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 8 已亥杂诗》教案_0
已亥杂诗教案
已亥杂诗教案教案标题:《已亥杂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分析《已亥杂诗》的主题和意义。
2. 掌握《已亥杂诗》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3. 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已亥杂诗》中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2. 分析《已亥杂诗》的结构和形式。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5分钟):介绍杂诗的概念,并与学生分享杂诗的特点、历史背景以及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
2. 学习课文(15分钟):a. 学生阅读《已亥杂诗》,并尝试理解其中的意思和情感。
b. 学生讨论诗歌中表达的主题和作者的态度。
c.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形式,如诗歌的韵律、格律和修辞手法等。
3. 分组合作(15分钟):a. 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并分享他们对《已亥杂诗》的理解和感受。
b. 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解读和诗歌鉴赏。
4. 整合讨论(20分钟):学生展示他们的解读和鉴赏,共同讨论《已亥杂诗》中的主题和意义。
通过多角度和多层次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5. 知识梳理与归纳(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梳理已学内容,总结《已亥杂诗》的主题和意义。
6.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分析《已亥杂诗》的主题,并谈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发表观点的能力。
2. 阅读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已亥杂诗》的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发展情况。
3. 倾听学生对教学过程和内容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现代诗歌作品,进行文学比较和文本解读。
2. 引导学生写一首自己的杂诗,并与同学分享交流。
3. 组织学生参观文学展览或文学讲座,拓宽他们的文学视野和知识面。
以上是一个针对《已亥杂诗》的教案示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己亥杂诗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己亥杂诗》【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领悟作者情感,体会作者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
2.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3.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及作品龚自珍,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
《己亥杂诗》是诗人辞官后的杂诗,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诗人共写了绝句315首。
这里选的是第五首。
这一大型组诗记述了诗人的家世出身、仕官经历、诗友交往、生平著述以及思想感情、革新建议等,可以看成是一部用诗写成的回忆录。
二.大意离愁无边,白日惨淡,对春吟诗,挥鞭东指,眼前便是天涯路漫漫.落花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它们化为春泥后,更把花儿养护爱怜.三.诗文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此句写出了诗人离开京城时的感情.以“浩荡”二字,极为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
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白日斜”三字一笔勾勒景物,渲染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
吟鞭东指即天涯:“离京”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涯的终结.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离别之愁,伤怀之意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落红”的形象,成了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借落花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四.合作探究1.诗中写了几种心境?A.离别忧伤;B.回归的愉快;C.积极的人生态度2.按要求用原文诗句填空:①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②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4.《己亥杂诗》中直接叙事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己亥杂诗》。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的含义。
(2)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2、难点(1)领会诗歌中运用的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妙处。
(2)深入理解诗人复杂的情感以及诗歌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提问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咱们要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它的名字叫《己亥杂诗》。
大家知道吗?这首诗可是清朝的大诗人龚自珍写的哟!说起龚自珍,那可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我去参观一个古代文人的故居展览,在那里看到了龚自珍的一些介绍和他的作品展示。
其中有一幅他的画像,那眼神,仿佛透着深深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当时我就在想,这位诗人到底经历了什么,能让他的眼神中蕴含着如此复杂的情感。
这也让我对他的诗作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的欲望。
(二)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朗读,正音。
(三)理解诗意1、结合注释,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全班交流,教师讲解重点字词和诗句。
(四)体会情感1、提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引导学生从诗句中找出相关词句进行分析。
3、教师总结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五)赏析手法1、探讨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等。
2、分析这些手法对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的作用。
(六)拓展延伸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爱国诗人和他们的作品。
2、引导学生思考在当今时代,我们应该如何爱国。
(七)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走进了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感受到了他的忧国之情。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像诗人一样,心怀国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己亥杂诗》新教案范文3篇
2024《己亥杂诗》新教案范文3篇教案《己亥杂诗》新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己亥杂诗》。
2.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 学生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1. 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的理解。
2. 学生运用意象进行创作的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2. 讨论法: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 创作法:学生运用意象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己亥杂诗》的背景和作者龚自珍的生平。
2. 讲解:逐句讲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
3. 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 创作活动:学生运用诗中的意象进行创作,可以是绘画、写作或其他形式。
5. 展示和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课后作业:1. 背诵《己亥杂诗》。
2. 写一篇短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 运用诗中的意象进行创作,可以是绘画、写作或其他形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己亥杂诗》,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并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创作。
学生通过讨论和创作活动,深入理解了诗中的意境,提高了自己的创作能力。
教案《己亥杂诗》新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己亥杂诗》。
2.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 学生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1. 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的理解。
2. 学生运用意象进行创作的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2. 讨论法: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 创作法:学生运用意象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己亥杂诗》的背景和作者龚自珍的生平。
2. 讲解:逐句讲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
3. 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 创作活动:学生运用诗中的意象进行创作,可以是绘画、写作或其他形式。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 8 已亥杂诗》优质课教案_3
主旨: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限愁思,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理想至死不渝的执着态度。
八、落实:
1.背诵全诗。
2.随堂小练习:
①本诗中那句表达了作者报效祖国的愿望:
师生共同探讨诗歌的深层含义。
赏析:可形成书面文字,也可即兴发言。
做笔记。
比赛背诵,做练习。
三、朗读诗歌
1.学生自读
2.教师泛读
3.划分节奏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四、自主学习
1.小组讨论诗歌各句中字词主要意思
2.汇报交流
A.浩荡离愁白பைடு நூலகம்斜:
浩荡:广大无边。
离:离开京城、朝廷。
白日:太阳(白日依山尽。)
B.吟鞭东指即天涯:
领会诗歌的深层意蕴,便于学生对诗歌实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5分)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赏析水平、书写水平、语言表达水平。(5分)
让学生对知识重点有更清晰的把握。(5分)
注重课题实效,使本课内容得到很好的落实。(6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设计目的、
时间分配等)
②本诗中那句表达了作者对京城的眷恋和深切的离别情绪: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设计目的、
时间分配等)
3.总结全诗:满怀离愁面对夕阳西下,鸣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
五、解析:
一二句写龚自珍报国无门,终于辞官回归杭州故里,心情十分苦闷。用“浩荡”来形容愁之深、之久。用夕阳西斜来烘托离愁,更为愁绪抹上了一层重重的色彩。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情怀。甩响马鞭,奔向遥远的天涯,从此和朝廷天各一方,决然离开京城,湮没于滚滚红尘之中。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古诗词背诵 8 已亥杂诗》公开课教案_5
人教2001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图画,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人渴望涌现各类人才以求革新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学习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搜集相关古诗作者即时代背景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清朝诗人龚自珍的古诗,学诗前老师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
2、师课件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1.知诗人,解诗题;2.抓字眼,晓诗意;3.想画面,悟诗情;4.读诗文,入诗境。
)二、解诗题,知作者。
1、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质疑诗题,了解作者。
三、抓字眼,晓诗意。
1.师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2.师课件出示自主学习提示。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停顿准确,读顺诗句。
(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联系课前收集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3).通过自学,你能读懂什么?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3.指名读,评读,练读。
(纠正字音与停顿)4.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交流,5.生说诗意。
四、想画面,悟诗情。
(一)教学第一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1、读第一句诗,透过字面去想象,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2、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师小结。
(二)教学第二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1.大家读读后一句。
作者要劝谁?劝什么?怎样劝?(课件示图,说、读)2.师生共同诵读。
五、读诗文,入诗境。
1、指生再读诗。
2、小组赛读诗。
3、全班齐读诗。
4、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同学们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想要借这首诗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⒈拓展:出示《己亥杂诗》第5首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⒉作业:诵读默写所学古诗。
七、板书设计己亥杂诗(清)龚自珍重抖擞希望社会变革哀劝降人才期待人才辈出。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 8 已亥杂诗》优质课教学设计_2
8、己亥杂诗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默写《己亥杂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8课古诗《己亥杂诗》。
请大家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
作者是(清)龚自珍(板书)。
谁能解释一下诗的题目: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
请看我们本节课的目标和重难点: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古诗,读准字音)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请看老师给大家准备的龚自珍的资料(出示)学生读。
(教师强调,这是《己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
)2、师:请大家看着课本,我们先来听老师范读一遍,要求听准字音。
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听得最认真。
3、师范读。
4、检测:谁有信心读好?指名读——再指名读,强调己(jǐ)、恃(shì)、喑(yīn)的读音。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课件出示自学指导)(一)师:大家读得真好!我们一起来看本节课的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看课下注释或查工具书,说说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5分钟后,我们来比一比,谁回答得好。
)生自学,教师巡视。
(二)检测师:刚才大家自学得都很认真,相信这首诗也难不住大家。
A、1.(出示诗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师:谁愿意解释前两句诗(指名说),九州:中国。
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恃(shì):依靠。
喑(yīn):哑。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究:终究、毕竟。
2.指名说古诗意思: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不过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
3.师出示答案,生齐读。
师:作者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当时死气沉沉的局面,以及希望改变这个局面的有效途径。
这说明什么?生:希望改变现状。
(师板书:希望改变现状)B、出示第三、四句(出示课件)(指名解释)1. 天公:造物主。
六年级已亥杂诗教案
六年级已亥杂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龚自珍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理解《己亥杂诗》的诗意。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
4、帮助学生学习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难点(1)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爱国情感。
(2)学习诗歌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清朝末年社会动荡、列强侵略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当时的历史背景。
(2)提问学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你们觉得文人会有怎样的感慨和思考?(3)引出课题《己亥杂诗》,介绍作者龚自珍。
2、作者及背景介绍(1)龚自珍(1792 年 8 月 22 日-1841 年 9 月 26 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
汉族,浙江临安(今杭州)人。
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
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2)《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己亥年(1839 年)写的一组诗,这一年作者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往返途中创作了这组诗。
这组诗共 315 首,本诗是其中的第 125 首。
3、朗读诗歌(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读音和朗读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
(4)全班齐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4、诗歌讲解(1)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
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恃:依靠。
风雷:比喻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喑,哑,无声。
究:终究,毕竟。
诗意: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 8 已亥杂诗》教案_0
己亥杂诗教学内容:这首诗是小学阶段难得一见的政治诗,与平时我们教学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的诗不同,诗人采用“创景抒情”的方法——通过创设的意象来表现情感:“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诗的内容从“清末的社会现状”到“复杂情感”再到“急切愿望”,对学生来说理解比较难。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水平1、朗读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
2、联系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3、初步感知本诗的表达特点。
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设计理念:充分地研读教材、把握教材,抓准教学的重难点,并在教学设计时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水平的踏实训练,与小学高年段的阅读要求贯彻到教学中,在学生自学自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我适当的点化引导学生学习、学会学习方法、形成学习水平,。
在此过程中,情感的体验是必然的催化剂和目的。
教学过程:一、以错字板书激趣,营造学习氛围1、以前我们学的诗多是唐宋时期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距今仅一百多年,清代龚自珍的一首诗。
2、板书:已亥杂诗(把“己”写成“已”)3、指名读课题,学生发现错误书写并指正(请学生讲解并总结“己”和“已”的区别和怎样记住它们的字形。
)4、全班齐读课题,解释诗题①读了课题你们知道诗题的意思吗?谁来说一说?(课前学生已经通过查字典和翻阅工具书,明白“己和亥”两字的意思,学生自己汇报:己是天干的第六位,亥是地支的第十二位,所以诗题就是1839年。
然后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和查阅资料了解到这首诗是龚自珍在辞官南下,把一路上的所见所思所想记录成 315首日记体组诗。
)②在1840年,你们知道中国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吗?(学生根据课前的搜集汇报:鸦片战争。
)③小结:这个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以前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
六年级古诗词已亥杂诗教案
六年级古诗词已亥杂诗教案六年级古诗词《己亥杂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2)体会诗歌的写作手法,领悟诗歌的意境。
2、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诗人的复杂情感。
(2)引导学生将诗歌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体会诗歌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诗歌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一首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古诗——《己亥杂诗》。
2、介绍作者龚自珍。
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盦,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朗读,正音。
4、全班齐读古诗。
(三)理解诗意1、结合注释,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指名汇报,教师点拨。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意思是: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意思是: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四)深入探究,体会情感1、思考:诗人为什么会感到悲哀?(因为当时的社会黑暗腐朽,政治腐败,人才被压抑,社会缺乏生机和活力。
)2、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愿望的?(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呼吁上天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地降下更多的人才,以改变社会的现状。
)3、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
六年级语文下册《已亥杂诗》教案、教学设计
3.请学生课后搜集有关龚自珍的其他诗作,了解其诗歌特点及文学成就,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目的: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提高文献检索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4.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已亥杂诗》中表达的家国情怀,结合时事,谈谈自己对国家、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目的: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培养热爱祖国、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
2.学生通过学习《已亥杂诗》,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3.学生在品味诗歌美好情感的同时,学会关爱他人,尊重生命,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
4.情感体验,表达交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鼓励他们用朗读、写作、表演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表达能力。
5.联系生活,拓展延伸:将诗歌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6.评价反馈,激励进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不断进步。
4.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审美特点,培养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深入剖析,让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提高分析、综合、评价等思维能力。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诗歌的情感,培养表达能力。
六年级语文下册《已亥杂诗》教案、教学设计
《己亥杂诗》教案设计
《己亥杂诗》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学习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这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诗人的思想情感。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龚自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1.2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诗作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第二章:作者及创作背景2.1 作者简介介绍龚自珍的生平事迹、文学地位和影响。
2.2 创作背景解析《己亥杂诗》的创作背景,包括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状况和诗人个人经历。
第三章:诗作内容解析3.1 诗作概述对《己亥杂诗》的整体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包括诗作的主题、结构和风格。
3.2 逐诗解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作,如《己亥杂诗·其五》,进行详细解析,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思想内涵。
第四章:艺术特色分析4.1 诗歌手法技巧分析《己亥杂诗》中的修辞手法、韵律特点和表现手法等。
4.2 作品风格特色探讨《己亥杂诗》的艺术风格,如豪放、婉约等,并与其他诗人作品进行比较。
第五章:课堂练习与拓展5.1 课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诗作内容、艺术特色的理解。
5.2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或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第六章:分组讨论与分析6.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己亥杂诗》中的某一特定主题或手法进行深入讨论。
例如,讨论诗中的政治讽刺意味或者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描绘。
6.2 小组分享各小组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见解或疑问,共同深化对诗作的理解。
第七章:文学鉴赏技巧的培养7.1 鉴赏技巧介绍讲解如何鉴赏诗歌,包括关注诗歌的、作者、背景、意象、情感、手法等方面。
7.2 实战演练让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鉴赏技巧,对《己亥杂诗》中的某一诗作进行独立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已亥杂诗》教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已亥杂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已亥杂诗》课文,理解文中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2.能理解文中描绘的山水画面,培养想象力。
3.能运用合适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提高表达能力。
4.能够将个人的感悟与课文联系,进行适当的创作。
二、教学重点
1.准确理解《已亥杂诗》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对山水画面的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
1.能够运用适当的语音语调诵读课文。
2.能够用文字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创作。
四、教学准备
1.教师:课文教案,课件,录音设备。
2.学生: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初步感受:播放录音,让学生听一遍《已亥杂诗》。
2.课文学习:课文分段朗读,教师进行解释,学生跟读。
3.讨论:就课文中描绘的山水画面,进行讨论。
4.朗读:学生个人或小组朗读课文。
5.总结:教师总结《已亥杂诗》的主题与情感。
第二课时
1.诵读:学生自由诵读《已亥杂诗》。
2.创作:学生根据诵读的感受,写一篇类似的诗歌。
3.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互相欣赏。
4.延伸:了解《已亥杂诗》的作者,以及其写作背景。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已亥杂诗》这篇文章,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七、课后作业
1.背诵《已亥杂诗》。
2.完成课后习题。
3.创作一首山水诗。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积极参与。
《己亥杂诗》教案
《己亥杂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己亥杂诗》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己亥杂诗》。
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体验诗中的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热爱和关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己亥杂诗》的内容和意义。
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2. 教学难点:诗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分析诗人的创作背景和心理状态。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对《己亥杂诗》的深入研究,了解诗人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准备相关的参考资料和讲解工具。
2. 学生准备:预习《己亥杂诗》,了解诗的基本内容。
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重点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诗人龚自珍的背景和成就,引发学生对诗人的兴趣。
引导学生关注诗人的生活背景,理解诗中的情感。
2. 朗读与背诵:带领学生朗读《己亥杂诗》,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鼓励学生背诵诗文,加深理解和记忆。
3. 内容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理解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描绘。
讨论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理解其表达效果。
4. 情感理解: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情感变化,理解诗人的情感体验。
讨论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的关注。
五、作业布置1. 完成对《己亥杂诗》的背诵。
2. 写一篇短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尝试运用《己亥杂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他们的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背诵、短文分析和诗歌创作。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和策略,考虑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以及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思考。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8已亥杂诗》优质课教案_1
【设计理念】充足地研读教材、掌握教材,准教课的重难点,并在教课方案时将古诗学习方法、理解朗读的训练,与小学高年段的阅读要求贯彻到教课中,在学生自学自悟、独立思虑的基础上,我合适的点拨,指引学生学习、形成学习水平。
在此过程中,感情的体验是必定的催化剂和目的。
【学情剖析】这首诗是小学阶段难得一见的的政治诗,再加上本诗所表现的时代与学生相距太远,理解诗意与领会诗中包含的感情都有必定的难度。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些朗读、理解古诗的方法,只是比较零落、浅易。
教师可以在指引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浸透新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研究中读懂这首诗,掌握理解诗意的三种方法:借助文中说明、联合时代背景、认识诗人经历。
【教课目的】⒈知识与水平(1)朗诵、背诵《己亥杂诗》。
(2)使用借助文中说明、联合时代背景、认识诗人经历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诗意,领会感情。
(3) 初步掌握理解诗意的方法。
读好诗句,理解诗意,意会感情,朗读赏析,学法迁徙,拓展延伸。
⒊感情态度与价值观领会诗人希望社会改革和期望人材济济的激烈的爱国感情。
【教课重难点】(一)教课要点1 、经过资料沟通 ,指引学生认识时代背景,认识诗人经历,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领会感情。
2、入情入境地朗诵,熟读成诵。
(二)教课难点理解诗意,领会诗人感情,初步掌握理解诗意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课准备】PPT 课件【教课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古诗1、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央电视台热播过一个节目——《中国诗词大会》。
哪些同学看过?这个节目中有道题叫做看图猜诗。
我们也来挑战一下好不好?出示图片,学生猜诗。
2、诗中不只储藏着优美的画面,还饱含着感人的感情,诗的魅力是无量的。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诗。
齐读课题。
3、介绍这首诗的创作来历。
一天,诗人龚自珍经过镇江,见郊野人流如潮、喧闹非凡,本来是人们在忠诚地祭拜玉帝、风神、雷神等天神。
一位道士认出了龚自珍这位大文豪,忙恳请他为天神写篇祭文,龚自珍大笔一挥,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作。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 8 已亥杂诗》公开教案_4
学阶段难得一见的政治诗,与平时我们教学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的诗不同,诗人采用“创景抒情”的方法——通过创设的意象来表现情感:“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诗的内容从“清末的社会现状”到“复杂情感”再到“急切愿望”,对学生来说理解比较难。
【学习者分析】学习本诗歌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爱我中华为主题下的《开国大典》、《望大陆》、《三海关》、《太阳与士兵》这五篇文章,并通过反复地朗读,感受到了每篇文章的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怀,,所以学生在大体把握本首诗的情感上会比较容易。
但这首诗是小学阶段难得一见的的政治诗,再加上本诗所表现的时代与学生相距太远,而且学生平时缺少此积累。
教学时教师要先介绍本诗歌的背景,加深学生对这首诗的社会环境的理解。
再组织点拨学生在反复的诵读、默读中,抓住诗歌的意象,通过想象画面的方式探讨诗意,体会情感,初步感知本诗的表达特点。
【教学目标】⒈知识与水平(1)朗读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
(2)联系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3)初步感知本诗的表达特点。
⒉过程与方法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设计理念】充分地研读教材、把握教材,抓准教学的重难点,并在教学设计时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水平的踏实训练,与小学高年段的阅读要求贯彻到教学中,在学生自学自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我适当的点化引导学生学习、学会学习方法、形成学习水平,。
在此过程中,情感的体验是必然的催化剂和目的。
【教学过程】一、以错字板书激趣,营造学习氛围1、以前我们学的诗多是唐宋时期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距今仅一百多年,清代龚自珍的一首诗。
2、板书:已亥杂诗(把“己”写成“已”)3、指名读课题,学生发现错误书写并指正(请学生讲解并总结“己”和“已”的区别和怎样记住它们的字形。
《己亥杂诗》教案
《己亥杂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己亥杂诗》。
(2)理解《己亥杂诗》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和诗歌内容。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己亥杂诗》。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生活的关爱。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己亥杂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2. 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2. 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歌全文、作者简介、创作背景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己亥杂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2)学生齐读诗歌,了解所学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中的疑问。
(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5. 诗歌朗读与背诵(1)教师示范朗读诗歌,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
(3)学生集体背诵诗歌,巩固学习成果。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7.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己亥杂诗》。
(2)写一篇关于《己亥杂诗》的感悟文章。
8. 课后反思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与其他诗人如杜甫、白居易等人的相关作品进行对比学习,分析其异同。
2. 文化延伸介绍古代文人对《己亥杂诗》的评价和解读,让学生了解古人的学术观点。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 8 已亥杂诗》公开教案_0
己亥杂诗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作者情感,体会作者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
2、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PPT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作者简介,解题读诗龚自珍(1792~1841)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
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
他和林则徐等人共同开启了抨击时弊,抗御外侮,通经致用的进步思想,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己亥,是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法来标记的年月,在诗中它其实就是一八三九年。
这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己亥杂诗》诞生了。
在这路途中,龚自珍一有感触便写下来,扔进篓里。
他珍惜诗篇,315首诗一首都没丢。
他述写其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广泛;或记事,或抒情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
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
<<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
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计堪危。
龚自珍《己亥杂诗》多用象征印喻,想象丰富、奇特,使用意象手法创景抒情。
三、对诗句的理解: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
四、理解赏析此诗前两句写景。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但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
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8已亥杂诗》公开教案5
【教课目的】⒈知识与水平朗诵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
联系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意,领会感情。
初步感知本诗的表达特色。
⒉过程与方法读好诗句,整体掌握,朗读赏析,意会感情,拓展延长。
⒊感情态度与价值观领会诗人希望社会改革和期望人材济济的激烈的爱国感情。
【教课重难点】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领会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课准备】PPT课件【设计理念】充足地研读教材、掌握教材,抓准教课的重难点,并在教课方案时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水平的扎实训练,与小学高年段的阅读要求贯彻到教课中,在学生自学自悟,独立思虑的基础上,我适合的点化指引学生学习、学会学习方法、形成学习水平,。
在此过程中,感情的体验是必定的催化剂和目的。
【教课过程】一、以错字板书激趣,创建学习气氛1、从前我们学的诗多是唐宋期间的作品,今日我们将学习一篇距今仅一百多年,清朝龚自珍的一首诗。
2、板书:已亥杂诗(把“己”写成“已”)3、指名读课题,学生发现错误书写并指正(请学生解说并总结“己”和“已”的差别和如何记着它们的字形。
)4、全班齐读课题,解说诗题①读了课题你们知道诗题的意思吗?谁来说一说?(课前学生已经经过查词典和翻阅工具书,理解“己和亥”两字的意思,学生自己报告:己是天干的第六位,亥是地支的第十二位,因此诗题就是1839 年。
而后学生经过课前的预习和查阅资料认识到这首诗是龚自珍在辞官南下,把一路上的所见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志体组诗。
)②在1840年,你们知道中国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吗?(学生依据课前的采集报告:鸦片战争。
)③小结:这个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从前富强的大清帝国行将衰败。
腐败的清政府对外奴颜婢膝,对内大举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生凋零。
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我们要学的这首诗,这是第220首。
(PPT出示)5、简介龚自珍学生把自己课前查阅并采集到的龚自珍资料在班上以小组形式推行报告展现。
二、初读全诗,整体掌握达成“自主学习”部分1、自由读诗:①读准字音,停留正确地读顺诗句。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 8 已亥杂诗》公开教案_3
教学内容:己亥杂诗教学目标:1、读、诵本诗。
2、联系上下文、联系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3、在感悟的基础上学所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诗句1-2句表达的内容与表现的情感。
(难点)诗句3-4句表现的情感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一、明题知背景,营造学习氛围。
距今仅一百七十多年,清代有位思想家、文学家,他就是龚自珍,他提出“更法、改良”的思想,是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一首诗。
找生读课题:己亥杂诗一生读错,另一生读对,第一个学生重读。
解释诗题。
师述: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60年一循环,今年是2018年,也叫戊戌年,明年就又是一个己亥年。
本诗所是写于道光十九年,也就是1839年。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写的诗集名,共315首,这首诗是选自其中的第二百二十首。
二、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诗的大意与情感。
1、找生读诗(1)读准字音,掌握4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
指一生读,指生字:亥、龚、恃和喑,多音字:重、降。
全班齐读。
(2)读出诗的节奏,掌握停顿。
一生读,找第一句的停顿是:九州/生气/恃/风雷,其它三句一样。
分组读,再全班读。
(3)读出自己的味道和感觉。
生读,并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2、默读思考:诗中的每一句,大概写了什么意思?三、情感入手,体会诗句的意思,再深入理解体会情感,读好诗句。
(一)、教学一二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1、诗中哪一句是写了龚自珍所处的社会现实?(师板:现实)生答:万马齐喑究可哀。
“万马齐喑”A、一提到“万马”你想到的是什么词?(万马奔腾、万马齐鸣)那是何等热闹、壮观!而这“万马齐喑”呢?看到这个词语你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场面?B、他在这里比喻什么?联系上文“九州”知道说的是“比喻全国社会政治毫无生机,上下死气沉沉的局面”。
C、当时道光年间,清朝统治下的社会现实又是怎样的死气沉沉呢?结合同学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说说。
(出示课件)(1)(图片1)帝国主义国家的兴起‘清政府还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四首《己亥杂诗》【教学内容】这首诗是小学阶段难得的一见的政治诗,与平时我们教学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的诗不同,诗人采用“创景抒情”的方法——通过创设的意象来表现情感:“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诗的内容从“清末的社会现状”到“复杂情感”再到“急切愿望”,对学生来说理解比较难。
【教学目标】1.读、背、诵本诗。
2.联系上下文、联系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3.初步感知本诗的构思与表达特点。
【教学重难点】诗句1-2行表达的内容与表现的情感。
(难点)诗句3-4行表现的情感【设计理念】充分地研读教材、把握教材,抓准教学的重难点,并在教学设计时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水平的踏实训练,与小学高年段的阅读要求贯彻到教学中,始终实在地引导学生学习、学会学习方法、形成学习水平。
在此过程中,情感的体验是必然的催化剂和目的。
【教学过程】一、明题,知背景,营造学习氛围。
以前我们学的诗多是唐宋时期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距今仅一百多年,清代龚自珍的一首诗。
仔细看老师写课题。
板书:己亥杂诗(师述:己,杂的字形)指名读课题,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解释诗题。
师述: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
这个年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记体组诗。
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315首诗都称为——(读课题)《己亥杂诗》。
这个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以前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
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
【设计意图】因为本诗所表现的时代与学生相距太远,而且平时缺少此积累。
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并通过示范的朗读,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二、读好诗句,自学质疑,整体把握诗的大意与情感。
1.自由读诗,(1)读准字音,停顿准确地读顺诗句。
(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联系课前收集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一会提出大家共同研究。
【设计意图】从读顺诗句到借助注释与工具书,以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给与六年级学生自学自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是后面交流、汇报、质疑的基础。
2.指名读,评读,练读。
(纠正字音与停顿)3.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交流,相机解决以下内容:A. 九州生气恃风雷:“生气”真的是指的中国“发脾气”吗?在这里用“生机勃勃的局面或者景象”这种说法更符合前文“九州”这样的语言环境。
B. 万马齐喑究可哀:万马哑了毕竟让人觉得悲哀。
C.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重抖擞”再次振作精神。
“不拘一格”什么意思?在那个年代“拘”着什么“格”吗?(清朝的死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想)这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让学生们清楚地看到在自己的努力下能够初步理解该诗内容,获得成功的喜悦,也是学生自学水平培养,实行学习水平实践的最佳机会。
引导交流的时候,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实行指导,不在自学能学懂的地方花费时间,着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4.初步理解诗意能帮我们更好地读书。
读全诗说说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设计意图】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是学习的第一步,也是阅读水平培养的关键一步。
教学过程中不着痕迹地渗透这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水平。
教师梳理归纳:通过自学,大家初步明白了诗句的意思,也都觉得对“万马齐喑”“风雷”这些词的理解有些模糊。
我们就从这第一句开始,深入读书,共同学习。
【设计意图】直接引入教学重难点的学习,将有限学习时间用在教学关键点的刀刃上。
三、情感入手,体会诗句的意思,再深入理解体会情感,读好诗句。
(一)教学第一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读一读,透过字面去想象,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第二行诗)“万马齐喑”A.结合注释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
B.一提到“万马”你想到的是什么词?(万马奔腾、万马齐鸣)那是何等热闹、壮观!而这“万马齐喑”呢?看到这个词语你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场面?读这个词C.这里龚自珍真说的是大清朝的马么?他指的又是什么?从哪里读出来的?联系上文“九州”知道说的是“举国上下死气沉沉的局面”。
D.这“举国上下”包括哪些人?(君、官、民……)又是怎样的死气沉沉呢?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说说。
(出示课件)(1)(图片1)英法联军打到家门口的时候,皇帝居然带老婆儿子、军机大臣、王公贵族,逃之夭夭。
读“万马齐喑”!(2)(图片2)这是大清朝的官员们。
面对趾高气扬的列强,大气都不敢出。
只顾得贪污腐败,剥削欺压人民!(图片3)这是当年外国人拍摄中国烟民做成的明信片,东亚病夫的形象世界流传。
“中原几无能够御敌之兵,且无能够充饷之银”啊!(3)(图片4)百姓流离失所,田不能耕,商不能经,工不能作,哀号遍野的岂止十万百万千万啊!这是当时官府的施粥场景,有这样一个母亲,因为贫病,儿刚死在怀中,可怜的母亲还在心中悲叫着:“儿且勿死,为娘今日趁一粥”,还“掩怀拭泪不敢哭”……看到这个切,用一个词说说你此刻的情绪:(悲哀、愤恨……)这万千情绪同样也翻滚在龚自珍的脑海,他选择了最能表达他此刻情绪的一个字:“哀”大家读读这行诗。
【设计意图】此诗中的“万马齐喑”既是全文的教学重点、难点、又是关键点。
这个意象所表达的情感“哀是上文“九州生气恃风雷”的原因,也是下文“我劝天公重抖擞”的基础,抓住这个词,就是抓住了教学的重点。
突破这个难点采用了多种方法:先从“万马齐喑”的字面意思入手,让学生从词语的对比中想象“万马齐喑”的场面,初步读出这个场景给人的感觉。
接着联系上下文将理解引向深入,体会这里“万马齐喑”指的是全国上下死气沉沉的一番局面。
再将“举国上下”这个空泛的概念,具化为“君、官、民……”几类人,通过补充富有冲击力的背景资料,使得文本的内涵丰富起来。
同时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时代,感受与激发情感。
教学时不但将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实到位,而且生发了学生情感的震荡与共鸣。
抓住语言训练的关键点、内容理解的重点、学生学习的难点,实行扎实的、有层次地语言训练。
(第一行诗)正因为“哀”、恨,所以大家盼望着一场大的变革的风雷来唤醒这九州的生气啊!1.他希望的“九州生气”是怎样的?用平时积累的词语说说。
(国泰民安、生机勃勃、安居乐业……)2.刚才同学们说到“风雷”是巨大的社会变革,你希望这风雷涤去什么?炸醒什么?3.他希望那如风雷一般强大、一般迅疾的变革啊!这满心期盼你能读出来吗?(读第一行诗)读!让这场变革来得更快些!读!让这场变革来的更猛烈些吧!读!(小结一二行诗)盼望着九州生气,可偏偏生活在这样万马齐喑的哀世中,叫人怎么不感慨!合起来在读这两行诗。
同学们与龚自珍一样有着深切的悲愤,满怀的激昂啊!放声读吧!(二)教学第二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劝”愿望是那样的美好,而现实却又是那么可哀。
那巨大的变革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啊!这“万马齐喑”死气沉沉的局面再不改变,要亡国了啊!大家读读后一句。
他劝谁?劝什么?怎样劝?(课件示图,说、读)1.这首诗写下后不到一年,英国的大炮首先轰开了国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硝烟让这个本已贫困的国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读!2.距离这首诗不过三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陆续签订了19个不平等的条约。
读3.甲午海战败了,百日维新败了,八国联军侵华,国家危急了啊!再读!读全诗:师生共同诵读:师读第一句,生读第二句。
【设计意图】1.学生能理解的地方以读代讲,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中感知、感悟、借助充分地读体会感情。
教学环节简明,符合情境情感的发展需要。
2.从词的解释理解到诗文前两行的诵读、理解、感悟、体会……再到全诗两句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教学过程既是联系上下文学习方法的训练,也是处理教材第二个层次整体观点的体现。
四、诵全诗,明情感,感悟写作方法。
1.将整首诗完整的读读,龚自珍在这首诗里表达了怎样的愿望,你一定会有更深切的感受。
(练习课件)a)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带着这样的期盼,谁能来诵诵这首诗?全班诵读。
b)读到这里,大家课前的问题解决了吗?同座之间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谁来说说这“风雷”指的是什么?这“万马齐喑”指的又是什么?2.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作者通过创造了“万马”“风雷”“天公”这样浩大的意象来表达。
这样“创景抒情”的表达方法与我们常见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既相通又相异,也表现出龚自珍极高的艺术成就。
课下大家还能够再去读读龚自珍其他的诗。
【设计意图】回到全诗的整体,带领学生整理和内化学习的内容,回顾课始时候的质疑,同时是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反馈。
板书设计:己亥杂诗创景抒情课后反思: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
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
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人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
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本课设计通读,品读,悟读三个环节,以读为主,感悟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