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课程与教学论》读书报告

《课程与教学论》读书报告

《课程与教学论》读书报告课程与教学论是由FRORPress于2004年出版的一本由著名教育专家马克福莱什、戴维R贝纳特、西蒙穆勒所著的著作。

该书内容涉及课程设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组织等多种教学因素,通过系统的研究与探讨,深入挖掘、分析、总结了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的实践经验,具有权威性、可见性和可操作性,在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中,受到当前教育工作者及学生的广泛好评和重视。

本书主要分为六个章节,首先,第一章从理论上探讨了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可实施性。

其次,该章以由结构主义、社会实践理论和结构主义教育等思想形成的课程研究理论作为指导,深入分析了课程活动的规划、设计和实施的重要性以及课程目标的确定,同时对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和课程评价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接着,第二章实施过程的主旨在于确定在课程设计中应采取的有效教学方法,主要涉及指导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两种方法的结合运用,提供了具体的教学原则和框架,让读者清晰地了解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选择并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此外,第三章致力于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主要介绍了教学组织的原则、目标的实现期间的各个阶段的组织活动、教学和学习的个性化、多样化以及课堂控制的重要性等内容,并且为课程设计提供了实用性的方法和技巧,从而使教师具有良好的指导能力和实践能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章主要着重于课程评价方面,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课程评价的重要性,其次,介绍了各类课程评价的方法和技术,包括评价实施的步骤、效果以及请求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等内容,最后,给出了一些特定的应用案例,以帮助人们实施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活动。

总之,《课程与教学论》是一本经典的教育理论著作,由一流的教育学家所撰写,通过概述、分析、总结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的经验,对当前的教育工作者及学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提供了一套完善而有效的课程设计及教学活动管理方案,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导,可以帮助教师在实施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中按照规定的步骤,有条不紊地实施,从而提高课程设计和教学效果。

教学论读书笔记3篇_读书笔记_

教学论读书笔记3篇_读书笔记_

教学论读书笔记3篇《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的代表作,他生活于是1592年到1670年,是一个介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间的时代。

他终生从事教育工作,是一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

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上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而被推崇为教育学生的哥白尼。

他的教育体系为现代的系统的教育学奠定了始基,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现代教育之父”。

他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的教育学说包括在他的《大教学论》里。

《大教学论》实际上包含了整体教育学的内容,并且奠定了今日分科教学法的基础。

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大教学论》它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

书中是这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的:这是一种教起来准有把握,因而准有结果的艺术;并且它又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就是说,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使学生感到厌恶,它能使教员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此外,它又是一种教得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情谊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术。

夸美纽斯的这本《大教学论》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并使基督教的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

本书全面论述了人的价值、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旧教育的弊端、改革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教学制度、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德育、宗教教育、纪律等。

全书共33章,每一章都谈到一个具体的问题。

既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又有生动的事例。

作者强调了教育的作用和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认为所有的人都应当获得教育;对教学内容,方法及其艺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提出了一套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奠定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系统地制定了分班上课的教学制度。

班级授课制是夸美纽斯对近代教育学最大的贡献之一,在今天已经广泛普及。

在17世纪之前,西欧各国仍普遍采用的个别施教的教学形式,全年不同时间都会招收新学生。

教学论学习心得

教学论学习心得

教学论学习心得作为一名教师,学习教学论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通过学习教学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的本质和规律,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在学习教学论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很多启示和收获,并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

首先,教学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

教学论是教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教学的理论基础、原则和方法,探讨教学目标、内容和过程的设计,研究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教学论是教师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石,学习教学论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其次,教学论学习需要全面系统地掌握教学相关的知识。

教学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认知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学习教学论不仅要学习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要学习教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了解教学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只有全面系统地掌握教学相关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再次,教学论学习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论是联系教学实践的理论体系,它研究的是教学的规律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教学论的知识和理论,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教学论不能脱离实际,只有结合实践,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另外,教学论学习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是与时俱进的,教学论也是与教育观念发展紧密相关的。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教学论的理论和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学习教学论需要及时关注教育的最新动态和理论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

最后,教学论学习需要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结合。

教学论是与其他学科紧密相关的一门学科,它需要与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科学体系。

学习教学论需要与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相结合,从多个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和分析教学问题,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综上所述,学习教学论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教学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学的本质和规律,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课程与教学论》读书报告

《课程与教学论》读书报告

《课程与教学论》读书报告《课程与教学论》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其作者、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威廉瑞德桑吉斯(William R.Sangster)提出的课程与教学理论深入洞察,开拓了课程与教学方面的新理论,深入分析了当前教学理论发展的基本原则及其框架。

该书着眼于传统及新型教学模式,论述了课程与教学设计的意义,从中探讨了教学实践与教学模式的关联性,以及如何有效的运用教学方法将课程设计付诸实施的步骤及要点。

桑吉斯以一种全面的视角来探讨教学理论,他从教学者的角度出发,深刻阐释了教育的全面性。

从学校的教育结构,教学流程,教学方式及教学工具,桑吉斯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强调老师对课程设计及教学实施的重要性,他所提出的课程与教学理论极具前瞻性,激励和鼓励老师们积极投身于日常教学实践,以为所教科目增加深度,开发学生的潜能。

桑吉斯还强调,在课程设计及教学实施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到教学者的角度,而且还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他主张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社会环境、自然环境联系起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日常生活连接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真正的学习兴趣。

此外,桑吉斯还介绍了多种评估方法,以及如何有效的管理教学,提出了教师应重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的建议,以帮助教师们更好的把握教学的节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他还探讨了不同类型课程的特点以及如何适应不同的学生,强调使用根据学段的不同而采取的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有效的提高学习成绩。

总之,《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书,桑吉斯深刻而深入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课程与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从而为课程与教学设计带来新的思路,促进了教学理论的发展,为教师们提供了新的启发。

本书既可以为教师们带来新的教学理念,也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以及更有利的考试环境。

2024年教学论学习心得(3篇)

2024年教学论学习心得(3篇)

2024年教学论学习心得在本学期中,我们专升本的学生需要补习《课程与教学论》。

时间飞逝,开学至今已逾月余。

原本这门课程每周设四节课,但其中两节与其他必修课程冲突,这种情况对专升本的学生来说并不罕见,因此我们的实际学习时间较原班生显著减少,需要自行安排时间补习。

尽管如此,经过一个月的深入学习,我在《课程与教学论》中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领悟。

潘老师的精心讲授,我们已完成了前两章的学习,对这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有了初步理解。

学习一门课程,理解其核心内涵至关重要,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潘老师曾强调,学习这门课程的必要性体现在学习后我们是否有所改变,具体包括:1. 我们能否理解和记忆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否能有效解决,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习后,我们的视野和心态是否有所提升和转变。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课程和教学问题,其任务包括揭示规律、确立价值和优化技术,以及其历史发展。

例如,我们认识到《礼记·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教育学专著,提出了诸多重要教育理念。

我们还学习了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如何标志着教学论学科的诞生,以及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中关于教育性教学原理的阐述等基础知识。

我们明确了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

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对于专业方向明确的当代大学生,如我们小教专业的学生,掌握这一学科的知识至关重要,它是未来我们胜任小学教师工作的基石。

要学好这门课,我们需要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改进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以实现持续的进步和发展。

我们掌握了课程的基本理论。

我们认识到课程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精心选择和组织的经验体系,包括文本和实践两种形式,如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在历史演变中,课程经历了从原始到现代的多样化形态,如“四书五经”、“三、百、千、千”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等。

音乐教学论读后感

音乐教学论读后感

音乐教学论读后感读完音乐教学论这本书,就像是在音乐教育的大花园里溜达了一圈,收获满满,还带着一身的花香和对这片花园更多的向往。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犯嘀咕呢。

想着音乐嘛,不就是唱唱歌、听听曲儿,能有多少教学的大道理?这一看可不得了,就像打开了一个装满宝藏的箱子。

书里首先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让我明白音乐教学可不是简单的事儿。

它就像盖房子,得有个结实的地基。

这个地基就是对音乐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

从古代音乐教育的雏形到现代多元的音乐教育体系,这一路的发展就像一部精彩的长篇小说。

我才知道原来音乐教育在人类文明的进程里一直扮演着这么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教大家唱歌,更是传承文化、塑造灵魂的重要手段。

再说说教学方法这一块,那真是五花八门,各有各的妙处。

就像武林中的各个门派,每个门派都有自己的绝学。

有注重欣赏体验的,就像是带着学生在音乐的海洋里畅游,让他们感受音乐像海浪一样一波一波地冲击心灵。

还有强调实践创作的,这就好比给了学生一把神奇的画笔,让他们在音乐的画布上肆意挥洒自己的创意。

我一边看一边就忍不住想象自己是个音乐老师,在课堂上像个魔法师一样,用这些方法让学生们爱上音乐。

其中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如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这可太难了,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东西太多了,音乐要想在他们的小世界里占据一席之地,可得有点真本事。

书里提到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就像把音乐变成他们生活中的小伙伴。

比如说用流行歌曲来引入一些音乐知识,这就像是用他们熟悉的糖果包装来包裹健康的营养知识,学生们不知不觉就吃下去了。

还有就是要给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我突然就想到了那些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小脸蛋,他们因为有了展示自己音乐才能的机会,对音乐的热爱肯定会像小树苗得到阳光雨露一样蹭蹭地往上长。

不过呢,书里也提到了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就像是花园里偶尔冒出来的杂草。

比如说教学资源的不均衡,有些地方的孩子能享受各种先进的音乐设备和优秀的音乐教师,而有些地方的孩子可能连一件像样的乐器都没见过。

《课程与教学论》读书报告

《课程与教学论》读书报告

《课程与教学论》读书报告
《课程与教学论》是一本关于课程与教学方面的著作,由张志立等作家编写。

本书论述了
课程设计的重要性,从教师的视角出发,探讨了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以及课程实施的
技术与策略。

首先,本书介绍了课程设计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

其中包括课程设计的本质、历史沿革、学习理论、课程理论、现代教学方法等,并深入挖掘了这些背景。

其次,本书介绍了课程
设计的思维模型,论述了过程中重要的问题,如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
价等,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联系。

此外,本书还讨论了课程设计的困难和挑战,如实现教
学的有效性、掭结学习者的持久性、实现多元化教学等,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和策略。

本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课程设计及其实施的重要性,通过建立一个完整的课程设计
模型,提供解决课程设计和实施中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本书还提供了
大量关于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实用经验,以及灵活的教学方式,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
学能力。

总之,《课程与教学论》是一本关于课程与教学的经典之作,深入剖析了课程设计的重要性,为教师提供了完整深刻的知识体系,满足了教师深入研究课程设计和实施的需求。

《教学论》心得体会

《教学论》心得体会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都在不断更新。

作为教师,我深知学习《教学论》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教学论》,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下是我对《教学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在学习《教学论》之前,我对教育的理解较为片面,认为教育就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

然而,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教学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发展性教学理念。

发展性教学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传统的教学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学习《教学论》后,我认识到教学评价应多元化,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论》为我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以下是我对几种教学方法的体会: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的呈现,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中,我尝试运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3.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参与项目设计、实施和评价,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评价的改革教学评价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学论读书分享心得体会

教学论读书分享心得体会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在不断更新。

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我阅读了《教学论》一书。

这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教学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对我深入理解教育教学的本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下是我阅读《教学论》的心得体会。

一、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论》首先介绍了教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教学定义、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过程等。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教学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过程。

1. 教学定义:教学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的过程。

2.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教育者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发展,确定的教学活动的预期成果。

3. 教学任务:教学任务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具体要求,包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等。

4.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育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包括激发兴趣、引导探究、巩固运用、评价反思等环节。

二、教学的原则《教学论》详细阐述了教学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启发式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巩固性原则等。

1. 科学性原则: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即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必须符合科学规律。

2. 系统性原则: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即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必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3. 启发式原则:教学活动必须遵循启发式原则,即教育者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

4. 循序渐进原则:教学活动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即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5. 因材施教原则:教学活动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即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6. 巩固性原则:教学活动必须遵循巩固性原则,即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的方法《教学论》介绍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等。

大教学论读书报告

大教学论读书报告

《大教学论》读书报告对于夸美纽斯也用不着我在做任何多余的评价,而对于《大教学论》我目前还不能好好的理解,因此不好妄加评判。

因为这样的书是需要用一生来研读的,而我现在只是粗放的读了一遍而已,实无资格来对它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

因此,我仅就其结构来谈谈我的一管之见。

我读的这本全名叫《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是任钟书先生译的,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本书共三十三章,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一)总论,第一章至第十四章,其中第一章可以看成是这本书的导言,他开门见山的说:“认识造物中最崇高、最纯粹、最卓越的”。

这是它的基本前提,也是人可以进行教育的根据所在。

第二、三、四章探讨的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他认为人的终极目的在于来生,今生只是为来生做准备,而要完美的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先要完成三件事即认识自己(认识万物)、管束自己、皈依神。

人只有先认识自己才能管束自己,最后才能在神那里找到灵魂的归宿。

第五、六、七章论述的是教育的作用或者说是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他认为学问、德行、虔信这三个人之为人的种子已经天然的存在于人的身上,因此就没有不能教育的人,只要受教育者和施教者都有耐心。

在这一章的结束他引用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话说:“只要耐心地倾听教训和知识,没有不可驯服的野性”。

很显然地,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可以改变人的“野性”,使其成为一个“社会”人。

接着在第六章踏进一步论证了“只有教育才能造就一个人”这一观点,而且他认为教育要从年轻的时候就要开始,错过了就不能正确地形成。

第八、九章论述普及教育问题,他认为年轻人必须接受公共的教育,并对此的作了进一步的论述而得出学校是必需的。

此外,他颠覆了以往的有些观点提出所有的男女儿童不分低贱或高贵、富裕或贫穷、城镇或农村都应该上学的主张,并进一步论述了这一普及性。

第十、十也要从自然中借取。

(二)体育(健康教育),第十五章,在这一章他认为体育是延长生命的基础。

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比如保护身体免于疾病和死亡;不断供给和排出水分;要在质量和数量上保证营养等等。

教学论读书心得体会(18篇)

教学论读书心得体会(18篇)

教学论读书心得体会(18篇)教学论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8篇)教学论读书心得体会篇1《大教学论》是17世纪20__年代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创作完成的一部影响深远的教育名著。

这部著作被认为是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之作,它构建了教育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同时提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先进教育思想,对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教育方法也进行了创新,夸美纽斯的教育主张是教育史上的里程碑。

开始读的时候,不知道自已在读什么,觉得不像是谈教育问题,倒是在谈宗教人生的问题,但是当读到第七八章时,感觉就不一样了,以后就都是关于教育的了。

读了以后,觉得受益非浅。

感受确实很多,我主要谈以下的几个方面:一、敬佩夸美纽斯有教育的理想作为一名基督教徒,对于教育有这样的一种美好的期望,一种执着的追求,我真是佩服!夸美纽斯生活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代,他是这个时代产生出来的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他反对封建的等级教育,主张实行全民的普及教育,并为此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统一的学校教育体制,为后来资本主义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他身上的这种面对困难决不退缩、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的精神很值得我学习。

回想自己,工作了二十多年,看到了一些负面的东西,慢慢地自己也开始倦怠了,对于事业的那种激情也开始减少了。

有时候很想去改变一些现状,但是又想,有些现状是你一个人能改变得了的吗?我就认为自己再努力都不会有什么结果,为什么要不断地努力呢?读了夸美纽斯的作品后,觉得不能失去信念,人活着还是要有一种信念的。

不管自己能改变多少,只要去做了,尽到自已的努力就行。

二、夸美纽斯主张普及教育夸美纽斯主张人人应当受到一种教育,进学校的人应不限于有钱有势的少数的子女,而是一切人的子女,不分男女、不论贫富,也不管住在城市或乡村,都应该送入学校。

夸美纽斯指出,普及教育要从学前期开始。

他认为:人最容易在少年时期去形成,除了这种年龄就不能形成得合适,应该赶快对上天的植物及时加以培植、修剪和灌溉,把他们谨慎地形成,使在学问、德行与虔信方面获得兴旺的进展。

《教学论》研读报告范文

《教学论》研读报告范文

《教学论》研读报告范文一、引言《教学论》是一本关于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经典著作,通过对本书的深入研读,我对教学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对教学实践有了更丰富的认识。

本报告将简要介绍《教学论》的主要内容,分享我的研读心得,并探讨如何将书中的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

二、内容概述《教学论》主要围绕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讨论。

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全面发展。

同时,作者提出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并指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

此外,书中还详细阐述了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法,为教师提供了实用的评价工具。

三、研读心得在研读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学论》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先进性。

其中,我最为关注的是书中关于学生中心和全面发展理念的阐述。

作者认为,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过程的主体。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同时,作者还强调了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

这使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深入理解《教学论》的理论基础后,我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首先,我尝试在教学中贯彻学生中心的理念,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学论》中的理论对于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性。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交流,我发现他们在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更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我也发现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和有效化,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然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非一蹴而就。

2024年教学论学习心得(2篇)

2024年教学论学习心得(2篇)

2024年教学论学习心得本学期我们专升本的需要补修《课程与教学论》这一门课程,转眼间,开学至今已经一个多月了。

这门课程原本每周有四节课时,但有两节课我们有其他课程与之重复,像这样的情况对我们专升本的很正常不过了,所以我们在本课课堂上的学习时间要比原班生少很多,只能抽时间去补。

尽管如此,经过对《课程与教学论》一个月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同时也明白了很多的道理。

通过潘老师对本门课程的精心讲解,我们学完了前两章的内容,我们初步了解了《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含义和理论。

在学习一门课程,我们首先要了解这门课程的内涵,同时通过学习过后我们也要有所收获,记得潘老师在上这门课程的时候对我们说过这门课学习有没有必要性,要看我们学习这门课之后的变化,在这里的变化指的是:一、我们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对教材里的基本的知识、概念是否能够了解,记住。

二、我们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很好的去解决它,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学习之后我们的心境、眼界是否有所变化,有所提升。

通过对前章的学习,首先,我们了解了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任务有三个方面:揭示规律、确立价值和优化技术,了解了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

比如:我们知道了《礼记.学记》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提出了教学相长、藏息相铺、豫时孙摩、长善救失、善喻善教、师严道尊等重要思想和原则。

我们还知道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____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同时也知道了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中阐述教育性教学原理,同时它是依据观念心理学原理分析教学的机制,认为教学是统觉的运动,还有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苏格拉底......等常识性知识。

其次,我们明确了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与方法。

俗话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每个学科都说自己很重要,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每个学科的确也都有其特殊的意义,这是一个学科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理由。

关于教学理论书籍学习心得总结

关于教学理论书籍学习心得总结

关于教学理论书籍学习心得总结教学理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问题。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学理论起着指导和支撑的作用。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选择了一些经典的教学理论书籍进行学习和研究。

通过学习这些书籍,我对教学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首先,我选择了布鲁纳等人的《教育心理学教学法》。

这本书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重点讲解了课堂教学的设计原则和教学方法。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了教育心理学对于教学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

在实践中,我尝试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其次,我选择了冯友兰的《教育哲学》,这本书深入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分析了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智慧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实践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时,我也注意到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另外,我还学习了德威的《亲和力教学理论》,这是一本关于教学方法的经典著作。

德威认为,教育是一种艺术,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内心的引导者和朋友。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对于教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与学生互动,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智慧。

通过与学生的良好互动,我感受到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精神的提升,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更加愿意表达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此外,我还学习了巴斯德的《教学方法》,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教学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了解了不同教学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注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在实践中,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法、探究法、讨论法等,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关于学与教的理论读书报告范文三篇

关于学与教的理论读书报告范文三篇

关于学与教的理论读书报告范文三篇关于学与教的理论读书报告范文三篇关于学与教的理论读书报告范文三篇篇一: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班学习汇报四位同志赴郑参加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班的学习,现将学习情况汇报如下:其主要内容:一、什么是生本教育:生本教育就是为学生好(hǎo)学而设计的教育,它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

“育人如同种树,树木自己长,人归根结底自己成长”,所以,作为教育工作中的我们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

教育的本质是提升生命。

教育手段是依靠生命本身的力量。

教人之本能是错误的,正确的方式是依靠人之本能。

教育的核心是教学。

课改的尴尬,教学改了吗?教学是改革的核心,也是改革的瓶颈。

二、生本教育的情况和意义1、老子: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老子在这里说的,是万物万事的生成与演化。

宇宙间的事物,老子认为事物是一步步地演化的,最起始时是从无到有。

他把这过程归纳为四个步骤:道、德、形、势。

这里面,道与德,是精神的范畴;形与势,是物质的范畴。

道,是宇宙间最根本的原则,道是不断地变化。

宇宙万物不断地变化,所以不断地生出新的事物,这是“道生”。

道的具体表现是“德”。

德性,说的是事物的特质。

在事物的变化中,某一方面蓄聚了某方面的特质,这就是“德蓄”。

再进一步,成为有物质的形体,“物形”。

具备了成为形体的条件,还要有时与势的种种客观条件,遇上了时与势,一宗新的事物就诞生了,这是“势成”。

道: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

德:充分的相信学生。

物形:实践着,收获着。

事成:这是一条成功之路。

2、今天的问题:学习动力紊乱。

学生的学习是原动力,其他动力应服从之。

事实正相反。

借助于学生本能力量的调动,才能形成教育的新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

坚信教育必须实现由“师本”向“生本”的转变,才能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的发展。

教师也只有在儿童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提升,成就自我。

教学论读书报告

教学论读书报告

教学论读书报告《教学论》读书报告《教学论》既不是一本系统阐述教学理论的教科书或者专著,也不是关于教学问题的随想,而是8篇围绕心智发展与教学之间关系,内容各异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教学如何采用多种方式来适应心智的发展、促进心智发展,使心智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布鲁纳认为从根本上来说,教学就是试图促进学生成长或者塑造学生的成长的活动,而教学理论实际上就是如何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帮助人们成长和发展的理论,所以他所阐述的是在这种理论框架下所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活动。

在论述学习机制问题时,布鲁纳认为,不应将异常的学习机制视为正常学习活动的畸变形式,只是因为他们所专注于解决的哪些问题与学校为其设定的问题是不同的,应该把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行为与妨碍问题解决的另类行为加以区分。

这种观点对于我们如何正确看待问题学生或者学困生、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在论述表征问题时,布鲁纳认为人们通过三种方式来达到目标:第一种通过动作来建立表征为动作性表征;第二种表征系统则依赖于视觉或者其他感觉组织,依赖于概要性的图像的使用,是映像性表征;第三种是用词汇和语言形式建立的表征,是符号性表征。

这三种表征系统沿着各自的路径发展着,直到能够完全掌控这三者的活动。

心智发展中的自我意识包含着对符号的意识,而这个符号是基于我们对经验的编码而产生的。

在教育过程中要为受教育者提供帮助和对话的机会,以促使他们将经验转化为更为强有力的符号系统和秩序系统。

在论述学习动机时,除了兴趣和主动探究外,布鲁纳特别强调胜任感、自我身份认同等极为重要的内在学习动机,突出了学习活动中社会性发展于认知成分间的密切联系。

由于受到维果斯基观点的影响,布鲁纳对社会文化元素给予了充分认可和重视,强调学习共同体在人类文化传承和儿童心智发展中的作用。

但是布鲁纳不仅强调研讨。

合作,更看重共同体中每个个体的独特发展,看中共同体为学生多元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与机会。

虽然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观点:“可以按照某种方式把任何学科的知识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

教学论学习心得

教学论学习心得

教学论学习心得学习教学论这门课程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和机遇。

在学习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和经验,也深刻体会到了教学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在这篇学习心得中,我将总结我的学习经历,并分享我对教学论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学习教学论让我对教育和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学习教学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我了解到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社会行为,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教学则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它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通过学习教学论,我明白了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还包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

因此,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他们全面发展。

其次,在学习教学论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全方位的准备和思考。

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需要考虑到课堂管理、学生参与、评价反馈等方面。

在每一次教学中,教师需要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组织活动,评估学习效果等。

这一系列的工作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并且需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改进。

通过学习教学论,我了解到教学是一种艺术,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情感、智慧和创造力。

此外,学习教学论还让我明白了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积极参与。

教学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教师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根据他们的特点和兴趣,设计教学活动和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和帮助。

通过学习教学论,我认识到教学不是一种单向的传递,而是一种相互作用和合作的过程。

最后,学习教学论给我提供了一些实践和探索的机会。

在课堂实践中,我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独立设计和组织小组活动,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学论稿读书心得

教学论稿读书心得

这几天我读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王策三编著的《教学论稿》一书,感觉颇有收获和心得。

本书以“现代教育观”和“现代教学论”开篇,把对教学的思想认识作为全书的引领,把“教学论课程理论及其发展”、“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及任务”和“教学论研究方法的改进及实验”作教学论研究的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教学的基本概念”、“教学过程”、“教学原则”、“课程的历史发展”;对“课程的本质和结构”、“课程的设计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效果的检查”等教学基本技能进行了有效的阐释,并辅以教学案例,提供教学的示范。

此外,本书还对关于研究、阐明和掌握教学规律的问题,近年来普遍关注和热烈讨论的发展智力问题,关于教学应该教学生“学”的问题进行了介绍,以拓展学生视野和经验,为学生未来的教师专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我将此书整理规划如下:第一章教学论逐步科学化的历程的基本线索教学论是关于教学的一般原理。

教学论科学化的过程:1、个别的教学思想、论著。

特点:分散的、个别的,教学经验的总结。

2、成为独立学科: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3、与心理学建立联系:18世界末和19世纪初,裴斯塔罗齐首次提出,赫尔巴特正式奠定,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

4、新教育出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这种教学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认为科学的方法应该是通过实验,研究儿童身心特点,用实验所得的结果与数据,作为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依据。

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认为应以意志活动为教育的基础,即"主意主义"或"行动主义"。

5、马克思主义教学论的产生和发展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基础。

第二章当前世界范围教学论科学化的新探索一些教学改革实验和理论主张:1、赞可夫"实验教学论体系":主要思想:教学必须担负使学生掌握知识和个性得到发展的双重任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论》读书报告
《教学论》既不是一本系统阐述教学理论的教科书或者专著,也不是关于教学问题的随想,而是8篇围绕心智发展与教学之间关系,内容各异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教学如何采用多种方式来适应心智的发展、促进心智发展,使心智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布鲁纳认为从根本上来说,教学就是试图促进学生成长或者塑造学生的成长的活动,而教学理论实际上就是如何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帮助人们成长和发展的理论,所以他所阐述的是在这种理论框架下所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活动。

在论述学习机制问题时,布鲁纳认为,不应将异常的学习机制视为正常学习活动的畸变形式,只是因为他们所专注于解决的哪些问题与学校为其设定的问题是不同的,应该把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行为与妨碍问题解决的另类行为加以区分。

这种观点对于我们如何正确看待问题学生或者学困生、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在论述表征问题时,布鲁纳认为人们通过三种方式来达到目标:第一种通过动作来建立表征为动作性表征;第二种表征系统则依赖于视觉或者其他感觉组织,依赖于概要性的图像的使用,是映像性表征;第三种是用词汇和语言形式建立的表征,是符号性表征。

这三种表征系统沿着各自的路径发展着,直到能够完全掌控这三者的活动。

心智发展中的自我意识包含着对符号的意识,而这个符号是基于我们对经验的编码而产生的。

在教育过程中要为受教育者提供帮助和对话的机会,以促使他们将经验转化为更为强有力的符号系统和秩序系统。

在论述学习动机时,除了兴趣和主动探究外,布鲁纳特别强调胜任感、自我身份认同等极为重要的内在学习动机,突出了学习活动中社会性发展于认知成分间的密切联系。

由于受到维果斯基观点的影响,布鲁纳对社会文化元素给予了充分认可和重视,强调学习共同体在人类文化传承和儿童心智发展中的作用。

但是布鲁纳不仅强调研讨。

合作,更看重共同体中每个个体的独特发展,看中共同体为学生多元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与机会。

虽然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观点:“可以按照某种方式把任何学科的知识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

”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潜台词是:应该根据儿童心智发展的顺序、已有经验、发展阶段、个体特点和兴趣、材料性质等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没有适用于所有学习者的唯一的学习序列。

在课程内容方面,布鲁纳明确指出,课程不仅反映知识本身的性质,而且反映学习者的特征以及知识获得的过程。

教授一门学科并不是要在每一个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学科方面的小型图书馆,而是让他们参与到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来,让他们掌握思维方式。

此外,布鲁纳贬斥了简单地将学科知识与儿童熟悉的情景联系起来的狭隘、庸俗化的实用取向,主张从具体的熟悉事例中形成更加概括化的认识和更为深刻地体验。

这些观点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极具警示意义。

此外,在其他主题上,布鲁纳的观点也具有引领性。

他主张过程性评价和应用取向的评价,建议课程设计者、教师、学生、心理学家等参与到课程开发和评价活动中来。

他的很多观点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