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TOPCon电池技术难点及发展方向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OPCON电池技术分析2020

晶硅电池技术-sw

目录CONTENTS 01Topcon技术介绍02Topcon技术难点03Topcon发展方向04 LPCVD技术分享05 电池技术知识分享

01Topcon技术介绍

采用超薄介质薄膜将金属和半导体隔离,钝化硅片表面,同时薄膜超薄,可实现载

流子的隧穿效应以保证载流子的传导。这种技术被称为钝化接触技术。

起源:

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 tunnel oxide passivated contact, TOPCon)太阳能电池 ,是 2013 年在第 28 届欧洲 PVSEC 光伏大会上德国 Fraunhofer太阳能研究所首次提出的一种新型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电池结构图如图1所示.首先在电池背面制备一层 1 ~ 2nm 的隧穿氧化层,然后再沉积一层掺杂多晶硅,二者共同形成了钝化接触结构,为硅片的背面提供了良好的界面钝化。

1—金属栅线;

2—p+ 发射极;

3—钝化薄膜;

4—coatig:减反射膜;

5—超薄隧穿氧化层

( SiO2);

6—金属化;

7—磷掺杂多晶硅层

最高效率(Fraunhfer 25.7):

隧穿原理

选择性钝化接触技术

允许一种载流子通过;

阻止另一种载流子输运

钝化接触的质量可以由公

式来定义:

选择性参数:S10

接触电阻: ρc

复合参数: J0

热电压(thermal Voltage): Vth 通过S10可以计算电池的极限效率

隧穿原理

选择性钝化接触技术

具有局部针孔的n+型多硅/硅结的简图

隧穿原理

选择性钝化接触技术

TOPCon太阳电池技术具有最高的极限效率

Topcon

隧穿原理

选择性钝化接触技术

•传统的金属接触•钝化接触

不同隧穿层材料对于界面化学钝化及电荷场钝化的特性

02Tocpon技术难点

主要有隧穿层制备,poly及掺杂制备,BRL去除及金属化等。

1.经典topcon技术路线介绍

天合 REC 林洋 中来

1.TOPCON电池对于硅基材料的要求

N型材料的优势:

• N型材料较低的金属杂质敏感度• 不存在硼氧对缺陷• 更高的寿命挑战:

• 硼扩散的高温工艺

• 对氧敏感,产生氧致同心圆缺陷• N型电池片良率较低

2.技术难点-Tunnel

Oxide

STEP 1STEP 2

STEP 3

STEP 4

热氧化法

氧气高温下与硅基底反应;

化学钝化效果好; 厚度均匀性控制难度较高

湿化学法

沸腾的HNO3/H20(68%wt);

共沸物,反应过程中化学组成基本不变,可长时间使用;

生长厚度具有自限制特点,工艺更好控制

PECVD

钝化效果较差;

厚度均匀性不易控制; 生长速度快

准分子源干氧

(excimer source) 准分子发射波长为172 nm

的单色紫外光;

分解环境大气的分子氧

(O2)。所得氧自由基与

O2之间反应产生O3

2.技术难点-Tunnel Oxide

The characteristic passivation quality parameters as a

function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

使用三层SiO x薄膜的Pd/SiO x /c-Si样品的截面TEM图像(a) NAOS-SiO

x , (b) PANO-SiO x , and (c) Thermal-SiO x .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interfacial oxides on hole-selective

p þ -poly-Si passivated contacts for high-efficiency c-Si solar cells

2.技术难点-Tunnel Oxide

多晶硅隧道膜变厚使得钝化效果变差

*超薄氧化层均匀性及厚度同样重要。

2.技术难点-Polysilicon

生长方式分类

目前市面主要分为:LPCVD方式和

PECVD

优劣对比:

LPCVD沉积速率慢均匀性较好 PECVD沉积速率快均匀性及效果略差

掺杂方式分类

掺杂分为:Dpoly(Doped)和Upoly(undoped)掺杂非晶硅和本征非晶硅

工艺对比:

1.Dpoly掺杂流程,在工艺过程中通入PH3实现原位掺杂,然后退火晶化

2.Upoly先生长非晶硅层,然后利用扩散炉晶化,通入POCl3进行掺杂

优劣对比:

Upoly生长速度快,均匀性较好,但制程需要增加扩散制程进行晶化和扩散 Dpoly生长速率慢,均匀性略差,但工序较短

2.技术难点-Polysilicon

PECVD方式沉积poly-si:起泡问题

2.技术难点-Polysilicon

PECVD方式沉积poly-si:有前途的J0和接触电阻

*对于好的J0,金属,最小厚度为70nm *接触电阻更低,但Jo,pass随着更厚的PECVD 生长的多晶硅层而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