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实例模板

合集下载

变风量空调系统vav在智能建筑中的工程实例系统分析

变风量空调系统vav在智能建筑中的工程实例系统分析

{乏嗣婪儡。

变风量空调系统(vA v)在智能建筑中的工程实例系统分析周斌(北京市埃珂特机电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100037;北方T业大学,北京市106000)油霸£肘女*m#v^v竹v曲bk脑v山眦姜主镕日)舭}舭目糍怒黧:“T黧嚣:微!篙糕镒溅:嚣嚣:勰卷嚣粼溢鉴;茹鍪篙繁徽蔷戮—鑫辫’触拥4扼的“势躲罡。

并姑竹“太豆6蛆量摹螗弁姆孙蚝遘”“轧1Ⅲ目■2日i K的蛐筒±V A V i月g‰&目"ag鞋E7#m30{,进^÷目m B s自104∞目目.目∞TⅨ8&”4e、女月*自、&Ⅻ^%#月*≈≈#7&熟的m{*《&一#l∞&#镕$,#目自Ⅲ自☆$目gI&$自十目^≈大厦、目口十o、§女r自、目《自^H&+o、十自^Ⅲ、t*《Ⅸ锃i亍、Ⅱ#女8旭、目目#i丈幔.■Ⅷ*日日#、目自B姐、r M*自i目《n%#。

2女目■±H%‰∞拍m zI女A i!H i镕∞目**★Ⅱ4*i#12i}^*.№±《#31=,地T39。

标№g丹南j¨驮E《.每十E域x*女自E;*B,自B*Ⅱ*B*," E*女龃毙自|匕Eg—十空日饥房.《十i∞n舟目自女%£i聃lm。

*Ⅲ*自E;*E%女R■$《镕&*a/女帆。

*Ⅲ女&☆16目;∞目∞8自^g§g*Rn自Ⅻa曲t58E iⅧ机m相《,*#提供新凰空月/≈日m镕日*月t《.;&《g∞m."十魏过游。

变R■$《#1785自*$A《E女£*■,*Ⅲi*}§目o# B#a^∞。

楼}自&§‰f B A S]自=%月镕组成,”N1目目N2月.十女*镕镕*l m a dH U B&930目#自%{目络控目g f N C U}《镕《m N l nR C N e日月.月镕&M£【N C U)Ⅲd*t m皱墁A W G l8;i*n}&Ⅻ8(D D Cl镕V A V$《#《镕$nN2脚w ork日月.m&女R■$g¨控"。

变风量(VAV)空调系统设计指南

变风量(VAV)空调系统设计指南


Page32
AHU频率控制-定静压控制法
定静压点位置:多环路比较取小
A
B
多路比较实时最低值

Page33
AHU频率控制-定静压控制法
定静压值的设定 静压值设定太低,不能满足全部房间(最大风 量)要求; 静压值设定太高,会增加能耗、增加噪声,对 控制不利;

AHU频率控制-总风量控制法
总风量控制法3: 同时读取各 BOX的实际风 量,求和得到 AHU总实际风 量,可省却总 风管风量传感 器。

Page17
4.5 单冷型VAV Box
风量
单冷型VAV BOX工作原理:
最大风量1000
运行风量600 最小风量300
一次风
最大风量
房间温度 温度设定值

DDC
TE
Page18
4.6 冷暖型VAV Box
1.单冷带再热型VAV BOX工作原理
风量

3 负荷计算,系统选型
3.2 冷负荷计算 计算各房间的逐时/最大冷负荷、送风量、新风量 计算AHU的逐时/最大冷负荷、送风量、新风量
3.3 供热方式的确定及热负荷计算 周边区的辅助供热系统(远程供热、独立供热) 再热式变风量系统的供热(就地供热) 单风道系统的供热(冷热风) 分别计算热负荷

AHU频率控制-定静压控制法
定静压值的设定

Page35
AHU频率控制-定静压控制法
定静压值的设定 定静压值的大小与风管系统的压力有关; 与压力传感器的位置有关; 具体数值应在调试时确定; 多数供应商建议定静压值为250Pa; 对于普通空调系统,静压值可能在150~300Pa之间, 低压系统为100~200Pa之间。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实例分析8页word文档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实例分析8页word文档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实例分析一、引言随着我国的,国外许多先进和成熟的空调技术在各地得到高度重视和。

变风量空调系统因其节能显著、易于多区控制及舒适在欧美、日本等国已广泛使用,在我国许多高级办公楼也已设计施工并相继完工。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于1998年着手开始设计,其中办公室及会议室均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工程于2000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并成为厦门市乃至福建省为数不多的一个VAV变风量空调系统实例。

下面谈谈设计体会,并探讨和分析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技术难点和发展动向。

二、工程概况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坐落在厦门市东部沿海,总建筑面积约为15万㎡,总投资在14亿元,主要功能有展览、会议、办公等。

总制冷量为7900冷吨(27650kW)。

其中三、四层会议室及部分办公室均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变风量空调系统担负的建筑面积约占25000㎡,变风量空调箱总处理风量为290000m3/h,空调箱共有11台,其中最大处理风量为97000m3/h。

变风量空调系统采用双风机形式,送风机所配电机功率总共有346kW,风压在1000~1250Pa之间,回风机所配电机功率总共有175kW,风压在450~600Pa 之间。

送回风机均采用变频控制,某些回风机还兼作内部大空间的排烟风机。

空调冷冻水供水温度为6.7℃,回水温度为14.4℃,只考虑夏季供冷,冬季不供暖。

三、系统组成变风量空调系统主要由空气处理机(即空调箱)、消音器、送回风机、压力无关型单风道变风量末端(VAV box)、DDC数字控制器等组成。

原设计控制方式采用变温度变静压方式,因控制繁琐和技术问题,弱电总承包与各方协商决定改为变温度定静压方式,定静压点设在主干管上离送风机2/3处。

图中控制部分纳入整个大楼的楼宇自控系统(BA),所有系统均采用直接数字式控制(DDC),在管理控制室能对各台空调机组运行状态、室内温度、新风比、送风温度等进行现场调控,并对空气过滤器堵塞状态进行监视。

变风量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变风量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风量 系统 则 不 会 出现 此 类 问题 ,除 了 能最 大
程 度 保 证 恒 温 运 行 外 , 噪 声 等 其 他 问 题 也 能
在 新风 门 和 末端 送 风 门安 装 的 电动 新 风 阀 门接受就 地 安装 的 D C 控制器 的指 令 。 当 D
D C 控 制 器 接 收 的 室 内 C 浓 度 或 者 室 内 压 D O, 力 与 设 定 值 有 偏 差 时 ,现 场 DD 控 制 器 内 置 C 的 控 制 算 式 ,如 比例 控 制 P 比 例 加 积 分 控 制 、 P 、 PD 和 优 化 PD 发 出 控 制 信 号 到 电 动 调 节 I I I
库 、非机 动 车停 车 库 、重 要机 房 、库 房等 ; 1
至 5层 为 群 房 ,配 备 咖 啡 店 、健 身 中心 、商 场 、
银行、 消控 中心及弱 电机房等 ; 至 2 层 为办公。 6 1
止 工作 时 ,阀门保持 关闭状态 。
2 系统设计
设 计 中 办 公 层 采 用 带 热 水 加 热 盘 管 的
自动 控 制 ,每 台 新 风 机 组 都 有 就 地 选 择 开 关 来 选 择 手 动 / 宇 自 动 化 控 制 。 在 楼 宇 自 动 楼
个 建 筑 中 ,各 个 区域 负 荷 差 异 较 大 ,就 可
以 通 过 变 风 量 系 统 调 整 系 统 风 量 和 冷 量 达 到
控 制 模 式 下 ,楼 宇 白控 系统 将 按 时 间表来 操 作 新 风 机 组 ,执 行 相 关 的 控 制 程 序 和 联 锁 。 在 手 动 模 式 下 ,楼 宇 系统 控 制 功 能 失效 ,但
变风量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文 I 江 中 控 研 究 院 有 限 公 司 孙 全 浙

建筑空调工程设计方案模板

建筑空调工程设计方案模板

建筑空调工程设计方案模板一、设计依据1.《建筑空调设计规范》(GB 50736-2012)2.《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3.《建筑能耗计量与管理规范》(GB/T 50378-2019)4.《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3-2012)5.《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19)二、工程概况本项目为一座多功能综合建筑,总建筑面积约为20000平方米,包括办公区、商业区、会议区等。

建筑形式为钢结构框架与玻璃幕墙结合的大跨度建筑,设计要求舒适、节能、环保。

三、设计内容1. 冷热源系统设计本项目的冷热源采用地源热泵系统,通过地下埋设的地热井和地热换热器,利用地热能进行取暖和制冷。

为了提高系统的效率,设计多台地源热泵单元并联运行,同时配备燃气锅炉作为备用热源。

2. 空调系统设计为了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和舒适度,设计方案采用变风量变频空调系统,根据室内外气温变化和人员活动情况进行智能调控。

空调系统采用风管送风,通过局部空调末端进行送风,实现个别办公室的独立温控。

3. 通风系统设计为了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和湿度的适宜性,设计方案采用全热交换新风系统,通过热交换器进行室内外空气的热量和湿度交换,实现新风的节能利用。

4. 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本项目将空调、照明、风机等设备集成到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通过中央控制器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提高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实现能耗的精细化管理。

五、设计原则1. 舒适性原则设计方案注重室内空气的清新度、温度和湿度的舒适度,保证室内环境符合人体的舒适需求。

2. 节能性原则设计方案注重减少系统的运行能耗,采用高效设备和智能控制方式,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

3. 环保性原则设计方案注重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采用绿色材料和绿色技术,实现建筑环保的目标。

六、设计特色1. 变频调控通过采用变频空调系统和智能控制方式,实现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和舒适调控。

2. 热泵利用通过地源热泵系统和全热交换新风系统,充分利用地热和新风资源,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例析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及运行

例析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及运行

例析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及运行1 工程概况本项目总建筑面积30626m2,为某外企的自用办公大楼,分为A、B两座,A座地上六层,总高度25.20m,其中三、四楼为办公层,五、六楼为咖啡、培训等休闲区域。

B座为地下一层,地上七层,总高度33.6米,其中三~六层为办公层,七楼为会议及多功能健身厅。

本项目的办公楼层风系统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气流组织采用地板送风,吊顶回风的方式。

办公区域进深较深,划分成内外区,内区由地板送风口直接送风,外区设置风机型地板送风末端装置,根据室温调节风机转速,实现变风量运行。

外区末端装置设再热盘管,满足冬季外区供热的需要。

为降低地板送风的送风温差,提高送风的热舒适性,风系统采用二次回风系统,各楼层竖向统一集中设置。

地板静压箱采用有压静压箱,静压箱内静压保持在12~25Pa,经处理后的空调一次风通过核心筒的风井送入各楼层内,各层在筒体周边设置高速送风风道,通过高速送风通道送入架空地板围合的送风静压箱内;除办公楼层外的其余楼层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上送风,吊顶回风。

会议室、健身房、咖啡厅采用风机串联型变风量末端设置,该末端装置在夏季可提高出风温度,保持室内气流均匀,冬季可减小外区的再热量,除上述功能房间外的其余区域均采用单风道变风量末端装置。

末端装置设置再热盘管。

除一层大厅采用的单风机系统外,其余均为双风机系统。

办公区域为开敞式办公,平面布置如图1示。

空调水系统采用一级泵变流量系统,夏季供、回水温度为7/13.5℃,通过加大温差,降低水系统的输送能耗。

图1 办公楼层平面布置图2 空调系统运行现状测试及调查本工程对水系统供、回水温差及办公区域的外区温度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如图2及图3所示。

图3显示,在全年室外温度较极端的一天,室内外区(测点位于玻璃前往内2米的位置)温度基本能达到设计工况,但仍有2小时左右,室内温度超过27℃,温度偏高。

同时室内逐时温度存在较大的波动,其原因在于系统风量的调整相对于室外气温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延迟时间。

安装中央空调工程方案范本

安装中央空调工程方案范本

安装中央空调工程方案范本一、工程概况中央空调作为一种集中供暖和制冷的系统,不仅可以为建筑物提供适宜的室内环境温度和湿度,还可以过滤空气,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中央空调系统由空调主机、冷却水系统、空气处理设备、管道配件等组成,适用于大型商业综合体、写字楼、大型会议厅等建筑。

本方案工程为某商业综合体中央空调的安装工程,建筑总面积约20000平方米,包括商业区、写字楼、会议厅等。

为了满足建筑物的舒适度要求和节能要求,本方案将采用双管道变风量中央空调系统,采用新风处理设备和能效高的冷却主机,以达到舒适度和节能的最佳平衡。

二、工程设计1. 冷却主机选择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面积,本工程将采用水冷却式制冷主机,主要包括制冷机、冷却水泵、冷却塔等。

其中,制冷主机将选择节能型螺杆式冷水机组,以保证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和节能性。

制冷主机的选型将考虑建筑物负荷需求和系统设计参数,以保证系统的供冷能力和稳定性。

2. 新风处理设备选择为了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和舒适度,本工程将采用全新风处理设备,包括新风风机、冷热交换器、高效过滤器和风口等。

新风处理设备将保证建筑物室内的空气质量,并根据室内CO2浓度、PM2.5浓度等参数进行控制,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新度和适宜度。

3. 空调末端设备选择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空间需求,本工程将选择合适的空调末端设备,包括风口、风管、风阀等。

空调末端设备将根据室内空间的空气流动和温湿度分布进行合理的布置和优化设计,以保证室内空调效果的均匀和舒适。

4. 管道配件和控制设备选择本工程将选择高质量的管道配件和控制设备,包括阀门、流量控制器、水泵、管道、电控系统等。

管道配件和控制设备将根据系统的需要和设计参数进行选择,以保证系统的运行和调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工程施工1. 施工组织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安装周期,本工程将组织专业的安装队伍和施工管理人员,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协调施工进度。

2. 安装质量控制本工程将进一步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保证工程质量达标。

单风道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与工程实例

单风道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与工程实例

25° C Δt=10° C
εε
15° C
24° C Δt=8° C
50% 60%
100%
16° C
图 2-2 等感温度曲线
图 2-3
¾ 冬季当外区供暖,内区供冷时,内外区必有气流混合,室内温度应设
定为内区高于外区 1~2oC,形成良性混合。避免外区温度高于内区形
成恶性混合。
5)负荷分类及汇总。
(1)周边区
¾ 新风控制,既要保证空气品质又要考虑节能因素; ¾ 室内空气品质要求高,对 CO2、VOC 等都有限制。
(6) 现代化办公商业建筑还有大量餐饮、商场、娱乐、休闲等商业 空间,除了和办公区的一些共同点外还带有不同的特点和要 求。
(7) 商业办公建筑区域的房间重新装修分割是很常见的。空调系统 应该能够具有适应这种调整的能力。IT 产业进入智能化出租 办公楼,常会有附加的空调要求(如增加计算机房等),空调系 统应能具备这种能力。
VAV
回风、排风
周边区 热
小风机
内区
¾ 多层通风外窗等改善窗际热环境措施涉及 外窗和玻璃幕墙整体设计,投资大,建筑 设计难度高,只能在少数高级工程中使用。
周边区进深 1m (2)内部空调方式 内部区空调方式几乎都采用变风量末端(VAV),常见的是顶送顶回。也
有结合地板送风系统,采用下送顶回方式。地板送风方式要求 AHU 保持较高的 送风温度 19~20 oC(地板无风机送风口)。要求办公室人员密度较低,以便送 风口布置。
¾ 由于外区进深划分直接影响到新风供给,气流组织,末端选择。 应根据建筑情况在空调负荷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划分,并尽可 能使末端风量在各种工况下比较平衡。
4)内外区冷热负荷计算
变风量空调系统冷热负荷计算方法与其他空调系统一样,可参照设计手册

变风量空调系统施工方案

变风量空调系统施工方案

变风量空调系统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本项目为变风量空调系统施工方案设计。

1.2 项目背景变风量空调系统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空调系统,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套完整的变风量空调系统施工方案,以满足各类建筑物对于空调系统的需求。

1.3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套完备的变风量空调系统施工方案,包括系统设计、施工流程、材料采购、施工安装、调试运行等内容,确保系统运行稳定、高效、节能。

二、系统设计2.1 系统组成变风量空调系统主要由空调主机、风管、风口、控制器等组成。

2.2 系统原理变风量空调系统通过控制风量来实现对室内温湿度的调节,以达到节能、舒适的效果。

2.3 系统布局根据建筑物结构和空间需求设计合理的系统布局,确保空调系统能够有效覆盖整个建筑。

三、施工流程3.1 施工准备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定施工人员及相关材料设备,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3.2 施工过程按照系统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3.3 施工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系统调试、性能测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四、材料采购4.1 材料清单根据系统设计方案确定所需材料清单,包括空调主机、风管、风口、控制器等。

4.2 采购渠道选择可靠的供应商采购材料,保证材料质量和供货及时。

五、施工安装5.1 安装要求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空调主机、风管、风口等设备的安装,确保安装质量。

5.2 安全施工严格遵守安全施工规范,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安全。

六、调试运行6.1 调试要求安装完成后进行系统调试,调整系统参数,确保系统运行稳定、节能。

6.2 运行监测系统正常运行后,进行运行监测,定期检查系统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七、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变风量空调系统施工方案的设计、施工流程、材料采购、施工安装、调试运行等内容,为相关施工人员提供了操作指南。

希望该方案能够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完成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安装施工工作,促进空调行业的发展。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实例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实例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实例变风量空调系统是一种可在室内环境变化时自动调节室内温度、湿度、新风量、室内负载的空调系统。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变风量空调系统必须对室内环境进行监测,并自动调整空气处理设备的工作状态,以满足所需的舒适条件。

一、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要点1. 风量变频调节:变风量空调系统采用的空气处理设备必须配有风量变频调节器,以实现快速、精确的调节。

通常来说,风量调节器应该能够实现5%的调节范围。

2. 空气质量监测:为了实现自动调节,变风量空调系统必须能够监测室内空气质量。

传感器通常安装在内循环回风口和新风口处,一旦检测到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颗粒物浓度、甲醛、苯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等指标达到预设的值,系统便会启动相应的空气处理设备,并自动调节风量和空气质量。

3. 温湿度调节:变风量空调系统能够根据室内温度及湿度自动调节设备的运行状态。

在夏季,当室内温度高于预设的值时,空调系统会自动调节风量和出风温度,以保持室内舒适温度。

在冬季,系统会通过增加送风口的面积和调节空调设备的出风温度来加热室内空气。

4. 新风量调节:根据人员活动情况、室内环境和天气状况等因素调节新风量。

新风量应该在外界受污染率低的情况下尽量增加,使室内的空气清新和健康。

二、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工程实例在一个办公大楼的改造工程中,设计师采用了变风量空调系统,以提高办公室内的舒适度和室内空气质量,同时通过合理的能源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此系统采用中央空调机组作为空气处理设备,安装有风量调节器和温湿度传感器。

在室内还安装有二氧化碳浓度、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和PM2.5浓度监测传感器,这些传感器与中央空调机组相连,通过信号的输入和输出,实现了机组的自动调节。

此空调系统还有一个天气监测系统,以监测外界温度、相对湿度和天气状况,从而调节空调机组的各项参数。

在此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室内环境的变化会被实时监测和调节,使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始终保持在一个预设的舒适范围之内。

变风量空调系统工程设计案例分析

变风量空调系统工程设计案例分析
设置高度一般为1.2m~1.5m
设置在该温控区内的通风、背阳处;不得为了室内装修美观设置在不通风 的角落或受附近发热体影响的地方;防止内区温感器设置在外区热风侵入 处,外区温感器设置在内区冷风侵入处或窗边冷气流下降处
4. 吊顶式温感器:
设置在吊顶上,有感温、设定、起停功能
应注意吊顶处空气温度与人员呼吸区空气温度的差别(一般其设定温度高于 实际温度1-1.5℃),避免受送风的影响
部分负荷情况下,各房 间控制状况更差。靠近 机房的房间有可能出现 负压,较远处的房间出 现正压过大现象,各房 间之间有过冷或过热的 想象出现
如采用风管回风,应将 风管尺寸放大,阻力减 小,或设置回风变风量 装置,回风装置跟踪送 风装置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常见问题
➢空调负荷计算与末端装置
1. 按定风量系统进行空调负荷计算 2. 按定风量系统布置末端装置 3. 内外分区与温度控制区
东西南北负荷 差没考虑,四 个角落更没考 虑。角落应单 独设置末端装 置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常见问题
➢空调负荷计算与末端装置
1. 按定风量系统进行空调负荷计算 2. 按定风量系统布置末端装置 3. 内外分区与温度控制区
温控区一
温控区二
温控区三
2-5m
温控区四
温控区五
2-5m
温控区六
一般外区30-50m2,内区40-80m2 分别计算每个温控区空调负荷 按每个温控区计算负荷选择变风量末 端装置
温感器
末端装置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常见问题
➢空调负荷计算与末端装置
1. 按定风量系统进行空调负荷计算 2. 按定风量系统布置末端装置 3. 内外分区与温度控制区
➢空调系统平面布置
1. 应采用吊顶回风静压箱,不推荐风管回风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方案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检测与控制变风量空调系统,可以根据各个房间或区域的空调负荷变化情况,用变风量末端装置(VAV BOX)分别调节各个房间或区域的送风量,来控制室内环境温度。

这种系统可以降低非设计条件下的风机运行的能量消耗,运行费用较省。

变风量空调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空气处理机组,室内温控器,变风量末端装置(VAV BOX)和智能变频控制器。

空气处理机组是由新风阀、回风阀、送风阀、预热器、表冷器和送风机等组成。

2.1系统工作原理为获得空调系统的实时负荷情况,在每个建筑单元内装设一个室内温控器,用来检测室内温度,并与用户设定的期望温度值进行比较,当二者出现差值时,温控器改变变风量末端(VAV-BOX)装置内的风阀开度,减少或增加送入室内的风量从而调节室内的温度,直到室内温度恢复为设定值为止。

同时,根据末端VAV-BOX 的负荷情况,通过变频控制器调节送风机速度,起到节能作用。

送风机速度控制方法有定静压、变静压、总风量等控制方法。

通常采用的定风量空调系统,其追踪房间负荷变化的手段是控制回风温度,调节冷热水阀门。

在这个过程中,送风量保持不变,送风机的能耗不变。

但对于变风量空调系统来说,追踪房间负荷变化的主要手段是控制各个末端的送风量。

由于空调负荷在全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都低于设计负荷的状态,因此,低负荷时减少风机的送风量,将使得送风机的能耗得以降低,因而达到全年节能的目的。

而由于变风量空调系统增加了系统静压、最大/最小送风量、以及新风量等控制环节,由此加大了其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

变风量空调机组检测与控制系统原理图如图2所示。

2.2 检测与控制功能2.2.1变风量空气处理机组的检测与控制(1)新风温、湿度检测(2)送风温、湿度检测(3)回风温、湿度检测(4)送、回风动压检测(5)风管静压检测(6)风机变频调节(7)滤网压差报警检测(8)防冻报警检测(9)水阀调节(10)加湿阀控制(11)新、回风阀调节(12)风阀调节(13)风机运行状态检测(14)故障报警检测(15)手自动状态检测(16)启、停控制2.2.2变风量末端的检测与控制(1)室内/区域温度检测(2)室内/区域温度设定(3)末端一次风压检测(4)末端送风量检测(5)风机启、停控制(当有风机时)(6)再热盘管热水阀开关控制(当有热盘管时)(7)末端风门开度控制(8)末端实际风门开度反馈(9)变风量末端的运行状态(10)变风量与空调机组的联动控制(11)最大、最小风量设定(12)变风量末端的就地及集中启停控制(13)变风量末端故障状态2.2.3对变风量空气调节系统,应具有下列检测与控制功能:(1) 系统总风量调节;(2) 最小风量控制;(3) 最小新风量控制;(4) 再加热控制;(5) 变风量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装置应有通讯接口。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实例分析随着人们对于舒适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型商业建筑、办公楼等大型建筑的空调系统成为了保障其舒适度和节能的重要工具。

而在实际应用中,变风量空调系统已经被广泛采用。

本文将会对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实例进行分析,以了解其设计原理及其特点和优势。

一、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变风量空调系统是基于固定的空调变量(温度、湿度等)作为判断标准,通过精确控制空气的流量来实现降温、降湿和清新的目的。

在其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风量调节。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风量调节可以通过变频调速器、空调风机的角度调节、风门或送风口的大小调节等实现。

通过这些手段,可以自动监测房间的人流量和热负荷特征,从而智能地调整空调的风量。

2. 热回收。

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需要考虑室外的风量回补(房间内送风和排风之间的流动)代替新风进入房间,使室内空气质量稳定;同时,还需要利用设备上产生的余额热(如冷凝水的热回收、排污水的热回收)等方式来节约能源。

3. 适量送风。

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只有在确保室内温度、湿度稳定的情况下才增加送风量(如人数增加,室内温度上升等),以保证室内舒适度和节能效果。

二、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实例分析下面是实际应用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建筑物案例:1. 北京某大型商场。

该商场在使用变风量空调系统之前,无法解决房间内温度不均匀、人流大造成送风污染等问题。

使用变风量空调系统后,将房间空间进行分区控制,再通过定时设置、多温多湿调节等手段实现精准送风,达到节能减排和舒适性的双重目的。

2. 上海某高档写字楼。

该写字楼使用变风量空调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房间内人流量和温湿度,并利用空调自动调节送风量和温湿度,实现节能和随时随地舒适性调节。

3. 广州某五星级酒店。

该酒店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通过实现人流量智能监测和控制以及增加室外回补量等方式,大大减少了房间内的冷热负荷,提高室内环境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三、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优点1. 节能高效。

常温送风变风量空调系统工程设计(详细).pptx

常温送风变风量空调系统工程设计(详细).pptx

式中:Qs、qsi——分别为空调系统总显热负荷、空调区域显热负荷,kW; G 、gi——分别为空调系统送风量、空调区域送风量, kg/s; tN 、to——分别为室内温度、送风温度,℃; 1.01——干空气定压比热,kJ/(kg·K)。
1.3.与传统的风机盘管或定风量系统比较
1.3.1 优点 区域温度可控 空气过滤等级高,空气品质好 部分负荷时风机可实现变频调速节能运行 可变新风比,利用低温新风节能
它不受外围护结构的日射得热、温差传热和空气渗透等影响。 内区全年仅有内热冷负荷,其随区域内照明、设备和人员发热量的状况而
变化, 通常全年需要供冷。
2.1.3 现代办公楼的特点 体量大 进深深 外围护结构密闭性好
北外区
西

筒芯
区 内区
南外区
东西 外外 区区
筒芯 内区 南外区

西



大型建筑 4个外区+内区
变风量末端装置
回风
T
T
变频装置
PT
送风 新风
空气处理及输送设备
风管系统
1.2变风量空调系统基本原理
定风量系统
定风量再热系统
原理 图式
O
N1 O
N2 N
W C
W NC N N
焓湿
图分

O
N1
N2 N
W C
再热器

O
O
W C N NN
O 再热 O
O
变风量系统
N1
N2 N
W C
变风量末端
O
O
W
C N NN
外区末端装置 内区末端装置
外区
内区
外区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实例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实例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实例————————————————————————————————作者:————————————————————————————————日期: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实例本站收集2007-07—20 18:33:41 相关网站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实例前言变风量空调系统是利用改变进入空调区域的送风量来适应区域内负荷变化的一种空调系统。

其最大优点在于节能和提供良好的舒适性.当今变风量空调系统已经发展到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对空调系统进行实时采样、监测、分析和调控,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控制智能化,并成为现代化智能化大楼的一部分。

1 变风量空调系统简介1.1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工作过程一个典型的智能化控制型单风管带再热盘管的变风量空调系统如图1所示。

空调室内回风与室外新风混合,经集中式空调机组处理后,由风管送到各个空调区域。

控制器根据室内负荷的大小,通过改变变风量末端风阀的开度,调节送入室内的风量;当室内需要供热时,再热盘管的热水阀打开,送风温度提高,通过改变变风量末端风阀的开度,调节送入室内的热风量。

空调房间送风量的改变,导致送风总管静压的变化,总管压力传感器测量风管系统静压后,由自控系统通过调节风机的送风量实现定静压控制.冷水盘管的三通阀调节冷水的流量使送风温度保持恒定,新风量和室内正压由送风机和回风机同时控制。

系统的各个测量点可以与计算机通讯,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调控并可以优化控制参数,实现最佳的控制方案。

1.2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分类广义上说,凡是改变系统送风量的空调系统都是变风量空调系统。

在目前的工程实际中,变风量空调系统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单风管变风量系统和双风管变风量系统。

其中单风管变风量系统又分为普通单风管变风量系统和单风管末端再热变风量系统。

双风管变风量空调系统分别设有冷、热风管,可以根据室内的负荷情况精确地调节供冷量和供热量,在任何情况下均可满足房间的温度要求,具有调节方便、热稳定性好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实例本站收集-07- :33:41 相关网站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实例、八、-刖言变风量空调系统是利用改变进入空调区域的送风量来适应区域内负荷变化的一种空调系统。

和提供良好的舒适性。

当今变风量空调系统已经发展到能够经过计算机网络对空调系统进行实时采样、候、全方位、全过程控制智能化,并成为现代化智能化大楼的一部分。

iWfl丽 /其最大优点在于节能监测、分析和调控,实现全天1变风量空调系统简介1.1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工作过程一个典型的智能化控制型单风管带再热盘管的变风量空调系统如图1所示。

空调室内回风与室外新风混合,经集中式空调机组处理后,由风管送到各个空调区域。

控制器根据室内负荷的大小,经过改变变风量末端风阀的开度,调节送入室内的风量;当室内需要供热时,再热盘管的热水阀打开,送风温度提高,经过改变变风量末端风阀的开度,调节送入室内的热风量。

空调房间送风量的改变,导致送风总管静压的变化,总管压力传感器测量风管系统静压后,由自控系统经过调节风机的送风量实现定静压控制。

冷水盘管的三通阀调节冷水的流量使送风温度保持恒定,新风量和室内正压由送风机和回风机同时控制。

系统的各个测量点能够与计算机通讯,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调控并能够优化控制参数,实现最佳的控制方案。

1.2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分类广义上说,凡是改变系统送风量的空调系统都是变风量空调系统。

在当前的工程实际中,变风量空调系统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单风管变风量系统和双风管变风量系统。

其中单风管变风量系统又分为普通单风管变风量系统和单风管末端再热变风量系统。

双风管变风量空调系统分别设有冷、热风管,能够根据室内的负荷情况精确地调节供冷量和供热量,在任何情况下均可满足房间的温度要求,具有调节方便、热稳定性好的特点。

适合在一些舒适性要求高的空调场所使用。

1.3变风量末端的分类变风量末端分为两种类型:变风量箱和变风量风口,其区别在于前者改变风量后再由某种形式的风口向空调室内送风,而后者则是直接在送风口处改变送风量。

二者的工作特性和气流组织有很大的不同。

当前常见的变风量箱有三种类型:节流型、风机动力型和旁通型。

节流型变风量箱是最基本也是应用最多的一种的变风量箱,单风管型变风量箱由一个节流阀加上对该阀的控制和调节装置及外壳组成,双风管型变风量箱则由两个节流型变风量箱组成。

按是否补偿压力变化,可分为压力无关型和压力有关型两种。

压力无关型因反应快,室温波动小,控制稳定性好,在当前使用较普遍。

当前在工程中应用的变风量风口主要有两种类型:电力驱动型和热力驱动型。

1.4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优点1.4.1变风量空调系统具有卓越的节能性变风量空调系统最大的优点在于节能,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减少空调风机运行能耗由于空调系统在全年实际运行的大部分时间内均处于部分负荷状态,变风量空调系统相应的送风量随之减少,带变频驱动装置的风机大多数情况下在中低速下运行。

根据理论计算,空调风机的电力消耗全年平均可降低50%以上,有关数据在本文后面的章节中将作进一步讨论。

2)充分利用室外新风作为冷源,降低制冷系统的运行能耗由于变风量空调系统是全空气空调系统,在任何季节,只要当室外新风的焓值低于室内值时,室外新风就能够作为系统冷源,变风量空调系统就能够在经济循环模式下运行。

3)能量动态转移,实现综合效益变风量空调系统节能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变风量空调系统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瞬时负荷及内外区的热平衡。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是真正基于逐时负荷的设计,系统能够根据需要随时调节分配到各个区域内的送风量和供冷量(或供热量)。

系统总送风量为各时段中所有区域要求风量之和的最大值,而不是所有区域要求风量最大值之和。

前者一般只占后者的70%〜90%,因此变风量空调系统能够显著减少系统的总送风量。

在现代建筑特别是现代高层建筑的空调系统设计中,由于负荷的内外区的特性差异大,内区一般表现为全年冷负荷,而外区则既有冷负荷又有热负荷。

变风量空调系统经过回风的混合能够实现能量在区域之间流动,内区的一部分得热能够转移到外区。

这就是所谓热平衡。

据统计,在一般的办公楼及商用建筑中,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一般能够减少制冷设备总容量的10%至30%,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利益非常可观。

142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其它优点还包括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及自平衡特性,维护非常方便,运行费用低等。

1.5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适用范围由于变风量空调系统特性优良和技术成熟,它已经被广泛地用于各种工程实践中。

但在选择变风量空调系统时,应注意分析系统中负荷的性质,并考虑系统是否对风量有特殊的要求。

一般变风量空调系统对于室内负荷变化较大的舒适性智能化建筑非常适合,如办公室、会议中心、银行、商场、宴会厅等。

对于一些特殊场所,如室内负荷变化不大,通风要求较高时,使用定风量系统空调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例如在医院手术室、实验室、工业机房等。

2变风量系统设计2.1空调分区一般空调系统是按不同用途和使用时间进行分区的,而变风量空调系统系统的设计中,还经常按负荷特性分区,对于进深较大的空调房间宜分为内、外区,其中外区进深可取3~5m(距离外墙或外窗)。

2.2风系统设计2.2.1空调机组选型空调机组是变风量空调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在设计上比普通的空调机组要多考虑一些问题。

它要求风机的工作范围在流量?静压特性曲线中较为陡峭的一段,这和普通的空调机组刚好相反。

因为变风量空调系统一般经过维持送风系统静压来控制送风机的风量,这就要求在风机的特性中,流量的变化对系统静压变化必须敏感。

222变风量末端的选择在当前的工程实践当中,主要使用两种类型的变风量末端 :(压力无关型)变风量箱和变风量风口。

两者均能实现 区域的独立温度控制,不过变风量箱具备较大的通风能力,一般每个变风量箱带 3〜6个风口,可控制的空调区域范围 较大;当要求将空调空间划分为多个较小单元的独立控制区域时,从经济性考虑,可采用变风量风口。

2.2.3气流组织设计1)对普通变风量箱+送风口形式的系统而言,在风量减少时送风口的风速衰减较快 下坠,送热风时热空气无法抵达工作区域等弊端,解决办法是采用扩散性能好的送风口 口等。

2)对采用变风量风口的系统而言,因为可随室内负荷变化自动调节送风口风阀开度维持送风口风速相对恒定,能够保证送风的高射程和良好的贴附能力。

2.2.4风管设计2.2.4.1普通变风量箱+ 送风口形式的系统风管设计1)由于变风量系统是一种全空气系统,相对风机盘管+新风系统而言,势必要在节省吊顶空间上多作考虑,一般 做法是提高送风的流速;在吊顶空间受限制的情况下,一种可行办法是采用风机动力型变风量箱,只输送一次风, 可加大送风温差,减少送风量,缩小风管尺寸。

2)因为压力无关型变风量箱都带有风速传感器 ,对于连接变风量箱的入口支管,应留有3倍管径以上长度的直管段,以保证测量准确。

3)在设计风量下从变风量箱出风口到房间送风口间的风管压力损失一般不要超过 50Pa 。

3TF 变风量风口的系统设计,可能会产生送冷风时冷气流:如条缝形风口 ,灯具型风,从而改变送风量,因此能本章介绍美国ACUTHER公司生产的变风量风口仃hermaFuser TM,简称TF变风量风口)的工作原理和系统设计方法。

3.1TF变风量风口的工作原理TF变风量风口仃hermaFuser™)是一种带有内置温度控制器,依靠热敏感物质的膨胀收缩作用来驱动风阀进行风量调节的变风量末端。

温控器是一个充有石油蜡状物的小铜柱。

温度升高时,蜡状物融化膨胀,向外推动柱塞,温度降低时,蜡状物凝固收缩,弹簧将柱塞拉回。

经过柱塞运动成比例地调节风阀的开度。

TF变风量风口是经过空气诱导作用感受进入风口的室内空气(二次风)的温度来得到室内平均温度的,其结构示意图如下(图2):上图为冷热型TF变风量风口。

它有三个温控器,其中一个为模式转换温控器,另两个为房间温控器,分别是:供冷温控器和供热温控器。

模式转换温控器位于风管入口处,感应送风温度,用来控制供冷和供热的模式转换。

当送风温度升高,达到24.5 ° C时,风口由供冷模式开始向供热模式进行转换,并在送风温度达到26.5 ° C时完成转换。

在此温度以上,风口处于供热模式,即供冷温控器对风阀不起调节作用,风阀仅由供热温控器进行控制。

当送风温度降低到20° C以下时,风口由供热模式转换回供冷模式。

供冷温控器和供热温控器均安置在回风诱导腔内,它们能够充分感应诱导风温来控制风阀。

在供冷模式下,由供冷温控器负责控制风阀的开度,风阀的开度会随房间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在供热模式时,则由供热温控器负责控制风阀开度,风阀开度会随房间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TF变风量风口还有其它两种类型:单冷带快速供热型和单冷型。

单冷带快速供热型风口中除了有一个供冷温控器外,在风管入口处,还有一个快速供热温控器。

当送风温度升高,达到23.3 ° C时,快速供热温控器开始动作,经过膨胀作用推动传动臂打开风阀,使热空气送入房间,当送风温度达到26.7 ° C时,风阀处于全开状态。

单冷型风口中仅有一个供冷温控器,其温度调节范围为:21〜25.5 ° Co3.2TF变风量风口的特点3.2.1独立的温度控制每个TF变风量风口内均设置有温控器、执行机构和调节阀门,因而构成一套独立的区域温度控制系统。

它不但适用于多个不同的房间,而且也适用于将一个开敞的空间划分为若干个独立控制区域的房间。

3.2.2适应房间布局的任意变化对使用TF变风量风口的空调系统,在一般情况下,增加或拆除房间隔墙不会破坏系统分区。

除非在特殊的情况下?增加的隔墙刚好位于风口下方,这时亦只需简单地移动一下风口即可,施工极为简便。

3.2.3在变风量末端中最节能TF变风量风口的阻力接近于普通送风口,因此它是阻力最小的一种变风量末端。

与普通的变风量箱系统相比,它避免了变风量箱的压力降,因而能够采用较低压的送风系统及选用较低功率的送风机,大幅降低送风机的能耗。

因为每个TF变风量风口均构成独立的温度控制区域,可避免空调房间的局部出现过冷或过热的现象,从而节省制冷或供热系统的能耗。

另外,TF变风量风口的控制调节完全依靠本身的热敏元件提供驱动力,不需消耗任何外界能量。

324气流组织卓越普通的变风量箱系统的下送天花型送风口均不能自动调节开度,风口风速会随送风量的改变而变化,在送风量减少的情况下,送风风速相应降低,可能岀现供冷时冷气流下坠或供热时热风抵达不到工作区域等弊端。

采用TF变风量风口可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

它是随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风阀开度的,在送风风速相对恒定的前提下,经过改变风口的流通面积来调节送风量。

因此它能够保证送风的高射程和良好的贴附能力,使室内空气的流动更加充分,从而使室内的温度场分布更趋于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