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亲人》教案

合集下载

故乡的亲人-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故乡的亲人-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故乡的亲人-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民族音乐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2.感受乡音的韵味;3.学习了解乐曲的编曲形式和艺术表现。

教学重点学习了解民族音乐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感受乡音的韵味。

教学内容教师带领学生了解故乡的亲人这首歌曲,学习了解民族音乐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歌曲介绍《故乡的亲人》是一首根据云南省洱源县高寨乡基层音乐改编而成的歌曲。

此歌曲取材于乡土音乐,体现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是一首纯朴、感人的歌曲。

此歌曲在古诗词、文学作品、广告、电视剧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歌曲分析《故乡的亲人》是一首以锣鼓、大鼓、钹子、板胡为主要伴奏乐器的歌曲。

歌曲起始部分以锣鼓为主,并逐渐加入其它乐器,营造出情景的感觉。

歌曲在第一段以男声为主唱,而在副歌部分则以女声为主,用声音区分副歌部分与主歌部分,更加清晰明了。

教学流程第一步引入教师先与学生们谈话,探讨学生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引导学生对歌曲的期望和兴趣,为歌曲的学习做铺垫。

第二步歌曲欣赏播放歌曲,并让学生自由聆听。

第三步歌曲分析教师与学生共同听歌,并分析歌曲的编曲特点和艺术表现。

第四步唱歌教师为学生安排乐器和唱歌角色,让学生在指导下进行唱歌活动,并进行纠正,以帮助学生提高演唱质量。

第五步表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表演,并进行总评价。

教学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学习态度和表现,完成学生的学习评估。

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自己心中的感悟,写下一篇作文,并在下节课进行同学分享;2.歌词朗读;3.听录音。

总结点评本课通过歌曲欣赏,教学分析和唱歌表演等多个环节,帮助学生感受乡音的韵味。

同时,课程也让学生了解了解民族音乐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七年级音乐上册第3单元《故乡的亲人》教案2花城版

七年级音乐上册第3单元《故乡的亲人》教案2花城版

家乡的亲人1教学目标1、《家乡的亲人》是有着一缕淡淡的乡愁、略带愁闷色调、乡村气息浓郁的歌曲。

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这种心情,同时通过学问的拓展,让学生懂得每一个离井背乡的游子对家乡对亲人都会有深深的眷念之情。

2、学生能唱熟此曲。

在学习电子琴中熬炼学生视察、自学的实力,培育学生的自信念,从中体会胜利的喜悦。

3、通过学唱歌曲《家乡的亲人》,理解、驾驭歌曲中延长记号和渐强记号以及力度记号在作品中的作用;了解作品基本结构;体会旋律创作手法中重复、对比所带来的美感。

2学情分析教材分析:1、作者介绍:《家乡的亲人》是美国词曲作家斯蒂芬、福斯特的作品,他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音乐教化,全靠自学成才。

他一生中创作了以《家乡的亲人》、《噢!苏珊娜》、《老黑奴》等为代表的二百多首歌曲。

他的歌曲汲取了黑人民歌和古老的英国民歌音调,多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黑人的凄惨命运的深切怜悯,感情真挚、纯朴、富有剧烈的艺术感染力。

他的歌曲结构简洁,音乐材料精练,音域不宽,通俗易唱。

因此,有人说:“福斯特的歌,你不用学,只要听上两遍就会唱了J2、歌曲分析:这首歌曲有四个乐句,是(aa'ba')曲式结构,有“重复”,有“对比”。

涉及到的音乐学问有延长记号、力度记号、渐强记号、切分节奏、附点节奏等。

3、学生分析:初一(4)班的学生是我校电子琴班的主要成员,我校的电子琴才成立3个月,他们只学习了十个课时的电子琴,主要相识了键盘,能弹奏简洁的歌曲如《小星星》、《上学歌》、《快乐颂》等。

由于我校学生在小学阶段音乐课的课时量严峻不足,导致绝大多少学生不会视谱,乐理学问特别贫乏,音准较差等。

但他们普遍在唱歌方面表现出特别深厚的爱好。

初一第一学期共学了十五首歌曲,这些歌曲学生能在课堂上唱整齐,歌曲齐唱方面有确定的基础。

3重点难点1、在体会《家乡的亲人》情感的过程中理解和表现歌曲的心情。

2、强调重复与对比的美,不仅在歌曲创作中,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充溢着重更。

歌曲《故乡的亲人》-花城粤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歌曲《故乡的亲人》-花城粤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歌曲《故乡的亲人》-花城粤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故乡的亲人》的歌曲背景、歌曲风格等。

2.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

3.通过合唱、齐唱等方式,培养学生感性理解能力和情感表现能力。

4.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是花城粤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的《故乡的亲人》。

1. 歌曲简介歌曲《故乡的亲人》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歌曲,歌曲中表达了一位少年远离故乡,远离父母和亲人的思乡之情。

歌曲的旋律优美动听,既具有浓郁的南方特色,又抒发了少年思乡之情,感人至深。

2. 歌曲的基本节奏歌曲的节奏为4/4拍,每小节有四个拍子,在歌曲演唱时,需要注意每小节的拍子,加强合唱效果。

3. 歌词内容歌曲的歌词表达了一位少年思乡之情,通过描写家乡的自然景色和亲人的形象,抒发出少年深深的思乡之情。

4. 教学流程(1)引入通过介绍歌曲的简介和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情感内核中来,培养学生相应的情感。

(2)演唱与听歌1.指导学生跟唱和齐唱歌曲,加深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的掌握。

2.让学生聆听歌曲,并让学生跟唱歌曲,加强学生的感性理解能力。

(3)歌曲鉴赏引导学生对歌曲的意境、歌词和情感内核进行鉴赏,激发学生体验和理解歌曲的深层次内含,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社会文化背景的分析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1.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核,培养学生的感性表达能力。

2.加深对歌曲旋律和节奏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合唱、齐唱、听歌、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歌曲,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感性理解能力。

五、教学结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深入了解了歌曲《故乡的亲人》的情感内核和歌曲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培养了学生的感性表达能力和演唱技巧,提高了学生的情感理解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故乡的亲人教案

故乡的亲人教案

故乡的亲人教案教案:故乡的亲人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故乡的亲人2.学习运用描述性词语3.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学重点:1.了解故乡的亲人2.学习运用描述性词语教学难点:1.学会用描述性词语描绘亲人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家人的照片,让学生讲述照片中的亲人是谁,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些亲人。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家人的感情和思念之情。

二、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图示和描述,向学生展示自己爷爷的形象特点,例如年龄、身高、体态等,并向学生介绍自己爷爷的职业和爱好等。

教师展示学生一本书的封面,让学生猜测这本书的内容。

三、讲解(15分钟)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这本书的作者——巴金,并简单介绍巴金的家庭背景和文学成就。

然后向学生解读书名《故乡的亲人》。

教师以读第一篇小文章《绣花鞋》为例,引导学生看图、想象、解读文章。

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描述性词语的含义,并学习如何运用这些词语进行描写。

四、实践(2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家中的一位亲人,运用所学词语进行描述,并写一篇短文。

学生分组,互相交流并修改自己的短文,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教师选取几篇优秀的作文,进行课堂展示,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总结(10分钟)教师向学生询问他们在写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总结所学的描述性词语,并帮助学生归纳、记忆。

六、拓展(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形容词,让学生通过形容这些亲人的特点,对比他们和自己的亲人的异同之处。

七、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后,用所学的描述性词语,写一篇关于自己亲人的短文。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故乡的亲人,学会了运用描述性词语进行描写,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通过实践、交流和展示,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并且对家人有了更深的感情和思念之情。

同时,学生通过对比自己亲人和他人亲人的异同之处,学会了相互尊重和理解。

故乡的亲人音乐教案

故乡的亲人音乐教案

故乡的亲人音乐教案【篇一:故乡的亲人教案】《故乡的亲人》教案主讲:伍婉娜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表现乡情的歌曲,引导学生在音乐得探索、感悟、联想的过程中,体会艺术作品中浓浓的乡情,懂得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的手段。

2、通过学唱歌曲《故乡的亲人》,引导学生在体验歌曲的情感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去表现歌曲内容;了解作品基本结构;体会旋律创作手法中重复、对比所带来的美感。

3、在学习中锻炼学生观察、自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1、播放以学过的有关思念家乡的歌曲,如《念故乡》、要求学生跟音乐轻唱. 设问:同学们!你们刚才唱的歌曲名是什么?表达什么情感?(⑴《念故乡》⑵《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热爱生活的情感。

)2、让学生唱唱自己熟悉的表达思想的歌曲,激发兴趣。

三、展开学习新歌1、欣赏梦之旅组合演唱的《故乡的亲人》。

让学生谈谈感受。

感知歌曲。

2、让学生介绍《故乡的亲人》的背景以及作曲家福斯特,老师补充。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设问:上节课老师叫你们课后搜集有关《故乡的亲人》的背景以及作曲家福斯特的简介,请问哪位同学能回答我?)《故乡的亲人》是一首由美国著名作曲家福斯特创作的歌曲。

作于1851年,当时福斯特远离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到了辛辛那提州一间批发所工作,感到远离亲人的孤独和惆怅,于是创作了这首歌曲,借以寄托思乡之情。

福斯特,美国作曲家。

生于美国的匹兹堡。

父亲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喜欢音乐,业余拉小提琴。

他是第五个儿子,大家都疼爱地叫他“小史蒂芬”。

他非常爱好音乐,6岁时,在帽子上插根羽毛,打着鼓,吹着《友谊地久天长》)的口哨,模仿军乐队队员在路上走。

他一生他写了近200多首美丽动人的歌曲,其中有160余首已出版,而且几乎全是自己创作歌词。

如:《噢苏珊娜》、《尼德叔叔》、《故乡的亲人》、《我的肯德基故乡》、《老黑奴》等。

1864年1月13日病逝于纽约,年仅37岁。

故乡的亲人-辽海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故乡的亲人-辽海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故乡的亲人-辽海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课程背景本节课是辽海版九年级音乐上册的第一课,教材为《音乐素养》,本节课的主题是“故乡的亲人”。

在本课中,学生将学习到故乡的亲人对他们的人生路影响、亲人的爱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用音乐来感知这种情感。

二、教学目标1.了解故乡的亲人对人生道路的影响;2.体会亲人之间的爱和感情;3.通过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和卢湾童谣《小兔子乖乖》等作品,感受故乡的亲人对人生的影响以及亲情的温暖。

三、教学内容1.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2.卢湾童谣《小兔子乖乖》3.编写歌曲《故乡的亲人》四、教学过程及方法1.导入新课为了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需要采取生动、形象、趣味性强的方式对本节课进行教学。

老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视觉影像的方式来展示故乡的美景和亲人之情。

同时还可以通过自我介绍的方式来介绍自己的故乡和亲人,旨在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和他们的共同之处。

2.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唐代文化和诗歌的艺术性。

读诵《赋得古原草送别》,让学生感受到白居易诗歌的深刻内涵和凄美意境。

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学生们和老师一起,探讨《赋得古原草送别》的陕西文化特色以及白居易对亲人依依惜别的感情表达。

3.学习卢湾童谣《小兔子乖乖》介绍卢湾童谣的发展和作品特点。

播放《小兔子乖乖》的录音,让学生们听到这首童谣的旋律和歌词,进一步了解卢湾童谣的音乐特色。

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和老师一起分析《小兔子乖乖》歌词中的家庭教育和亲情以及歌曲中所折射出的社会现象。

4. 编写歌曲《故乡的亲人》学生们分组,编写歌曲《故乡的亲人》。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曲调或是给学生们指导如何编写歌词。

在小组内,学生们可以互相讨论,共同创作这首歌曲。

老师可以适当监督和指导,并给予必要的帮助。

合唱歌曲《故乡的亲人》,让学生们把自己的感受和创意融入到歌曲中。

《故乡的亲人》教案

《故乡的亲人》教案

《故乡的亲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时教材中的课文《故乡的亲人》,以及相关知识点。

二、教学理念从传统文化中“安家落户”中,理解亲情的力量和美好。

三、教学目标1. 学习语言:能够理解本文中的重点语句,并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

2.认识社会:理解尊重安家、回归故里的习俗,以及复婚的社会实践。

3.培养情感:体会家庭的重要性,理解“家道中落”的古老意境,感受“安家落户”的美好。

四、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景复述法。

五、学法指导1. 通过快速阅读、精读、细节阅读,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较为深刻的理解文章;2. 引导学生充分合作,互相辅助,共同完成课程任务。

3. 向学生提出讨论和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做深入分析和自主探究的思维习惯。

六、教学步骤Step1 Warming-up1. 介绍本次教学的内容以及对相应文化背景的简单介绍。

2. 引入图片进行交流:让学生通过图片谈论守颐、出嫁、归来等相关事件,来感受“安家落户”的重要性。

Step 2 Fast reading1. 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快速阅读整篇文章,体会故事情节。

2. 根据文章主旨,朗读故事,引导学生记忆事件细节。

Step 3 Guided repetition1. 引导学生通过分段复述故事情节,来培养听说能力、语感能力及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问答来强化文章概念,并去理解文章中的细节信息,重新理解文章的内容及意义。

Step 4 Discussion1. 引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讨论尊重家庭、安家落户的意义,充分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运用所学语言展开表达讨论。

2. 帮助学生体会文中暗示“家道中落”的古老意境。

Step 5 Homework1.完成任务书上的任务,检查文章理解情况。

2. 自选课文,根据故事改编成一个短剧,并准备表演。

故乡的亲人-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故乡的亲人-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故乡的亲人-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的一节课,以“故乡的亲人”为主题,旨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形式和表现方式,并通过学习《故乡的亲人》这首歌曲,体会家庭的温馨和亲情的深远意义。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和理解故乡的民间音乐形式和表现方式。

2.理解该歌曲所表达的家庭和亲情主题,进一步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1.通过学习和演唱《故乡的亲人》这首歌曲,体现对亲情的珍视和感恩。

2.通过学习和演唱该曲,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形式,培养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重。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本节课以听歌、分析歌曲内容、整理情感归纳材料、分组排练、小结评价五个环节组成。

3.1 听歌教师播放《故乡的亲人》的录音,并简单介绍该歌曲的来源及创作背景,让学生初步了解民间音乐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演唱技巧,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分析歌曲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歌曲,并辅助学生根据歌词和情感表达,分析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以此来突出课程的重点,让学生在听歌的过程中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该歌曲。

3.3 整理情感归纳材料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针对该歌曲的情感主题开展讨论,通过小组内部的交流让同学们整理出有关亲情的情感归纳材料,从而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的思考和理解。

3.4 分组排练教师根据课堂整体情况将学生分成数个小组,让每个小组继续深入了解这首歌曲,并根据自身的音乐特长,分配角色进行分组排练,为最终的演唱做好充分准备。

3.5 小结评价本节课最后,教师通过让学生自主交流和表演,进一步评价此次学习的成果,让学生通过对课堂内容的总结和归纳来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民间音乐的独特表现形式以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教材分析《故乡的亲人》作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旨在通过这首歌曲来让学生领略和体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亲情关系的珍视和尊重。

故乡的亲人教案

故乡的亲人教案

故乡的亲人教案教案标题:故乡的亲人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庭成员及其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家庭价值观和情感认同。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案步骤: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回忆和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

- 引发学生对故乡的亲人的思考和兴趣。

2. 词汇学习(10分钟)- 呈现并教授与家庭成员相关的词汇,如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等。

- 学生跟读、模仿并记忆这些词汇。

3. 听力活动(15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故乡的亲人的对话或短文。

- 学生听后回答相关问题,检验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4. 口语练习(15分钟)- 学生分组,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 鼓励学生用英语描述他们的家庭成员的外貌、性格和喜好等。

5. 阅读与写作(20分钟)- 分发一篇关于故乡的亲人的短文给学生阅读。

- 学生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检验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 学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写一篇关于自己故乡的亲人的短文。

6. 总结与延伸(5分钟)- 学生分享他们写的短文,并互相评价。

-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家庭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教案评估:-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口语练习和写作活动进行评估。

- 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听力活动和阅读活动进行评估。

- 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参与度通过小组活动和分享评价进行评估。

教案拓展:- 邀请学生邀请一位家庭成员来学校做一个关于故乡的亲人的分享。

- 组织一个家庭成员介绍的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他们家庭成员的照片和相关信息。

- 鼓励学生写一封感谢信给自己的家人,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和爱意。

《故乡的亲人》教案

《故乡的亲人》教案

《故乡的亲人》教案曹婧娜教学目标1、在欣赏中跟唱歌曲《故乡的亲人》2、在音乐的欣赏中,体会到“家”和“家乡”音乐的美妙、可爱,感受异国民歌音乐的特点。

教学重点跟唱歌曲《故乡的亲人》,感受与家乡有关的资料教学难点用竖笛为歌曲伴奏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钢琴、竖笛、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播放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e小调自新大陆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念故乡》。

通过这首乐曲来导入今天的课题《故乡的亲人》。

二、课堂教学1、简介作者,通过作者的作品来了解作者福斯特(1826—1864)美国歌曲作家,被称为“美国歌曲之王”。

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匹斯堡,自幼酷爱音乐,自学成才。

福斯特一生创作了200多首歌曲,这些歌曲结构简单、节奏平稳、音域不宽、材料精练,多以欧洲赞美诗和黑人民歌为素材,感情真挚,略带感伤色彩,表达了他对自身生活的感受和对黑人命运的同情,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故乡的亲人》被定为佛罗里达州州歌,《我的故乡肯塔基》被定为肯塔基州州歌。

此外还有《奥,苏珊娜!》、《老黑奴》、《美丽的梦神》和《金发的珍妮》等脍炙人口的歌曲。

2、聆听《故乡的亲人》问题设计:(1)歌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节拍、节奏有何特点?(3)歌曲分为几部分?每部分情绪怎样?3、创作背景:1851年,福斯特在远离自己家乡和亲人的辛辛那提州工作时,感到远离亲人的孤寂和惆怅,于是创作了这首歌,借以寄托思乡之情,本曲的歌词也是作者自己填写的。

歌曲的旋律有着浓郁的赞美歌风格,于真挚纯朴中含感伤色彩。

4、作品分析:歌曲为大调、4/4拍,其中有两小节的重复,在整首作品中出现了三次。

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第一部分:旋律:平稳、柔顺、连贯第二部分:旋律:明亮、开朗。

大跳表示音乐情绪起了剧变,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思乡之情更加激越,表达的是抑制不住的激动,恨不得马上飞回故乡,尽情享受乡土的芬芳和亲人的抚爱。

音乐高潮(情感升华)之后,又回到深沉的感情之中。

唱歌 《故乡的亲人》-沪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唱歌 《故乡的亲人》-沪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唱歌《故乡的亲人》-沪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沪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的内容,涉及到唱歌教学,以《故乡的亲人》为主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民歌,体验并感受唱歌的情感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民歌《故乡的亲人》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掌握《故乡的亲人》的曲式、歌词和演唱技巧;•了解唱歌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发声、节奏、声音的调节等。

2.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地演唱《故乡的亲人》;•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唱歌技巧;•能够正确表达唱歌时的情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音乐情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对《故乡的亲人》的歌曲和歌词进行了解和掌握;•能够正确地演唱《故乡的亲人》;•能够通过唱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2. 教学难点•《故乡的亲人》的演唱技巧;•通过唱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教学内容•介绍中华民族优秀民歌《故乡的亲人》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学习《故乡的亲人》的曲式、歌词和演唱技巧;•通过唱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2. 教学步骤####(1)热身环节学生进行声乐练习,如发假声、练习气息控制等。

####(2)导入环节介绍中华民族优秀民歌《故乡的亲人》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认识民歌的魅力和重要性。

####(3)歌曲训练1.对《故乡的亲人》的歌曲进行学习,首先应熟悉歌曲的曲式,包括前奏、主歌、间奏和尾声等。

2.学习歌词,并注重歌词语态的转换和情感的表达。

3.学习唱歌的技巧,包括发声、掌握节奏和调节声音等。

####(4)情感表达学生根据歌曲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采用肢体表达、语言表达等方式,使歌曲更具情感和生命力。

####(5)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唱歌表现进行评价,指出其优点和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意见。

《故乡的亲人》教学设计

《故乡的亲人》教学设计

《故乡的亲人》教学设计作者单位:广州市第一一五中学龚超刚课题《故乡的亲人》教具钢琴、竖笛、吉他课型综合型唱歌课对象初一学生(一)认知目标:1了解福斯特歌曲的特点。

2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

(二)能力目标:1通过听、看、唱、想、议、奏等活动体验歌曲,培养学生艺术思维能力。

2通过创编培养学生对音乐的二度创作能力。

(三)情感培养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了解歌曲的情绪,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热爱生活。

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愉悦接受音乐审美教育。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体验歌曲情感。

教学难点1. 3 2 2 、ⅰ. 6 、 2 . 2 。

亲爱的乡的老的2、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境导入1、播放以学过的有关思念家乡的歌曲,如《念故乡》、要求学生跟音乐轻唱.2、同学们!你们刚才唱的歌曲名是什么?表达什么情感的?3、老师请同学谈谈自己家乡的人闻趣事.1、学生随录音回忆所学歌曲,并轻声唱(大部分学生正处变声期)。

2、学生回答:⑴《念故乡》⑵思念家乡3学生谈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感受(三至五位同学简单介绍即可)或出示自己家人的合影照片与同学一起分享幸福.二、欣赏歌曲1介绍歌曲作者福斯特及歌曲特点.(要求学生自行完成,老师抽查) 2复习认识音乐记号:力度记号f(强) 、mf(中强)、渐强、·任意延长记号。

3放录音(完整欣赏一次)1学生自学了解作者福斯特及作品(学生介绍)。

2学生自学了解歌曲特点:结构简单、旋律优美、歌词简洁、通俗易唱。

3学习识记音乐记号并感受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运用(以备歌唱时用)。

4学生通过阅读已了解歌曲的情感,欣赏时再次体验歌曲情感。

三、歌曲演唱1简单练声,规范学生唱歌姿势和正确发声。

2视唱乐谱,朗诵歌词3难点解决3教师范唱4钢琴伴奏(将第三四句设计成简单二部进行)1学生用a、o、u母音作哼鸣练习(以便打开头部共鸣腔获得甜美圆润的声音)2学唱曲谱,带节奏朗诵歌词3学生练习3感受歌曲情感4学生将以上学到的知识随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5学生感受二部合唱四、曲式结构分析1提问: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唱了歌曲,你们感觉歌曲结构怎样?2教师归纳,歌曲是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共四个乐段.1学生通过欣赏和练唱对作品结构已有了解,学生分组讨论完成:a à b à四个乐段2学生上黑板写出结构图:a ba àb à。

2024年故乡的亲人教案

2024年故乡的亲人教案
最后一段(4、5节)作者还回忆了在杭州念中学时和桂花有关的一段往事。
全文脉络很分明,衔接上不着痕迹,其中有一句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桂花,真叫人魂牵梦萦”,什么作用呢?(点2个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五、主旨探究
故乡的桂花雨,笼罩着一层黯黯的感伤和偶尔跳跃着的淡淡的.喜乐,从中我们捕捉到了作者其实想要向我们倾诉什么?(学生分组讨论,选代表作答:①对故乡的怀念;②对亲人的思念;③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3.学生尝试与教师合作加支声伴奏
四、小结
拇指游戏《老黑奴》
作者:斯蒂芬福斯特作品:《故乡的亲人》、《老黑奴》
学生听《苏珊娜》出教室
教学反思:
现代的.音乐教学环境是开阔的世界,学生成长环境是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的世界。在音乐教学中常常误入了“为了唱而唱”或“为了奏而奏”的教学模式里。为了追赶上学生日益多元的信息量,也在不断的更新教学手段。但一切的教学手段、学生所学习的技能、感受音乐过程中参与的活动等内容,最终都是为了辅助孩子们找到抒发情感的方式,和增加音乐表达能力所作的铺垫。经历这堂课的不断打磨和改进过程,我有了以上的启示。
4、教师二胡范奏《故乡的亲人》旋律。(设计意图)进一步感知歌曲。
5、学生跟伴奏哼唱旋律。(设计意图)熟悉并学唱歌曲。
6、歌曲处理:学习和掌握力度记号和延长记号在作品中的作用。(设计意图)感受音乐记号对歌曲情绪表)m(中)mf(中强)mp(中弱)
2.熟悉C调指法
①考眼力:指音唱音(单音)
指音吹音(单音、音组、音阶)
②考听力:弹音唱音(单音)
弹音吹音(音组)
二、新课
1.视力放松操
①播放《故乡的亲人》(师配节奏)学生视力放松操
②介绍曲名《故乡的亲人》、作者:史蒂芬·福斯特

故乡的亲人教案

故乡的亲人教案

故乡的亲人教案教案名称:故乡的亲人学科:语文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并学习如何表达故乡的亲人的情感和思念。

2. 培养学生对家乡和亲人的情感和关怀。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音频或视频资源2. 图片素材,包括家乡的风景和家人的照片3. 笔记本和铅笔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话题(5分钟)1. 通过播放家乡的视频或音频资源,激发学生对家乡和亲人的兴趣和思考。

2. 教师可以谈论自己对故乡的喜爱和亲人的思念,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乡经历和亲人的故事。

步骤二:学习词汇和表达(15分钟)1. 教师给学生介绍和解释一些描述家乡和亲人的常用词汇和表达,如“故乡”、“思念”、“亲情”等。

2. 学生跟读和记忆这些词汇和表达,并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发音和记忆练习。

步骤三:阅读文本(15分钟)1.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份关于故乡亲人的短文,带领学生读一遍。

2. 学生在阅读时可以标记不熟悉的词汇和句子,并提出问题。

3. 教师跟读并解释学生遇到的问题,同时帮助学生理解短文中描绘的故乡和家人。

步骤四:讨论和写作(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回答一些问题,如:“你觉得家乡和亲人对于你有什么意义?”、“你最喜欢家乡的哪些地方和你最想念家人的哪些事情?”等。

2. 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讨论的内容,开始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和亲人的短文。

3. 教师巡视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独特观点。

步骤五:展示和讲评(10分钟)1. 学生可以轮流向全班展示自己的短文,并讲述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情感和思念。

2. 教师和同学们可以共同评价和分享,提出建议和意见。

教学扩展:1. 学生可以用手机或摄像机拍摄一段关于家乡和亲人的短视频,并和其他班级的同学交流和分享。

2. 学生可以用家乡的风景和亲人的照片制作一本纪念册,并在班级图书馆展示。

评估方法: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口头表达、小组讨论和写作等活动,评估他们对于家乡和亲人情感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故乡的亲人教案

故乡的亲人教案

故乡的亲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故乡的亲人对我们的重要性;
2.学习如何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感激之情;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1.词汇:故乡、亲人、感激、家庭、爱;
2.句型:我感激我的爷爷奶奶,他们一直关心我;
3.对话:学生模拟与家人的对话,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故乡的风景、家人的生活等,引导学生思考故乡亲人对我们的重要性。

2. 学习词汇和句型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故乡、亲人、感激、家庭、爱等词汇的含义,并教授句型“我感激我的爷爷奶奶,他们一直关心我”。

3. 模拟对话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模拟与家人的对话,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话题,如家人的关心、家人的爱等,引导学生进行对话。

4. 课堂练习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口语练习,如学生自编对话、学生自由发言等,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 课后作业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故乡亲人的感悟,或者录制一段表达对家人感激之情的视频等,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听取学生的对话、阅读学生的作文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拓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故乡亲人的知识,如故乡的文化、故乡的历史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识,如社会、科技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故乡的亲人初中教案

故乡的亲人初中教案

故乡的亲人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了解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深厚感情。

2. 培养学生对亲人的感恩之情,增强家庭观念。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对亲人的感恩之情。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

2. 如何激发学生对亲人的感恩之情。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文章《故乡的亲人》的复印件,以便学生阅读。

2. 教师准备相关亲人的图片或视频,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相关亲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亲人。

2. 教师提问:“你们对自己的亲人有什么样的感情?你们有没有想过亲人为你们付出了什么?”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教师分发文章《故乡的亲人》的复印件,让学生阅读。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三、讨论与分享(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四、写作练习(15分钟)1. 教师提出写作题目:“请写一篇关于故乡亲人的文章,表达你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和思考,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写下来。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2. 教师提问:“你们通过这篇文章学到了什么?你们对自己的亲人有什么样的感受?”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亲人心愿墙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对亲人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家庭访问,让学生深入了解亲人的生活和付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文章《故乡的亲人》,让学生了解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对亲人的感恩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激发学生对亲人的感恩之情。

同时,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故乡的亲人教案创编

故乡的亲人教案创编

故乡的亲人教案创编篇一故乡的亲人教案创编】1介绍歌曲作者福斯特及歌曲特点.(要求学生自行完成,老师抽查)2复习认识音乐记号力度记号f (强)、mf(中强)、3放录音(完整欣赏一次)1学生自学了解作者福斯特及作品(学生介绍)。

2学生自学了解歌曲特点结构简单、旋律优美、歌词简洁、通俗易唱。

3学习识记音乐记号并感受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运用(以备歌唱时用)4学生通过阅读已了解歌曲的情感,欣赏时再次体验歌曲情感。

【篇二故乡的亲人教案创编】歌曲故乡的亲人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表现乡情的歌曲,引导学生在音乐得探索、感悟、联想的过程中,体会艺术作品中浓浓的乡情,懂得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的手段。

2、通过学唱歌曲故乡的亲人,引导学生在体验歌曲的情感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去表现歌曲内容;了解作品基本结构;体会旋律创作手法中重复、对比所带来的美感。

3、在学习中锻炼学生观察、自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理解歌曲中的感情,在演唱中投入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播放以学过的有关思念家乡的歌曲,如念故乡、要求学生跟音乐轻唱.设问同学们你们刚才唱的歌曲名是什么表达什么情感(念故乡思念家乡2、让学生唱唱自己熟悉的表达思想的歌曲,激发兴趣。

三、学习新歌1、欣赏梦之旅组合演唱的故乡的亲人。

让学生谈谈感受。

感知歌曲。

让学生介绍故乡的亲人的背景以及作曲家福斯特,老师补充。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设问上节课老师叫你们课后搜集有关故乡的亲人的背景以及作曲家福斯特的简介,请问哪位同学能回答我)故乡的亲人是一首由美国著名作曲家福斯特创作的歌曲。

作于1851年,当时福斯特远离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到了辛辛那提州一间批发所工作,感到远离亲人的孤独和惆怅,于是创作了这首歌曲,借以寄托思乡之情。

福斯特,美国作曲家。

生于美国的匹兹堡。

父亲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喜欢音乐,业余拉小提琴。

他是第五个儿子,大家都疼爱地叫他“小史蒂芬”。

故乡的亲人初中歌曲教案

故乡的亲人初中歌曲教案

故乡的亲人初中歌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故乡的亲人》这首歌曲,了解歌曲的背景、歌词的含义以及歌曲的风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歌曲《故乡的亲人》的学唱,了解歌曲的背景、歌词的含义以及歌曲的风格特点。

2.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较高音的演唱,以及歌曲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故乡的亲人》的视频或音频,相关图片,文字资料等。

2. 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3. 教学用具:乐谱,歌单,音响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向学生介绍歌曲《故乡的亲人》的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创作源泉。

(2)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对故乡的亲人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 新课教学:(1)教唱歌曲:教师播放歌曲《故乡的亲人》,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然后,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

(2)解析歌词:教师逐句解析歌曲的歌词,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歌曲分析:教师分析歌曲的结构、调式、节奏等音乐要素,让学生对歌曲有更深入的了解。

3. 练习与展示:(1)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指挥,其他学生跟随指挥练习歌曲。

(2)个人展示:每组选出一名学生,单独演唱歌曲《故乡的亲人》,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远离故乡,思念亲人的情景,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互相交流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故乡的亲人》所传递的亲情、乡情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为家人唱一首《故乡的亲人》,感受亲情的温暖。

(3)推荐其他相关歌曲,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学会演唱歌曲《故乡的亲人》,还能深入了解歌曲的背景、歌词的含义以及歌曲的风格特点。

歌曲《故乡的亲人》-花城粤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歌曲《故乡的亲人》-花城粤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歌曲《故乡的亲人》-花城粤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概述《故乡的亲人》是一首温馨动人、旋律优美、歌词深刻的歌曲,由作曲家陈启人谱曲,作词人陈绍祖填词,是花城粤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中的一篇作品。

通过教唱这首歌,可以加深学生对家乡的思念,对家人的怀念之情,同时培养学生辨别声音高低的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唱和,理解歌曲的意境,感受亲情、友情、乡情的温暖。

2.能够听辨简单的声音高低,尤其是对作品中高音和低音部分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1.歌曲的整体感悟和情感表达。

2.歌曲中的声音高低之分。

教学难点1.歌曲的情感表达,如何使学生感受到亲情、友情和乡情的温暖。

2.学生辨别声音高低的能力较弱,如何引导学生,加深对声部分析的认识。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唱《故乡的亲人》的歌曲曲调,让学生跟着歌曲节奏前奏部分呼吸,达到激发情感的作用。

•对歌曲中的高音和低音部分进行分析,并注意唱法的转换,引导学生颤音发声,调整语调。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声部的合唱,达到合作、协作的目的,形成集体声效果,给学生一种参与感,加深印象。

第二课时•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和歌曲整体情感表达,让学生再次感受家乡、亲人、友情的温暖。

•让学生自己进行排练,自选音高,用麦克风或录音设备进行录音练习,迅速改进唱歌技巧。

•让学生讨论如何加强歌词的表达,以及如何让歌曲情感更加饱满。

第三课时•让学生进行歌曲完整唱和,让学生通过合唱和个人演唱方式来表现歌曲主题。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学生的声音高低分辨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声音高低的不同,培养学生在合唱中分担各自的部分。

教学评估在每一节课结束后,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查合唱效果以及声部与曲调的结合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安排小组演唱,并组织学生对自己和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估,从而收集更多反馈信息。

3.通过小测验的形式,进行学生高低声部的分辨能力评估,以期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故乡的亲人》-人音版五线谱九年级第18册教案

《故乡的亲人》-人音版五线谱九年级第18册教案

故乡的亲人-人音版五线谱九年级第18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五线谱的基本知识;2.掌握人音版五线谱《故乡的亲人》的演奏方法;3.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基础知识介绍:五线谱的概念、符号含义等;2.人音版五线谱《故乡的亲人》乐曲介绍;3.乐曲演奏方法练习。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五线谱介绍1.教师简要介绍五线谱的概念、符号含义,让学生了解五线谱的基础知识。

步骤二:乐曲介绍1.教师播放人音版五线谱《故乡的亲人》的音乐,让学生先听一遍,感受乐曲的节奏、情感和意境;2.老师结合教材内容,讲解乐曲《故乡的亲人》的作者、创作时期、情感表达等知识点;3.让学生对乐曲进行分析,探究乐曲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步骤三:演奏方法练习1.教师按照五线谱逐一解析,让学生理解每个符号的含义和演奏方法,并让学生跟着老师模仿演奏;2.让学生组成小组,互相配合,进行乐曲演奏的练习;3.通过不断的练习,让学生掌握乐曲的演奏技巧和表达方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五线谱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五线谱的基础知识;2.乐曲《故乡的亲人》的演奏方法,让学生掌握演奏技巧。

难点1.学生对五线谱符号的理解和运用;2.学生乐曲演奏的技巧和表达方式。

五、教学评价1.定期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于五线谱基础知识和乐曲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2.监听学生个人和小组的演奏表现,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3.学生个人反馈,收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反馈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六、教学延伸1.让学生学习其他的音乐作品,探究不同风格和情感对于音乐表达的影响;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作曲家、音乐家的背景和生平,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乡的亲人》教案
曹婧娜教学目标
1、在欣赏中跟唱歌曲《故乡的亲人》
2、在音乐的欣赏中,体会到“家”和“家乡”音乐的美妙、可爱,
感受异国民歌音乐的特点。

教学重点
跟唱歌曲《故乡的亲人》,感受与家乡有关的资料
教学难点
用竖笛为歌曲伴奏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钢琴、竖笛、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播放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e小调自新大陆第九交响曲》第二
乐章的《念故乡》。

通过这首乐曲来导入今天的课题《故乡的亲人》。

二、课堂教学
1、简介作者,通过作者的作品来了解作者
福斯特(1826—1864)美国歌曲作家,被称为“美国歌曲之王”。

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匹斯堡,自幼酷爱音乐,自学成才。

福斯特一生
创作了200多首歌曲,这些歌曲结构简单、节奏平稳、音域不宽、
材料精练,多以欧洲赞美诗和黑人民歌为素材,感情真挚,略带感伤
色彩,表达了他对自身生活的感受和对黑人命运的同情,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