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育的新理念

合集下载

五大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五大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五大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五大发展理念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成果,对当前中国发展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在此背景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势在必行:一是以创新发展为契机,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载体;二是以协调发展为关键,创建主客体平等交流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三是以绿色发展为导向,践行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四是以开放发展为平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五是以共享发展为目标,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价值。

标签:五大发展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挑战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围绕“创新发展理念”,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提出“五大发展理念”。

这一创举成为我国下一步深化改革、落实“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举措的科学指南。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导向,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显得尤为必要。

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新挑战,如何在五大发展理念下应对挑战,紧跟时代步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理应正视的现实问题。

一、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五大发展理念是新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1]这五大发展理念有其内在联系:创新是发展之动力所在,协调是发展之方法所在,绿色是发展之方向所在,开放是发展之战略所在,共享是发展之目标所在。

五者交相辉映,有机结合,从中产生的合力将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福利。

二、五大发展理念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要想顺应时代潮流,紧跟理念前沿,无疑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一)创新发展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适宜网络时代发展现状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和新要求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和新要求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和新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要求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发展变化,注重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求,着力培养具有协调发展思维和综合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各个领域能够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

新时代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广大青年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接班人。

我们要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使他们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是适应时代发展变化,注重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联系时代发展变化,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思维和创新精神。

我们要关注世界科技前沿和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创新实践,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立德树人,通过道德修养和品德塑造,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心理健康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

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培养他们主动作为、奋发向前的担当精神,使他们能够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和新要求对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要积极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其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我们要加强师德建设,成为学生道德品质的良好示范。

我们要注重自身修养和素质提升,不断学习和探索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

我们还要加强教育环境的建设,提供优质的课程和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思政价值理念

思政价值理念

思政价值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念是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公民,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以下是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
1. 爱国主义: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2. 集体主义: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

4.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培养辩证思维和科学精神。

5. 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勤劳、勇敢、宽容等。

6. 法治教育:加强法治观念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7. 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

这些价值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教育和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理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理念
理念 。
第 一 , 济 全 球 化 进 程 的 进 一 步 加 快 和 经 我 国对 外开放 的进 一步 扩 大, 大 学生 了解 为 世界 、 增长知识 、 阔视野提供 了更加 有利的 开 条件 , 但西 方文 化 的糟粕 也 对 大学 生也产 生
了一 些 消极 影 响 。
第二 , 代科 学技 术特 别是 互联 网等 新 现 兴传媒 飞速 发展 , 大 学生获 取知 识 和信 息 为 提供 了极为有 利的条件 。但 网络 信息 带有很 强的虚拟性 、 隐蔽性和 复杂性的特征 , 如果管 理 不 好 , 假 的 、 健 康 的 、 至 是 反 动 的 信 虚 不 甚 息就可能 乘虚 而入 , 对广 大 青年 学 生的 身心
的 全 面 发 展 。“ 学 生 为 本 ” 是 一 种 价 值 取 以 既 向, 是一种思维 方式。作为一 种价值 取 向, 也
第四, 高等教 育的改革发 展 , 别是 实行 特 高校扩 大招 生、 成本 分担 制 和毕 业 生 自主择 业以后, 大学生人数 不断增 加 , 家庭 贫 困学 生 问题 、 大学生心 理压 力 问题 和大 学 生就 业等
励 等机生身心健康 , 人格和谐发 展 , 面提 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 全 为社会发展培 养合格人 才; 是要 尊重 每一 个 学生的 生存 二
和 发 展 的 权 利 , 关 注 学 生 作 为 人 的 共 同 性 要
国内形势 的深 刻 变化, 大学 生思 想政 治教 育
健 康 造 成极 大 危 害 。
第三 , 国社 会 主义 市场 经济体 制的 确 我 立和 完善 , 促进 了国 家经济 的发展 , 与社 会进 步相适应的新 思想新观 念正在 丰富着 大学 生 的精神世 界。但 市场 经 济本 身 的消 极 因素 , 也给 大学 生 的思 想 带 来 不 可忽 视 的 负面 影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新 的思路 , 以人 为本 的原 则落 实到 实处 。 把
关键 词 : 思想 政 治教 育 ; 大学 生 ; 以人 为本 中图分 类号 : 4 文献 标识 码 : 文章编 号 :0 3 8 8 ( 0 6)1 0 9 — 4 G6 1 A 10 — 3 8 2 0 0 — 0 6 0
20 04年 8 2 月 6日,中共 中央 国务 院下发 了 的新 理念 ,是 指在 思 想 政 治 教育 中要 以大 学 生为 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 , 培养 和提高大学生的 《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 本 , 见》 以下简称《 ( 意见》 。《 ) 意见》 强调在大学生思想 素质, 尊重和实现大学生的个人价值 , 最终促进大 政治 教 育工作 中必 须坚 持 以人 为本 , 以大学 生 的全 学生 的全 面发 展 。 面发展为 目 , 标 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地发展 , 全面提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就要求我们深刻 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 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深 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是人 ,对象是人 , 刻理解《 意见》 精神 , 面把握 以人为本 的科学 内 其根本 任务 是启 发人 的 自觉 性 ,调动人 的积极 性 、 全 涵, 使我 们 转 变观 念 , 以新 的理 念 、 的思 路 、 的 激发人的创造性 。 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 以人为 新 新 所 方法来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中心 , 倡导 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 出人的全 突 面 发展 , 大 限度 地挖 掘 和发挥 人 的潜能 。随着 社 最 坚 持 以人 为本 。 对高 校 大 学 生思 想政 治 教 育 提 出了新要 求 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 新时期的大学生非常重视 在新形势下提出坚持 以人为本 , 是我们党认真 自己的切身 利益 , 育者 在思 想认 识上 应适应 社会 教 总结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现实 的变化 , 立 以学生 为本 , 树 为学生 服务 的思想 , 尽可能满足大学生在成 济的经验 , 探索社会发展必然规律而得出的科学结 注重关心学生的切身利益 , 论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和中 长过程中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等。 自己正当的利 心, 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 , 提高人的素质、 益能否得到维护和合理满足 , 是广大学生对社会产 它直接 影 响到学 生对 党的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 目标 , 反对把人作为工具 生 基本 看法 的一个 视 角 , 方针 、 政策 的理解 , 社 会 主义优 越性 的认识 , 对 影响 和手段 。 胡锦涛总书记在 20 年 l 月的全 国宣传 03 2 高校的思想政 工作会议上深刻指 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 到他们爱国主义意识的树立 。所 以, “ 人的工作 , 必须坚持 以人为本”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治教育工作要从维护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 出发 , 。 从 他们 的生活 、 学业 、 就业 和处理人际关系等切身利 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当确 立 以人 为本 的新理 念 。 思想 政 治教 育树 立 以人为 本 益人手 .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 ,

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 复习资料

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 复习资料

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第一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一、思想政治(品德)课是“德育课”还是“智育课”?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性质:是一门智育与德育内在统一的显性德育课程。

智育: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知识,发展学生能力。

德育: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显性德育课程:思想政治(品德)课有稳定的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时间以及考试评价。

新课改对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性质认识的新发展:1.从核心价值看: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2.从基本内容看: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3.从培养目标看:是一门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素质的课程。

(初中思想品德课:侧重于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高中思想政治课:侧重于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核心的,具有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特点的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课程。

三、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程改革广西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改革(二期课改):广西中学新课程改革分2步走:(2005年)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改;(2012年秋学期)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

(广西是最后一批开展新课改的省份,至此全国各省份都开展了新课改。

)新课程改革中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新变化:1.改变课程名称:初中“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高中名称没变“思想政治”;2.转变课程功能:“过去的思想政治课过分强调其社会功能、政治功能,主要考虑国家需要和社会需要,很少考虑学生需要”转变“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构建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课程,课程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发展”、“过去的思想政治课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能力培养”转变“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能力的培养,知识仅仅作为手段而存在”;3.调整课程结构:高中“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必修模块: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物质文明)、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政治文明)、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精神文明)、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4.更新课程内容:初中:随着课程名称的改变,删减了一些政治方面的内容,增加了品德教育和道德方面的内容;高中:增加了文化生活模块和选修模块。

人本精神 和谐管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

人本精神 和谐管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

一Hale Waihona Puke 要】 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 以人 为本, 管理” 和谐 的
科 学 内涵, 在此基础上 审视 高校 的思 想政 治教 育 , 最后提 出 了高校思 想政 治教 育“ 以人为 本 , 和谐管理 ” 的具体 工作思
【 关键词 】 以人为本 ; 和谐管理 ; 想政治教 育 思
管仲《 管子 权修》 中提到 :一 年之计 , “ 莫如树谷 ; 十年之 计, 莫如树木 ; 身之计 , 终 莫如树人 。”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 妨可以看作“ 树人” 中最深层面的根基 。 思想政洽教育工作的 对 象是人 , 在高校思 想政治教 育中贯彻 “ 以人为本 , 谐管 和 理” 的指导思想 , 对于改 善和促进 大学 思想政治 教育的现状 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和作用 。 “ 以人为本 。 和谐管理” 的科学 内涵 ( ) 一 从哲学和历史的角度看 “ 以人为本” 的思 想是伴随 资本主义的产 生而 产生. 资本 主义产生之初 , 高举着“ 就 人权” “ 和 自由” 两面大旗来对抗 当 时 占统治地位的封建主义。之后 ,以人为本” “ 的思想在哲学 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探讨 , 甚至产生专门的哲学学派。在我国 , 儒家 的中心思想就是 “ ” , 本质上看 ,仁 ” 仁 字 从 “ 就是一种和 谐的 , 以人为主的良好状态。 ( ) 二 从党的理论基石和教育政策的高度看 马克思主义指出“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 固有的抽象 物。 在其现实性上 , 它是一 切社会关 系的总和。 l ”1 I 这句话揭示 的真谛是 : 个体的 自我概念具有社会性 , 自我 概念的发展 其 既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 也是社会发展的源泉 。在新 的历 史时期 , 党的教育政策也逐渐向和谐化 、 人本化 方向靠 拢, 如坚持以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本 , 深入实施素 质教 育 , 培养社会主 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就体现了对学生 各种能力及兴趣的培养的和谐考虑。 ( ) 三 从时代和现实的需要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 以人为本 , 和谐管理 ” 精神实质是 高校要重视人文建设 , 强调入文关怀。对我 国高校来说 , 人文 建设和人文关怀要达到 的最终 目的就是让青 年学子 树立一 种“ 人文精神 ”“ ,人文精 神” “ 是 对人乃至整个人 类的存在与 命运的终极关注或终极关怀 ” 。所谓“ 终极关 怀” 就是对宇宙 人生的终极意义予以关注和追问。 二 、 以人为本 , 从“ 和谐管理 ” 的视角来 审视 高校的思想

高中政治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

高中政治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

思想政治】高中政治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来源:名师网时间:2009-04-27 16:45:28【字体:大中小】吴仙娥高中政治新课改是对改革呼唤的回应,她所倡导的新理念应渗透在新课改之中,高中政治教师观念上应更新,方法上要创新,素质上须全新。

更新观念是课改的良好开端和前提条件。

通过培训我体会到,高中政治教学要围绕“新课程新理念、现代意识、开放意识、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等关键词展开。

因为,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不仅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育行为,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甚至影响国家未来和教育的性质与发展走势。

高中政治教师在新课改下应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评价观、质量观、教育观等。

这是适应新课改的先决条件。

课程改革成功关键看教师,高中政治教师要在素质结构上优化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三大要素,这是适应新课改的根本。

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是新课改的关键,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要贵在得法。

新课改究竟要改什么?最为关键的是改革旧的课程理念,倡导新理念。

更新观念,明确新课程新理念是课改的前提,教学方法和教师自身素质都与更新观念息息相关。

一、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意识开放意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动融入全球化进程,高中生就是这样一个大背景上成长发展的年轻人,他们的思想必然会打下很深的时代烙印。

经济全球化要求高中生培养全球意识和开放意识,具有国际视野和开放的思维方式,具备合作、交流等行为品质和行为习惯,发展自己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

高中政治还要教育学生更要具有中华民族的气节,培养学生学会辩别精华与糟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保持自己的民族尊严。

高中政治新课程中既要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也要培养学生国家意识、民族意织,适应全球化时代我国高中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知识经济已经到来,知识成为经济增长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我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全球化的浪潮,过去注重纯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与能力的培养必须扭转。

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第三版

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第三版

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第三版
政治品德教育是各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由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
论第三版对当今高校的品德教育进行了改革和更新。

首先,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第三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学理念和思路,主要是通过突出教育中“学习、改进、实践”的重得理念,引导学生利用技能和成长模式,用真实的行动落实和发展思想政治(品德)教学。

其次,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第三版特别强调在实施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参照社会实际的发展,注重教育的实际意义,做到学以致用,把学习的原则应用到社会实际之中,使学生在德育教育中学以致用。

以上,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第三版在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品德教育水
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育实践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多措并举,不忘根本,力求培养出积极阳光、浩浩荡荡的新时代人才,是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第三版立足于传统,贴合时代发展的重要宗旨。

新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新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新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第一章:前言新时代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之而来的是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

作为一项长期推进的重要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生的成长。

第二章:新时代下的变革新时代下,全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拥有更加自由开放的思想观念。

与此同时,从小学到大学,我国的教育体系也在悄然变革。

如今,学校的教育内容已经从单纯的红色文化传承转变为全方位的中西合璧教学,这无疑也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第三章:理念创新在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更加注重理念创新。

从传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到现代的多元文化、全球化视角,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特征,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这些新观念纳入其中,使其更加符合学生们的思维方式。

第四章:形式创新形式创新也是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方向。

由于网络日益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电子媒体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适应这种形式上的进展进行变革。

以互动性、创新性和高效性为核心,将传统的讲授课程转变为更加灵活、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创造出更加有趣和生动的教育氛围。

第五章:实践创新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更加注重实践创新。

在这方面,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极具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的教育手段。

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现实社会的运行机制和社会结构,学会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的方法,更好地引导他们走向社会,去实现自我的价值。

第六章:适合不同学群的教育新时代下,不同的社会群体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群做出相应的调整。

对于优秀生源,应当更加注重自我启发,使其更自觉地了解自身使命。

对于留守儿童、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则应该更注重心理辅导服务,通过专门的心理教育和心理治疗,为这些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第七章:结语总的来说,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必须针对现实,始终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更加贴近生活的教育内容和形式。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精选】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精选】

• 揭开了人的本质。
• “马克思一步步 地摆脱了黑格尔 和费尔巴哈的影 响,从而形成自 己的关于人的本 质的学说。对于 这一点,学术界 已经达成共识。”
• 提炼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主要观点,我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 1、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
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 的自觉的活动。”由此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人的类本质就是人的“自 由的自觉的活动”,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的观点。 • 2、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关于费尔巴哈 的提纲》一文中,马克思针对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然属 性的观点,明确地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 质的著名论断。人的本质,只能由“在一定具体条件下”的“一切社 会关系的总和”来规定。
• 同时,还可使他们在实践中实实在在地了解 和正确认识国情、社情、民情,提高了支持 和参与改革开放的自觉性,从而促进了学生 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
• 3、注重教育的感染性
•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可营造以学生为本的 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做到教育过程的自然化和 情景化。
• 具体说就是要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输出 应融于学校的一切活动中。校园环境的核心是 校风、学风。
• 3、人的本质是自然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 (1)人的自然性并不简单的是人的动物性存在或 人的本能,而是包括人的生理、心理在内的各种自 然特性。
• (2)实践不仅是人的根本属性,而且人类社会生 活也是实践的。自由自觉的劳动社会实践活动体现 了人作为类存在物的本质属性。
• (3)人是社会历史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在一定 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同时又是历史过程的展开。 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 人的活动而已。” 人是历史的前提,所有历史活 动都是“以人为本”的人。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 和体现了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本质属性。

思政课的课程理念是什么

思政课的课程理念是什么

思政课的课程理念是什么在当今社会,高校的思政课被赋予了重要的使命,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担当社会责任的能力。

思政课的课程理念是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全人培养”的目标,以人文关怀为核心,通过引导和教育,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强调全面发展思政课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思政课中,老师们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理论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

只有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培养创新精神思政课的课程理念还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当今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思政课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尝试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思政课还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具备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创新精神的能力。

强调社会责任感思政课的另一个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现代社会,个人的行为不仅影响自身,也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思政课应该引导学生了解社会问题和挑战,培养他们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意识。

通过思政课的教育,学生将更加关注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通过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力。

总结思政课的课程理念强调了全面发展、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思政课的教育,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思政课不仅在知识层面上培养学生,更在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上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思政课的课程理念的实施,将为社会培养更多有道德、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1.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

教学中要发现并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习内容由师生共同构建,重视学生研究过程的体验,把学习过程变成促进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突出探究式学习思想探究式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的结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要求学生亲自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精神、价值观的教育,发展自己的个性。

探究式学习前提是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和空间,教师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

学生可能探究的问题很多,探究的方式方法也很灵活,只要教师给学生探究的权力和机会,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究中显示自己的才华。

学生可对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进行探究;可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探究;可在质疑问难处探究;可在解决实践问题上探究;还可以在事物的求新、求异、求变上探究。

3.课堂教学民主化课堂教学民主化,就是教师必须从“人—人”关系上理解和处理师生关系,要视学生为与自己地位平等的社会成员,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真正主体。

这是一种依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着眼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旨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完美个性、创新精神的教育思想。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贯穿这一思想,对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学中调节教师和学生在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之间的关系,师生间应建立一种资源共享的伙伴关系,当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时,不是自上而下的“给予”,而是与学生一道去探索,去研究。

4.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代课堂教学追求的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和精力,让学生受到尽可能多的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

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

学校风貌 。二 是校园文化建设应
通过 加强理论学 习. 使大学 生进 该 漆透 到学 生学 习 和生 活的 方

步坚 定马克思主 义的信仰 . 坚 方面 面. 反对迷信 , 反对腐朽没落
任. 才能形成师生心理相通 、 情感共融和坡此信任的教 影响和教育二者方向一致时 . 才会形成真正的自觉道 德
承诺是否恪守兑现等。 真诚应是为人之师必须具备的最 动 . 在谰倍道德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甩。 比如 . 开展以诚 基本的素养品质和职业道镍. 老师所显示的真诚品质会 倌 为主题的斑会 、 主鲤团 日、 主题觉 日、 主题报告 会、 征 使学 生们感到老师可亲 、 可敬 、 可倌 . 会把老师 当作 良
为大学生今后践行契约或规则所规定的责任 们.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从来就不是主观自生 无处不在 . 的。客观环境对意识包括道德意识的形成具有 自发性、 和义务奠定能力基础 。 渗透性和感染性的特点。 环境渗遗的潜移默化使人自发 形成的某种意识往往根深蒂周而不易改变 。 只有当环境
想政 治教育 的意 见》 精神 . 高校 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 .引导大学 大学 生思 想政 治教 育工 作应 从 生不断追求更高的 目标 。 以下几方面A手

高 校 在进 行理 想信 念 救 育
以理 想信 念 教青 为核 的 同时 应进 一步加 强 校园 文化 心 .耀 入进行正确的世 再观 、 人 建设 。通过开展形式 多样的校 园

生, I 价值观教育 E
文化活动 . 营造崇 尚知 识、 追求真 为学生健康成长 、 谐 和 高 校的 思想 政治 工作 要 牢 理的氛匿 , 牢抓住 理想信念教 育这个核心 , 发展创造 良好环境 。一是提高教 按 照素 质教育的要 求. 培养德智 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教学过程 体 美劳全 面发 展的 社会 主 义事 中潜移默化地影 响学 生.发挥 教 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确的理 书 育人的重 要作用 ,形成良好的 想信 念来源于科学理 论的武装

(完整word版)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复习资料

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第一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一、思想政治(品德)课是“德育课”还是“智育课"?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性质:是一门智育与德育内在统一的显性德育课程。

智育: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知识,发展学生能力。

德育: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显性德育课程:思想政治(品德)课有稳定的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时间以及考试评价。

新课改对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性质认识的新发展:1。

从核心价值看: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2.从基本内容看: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3.从培养目标看:是一门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素质的课程。

(初中思想品德课:侧重于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高中思想政治课:侧重于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核心的,具有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特点的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课程。

三、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程改革广西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改革(二期课改):广西中学新课程改革分2步走:(2005年)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改;(2012年秋学期)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广西是最后一批开展新课改的省份,至此全国各省份都开展了新课改。

)新课程改革中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新变化:1.改变课程名称:初中“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高中名称没变“思想政治”;2.转变课程功能:“过去的思想政治课过分强调其社会功能、政治功能,主要考虑国家需要和社会需要,很少考虑学生需要”转变“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构建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课程,课程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发展”、“过去的思想政治课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能力培养”转变“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能力的培养,知识仅仅作为手段而存在”;3.调整课程结构:高中“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必修模块: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物质文明)、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政治文明)、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精神文明)、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4.更新课程内容:初中:随着课程名称的改变,删减了一些政治方面的内容,增加了品德教育和道德方面的内容;高中:增加了文化生活模块和选修模块。

高中政治教学理念

高中政治教学理念

高中政治教学理念
高中政治教学理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政治学科的基本原理,以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国家意识为核心,注重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以及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为目标的理念。

首先,高中政治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国家意识为核心。

学生应该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了解自己的公民权利和义务,并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参政意识。

其次,高中政治教学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政治学科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学生应该了解政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建立自己的政治学习框架,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高中政治教学应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为目标。

政治学科需要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能够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对政治事件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及学会利用多种信息渠道获取政治信息。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国家意识为核心,注重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以及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为目标,从而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一、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文化多样性的教育背景下,面对新问题和新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迫切要求,是要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为目的。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作为创新体系的一个方面,其实质内涵就是发展,以顺应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推动社会发展。

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改变了服务对象、模式的转换和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创新,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的新要求。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过程中,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变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进程;二是强化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发展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基本上是针对现代化。

但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来看,创新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移植创新发展模式;二是自主和创造性的发展模式。

移植的创新发展模式,一方面是中国的古老文明优秀文化成果和发展的继承,注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在另一方面,从国家和地区对相关学科等经验,学习如何改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的强化,一定要发展传统的文化资源,继承和发扬,这是基础,创新发展的根本。

思想政治教育一定是开放的,从其他国家学习经验中获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以适应发展新时代的需求,并根据性质和意识形态的要求,建立政治教育的系统和创新性。

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和独立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特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发展。

移植最大的优势是创新发展模式的快速性,缺点是缺少一个独立的,创新的活力,很难实现快速发展。

自主性创新的发展模式,最大的特点是注重自主创新系统功能,提升创新能力,这是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主要步骤。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结构包含目标结构的基本结构、内容结构。

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

开展自主创新和发展,我们一定要协调基本结构的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优化内容的结构,从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体系。

以人为本: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新理念

以人为本: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新理念

思想政 治教 育管理 为什 么要坚 持 以人为 本
思想政 治教育管理 在整个思想 政 治教育 中占有重要 地
位,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 内容和关键环节。在新的历史条 件下 , 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既存在着难得的发展机 我 遇, 同时也面 临着严峻的挑战 。作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管理工作 , 必须坚持 以人为本 , 是因为 : 这 ( 坚持以人为本是树 立马克 思主义在 思想政 治教 育 一) 管理 工作 中指导地位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中包涵着 丰富的 以人为 本的思 想。马克思
向对 阶级社会 中那些摧残人 、 蔑视 人的不合理现象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恶痛
绝, 他在 14 83年致卢格 的信 中说 :专 制政 体的原 则总 的来 “ 说是轻视 人 、 蔑视人 , 使人不成为人” “ 种制度的原则就是 ,这 使世界不 成其 为人的世 界” ] I [( 。4 Ⅳ ¨。马 克思在 对其 批判 和揭露的同时 , 对人的本质和人的解放与发展作了广泛而深 入的论述 。他指出 :人 的本 质不 是单个人 所固有 的抽 象物 , “
突出强 调了思想政治 教育要 “ 坚持 以人为 本” 的思想 。这些 重要论述对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新时期我 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 提高 和完善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指明了 目标和方向 , 并提 出了 更 高更 全面的任务和要求 。

管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活动 , 只要有组织和人的群体活
动存在 , 管理就存 在。而管理活动又是一项 以人为主导的活 动, 人在是管理活动中起着核心的作用 。“ 在管理活 动中, 人 既是管理的主体 , 也是管理 的客体。 … ) ” 科学 高效 的管 理 不仅要合理配置好人力和物力 , 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协调处理 好管理主体 和管理客体 内部 、 以及管理 主体和管理客体之 间 的人与人的关系。在管理 中突 出人的核心地位 , 坚持 以人为 本的管 理理念 , 实行 科学 的人性化管 理, 助于充分 发挥人 有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充分挖掘人的潜在能力 , 实现人与人 、 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教育的新理念
摘要: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根据目前新课程改革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中学政治问题措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作为普及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中学政治教育教学怎样把握和开展好就成了摆在每一位政治学科教师面前的不能回避且必须明确解决的问题。

新课改的中学政治教育和政治教学并不只是应采用什么现代手段来完成某一知识点某一节课的简单形式问题,而应看成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政治教育应根据社会需要提出和规定政治教学的内容纲要和目标。

面临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中学政治学科迫切的需要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在改革中谋求发展。

中学政治教师只有树立改革意识认清改革的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更好的建设政治学科。

一、新课程改革下政治教师所面临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师教学观念、学科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这些组成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在中学政治教育改革中政治教师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门角色发生转变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样也是知识的
主导者其在教学中拥有独特的地位。

而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主体角色地位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教师逐渐由教学的带头人操纵者变为教学的辅导者,而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得到巩固与发展。

因此作为中学政治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认清着一事实.将教学的主动权转让给学生.使得他们在教学中拥有更多的自主能力.发挥其在教
学中的主体地位尤其重要。

2、教学方式发生转变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对政治教学提出的要求。

提倡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小组
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式去开展教学活动这些教学活动的开展符合学生的主体发展规律符合政治学科的教学特点同
时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发掘了他们的知识才能与创造力.是素质教
育目标下的重要尝试。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自身实践通过教学获得经验.大胆尝试才能更好地推进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运用。

二、中学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的措施
1、中学政治教育的目标的明确
中学政治的升学成绩只能是政治教学活动情况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的是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侧面。

政治教育目标达到的情况只能由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综合反映.它是几代人共同努力协同奋斗的结果。

作为基础学科的中学政治教育教学活动应以普及科学文化知
识.培养造就信科学、懂科学、尊重科学、会用科学的观点方法观察事物和探索自然规律在改造自然,建设社会的活动中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为中学政治教育的奋斗目标。

并用这一思想指导政治教学和研究政治教学问题。

有了明确的目标中学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摆正思路.事半功倍!
2、应当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思想政治课如果离开了学生的主体性参与.那么其基本教学目
的将失去意义。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强调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使教师和学生一起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一文本“之间不再是认识与被认识、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之间双向交流的关系,学生通过理解和“对话“获得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

师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是一种“我—你”的精神上平等交流的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建构。

(2)开展实践活动实施情感体验。

这要求通过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强化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增强爱自己.爱家庭,爱社会的世界观的形成。

这就需要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应当加强兴趣教学活动的开展
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场所。

因此,政治教师应当为沉闷的课堂增添乐趣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教师应在有限的讲授时间里充分发挥语言魅力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有
关的故事、名言、谚语有关感兴趣的问题;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时事等等,都能引发学生注意焦点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4、应当注重情感和道德实践
在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
学习‘成长。

活动课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提高学生行为的正确性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道理并内化为自己的
信念和品质。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包括当地学校及教师自身条件和学生的特点,以及时事背景,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和内容。

这些活动实际是学生互动、交流、沟通、对话的平台,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在交流对话中提高。

三、总结
新形势下的中学政治教育教学问题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变化。

各地区有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各学校有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各班有各班的具体情况.解决问题的
方式方法应有所不同.但总有一些思想和原则是共同的所以积极研究探索是每一位中学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总之中学思想政治教学途径是多样的。

在政治教学中,只有教师围绕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确立教学目标.不断地通过教学实践探索.提高自身教学素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政治学科建设
参考文献:
[1]肖锋.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如何进行创新.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杂志.2010年第3期.
[2]韩俊成,初中政治课有效教学浅谈,《教学交流中》 2008年1期
[3]陈坤,例谈情感教学在初中政治课的应用,《新课程教育探索》 2008年7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