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染料基础知识
染料化学 第01章 染料概述
§1.3 染料命名与商品化
四、一些尾称的含义
B——蓝光(德文:Blau) BW——棉用(德文:Baumwolle) C——耐氯∕棉用∕盐酸盐 Conc.——浓 D——用于染色∕用于印花(德文:Druckerei) Double——双倍浓 E——表示浓度∕匀染性好 EX.——特浓 F——坚牢度高∕匀染性好 FF——甚亮 G——带黄光(德文:Gelb)∕带绿光(Green) H——热固型(活性) H.C.——高浓 I——相当于还原染料的牢度 J——荧光(法文:Jaune) K——冷染法(德文:Valt)∕活性热固型 X——活性低温型∕高浓度 KN——活性乙烯矾石凤型 L——耐晒∕可溶 Liquid——液状 M——双活性基∕混合物 Micro Pdr——细粉状 N——新型∕标准染法∕色光特别 P——印花用 Pdr.——粉状 Paste——浆状 R——带红光(德文:Rot) S——升华牢度好∕水溶性∕标准品 SE——海水坚牢(德文:Salz-echt) T——深 U——混绿用 V——带紫光 W——羊毛用∕温染法 Y——带黄光
同学们好! 今天内容 《染料化学》之 第1章 染料概述 请准备…
Tcwang© 1
第1章 染料概述
讲授如下内容: §1.1 引言 §1.2 染料的分类 §1.3 染料的命名与商品化 §1.4 染色牢度 §1.5 染料发展简史 侧重点是:染料概念 分类 命名 染色牢度…
Tcwang© 2
§1.1 引言
偶氮类 : 酸性橙 A
蒽醌类 : 酸性蓝 B
Tcwang© 5
§1.2 染料的分类
一、染料的应用分类
应用分类依据染料的染色工艺和应用性质,我国将染料的应用类别分为 11大类,外加 5 个另类,与 C.I. 基本相同。 1.直接染料(Direct Dye)—— 2.冰染染料(Ice Dye)—— 3.还原染料(Vat Dye)—— 4.硫化染料(Sulphur Dye)—— 5.酸性染料(Acid Dye)—— 6.媒染染料(Mordant Dye)—— 7.活性染料(Reactive Dye)—— 8.分散染料(Disperse Dye)—— 9.碱性染料(Basic Dye)—— 10.有机颜料(Pigment)—— 11.增白剂(Brightener)—— A.氧化染料(Oxidate Color)—— B.酞菁染料(Phthalocyanin Color)—— C.缩聚染料(Polycondensation Color)—— D.暂溶性染料(Temporary soluble Color)—— E.荧光染料(Fluorescent Color)——
染料基础知识范文
染料基础知识范文染料是一种用于给物体着色的化学物质,它可以分散在其他物质中,如纤维、纸张、塑料等。
染料的着色作用是通过与物质接触而产生的吸收、反射或透射光的不同程度来实现的。
染料的颜色由其分子结构和所吸收、反射或透射的光谱决定。
染料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两种类型。
天然染料是从植物、动物或昆虫中提取的染色物质,如蓝靛、茜草、蓝靛蓝等。
合成染料是通过化学合成制得的,其主要成分是有机化合物,如甲基橙、亚硝基红等。
染料主要由色基和辅助基组成。
色基是决定染料颜色的主要成分,其分子结构包含有芳香环、扩展共轭体系和色团。
它们通过吸收光的特定波长来表现出具体的颜色。
辅助基是为了提高色牢度、拓宽应用范围和改善染料性质而引入的。
常见的辅助基有醇基、氨基、酮基和醛基等。
染料的着色机理主要有吸收着色、反射着色和透射着色三种。
吸收着色是染料通过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而显色,其他波长的光被染料分子所吸收,不被眼睛所察觉。
反射着色是染料通过反射特定波长的光而呈现出颜色,其他波长的光被染料分子所吸收。
透射着色是染料通过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而呈现出颜色,其他波长的光则透过物质。
染料在应用中需要满足一些特定的性能要求。
色牢度是指染料的颜色在不同条件下是否稳定,包括耐光、耐洗、耐摩擦等。
染料的溶解性是指染料容易与溶剂相溶,形成均匀的染液。
染料的温度特性是指染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染色性能。
染料的粘度和流动性是指染料在染液中的粘度和在纤维表面的扩散性。
染料的选择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和染色材料的性质来确定。
例如,对纺织品的染色通常需要选择具有良好色牢度和高温稳定性的染料。
对塑料的染色需要选择与塑料相容的染料,以提高色牢度和附着力。
为了提高染料的应用性能和环境友好性,染料的研发与改进一直在进行中。
目前,人们致力于开发环境友好型染料,如低毒、低过敏性和可降解的染料。
同时,利用纳米技术可以制备颜色更加鲜艳、稳定性更好的染料颜料。
总之,染料是一种用于给物体着色的化学物质,其着色机理主要有吸收着色、反射着色和透射着色。
染料专业知识点总结
染料专业知识点总结一、染料的定义和分类染料是一类能够被纤维材料吸附并能够赋予纤维材料特定颜色的有机物质。
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皮革、塑料制品等材料的着色和印染行业。
根据染料的化学结构和应用特点,染料可以分为直接染料、酸性染料、还原性染料、活性染料、分散染料、阳离子染料、阴离子染料等多种类型。
二、染料的化学结构和合成染料的化学结构多种多样,但是一般都具有芳香环结构。
染料的合成方法也多种多样,根据染料的种类不同,合成路线也各不相同。
合成染料需要考虑到染料的色度、洗牢度、耐光性等性能指标,同时也要考虑合成成本和环保要求。
三、染料的应用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皮革、塑料、油墨、涂料等领域。
在纺织行业中,染料是赋予织物颜色并具有良好耐久性的重要原料。
在印染工艺中,染料还可以与助剂、调节剂配合使用,实现多种印染效果。
四、染料的色度性能染料的色度性能是指染料在染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色彩特性。
色度性能包括染料的色深、色鲜、色牢度等指标。
染料的色度性能取决于染料的结构和染色工艺等因素。
五、染料的附着性能染料的附着性能是指染料分子和纤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染料的附着性能直接影响着染料在纤维材料上的牢固程度。
优良的附着性能是染料产品的重要指标之一。
六、染料的环保性能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染料的环保性能也成为了染料行业的重要研究方向。
环保染料需要具备低污染、低毒性、易生物降解等特点,同时要保证染色效果和耐用性。
七、染料的研发和创新染料颜色的研发和创新是染料行业的重要方向。
染料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新染料的研发,以满足市场对色彩的需求。
同时,染料的创新也包括对染料性能的改良和提升,以适应不同的纤维材料和应用场景。
八、染料的市场前景随着纺织品、皮革、塑料等行业的发展,对染料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同时,消费者对于纺织品颜色的个性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为染料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染料行业将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环保性能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染料化学知识点总结
染料化学知识点总结1. 染料的定义和分类染料是一类能够通过吸附或化学结合将颜色转移到纤维或其他材料上的化合物。
染料通常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两大类。
天然染料主要来自植物、动物或矿物,例如蓝莓、茜草和蓝靛。
合成染料则是人工合成的染料,具有丰富的颜色和稳定的性质。
2. 染料的结构和颜色原理染料的分子结构对其颜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染料分子通常包含芳香环结构,并且可以存在不同的共轭结构以增强吸收和发射光的能力。
染料颜色的形成与吸收和发射光的能力以及分子结构的共轭性有关,分子中的不同基团也会影响其颜色。
例如,共轭双键能够增加吸收光的范围,从而改变染料的颜色。
3. 染料的制备和合成合成染料通常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的。
染料的合成过程可以从天然化合物出发,也可以从基础化学品出发,如苯乙烯和硝基苯。
在合成染料的过程中,化学家需要考虑反应的选择性、产物的纯度以及环保性等因素。
常用的染料合成方法包括偶氮化、重氮化、醚化和酯化等。
4. 染料的性质和应用染料具有丰富的颜色、良好的亲和性和稳定的耐洗性等优良性质。
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皮革、纸张、塑料、油漆和墨水等领域。
染料的性质包括温度、PH值、光照、洗涤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其在材料上的固着和稳定性。
5. 染料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染料化学领域也在不断地寻求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目前,染料的环保性主要包括降解性、可再生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方面。
化学家正在不断寻求新型绿色染料的合成方法,以及新型染料在纺织品的应用研究。
6. 染料的分析和检测染料的分析和检测是染料化学领域的重要内容。
分析染料需要使用化学分析方法、色谱法和光谱法等。
色谱法可以将染料分离,并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分析。
光谱法则可以通过吸收、发射、拉曼等光谱技术,快速准确地对染料进行鉴定和分析。
7. 染料的应用前景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染料的应用前景也在不断拓展。
未来,染料将在纺织品、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发挥更加广泛的作用。
第一章染料基础知识
第一章染料基础知识第一章染料的基础知识第一节染料的概念一、何谓染料?能使纤维或织物染成一定坚牢度和鲜艳度颜色的有色物质。
作为染料应该具备以下条件:(1)能溶于水或分散于水或用化学法使它溶解于水。
(2)对纤维有一定的亲和力。
(3)染着后在纤维上具有一定的坚牢度。
(4)染料必须具有颜色二、何谓颜料?是指一种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的有色物质,对纤维没有亲和力,靠粘合剂的机械粘附作用,使物体表面着色的物质,称为颜料。
三、染料和颜料的区别与联系1.联系:两者都可以使纺织品着色。
2.区别:(1)染料可溶于水和溶剂,而颜料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溶剂。
(2)染料对纤维具有亲和力,以溶液或分散液的形式上染纤维;颜料对纤维没有亲和力,靠粘合剂的粘附作用而着色。
(3)染料主要用于纺织品及皮革的染色,颜料重要应用在油漆、油墨和橡胶等工业。
活性染料的性能一、溶解性品质的活性染料商品应用良好的水溶性。
溶解度和配制的染液浓度与选用的浴比大小,加入的电解质多少,染色温度以及尿素的用量等因素有关。
活性染料的溶解度差别较大,可参见各论,所列的溶解度是指该染料应用时允许的范围。
应用于印花或轧染的活性染料,应选用溶解度在100克/升左右的品种,要求染料溶解完全,不混浊,不生色点。
热水能加速溶解,尿素有增溶作用,食盐、元明粉等电解质会降低染料的溶解度。
活性染料溶解时不应同时加入碱剂,以防染料发生水解。
活性染料溶解度的测定方法,有真空过滤法、分光光度法和滤纸斑点法。
滤纸斑点法操作简便,适合工厂实际使用。
测定时,先配制一系列不同的浓度的染料溶液,在室温(20℃)下搅拌10分钟,使染料充分溶解。
用1毫升刻度的吸液管伸入试液中部,边搅拌边吸放三次。
然后吸取0.5毫升试液,垂直滴于平放在烧杯口上滤纸上,重复一次。
待晒干后目测试液渗圈,滤纸中以无明显斑点的前一档浓度作为该染料的溶解度,以克/升表示。
有些活性染料的溶液,冷却后呈现混浊的胶体溶液,滴在滤纸上能均匀渗开,无斑点析出,并不妨碍正常使用。
染料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染料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染料的定义及分类染料是一种具有色彩并能着色其他物质的化学物质。
它是一种化合物,通常是有机物质,并且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和亲和力。
根据其颜色、化学结构和应用领域的不同,染料可以分为许多种类:1. 酚类染料:这类染料通常是由芳香族化合物经过酚醛缩合反应制得。
酚类染料具有良好的耐光性和耐洗性,常用于棉、麻、丝绸、纤维素等植物纤维的染色。
2. 偶氮类染料:偶氮类染料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类染料,其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子,具有良好的色牢度和着色力。
这类染料通常用于染色锦纶、丙纶、聚酯等合成纤维。
3. 酮醇类染料:这类染料通常是由芳香族化合物中酮醇基团自发形成配合物而得,具有优异的耐洗性和耐光性,常用于合成纤维和皮革的染色。
4. 分散染料:分散染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够在合成纤维表面均匀分散并着色,常用于染色涤纶和醋酸纤维等合成纤维。
5. 酸性染料:酸性染料呈带负电荷,易溶于水,通常用于染色动物纤维如蛋白纤维或含有羧基的纤维。
6. 碱性染料:碱性染料呈带阳电荷,通常由芳香族胺类化合物经过偶联反应得到,常用于染色酚醛纤维和丙烯纤维等合成纤维。
二、染料的合成原理染料的合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原料选择、合成反应、精制和染料性能测试。
原料选择的关键在于选取适合染料颜色和性能的化学物质作为起始原料,如偶氮化合物用于合成偶氮类染料,酚醛化合物用于合成酚类染料等。
合成反应中,通常采用偶联反应、酰化反应、缩合反应等有机合成反应来将起始原料转化为染料分子。
精制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表征、溶解性、分子量等性能测试,以保证染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合成染料的关键在于精制过程,需要充分控制化学合成反应的条件和材料的性质,以保证合成染料的颜色和性能的稳定性。
三、染料的应用染料是纺织、皮革、塑料等行业中的重要化学品,被广泛用于这些行业的染色工艺中。
染料的应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纤维染色:染料被广泛用于棉、麻、羊毛、丝绸等纤维的染色,可使纤维具有丰富多彩的颜色,满足各种时尚需求。
染料基础知识
染料的物理状态
• Pdr:表示粉状 • Pf:表示细粉状; • s.f.:表示超细粉状; • gr:表示颗粒状;; • Paste:表示浆状 • Lip:表示液状; • :表示染色用细粉状; • :表示印花用细粉状
染料的商品化
•
染料的商品化
商品染料的剂型
• 超细粉状染料 • 低粉尘状染料 • 颗粒状染料 • 液状染料
染料基础知识
染料的定义
• 是有机化合物,能溶于水或其它染 料:是一种有色介质,并能直接或 经媒染的作用,使纤维或其它材料 着色,得到具有一定坚定牢度及鲜 艳度的物质。
染料基础知识
染料概述
•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随时可以看到色泽 鲜艳的织物和图案美丽的花布,五光十 色的塑料制品,彩色艳丽的印刷品等等, 这些都是将带有色彩的物质——着色剂。 施加于另一无色物质上(纤维、塑料、 纸张等)而成的。
• 其它用途的染料
• 主要有溶剂染料、皮革染料、食用染料 等。溶剂染料有的可溶于醇类溶剂,有 的可溶于油、蜡等物质,主要用于油漆、 油墨等产品着色剂。它们大多数是非离 子型染料,有的是某些品种的阳离子染 料、阴离子染料,也有一些是阳离子染 料和阴离子染料所成的盐。皮革染料主 要是一些酸性、酸性媒染、碱性染料和 某些品种的直接染料。食用染料包括天 然染料(例如:叶绿素、藏红花、姜黄 等)和偶氮染料,它们必须无毒,国家 定有严格的管制条例。
纤维在染液中的状态
纤维的吸湿和膨化
• 含有亲水性基团的纤维,当纤维被润湿 时,水分子沿纤维的微隙进入无定形区。 水进到纤维的无定形区后,削弱纤维大 分子间的作用力,使分子间的距离加大, 结果间隙加大,纤维膨化。
纤维上的染料及其与纤维间的作用力
• 染色过程就是染料上染纤维并与纤维结 合的过程。结合力有范德华力、氢键、 离子键、共价键及配价键等。
染料基础知识—染料的颜色及其影响因素
如:翠蓝 色调(λmax)500 nm
纯度
30%
亮度
32%
除上述数值外,还可以采用标准色图比色法来命名,
如孟塞尔法等。
three dimensions of color
Hue
Chroma
Lightness
染料的基础知识
染料的发色理论
染料的发色理论
发色理论
经典 发色理论
近代 发色理论
(1)经典发色理论
朗伯(Lambert)定律:单色光被透明介质吸收的比 例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在光程上每等厚层介质 吸收相同比例值的光。
比尔(Beer)定律阐述为:光被吸收的量正比于光 程中产生光吸收的分子数目。 成立条件:在极稀的溶液中浓度小于0.01mol/L
Lambert –Beer定律
染料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与光的性质、染液的浓度和光透 过染液液层的厚度有关。
染料的深、浅、浓、淡概念不可混淆 最大吸收波长λmax对色的影响表现在颜色
深浅的变化,λmax大,颜色深 最大摩尔消光系数εmax对色的影响表现在
颜色浓淡的变化,εmax大,颜色浓
(2)染液的吸收光谱曲线
当我们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染料稀溶液(c、d等于常
数),测得一系列的摩尔吸光系数ε,如用入射光波
色相
又称色调、色别(主波长)
饱和度 又称艳度、彩度(纯度)
明度
又称亮度
色调:较确切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区别颜色的深浅。
(单色取决于最大吸收波长、混色取决于相对含量)
纯度:彩色和消色成分比例。区别颜色鲜艳度。
(单色光最高,白、灰、黑最低。)
亮度:有色物体反射光的强度。区别颜色的浓、淡。
(反射率高,亮度也高。)
染料PPT课件
.
第一章 染 料 概 述
三、按应用分类的染料种类 ➢ 应用分类是按照染料的染色性能、方法、以及染色对象
进行分类的,因此要说明应用分类需要染料染色的知识 以及与纤维结合力方面的知识。 ➢ 常用于纺织品染色的染料种类。 水溶性染料: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酸性络合染料、 中性染料、直接染料、活性染料、阳离子染料; 非水溶性染料:分散染料、还原染料、硫化染料、不溶 性偶氮染料、缩聚染料。
.
第一章 染 料 概 述
§1.3染料的命名
➢染料不能采用系统命名法
不方便;
不能体现应用性能、颜色;
染料往往不是纯化合物(合成过程复杂,中间有很多副 产物,有些染料为拼混染料,商品染料中含有许多填充 剂和分散剂等);
商品竞争的需要,染料生产厂家一般不公开染料的结构, 无法按系统命名法命名。
➢采用由染料的属名、色称和符号三部分组成的命名方法 ,
即三段命名法。
.
第一章 染 料 概 述
一、属名(又称冠称): ➢ 表示染料的应用对象、应用方法及染色性能等信息。 应用分类:直接、酸性、活性、阳离子、分散、还原等
共有三十一种。 公司特定产品:各染料厂商对各应用类型的染料都有不
同染料属名。 例如,分散染料的属名:克莱恩(Clariant)公司用“福隆”
.
第一章 染 料 概 述
三、 染料的发展历史 1、天然染料 种类 矿物性染料:泥土、矿石 植物性染料:板兰根、大青叶、茜草 动物性染料:古代紫(紫螺);胭脂红(胭脂虫)
不足 来源有限、制造麻烦、价格昂贵。 色谱不全、色泽灰暗,牢度不佳。
染料化学第一章课件
CO
酞菁染料
含N有H酞菁金属络和结C构O 的染料。S
蓼蓝 蓝草
蓝草-靛蓝-花布
结构分类
• 硫化染料 由某些芳胺、酚等有机溶剂和硫、硫化 钠加热制得的染料,需在硫化钠溶液中染色。
• 硝基和亚硝基染料 含有硝基(—NO2)的染料称 为硝基染料;含有亚硝基(—NO)的染料称为亚 硝基染料。
• 此外还有其他结构类型的染料,如甲川和多甲川类 染料、二苯乙烯类染料以及各种杂环染料等。
O NH
SO3Na N
NH C C Cl
NN C
Cl
O NH2 SO3Na
O NH
SO3Na N
NH C C NH2 NN C
Cl
不溶性偶氮染料(azoic dyes) 在染色过程中,由重氮 组分和偶合组分直接在纤维上反应,生成不溶性色淀而 染着,这种染料称为不溶性偶氮染料。其中,重氮组分 是一些芳伯胺的重氮盐,偶合组分主要是酚类化合物。 这类染料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和印花。由于染色 时需在冰的冷却条件下(0~5℃)进行,故又称为冰 染染料。
染色牢度
• 定义:在服用过程中或加工处理过程中,纺织物上的染料 经受各种因素的作用而在不同程度上能保持其原来色泽的性能 叫做染色牢度。 • 经过染色、印花的纺织品,在服用过程中要经受日晒、水 洗、汗浸、摩擦等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染色、印花以后,有 的纺织品还要经过另一些加工处理(如树脂整理等)。容易褪 色的染色牢度低,不容易褪色的染色牢度高。
荧光增白剂(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s) 这 类物质上染到纤维、纸张等基质后,能吸收紫外线, 发射蓝色光,从而抵消织物上因黄光反射量过多而造 成的黄色感,在视觉上产生洁白、耀目的效果。不同 品种的荧光增白剂可用于不同种类纤维的增白。
染料的基础知识范文
染料的基础知识范文染料是指用于染色的色素或色素类化合物。
它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添加到纤维、纺织品、皮革等材料上,以改变它们的颜色或产生特定的效果。
染料的基础知识包括它们的分类、染色原理、应用和制备方法等方面。
一、染料的分类根据染料的溶解性质和在纤维上的附着性,染料可以分为两大类:染料(不溶于水)和颜料(溶于水)。
1.染料:染料可溶于水或有机溶剂,并通过共价键与纤维结合。
它们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和较强的阳离子或阴离子性质。
染料可以在纤维内部或表面形成化学键,使得颜色牢度良好。
2.颜料:颜料以粉末或颗粒状存在,溶解于水以形成颜料悬浮液。
颜料不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而是通过物理吸附和颗粒的堆积来与纤维接触。
颜料的粒子较大,无法穿透纤维,因此容易脱色。
二、染料的染色原理染料通过分子间作用力与纤维结合,从而实现染色。
常见的染色原理包括亲水性染料与纤维之间的氢键作用、阳离子性染料与纤维的电荷作用、氢键和范德华力的协同作用等。
三、染料的应用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皮革、橡胶、塑料、油墨、绘画等领域。
其中,纺织印染是染料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染料通过添加剂和染色助剂的配合,可以实现对各种不同纤维的染色,如棉、毛、丝、麻等。
四、染料的制备方法染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合成染料和提取天然染料两种。
1.合成染料:合成染料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的。
它们通常以合成染料中心分子为基础,通过添加不同的功能团和取代基来改变其性质。
合成染料的制备过程需要考虑到染料的稳定性和颜色的可控性。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型的染料制备方法正在不断研究开发中,如生物法、纳米技术、辐射法等。
总结起来,染料的基础知识包括染料的分类、染色原理、应用和制备方法等。
了解染料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染料的使用和生产过程。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应用染料,并在染色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染料,以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
印染知识点总结大全初中
印染知识点总结大全初中一、染料知识点1. 染料的分类染料可以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
天然染料主要来自于动植物,比如蓝靛、茜草、木莲等。
合成染料则是由化学合成而成的,种类很多,比如偶氮染料、酚酞染料等。
2. 染料的选用在选择染料时,需要考虑到染料的吸收率、色牢度、环保性等因素。
不同的染料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工艺。
比如,在棉织品中使用的染料可能就不太适用于丝绸织品。
3. 染料的固色技术固色技术包括前处理、染色、定色等工艺环节。
其中前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影响到染色效果的好坏。
在染色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温度、pH值、时间等因素,以保证染料能够均匀地渗透到织物里并固定下来。
二、印染工艺知识点1. 印染的工艺流程印染工艺一般可以分为设计、制版、上料、印染、定型等流程。
设计是指设计图案和颜色,制版是指用刻有图案的板材或丝网进行印刷,上料是指准备待印染的织物,印染是指进行染色和印刷,定型是指将染色的织物进行加热处理以固定颜色和图案。
2. 印染的工艺类型印染工艺可以分为直接印染、间接印染和特种印染等类型。
直接印染是指直接将染料印在织物上,适用于棉、麻、毛等天然纤维。
间接印染是指先将染料印在其他载体上,再将图案转移到织物上,适用于丝、涤纶等合成纤维。
而特种印染则是指利用特殊的工艺进行印染,比如蜡染、皮影印染等。
3. 印染材料在印染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也很多样,比如印花浆料、染料、防染剂、助剂等。
其中印花浆料是印染的关键材料之一,它可以决定图案的清晰度和色彩的鲜艳度。
三、印染设备知识点1. 印花机印花机是印染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它可以进行多色印花、多种图案的印刷。
印花机有平网印花机、旋转网印花机、绞车式印花机等类型,每种类型适用不同的印染工艺和纺织品。
2. 染色机染色机是将织物浸泡在染色溶液中,进行染色的设备。
染色机有浸泡式染色机、飞流染色机、连续染色机等类型,能够满足不同的染色需求。
3. 定型机定型机是将染色的织物进行加热处理,使染料固定在织物上的设备。
染料及颜色的基本知识培训
一、染料的基本知识
二、颜色的基本知识
三、染料的颜色原理
四、染料的拼色与余色原理
染料的基本知识
染料的名称由三部分组成即冠首、色称和字尾。 (1)冠首:表示染料所属按应用分的类别。 例如:直接、酸性、活性等 (2)色称:表示染料所染的基础颜色。 例如:黄、红、蓝、黑等颜色,又可以加适当的形容 词,如:老、嫩、深等,特别是鲜艳和明亮的染料, 常加艳、亮等。 (3)字尾:通常以一定的符号和数字 ,来说明色光、 牢度以及其他染色性质。
颜色的基本知识
2.颜色的基本特征 颜色分彩色和非彩色两大类。
彩色是配色者要了解的,它有三种特性,即色调(色 相)、明度(亮度)、饱和度(纯度、彩度),这三点 是打样与标样相比的理论依据。 在配色过程中认识某一染料的色别,不仅要注意“色”, 同时还要注意“调”,在配色中掌握明度与白光吸收原 理的关系,增强或消弱色泽的明度。例如:配好一只红 色而嫌不够鲜明,则可加一些黄色或橙色染料,以达到 提高明度的目的。
常用的对色光源
CWF光源(F2)主要用于美国的商业与办公机构, 相关色温为4150K。CWF是Cool White Fluoresent 的缩写,即冷白荧光灯。
U30/TL83光源(F12):U30全称Ultralume3000,
也是一种 三基色荧光灯,相关色温为3000K。
的色光。
染料的拼色与余色原理
4.采用拼色时,染料的种类尽量要少,能用两种染料拼 色的,决不不三种染料拼色,以便于控制色光,易 调色。例如:黑色能用与蓝拼出的,就不要用红、
黄、蓝三种颜色相拼。
5.拼色时,等量的三原色混合呈黑色。
实际拼色时的注意点
4.1.1 染料的基础知识
1、视角 视角即被观察对象的大小对人眼形成的张角。 视角的大小,决定视网膜上投影(物体在视网膜上 的像)的大小。人与物体保持一定距离时,若物体 越大.则与入的眼睛形成的张角也大,物体在视 网膜上的像就大。同—个物体,越靠近人的眼睛, 则与眼睛形成的张角就越大,因而在视网膜上形 成的像也越大,因此。视角的大小即决定于物体 本身的大小。也决定于物体与眼睛之间的距离。
太阳光由不同波长的光组合在— 起的光,称之为复色光, ●把单一波长的光称之为单色光。
●
三、物体的颜色 1. 物体为什么会显示出各种各样的颜色? 其根本原因就是它对光具有选择吸收的持性。 太阳光照在物体上,物体可选择吸收某种波长范 围的光,而将其余波长的光反射出来,反映到人 脑中,就得到这种物体显示什么颜色的印象。例 如,一个物体吸收了400-420nm左右的蓝紫色 的光,则该物体即显示黄色。而吸收了可见光中 560nm左右的绿光,则此物体显示紫色等等。
所谓染料的力份是指染料厂家以某一质量分 数作为染料力份标准(力份视为100%), 其他与之相比而确定的相对浓度。例如50% 就是说某染料的力份是标准染料的一半。
不同厂家力份标准不一样,无可比性
染料厂常在染料中加入填充料如促染剂、扩 散剂、助溶剂等助剂,使用时应注意。
4.1.4 染料的颜色及其影响因素
2. 和纤维材料的折光指数有关 折光指数高,则镜面反射光含量高,颜色就浅。 相反,若纤维材料折光指数低,则镜面反射光含量 少,颜色也就深。表l-1所示为常见纤维材料的折光 指数。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聚酯纤维的折光 指数高,因而较难染得浓艳的颜色。
常见纤维材料的折光指数
3. 织物的组织对染得的颜色深浅也有明显影 响。 例如,对于平纹织物和绒布,当上染 了两种织物上的染料浓度相同时,绒布的 颜色总比平纹织物的颜色深而且鲜艳度高。 由于绒布表面的特殊结构,入射光可以在 绒布上反复、多次地反射和吸收.因而镜 面反射减少,所以,绒布颜色深而且鲜艳。 4. 入颜色视觉,是光、物体和视觉系统共同决定 的,它们对颜色视觉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第一章 染料基础知识
表示粉状 表示细粉状 表示超细粉状 表示颗粒状 表示浆状 表示液状 表示染色用细粉状 表示印花用细粉状
染料的主要品种是阳离子染料和分散染料,例: 阳离子艳红5GN和分散坚牢黄。
分散坚牢黄
三芳甲烷类染料
染料分子中含有三芳甲烷结构(三个芳基连结在一 个碳原子上),包括碱性和阳离子染料的红、紫、 蓝等。如碱性蓝G。
这类染料色泽鲜艳,但在棉上日晒牢度较差,耐酸 碱性能差。
在分子上引入磺酸钠基,也可成为酸性染料,如酸 性湖蓝V。
为区分色彩上的差异,可在色词前加上适当的修饰 词,如,老、嫩、深、浅、亮、暗、艳等。
3、尾注 即对染料的性能加以说明。常用英文字母表示。
(1)说明染料的色光、用途等 B 表示带蓝光或青光; R 表示带红光; V 表示带紫光 G 表示带绿光; Y 表示带黄光 L 表示耐光性好; D 表示适用于染色;或表示色泽稍暗; P 表示适用于印花或染纸。
Oeke-Tex Standard 100 (生态纺织品标准)
1992年颁布,1997年、1999年修定,2002年新版。 该标准对纺织品上的有害物含量作出了明确规定。 该标准强调致癌染料、强致癌性芳香胺染料、致敏染料 禁止在下列四类纺织品中使用。 A 直接与皮肤接触的纺织品; B 不与皮肤直接接触 的纺织品; C 婴幼儿用纺织品; D 装饰用纺织品。
第一章 染料的基础知识
一、染料的概念
染料是指一类能溶于水,对纤维有亲和力的有色物。 染料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
1、能溶于水; 2、对纤维具有亲和力; 3、具有颜色。
颜料颜料是指一类不能溶于水,对纤维没有亲和力的有色物。 颜料可依靠黏合剂的作用机械地黏着于纤维上,故又称涂 料。
二、 染料的发展与分类
必修一生物染料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生物染料知识点总结一、生物染料的概念及发展历史生物染料是一种用于染色的天然有机物,其颜色来源于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体中的色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再生性和可降解性,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生物染料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史前时期,当时人们就开始利用植物、矿物、动物等天然物质进行染色。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合成染料逐渐取代了生物染料,但近年来生物染料由于其天然环保的特性再次受到关注,成为染料工业中的热点领域之一。
二、生物染料的分类生物染料可以根据来源不同进行分类,主要包括植物染料、动物染料和微生物染料。
1. 植物染料植物染料是由植物中提取的天然色素,如蓝莓、红莓、花青素等。
植物染料具有天然的色泽和香气,且对皮肤无刺激,因此在纺织、食品、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动物染料动物染料是由动物体内的色素提取而来,如海螺紫、胭脂红等。
动物染料具有丰富的颜色和光泽,广泛用于染色和印花。
3. 微生物染料微生物染料是由微生物合成的色素,如青霉素、红曲米等。
微生物染料具有抗菌、抗氧化等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等领域。
三、生物染料的提取与应用生物染料的提取多采用水提取、酸碱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等方法,提取后的生物染料可用于纺织、皮革、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为产品赋予丰富的色彩。
1. 生物染料在纺织领域的应用生物染料在纺织领域可用于天然纤维、化纤维等材料的染色,其具有良好的颜色牢度和光泽度,且不含有害物质,符合环保要求。
目前生物染料在高端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生物染料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生物染料在食品领域可用于食品着色和保鲜,如蓝莓汁、花青素可用于果汁、酸奶的着色;红曲米提取的红色素可用于食品的保鲜。
3. 生物染料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生物染料在医药领域可用于药物着色和标记,如青霉素、罗丹明B等生物染料可用于药片、药水的着色和标记。
四、生物染料的优势与挑战生物染料的使用具有天然环保、生物相容性、可再生性等优势,但也面临着资源有限、生产成本高等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染料的基础知识第一节染料的概念一、何谓染料?能使纤维或织物染成一定坚牢度和鲜艳度颜色的有色物质。
作为染料应该具备以下条件:(1)能溶于水或分散于水或用化学法使它溶解于水。
(2)对纤维有一定的亲和力。
(3)染着后在纤维上具有一定的坚牢度。
(4)染料必须具有颜色二、何谓颜料?是指一种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的有色物质,对纤维没有亲和力,靠粘合剂的机械粘附作用,使物体表面着色的物质,称为颜料。
三、染料和颜料的区别与联系1.联系:两者都可以使纺织品着色。
2.区别:(1)染料可溶于水和溶剂,而颜料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溶剂。
(2)染料对纤维具有亲和力,以溶液或分散液的形式上染纤维;颜料对纤维没有亲和力,靠粘合剂的粘附作用而着色。
(3)染料主要用于纺织品及皮革的染色,颜料重要应用在油漆、油墨和橡胶等工业。
活性染料的性能一、溶解性品质的活性染料商品应用良好的水溶性。
溶解度和配制的染液浓度与选用的浴比大小,加入的电解质多少,染色温度以及尿素的用量等因素有关。
活性染料的溶解度差别较大,可参见各论,所列的溶解度是指该染料应用时允许的范围。
应用于印花或轧染的活性染料,应选用溶解度在100克/升左右的品种,要求染料溶解完全,不混浊,不生色点。
热水能加速溶解,尿素有增溶作用,食盐、元明粉等电解质会降低染料的溶解度。
活性染料溶解时不应同时加入碱剂,以防染料发生水解。
活性染料溶解度的测定方法,有真空过滤法、分光光度法和滤纸斑点法。
滤纸斑点法操作简便,适合工厂实际使用。
测定时,先配制一系列不同的浓度的染料溶液,在室温(20℃)下搅拌10分钟,使染料充分溶解。
用1毫升刻度的吸液管伸入试液中部,边搅拌边吸放三次。
然后吸取0.5毫升试液,垂直滴于平放在烧杯口上滤纸上,重复一次。
待晒干后目测试液渗圈,滤纸中以无明显斑点的前一档浓度作为该染料的溶解度,以克/升表示。
有些活性染料的溶液,冷却后呈现混浊的胶体溶液,滴在滤纸上能均匀渗开,无斑点析出,并不妨碍正常使用。
活性染料的性能二、直接性直接性是指活性染料在染液中被纤维吸收的能力。
溶解度大的活性染料往往直接性较低,连续轧染和印花应选用直接性低的品种。
浴比大的染色设备如绳状匹染和绞纱染色,应优先采用直接性市的染料。
轧卷(冷轧堆)染色法,染液是通过浸轧转移到纤维上去的,也以直接性稍低的染料容易得到匀染,前后色差少,水解染料容易洗净。
活性染料的直接性大小用平衡上染百分率(即上色率)或色层分析的Rf值表示。
测定方法(1):纤维材料用漂白丝光的40X40棉府绸装制品2克。
染液浓度0.2克/升,浴比20:1,染色温度分30℃、80℃两档。
测定时将剪成碎块的2克织物,投入到已达到规定染色温度的三颈瓶中(避免水分蒸发),每隔一定时间,在搅拌中吸取染液2毫升(同时补入2毫升的水),测定染液光密度。
随着染色时间的延长,吸附达到平衡,染液的光密度值不再发生变化。
此时的上染百分率,表示该染料的直接性大小。
测定方法(2):纸上层析(新华#3滤纸),观察各染料斑点上升的高度不同即Rf值不同。
Rf值越大,表示染料与纤维素材料的直接性越小;Rf值越小,则表示直接性越大。
配制0.2克/升的染料溶液,用毛细管在滤纸上点样,晒干后挂在盛有蒸馏水的密闭层析缸中饱和30分钟,然后使滤纸点样的一端与水接触开始层析,待展开剂前沿上升到20厘米时,计算染料斑点的Rf值。
纸上层析法是测定染料直接性的简便方法,但Rf值不完全与染料实际的性能相一致。
活性染料的性能三、扩散性扩散性是指染料向纤维内部移动的能力,温度有地染料分子的扩散。
扩散系数大的染料,反应速率和固色效率高,匀染和透染程度也好。
扩散性能的好坏,取决于染料的结构和大小,分子越大越难扩散。
对纤维亲和力大的染料被纤维吸附的作用力强,扩散也就困难,通常靠提高温度来加速染料扩散。
染液中加入电解质,染料的扩散系数下降。
测定染料的扩散性能通常采用薄膜法。
取粘胶薄膜(玻璃纸)浸入蒸馏水中,浸前厚度为2.4丝,浸渍24小时后厚度为4.5丝。
测定时将此薄膜根据需要叠成一定厚度,压在玻璃板下去除气泡。
然后夹在中间有橡皮垫圈的两块夹板中,其中有一块夹板中间有一圆孔,染液只能通过此孔向薄膜层里扩散,将夹板薄膜浸没在20℃的染液中静置1小时,然后取出用水冲洗,观察染液透染薄膜的层数和各层染料色泽麦。
扩散层数与半染时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半染时间短,扩散层数多。
活性染料的性能四、反应活泼性活性染料的反应性通常是指染料与纤维素羟基反应能力的强弱,反应性强的染料在室温、弱碱的条件下即能完成固着,但这反应中的染料稳定性相对较差,容易被水解失去染色能力。
反应性弱的染料需要在较温度条件下与纤维素键合,或使用强碱剂活化纤维纱的羟基,促使染料反应固着在纤维上。
同一型号的活性染料反应性大致相同,反应性的强弱取决于染料活性基的化学结构,其次是染料体与活性基团之间的连接基,对染料的反应性也有一定影响。
此外,还受pH值的影响,一般pH值增加,反应速度了增加。
至于温度,也是影响反应速度的一个因素,温度增加,反应速度就快。
温度每增加10℃,反应速度可提高2~3倍。
因此,在印花以后,经过烘干或汽蒸,便能促使染料与纤维发生反应。
活性染料结构其化学结构通式可以表示为: W一D—B—Re活性染料分子和一般水溶性染料不同的地方是具有一个(或两个)可和纤维反应形成共价结合的活性基。
活性基主要影响染料的反应性及染料—纤维键的稳定性。
染料母体对染料的亲和力、扩散性、颜色、耐晒牢度等有较大的影响,母体染料不但要求色泽鲜艳和牢度优良,而且要求有较好的扩散性和较低的直接性,使活性染料有好的匀染和透染性能,未染着的染料(包括和水反应的水解染料)也易于洗除。
因此染料母体不宜太大,对纤维的亲和力不宜太高,一般选用简单的直接染料和酸性染料作为母体的结构。
绝大部分染料的活性基是通过联接基和染料母体芳环相连的。
有些染料没有连接基,活性基直接连接在染料母体上。
在母体染料中一般具有1—3个磺酸基作为水溶性基团,有些活性基本身也具有磺酸基或硫酸酯基作为水溶性基团。
桥基对染料的反应性和染料—纤维键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分散染料分类二、分散染料分类1、应用分类:不同类别的染料商品往往有特定的使用范围,以适应涤纶和各类混纺产品印染加工的需要。
国产分散染料通常是按涤纶的染色温度分类,有高温型、中温型、低温型三类。
国外分散染料分类各厂商都有所不同,可查阅资料。
2、化学分类:分散染料的色光和性能与化学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按化学结构分,分散染料主要分偶氮和蒽醌两大类。
例如偶氮类染料分散红S-5BL、深兰HGL、大红S-BWFL等,例如:蒽醌类染料分散红3B、分散紫HFRL、分散兰2BLN。
A、偶氮结构的染料生产成本低、产量大、色谱全、得色深,很多色泽牢度优良,在分散染料中占重要地位。
B、蒽醌结构的染料色泽鲜艳,匀染性良好,耐日晒、耐洗、耐酸碱、耐汗渍,只是升华牢度稍差。
C、其它杂环染料各有独特的性能和用途。
还原染料的特点还原染料与其它染料相比具有一系列显著的特点:①还原染料的色泽以中间色占多数还原染料的颜色具有从黄色到黑色且从鲜艳色到一般颜色的完整系列的特征,其最大特点是中间色占多数,这些中间色基本上是单一组份,染色重现性良好,特别是绿色、橄榄绿色、肉色、棕色和灰色系列,例如绿色活性染料一般是用黄色和翠蓝色活性染料相并而成,为了把染色性能不同的活性染料组合好,染色时的控制很重要,而在还原染料中就有好几个单一结构的绿色品种,不仅能满足不同的需要,而且与活性染料相比具有优良的染色重现性。
②具有优异的光牢度和以光牢度为基础的各种复合牢度当前棉织物上对以光牢度为基础的各种复合牢度如汗-日光牢度、汗-日光-洗涤牢度、汗-日光-磨擦牢度等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淡色,还原染料与其他类别棉用染料相比就具有这方面的特殊性质(表3),因此它非常适用于工作服、夏天衣服、运动服、大衣、窗帘、家具外罩物等的染色和印花。
③具有优异的耐氯性和湿润牢度还原染料与活性染料相比具有优异的耐氯牢度(表4),不论是氯水(20ppm),还是氯沶(500ppm)的牢度;另外,表3也显示了还原染料具有优异的洗涤牢度等,因此还原染料适用于用氯消毒和耐洗涤性要求高的场合,如旅馆和医院用的织物、被褥、外罩物、床单、衣服等的印花和染色,特别是对多次洗涤处理要求的制品,使用还原染料的优势更明显。
另外,还原染料也很适合用于需要最高级湿润牢度的纺织品的染色和印花,如用活性染料进行地染和用还原染料防拔印花的纺织品等。
还有在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为了减少洗涤用水,使用强力洗涤剂即把四乙酰基乙二胺(TAED)加入到过氧化物中制成的新型洗涤剂或者在洗涤用水中使用多量洗涤剂和进行温水洗涤,还原染料也都具有足够的牢度。
④具有对印染织物后整理加工的优良稳定性还原染料对一般的树脂整理变争极小,近年发展的使纤维物性发生变化的功能性加工,如形状记忆加工、形态稳定加工、防臭加工、抗菌加工等,还原染料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而且还原染料染色物要比活性染料染色物具有更安定的经时变化性。
分散染料染色原理1、高温高压染色涤纶对分散染料有很好的亲和力。
当染液升温至沸,涤纶高聚物的无定型区软化,染料开始吸着在纤维表层,随着温度的上升(120-130℃),纤维分子链段之间逐渐松动。
在热的作用下,链段振动频率增大,纤维结构内出现许多可容纳染料分子的“空隙”;同时染液的热量增加了溶解染料分子的动能,加快了向纤维内部扩散。
温度越高,染料分子进入纤维的扩散率越快。
染色完成时,染液降温至涤纶的玻璃化温度以下,染料分子被凝结在纤维固定体中,不再溶出,获得很好的染色牢度。
2、热熔染色分散染料在干热状态下,即热固着于涤纶中,这样的生产工艺通常称为热熔染色。
T/C、T/R织物的连续性轧染,由于纤维素纤维比涤纶有强的吸水性,分散染料最先吸着在棉或粘胶纤维上,当烘干后经高温焙烘,大部分染料气相转移到涤纶表面,并扩散进入纤维内层。
部分未固着的染料,干热升华散失在热熔箱中,或残留在纤维素纤维上。
分散染料热熔染色在工艺上要求做到:A、拼色分散染料三原色最佳热熔温度应在同一温度范围内;B、热熔箱左、中、右温度偏差不超出一定限定,以免产生色差;C、择优使用热熔曲线平坦的染料,确保染色成品质量;D、优先考虑采用固色率较高的高温型分散染料,而低温型染料用在染浅色更为有利,避免热熔箱内染料升华散失过多。
3、截体染色分散染料可以利用载体在98-100℃沸染,达到很好染色效果。
截体易被涤纶吸收,对纤维有膨化、增塑作用,截体渗入纤维打开高分子链段相邻的链,无定型区变得润滑可塑,染色所需要的热能降低。
染色的扩散速率增大在没有蒸汽压力的染槽内,也能完成各种色泽的染色加工。
国内常用截体如冬青油、膨化剂MN和膨化剂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