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第五版 分析化学重点复习考试提纲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下册)章节题库(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 【圣才出品】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下册)章节题库(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 【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bce3084d856a561253d36f6c.png)
一、选择题1.原子吸收分析中,发射线的宽度()。
A.比吸收线的宽B.比吸收线的窄C.与吸收线一样宽窄【答案】B【解析】这是实现峰值吸收的基本条件之一。
2.在原子吸收光谱中,火焰的作用是()。
A.提供能量使试样蒸发并离解成基态原子B.发射待测原子的特征谱线C.提供能量使试样蒸发,离解并进一步使被测原子激发D.提供连续光源【答案】A3.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测量的是()。
A.峰值吸收B.积分吸收C.分子吸收D.连续光谱4.原子吸收分析中,与火焰原子化法相比,无火焰原子化法的()。
A.原子化效率高,灵敏度高B.原子化效率低,灵敏度高C.原子化效率高,灵敏度低D.原子化效率低,灵敏度低【答案】A5.由于原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所引起的变宽是()。
A.多普勒变宽B.劳伦兹变宽C.赫鲁茨马克变宽D.自然变宽【答案】B【解析】劳伦兹和赫鲁茨马克变宽是压力变宽,自然变宽是在无外界影响的情况下,谱带的自然宽度。
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常在试液中加入KCl,是作为()。
A.释放剂B.缓冲剂C.保护剂D.消电离剂【答案】D【解析】由于原子的电离而引起的干扰为电离干扰,常加入易电离元素作为消电离剂。
7.若a和b两组分的吸收光谱互相重叠,干扰组分b的吸收光谱仅有一个吸收峰。
测定a时,用()。
A.解线性方程组法B.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C.系数倍率法D.以上全部方法都可使用【答案】D【解析】解线性方程组法适合于光谱相互重叠的各种情况;因为干扰组分b的吸收光谱有一个吸收峰,可以找到等吸收的双波长,所以可以选用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干扰组分无论是否存在等吸收,都可以用系数倍率法消除干扰组分的干扰。
8.关于荧光,正确的叙述是()。
A.受激分子从激发的各个振动能级返回至基态时所发射出的光为荧光B.荧光波长大于激发光波长C.磷光波长小于荧光波长D.温度升高,溶液中荧光物质的荧光强度增强【答案】B【解析】A项,受激分子从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返回至基态时所发出的光为荧光。
分析化学总结期末复习大纲2
![分析化学总结期末复习大纲2](https://img.taocdn.com/s3/m/48ce6608a5e9856a57126025.png)
九、纯碱的组成成分
双指示剂法
NaOH Na2CO3
PP H2O
NaHCO3 V1
MO
V2
H2CO3
滴定NaOH的HCl体积为V1-V2
滴定Na2CO3的HCl体积为2V2
双指示剂法不仅用于混合碱的定量分析, 还可用于未知碱的定性分析
V1 和V2的变化
试样的组成
1 V1>0 V2=0
NaOH
2 V1=0 V2>0
(3)、共轭酸碱对只差一个质子。--要会判断
酸碱的强度
1、定性:酸碱的强弱取决于物质给出质子或接 受质子的能力的强弱。
如果酸越易给出质子,酸性越强,它的共轭碱 接受质子的能力越弱,碱性弱。 2、定量
衡量酸(碱)强弱的尺度—— 酸(碱)的解离常数
酸在水中给出质子的能力用质子转移平衡常数的大小
来表示.
[H+]计算式 滴定前 [H+]= Kaca
sp前
[HA] [H+]= Ka [A-] -0.1%:pH=pKa+3
sp [OH-]= Kbcb
sp后:[OH-]=cNaOH(过量)
1、滴定曲线
结论
起点高;前半段陡--缓--陡(缓冲)
后半段与强—强相同。
2、突跃范围明显变窄,且均在碱性范围pH7.76-9.70, NaOH滴HAc,只能选酚酞!
Y(H) ≥1
共存离子效应系数 Y(N)
[Y]
[Y]+[NY]
NaHCO3
3 V1=V2 > 0
Na2CO3
4 V1> V2 > 0
Na2CO3+NaOH
NaOH(V1-V2) ,Na2CO3 (V2)
5 V2 >V1> 0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1f62d1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6.png)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目录内容简介目录第1章概论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酸碱滴定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络合滴定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氧化复原滴定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重量分析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吸光光度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1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别离和富集方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1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第1章概论1.1复习笔记一、分析化学的定义分析化学是开展和应用各种理论、方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取有关物质在相对时空内的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的一门科学,又被称为分析科学。
二、分析方法的分类与选择1.分类〔1〕按分析要求定性鉴由哪些元素、原子团或化合物所组成。
定量测定中有关成分的含量。
结构分析: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或综合形态。
〔2〕按分析对象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3〕按测定原理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响及其计量关系为根底,如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等。
仪器分析:通过测量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参数进行分析,如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4〕按试样用量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超微量分析。
〔5〕按工作性质例行分析、仲裁分析。
2.分析方法的选择对分析方法的选择通常应考虑以下几方面:〔1〕测定的具体要求,待测组分及其含量范围,欲测组分的性质;〔2〕获取共存组分的信息并考虑共存组分对测定的影响,拟定适宜的别离富集方法,以提高分析方法的选择性;〔3〕对测定准确度、灵敏度的要求与对策;〔4〕现有条件、测定本钱及完成测定的时间要求等。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第五版(全)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第五版(全)](https://img.taocdn.com/s3/m/09b04bacfe4733687f21aa96.png)
精选版ppt
20
第2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2.1 试样的采集与预处理 2.2 试样的分解
精选版ppt
21
2.1 分析试样的采集和预处理
试样的制备: 试样的采集和预处理
分析试样的采集: 指从大批物料中采取少量样本作 为原始试样,所采试样应具有高 度的代表性,采取的试样的组成 能代表全部物料的平均组成。
精选版ppt
1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滴定方式
a.直接滴定法
b.间接滴定法 如Ca2+沉淀为CaC2O4,再用硫酸溶解,用 KMnO4滴定C2O42-,间接测定Ca2+
c.返滴定法 如测定CaCO3,加入过量盐酸,多余盐酸用 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返滴
d.置换滴定法 络合滴定多用
精选版ppt
18
4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基准物质: 能用于直接配制和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要求:试剂与化学组成一致;纯度高;稳定;摩尔 质量大;滴定反应时无副反应。
标准溶液: 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配制方法有直接配制和标定两种。
精选版ppt
19
标准溶液浓度计算
a. 直接配制法 称一定量的基准物质B(mB g)直接溶于一定
量(V L)的溶剂配制。 cB=nB/V=mB/MBV
b 标定法: 根据滴定剂和被测物质的比计算求出。 bB+tT=aA cB=b/t ·cT·VT/VB =bmT/tMT VB
精选版ppt
4
分析方法的分类
按原理分: 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光学分析方法:光谱法,非光谱法 电化学分析法 :伏安法,电导分析法等 色谱法: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 其他仪器方法:热分析
武汉大学第五版分析化学下册复习题综述
![武汉大学第五版分析化学下册复习题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9873fd6770bf78a652954d5.png)
《光谱分析法导论》复习题1.所谓“真空紫外区”,其波长范围是( C )A.200~400nmB.400~800nmC.10~200nmD.200~8002. 下述哪种光谱法是基于发射原理?( B )A.红外光谱法B.荧光光度法C.分光光度法D.核磁共振波谱法3.已知光束的频率为105Hz ,该光束所属光区为( A )A.紫外光区B.微波区C.可见光区D.红外光区4.波长为0.01nm 的光子能量为( C )A.12.4eVB.124eVC.1.24×105eVD.0.124eV5.可见光的能量范围为( D )A.12400~1.24×1013eVB.1.43×102~71eVC.6.2~3.1eVD.3.1~1.65eV6.带光谱是由于( B )A.炽热固体发射的结果B.受激分子发射的结果C.受激原子发射的结果D.简单离子受激发射的结果7.基于电磁辐射吸收原理的分析方法是( D )A.原子荧光光谱法B.分子荧光光谱法C.化学发光光谱法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8.可以概述三种原子光谱(吸收、发射、荧光)产生机理的是( C )A.能量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发射光谱B.辐射能使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C.能量与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相互作用D.辐射能使院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9. 若光栅宽度为50mm ,刻痕数为1200条·mm -1,此光栅的一级光谱理论分辨率应为 60000 。
10.原子外层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紫外光和可见光;原子核自旋跃迁激发能对应于射频辐射区。
11.欲在200~400nm 光区进行分析,可选用的棱镜摄谱仪是 ( C )A.玻璃棱镜B.萤石棱镜C.石英棱镜D.以上三种均可12.下述哪种分析方法是以散射光谱为基础的 (B )A.原子发射光谱B.拉曼光谱C.原子吸收光谱D.X 荧光光谱法13.红外光谱仪的主要部件包括: 光源 , 吸收池 , 单色器 、 检测器及记录系统。
分析化学期末总复习
![分析化学期末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abf9c8f84868762caaed5cb.png)
⑵ 随机误差的减免
•
——增加平行测定的 次数, 取其平均值, 可 以减少随机误差。 即多次测定取平均值
•
注意:错误误差发现后应 弃取,不参加平均值计算
§6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觃则
• • •
一、有效数字及位数 二、有效数字的运算觃则 三、有效数字觃则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是由一些随机的难以控制的偶然因素所造成的误差
⑵特点: ①不恒定,无法校正
无确定的原因;无一定的大小和方向;不重复出现
②多次测定服从正态分布规律(见图)
⑶产生的原因: ①偶然因素(室温,气压的微小变化);
②个人辩别能力(滴定管读数)
3、误差的减免
⑴ 系统误差的减免
①方法误差——采用标准方法作对照试验
5. 酸碱反应的本质
6. 水的质子自递 7. 酸碱的相对强弱关系 8. 溶剂对酸碱强度的区分效应不拉平效应
2-5 酸碱质子理论
1. 定义: 酸——凡是能够放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
碱——凡是能够接受质子(H+)的物质都为碱。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水溶液,也适用于非水溶液 彼此只差一个质子,而相互转化的一对酸碱称为 共轭酸碱对 例如:对于磷酸H3PO4 ,其共轭碱为H2PO4- ,而 不是HPO42-或PO43-。
mNa2CO3
1 0.1mol/L 20mL 105.99g/mo l 10 3 L/mL 0.1g 2
1 3 cHClVHClM Na2CO3 10 2
同理,当消耗40mL时, m=0.22g
试样量称量范围为 0.11g~0.22g
Na 2B4O7 5H2O 2H3BO 3 2NaH 2BO 3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五版下册复习资料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五版下册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21518988bd63186bdebbc28.png)
/ 11 第9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9-1 有机化合物的电子跃迁主要有σ→σ*、n→σ*、π→π*、n→π*能够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反应出来的有:n→σ*、π→π*、n→π* 9-5 方法一:由于π→π*跃迁及n→π*跃迁的摩尔吸光系数差异很大。前者的摩尔吸光系数往往大于103,后者的摩尔吸光系数往往小于1000,故可用摩尔吸收系数的不同加以区别; 方法二:由于π→π*跃迁及n→π*跃迁的吸收波长随着溶剂极性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变化。π→π*跃迁吸收峰的最大吸收波长随溶剂极性的增加发生红移;而n→π*跃迁吸收峰的最大吸收波长随溶剂极性的增加发生紫移;因此可以通过在不同极性溶剂中测定最大吸收波长,观察红移和紫移,以区别这两种跃迁类型。9-6 π→π*跃迁。因为己烷是非极性溶剂,乙醇是极性溶剂,即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吸收波长发生了红移。 9-7 因为该化合物中n→σ*跃迁是由于N原子上的未成键的n电子产生的。因此,当该化合 物处于酸性溶液中时,N原子因发生质子化而导致未成键的n电子消失,化合物中不能再产生n→σ*跃迁,所以n→σ*跃迁产生的吸收峰消失。 9-8 因为随着共轭体系得增加,π→π*跃迁的吸收峰会发生红移于增色效应,所以1,3,5-己三烯的吸收峰的摩尔吸光系数最大。9-10 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取决于化合物中共轭程度的大小,共轭程度越大,最大吸收波长越长;当共轭程度相同时,取决于环外双键的多少,环外双键越多,最大吸收波长越长。
分析化学(第五版)复习提纲
![分析化学(第五版)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d8e74ea81c758f5f61f675e.png)
小结: 小结:
一元酸
2
二元酸
[H+ ]2 [H + ] δH A = δ2 = + 2 δHA = δ1 = + [H ] + Ka1[H + ] + Ka1Ka2 [H ] + Ka
δA
Ka δHA = δ0 = + [H ] + Ka
Ka1[H + ] = δ1 = + 2 [H ] + Ka1[H + ] + Ka1Ka2 Ka1Ka2 [H+ ]2 + Ka1[H+ ] + Ka1Ka2
δ A = δ0 =
2
① δ与酸的总浓度无关,只与溶液的 有关; 与酸的总浓度无关,只与溶液的pH有关 有关; ② 一元酸 二元酸
δHA = δ1
δH A = δ2
2
δ A = δ0
δ右下角的数字代表型体中所含H+的数; 右下角的数字代表型体中所含 的数;
δHA = δ1
δ A = δ0
2
③ 酸为几元酸,分子上各项即为几项相乘的结果; 酸为几元酸,分子上各项即为几项相乘的结果; 的最高次幂即为几,分母为 的降幂排列。 ④ 酸为几元酸, [H+]的最高次幂即为几,分母为[H+]的降幂排列。 酸为几元酸, 的最高次幂即为几 的降幂排列
K2 = KNH+
4
NH3
[H ] =
+
K1 (K2 c + Kw) K1 + c KHAc (K c + Kw)
=
KHAc + c
NH + 4
6. 缓冲溶液 计算 缓冲溶液pH计算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 第五版)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 第五版)](https://img.taocdn.com/s3/m/d0f166d46f1aff00bed51ef7.png)
造成
例如:沉淀不完全、滴定反应中有干扰离子
减免方法:
对照试验-用同样方法对标样分析,然后将分析结果 与标准值对照,从差值判断方法误差大小
ICM MP China PM
Shanghai
University
② 仪器、试剂误差 -由仪器本身缺陷、试剂不纯、器皿的质量问 题而引起。 例如:蒸馏水不纯、容量瓶刻度不准 减免方法:
ICM MP China PM
二、重量分析
Shanghai
University
1.步骤:称试样w1→溶解→定量转化成难溶 化合物→过滤→洗涤→干燥→灼烧 →称重w2→根据w1、w2间接 计算试 样含量 例:测试样中Ba2+含量 2.特点:速度慢、操作复杂、设备简单 3.要求:分析精度在0.1~0.2%之间
ICM MP China PM
§1-2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
Shanghai
University
一、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和表示法 ⑴ 准确度和误差 准确度—表示分析结果与真值之间的接近 程度。大小用误差E表示 准确度和误差关系: E小,表示测定结果真值接近,准确度高 E大,表示测定结果真值差距大,准确度低 说明:⑴误差有正负 ⑵误差有绝对、相对之分 相对误差能反映准确度的大小
Shanghai
University
◆重量百分数-被测组分在试样中所占白分 数(W/G×100%) ◆体积百分数-100mL溶液中所含被测组分 体积(V/V) ◆如被测组分含量很低,常用ppm、 ppb表 示 1 PPm等于106份试样中含1份被测组分。 1 PPb等于109份试样中含1份被测组分。
ICM MP China PM
⑵ 精密度和偏差
偏差di
Shanghai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高效液相色谱法)【圣才出品】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高效液相色谱法)【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95781e19960590c69ec376ff.png)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20章高效液相色谱法20.1复习笔记一、概论1.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特点(1)高效、高速、高灵敏度;(2)填料粒径和流动相性质影响色谱柱效;(3)缺少灵敏度高的通用型检测器;(4)污染环境,梯度洗脱操作复杂。
2.高效液相色谱法与其他色谱法的比较(1)操作条件①流动相对分离选择性的影响a.高效液相色谱与经典柱色谱分离在室温、液相中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在高温、气相中进行。
b.液相色谱通过改变流动相的类型和组成提高分离选择性;气相色谱是改变固定相来提高分离选择性。
②柱外效应液体色谱中降低柱外效应比气相色谱更重要。
③操作压力高效液相色谱在高压下操作;经典柱色谱在常压或低压下操作;气相色谱也属低压。
(2)适用范围①研究对象a.气相色谱法:只限于气体和沸点较低的化合物;b.高效液相色谱:高沸点、热不稳定、生物活性、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及无机离子型化合物。
②应用领域a.气相色谱法可用于石油加工过程、气体分析;b.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生物和医药学领域;c.经典液相色谱操作简单、成本低,在实验室和工业上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3.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类和正反相色谱体系(1)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类包括:①吸附色谱;②分配色谱;③离子交换色谱;④体积排阻色谱。
(2)正反相色谱体系①分类依据固定相和液体流动相相对极性的差别。
②主要区别正相色谱:固定相为强极性,流动相为相对非极性。
极性最小的组分最先洗出,流动相极性增加,溶质洗出时间减少。
反相色谱:固定相为非极性,流动相为相对极性。
极性最强的组分首先洗出,流动相极性增加,溶质洗出时间增加。
③正反相色谱概念的意义预测溶质洗出顺序、评价色谱固定相性能、分离方法选择和分离操作条件优化。
二、高效液相色谱仪1.流动相储器和溶剂处理系统(1)溶剂脱气的两种方法包括:①搅拌下真空或超声波脱气;②通入氦或氮等惰性气体带出溶解在溶剂中空气。
(2)分离方式①等度淋洗使用单一恒定组成的溶剂为流动相。
分析化学重难点提纲
![分析化学重难点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053103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f7.png)
分析化学重难点提纲(先为重点后为难点)二、定量分析的误差及数据处理1.误差的来源与分类,各种误差、偏差、标准差的计算2.准确度与精密度3.有效数字(p H、p M和l g K等对数数值时,其有效数字位数仅取决于小数部分(尾数)数字的位数。
)4.可疑值的取舍(4d(四倍法)、Q检验法)1、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2、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3.可疑值的取舍三、滴定分析概论1.基本概念2.滴定方法与方式3.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的配置4.滴定度与浓度的换算5.滴定分析计算(几个化学反应方程式)1.滴定度2.滴定分析有关计算四、酸碱滴定1、物料守恒、质子条件2、p H值的计算:强酸碱、一元弱酸碱、多元弱酸碱、两性物质、缓冲溶液、混酸(碱)3、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和变色范围4、酸碱滴定原理(滴定曲线):四个特殊点、有无突跃酸碱滴定类型(强酸碱滴定、强酸碱滴定一元弱酸碱;强酸碱滴定多元弱酸碱)的突跃大小、位置、形状;影响突跃大小的因素;化学计量点的位置(依此选择指示剂)5、准确滴定的条件-------------形成突跃分步滴定的条件-------------几个突跃选择指示剂(甲基橙、甲基红、酚酞)-------计算终点的p H 值6、酸碱滴定应用:混合碱-------双指示剂法铵盐含氮量-------甲醛法、蒸馏法7、C O2的影响1.质子条件,不同体系P H值计算2.滴定曲线,指示剂选择3.强酸碱滴定多元弱酸碱的计算4.混合碱的滴定五、配位滴定1.酸效应系数、配位效应系数、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的计算,2.滴定曲线,影响突跃的因素,准确滴定的条件3.滴定过程中酸度的控制4.金属指示剂原理、理论变色点、存在问题、三种常见指示剂5.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控制酸度法、利用掩蔽)1.酸效应系数、配位效应系数、条件稳定常数计算2.准确定定条件3.金属指示剂4.提高配位定的方法六、氧化还原滴1.了解条件电极电势的概念;2.滴定曲线,影响突跃大小的因素,准确滴定的条件,化学计量点电位的计算3.氧化还原滴定的三种指示剂(细节)4.氧化还原滴定的三种应用(原理、注意事项)定1.条件电势2.滴定曲线中化学计量点的电势3.氧化还原指示剂4.氧化还原滴定的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八、沉淀滴定1.沉淀滴定曲线,准确滴定条件2.银量法(三种方法的分类依据、名称、原理、测量对象、注意事项)银量法的原理、名称、应用对象、注意事项九、电位分析1.电位分析法原理(电位分析法概述中一、二段)2.常用的参比电极和复合电极的概念3.直接电位法测P H值得原理1.电位分析法原理2.直接电位法测P H值的原理及应用十、吸光度光度法1.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光吸收定律,吸光度与透光率的关系2.吸光光度法的标准曲线法和比较法3.分光光度计的部件(单色器);吸光度测量的误差(读数的选择)4.示差吸光光度法原理1.光吸收定律,吸光度与透光率的关系2.单色器3.吸光光度法测量条件的选择4.示差法原理。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毛细管电泳和毛细管电色谱)【圣才出品】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毛细管电泳和毛细管电色谱)【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db1a7dfebe23482fb5da4c63.png)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N 5.54( tR )2 2t1 2
式中 tR 为流出曲线最高点对应的时间,即保留时间;2t1 2 为以时间为单位的色谱峰半高宽
度。
③单位塔板的高度 H
H Ld N
④CE 分离的柱效表达式
N Ld H (ep eo )VLd (2DL1)
上式中 D 为扩散系数,试样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扩散系数越小,柱效越高。
(2)分离度
分离度是衡量分离程度的指标,定义
R (2 tR2 +tR1) W1 W2
式中下标 l 和 2 分别代表相邻两个溶质,tR 为迁移时间,W 为以时间表示1.仪器基本结构 包括:(1)高压电源;(2)毛细管;(3)检测器;(4)电极;(5)缓冲液瓶;(6)恒 温系统;(7)记录仪。 2.进样系统 (1)毛细管电泳的进样方式 将毛细管的一端从缓冲液移出,放入试样瓶中,使毛细管直接与试样接触,然后由重力、 电场力或其他动力来驱动试样流入管中。
二、毛细管电泳和毛细管电色谱的基本理论 1.双电层和 Zeta 电势 (1)双电层
1 / 1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双电层是指两相之间的分离表面,形成相对固定和游离的、与表面电荷异号的两部分或
双离子层。其中第一层为 Stern(斯特恩)层或紧密层,第二层为扩散层。
韧性。
(2)温控方式
包括:①风冷;②液冷。
(3)毛细管内壁涂层形成方法
①物理吸附。涂层稳定性和重现性较差,涂渍方法简单,制作容易。
②化学键合。键合涂层稳定性较好。
5.检测系统
5 / 14
圣才电子书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章节题库(重量分析法)【圣才出品】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章节题库(重量分析法)【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f57350dca417866fb94a8e02.png)
21.采用均相沉淀法,不能达到的目的是( )。
7 / 37
圣才电子书
A.防止局部过浓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生成大颗粒沉淀
C.防止继沉淀
D.降低过饱和度
【答案】B
22.MgCO3 饱和水溶液的 pH 值(pKsp=7.46)( )。 A.一定等于 7 B.一定大于 7 C.一定小于 7 D.缺浓度值无法判定 【答案】B
3.准确移取饱和 Ca(OH)2 溶液 50.00mL,用 0.05000mol/L HCl 标准溶液滴定,终
1 / 3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点时消耗 20.00mL,求 Ca(OH)2 沉淀的 Ksp 为( )。 A.1.6×10-5 B.1.6×10-6 C.1.6×10-7 D.4.0×10-6 【答案】D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 5 版上册章节题库 第 9 章 重量分析法
一、选择题 1.在重量分析中,洗涤无定形沉淀的洗涤液应是( )。 A.冷水 B.含沉淀剂的稀溶液 C.热的电解质溶液 D.热水 【答案】C 【解析】在重量分析中为了防止无定形沉淀胶溶,洗涤液常用热的电解质溶液。
5 / 3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5.在重量分析中,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是( )。 A.同离子效应 B.沉淀的溶解 C.盐效应 D.酸效应 【答案】B
16.在重量分析中,希望得到沉淀是( )。 A.无定形沉淀 B.凝乳状沉淀 C.晶形沉淀 D.后沉淀 【答案】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络合滴定法
• • • • • • • 了解分析化学中的络合物、螯合物,氨羧络合剂,EDTA及其螯合物的分 析特性 理解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及常用金属指示剂 理解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及水溶液中各级络合物的分布,及主反应和副反 应,络合滴定曲线,化学计量点和滴定曲线,滴定的最佳pH值 掌握络合物的副反应系数,条件稳定常数的计算方法,金属指示剂的选 择 明确滴定判据,滴定的适宜pH值范围,络合滴定法测定单一金属离子和 混合离子的分别滴定 掌握络合滴定的应用及结果计算,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知识点:
– – – – – 沉淀分离法 挥发和蒸馏分离法 液-液萃取分离法 离子交换分离法 色谱分离法
– 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 光度计的基本原件及其作用 – 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第七章 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
• • • • • 掌握准确度、精密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免方法 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熟悉有限次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熟悉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第八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 – – – 滴定分析概述 基准物质 标准溶液 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第二章 酸碱滴定法
• 了解酸碱质子理论,其轭酸碱 • 熟悉酸碱的离解平衡及平衡常数,水溶液中酸碱各组分的分布、 酸碱的分布系数及分布图物料平衡及电荷平衡。 • 掌握质子条件及计算各类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方法 • 理解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变色范围及变色点 • 理解滴定曲线、滴定突跃及其影响因素,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 掌握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混合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条件,弱酸碱准 确滴定判定条件,混合酸碱、多元酸碱或分步滴定的判定条件 • 掌握各种酸碱滴定结果的正确计算 • 知识点:
分析化学考试复习提纲
• 一、考试题型:
– – – – – 填空(20分) 选择(20分) 简答(12分) 判断题(第一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 了解滴定分析方法的分类与滴定反应的条件,定量分析的 过程 • 理解分析化学中的基准物质及其必须具备的条件 • 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 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及表示 • 知识点:
– 电极电位及条件电极电位 –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及终点的确定 – 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的预处理及应用
第五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 • 掌握重量分析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 因素,抵达算因素及其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沉淀表面吸附规律,晶形及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 件的确定 了解洗涤液的选择原则及洗涤操作的合理性 了解银量法沉淀滴定中的Mohr, Volhard, Fajans 理解银量法沉淀滴定的条件,指示剂的使用条件。 掌握银、氯、溴等离子的银量法测定 知识点:
– 络合滴定,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物及其稳定性,滴定曲线,混合离子的分别 滴定,金属离子指示剂
第四章 氧化还原滴定
• 熟悉能斯特方程,掌握电极电位、条件电极电位及影响条件电极 电位的因素 •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条件电极电位间的关系 • 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化学计量点、滴定突跃,掌握氧化还原 的程度、速度及影响因素,理解催化反应及诱导效应 • 掌握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及结果计算,熟悉常用的氧化还原 指示剂的种类、变色原理、选择原则,氧化还原滴定前预处理及 滴定方法的应用。 • 知识点:
• 在定量分析中,常遇到比较复杂的试样,在测定其中某一组分时, 共存的组分会产生干扰,可通过控制分析条件或采用掩蔽法来消 除干扰。 • 在有些试样中,待测组分的含量较低,而现有的测定方法的灵敏 度又不是很高,这时必须对待测组分先进行富集,然后进行测定, 富集过程也是分离过程。 • 在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有:
– – – –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反应 重量分析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影响重量分析法准确度的因素 沉淀剂,沉淀滴定中的Mohr, Volhard, Fajans原理、特点及应用条件
• • • • •
第六章 吸光光度法
• 了解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光度计的基本原 件及其作用 • 理解光吸收基本定律,物质颜色与吸收光颜色 的互补关系以及偏离比耳定律原因 • 掌握常用分光计的基本构造,显色剂,显色反 应,吸光度测量条件,以及光度法的基本应用 •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