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法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法研究总结。

1. 引⾔随着能源和环境形势⽇益严峻,建筑节能将是我国的⼀项长期国策。

传热系数是建筑热⼯节能设计中的重要参数。

建筑构件(如门、窗等)的传热系数,可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其进⾏测试。

⽽建筑围护结构是在建造过程中形成的,其传热系数需要现场检测才能确定。

通过检测建筑的实际传热性能,来判定建筑保温隔热系统的产品、技术是否符合节能设计要求,以此来鉴定新系统的产品、技术的优缺点等,同时对分析建筑物实际运⾏中的能耗状况和施⼯过程的偏差也起着⾮常重要的作⽤。

本⽂对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法进⾏综述,注重对热流计法研究总结。

2.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法⽬前对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的⽅法主要有四种,即热流计法、热箱法、控温箱热流计法和常功率平⾯热源法。

2.1热流计法。

(1)热流计法原理[1]。

热流计法是利⽤温差和热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传热系数的测定。

通常的做法是⽤热流计、热电偶在现场检测出被测围护结构的热流密度以及内、外表⾯温度,通过数据处理计算得出建筑物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如图1)。

计算公式如下:(2)热流计法特点。

热流计法的核⼼是测量通过被测对象的热流,并假定传热为⼀维。

否则,热流有分量,计算出的被测物的热阻偏⼩,传热系数就偏⼤。

该⽅法是国家检测标准⾸选的⽅法,在国际上也是公认的⽅法,但是这种⽅法⽤在现场测试有严重的局限性。

因为使⽤该⽅法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在采暖期才能进⾏测试,我国的现实情况是有些地区基本不采暖、采暖地区的有些⼯程⼜在⾮采暖期竣⼯等,这样就限制了它的使⽤。

在计算时所⽤到的内外墙表⾯换热系数受环境(温度、风速、辐射等)的影响显著。

如⽂献[2]对实验⽤房进⾏了不同风速的情况下,外墙表⾯换热系数A 的研究,结果表明外环境(风速)对外墙表⾯换热系数的影响很⼤(如表1)。

⽂献[3][4]就其它环境(如⾬⽔和太阳辐射等)条件对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影响也作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也有较⼤的影响。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研究总结。

1. 引言随着能源和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建筑节能将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国策。

传热系数是建筑热工节能设计中的重要参数。

建筑构件(如门、窗等)的传热系数,可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其进行测试。

而建筑围护结构是在建造过程中形成的,其传热系数需要现场检测才能确定。

通过检测建筑的实际传热性能,来判定建筑保温隔热系统的产品、技术是否符合节能设计要求,以此来鉴定新系统的产品、技术的优缺点等,同时对分析建筑物实际运行中的能耗状况和施工过程的偏差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进行综述,注重对热流计法研究总结。

2.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目前对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热流计法、热箱法、控温箱热流计法和常功率平面热源法。

2.1热流计法。

(1)热流计法原理[1]。

热流计法是利用温差和热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传热系数的测定。

通常的做法是用热流计、热电偶在现场检测出被测围护结构的热流密度以及内、外表面温度,通过数据处理计算得出建筑物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如图1)。

计算公式如下:(2)热流计法特点。

热流计法的核心是测量通过被测对象的热流,并假定传热为一维。

否则,热流有分量,计算出的被测物的热阻偏小,传热系数就偏大。

该方法是国家检测标准首选的方法,在国际上也是公认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用在现场测试有严重的局限性。

因为使用该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在采暖期才能进行测试,我国的现实情况是有些地区基本不采暖、采暖地区的有些工程又在非采暖期竣工等,这样就限制了它的使用。

在计算时所用到的内外墙表面换热系数受环境(温度、风速、辐射等)的影响显著。

如文献[2]对实验用房进行了不同风速的情况下,外墙表面换热系数A 的研究,结果表明外环境(风速)对外墙表面换热系数的影响很大(如表1)。

文献[3][4]就其它环境(如雨水和太阳辐射等)条件对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影响也作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也有较大的影响。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技术的研究综述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技术的研究综述
N E&T C N OG F R T O CE C E H OL YI O MA I N N
o高校讲坛O
科技信息
建 围 构 工 现 检 技 研 综 筑 护结 热 性能 场 测 术的 究 述
汤 雯 雯
( 南京 师范大 学动 力工 程学 院 江 苏 南京 2 0 2 1 4) 0
【 摘 要】 对现在 已有的建筑 困护结构热 工性 能现场检 测技 术进行 归纳总结, 出现 有技 术的局限性 , 指 为改善 困护结构的热工性 能提供客
观 分析 的依 据 。
【 关键词 】 建筑围护结构 ; 传热 系数 ; 现场检测
Re e r h e d Te tTe hn l g fTh r a o e te fBu l n v l p nsr to s s a c on Fi l s c o o y o e m lPr p r is o idi g En e o e Co t uci n TANG e we W n- n
( co l o rE gn eig N nigNo a ies y Na j gJa gu2 0 4 hn ) S h o o P we n iern , a jn r l v ri , ni in s ,1 0 2C ia f m Un t n 【 b tatMe osfrmesr g te ha rnf ofc n fb i ig evlp osrcin r ecie n d t l osdr g te A s c] t d o aui h ett s rcef i to ul n neo e cnt t sae d sr d i ea .C niei h r h n a e ie d u o b i n l tt n f urn m tospoieabss r bet eaayi i re rv h em l e omac f uligevlp o s ut n. i ao s r t ehd ,rvd aif jci nls odrt i oetet r a r r n eo i n n e ecnt c os mi i o c e o o v sn o mp h pf b d o r i 【 yw r sB i igevlp ; ofc n f etrnf ;il s Ke o d ] ul n neo eC ef i t a a s rFe t t d ie oh t e de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现场检测技术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现场检测技术

热工缺陷检测技术
隔热性能检测技术
1、检测时间; 2、气候条件; 3、房间条件 ; 4、测点布置; 5、数据记录; 6、结果判定。 结果判定。
隔热性能检测技术
外表面吸收系数检测技术
1、试样选取; 2、太阳光反射比测试; 3、吸收系数计算。 吸收系数计算。
外表面吸收系数检测技术
遮阳装置检测技术
门窗气密性现场检测技术
操作流程: 3) 油膜安装与密封 3.1) 确认窗扇正常关闭。 3.1) 3.2) 清扫窗洞周围墙面 3.2) 3.3) 密封室内侧窗洞。从室内侧将整个窗洞用 3.3) 油膜覆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并将全部缝隙密封 (为避免油膜在检测过程中脱落,建议油膜周围 用透明胶带压缝粘贴3 用透明胶带压缝粘贴3-5次)。 3.4) 密封室外侧窗洞。 3.4)
一般规定
节能现场检测基础: 1、节能设计文件和审查备案登记表; 2、检测报告; 3、保温施工方法; 4、隐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报告。
一般规定
节能现场检测项目: 1、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2、围护结构热工缺陷; 3、围护结构隔热性能; 4、外门窗整体气密性; 5、外保温层厚度和抗冲击性能 6、门窗玻璃性能 7、外墙保温系统粘结强度 8、锚栓抗拉拔强度
门窗气密性现场检测技术
操作流程:
5) 检测 5.1) 开启工控机,打开动力箱电源。 5.1) 5.2) 进入三性测控系统界面,设定门窗气密性现场检测各项参数。 5.2) 5.3) 正式开始正负加压检测前,分别进行正负压150pa预备;预备 5.3) 正式开始正负加压检测前,分别进行正负压150pa预备;预备 加压、泄压结束后,检查检测设备自身以及油膜密封状态并做好记录。 5.4) 门窗附加渗透量检测。 5.4) 5.5) 拆除室外侧油膜。 5.5) 5.6) 门窗总渗透量检测。 5.6) 5.7) 软件数据处理;记录门窗附加渗透量、总渗透量、单位缝长渗 5.7) 透量、单位面积渗透量,并由检测人员签字确认。 5.8) 试件一检测完毕,关闭电源,拆除设备。 5.8) 5.9)选取试件二、试件三,重复步骤1-步骤5。 5.9)选取试件二、试件三,重复步骤1 步骤5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方法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方法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方法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是表征围护结构传热量大小的一个物理量,是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评价指标,也是隔热性能的指标之一。

热流计法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现场测试方法,国际标准和美国ASTM 标准都对热流计法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国家行业标准《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中明确指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宜采用热流计法或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定的其他方法。

1. 检测原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可定义为:在稳态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度差为1℃时,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热流计法其本质是要求通过热流计的热流即为通过被测对象的热流,并且该热流平行于温度梯度方向,即通过热流计的热流为一维传导,并且不考虑向四周的扩散,此时只要同时测得冷热两端的温度,即可根据公式计算出被测对象的热阻和传热系数。

2.热流计传感器介绍热流计是一种用于测定建筑围护结构热流密度的传感,输出的电信号是通过热流计热流密度的函数。

它由芯、热电堆、骨架、表面板及引线柱组成,如图 1 所示。

图 1 热流计构造图3.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方法(1)刚刚完工的外围护结构含水率特别高,检测时热流值不稳定,对现场热工性能检测的数据会有异议。

所以检测房间的选择现场检测宜在受检墙体已干透或主体结构施工完成至少3个月后进行。

使墙体基本干燥后对墙体进行热工性能检测,当测试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时,为了使传热过程接近一维传热,检测墙面长度和宽度越大越好,一定程度上检测房间越大越好。

热流计的测点位置应尽量选择在大面积墙面的中央。

如果建筑结构复杂,需按不同部位设置测点,求加权平均值。

另外考虑到房间的内外空气流动所选房间要易于封闭。

温度测点应选择在热流计测点边沿15 cm处,室外对应位置也应布置温度测点,在被测部位的内表面布置至少3块热流计,在热流计的周围布置不少于3个铜-康铜热电偶,在对应的外表面也同样地布置相应的热电偶,将这些热流计和热电偶用导线与温度、热流巡回自动检测仪连接之后,在内侧用加热器加热、或用空调控温,将温度设定为内外相差10℃以上,每30 min记录1次数据,开始一段时间的数据只能作为参考。

工程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技术

工程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技术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技术宏武,邢,王吉霖,德荣,亮,毅然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为改善居住建筑室热环境质量,提高人民居住水平,提高采暖、空调能源利用效率,贯彻执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2001年《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颁布实施[1]。

该标准在提出节能50%的同时,对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也进行了相应规定。

虽然《节能标准》在设计阶段保证了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达到目标要求,但并不能保证建筑物建造完后也能达到节能要求,因为建筑的施工质量同样非常关键。

因此,判定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是否达到标准要求,仅靠资料并不能给出结论,需要现场实测。

但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晚,至今尚无一套完善、先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节能现场检测技术,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建筑节能工作的规发展。

这使得建筑节能现场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发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是表征围护结构传热量大小的一个物理量,是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评价指标,也是隔热性能的指标之一[2],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

1现有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1.1热流计法[3]热流计是建筑能耗测定中常用仪表,该方法采用热流计及温度传感器测量通过构件的热流值和表面温度,通过计算得出其热阻和传热系数。

其检测基本原理为:在被测部位布置热流计,在热流计周围的外表面布置热电偶,通过导线把所测试的各部分连接起来,将测试信号直接输入微机,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可打印出热流值及温度读数。

当传热过程稳定后,开始计量。

为使测试结果准确,测试时应在连续采暖(人为制造室外温差亦可)稳定至少7d的房间中进行。

一般来讲,室外温差愈大(要求必须大于20℃),其测量误差相对愈小,所得结果亦较为精确,其缺点是受季节限制。

该方法是目前国外常用的现场测试方法,国际标准和美国ASTM标准都对热流计法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1.2热箱法[4]热箱法是测定热箱电加热器所发出的全部通过围护结构的热量及围护结构冷热表面温度。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现场检测技术标准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围护结构是建筑的外部结构,包括墙体、窗户、门等,在建筑节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性能,现场检测技术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意义、现场检测技术的必要性以及技术标准的制定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意义建筑围护结构是建筑的外部结构,是建筑与外界环境隔离的重要部分。

围护结构的节能性能对于建筑的节能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围护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能耗,降低能源消耗,为建筑自身提供一个良好的保温隔热环境。

因此,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性能不容忽视,需要进行严格的现场检测以保证其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

二、现场检测技术的必要性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性能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检测,以保障其质量。

目前,围护结构的节能性能主要通过现场检测来进行评估和监控。

而且,现场检测能够在建筑物未完工前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避免后期维修成本的增加。

因此,现场检测技术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性能,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

三、技术标准的制定为了规范建筑围护结构的现场检测工作,降低技术危险,保障施工质量和节能性能,必须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应包括现场检测的具体内容、方法、工具、标准要求、质量控制要点等。

在制定技术标准时,需要考虑围护结构的材料、施工工艺、施工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技术标准的制定还应考虑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规范,借鉴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使技术标准更为完善。

四、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现场检测技术标准的具体内容1.检测内容:主要包括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隔热性能、气密性能、水密性能等方面的检测。

2.检测方法:包括非破坏检测方法、实测法、模拟法等,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3.检测工具:例如红外热像仪、风压差法检测仪、水压试验仪等。

现场维护结构热工检测

现场维护结构热工检测

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检测一、检测仪器简介现场检测宜采用热流计法。

R70B建筑墙体热工性能检测设备,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主要由R70B液晶巡检仪、R70B液晶巡检仪采集软件一套、4块热流计片、12支温度传感器、专用线120米组成组成。

该仪器可以同时测试同一房间或相邻房间内的两面墙体。

技术参数:测温范围:-100.00 ~+100.00℃,热流范围:0.3 ~200.00 mV采集速度:200ms / 每通道,与参数相关采集精度:Pt1000基本误差小于±0.1℃,热流:±0.1 mV工作环境:温度:-20℃~50℃,湿度:小于90%R·H输出继电器触点容量:250V AC,2A(阻性负载)电源:160V AC~260V AC,50Hz二、检测依据JGJ/T 132-2009《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和JGJ/T177-200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三、检测方法热流计法检测应在受检墙体或屋面施工完成至少12个月后进行,检测时间宜选在最冷月进行,对设置采暖系统的地区,冬季检测应在采暖系统正常后进行检测;对未设置采暖系统的地区,应在认为适当提高室内气温后进行,检测期间建筑室内外温差不小于15℃。

检测持续时间不少96小时,检测期间室内空气温度温度应保持稳定。

四、结果处理数据分析宜采用动态分析法,借助于R70B液晶巡检仪采集软件可以快速进行。

当满足下列条件时,可采用算数平均法:1、围护结构主体部位热阻的末次计算值与24h之前的计算值相差不大于5%。

2、检测期间内第一个INT(2×DT/3)天内与最后一个同样长的天数内围护结构主体部位热阻的计算值相差不大于5%。

注:DT为检测持续天数,INT表示取整数的部分。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研究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研究

04 检测结果
根据现场测量数据,得出围护结构 的传热系数,为建筑节能性能评估 提供依据。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01
02
03
04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 测方法研究结论
经过本次研究,我们得出了一 种有效的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 数现场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 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实际应用,我们验证了该 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建筑围护 结构的传热系数,为建筑节能 设计和改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 支持。
04
工程案例分析与应用
工程案例一
检测方法
检测设备
检测条件
检测结果
采用热流计法进行现场检测,通 过在围护结构表面安装热流计, 测量热流密度,并结合温度梯度 计算传热系数。
使用专业热流计、温度传感器等 设备进行测量。
在稳定的室外气候条件下进行, 确保室内外温差稳定,避免瞬时 温度变化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 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建筑或已有建筑改造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 • 测量精度:高 • 测量范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围护结构,包括混凝土、砖墙、玻璃等。 • 设备要求:需要使用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等设备。 • 操作难度:中等,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装和操作。 • 对围护结构的影响:会破坏围护结构表面或内部,影响较小。
根据现场测量数据,得出围护结 构的传热系数,为建筑节能性能 评估提供依据。
工程案例二
检测方法
采用热像仪法进行现场检测,通过红外热像仪测量围护结 构表面温度分布,结合测量结果计算传热系数。
检测设备
使用专业红外热像仪、温度传感器等设备进行测量。
检测条件
在稳定的室外气候条件下进行,确保室内外温差稳定,避 免瞬时温度变化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实验一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测定

实验一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测定

实验一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测定一.验验目的:1. 了解围护结构内温度的观测方法和数据整理方法;对比空气层内有无反射材料对热阻的影响;并验证稳定传热的理论。

2. 了解所用设备的一般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是以稳定传热条件下,确定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即在冬季室内外温度变化不大时,建筑热工的观测。

根据公式: Rw q 0θθι−= ∴ q Rw 0θθι−=三.实验仪器及设备:1. 偶温度计:热电偶的原理是利用金属的热电效应。

用两种不同的金属线(常用铜和鏮铜)组成一个闭合回路(图一),当两个接合点A 和的温度不等时,回路中有电流通过,即B A 、两端点之间存在着电位差。

B AB E ()==0,t t E AB )t (f -)t (0f冷铜 鏮铜热热电偶测试示意图若冷端的温度固定,则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将是热端温度的涵数。

AB E t ()==0,t t E AB )t (f用热电偶测温因其热惰性小,感应快,体积小不易损坏,所以除能测定气温外,还能测定围护结构表面及内部的温度,并具有多点同时观测的优点。

注意事项:① 事先标定热电偶的热电势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以便测定时根据曲线由热电势换算成温度。

② 热电偶的感热接点必须与测温表面紧密接触。

可用石膏、环氧树脂等粘贴,粘贴材料的颜色应尽量与围护结构表面材料颜色一致。

2. 温度自动控制设备:一种由水银导电表及电子继电器两部分组成。

导电表下部是一普通温度计,上部有一铁块,可利用磁铁调整铁块的高度,在铁片的位置刻有度数即为控制温度的读数,铁片下常有一金属片,其位置随铁块的位置而改变,当铁块3. 的位置在表上部60°C 的位置,因此当下部温度计的水银到达60°C 就和金属片接触。

在水银导电表上有两根电线,将它接在电子继电器上,并将所控制的热电器电源也接在继电器的插座上,将电源接通,当到达所控制温度时,继电器就断路,低于控制温度就接通。

另一种用仪器控制温度。

围护结构实验报告

围护结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围护结构的性能测试,了解不同围护结构材料的热工性能,评估其在隔热、保温、防水等方面的表现,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围护结构是建筑物的外围护体系,主要包括墙体、屋面、地面等部分。

其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能耗和室内舒适度。

本实验通过测试不同围护结构材料的热工性能,包括导热系数、热阻、保温性能等,来评估其优劣。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 墙体材料:砖墙、加气混凝土砌块、泡沫塑料板等。

- 屋面材料:水泥砂浆、泡沫塑料板、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板等。

- 地面材料:混凝土、泡沫塑料板、保温板等。

2. 实验设备:- 导热系数测试仪- 热阻测试仪- 保温性能测试仪- 温度计- 计时器四、实验方法1. 导热系数测试:将待测材料放置在导热系数测试仪上,通过控制温度梯度,测量热量传递速率,计算导热系数。

2. 热阻测试:将待测材料放置在热阻测试仪上,通过控制热量传递速率,测量温度变化,计算热阻。

3. 保温性能测试:将待测材料放置在保温性能测试仪上,通过控制室内外温差,测量热量传递速率,计算保温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导热系数测试结果:| 材料名称 | 导热系数(W/m·K) || -------- | ----------------- || 砖墙 | 0.81 || 加气混凝土砌块 | 0.19 || 泡沫塑料板 | 0.028 |分析:泡沫塑料板的导热系数最小,说明其隔热性能最好。

2. 热阻测试结果:| 材料名称 | 热阻(m²·K/W) || -------- | ----------------- || 砖墙 | 1.24 || 加气混凝土砌块 | 6.57 || 泡沫塑料板 | 35.71 |分析:泡沫塑料板的热阻最大,说明其保温性能最好。

3. 保温性能测试结果:| 材料名称 | 保温性能(%) || -------- | ----------------- || 砖墙 | 30.5 || 加气混凝土砌块 | 75.3 || 泡沫塑料板 | 98.6 |分析:泡沫塑料板的保温性能最好,其次是加气混凝土砌块,砖墙的保温性能最差。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

•引言•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技术概述•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红外热像仪检测法目•现场检测方法的优化建议和研究方向•参考文献录01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建筑节能的深入推进,对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方法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是衡量建筑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标,其准确检测对于建筑节能改造、能源审计和能耗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现有的检测方法主要集中在实验室检测和模拟计算,而现场检测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尚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方法01010203间接测量法的定义间接测量法不需要破坏围护结构的表面,可以在已经建成的建筑上使用。

间接测量法的优点间接测量法的缺点红外热像仪检测法的定义红外热像仪检测法的优点红外热像仪检测法的缺点红外热像仪检测法01热流计法该方法通过在围护结构表面安装热流计,测量热流密度,从而计算出传热系数。

热流计法具有测量准确度高、适用范围广的优点,但需要长时间稳定测量,对现场条件要求较高。

热流计法是一种直接测量围护结构热流密度的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围护结构,包括墙体、屋顶、门窗等。

热电偶法热电偶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围护结构表面温度来计算传热系数的方法。

该方法将热电偶探头嵌入围护结构表面,测量表面温度,并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传热系数。

热电偶法具有测量速度快、操作简便的优点,但需要严格控制现场条件,避免干扰测量结果。

热敏电阻法热敏电阻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围护结构内部温度来计算传热系数的方法。

该方法将热敏电阻嵌入围护结构内部,测量内部温度,并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传热系数。

热敏电阻法具有测量准确度高、适用范围广的优点,但需要破坏围护结构,对建筑造成一定影响。

01优点适用于各种建筑围护结构,测量精度较高,稳定性较好。

测量原理通过控制热箱内的温度高于室内温度,使热箱内壁受到传热作用,传热过程进行一段时间后,热箱内壁的温度达到平衡,测量内壁的传热系数。

缺点需要使用大型设备,检测过程比较繁琐,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

02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 测方法概述
现场检测方法分类
01
热流计法
通过测量围护结构内表面的热流强度,结合内表面温度和材料热物性参
数,计算出传热系数。该方法适用于稳态传热条件下的围护结构传热系
Hale Waihona Puke 数检测。02热箱法
通过测量围护结构外表面温度和热流强度,结合外表面材料热物性参数
,计算出传热系数。该方法适用于稳态传热条件下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新型检测技术研发
进一步研发高效、准确的建筑围 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技术, 如红外热像仪、热线风速仪等。
智能化检测系统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 开发智能化的建筑围护结构传热 系数现场检测系统,提高检测效
率和准确性。
多功能检测设备
研发具备多种功能(如测量、分 析、诊断等)的建筑围护结构传 热系数现场检测设备,满足不同
明确检测建筑围护结构的类型、材料、构造等信息,以便 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制定检测计划
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整理
现场测量与记录- 确定测量点
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包括温度、热流等数据的整理。数据处理
04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 测方法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
检测前应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 全,避免因检测操作导致结构 破坏或人员伤亡。
红外热像仪法
设备昂贵、操作简便、测 量精度较高,适用于非稳 态传热条件下的围护结构 传热系数检测。
现场检测方法适用范围
热流计法
红外热像仪法
适用于混凝土、砖、石等材料的围护 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也可用于金属、 玻璃等材料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 。
适用于混凝土、砖、石等材料的围护 结构传热系数检测,也可用于金属、 玻璃等材料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 。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标准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标准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标准一、检测方法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应采用稳态法或非稳态法进行。

稳态法适用于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精确测定,非稳态法则适用于工程初步评估或现场快速检测。

具体选用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测试需求。

二、检测仪器检测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所需的仪器应满足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

主要仪器包括:热流计、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必要的辅助设备。

所有仪器都应在有效期内,并定期进行校准。

三、检测步骤1.准备工作:确定测试对象,清理围护结构表面,安装热流计和温度传感器。

2.开始测试:启动数据采集器,记录测试过程中的热流量和温度数据。

3.结束测试:测试结束后,关闭数据采集器,并记录所有数据。

4.数据处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四、检测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应包括数据清洗、异常值处理、数据分析和结果计算等步骤。

应根据所使用的检测方法和仪器,采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得出准确的传热系数值。

五、检测报告编写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测试对象描述、测试环境、测试方法、仪器校准、测试步骤、数据处理方法、测试结果及判定等。

报告的编写应清晰、准确,易于理解。

六、检测精度要求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精度应根据实际需求和测试条件确定。

通常情况下,精度要求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七、检测人员资质进行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资质,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熟悉测试方法和仪器操作。

八、检测安全要求在进行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时,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测试现场的安全。

在特定情况下,可能需要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例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等。

九、检测结果判定根据所测得的传热系数值,与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对比,判定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对于不满足要求的围护结构,应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十、检测周期与频次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周期与频次应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进行确定。

对于新建工程,应在工程竣工验收时进行一次检测;对于既有建筑,应根据需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以评估其热工性能状况。

围护结构现场实体检验

围护结构现场实体检验

附录C 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验方法
4 按照本规范14.1.2条的检验目的给出是 否符合设计要求的检验结论; 5 附有带标尺的芯样照片并在照片上注明 每个芯样的取样部位; 6 监理(建设)单位取样见证人的见证意 见; 7 参加现场检验的人员及现场检验时间; 8 检测发现的其他情况和相关信息。
附录C 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验方法 ☼ 给出钻芯检验外墙节能构造的检验报告主
14.1 围护结构现场实体检验
☼ 规定了现场实体检验的抽样数量。
☼ 给出了确定抽样数量的方法:
☼ 在合同中约定(但约定不能低于…);
☼ 本规范规定的是最低数量。
一个单位工程每项实体检验最少抽查 3个试件(3个点、3樘窗等)
14.1 围护结构现场实体检验
14.1.5 外墙节能构造的现场实体检验应在监 理(建设)人员见证下实施,可委托有资 质的检测机构实施,也可由施工单位实施。
附录C 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验方法 ☼ 给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结论的判断方法
☼ 实测厚度的平均值达到设计值95%以上, ☼ 否则应判不符合设计要求。
且最小值达到设计90%以上时,应判符合;
附录C 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验方法
C.0.9 实施钻芯检验外墙节能构造的机构 应出具检验报告。检验报告的格式可参照 表C.0.9样式。检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内 容: 1 抽样方法、抽样数量与抽样部位; 2 芯样状态的描述; 3 实测保温层厚度,设计要求厚度;
☼ 受到检测条件、检测费用和检测周期的制
约,对墙体等进行传热系数检测难以广泛
推广;
☼ 规定了建筑围护结构现场实体检验项目为 外墙节能构造和建筑外窗。
14.1 围护结构现场实体检验
14.1.2 外墙节能构造的现场实体检验方法见 本规范附录C。其检验目的是: 1 验证墙体保温材料的种类是否符合设计 要求; 2 验证保温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上海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上海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上海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背景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对热量的传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最关键的参数便是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是评估建筑物的保温性能的核心指标,也是评估建筑物整体热工性能的重要参数。

由于建筑材料的不同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传热系数会有一定的变化。

因此,准确测量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对于评估建筑物保温性能、节能减排十分重要。

反映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技术是建筑工程领域重要的一环。

目前,上海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承办了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工作,旨在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同时推动建筑领域检测技术的升级。

检测方法上海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采用的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热流计法和温度场分析法。

热流计法热流计法是目前常用的测定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热流计(Heat Flux Transducer)来测定外墙(或外墙保温层)上、下表面的热流量。

通过仪器可以记录在相同的温度差下传导到表面的热流量。

通过对各方面的考虑,得到了建筑物围护结构的总传热系数。

温度场分析法温度场分析法是一种计算方法,它基于建筑物围护结构的数值模拟。

该方法是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来分析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

该方法将建筑物的物理结构及其热学性质等输入到计算机软件中,在计算机中模拟某一温度场下建筑物内、外侧表面的温度分布,从而得到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检测步骤根据上海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的规定,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计划和准备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确定检测的建筑物,检测的表面区域以及采用的检测方法。

2.实地测量阶段。

根据采用的检测方法,分别进行实地测量。

对于热流计法,需要将热流计粘贴到外墙表面或外墙保温层表面上,通过测量热流计两侧的温度差来计算传热系数;对于温度场分析法,需要通过扫描仪扫描建筑物外墙表面来构建建筑物的三维模型,然后通过计算机模拟来计算传热系数。

探讨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技术

探讨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技术

探讨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技术摘要:本文主要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技术1、引言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建筑材料的化学成份、密度、温度、湿度等,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受气候、施工、生产和使用状况等各方面的影响,建筑材料往往会含有一定水分,这样,将会导致建筑物的保温性能下降。

目前,建筑材料热工性能检测主要在实验室完成,在稳态状态下测试材料的热工性能,实验室测试数据是建筑材料干燥至恒重状态下的测试结果,而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因使用环境的不同,其热工性能及节能效果会有很大差异,因此,为验证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节能效果,对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现场检测非常必要。

2、现场检测技术2.1热流计法热流计法是多标准规定使用的技术,也是现场测量围护结构热阻权威性较高的方法。

在国际标准ISO9869和美国ASTM标准中都有明确规定,热流计法适用于现场围护结构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的测定。

其基本思路是充分利用热流计片的功能测定通过单位面积围护机构的热流量,并用温度传感器将围护结构两侧的温度测量出来,再按照传热公式计算出传热系数。

热流计法工作原理:该方法是利用围护结构两侧的传热温差以及热流量的关系来测定传热系数。

因为检测材料制存在一定的热阻,测试检测材料时,热流会经过检测材料按照热量传递的方向促使温度呈现出一个逐渐衰减的过程。

现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通常会选用平板式热流计。

在准稳态环境下,测量通过热流计的热流量就得到了围护结构的热流量,其公式为:q=K(t2-t1)=KΔt。

式子中:q代表经过热流计的热流量;Δt代表围护解耦股两侧温差;K代表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过程中,尽量缩小测温点与热流计的距离,热流通过热流计时会出现热电势,并转化成热流量值,其公式为:q=E·C。

式子中:E代表热流计热电势;C代表热流计系数。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技术分析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技术分析
关键词 : 传热 系数; 现场检测; 检测设备 中图分类号: T 1 U1 . 1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7 —2 72 1)30 6 —3 6 373 (0 20—0 30
Fed M e s r e tTe h l g fBu li g En ls r sHe tT a se e iin il a u em n c no o y o i n co u e’ a r n f rCo f ce t d
o 年第 期总 0 第 期 (第4卷 。
N . i 2 1 (oa o 5 . 1 0 o n 0 2 T tl . 3Vo. ) 3 N 2 4
Hale Waihona Puke 建 筑 节 能 ■ 标 准 与 检 测
S TANDARD & T T NG ES I
d i1.9 9 .s.6 37 3 . 1 . .1 o:03 6 /i n17 —2 72 20 0 6 js 0 3
猛 的发 展 , 别 是 自 2 0 年 J J 3 - 2 0 《 暖 居 特 01 G 12 0 1 采
住 建筑 节 能检 验标 准》 以下简称 “ 能检验 标 准 ’发 ( 节 , ) 布 以来 , 针对 供 暖 能耗 已经 形 成 了一套 较 为严 密 的测 试 方 法和 现场 检测 手段 。 是 限于 现有测 量 设备 的精 但 度 和 现有 理 论 的研 究深 度 , 建筑 节 能现 场检 测 技术 有 待于进 一 步提 高 , 节能检 测 标准 也有 待进 一步 修缮 。
建筑物 围护结构传热 系数现场检测技术分析
马 立 , 魏代 晓
绵阳 6 1 1) 2 0 0 ( 西南科技大学 , 四川
摘要 : 建筑节能是 当今社会的热点与难点 , 建筑物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检测是建筑节 能的重要手段 。通 过对现 有建筑物 围护结构传

红外热像仪用于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

红外热像仪用于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
范 发 展 。 因 而 ,建 筑 节 能现 场 检 测 技 术 的研 究 开 发 , 显 得 尤 为 迫 切 和 重 要 I。 J J
1 围护结构传 热系数现场检测 的现 有方法
目前 ,国 内外评 价建筑 节 能是否达 标 ,大 多采用建筑 热 工法现 场检测 。建筑 热 工法现 场检 测 中关键 的 指 标是建筑 围护结构 的传热 系数【。当前 ,我 国现场检 测传热系数 的方 法主要 有热 流计法 、热 箱法 。其 中
收 稿 日期 :2 1 - 32 000.0
14 0
河 北理工 大学 学报 (自然科学 版 )
第3 2卷
测 部位 的传热 系数 。

( t) ~ 。
式中:
尼—— 被测 对象传 热系数 ,w/ ・ ; ( ℃) 9 — — 通 过被 测对 象功 率 ,w; 热箱 开 口面积 ,m : t — 热 箱空气 温度 ,℃ ; f — 冷箱 或室外 温度 ,℃。 热流 计法和 热箱 法都有其局 限性 ,热流 计法 有如下 问题 :() 测周期较 长 ,我 国 《 暖居 住建筑 节 能 1检 采
各级政府 对建筑节 能工作十 分重视 ,先后 颁布 了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节 约能源 法 》 关于加快 墙体 材料革 新 、《
和推广节 能建筑 的意见 的通知 》等 一系列 法律法 规和 政策性 文件 。但 由于我 国建筑 节 能工作起 步较 晚 ,至
今 尚无 一套完善 、先进 、适 合我 国 国情 的建筑 节能现 场检 测技术 ,在某 种程 度上 限制 了建筑 节 能工作 的规
第 3 2卷
第 4期
河 北 理 工 大 学 学报 (自然科 学版 )
J u n l f b i oi c ncUnv ri ( trl ce c dt n o r a e P le h i ies yNaua S in e io ) o He t t E 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方法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是表征围护结构传热量大小的一个物理量,是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评价指标,也是隔热性能的指标之一。

热流计法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现场测试方法,国际标准和美国ASTM 标准都对热流计法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国家行业标准《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中明确指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宜采用热流计法或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定的其他方法。

1. 检测原理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可定义为:在稳态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度差为1℃时,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热流计法其本质是要求通过热流计的热流即为通过被测对象的热流,并且该热流平行于温度梯度方向,即通过热流计的热流为一维传导,并且不考虑向四周的扩散,此时只要同时测得冷热两端的温度,即可根据公式计算出被测对象的热阻和传热系数。

2.热流计传感器介绍
热流计是一种用于测定建筑围护结构热流密度的传感,输出的电信号是通过热流计热流密度的函数。

它由芯、热电堆、骨架、表面板及引线柱组成,如图 1 所示。

图 1 热流计构造图
3.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方法
(1)刚刚完工的外围护结构含水率特别高,检测时热流值不稳定,对现场热工性能检测的数据会有异议。

所以检测房间的选择现场检测宜在受检墙体已干透或主体结构施工完成至少3个月后进行。

使墙体基本干燥后对墙体进行热工性能检测,当测试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时,为了使传热过程接近一维传热,检测墙面长度和宽度越大越好,一定程度上检测房间越大越好。

热流计的测点位置应尽量选择在大面积墙面的中央。

如果建筑结构复杂,需按不同部位设置测点,求加权平均值。

另外考虑到房间的内外空气流动所选房间要易于封闭。

温度测点应选择在热流计测点边沿15 cm处,室外对应位置也应布置温度测点,在被测部位的内表面布置至少3块热流计,在热流计的周围布置不少于3个铜-康铜热电偶,在对应的外表面也同样地布置相应的热电偶,将这些热流计和热电偶用导线与温度、热流巡回自动检测仪连接之后,在内侧用加热器加热、或用空调控温,将温度设定为内外相差10℃以上,每30 min记录1次数据,开始一段时间的数据只能作为参考。

当相邻2次测量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大于5%时即可结束测量,或者观察巡检仪上的读数,当温度和热流计的读数不再发生趋势性变化后,继续连续测4 h结束测量。

由于热流计热阻一般比被测围护结构的热阻小很多,传热工况影响很小,因此热流计的热阻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在稳定状态下,流过热流计的热流量亦为被测围护结构的热流量。

(2)热流计和温度传感器的安装方法:热流计应直接安装在被测围护结构的内表面。

为了保证接触良好、测量准确、装拆方便,热流片宜采用导热硅脂粘贴,并用粘性较强的胶带纸“井”型固定,以防热流片和墙体间有空隙和掉落,温度传感器应在被测围护结构两侧表面安装。

内表面温度传感器应靠近热流计安装,外表面温度传感器宜在与热流片相对应的位置安装。

温度传感器连同 1 m长引线应与被测表面紧密接触,传感器表面的辐射系数应与被测表面基本相同。

在测室内温度时,温度传感器一般应设在房间的中央离地面1.60 m处,使室内的环境温度较为准确。

(3)检测时为了防止房间内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需把房间紧紧封闭。

但很多工地在检测时并没有安装房门,此时可以采用建筑保温中常用的材料保温板来封闭房间。

最好能用一块大的保温板正好把门全部封住,如果没有类似大的保温板可以采用几个小的保温板拼成一个门状大的保温板把房门封住,再用胶带彻底把边缘粘住封死。

倘若房间有空调孔也可切割出与孔洞相应大小的保温板把空调孔堵死。

此外检测时窗户也要关紧如有渗漏可用胶带封闭。

(4)试测检查把连接屋顶屋面和墙面的各温度传感器和热流计的前端插到检测仪器的端口上,并记下相应的位置。

打开检测仪器开关.观察各传感器所显示的温度和热流量参数是否与此时所处的环境温度相匹配,如果不匹配需追查原因并诊断,当传感数据都吻合时即可测试。

(5)测量时间的控制检测时待墙体蓄热稳定后方可进行正式测试,检测时间应>96 h。

采用累积式测法,每30 min自动记录数据1次。

对于轻型围护结构:单位面积比热容<20 KJ /(kg·K),宜使用夜间采集数据f(日落后1 h至日出)计算围护结构的热阻。

当经过连续4个夜间测量之后,相邻2次测量的计算结果相差≤5%时即可结束测量。

对于重型围护结构:单位面积比热容≥20 KJ/(kg·K),应使用全天采集数据(24 h的整数倍)计算围护结构的热阻,且只有在下列条件得到满足时方可结束测量:末次热租R计算值与24h 之前的R 计算值相差≤5%;检测期间内第 1 个INT(2 ×DT /3)天数内与最后一个同样长的天数内的计算值相差≤ 5%f。

注:d 为检测持续天数,INT 表示取整数部分1。

4.现场操作
参考资料:
(1)庄一心《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技术分析与探讨》工程质量2006.No.12
(2)田斌守《建筑节能现场检测方法》江苏建筑2011年第2期(总第 140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