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皖北县中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PDF版)

合集下载

安徽省皖北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安徽省皖北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河流不走直路而走弯路,是因为在前往大海的途中,它会遇到各种障碍,有些还无法逾越,所以只有绕道而行。

②一位登山运动员在快到达山顶时渐感体力不支,于是他转身下山,有人为他惋惜,他说:“不,我最清楚,这就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

”③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④周国平说:“若把人生比作一条逆旅,因了种种限制我们在某点停了下来,我们相信这是暂时的,殊不料就在这个点上永远停住了。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个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直面困难每当我听到《阳光总在风雨后》和《真心英雄》这两首歌时,我就会悟出一个道理:没有敢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就不会有成功的喜悦。

随之,我就会想到那盆牵牛花。

六月份的某一天,我心血来潮地将两粒牵牛花种子埋进了爸爸的一个花盆里,浇了几天水后,我就将它们忘的一干二净。

可九月份的一天,我发现在花草的叶片上,开出了十几朵紫色的小花,再太阳下张开笑脸。

一股惊讶、喜悦、愧疚之情涌上我的全身。

真不知牵牛花是怎么生长的。

也许是爸爸给其它花草浇水时,有点点水流淌进了它的心田吧!“阳光总在风雨后,屋檐上有晴天……”牵牛花啊!我真佩服你那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在生与死两条道路上,你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艰苦而困难的生,对阳光和水分的渴望,使你冲破了自我的极限。

那从叶片缝中射下来的阳光是你努力生长的道路,它仿佛是黑夜里的启明灯,是照亮道路的灯火,你对消灭困难的坚定和对生长的决心是一样的坚决!你用顽强的毅力、坚定的决心、不懈的努力战胜了生存地方的贫瘠、生命营养的短缺,你成功了!迎着太阳绽放出一张张笑脸。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这股子精神感动了我。

这种敢于面对困难,敢用一切努力向上拼搏的精神,是我应该也必须具备的做人的品格。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B【解析】(原文“他们能够抛开一切表面的现象而直抵所要表达的事物的本质”。

2.C【解析】没有对比,“最高标准”表述也不恰当。

3.A【解析】B.“写出有魅力的诗歌”应该同时具备感性、智性与神性。

C.“理性的智慧”本质是“理性”,是相对于“感性”而言的。

D推断无据。

“神性为上,智性次之,感性为下”的表述文章中没有体现。

4.C【解析】小说没有表现悲剧主题。

5.①结构方面:是文章空中和地上两条线索的交会点,串起了两个不同时空的故事。

(即一方面银河系碳基舰队在建立隔离带过程中探触3C级以上文明的行星,小山村碰巧成为探测点;另一方面,黄土高原上这个偏僻山村有师生间知识的传播和文明的传承。

)②情节方面:制造悬念,让读者对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更加关注。

③主旨方面:突出主题,为山村小学的师生成为拯救地球的英雄埋下伏笔,表现了英雄主义主题。

【评卷】从情节、结构、主旨等方面回答。

共6分。

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6.平凡而伟大。

乡村教师用卑微的生命,艰辛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①平凡:渺小卑微,生活贫困②伟大:有师德,有爱心;有良知,有信仰;坚守使命,精神崇高。

李老师在困境中用知识、良知、师德等完成对传承文明使命的坚守。

【评卷】从平凡和伟大两个方面组织答案。

共6分。

“平凡”方面2分,“伟大”方面4分。

言之成理即可。

7.C8.D9.(1)中国科技发展迅速,机遇多多。

(2)国内科研条件今非昔比。

(3)国家政策扶持,科研经费投入大。

【评卷】共6分。

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10.B【解析】句中“命知磁州”是指任命宗泽为磁州知州,句子完整,“州”字后面要断开,排除C 项和D项。

“就道”是出发、动身的意思,“单骑就道”是指一个人骑马出发上任,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项,选B项。

11.C【解析】疏与表相同不当。

两者都是古代臣下给皇帝奏章。

疏重在“议事”,如《谏太宗十思疏》;表重在“陈情”,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合肥六中、淮北一中、阜阳一中、滁州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合肥六中、淮北一中、阜阳一中、滁州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合肥六中、淮北一中、阜阳一中、滁州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学”是一国之学,是国家之学,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之学。

“国学”是阐释一国“固有之精神”的学问,正如近代国学家梁启超所言:“学术思想在一国,犹人之精神也。

而政事、法律、风俗及历史上种种之现象,则其形质也。

故欲觇其国文野强弱程度如何,必于学术思想焉求之。

”中国“国学”既为中国之学术,那么,何为中国“国学”之“本”?“国”原义是指邦国、疆域。

“国学”的“国”是指“国家”“祖国”。

“国家”是随着阶级的出现而产生的,而文化也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得到繁荣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不仅有阶级性,而且还具有社会性。

“中国”指我们多民族组成的国家。

中国的“国学”指由我们自己的国家产生、发展的学术,其“根”在本国、其发展亦在本国。

“国学”的“国”不仅指“国家”,而且还指“祖国”。

“国家”是在阶级社会才产生的,然而“祖国”在阶级社会产生之前就存在。

“祖国”有自己本土的古老文化,并且这种文化会一直传承延续到有阶级的社会,甚至再延续到阶级消亡的社会。

“祖国”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文化概念。

“祖国”与“国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祖国”的外延一般来说大于“国家”的外延。

“称呼别的国家时,‘国家’这个词应该用复数形式,因为它们每一个都是许多个而不是一个。

”而称呼“祖国”时,“国家”相对于自己而言具有唯一性。

“本”原义是“根”,这里所说的“国学”之“本”,即“国学”之“根”。

“国学”离不开“本国”,“国学”是在自己的祖国孕育成长。

中国“国学”之“本”即“中国”。

日本学者山田孝雄说:“国体的宣明是国学的第一要义......把国学看成文献学,就止于丢失精神的形骸,同时也丢弃了我国特异的意识。

”邓实在《国学今论》中也指出:“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其国者有其学。

安徽省淮北一中、合肥六中、阜阳一中、滁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安徽省淮北一中、合肥六中、阜阳一中、滁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合肥六中、淮北一中、阜阳一中、滁州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国学”是一国之学,是国家之学,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之学。

“国学”是阐释一国“固有之精神”的学问,正如近代国学家梁启超所言:“学术思想在一国,犹人之精神也。

而政事、法律、风俗及历史上种种之现象,则其形质也。

故欲觇其国文野强弱程度如何,必于学术思想焉求之。

”中国“国学”既为中国之学术,那么,何为中国“国学”之“本”?“国”原义是指邦国、疆域。

“国学”的“国”是指“国家祖国”。

“国家”是随着阶级的出现而产生的,而文化也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得到繁荣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不仅有阶级性,而且还具有社会性。

“中国”指我们多民族组成的国家。

中国的“国学”指由我们自己的国家产生、发展的学术,其“根”在本国、其发展亦在本国。

“国学”的“国”不仅指“国家”,而且还指“祖国”。

“国家”是在阶级社会才产生的,然而“祖国”在阶级社会产生之前就存在。

“祖国”有自己本土的古老文化,并且这种文化会一直传承延续到有阶级的社会,甚至再延续到阶级消亡的社会。

“祖国”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文化概念。

“祖国”与“国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祖国”的外延一般来说大于“国家”的外延。

称呼别的国家时,国家这个词应该用复数形式,因为它们每一个都是许多个而不是一个。

而称呼“祖国”时,“国家”相对于自己而言具有唯一性。

“本”原义是“根”,这里所说的“国学”之“本”,即“国学”之“根”。

“国学”离不开“本国”,“国学”是在自己的祖国孕育成长。

中国“国学”之“本”即“中国”。

日本学者山田孝雄说:“国体的宣明是国学的第一要义……把国学看成文献学,就止于丢失精神的形骸,同时也丢弃了我国特异的意识。

”邓实在《国学今论》中也指出:“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其国者有其学。

国学者,与有国而俱来,因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

语文-高二安徽省皖北县2018至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

语文-高二安徽省皖北县2018至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

安徽皖北县中2018-2019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地方戏与生俱来的特征。

不同地区的地方戏,反映的是不同地区的乡土味,体现的是当地的乡土文化与生活风貌。

乡村要振兴,文化应先行。

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地方戏,理应当好乡土文化的表达者,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从诞生之初便与土地和农民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着其他艺术门类无可比拟的亲民性与生动性。

乡村群众之所以喜欢地方戏,是因为地方戏中蕴含着通俗易懂的乡土美。

比如,盛行于鲁南苏北地区的柳琴戏,就是当地百姓重要的精神食粮。

“为听拉魂腔,多跑十里也不枉”等戏谚,就形象地表达了当地老百姓对柳琴戏的热爱。

如今,在城市化的大规模推进中,乡村社会逐渐丧失了文化培育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丧失了自己的话语表达权和文化自信。

而最能体现乡村文化及农民价值观的地方戏,自然也随着乡村文化的衰弱而渐受冷落。

重新扛起地方戏乡土文化表达者的大旗,不仅有助于乡村文化振兴,也关乎地方戏自身的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对具有浓郁地域风格的地方戏缺乏必要的梳理、提炼与再创造,地方戏曲在传承上缺乏理论指导。

同时,地方戏曲团体普遍缺少作曲等专业人才,很多市县级戏曲院团排新戏时,几乎都是从外地城市请主创人员,于是出现了地方戏的演员听不懂地方方言的奇怪现象,这导致地方戏的乡土味不断缩水,这怎能吸引观众的兴趣?地方戏重拾乡土昧,应该从基础性的人才培养工作做起。

在人才培养方面,不能完全依靠中国戏曲学院等少数高校,地方戏曲院团应与地方高等院校合作,探索地方戏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比如,山西运城蒲剧青年实验演出团与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运城学院,就开展了深度合作,开创了院团与院校合作培养地方戏人才的新模式。

地方戏要有乡土味,其主创人员首先要了解、热爱地方戏所在地域的乡土文化。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扫描版)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扫描版)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扫描版)凯里一中2020届高二上入学考试参考答案语文1.答案:DA项信息在第二段,对应原文分析会发现“但它在各个朝代都发挥了重要的保护作用”分析错误,文中有“唐朝无需仰仗长城作为军事屏障,只有少量的建设或沿用”的信息,因此选项以偏概全。

B项信息在第四段,“二者实在是难以融合”曲解文意,文中多处提到了民族之间的融合。

C项信息在第四段,对应原文分析会发现“在和平时期都会严加看守”于文无据,文中有“昔日严密扼守的关口成为相互往还的通道”的信息,可见和平时期并没有严密看守。

2.答案:D D项内容在第四段,由段末句子可知“说明了其具有‘一统华夷’的远大理想”分析有误,举契丹在古北口为北宋杨业修建杨无敌庙宇的事例,主要是为了论证夷汉在文化上的彼此认同。

3.答案:B B项内容在第三段,犯了对象不当的错误。

“在他任期内的数十年边疆都无战事”分析错误,根据“继之者踵其成法,数十年得无事”的信息可以看出,并不是戚继光任期内的数十年边疆无战事,而是后继者踵其成法才出现这样的结果。

4.答案:B 插叙1880年的传说,是为了解释说明“舞火龙”活动的由来和悠久的历史。

5.答案:(1)对戚海大:是香港中秋节具有的有传统特色的民俗活动,也是一种娱乐活动。

“玩”字突出显现了这一点。

(1分)(2)对卞家明:是历史文化的代表,乡愁的象征。

卞家明想制作纪录片将这样的活动记录下来,给子孙后代留个念想。

(2分)(3)对吴老板:是忠贞爱国、惩奸除恶精神的象征。

吴老板赞赏的是当年卞家明父亲摧毁汉奸报纸,刺杀汉奸走狗的壮举。

(2分)6.答案:(1)情节上,照应上文,解释吴老板赞助“舞火龙”的原因。

(2分)(2)内容上,将“舞火龙”视为爱国和报国精神的代表,丰富了“舞火龙”的内涵。

(2分)(3)主旨上,既表现了当代人对爱国志士的崇敬和缅怀,又表达了传承和发扬爱国精神的坚定信念,升华了文章主旨。

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

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生态乡愁发生在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期,表现为在生态文明实践中迸发了一系列价值冲突的问题,人们开始怀念问题出现之前的和谐的自然状态。

冲突出现的原因我们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是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产生冲突,二是本土伦理与外来伦理的冲突。

首先,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产生冲突。

传统伦理蕴涵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资源。

《周易》则是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发轫之作,比如“天人合一”的体系。

现代伦理是指传统社会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过渡中所形成的价值理论,它把人的主体性提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强调在与自然相处中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强调个人的价值、权利、尊严。

它突出表现的是人是万物的尺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一切以人的利益为重心。

利益成为衡量人与自然关系的标准,它强调生态道德原则的价值必须以其客观效果看是增进还是减少人的利益为衡量标准。

其次,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本土伦理与外来伦理产生冲突。

本土伦理植根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沃土之中,是中华民族在道德领域历代沿袭下来的具有深厚价值底蕴的道德规范体系与价值观念,它的核心观点为:以天道自然为逻辑起点,以此为基础,并结合人生的主动性,使传统的“道德决定论”由静态的单一结构,发展成为一个动态变异系统,从而使对天道自然的理解循着“天地经纬、人生时运”之线而展开,并由此直契天人秩序之美,最终达到一种对天人和合的体认和觉解。

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8月试题word版本

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8月试题word版本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届开学阶段性总结高二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一、语言基础(每小题3分,计18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他虽是著名学者,但却_______向别人讨教。

②这个集团内外_______,干了不少违法的勾当。

③他的胸中_______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A.不耻沟通包含B.不齿沟通饱含C.不耻勾通饱含D.不齿勾通包含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唐宋田园诗的创作非常兴盛,作者多为文人或仕宦,他们不吝笔墨,讴歌瓜田李下....、“把酒话桑麻”的田园生活。

②中国古代文论追求行文如高山流水....般顺畅自然。

要达到这种境界,文章中的每一个句群就要做到语流通畅,毫无阻滞。

③在传统文化继承上,我们不能抱残守缺....,应该积极创新,让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放光彩。

④在西安嘉天国际公寓爆炸事件后,很多小煤气站依然不按照操作规章工作,干着厝火..积薪..之事,实在令人担忧。

⑤张艺谋是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曾经导演过执牛耳...的《红高粱》,但最近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却引来了一片争议。

⑥当年的那支国王队,与今天相比,同样找不出分毫的影子,没有人留守到今天,彼时的三剑客早已风流云散....,并不复勇猛。

A.①②⑤ B.①⑤⑥C.②③④ D.③④⑥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句是()A.塑料现在成了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每年大约有800万吨左右的塑料流人海洋,有的被冲到海岸上,有的则漂流入海。

B.所谓的“大数据杀熟”,有的人将其定义为互联网厂商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用户数据,对老用户实施价格欺诈的行为。

C.高校自主招生工作陆续启动,与此同时,教育部强调要净化高校考试招生,维护教育公平,坚决打击弄虚作假行为。

D.根据全部选票统计结果显示,普京在日前举行的俄罗斯大选中胜出,当选总统,整个选举过程透明,结果合法有效。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得恰当的一项是()谣言,作为一种舆论,特别是作为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舆论,对它的战争,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法律途径和行政手段,,。

2018年—19学年高二语文上半期考试题及答案

2018年—19学年高二语文上半期考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半期考语文试题高中语文必修五阶段考试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阅读鉴赏(70分)一、古诗文阅读鉴赏(30分)1、补出下列古诗文空缺部分。

(6分)①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李密:《陈情表》)②悟已往之不谏,;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潜《归去来兮辞》)③,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故曰:至人无已,,。

(庄子《逍遥游》)⑤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阅读下面词,完成2~3题。

(6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2、这首词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2分)答:。

3、作者在"识尽愁滋味"后为什么反倒"欲说还休"?为什么在"欲说还休"之后忽然"却道天凉好个秋"?(4分)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4—8。

(18分)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馀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4、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A.眷然有归欤之情思念的样子情在骏奔骑着快马奔跑B.非矫厉所得矫健严厉眄庭柯以怡颜欢颜,高兴表现在脸上C.当敛裳宵逝收拾衣物悟以往之不谏不能挽回D.倚南窗以寄傲寄托自足自得的心情策扶老以流憩拐杖5、下列各组中对“以”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3分)①耕植不足以自给②舟遥遥以轻飏③农人告余以春及④家叔以余贫苦A.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 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也相同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 D.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也不同6、选出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3分)A.足以极视听之娱 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C.感吾生之行休 D.悦亲戚之情话7、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分)A.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B.乐夫天命复奚疑? C.何不委心任去留?D.复驾言兮焉求?8、翻译下列句子。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体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法的气质就是中国人的气质气质原本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是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也指风度、模样。

借用到书法上来,讲的也是其稳定的个性特点。

书法的气质便是在色彩、布局、笔墨、线条中展现。

那么,除了表现之外,书法的气质来源于哪里呢?一个人的气质是一个人内在涵养和修养的外在体现,是内心平衡及文化修养的结合,是持之以恒的结果。

同样,书法的气质也是数千年中华文明的结晶。

书法的气质首先来源于法度,书法的“法”就是方法和尺度。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字由篆而隶,进而有楷、草,在书写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法度。

从单字结构到章法布局,再到笔墨精神,都有一整套行为规则,不同的书写者如何拿捏运用这些规则,便是“度”。

面对同一规则,每个人运用的度不同,所以形成了风格迥异而又内在统一的书法作品。

书法的气质,更重要的是来源于中国历代文人的心灵累积。

这种累积,不仅是总和,更多的是特质。

文人,是笔墨里生出来的魂灵,这样的魂灵,源于笔墨,而又付于笔墨。

书法是他们的心迹,如果说“迹”是书写,由心而生的迹则是书法。

书法最讲心迹。

“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讲的便是这个道理。

中国文人的气质成就了书法的气质,从这个意义上讲,书法的气质也代表了中国文人的气质,更是代表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气质。

讲书法,最具特点的两句话是:结构严谨,法度庄严。

两个“严”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和书法的高度自律精神。

法籍华人哲学家熊秉明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这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书法的地位和意义。

书法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

汉字最初多是象形文字,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而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书写要求更加简便、快捷,汉字越来越抽象,越来越符号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