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变风量系统的案例

合集下载

变风量空调系统工程设计案例分析(杨国荣)

变风量空调系统工程设计案例分析(杨国荣)

超薄型双风机带全热换热器的空调 器
空调机房剖面设计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常见问题
空调负荷计算与末端装置
1. 按定风量系统进行空调负荷计算 2. 按定风量系统布置末端装置 3. 内外分区与温度控制区
空调系统平面布置
1. 应采用吊顶回风静压箱,不推荐风管回风 2. 送回风口设置 3. 温感器设置
空调机房平面布置
温控区五
一般外区30-50m2,内区40-80m2 分别计算每个温控区空调负荷 按每个温控区计算负荷选择变风量末 端装置
2-5m
角1 设计风量 950m3/h 最小风量 475m3/h
北1 西1 设计风量 700m3/h 最小风量 350m3/h 设计风量 500m3/h 最小风量 250m3/h
本机房平面存在问题
1. 机房布置:比较紧凑、紧张、 凌乱。操作面没有留出,设备 维修保养不方便 2. 为接管而乱设静压箱:设置 了送风静压箱、回风静压箱、 排风静压箱。空调箱出风口风 速较高,采用静压箱将造成系 统阻力增加,并受风机效应影 响,系统送风量可能达不到设 计要求 3. 消声处理:对于VAV系统, 空调送风管一般需设置两级消 声器消声、回风管需设置一级 半消声器(一个消声器加一个 消声弯)。消声量应计算,一 旦使用后,大规模改造非常困 难 空调机房应采用消声器、消声弯而 非消声静压箱
结论:
回风管 美国低温送风设计指南 一书专门论述:变风量 空调系统不推荐采用从 房间到房间回风管回风 方式 送风管 空调机房一
6m/s-8m/s风 速的风管一般 其阻力约为 1Pa/m。如采 用风管回风, 最近的回风口 与最远的回风 口之间将相差 几十Pa;而采 用吊平顶静压 箱回风,静压 箱内压力差不 大于10Pa

沙特某大学教学楼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

沙特某大学教学楼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

沙特 某大 学教 学楼 变风 量空调系统设计
秦 丹 唐雄 斌
(. 1 广州城 建开发设计 院有 限公 司 广 州 5 2 ; 16 0 0 2 广 东海外建筑设计 院有 限公 司 广州 50 7 ) . 10 5
【 摘 要 】 沙特 阿拉伯 某城 市新建大学城, 以其中的某一栋教学楼空调系统设计为例对变风量系统设计进行 阐述 。应业主要求 ,风系统 设计为变风量 空调系 统。针对 项 目的要求及 建筑 的 自身条件,冷热源 为集中供冷/ ,在每栋楼半地下室设置热交换装置将冷 冻水供给 空调机组 ,空调机房设置在半地 热 下室 ,处理过后的空气通过竖井送 至各层 ,各层 的回风通过竖井接至空调机组 。
Qi n T n o g i ̄ nDa a g Xin bn
(1Gu n z o t n t cin& De eo me t sg si t .L d Gu n z o , 0 2 ; . a g h uCi Co s u t y r o v lp n inI t ueCo, t , a g h u 5 0 De n t 16
第2 5卷 第 5期 21年 1 01 0月
制 冷 与 空 调
Re rg r t na dAi Co d t n n fi e a i n r n i o i g o i
、 . 5NO 5 b1 . 2
0c . t 2叭 145 . 2~ 455
文章 编号 : 17 .6 2 (0 54 20 6 16 1 2 1)0 .5 .4 I
W 空调系 统产 生于上 世纪 6 代 的美 国, V 0年
能有 教室 、办公 室 、实 验室 。本工 程初 步设 计为 国
外 设计 事务 所设计 ,我方 承担 施工 图设计 。应业 主

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分析

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分析

变风量空调系统(VAV)总风量控制实例分析摘要:在介绍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目前采用的主要控制方法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总风量控制系统设计及具体实现。

关键词:变风量系统总风量控制工程实例节能一.VAV系统的概念变风量空调系统简称VAV系统( Variable Air Volume System ).它根据被控区域空调负荷的变化及室内要求参数的改变,自动调节空调系统的送风量,从而保证室内参数达到要求。

变风量空调系统通常由空气处理设备、送(回)风系统、末端装置(VAV-BOX)及送风口和自动控制仪表等组成。

二.VAV系统的特点对于一个风系统服务于多个房间时,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可以使每个房间的变风量末端装置随该房间温度的变化自动控制送风量,使得空调房间过冷或过热现象得以消除,也使能量得以合理利用。

采用一个定风量系统负担多个房间的空调时,系统的总冷(热)负荷是各房间最大冷(热)量之和,总送风量也应是各房间最大送风量之和。

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时,由于各房间变风量末端独立控制,系统的冷、热量或风量应为各房间逐时冷、热量和风量之和的最大值,而非各房间最大值之和。

因此在设计工况下,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送冷风量及冷(热)量少于定风量系统的总送风量和冷、热量,于是使系统的送回风管减小,空调机组减小,冷热源装机容量减小,机房占地面积减少。

在空调系统全年运行中,只有极少时间处于设计工况,绝大多数时间均是在部分负荷下运行。

当各空调区域负荷减少时,各末端装置的风量将自动减少,系统对总风量的需求也会下降,变风量空调系统总送风量的改变是由调节系统送风机的频率实现的,降低空调机组送风机的转速,使其能耗降低,节省系统运行耗能。

变风量空调系统主要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节约系统风机能耗;空调房间没有没有风机盘管凝水问题和霉变问题;室内无过热过冷现象;系统的灵活性较好,易于改、扩建;能实现局部区域(房间)的灵活控制等。

变风量空调系统因其节能显著、易于多区控制及舒适性高在欧美、日本等国已广泛使用。

变风量空调总风量控制系统分析

变风量空调总风量控制系统分析

变风量空调总风量控制系统分析隨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过其耗能也随之增加,因此加强其总风量控制系统研究进而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对减少变风量空调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某具体实例对变风量空调的总风量控制系统(V A V)进行探讨,以期为变风量空调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标签:变风量空调总风量控制系统V A V系统根据室内参数和控制区域空调负荷的变化情况,实现送风量的自动控制,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变风量空调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维修量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因此对其总风量控制系统研究一直是业内人士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V A V系统控制环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变风量空调系统由送风温度控制、新排风量控制、送回风量匹配控制、送风静压控制、室温控制共五个反馈控制环路构成。

其中送风温度控制目的在于将空间内的气流组织维持在最佳状态,以防止空间内的气流组织紊乱;新排风量控制能将空间压力维持在正常水平,因此排风阀的开度大小应参考新风阀的而定;空调系统工作时送风量改变会引起送回风量差值的改变,因此将风量维持在平衡状态,可通过控制器进行调整;送风压控制常用方法有总风量法、变静压法和定静压法,运用总风量法时需计算出V A V系统末端装置总瞬时风量,并参考风道阻力和风机性能曲线特点,确定转速和流量之间的关系,控制器利用该关系对空气流量进行控制。

变静压控制时应将阀门全部打开,并在保持风管中静压尽量小的基础上对送风量进行控制。

不过该种方法控制操作比较麻烦,且系统稳定性不高,因此实际应用率并不高。

定压控制时需将静压传感器测定值和设定值进行对比,通过控制器调节风管静压合和风机速度。

空间温度控制由主控制和副控制回路之分,主控制回路先对比设定温度和空间温度的实际值,利用PI 控制算法计算出输出风量值用于输入副控制回路。

而副控制回路依据从主控回路输入值和末端装置的实际风量之间的差值,利用PI控制算法将结果传输到风阀执行器实现流量的控制。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罗晓韬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罗晓韬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罗晓韬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品质的逐步重视,变风量空调系统已逐渐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本文主要结合工程实例,对某建筑工程变风量空调系统进行了分析,以供同类工程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应用1 工程概况某工程总建筑面积为62769.67m2,建筑高度30m。

地下室为设备用房和机械停车库,地上部分西侧6层,东侧4层。

本文仅对西侧6层办公区域的变风量空调系统进行介绍。

2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2.1 室内外空调设计参数表1 为室外空气计算参数,表2为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对于划分内、外区的变风量空调系统,冬季供热时存在内、外区之间的冷、热气流混合,为防止混合损失,外区冬季设计温度比内区低1~2℃,为20℃。

2.2 空调系统分区对温湿度没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建筑外区的4个朝向基本可以划分在同一个系统中,采用相同的送风温度,通过调整送风量,各个朝向的房间在大多数时间内都可以满足温度要求,只有南向房间在冬季和过渡季节会偏热。

根据资料显示,外区进深一般可取2~5m,当房间进深小于8m时,可不分内、外区,均作为外区。

本工程地上2层到6层为标准层,标准层办公区域分为左右部分,左边办公区域是一个封闭矩形,建筑进深为16m左右,内外分区以外围护结构3m以内作为界限。

右边办公区域是一个弯曲的形状,建筑进深为8.6m左右,不划分内外区,全为外区。

本工程对温湿度无严格要求,故将外区的4个朝向划分为同一个系统中。

2.3 空调系统负荷计算建筑外区在冬季受外围护结构传热、渗透等影响,需供热才能维持室内温度要求,而内区不仅没有围护结构的热损失,而且又存在人员、灯光以及设备的散热,需供冷以满足室内温度要求。

因此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夏季内外区同时供冷,冬季外区供热,内区供冷。

采用空调负荷计算软件对各空调区域的冷、热负荷进行计算,划分内外区的区域需分别计算内外区的冷、热负荷以便于变风量末端的选择。

变风量空调系统(VAV)在智能建筑中的工程实例系统分析

变风量空调系统(VAV)在智能建筑中的工程实例系统分析

变风量空调系统(VAV)在智能建筑中的工程实例系统分析周斌【摘要】变风量空调系统VAV(即Variable Air Volume英文缩写)是以节能为目的发展起来的-种空调系统形式,其实质是保持空调的送风温度,根据空调房间内实际负荷的变化来调节空调送风量,从而达到控制房间温度的目的.随着暖通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变风量系统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以中国人寿大厦为例介绍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发展史、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结构、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控制、以及变风量空调系统相对于其他空调系统的优势及不足.并结合智能大厦内变风量系统介绍了系统运行状况.【期刊名称】《科技风》【年(卷),期】2010(000)020【总页数】2页(P250-251)【关键词】变风量空调系统;工程实例;系统分析【作者】周斌【作者单位】北京市埃珂特机电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100037;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100000【正文语种】中文VAV空调系统在国外已经发展了将近30年,进入中国也已经有10年的时间,目前不仅在设计理念、空调设备、控制方法等相关环节有了成熟的进步并形成一整套的独特体系,在国内便有众多知名工程实例:中国人寿大厦、国贸中心、东方广场、国家电力调度中心、中银大厦、上海花旗银行、证券交易大厦、国际航运大厦,深圳世贸商城、招商局大厦、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等。

变风量空调系统主要由变频空调机组、变风量末端、风道及控制系统组成。

下文仅以中国人寿大厦为例。

该大厦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地上建筑31层,地下3层。

标准层分南北两大区域,每个区域又分为内区与外区,内区为公共区域,外区为办公区域。

南北区各一个空调机房,每个空调机房两台变频空调机组,分别为内区与外区的变风量末端箱提供冷/热风。

分别安装在16层与28层的8台大型变频新风机组则通过风管与各层空调机组相连,为其提供新风。

空调/新风机组均为两管式,高压喷雾加湿,初中效过滤,变风量末端箱1785台为单风道压力无关型,分别安装于各层公共区域及办公区。

单风道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与工程实例

单风道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与工程实例

25° C Δt=10° C
εε
15° C
24° C Δt=8° C
50% 60%
100%
16° C
图 2-2 等感温度曲线
图 2-3
¾ 冬季当外区供暖,内区供冷时,内外区必有气流混合,室内温度应设
定为内区高于外区 1~2oC,形成良性混合。避免外区温度高于内区形
成恶性混合。
5)负荷分类及汇总。
(1)周边区
¾ 新风控制,既要保证空气品质又要考虑节能因素; ¾ 室内空气品质要求高,对 CO2、VOC 等都有限制。
(6) 现代化办公商业建筑还有大量餐饮、商场、娱乐、休闲等商业 空间,除了和办公区的一些共同点外还带有不同的特点和要 求。
(7) 商业办公建筑区域的房间重新装修分割是很常见的。空调系统 应该能够具有适应这种调整的能力。IT 产业进入智能化出租 办公楼,常会有附加的空调要求(如增加计算机房等),空调系 统应能具备这种能力。
VAV
回风、排风
周边区 热
小风机
内区
¾ 多层通风外窗等改善窗际热环境措施涉及 外窗和玻璃幕墙整体设计,投资大,建筑 设计难度高,只能在少数高级工程中使用。
周边区进深 1m (2)内部空调方式 内部区空调方式几乎都采用变风量末端(VAV),常见的是顶送顶回。也
有结合地板送风系统,采用下送顶回方式。地板送风方式要求 AHU 保持较高的 送风温度 19~20 oC(地板无风机送风口)。要求办公室人员密度较低,以便送 风口布置。
¾ 由于外区进深划分直接影响到新风供给,气流组织,末端选择。 应根据建筑情况在空调负荷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划分,并尽可 能使末端风量在各种工况下比较平衡。
4)内外区冷热负荷计算
变风量空调系统冷热负荷计算方法与其他空调系统一样,可参照设计手册

变风量系统的概念、分类及应用实例

变风量系统的概念、分类及应用实例

国外技术介绍变风量系统的概念、分类及应用实例上海久事大厦置业有限公司 霍小平☆提要 提出了变风量系统的一种更为具体的定义,阐述了其在全空气系统族谱中的地位,系统的分类、特点和应用范围,简要描述了两个工程实例。

关键词 变风量系统 变风量箱 风机动力型Defi niti o n ,c l a s sifi c a ti o n a n d a p p li c a ti o n of VAV s yst e m sBy H uo X iao pingA b s t r a c t D e f i n e s t h e c o n c e p t of VAV s ys t e ms ,t r a c e s t h e i r p o s i t i o n i nt h ehi e r a r c h yofa l l 2a i rs ys t e ms ,d e s c r i b e st h e i r c l a s s if i c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a n d p r e s e n t st w oe x a mp l e s.Ke yw o r d s VAV s ys t e m ,VAV b o x ,f a n p ow e r e d☆200010上海外马路80号良良大酒店600房间上海久事大厦置业有限公司(021)631144961 引言众所周知,变风量系统是通过改变送风量而不是送风温度来调节和控制某一空调区域温度的一种空调系统。

然而这是一个并不严谨的定义,如果据以认识、理解、设计、评价变风量系统必然会面临很多问题。

本文试图阐述关于变风量系统的概念、位置、分类、应用范围等方面的问题,希望抛砖引玉。

必须指出,所有论述出自笔者对几年来积累的国内外有关资料、有关工程实例和相关厂商提供的技术参数等进行的有限的分析和综合。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实例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实例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实例变风量空调系统是一种可在室内环境变化时自动调节室内温度、湿度、新风量、室内负载的空调系统。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变风量空调系统必须对室内环境进行监测,并自动调整空气处理设备的工作状态,以满足所需的舒适条件。

一、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要点1. 风量变频调节:变风量空调系统采用的空气处理设备必须配有风量变频调节器,以实现快速、精确的调节。

通常来说,风量调节器应该能够实现5%的调节范围。

2. 空气质量监测:为了实现自动调节,变风量空调系统必须能够监测室内空气质量。

传感器通常安装在内循环回风口和新风口处,一旦检测到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颗粒物浓度、甲醛、苯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等指标达到预设的值,系统便会启动相应的空气处理设备,并自动调节风量和空气质量。

3. 温湿度调节:变风量空调系统能够根据室内温度及湿度自动调节设备的运行状态。

在夏季,当室内温度高于预设的值时,空调系统会自动调节风量和出风温度,以保持室内舒适温度。

在冬季,系统会通过增加送风口的面积和调节空调设备的出风温度来加热室内空气。

4. 新风量调节:根据人员活动情况、室内环境和天气状况等因素调节新风量。

新风量应该在外界受污染率低的情况下尽量增加,使室内的空气清新和健康。

二、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工程实例在一个办公大楼的改造工程中,设计师采用了变风量空调系统,以提高办公室内的舒适度和室内空气质量,同时通过合理的能源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此系统采用中央空调机组作为空气处理设备,安装有风量调节器和温湿度传感器。

在室内还安装有二氧化碳浓度、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和PM2.5浓度监测传感器,这些传感器与中央空调机组相连,通过信号的输入和输出,实现了机组的自动调节。

此空调系统还有一个天气监测系统,以监测外界温度、相对湿度和天气状况,从而调节空调机组的各项参数。

在此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室内环境的变化会被实时监测和调节,使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始终保持在一个预设的舒适范围之内。

上海浦东某办公楼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

上海浦东某办公楼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
%
$ # $ !主要设计内容 $ # $ # " !负荷计算 并考虑各房间的同时使用 对空调负荷严格逐时计算! 系数! 减小了空调器容量! 节能效果明显" $ # $ # $ !分区 办公楼进深较大! 设计时分为外区% 内区两部分"紧邻 外窗的区间! 冬季由于室外温度低于室内! 受外围护 外墙% 结构的传热% 渗透等影响! 需要供热才能维持室内状态点! 这部分划为外区& 远离外墙% 外窗的区间! 不但没有外区的 热损失! 相反由于人员% 灯光% 办公设备的散热! 需要降温才 这部分划为内区" 设计中外区采用带热水加 能达到要求! 热盘管的 D 内区采用不带热水加热盘管的 4 D 末端装置& 末端装置 " 夏季 ! 通过调节 D 4 D D 4 D 末端装置的冷风量 来适应负荷的变化! 冬季外区先调节 D 4 D 设备的冷风量! 冷风量减少到最小设定风量% 室温仍低于设计温度时! 开启
薛亚斌! 男! 大学! 工学学士! 工程师 ! # & "年*月生! ! ’ ’ ’ ) * 北京市海淀区王庄路!号清华同方科技广场 Z 座 % ! 层 # $ ’ ! ’ ) % * & ) ) $ $ $ ! " ) ( : < , 1 W [ 2 A J V J I > B ,I > . $ ‘ 收稿日期( % ’ ’ % ’ $ % ’ 修回日期( % ’ ’ % ! ! ’ &
图$ !变风量集中空调系统布置原理图
4 D 末端装置的容量应该按照各房间逐时负荷的最 !!D 大值来确定! 这与空调器的选择依据是有差别的" 按照是 否补偿压力变化来分! 末端装置有压力相关型和压力无关 型两种"两种类型的区别在于前者仅由温控器控制 D 4 D 阀门开度( 后者除了由温控器主控阀门开度以外! 在D 4 D 进风口处还设有风量传感器! 由风量传感器和风量控制器 来辅助控制阀门开度! 这样可以较快地调节由于系统压力 改变而引起的送风量变化"压力无关型末端装置进风口前 的均速段对管道& 过滤器的施工和维护要求很高! 而且价格 昂贵! 故本设计采用压力相关型设备" 压力相关型末端装 置控制系统简单! 实践证明! 室温控制亦较为稳定" $ # $ # ’ !气流组织 在风量减少 D 4 D 系统的风量是随房间负荷而变化的! 的情况下! 气流的射程也会减小! 因此要选择合适的风口" 带自动调节装置的风口! 在风量减少的情况下能保证出风 速度! 但控制复杂& 造价高( 普通的散流器不能改变截面大 小! 气流组织不是很理想" 本设计中结合建筑吊顶形式采 用条缝形风口! 这种风口良好的贴附性能可以最大程度地 解决风量减少所带来的气流扰动不足问题" $ # $ # ( !控制原理 但要达到设计目的! 自 D 4 D 系统的设计原理很简单! 控系统必须完善可靠"D 4 D 自控的主要内容除末端装置 新风& 回风& 排风联动控制外! 还有送风温度的控制! 送& 回 风机的匹配控制! 新风量控制等主要内容" 控制原理图见 图* " 本设计中 送风 温 度 为 定 值$ 冬季% ’N! 夏季! ! 由 "N% 设在 送 风 管 上 的温 度 探 测 器 测出送风温度! 与设定值比较! 按K 比例积 ^$ 分! V B B V A B . 1 W < \ \ % 规律控 . A @ V 1 W P 制表冷器$ 加热 ! 下转第! ! $页"

某办公建筑变风量空调系统调试分析及思考

某办公建筑变风量空调系统调试分析及思考

瞠筑节能Energy Saving in Building某办公建筑变风量空调系统调试分析及思考HVAC Debugging for an Office Building Project何子睿i,李文虎&滑亚娟*申维维3,李昕妍3(1.鲁能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20;2.山东海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71;3.清华大学,北京100084)摘要:以某商用办公楼为例,介绍变风量空调系统详细调试流程和调试方案。

基于调试过程中对数据分析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影响变风量系统实现设计预期目标的影响因素进行思考。

研究结果表明,精细的调试是变风量系统正常合理运行的重要步骤,很多影响变风量实现设计目标的因素需要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做好细节处理。

关键词:商用办公楼;变风量空调系统;调试;案例分析中图分类号:TU83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14X(2019)05-038-04变风量空调(VAV)系统是全空气空调系统的一种先进形式,比定风量空调系统更为节能、舒适,并且在室内无冷凝水盘等滋生细菌的风险;室内亦无冷冻水管,减少了管道漏水风险,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更为安全舒适的室内环境。

因此其在高档的办公建筑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VAV系统的特点是能够根据室内负荷变化分区域自动调节末端送风量来维持适宜的室内温度。

由于空调系统大部分时间在部分负荷下运行,风量的减少带来了风机能耗的降低和室内耗冷量的降低,显著降低空调系统能耗。

在实现末端风量控制调节、AHU风机(空气处理机组)变频调节的同时,也存有VAV系统技术相对复杂、控制环节多、对系统和设备的控制要求高等特点,相比于定风量空调系统和风机盘管系统,设计、调试难度都要大很多。

VAV系统调试工作是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调试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但是设计和施工环节造成的问题和影响无法因细致的调试工作得以完全解决,且这一点往往被忽略。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实例分析一、引言随着我国的,国外许多国外市场先进和成熟的空调技术在各地得到高度重视和。

变风量空调系统因其节能显着、易于多区控制及舒适在欧美、日本等国已广泛使用,在我国许多高级办公楼也已施工并相继完工。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于1998年着手开始设计,其中办公室及会议室均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工程于2000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并成为福建省乃至福建省为数不多的一个VAV变风量空调系统实例。

下面谈一谈设计体会,并探讨和分析变风量空调变化趋势系统的技术难点和经济发展动向。

二、工程概况座落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坐落在厦门市东部沿海,总建筑面积约为15万㎡,总投资在14亿元,主要功能有展览、会议、办公等。

总制冷量为7900冷吨(27650kW)。

其中三、四层会议室及部分办公室均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变风量空调系统担负将近的占地约约占25000㎡,变风量空调箱总处理风量为290000m3/h,空调箱共有11台,其中惟一处理风量为97000m3/h。

变风量空调风机系统内采用双风机形式,送风机所配电机功率总共有346kW,风压在1000~1250Pa之间,回风机所配电机功率总共有175kW,风压在450~600Pa之间。

送回风机皆采用变频控制,某些回风机还兼作内部大的空间的排烟风机。

空调冷冻水供水温度为6.7℃,回水温度为14.4℃,只考虑夏季供冷,冬季不供暖。

三、系统组成变风量空调系统主要由空气处理机(即空调箱)、消音器、送回风机、压力无关型单风道变风量末端(VAVbox)、DDC数字控制器等排列成。

云峰设计控制方式采用方式变温度变静压方式,因控制繁琐和技术问题,弱电总承包与各方协商决定改为变温度定静压方式,定静压点设在主干管上离送风机2/3处。

图1为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组成和控制原理图。

图中控制部分纳入整个大楼的管控物业自控系统(BA),所有系统均采用直接数字式控制(DDC),在管理发电站控制室能对各台空调机组运行状态、室内温度、新风比、送风温度等进行现场调控措施,并对空气过滤器堵塞状态进行监视。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实例分析随着人们对于舒适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型商业建筑、办公楼等大型建筑的空调系统成为了保障其舒适度和节能的重要工具。

而在实际应用中,变风量空调系统已经被广泛采用。

本文将会对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实例进行分析,以了解其设计原理及其特点和优势。

一、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变风量空调系统是基于固定的空调变量(温度、湿度等)作为判断标准,通过精确控制空气的流量来实现降温、降湿和清新的目的。

在其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风量调节。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风量调节可以通过变频调速器、空调风机的角度调节、风门或送风口的大小调节等实现。

通过这些手段,可以自动监测房间的人流量和热负荷特征,从而智能地调整空调的风量。

2. 热回收。

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需要考虑室外的风量回补(房间内送风和排风之间的流动)代替新风进入房间,使室内空气质量稳定;同时,还需要利用设备上产生的余额热(如冷凝水的热回收、排污水的热回收)等方式来节约能源。

3. 适量送风。

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只有在确保室内温度、湿度稳定的情况下才增加送风量(如人数增加,室内温度上升等),以保证室内舒适度和节能效果。

二、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实例分析下面是实际应用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建筑物案例:1. 北京某大型商场。

该商场在使用变风量空调系统之前,无法解决房间内温度不均匀、人流大造成送风污染等问题。

使用变风量空调系统后,将房间空间进行分区控制,再通过定时设置、多温多湿调节等手段实现精准送风,达到节能减排和舒适性的双重目的。

2. 上海某高档写字楼。

该写字楼使用变风量空调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房间内人流量和温湿度,并利用空调自动调节送风量和温湿度,实现节能和随时随地舒适性调节。

3. 广州某五星级酒店。

该酒店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通过实现人流量智能监测和控制以及增加室外回补量等方式,大大减少了房间内的冷热负荷,提高室内环境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三、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优点1. 节能高效。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实例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实例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实例————————————————————————————————作者:————————————————————————————————日期: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实例本站收集2007-07—20 18:33:41 相关网站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实例前言变风量空调系统是利用改变进入空调区域的送风量来适应区域内负荷变化的一种空调系统。

其最大优点在于节能和提供良好的舒适性.当今变风量空调系统已经发展到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对空调系统进行实时采样、监测、分析和调控,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控制智能化,并成为现代化智能化大楼的一部分。

1 变风量空调系统简介1.1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工作过程一个典型的智能化控制型单风管带再热盘管的变风量空调系统如图1所示。

空调室内回风与室外新风混合,经集中式空调机组处理后,由风管送到各个空调区域。

控制器根据室内负荷的大小,通过改变变风量末端风阀的开度,调节送入室内的风量;当室内需要供热时,再热盘管的热水阀打开,送风温度提高,通过改变变风量末端风阀的开度,调节送入室内的热风量。

空调房间送风量的改变,导致送风总管静压的变化,总管压力传感器测量风管系统静压后,由自控系统通过调节风机的送风量实现定静压控制.冷水盘管的三通阀调节冷水的流量使送风温度保持恒定,新风量和室内正压由送风机和回风机同时控制。

系统的各个测量点可以与计算机通讯,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调控并可以优化控制参数,实现最佳的控制方案。

1.2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分类广义上说,凡是改变系统送风量的空调系统都是变风量空调系统。

在目前的工程实际中,变风量空调系统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单风管变风量系统和双风管变风量系统。

其中单风管变风量系统又分为普通单风管变风量系统和单风管末端再热变风量系统。

双风管变风量空调系统分别设有冷、热风管,可以根据室内的负荷情况精确地调节供冷量和供热量,在任何情况下均可满足房间的温度要求,具有调节方便、热稳定性好的特点。

关于变风量系统的案例

关于变风量系统的案例

技术瞭望—大系统多区域变风量空调系统(VAV)的控制策略变风量空调系统是一种通过改变送入各房间的风量来适应房间负荷变化的全空气系统,它由空气处理机组(AHU)、风道系统、变风量末端(VAV-BOX)、房间温控器等几部分组成。

具体来说,变风量系统是通过变风量末端调节末端风量来保证房间温度,同时通过变频调节送、回风机的转速来维持系统的有效、稳定运行,并动态调整新风量,保证室内空气品质及有效利用新风能源的一种高效的全空气系统。

此系统上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80年代开始在欧美、日本得以迅速发展,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原因是节能优势,易于多区控制及舒适。

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变风量空调系统在欧美日发达国家的中央空调系统应用率高达30%。

1 变风量VAVBOX的分类和控制原理研究末端装置是改变房间送风量以维持室内温度的重要设备,有如下几种分类方法:按照是否补偿压力变化,有压力有关型和压力无关型。

从控制角度看,前者由温控器根据温度的大小直接控制送风阀;后者除了温控器外,还有一个风量传感器和一个风量控制器,温控器为主控器,风量控制器为副控器,构成串级控制环路,温控器根据温度偏差设定风量控制器设定值,风量控制器根据风量偏差调节末端装置内的风阀。

当末端入口压力变化时,通过末端的风量会发生变化,维持原有的风量;而压力无关型末端可以较快地补偿这种压力变化,维持原有的风量;而压力有关型末端则要等到风量变化改变了室内温度才动作,在时间上要滞后一些,效果也差了很多。

价格上,压力无关型要比压力有关型高一些,目前我们在工程实施上大部分采用压力无关型。

按照有无末端混风机来分,有带风机和不带风机两种末端。

带风机的末端可以在小风量或低温送风系统中保证室内一定的气流组织。

按照风机和一次风的关系,带风机的末端又可分为带并联风机的末端装置和带串联风机的末端装置。

串联型:由于进风口、风机、出风口直接连通,故称为串联型(如图1所示),又因其出风口总风量是固定的,只能通过位于进风口处的风阀进行一次风量的变化调节,所以也被俗称为固定风量的,一般适用于电梯厅或会议室层高较高的场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瞭望—大系统多区域变风量空调系统(VAV)的控制策略变风量空调系统是一种通过改变送入各房间的风量来适应房间负荷变化的全空气系统,它由空气处理机组(AHU)、风道系统、变风量末端(VAV-BOX)、房间温控器等几部分组成。

具体来说,变风量系统是通过变风量末端调节末端风量来保证房间温度,同时通过变频调节送、回风机的转速来维持系统的有效、稳定运行,并动态调整新风量,保证室内空气品质及有效利用新风能源的一种高效的全空气系统。

此系统上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80年代开始在欧美、日本得以迅速发展,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原因是节能优势,易于多区控制及舒适。

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变风量空调系统在欧美日发达国家的中央空调系统应用率高达30%。

1 变风量VAVBOX的分类和控制原理研究末端装置是改变房间送风量以维持室内温度的重要设备,有如下几种分类方法:按照是否补偿压力变化,有压力有关型和压力无关型。

从控制角度看,前者由温控器根据温度的大小直接控制送风阀;后者除了温控器外,还有一个风量传感器和一个风量控制器,温控器为主控器,风量控制器为副控器,构成串级控制环路,温控器根据温度偏差设定风量控制器设定值,风量控制器根据风量偏差调节末端装置内的风阀。

当末端入口压力变化时,通过末端的风量会发生变化,维持原有的风量;而压力无关型末端可以较快地补偿这种压力变化,维持原有的风量;而压力有关型末端则要等到风量变化改变了室内温度才动作,在时间上要滞后一些,效果也差了很多。

价格上,压力无关型要比压力有关型高一些,目前我们在工程实施上大部分采用压力无关型。

按照有无末端混风机来分,有带风机和不带风机两种末端。

带风机的末端可以在小风量或低温送风系统中保证室内一定的气流组织。

按照风机和一次风的关系,带风机的末端又可分为带并联风机的末端装置和带串联风机的末端装置。

串联型:由于进风口、风机、出风口直接连通,故称为串联型(如图1所示),又因其出风口总风量是固定的,只能通过位于进风口处的风阀进行一次风量的变化调节,所以也被俗称为固定风量的,一般适用于电梯厅或会议室层高较高的场合。

并联型:由于进风口、出风口直接连通,风机和回风口并在BOX的一侧,故称为并联型(如图2所示)。

总风量比单风道要大,控制效果明显,一般适用于靠窗的外围区域。

串、并联型风量控制曲线图分别见图3、图4。

另外,为了丰富末端装置的功能还有附设消声、盘管再热及电热功能。

2 空调机组的工艺方式针对高档的办公大楼都集中在闹市区,土地成本高,设计的大楼档次比较高,充分考虑人体的舒适性指标,衡量人体舒适性的指标依次为温度、湿度、含氧量、气流组织、太阳光辐射、衣着因素,其中关键指标为温度,一般空调设计在满足舒适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辅助用房的面积。

每个办公房间属于私密空间,房间的温度根据客人的冷暖需求能够自动进行调节,在暖通空调设计中就充分考虑到这些方面,现以北京某石油大楼的暖通空调系统为例:该大厦为组合式主体建筑,共有四个塔楼,地面22层,地下4层。

主楼高度为90米。

建设用地占地22519.884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为144959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5587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00838平方米。

容纳办公总人数约2500人。

是集办公、会议、商务、餐饮、文体活动的多功能建筑。

首层到四层为大楼的裙楼,功能定位为大堂、银行、数据中心、中控机房、消防控制中心、会议区、数据中心等,除对数据中心采取集中几台的定风量空调机组控制房间的温度,另外的几个公共区域一般采用同层的变风量空调末端来实现空调功能。

5楼以上是由四个独立的塔楼构成,本文着重介绍该部份的空调系统,该空调水系统采取四管制,冷热水管分别设置,加湿采用电热式蒸汽加湿方式。

所有的房间采取全空气变风量(VAV)系统,采取6层标准层共用二台空调机组并联集中送风的空调模式(见图5),每一楼层的送风管加装一个手动平衡阀,送风机采用变频式,新风采用倒装的BOX能准确测量新风的风量,回风机根据送风量及回风量的风量关系进行自动跟踪,楼层平面上没有单独设立回风管道,房间的空气先到天花板内,楼层的天花板都联通的,然后通过多个回风口,回到空调机组中。

新风系统采取屋顶集中送风方式,由竖井到有空调机组的相关楼层内。

为了保证房间的微正压,一般采取幕墙排风的方式。

该塔楼设计的空调系统与常规空调系统有着根本的区别,平时我们实施的都是一台空调机组送同层的几个房间的空调模式,该系统特点是房间数量小,负荷比较相近,系统比较容易实施。

由于此次讨论二台空调机组兼顾六层几十个房间,房间之间的负荷参差不齐,扰动也大,每个房间风量之间又互相耦合,因此必须考虑房间风量的稳定性,风量的可变性以及温度的准确性。

该工艺特点导致房间温度变化纯滞后时间比较长,每个房间的需求又不一样,对自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下面着重分析如何解决上述难题。

3 先进的控制网络平台为了实现上述复杂的自控目的,空调自控系统采用当今最先进的系统平台美国Tridium公司的Niagara,它基于完全开放的Internet标准(JAVA、CORBA、HTML、XML),同时综合了最常见的现场总线标准以实现设备间的无缝连接,它的监控平台采用了当今世界流行的Windows操作系统完全相同的体系结构,可方便地开发出今后大楼所需的许多增值服务(如:实现全球范围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全球物流管理、远程监督管理各分支系统、能耗的统计、计费及控制,……),为系统的扩展提供极大的方便性。

该系统应用采用三级联网通信结构,第一级采用Jace(相当于控制器)设备,该体系采用TCP/IP通信网络结构,也可以本地独立于服务器自身单独运行,一般放置于每一楼层的弱电井道内。

第二级为具有LON结构的输入输出模块或modubus、bacnet等协议的设备。

第三级为通用的现场自动化仪表,如温湿度传感器、CO2变送器,以及相关的执行机构,如水阀驱动器及风阀驱动器。

从系统垂直机构来看,系统运行起来将具有相当的可靠性,见图6系统网络图。

由于Niagara体系结构采用了Java技术,所开发的Applet可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重复使用,同时可将安全验证深入到每个控制动作(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登录用户,所能控制的设备可以不同)。

Niagara framework软件为集成数据而设计,可与多个不同协议、多种设备之间连接,比如符合美国ECHELON公司的LONMARK协议的设备,楼宇自动化标准协议的BACNET设备,电力系统的标准协议的MODBUS设备,以及非标的只要具有详细输入输出文本格式,物理连接方式为RS485或RS232的有关设备,因此又称为万能平台。

楼控的控制数据是实时变化的,需要对现场设备的温度压力流量参数必须进行快速的检测,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简单处理,比如通过单PID、串联控制等简单控制模式以后再输出到现场的控制设备,这些工作都在现场楼层级的JACE内完成。

中央服务器的数据信息处理与控制领域数据处理刚好相反,信息领域是以数据为中心的,它只关心数据和来自于这些数据的信息,它是事务处理环境,比如我们对空调机组送风温度的优化再设,送风机送风频率的控制以及当用鼠标翻页才会利用CPU去处理,信息被显示时通过Internet更新。

大部分数据信息不需要实时发生的,通过面向批处理就可以,这样有效地降低运行内存容量,提高关键数据的实时性。

4 针对大系统相关控制的描述及相应决策尽管工艺系统设计是最先进和最合理的,但要达到设计的要求,必须由先进复杂的自控系统来实现。

中央空调系统的温度控制的特点是大纯滞后,系统容量大,反映慢。

比如,对于一个大房间的温度控制,如果采取简单的单回路控制是很难满足房间温度要求的。

何况二台空调机组集中对几十个房间进行控制,保证每个房间合适的温湿度及低噪音的人工环境,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我们在熟识工艺的基础上,提出风平衡控制方法,首先从最远的VAV房间到近端的VAV空调系统,从支管到干管,再到层之间的风平衡。

从调节的角度来说,我们采取的过程为先“量调”到“质调”,风量的调节为“量调”,温度的调节为“质调”,总体的思想是“调一调”、“看一看”、“变一变”的总体控制原则来实现的。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4.1房间末端的控制上节介绍变风量末端设备的类型,对于不同设备的控制模式在不同的工况下是不同的,控制模式的种类具体分为COOL、AUTO、HEAT三种。

在自动调节过程中,尽量扩大单个VAV的风量可调比。

若VV(单风道)设成HEAT模式,若设定温度高于房间温度开大风阀,直至房间风量为最大为止。

若设定温度小于房间温度关小风阀,直至房间风量为最小为止。

若VV(单风道)设成AUTO模式,若设定温度高于房间温度关小风阀,直至房间风量为最小风量为止。

若设定温度小于房间温度开大风阀,直至房间风量为最大风量为止。

对于VVC(单风道+盘管)设备,增加了加热功能,如果此时房间温度还低于设定温度0.5℃以上,且送风量必须要大于再热风量,只有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才会开热水阀,当房间温度大于设定值,先关闭热水阀。

若将设备设成COOL模式,所有的VAV相当于单风道,并联风机停止,串联风机要常开,若设定温度高于房间温度开大风阀,直至房间风量至最大值。

若设定温度小于房间温度关小风阀,直至房间风量为最小值。

对于VAV控制器在实施过程中又如何确定上述三种的一种呢,依据是什么呢?首先我们要结合室外温度参数,另外还要考虑变风量空调机组的送风温度,其次对模式切换要考虑系统的平稳性,不要出现扰动现象。

一般有这样的常识,送风温度与房间温度之间的温差越大,空调效果将越明显,在冬天的工况下一般送热风,将模式设置为HEAT,在夏天的工况下送冷风,将模式设置为COOL,在过渡季日温度波动比较大的情况下,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将空调机组送风温度设置为一个临界点,模式通过计算机将在HEAT与AUTO之间自动识别,见图7所示。

4.2房间新风量的保证为了保证房间内的空气质量,必须对大楼送入一定的新风量,特别是窗户为全封闭时更应如此。

根据卫生部规定的卫生指标人均新风量必须满足25m3/h。

空调机组的新风不采用自然吸入口而是由屋顶二台并联送风机通过竖井对相应楼层的空调机组送入新风,送入每台空调机组的新风量通过倒装BOX进行风量检测,平时的新风量变化范围为设计的最小风量与VAV-BOX阀门开度100%时的风量之间,相关楼层空调机组的新风量控制具体将以回风CO2作为目标参数,根据回风CO2含量自动调节VAV-BOX的风阀开度,而屋顶的风机通过竖井2/3位置处的静压来进行变频调节。

由于新风源源不断的输入,屋内的大部分空气由门口吊顶通过回风机吸入相应的空调机组内,一部分由屋顶的幕墙排风机排出去,另一部分由楼梯口、门缝等间隙中排出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