区唐口中学课题组二0一五年五月一、课题的提出2013年,微课概念在教育界爆发,得到教育界广大同行的高度认可和一致追捧。

同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举办全国性的微课大赛,2014年济宁市举办了首届微课程设计与创作大赛。

这次爆发,不是偶然的,是一次酝酿了很久终于喷薄而出的教学资源建设的一次变革。

这次变革,是教育界专家们敢为先行的结果。

过去,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基层学校都曾经录制过大量课堂实录、名师课堂等等。

但是这种满堂录的录像课,镜头频繁地从埋头学习的学生切换到激情讲课的教师,观看视频的学生无法像视频中的学生一样学习本课讲授的内容,也无法看到教师的完整板书过程、屏幕展示内容,也就是说这些录像对学生学习来说意义并不大。

问题的根源在于,录制这些录像的定位模糊不清,展示教师风采、学生活动和教学内容多重目的混杂在一起。

我们录了那么多录像课例,竟然没有多少是用于学生学习、服务学生的。

这,有违资源建设的初衷,它是教育资源建设理念滞后的产物!二、课题界定微课,就是微型视频课程,又名微课程,是以短小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类型,微课在教学工作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微课处于爆发前期。

相关的理论建设正在完善充实中,微课资源建设处于刚起步阶段,探索在我校这样一所普通初级中学中进行微课设计制作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在我校普及微课概念,教师们充分了解资源库建设理论的发展与走向。

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带动一线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优化资源质量促进学校资源库建设上的创新。

三、理论假设通过实验研究,普及微课概念,教师们充分了解资源库建设理论的发展与走向。

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因为视频时间短,有利于学生保持高度注意力,透彻理解视频中的教学内容。

校微课课题开题报告

校微课课题开题报告

成果形式 微课资源库及应用成果
2
2021-07~2021-09
计算机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 文字材料
3
2021-07~2021-0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前测中测后测研修报告
预期研究成果
研究条件保障
领导重视
丰富教学 经验的成 员
配备希沃多媒 体一体机
配备计算机等 专业设备
资金提供后盾
经验推广 研修支持 专家指导 具体实践
微课设计互动性和实用性 微课制作培训推广全校教师 微课方法多样性 形成一定规模的校园微课教学资源,实 现教师教学资源共享
研究思路
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19.07—2019.09) (2)课题研究阶段(2019.09—2021.07) (3)结题验收阶段(2021.07—2021.09)
(1)课题准备阶段(2019.07-2019.09)
(2)课题研究阶段(2019.09——2021.07)
序号 1 2 3 4 5 6 7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2019-9~2019-10
2019-11~2020-05
2020-05~ 2021-03 2021-03~2021-04
2021-04~2021-05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 微课进入到现实课堂 微课在全国教育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乃至我
县 我校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存在教学难题
推广全校教师制作微课技能的培训学习,专业教 师教学示范课,教学信息化设计微课比赛等方式,探 索总结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微课实践的方法,培养教师 新的有效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 技能,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和专业技能。

【开题报告】《基于微课的中学生物学实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基于微课的中学生物学实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基于微课的中学生物学实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和意义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现行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物实验有着明确的学习要求。

实验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及创造力的培养。

但传统的生物实验课堂中,由于教学方式、课时、器材等的限制,使得实验教学无法取得较好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实验教学过程中采取老师先讲实验内容及具体操作步骤,再由学生自己完成实验。

教师讲述、分析得多,花费的时间也多,留给学生思考、讨论及操作实验的时间相对少,导致学生在实验室中思绪混乱、无从下手,部分同学甚至没有完成实验;第二,由于实验器材数量不足,课时有限,实验过程中,不可能让每个学生自始至终地进行实验操作。

因此,大部分学生在听完讲课之后仍不知该如何进行实验,学生的实验能力并没有提高。

基于此,我校生物研究小组尝试将微课程引入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成效。

国内外目前对微课程的研究中,微课程的核心内容是短小精悍的课堂知识点教学视频,围绕该教学知识点的资源单元还包括其他与课堂教学环节类似的配套支持,主要包括知识点框架设计、教学思路阐述、教学素材的收集与安排,可供独立下载的视频中的课件,课后深化学习的练习与测试以及师生互动等等。

微课程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授课方式、围绕具体的知识点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有机整合。

其核心是微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5分钟。

具体来讲,微课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第一,教师将生物实验中的讲解与操作过程以微视频的形式展现,让学生课前自主观看微视频。

与传统的看书本上的流程图相比,微视频的直观形象,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记忆;第二,在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中,一旦在教师讲解过程中有某个环节学生没有听到,或没有听懂,都会影响学生对生物实验的理解,导致实验操作无法正常进行。

微课是课程实验教学视频,对于生物实验中的操作步骤、现象,以至整个教学过程是可以反复演示的。

教师成长关于微型课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教师成长关于微型课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教师成长关于微型课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一、微型课小课题的背景与意义1.1 教育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行业也在不断地进步。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们接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而教师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

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成为了教育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微型课小课题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1.2 微型课小课题的研究意义微型课小课题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将教学内容进行压缩,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让教师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微型课小课题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研究微型课小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微型课小课题的理论基础2.1 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的一门学科。

在微型课小课题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运用教育学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我们可以运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来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从而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2.2 教学设计理论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规划和组织的过程。

在微型课小课题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运用教学设计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出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微型课小课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微型课小课题的实施策略3.1 选择合适的微型课小课题在实施微型课小课题之前,我们需要先选择合适的微型课小课题。

这个过程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例如,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可以选择一篇经典的文学作品作为微型课小课题;对于数学老师来说,可以选择一道典型的数学题作为微型课小课题。

3.2 设计微型课小课题的教学活动在选择了合适的微型课小课题之后,我们需要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微型课题研究开题报告(3篇范文)

微型课题研究开题报告(3篇范文)

微型课题研究开题报告(3篇范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岗位职责、心得体会、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稿、合同范本、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management systems, enterprise management, job responsibilities, experienc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essay compilatio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微型课题研究开题报告(3篇范文)导语:微型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怎么写受欢迎?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微型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微课 开题报告

微课 开题报告

微课开题报告微课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传统教育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往往受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个体差异的影响。

因此,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改进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受到了广大教育者和学生的喜爱。

微课具有时间灵活、内容简洁、易于传播等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通过微课,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本课题旨在探索微课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分析微课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进一步研究如何利用微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深入研究微课的应用,探索微课在教育领域中的潜力和优势,为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微课的定义和特点:通过对微课的定义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微课的内涵和外延,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2.微课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对微课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微课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3.微课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通过对微课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微课在不同学科中的优势和适用性,为学科教学提供参考。

4.微课与传统教学的比较:通过对微课和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微课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分析,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以及实地观察等手段,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具体步骤如下:1.文献研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查阅和分析,了解微课的定义、特点和应用情况,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调查问卷设计和实施: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了解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

微课题 开题报告

微课题 开题报告

微课题开题报告微课题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微课程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使学习者能够在碎片化的时间中进行高效的学习。

然而,目前微课程的质量参差不齐,如何提高微课程的教学效果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本课题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微课程设计和评估方法,提高微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现有的微课程设计和评估方法,探索一种更加有效的微课程教学模式,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同时,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的微课程,了解学习者对于不同类型微课程的接受程度和学习效果,为微课程的设计和评估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1. 分析现有微课程设计方法的优缺点,总结出一套适用于不同学习场景的微课程设计原则。

2. 探索一种有效的微课程评估方法,通过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以验证微课程的教学效果。

3. 设计和开发一门针对特定学习场景的微课程,并对其进行实验,通过与传统课堂教学进行对比,评估微课程的教学效果。

4. 调查学习者对于不同类型微课程的接受程度和学习效果,分析不同因素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影响。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和总结现有的微课程设计和评估方法,分析其优缺点,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实验法:设计和开发一门针对特定学习场景的微课程,并通过实验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与传统课堂教学进行对比。

3.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调查学习者对于不同类型微课程的接受程度和学习效果,分析不同因素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影响。

五、预期结果1. 提出一套适用于不同学习场景的微课程设计原则,为微课程的设计提供指导。

2. 探索一种有效的微课程评估方法,通过评估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验证微课程的教学效果。

3. 通过实验和调查,了解学习者对于不同类型微课程的接受程度和学习效果,为微课程的设计和评估提供参考。

微课题开题报告模板

微课题开题报告模板

微课题开题报告模板一、课题背景近年来,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微课题的概念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和应用。

微课题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方式,通过以小而精的形式,开展针对性强、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机会。

然而,在实施微课题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规划和准备,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究微课题开题报告的模板,以提供给教育工作者一个规范化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微课题教学活动。

通过制定开题报告模板,可以明确课题的目标和内容,并提前规划教学的步骤和资源需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研究内容1.开题报告的概述:介绍开题报告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制定开题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2.开题报告的基本要素:明确开题报告的基本要素,包括课题名称、课题背景、课题目标、课题内容、教学资源需求等。

3.开题报告的格式要求:详细说明开题报告的格式要求,包括文档的标题、字体、字号、段落间距等,以确保开题报告的整体美观和可读性。

4.开题报告的撰写步骤:提供撰写开题报告的具体步骤,包括确定课题名称、分析课题背景、制定课题目标、设计课题内容、确定教学资源需求等。

5.开题报告的评估和改进:介绍开题报告的评估和改进方法,以及如何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以确保开题报告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四、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微课题开题报告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其次,通过实证研究,收集和分析实际教学案例中的开题报告,总结相关经验和教训。

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制定微课题开题报告模板,并通过实际教学实践进行验证和改进。

五、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制定出一份规范化的微课题开题报告模板,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微课题教学活动。

该模板将明确开题报告的要素和格式要求,帮助教师合理规划教学步骤和资源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动力。

微型课课题开题报告

微型课课题开题报告

微型课课题开题报告微型课课题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

尤其是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传统的课堂教学。

因此,微型课成为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以短小精悍的形式,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二、选题意义本课题旨在探索微型课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其对学习者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微型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对微型课的研究,可以为教育机构和教育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以便更好地利用微型课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三、研究目标1. 探究微型课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影响。

通过对学习者进行实验和调查研究,比较微型课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学习效果差异,以验证微型课在知识传授和学习成果方面的优势。

2. 研究微型课对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影响。

通过对学习者的调查和观察,探究微型课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提高微型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对微型课的设计和制作过程进行研究,探索如何提高微型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学习者反馈的收集等方面。

四、研究方法1. 实验研究法。

通过对学习者进行实验,比较微型课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学习效果差异,以验证微型课在知识传授和学习成果方面的优势。

2. 调查研究法。

通过对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微型课对学习者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的影响,以及学习者对微型课的评价和建议。

3. 设计研究法。

通过对微型课的设计和制作过程进行研究,提出改进微型课的教学设计和制作方法,以提高微型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五、预期成果1. 学术成果。

通过对微型课的研究,撰写学术论文,发表在相关学术期刊上,为教育研究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

2. 实践成果。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改进微型课的教学设计和制作方法,为教育机构和教育者提供指导,提高微型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开题报告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开题报告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开题报告一、选题意义实施素质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

新课程方案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

新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选修?即为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学校自身状况而开发的课程,相比必修课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探索校本课程如何规划、如何开发、如何实施的做法;探究实施后对培养学生素质提高有多大的效力,对全国教育界同仁自觉执行新课计划能提供有力的实践依据。

此研究对学生素质提高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形成我校办学特色,对提高教师队伍专业水平,也有实际意义。

二、研究价值校本课程实施在全国刚刚起步,这方面的实践很少,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是实施校本课程的第一步。

资源丰富了、形式多样了、质量上乘了,学生的素质才能在校本课程的学习和体验中得以提高。

寻求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行之有效的作法,对我校和兄弟学校都具有实际价值。

在研究中运用科学发展观,调协好必修课与选修之间的合力关系,知识与能力的互作关系、校内学习与社会影响的共振关系、共性发展和个性张扬的辩证关系,都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三、研究目标1(探寻开发校本课程行之有效的途径;2(研究开发的校本课程对学生影响作用及程度。

四、研究内容1(操作层面研究:对校本课程的规划、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实施研究。

寻求开发校本课程行之有效的操作途径。

2(评价层面研究:研究校本课程的推行,对学生素质有哪些影响及其影响程度,从而筛选好课程、完善好课程。

五、主要观点1(开发校本课程是项系统工程,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主张各有机体之间的和谐,各环节之间的共振,各促进因素的合力是开发好校本课程的关键。

(包括:领导、教师开发的积极性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与创新;必修课与选修课;传授与实践;人文素养与科学技能;教师启发与学生体验;评价与发展;学校与社会……)2. 开发校本课程在中学阶段要有层次,因材施导,这样有助于有效提升学生素质。

13(开发校本课程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才有光明前程。

校本课程开题报告

校本课程开题报告

校本课程开题报告校本课程开题报告一、引言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而课程则是教育的核心。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自主设计和开发的课程体系。

它旨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围绕校本课程展开讨论,分析其意义、挑战和发展方向。

二、校本课程的意义1. 个性化发展:校本课程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 教学质量提升:校本课程能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专业特长,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3. 创新能力培养:校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4. 综合素质培养:校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使学生具备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校本课程的挑战1. 教师专业素养不足:校本课程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但目前一些教师在这方面还存在欠缺,需要加强培训和支持。

2. 教学资源匮乏:校本课程需要充足的教学资源支持,包括教材、实验设备、网络平台等,但目前一些学校在这方面还存在不足。

3. 学生选择困难:校本课程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选择,但对于学生来说,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是一个挑战,需要学校和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

4. 评价体系建设: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需要与传统课程相结合,既要注重学科知识的考核,又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这需要学校和教师进行探索和实践。

四、校本课程的发展方向1.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校本课程。

2. 教学资源建设:学校应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提供充足的教材、实验设备、网络平台等,为校本课程的开展提供保障。

3. 学生选择指导:学校和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了解校本课程的特点和优势,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微课课题开题报告(共5篇)

微课课题开题报告(共5篇)

篇一:微课课题开题报告微课课题开题报告上传: 方肇飞更新时间:2013-9-3 17:26:04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开题报告课题类别学科分类教育信息技术课题名称高中数学“答疑型”微课的设计和应用申请单位江西省新建二中填表日期2013年1月6日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1.课题来源、选题依据以及本课题的选题意义1.1课题来源来源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信息技术化教育总课题。

属于理论研究与应用相结合的课题。

1.2选题依据随着当前社会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全新要求,教育在网络平台的实现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

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就成为了这一新型教育方式下的一个重要尝试。

根据一部分一线老师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总是会存在一部分学生的掉队,而在当今小班化还无法完全实现的条件下,这部分待优生的学习困难就可以通过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平台来解决,当然同时也表明本课题研究的学校资源的受众是大多以待优生为主,这是本课题选题的现实依据。

同时在互联网到来的今天,相比较于传统教学所拘泥于教室这样一个固定的教学环境,民众有了更多的选择,那么网络平台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选择之一,通过教育多媒体在网络平台的发布是一种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1.3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1. 本课题旨在对高中数学“答疑型”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进行研究,最根本的目标是通过这项研究,能够设计出一系列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网上微课堂,为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提供实用的平台。

2.3. 使学生以及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辅助效果以及积极参与到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中。

最后将“答疑型”微课这种教学辅助模式进行推广。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微课的开题报告范文

微课的开题报告范文

微课的开题报告范文微课的开题报告范文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我校《微课在小学综合学科中的应用实践研究》课题,获开阳县县级课题课题(课题批准号:KYJY(1509)号),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泉。

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形成各种能力和习惯,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都离不开深入扎实的学习实践活动。

一切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是各个学科必须遵循的思想原则和客观规律,美国教育家杜威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认为学生的学习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儿童对知识的学习可采用类似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获得。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生动的并且容易接受的生活方式和方便有效的学习方式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与此同时,网络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微”元素也在推动着“微”时代的到来。

在教育领域,教师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繁重,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集中学习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方便有效的学习方式成为他们迫切的需求,而微课程的出现恰恰可以满足教师的这种学习需要。

因此研究小学微课程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等相关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在理论方面,通过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对微课程、微学习等相关概念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个性化的概念界定。

分析了与小学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相关的理论,提出了与小学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相关的原则与应用方法等;在实践方面,以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同时将理论部分分析总结的原则与方法应用于小学微课程的实际开发应用中,尝试设计开发了适用小学教学的微课程案例,把设计的案例微课程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并对应用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并做了相应的分析。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我校有较为良好的课题研究传统,形成了广泛的课题研究氛围,丰富的文献资料和校园网、互联网,为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来元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微课程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微课程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微课程实践研究开题报告微课程实践研究开题报告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正在逐渐被新兴的在线教育所取代。

微课程作为在线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学生和教育者的喜爱。

然而,微课程的实践研究仍然相对薄弱,本文将从微课程的定义、特点、实践研究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微课程的定义与特点微课程是一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传播教育内容的短小精悍的课程形式。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微课程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 短小精悍:微课程一般时长为3-10分钟,通过紧凑的内容和简洁的表达方式,将知识点精炼呈现,提高学习效率。

2. 个性化学习:微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定制内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3. 多媒体融合:微课程通过融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理解能力。

二、微课程实践研究的意义微课程实践研究对于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1. 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实践研究,可以探索和验证微课程在知识传授、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效果提升等方面的实际效果,为教师提供指导和借鉴。

2. 推动教育创新:微课程实践研究可以促进教育模式的创新和改革,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手段,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提供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微课程实践研究,教师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实现自身专业发展。

三、微课程实践研究的方法微课程实践研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实验研究法:通过设计实验,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学生在微课程学习后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验证微课程的实际效果。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和教师对微课程的看法和意见,了解他们对微课程的接受程度和实际应用情况,为改进微课程提供参考。

3. 案例研究法:选择一些成功应用微课程的案例,深入研究其实施过程和效果,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学校和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基于标准的校本微课探究》——项目结项报告

《基于标准的校本微课探究》——项目结项报告

《基于标准的校本微课探究》——项目结项报告新郑市梨河镇绰刘完全小学王治平《基于标准的校本微课探究》——项目结项报告一、项目的提出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微文化”悄然诞生,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微群落——微博、微信、微访谈、微电影、微小说等。

当下的社会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

在这种背景下,时代变化引起了教学系统的新变化。

基于标准的“微课”就应运而生了。

5月29日,郑州市教育局举行“优教人人通资源平台”培训会,标志着郑州市中小学班班通提升工程正式实施,郑州教育信息化从优质资源“优教通”向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迈进。

这就为微课的研究和普及奠定了基础。

二、申请本项目的理论基础(一)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学习者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情境、协作、会话、有意义建构是其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微课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因此又称为“知识脉冲”,其核心理念是让学生以在线学习或根据提供的资源和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

(二)细化理论细化理论最早提出者是瑞奇鲁斯,其根源在于奥苏贝尔的顺应以及先行组织者、诺曼的网状学习理论以及布鲁纳的螺旋形课程。

在细化理论指导下,微课将复杂的知识内容和教学过程分解成若干单一主题、知识颗粒和知识点,使知识难点得到分解,教学过程变得便捷深入,即知识呈现出碎片化,教学过程变得解析化。

(三)掌握学习理论布卢姆认为,只要恰当地注意教学的主要变量,就有可能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达到掌握水平,即掌握学习理论。

该学习理论的独到之处,是对学生认知、情感准备状态、教学质量这三个变量的分析。

微课以知识点为目标、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使学习过程成为了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和基于情境教学模式,为学生在动力、能力、和毅力上都有较之大型教学视频有所提高,从而获得了有效的学习支持,提高了知识的掌握程度。

基于课例的校本教研模式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课例的校本教研模式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课例的校本教研模式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近年来,校本教研正逐渐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

传统的教研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校的发展需要,校本教研模式正是为了使教师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研中来,从而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基于课例的校本教研模式,是针对学科的特点开展的校本教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研讨、总结和分享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

基于课例的校本教研模式是基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和教师的实际需求,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根据具体课例展开讨论、交流与研究的一种教研活动。

当前,基于课例的校本教研模式已逐渐引起了学校领导、教师的重视,但对于其具体的教育教学价值、实施路径和具体效果的研究还较少,因此有必要对基于课例的校本教研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以期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二、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基于课例的校本教研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

具体问题如下:1. 基于课例的校本教研模式是否能够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2. 基于课例的校本教研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哪些问题?3. 如何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基于课例的校本教研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发现其中的问题及其原因,为进一步完善该模式的实施提供有力依据。

三、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法1. 研究方案本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即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式,搜集基于课例的校本教研模式的相关数据,然后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以得到初步的结论。

随后,将采用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等质性研究方法,对已确定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而获得更全面的研究结果。

2. 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教师对基于课例的校本教研模式的看法和评价,进而获得该模式的实际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实地观察法:采用实地观察的方式收集基于课例的校本教研模式的实施情况和教师反馈的信息。

《基于标准的校本微课探究》项目研究成果

《基于标准的校本微课探究》项目研究成果

《基于标准的校本微课探究》——工程研究成果新郑市梨河镇绰刘完全小学王治平《基于标准的校本微课探究》——工程研究成果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一系列的“微文化”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微群落——微博、微信、微访谈、微电影、微小说等。

当下的社会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

在这种背景下,时代变化引起了教案系统的新变化。

基于标准的“微课”就应运而生了。

5月29日,郑州市教育局举行“优教人人通资源平台”培训会,标志着郑州市中小学班班通提升工程正式实施,郑州教育信息化从优质资源“优教通”向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迈进。

这就为微课的研究和普及奠定了基础。

一、弄清课与微课方知微课之妙学校的主要工作和教案活动,是以上课作为主体,上课是学校日常教案工作的核心。

在经典教案论的学术专著中,对“课”的定义是:“课是有时间限制的、有组织的教案过程的单位,其作用在于达到一个完整的、然而又是局部性的教案目的。

”一节完整的课,包括了教师、学生、教案目的、教材、各类数字化媒体、教案活动组织、教案方法、教案评价与反馈、学习环境等多种要素,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相互关联与互动,构成了教案系统的生命活动。

而“微课”,就是比传统课教案时间短、教案内容少的课。

套用沈括《梦溪笔谈·雁荡山》的一句话就是“具体而微者”。

“形体齐备而规模较小”就是微课的特点。

只不过微课的作用为“启惑”、“解惑”而非“授业”。

“微课”的本质是课,具有课的基本属性。

微课实质上就是一节课,与常态课不同的是它时间短,它是课堂教案过程的再现,也是一个没有学生实际参与的检验过程。

微课可以作为一种教案技能的考核。

微课的具体过程其实和常规课堂教案是一样的,也就是教师在讲台上把教案过程进行展示,期间包括老师问题的提出、课堂活动的安排、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等过程都要再现。

只不过由于没有学生,象老师的这些设计都是在提出问题或安排后,假设学生已经完成了,教师只需要将下一个教案环节继续展示下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标准的校本微课探究》——项目开题报告新郑市梨河镇绰刘完全小学王治平《基于标准的校本微课探究》——项目开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当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大量涌入我们的生活时,教育的“微”时代也随之而来。

而开启教育“微”时代的,正是“微课”。

从2012年开始,随着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新概念的普及,微课作为翻转课堂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载体,受到了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人们开始反思过去“课堂实录”以及教育部和各级教育机构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开发的“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的不足,微课也迅速地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5月29日,郑州市教育局举行“优教人人通资源平台”培训会,标志着郑州市中小学班班通提升工程正式实施,郑州教育信息化从优质资源“优教通”向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迈进。

这就为微课的研究和普及奠定了基础。

二、申请本项目的依据(一)微课是新型教育资源的创新。

纵观国内外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发展,经历了CAI课件、积件、专题学习网站、教学资源库等不同阶段。

但不论资源如何的呈现形式,都没有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微课则是将原有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

因此,与多媒体课件与视频网站不同的是,微课以微型教学视频为核心,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从而形成一个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教学应用环境,因此它是课程改革与信息化进程中的学习资源创新,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体的新型资源。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必将形成一批系统化的、符合教学新理念的、覆盖主要知识点的微型课例资源。

(二)微课是远程教育学习方式的变革。

微课以简便、短小、精致、易操作的特点,主题突出、情景真实、短小精悍、动态生成等特点,可以让学生针对课程的重点、难点、疑点通过各种移动终端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因而对远程教育学习方式产生很大的变革。

主要体现在:1.由于微课内容的引导性、丰富而准确的链接,学生能够很自然地在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形成深度学习的思维习惯,还可以将疑难问题实时地反馈给教师,或利用移动设备自带的通讯工具来寻求同伴的帮助。

2.微课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教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3.微课这种教学方式内容具体,时间短,有利于学生短时间的集中精力学习,可以起到无形之中为学生减负的积极作用,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微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微课的设计与实施,将引导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快捷解决高效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学会教学反思,进行教学行为矫正,成为一种新的校本研修方式和促进课改教师共同成长的重要途径。

具体体现在:1.教师制作微课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和微研究的过程,通过对课程或教学问题发现—想办法解决—梳理—制成微课不断反思中,促进了教师能够不断地成长。

2. 微课也是一种研究方式,可引导普通老师们开展适合自己的草根研究,转变教育教学科研的模式与观念。

3. 微课便于传播,记录了优秀教师们的经验和方法,可以直接为一线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和借鉴提供优秀的经验和方法。

4.微课为优秀教师的经验传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固化经验和传播方法。

(四)微课将促进教育信息化进行新的变革。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育资源、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融为一体,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和高级思维培养,对教育改革尤其教育信息化都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申请本项目的意义(一)对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二)对教师而言:微课的研发主体是一线教师,所以,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够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追问和思考、去发现和生成、去研究和变革。

把自己从教育教学的执行者变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在可为的、有趣的、甚至简单的研究当中享受教育的乐趣和成长;在享受当中不知不觉地改变自己的行动方式,激活教师的创造热情,激活教师教育生命的成长。

四、概念的界定“微课”并不等同于微课程,但它们之间有很大的联系。

“微课”是我国对“微课程”本土化这一术语的新解读。

“微课”的关键是抓住学科教学知识点来组织与建设教学资源,具有开发简单高效、使用方便灵活以及便于网上教学交流等特点,“微课”对广大教师的备课、教学、反思和研究具有积极的作用,也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优质资源。

”应该说,相对于“微课程”,“微课”为国内教育教学所接受,同时也满足了移动学习的需求。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育资源、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融为一体,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和高级思维培养,对教育改革尤其教育信息化都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五、项目研究开发理念“微课”主要针对学生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有效解决了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进一步推进了教学改革,深化了高效课堂的建设。

因此,对其开发、设计与应用的研究尤为重要。

微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其内容设计要求也会相应的提高,如怎样做到短小精悍?怎样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学习?针对此问题,微课的创始人戴维·彭罗斯认为:“微课是一个知识挖掘的框架,我们将告诉学习者在哪里挖?需要挖些什么?而我们将对这一进程进行监督。

”由此,我们不难找出两个问题:一是怎样构筑这样一个知识框架?二是以怎样的方式告诉学习者在哪里挖?如果解决好了这两个问题,上面的两个问题就会随之而解。

所以,微课虽然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有思考,但微课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课程,比如它就不适合需要持续进行课堂讨论的课程。

当要深度学习知识或者介绍的知识比较复杂时,微课也不太有用,它更适用于那些介绍小块的知识点的课程。

因此,在对微课进行开发设计时,应观关注主题或知识点的选取,更要在深度上加以开发。

六、项目研究开发目标(一)通过本项目的探究,弄明白微课与课的联系与区别、怎么上好微课、怎么提高微课效果及怎么制作微课。

(二)通过本项目研究,促进教师补充和拓展学生自主学习资源,让教师在实施微课的过程中去追问和思考、去发现和生成、去研究和变革,以激发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通过本项目的实践与研究,不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而且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和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

七、项目研究开发内容(一)弄清课与微课方知微课之妙“微课”的本质是课,具有课的基本属性。

微课实质上就是一节课,与常态课不同的是它时间短,它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再现,也是一个没有学生实际参与的检验过程。

(二)恰当把握“四要”方能制作实用课件1.要具有美感2.动静结合3.合理安排信息量4.要容易操作(三)只有做到“三要”方能上好微课1.精心取舍课题内容,教学重点要突出。

2.构建完整课堂结构,教学过程要精炼。

3.讲授人表现要干练,语言要准确简明。

(四)只有厘清“三对矛盾”方能提升微课效果1.要处理好“有”与“无”的矛盾。

2.要处理好“多”与“少”的矛盾。

3.要处理好“快”与“慢”的矛盾。

八、项目研究的方法本项目研究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这是一种实用取向的研究,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主要导向,以改进实际工作、提高行动质量为首要目标。

文献查阅、调查研究、观察法、个案法等方法也综合运用。

九、项目研究的步骤第一阶段:理论准备阶段1.学习有关理论,学习有关微课的资料和成功经验;2.进行研究设计,制定项目研究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分工实验阶段1.进行项目开题论证;2.根据研究方案,启动项目研究;3.根据研究情况,调整研究方案。

4. 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5. 认真积累阶段研究经验,形成阶段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成果总结阶段1.规整阶段研究成果,形成较为完善的、具有可推广价值的有形成果;2.分析研究资料,完成结项报告。

第四阶段:实验评估阶段对研究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聘请相关专家对项目研究成果的价值进行论证和评定。

经过再次梳理、完善之后,等待验收。

十、项目研究成果的呈现研究论文、微课评价表、微课教案等十一、项目研究参考文献[1] 微课及微课的制作和意义桂耀荣化学教与学2013-05-10 期刊;[2] 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剖析吴秉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01 期刊;[3] 微课的含义与发展黎加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01 期刊;[4] 关于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肖安庆青年教师2013-02-15 期刊;[5] 微课,开启教育“微”时代徐靖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01 期刊;[6] 学校“微课”校本开发的要点陈文生新课程(下) 2013-03-28 期刊;[7] “微时代”下的“微课”浅析黄烨科技风2013-05-25 期刊;[8]“微课”:课堂翻转的支点高尚德上海教育2013-05-20期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