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服务业应把握好两个优势——传统服务业比较优势和现代服务业后发优势分析
《现代服务业概论》重点满分知识点!
《现代服务业概论》lxl第一章服务与服务业的概念体系1.服务的概念:服务是指为满足顾客需要,在与顾客接触中,供方活动和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
2.服务的特征:●无形性:①服务本质上是无形的,服务在精神上也是无形的②这并不是说整个服务过程都不需要借助于有形物体③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之前很难通过技术的手段去判断服务产品的质量●不可储存性:由于服务的无形性以及受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的制约,使得服务具有不可储存性。
服务一经生产就必须被消费掉,否则就变得毫无用处。
●不可分离性:①服务是生产的同时被消费的②消费者参与服务的生产过程③服务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人员接触④人的因素在服务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品质差异性:有形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无法在服务中精确地进行,由同一个服务人员进行的每一次服务给顾客带来的效用和感知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来源可以分为以下4种:服务人员、消费者、环境、互动。
●不可感知性:①服务元素的不可感知性,有很多服务元素是看不见、摸不着、嗅不到的②大多数服务都很难以描述,消费者购买前往往不能肯定自己能得到什么样的服务③顾客接受服务后通常很难察觉或立即感受到服务所带来的利益3.如何让顾客在购买前准确判断服务产品的质量?广告宣传、树立品牌、等级认证、名人效应4.如何应对不可储存性对服务产品生产的影响?调查预测、市场促销、销售同盟、成本管理5.服务业的概念:服务业是从生产和生活领域独立出来的,以获得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提供无形性产品为主的行业。
6.服务业的层次与分类(P11表1-1)7.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又称生产服务业或生产者服务业,是生产者在服务业市场上购买的,为生产、商务活动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行业分类:资本服务类、会计服务类、信息服务类、经营组织类、研发技术类、人力资源类、法律服务类7大类别。
特征:知识性、创新性、专业性、国际性、协同性。
8.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KIBS):是指那些显著依赖于专门领域的专业性知识,向社会和用户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中间服务的行业,它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社会中扮演着主动且关键的作用。
我国现代服务业及其区域差异比较研究
我国现代服务业及其区域差异比较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增长,也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就业结构的改善。
由于历史、地理、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其区域差异,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对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明确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接着,通过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分析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现代服务业在不同区域的发展差异及其成因,揭示区域间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不协调性。
结合国内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提出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及其区域差异的认识,也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对于类似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和分类在现代经济中,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而现代服务业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那么,究竟什么是现代服务业?我们又如何对其进行分类呢?现代服务业,顾名思义,指的是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背景下,通过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实现服务产品和过程的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服务业。
它涵盖了传统服务业的升级转型以及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代表了服务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
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分类,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
从服务对象来看,现代服务业可以分为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和面向消费的服务业。
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主要包括金融、保险、物流、商务服务等,它们为生产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保障;而面向消费的服务业则包括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它们直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思路及重点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思路及重点一、引言现代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思路及重点,以期为相关部门及企业提供参考。
二、现代服务业的定义与特点现代服务业是指以提供服务为主要经营活动的产业部门,包括商务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娱乐服务、旅游服务等。
现代服务业具有以下特点:1. 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的产品和服务具有较高的附加值,能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
2. 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较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从业人员。
3. 高技术含量:现代服务业借助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4. 创新驱动:现代服务业需要不断创新,提供与时俱进的服务,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思路1. 推动信息技术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强信息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例如,通过建设智能化的在线平台,实现服务的便捷化和个性化。
2. 培育新兴服务业:重点发展新兴服务业,如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共享经济等,促进服务业的创新和升级。
3.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大对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同时,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华从事服务业工作,推动人才的流动和交流。
4. 拓展市场空间: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
通过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企业,提升服务贸易的规模和质量。
5. 加强政策支持与配套措施: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服务保障。
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1. 商务服务:加大对商务服务行业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务服务企业。
提供一站式商务服务,包括市场调研、商务代理、会议组织等,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2. 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服务的创新与发展,加强金融科技的应用。
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
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作者:来源:《海峡科技与产业》2013年第10期21世纪以来,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知识经济”、“服务性经济”的迅猛转变。
现代服务业正在快速兴起和成长壮大,已成为衡量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智慧化管理的重要标志。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质量、实现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目标、推进智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现代服务业经过十余年的战略定位、理论研讨、概念设定、范畴界定和重点领域凝练,已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投资热点,对于改善工农业生产、提升社会生活品质、加速智慧城市建设和智能产业发展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日益明显。
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政策陆续出台。
一批国家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城市、示范基地、示范企业相继涌现。
在未来发展中,台湾现代服务业的成熟经验和商业模式值得借鉴。
海峡两岸在现代服务业领域有若干战略合作机遇。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的提出“现代服务业”是我国近年提出的一种新的产业形态。
这一提法最早出现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
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建议中,再次提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改组和改造传统服务业,明显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2003年6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工作启动,将“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作为特定的专题进行战略研究。
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指出:发展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
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和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对信息技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发展思路上,提出“以应用需求为导向,重视和加强集成创新,开发支撑和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技术和关键产品,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技术升级”。
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和趋势
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和趋势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服务业包括旅游业、餐饮业、物流业、金融业等,而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
一、现代化服务业的定义和特点现代化服务业指的是使用最新的技术和手段,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人工服务,而是通过技术手段的完善,使服务更加智能、便捷、高效、个性化。
现代化服务业的特点主要包括:1.强调服务创新。
现代服务业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开发新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满足人民对服务品质的不断提高需求。
2.重视科技融合。
现代服务业需要融合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最新技术手段,以提高服务品质和效率。
3.注重个性化需求。
现代服务业需要更好地了解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
4.推崇共享经济。
现代服务业需要不断探索和应用共享经济模式,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高质量、低价格的服务。
二、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趋势1. 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现代化服务业的必然趋势。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服务业将会更加智能化,服务效率将会不断提高。
以智慧物流为例,新技术手段的不断应用,可以将物流的时效性和安全性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推动整个行业快速发展。
2. 智能化服务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智能化服务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服务更加精准、高效、个性化,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例如智能家居领域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家里就可以通过智能设备,实现智能控制、智能家居安全、智能娱乐等多种智能服务。
3. 个性化需求现代服务业需要更好地了解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
这对于服务业而言,意味着需要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从而提高服务品质和效率。
例如线上购物平台可以为每个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商品推荐,对于服务业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对整个经济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及其经济效益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服务业也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为我国带来丰富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民生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
本文将从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以及其经济效益分析两个角度对其进行探讨。
一、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1、服务业占比逐步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服务业占比逐步提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15年开始,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经连续超过了50%,2019年更是达到了54.5%。
预计未来几年服务业占比还将进一步提高。
2、数字技术与服务融合发展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服务业企业开始利用数字技术与服务进行融合发展,向数字服务转型。
例如,物流与快递行业已经广泛使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另外,金融业也已大规模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3、服务内容不断升级随着消费者对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服务业企业也在不断升级服务内容。
例如,餐饮企业不仅提供食物,更加注重食品的品质、营养、环保等多方面要素;旅游企业除了提供旅游线路,还积极推广本地文化、历史等方面的服务等。
二、中国现代服务业经济效益分析1、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随着服务业不断壮大,服务业的贡献也逐步提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分别为7.9%、27.6%、54.5%。
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更是在全球各国中排名前列。
服务业的繁荣不仅助力了经济增长,更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实现了就业岗位的转型升级。
2、促进消费升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观念也不断更新升级。
服务业的繁荣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更切合消费者的需求,促进了消费升级。
例如,手机APP订单外卖已成为现代人快捷便利的一个重要消费方式,更加迎合了人们日益忙碌的生活方式。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两个大局”战略思想指邓小平同志1988年提出的“两个大局”战略思想。
他指出:沿海地区要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
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
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支持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是贯彻“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体现。
2000年以后,中央先后作出西部大开发、加快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发展等决策,也是贯彻“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体现。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开展对中西部支援,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伟大实践,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伟大创举,是增强中华民族大家庭凝聚力的伟大工程。
”2.“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指一整套中央关于支持新疆发展和稳定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和措施。
2004年4月,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专题研究新疆工作,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新疆发展与稳定工作的战略方针是:认真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增强民族团结,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确保新疆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
”2010年5月17日至19日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进一步强调要“深入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战略部署和战略措施,进一步绘制了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美好蓝图。
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具体战略选择是: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
3.跨越式发展指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者对先行者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的赶超行为。
与传统工业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时期的“赶超型”战略不同,它必然要突破传统工业化道路中单纯追求“速度型”增长,避免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以及“单项突进”的发展模式,而追求一种速度与效率并重,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兼顾,经济和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
服务业企业的创新与竞争优势
服务业企业的创新与竞争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服务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服务业也逐渐向着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因此,服务业企业的创新与竞争优势越来越被重视。
本文将从服务业企业的特点、创新类型和竞争优势三个方面分析服务业企业的创新与竞争优势。
一、服务业企业的特点与商品生产企业相比,服务业企业有以下特点:1. 无形性:服务业产品是无形的,因此难以量化和质量控制。
2. 不可储存性:服务业产品是即时消费的,因此无法储藏。
3. 可变性:服务业产品因人的操作和环境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4. 不可共性:服务业产品因为不可复制,因此具有独特性。
二、服务业企业的创新类型服务业企业创新包括产品创新、过程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四方面。
1. 产品创新:通过研发和设计新型服务产品,咨询、学校教育、医疗、旅游、休闲娱乐、金融等服务业领域不断推出新产品,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2. 过程创新:主要指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创新。
例如,在餐饮服务中,通过测量、优化餐饮流程、改善环境和设备,推出无人点餐机、无人餐饮等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减少人员成本。
3. 组织创新:服务业企业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和工作流程等,实现组织创新,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例如,在医疗服务中,采用“门诊+住院”的联动模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4. 市场创新:通过与市场紧密配合,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产品、服务;通过市场手段、营销手段和品牌手段等,提高服务业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客户。
三、服务业企业的竞争优势服务业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是服务质量和服务体验两个方面。
1. 服务质量:正因为服务业产品是无形的,因此强调服务品质的口碑传播,客户需要对服务企业的服务进行评价,如果给予好评,则将使客户对服务企业的信任度提高,从而提高服务业企业的口碑和市场地位。
服务企业要把好服务质量的关口,这样才会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政策支持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政策支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行程,新兴的服务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服务业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推动力,为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现代服务业与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指基于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为客户提供的各类服务业务。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不同,它更加便捷、高效,更加注重客户体验。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现代服务业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首先,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现代服务业向客户提供的服务种类繁多,且具有高度的个性化定制性质,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服务内容,从而更好的满足个性化需求。
其次,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为企业提供了新的盈利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企业对于技术、服务、管理等高品质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强。
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企业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最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能够促进产业升级,对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提供了支援。
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进程中,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对于支持中高端产业的发展,重构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具有关键作用。
二、政策支持在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政策支持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策支持既能够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也能够保障行业内的公平竞争,防止出现行业乱象。
首先,政策支持应该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法规制度。
针对现代服务业的行业特性、安全风险等方面进行法规制定,规范和规范行业和市场,为服务业发展提供选定境内的安全保障和法律保障,建构有机、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生态。
其次,政策支持应该为现代服务业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以人才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极为关键。
政策支持应该加大对人才力度,推动优秀人才涌入服务行业,建立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的制度,为现代服务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人才基础。
浅谈连锁服务业的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
浅谈连锁服务业的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连锁服务业是当今社会非常繁荣的行业之一,其在餐饮、零售、酒店、娱乐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从一家单店开始,逐渐扩展成为一大片连锁店的品牌,这其中隐藏着许多了不起的商机和商业机会。
在连锁服务业中,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都对成功经营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今天就来浅谈一下这两者的优势和劣势。
一、先发优势连锁服务业的先发优势指的是在特定市场或者特定领域首当其冲地占据领先地位,始终处于行业的前沿地带。
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品牌知名度高。
当一个连锁服务品牌在市场中长时间的存在和稳定经营之后,其品牌知名度会逐渐提高。
消费者往往会在选择的时候更倾向于选择熟悉的品牌,从而给予先发优势的企业更多的商机和竞争优势。
2. 固定客户群体。
先发优势的连锁服务企业通常在特定区域或者特定市场已经建立了稳固的客户群体。
这些客户在长期的消费中已经建立了信任和忠诚度,对于再次选择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会更有倾向性。
3. 资源积累。
先发优势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积累更多的资源,包括资金、人才、技术、物流等方面的资源。
这些资源的积累会为企业后续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后发优势则是指在市场中后来者能够通过不同的手段和策略,赶超甚至超越先发优势的企业,从而取得更多的商机和市场份额。
后发优势的企业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1. 创新能力。
后发优势的企业往往需要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通过改善产品、服务、营销手段等方面,从而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改变他们对于品牌的认知和选择。
2. 灵活度。
后发优势的企业通常可以更灵活地对市场做出反应,针对先发优势的企业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迅速做出调整并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从而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3. 效率和成本控制。
后发优势的企业可以通过更高效率的运营和更有效的成本控制,从而降低产品价格、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在实际的连锁服务业中,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更多的是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定位和发展策略。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竞争优势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竞争优势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已经成为了全球各国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竞争优势为主题,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服务业的定义、服务业的现状、服务业的竞争优势等方面作一详细阐述。
一、历史背景传统的经济结构主要是以农业、制造业和工业为主,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也长期处于这种状态。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市场的扩大,服务业已经逐渐成为了全球经济的核心。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全球服务业的发展开始显现出来。
在美国,服务业开始快速增长,其对美国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在全球范围内,服务业也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二、服务业的定义服务业是指提供无形产品的产业,包括了广泛的行业和服务类型。
服务业提供的服务往往是无形的,不像农业和制造业能够生产出有形的产品,但是服务业的价值同样不可忽视。
服务业分为商业服务业、个人服务业、公共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等。
商业服务业包括了广告、法律、会计、咨询、市场研究、人力资源等领域;个人服务业包括了旅游、餐饮、美容健康、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业包括了政府、医疗、教育等;金融服务业则包括了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领域。
三、服务业的现状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在各国的经济中的占比不断提高。
专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交通运输和沟通科技的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也将逐渐扩大。
全球服务业包括商业服务业、个人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等领域,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都非常快。
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服务业的增长率为3.8%,总规模达到了81.1万亿美元。
其中,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是全球最大的服务业经济体。
中国在服务业上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其服务业增长速度显著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四、服务业的竞争优势随着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的竞争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本节将分别从技术、资本、市场渗透等方面来阐述服务业的竞争优势。
1.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
比较优势与发展优势理论(格兰仕案例分析)
比较优势与发展优势理论首先,文章结构由以下四部分组成,一、比较优势理论二、先发优势理论三、后发优势理论四、格兰仕的案例分析。
一.比较优势理论作为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贸易模式的产生原因以及贸易利益的来源。
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接下来介绍一下比较优势理论的定义定义比较优势可以表述为:在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是相等的。
对于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即“良莠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商品,彼此都节省了劳动力,都得到了好处。
当然,该理论是有前提条件的理论前提条件(1)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两种要素;(2)国家之间存在某种特征差异;(3)自由贸易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进行的,以物物交换的形式;(4)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能流动;(5)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6)分工前后生产成本不变。
(7)不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其他壁垒。
但是,在贸易存在的条件下,当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完全相等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
如果存在运输成本和关税,当两国的相对价格差小于每单位贸易商品的关税和运输成本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
(8)价值规律在市场上得到完全贯彻,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9)假定国际经济处于静态之中,不发生其他影响分工和经济变化。
(10)两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均不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和要素。
(11)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即总的进口额等于总的出口额。
比较优势理论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普遍适用性比较优势理论,尽管自李嘉图提出至今已近二百年,但仍不失为指导一般贸易实践的基本原则。
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
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已不再是“边缘化的或奢侈的经济活动”,其在增加就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如何解决中国服务业比重明显偏低且增长缓慢的问题亟待研究。
本文基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对现代服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对影响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对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以及与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提供政策性建议。
长期以来受传统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和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服务业一直不受重视。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两个指标在世界各国中都处于最后几位。
1980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仅为22%,服务业吸纳的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总数的比重仅为13%。
同年,这两项指标的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为56%和6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增长较快,到200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升至40%,就业比重升至32.4%。
近30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特点: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上升前快后慢,20世纪90年代以前增长迅速,然后有一段停滞甚至下滑的时期,2000年以后基本维持在40%左右的水平上;服务业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总数的比重处于缓慢但持续上升的过程中,从1980年的13%上升到1995年的24.8%,而后又稳步上升到2007年的32.4%。
从我国经济增长的特征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处于高速工业化阶段,期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全世界最高的,工业增长便是这一“增长奇迹”的主要驱动力。
这是由于工业的生产率增长是三次产业中最快的,并且工业生产链条较长,由此它对前后向产业的关联效应就更大,能够带来更高的经济增长。
1990年以来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0%,而同期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只有4.8%。
平均而言,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60%是由第二产业贡献的,服务业只贡献了1/3。
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前景及SWOT战略分析
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前景及SWOT战略分析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我国服务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内部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等诸多问题,通过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总结,采用SWOT框架分析我国服务业的战略模式。
文末,针对SO、WO、ST和WT四种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一、引言近三十年来,服务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无论是在服务业经济理论上的百家争鸣,还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应用实践,都凸显出服务业的重要性。
一个良性的服务业在优化资源配置、解决就业难题、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从2003—2022年,我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产值比重分别为41.23%、40.38%、40.51%、40.94%、41.89%、41.82%、43.43%、43.24%、43.37%、44.60%。
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在十年来形成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并不是说我国的服务业具备优势。
纵观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美法英日加等国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9.70%、79.80%、78.20%、71.40%、69.60%。
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律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迁移,三次产业的比重情况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上升后下降持稳,而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
一些地区的服务业战略选择就机械地搬用该定律,简单地认为经济发展必然要提高服务业比重。
这显然是本末倒置,我国与发达国家有不一样的资源禀赋、经济环境、历史机遇等因素,该定律不能盲目被使用。
认清楚当前我国服务业的现状、发展前景,是服务业发展战略选择的重要保障。
因此,我国在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文献回顾当前,研究我国服务业的文献数量众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研究服务业自身增长的特性。
利用数量经济学理论(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20多个省份的服务业全要素(TFP)进行实证研究表明,TFP对服务业的贡献呈现出阶段性下降趋势,并且在东、中、西部区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刘兴凯、张诚,2022);第二、研究服务业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
发展服务业应把握好两个优势——传统服务业比较优势和现代服务业后发优势分析
d v lp n h u dc nan b t d r n a io a evc n u t . es o l eom n r一 e eo me t o l o ti oh mo en a dt dt n s rieid sr W h ud rfr a dp 0 s r i l y
c mb n n e e d n n o a in wi e h oo n r d c in Ba e n ti , h u d o i e i d p n e ti n v t t t c n l g i t u t . s d o h s we s o l o h y o o n ud gg ie a d sa d d f n t n o tn a d z t n, rvn u c in o f r t ai n, re t t n f n t n o _ n tn a ci fsa d r iai d i i g f n t fi o mai t r u o o o n z o o nai ci f i o u o i f n ea d t x t n p l y a v c me tf n t n o u n e o r e p i z t n a d r aiai n n l n a i a a ai o i , d a e n u c i f h ma r s u c s o t o c n o mia i o n el t z o f n t n o r k t c a im n o p a r e o ta s r c mp t i e a v n a e o e v c n u - u ci fma e o me h s i t l y i o d rt n f m o ei v d a t g fs r i e i d s n n r o t
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及前景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已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模式与国际接轨,通过不断创新、提高效率、优化服务体验,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本文将从服务业创新发展、服务业结构升级、服务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等方面展开分析,探讨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及前景。
一、服务业创新发展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创新的推动。
相比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更加看重技术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
在数字技术、创意设计等方面,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已有了不小的差距,在短时间内要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仍需付出努力。
但从近年来的情况来看,中国现代服务业在网络零售、共享经济、在线旅游等领域,已经在创新探索的道路上越走越稳。
虽然在面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时,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确实存在瓶颈,但我国政府和工商界都已经开始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新技术的应用。
除此之外,政府也一直在推动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对于服务业中的高端人才进行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特别是在全民创新创业热潮中,服务业仍是最受关注的板块之一。
二、服务业结构升级驱动服务业的升级,不仅有技术和创新的要素,还离不开产业定位、市场需求、产品特性等多方面的分析。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务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服务业也出现了不少创新领域。
举个例子,线下文化休闲消费依旧占据了主流市场,但线上文化休闲也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比如近年来热门的网剧,依靠网络平台的宣传和观众的分享,使得服务量和市场收益一路攀升。
在多元化的需求下,也应运而生了不少互联网平台上的服务,比如在线音乐、在线视频、在线教育等,这些新的服务形式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三、服务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随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攀升,其发展对社会经济的贡献也日益突出。
统计显示,2019年中国服务业的总产值已经达到了93万亿元人民币,并占据GDP总量的近54%,为口碑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企业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企业全面发展
★★★文档资源★★★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改革开展中倡导、积存、筛选、提炼形成的,是企业生存和开展的内在动力,是标准企业和职员行为的软约束,是提升企业形象、增加企业价值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素和重要组成局部。
因此,大力建设企业文化,尤其是先进的企业文化,不仅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更是企业自身开展的需要。
一、实现企业文化的与时俱进,促进企业的创新开展企业文化尽管是企业通过多年的开展变化而积存凝聚形成的,是时刻和传统的产物,但从企业开展的全过程来瞧,它却是动态开展的,而且它的开展必须与企业自身的开展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开展相习惯。
假如企业文化长期停滞不前,滞后于企业与社会文化的开展,并没有新的血液和活力注进,它就会变得呆板、保守、封闭,并严峻阻碍企业的生存和开展。
因此,企业要依据自身开展需要和所处社会条件以及时代背景的开展变化,对自己的企业文化不断地反思并积极地革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不可否认,依旧存在着种种缺陷和缺乏。
比方,企业经营治理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熟悉缺乏;企业文化建设形式化、外表化、僵化、简单化;企业文化建设组织系统不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外乡文化意识;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人文关怀的理念等等。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这些缺陷和缺乏,也要求企业必须不断地完善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盛兴盛的不竭动力。
勇于创新是企业开展的根底和动力。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科技飞速开展,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要求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等多方面的创新,否那么就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勇于创新是我们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扬企业文化灵魂、导向、约束、鼓舞等作用,保证企业健康开展并不断壮大,我们必须以积极创新的精神来建设企业文化,要在建设战略上创新,在经营理念、人才培养和治理、企业形象确定等具体内容上创新,在手段和方法上创新。
中国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近年来,中国服务业发展迅猛。
据统计,2019年服务业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达到54.5%,超过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特点和优势愈加凸显。
一、多元化和高端化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高端化的趋势。
多元化表现在服务领域越来越广阔,涵盖了传统金融、商务咨询、文化传媒、旅游餐饮等领域,同时还涉及了科技、生物医药、物联网等新兴领域。
高端化体现在服务品质越来越高,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越来越符合消费者对高品质、高体验的追求。
二、消费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国家之一,消费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与此同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高体验的服务需求不断增长。
这对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服务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三、创新驱动发展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也受到创新驱动的推动。
当前,中国正在进行“双创”(即双重创新——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工作,在推动服务业的创新和转型升级方面积极作为。
特别是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推动下,服务业的创新势头更猛,推动服务业不断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四、政策支持加强中国政府也对服务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
从2012年开始,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促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和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发展服务业优化服务业结构的意见》,以及2019年印发的《打造全球服务贸易中心示范区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指导。
五、国际竞争优势中国服务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独特的优势,例如,中国拥有庞大、年轻的劳动力人口,具备灵活性和创造性,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国拥有良好的交通运输体系和信息化网络,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中国服务业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和扩张,已成为国际服务业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总之,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了多元化、高端化、创新驱动、政策支持和国际竞争优势等特点和优势。
孩子打防疫针后,“发”好,还是“忌”好
孩子打防疫针后,“发”好,还是“忌”好
张晓明; 傅树清
【期刊名称】《《医药与保健》》
【年(卷),期】1999(000)008
【总页数】1页(P21)
【作者】张晓明; 傅树清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86
【相关文献】
1.发展服务业应把握好两个优势——传统服务业比较优势和现代服务业后发优势分析 [J], 陈庆修
2.绝经后妇女好发疾病与激素替代疗法 [J], 郭品颖;王宝君
3.对儿童戏剧如今的商演市场有感而发的思考r——给予孩子美好的戏剧艺术 [J], 郭政;赵小溪
4.以“新经济”为鉴发挥好后发优势 [J], 杨承训;聂伟
5.教育好别人家的孩子也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J], 赵康;史王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服务业应把握好两个优势——传统服务业比较优势和现代服务业后发优势分析从劳动密集到资源和资本密集、再到技术和知识密集是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我国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的发展既具有工业化过程中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性,又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性,表现在服务业上,即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传统服务业的比较优势仍要继续保持,同时又要发挥后发优势,不失时机地推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
也就是说,既要加快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又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传统服务业,并优化和提升传统服务业素质,改善服务业结构,提高服务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传统服务业应立足于比较优势根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世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67%,发达国家超过80%。
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服务业比重超过70%,服务业就业比例达到70%~80%。
美国82%的就业人员从事服务业,预计到2010年美国经济构成中只有10%是制造业,其余全部是服务业。
[1]服务业既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带来了GDP的稳健增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海外直接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流向了服务业,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我国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水平都不高,服务业产值仅占GDP的41%,不仅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而且也低于世界中低收入国家43%的平均水平。
我国商品流通、餐饮、修理、零售行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的40%左右。
传统服务业以生活性消费服务为主,是直接性的、针对人的、面对面的消费服务。
传统服务业具有高需求弹性、低自然资源依赖,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具有二者同时进行、难以物化储存而必须由服务人员直接提供、以及就业容量大等特点。
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我国有13亿多人口,且处于收入快速增长阶段,对生活性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大,拥有巨大的潜在服务市场。
按照“十一五”规划的目标,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要将分别提高3个和4个百分点。
这有利于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各国在参与国际分工的时候,要优先考虑本国的优势产业和优势项目,以扬长补短,优势互补。
从资源禀赋看,我国的优势在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传统服务业经过多年发展,建立了服务网络,对服务对象和服务市场比较熟悉,缩小了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包括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内的劳动力成本低,这些年工资虽然有较大的增长,但仍然只相当欧美国家同等职位的1/10到1/7。
由于劳动力便宜并具有一定的素质,专业人员比率虽低但总数并不少,所以我国在劳务输出、建筑工程承包、旅游等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中保持一定优势。
当前传统服务业在我国服务业中仍占很大比重,是服务贸易收入的主要来源,具有比较优势。
劳动密集型传统服务业应依托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立足于比较优势形成竞争优势。
根据服务产业部门在经营规模、市场份额、增长速度和比较优势等方面的排序,确定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重点,优先发展旅游服务、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具有传统竞争优势的行业,并提高这些行业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增加贸易的附加值。
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大力发展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业,扩大短缺服务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继续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围绕便民服务,重点发展社区卫生、家政服务、社区保安、养老托幼、食品配送、修理服务和废旧物品回收等。
同时,要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传统服务业是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只有着眼全球资源和全球市场去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源跨国配置,才能真正克服禀赋缺陷、资本缺口、技术(知识)缺口以及内需不振等矛盾,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服务业除了要靠政策体制环境、人力资源、资金、技术外,最有效的办法是市场开放。
要不失时机地运用好发达国家通过经济全球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把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服务业转移过来,充分发挥我国人口多、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形成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既体现在国际贸易上,也体现在国内区域互补上。
现在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的许多贸易公司把贸易信息、品牌、金融、产品研发等业务留在本城市,而将生产、工艺、包装、保管、运输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向内地转移,就是为了发挥各区域间的优势。
这有利于区位优势互补,既发挥了沿海地区的竞争优势,也发挥了内地的比较优势,从而提升整个服务业竞争力。
现代服务业应利用好后发优势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服务业内部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以生产性服务业和专业性服务业为主的新兴服务业大量涌现并迅速发展。
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指那些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主要为生产者提供服务的行业。
现代服务业是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要表征的,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为生产服务,如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产品的设计、生产的信息化服务、金融和保险、产品的物流、产品的营销与售后服务、企业的管理和法律咨询、企业账户的会计和审计、产品的广告与推广、产品的国际贸易等等。
生产性服务业正日益成为经济增长必要的中间投入,投入的数量、质量和方式,越来越代表着经济的现代化程度。
除了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之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业中为满足个人提高生活质量和拓展能力需要的部分,如教育服务产品、现代媒体产品、文化艺术产品、旅游产品和公共服务产品的生产和需求也在不断地发展,由于它们的生产和供给都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模式,服务的技术手段日新月异,并较多地采用专业化、社会化的分工和合作,因此也将它们归为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囊括了商业、通讯、运输、教育、环保、金融、保险、证券、信息、法律、会计、健康、保健、旅游、文化娱乐及体育活动等。
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远程教育、网上银行、网上商场等新型服务不断涌现。
服务业中劳动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行业并存,现代服务业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度专业性、高附加值等明显特征。
现代服务业日益成为智力密集型部门,处在价值链的高端,其辐射能量强。
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结果,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服务业从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以资本密集型为主,并进一步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为主转变。
现代服务业的兴起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及经济服务化的结果,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服务业就越发达。
现代服务业代表未来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其比重大小决定了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服务业的水平。
由于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服务的固有属性,如面对面服务、个别性服务、即时性服务等,使数字化的服务产品也可存储、可远距离传送,从而具有可交易性。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服务业起步晚,相对落后。
尤其在现代物流、金融、保险、计算机数据服务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方面势单力薄。
由于现代服务业不发达,我国的交易成本比国外高10%~20%。
在国际贸易中,我国是服务贸易逆差国。
与此相反,发达国家则长期保持着服务贸易顺差。
当然,这也正是我国现代服务业发挥后发优势的操作空间。
我国现代服务业市场容量大,发展潜力可观,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
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实现服务业的突破性发展。
我国服务业总体上供给不足,生产性服务尤其偏低,仅占28%左右[2],而主要工业国达50%以上。
而且我国服务质量和效益不高、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水平低等。
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必然会促进产业分工的深化和协作的发展,产生对信息、物流、技术、金融等服务的巨大需求,为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空间。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创造了条件,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市场巨大是我国的重要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可以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后发优势,缩短或跨越某些技术发展阶段,通过引进现代技术和资金,高起点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并优化传统服务业的素质。
要用高新技术装备服务业,提高其科技含量。
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以市场换技术”、“以市场换资金”是发挥后发优势有效途径。
发挥后发优势的关键是,打破体制惯性和思维定势,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将自主创新与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直接利用高新科技成果来发展自己,利用速度效应、结构效应、开放效应和制度效应,尤其是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大国效应”,以实现跨跃式发展。
服务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几个要点我国服务业传统行业比重大,新兴行业相对不足;劳动密集型行业多,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少。
大力发展服务业,应坚持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与技术、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并举的方针,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和其他方面的比较优势,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市场,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运用现代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将传统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和现代服务业的后发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提高服务业的水平和现代服务业的比重。
一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应重视标准化建设。
标准是服务业的基因,它意味着市场,市场竞争的结果是标准为王,一流的公司创立标准。
标准也是顾客与服务商之间的纽带,制订标准的目的之一就是尽量使顾客需求与服务商相互协调。
对于相对难以储存的服务来说,标准尤其重要,因为标准化经营可提升企业的信誉,赢得顾客的信任。
标准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支撑,它直接反映着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以标准为基础的服务和相关体系,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具有相同的质量。
对其它企业,标准意味着技术壁垒和产业壁垒;在产业链上,标准是利益分配的工具,对横向竞争者,则意味着产品差异化难度增大。
因此,标准化是企业降低营销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手段。
支持服务业营销的标准,首推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已成为国际贸易游戏规则的一部分和产品质量仲裁的准则,许多国家千方百计地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争取主动权、发言权,并竭力在国际标准中反映本国的要求,体现本国利益。
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由技术战略转移到标准战略,从技术立国转向知识产权立国。
标准成了企业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来源。
实施标准化战略,主要有标准化产品、标准化服务、标准化形象、标准化运作与标准化管理等,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准则的认证检测机构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实行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和ISO14000环保标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认证体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