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学 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网络舆情 教学大纲

网络舆情 教学大纲

网络舆情教学大纲网络舆情教学大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网络舆情指的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舆论信息,它可以对个人、组织和社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为了提高公众对网络舆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制定一份网络舆情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一、网络舆情的定义和特点网络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舆论信息,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快速传播:互联网的特性使得舆情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导致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

2. 匿名性:在网络上,人们可以使用虚拟身份进行发言,这样就给了一些人散布谣言和恶意攻击的机会。

3. 传播范围广: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舆情可以迅速传播到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影响力更大。

二、网络舆情对个人和组织的影响1. 对个人的影响:网络舆情可以对个人的声誉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导致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

2. 对组织的影响:网络舆情对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可以影响组织的形象、销售和业绩。

三、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1. 监测和预警:组织应该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的网络舆情风险。

2. 快速回应:在发生网络舆情事件后,组织应该及时回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舆情,避免舆情进一步扩大。

3.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组织应该与公众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发布信息,增强公众对组织的信任感。

4. 建立网络舆情管理团队:组织应该建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团队,负责监测、分析和应对网络舆情事件。

四、网络舆情教学的目标和内容1. 增强对网络舆情的认知:学生应该了解网络舆情的定义、特点和影响,提高对网络舆情的认知水平。

2. 培养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学生应该学习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培养分析和处理网络舆情事件的能力。

3. 培养网络素养:学生应该学会正确使用互联网,避免参与恶意攻击和散布谣言的行为。

五、网络舆情教学的方法和形式1. 理论讲授:教师可以通过讲座、课堂讨论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网络舆情的定义、特点和影响。

(完整word版)舆论学 教学大纲

(完整word版)舆论学 教学大纲

《舆论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和教学目标本课程是新闻学专业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舆论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论舆论的本质特征,内在的构成要素以及它的演变过程和社会功能,掌握舆论的客观法则和重要规律以及民意测验的各种手段和途径,并熟悉其基本技术和方法步骤,以便能够认识社会思潮的激变,洞察社会舆论的发展趋势,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我国现代化建设及科学研究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作为新闻学专业的理论基础课,也为学生其它课程的顺利学习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一)认识舆论及其要素(4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中外学者关于舆论的不同说法和本门课程“舆论学”中研究的“舆论”;舆论的八要素;关于非舆论的几种常见类型。

⑵教学难点对舆论和非舆论界限的区分,舆论常常被误指非舆论的东西。

2、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⑴教学内容第一节初识舆论和舆论学本节分别从传统社会的舆论、现代社会的舆论出发,探讨舆论研究的历史轨迹,了解舆论学对我国“舆论导向”研究的意义,达到对舆论及舆论学的基本认识。

第二节舆论的八要素本节将舆论分解为八个要素,分别从舆论的七个必要因素,即主体、客体、自身、数量、强烈程度、持续性(存在时间)、功能表现,以及非必要因素质量问题,达到对舆论的深刻认识。

第三节什么不是舆论本节为了给舆论下定义,指出了几种不是舆论的情况,分别是:大众传播媒介、媒介的言论不等同于舆论;舆论不等同于意识形态;公众不等同于舆论;避免随意的“舆论认为……";个人的感觉不能等同于舆论。

⑵基本要求(完整word版)舆论学教学大纲了解和认识舆论的概念及舆论学的产生发展情况.理解舆论的八要素,即主体、客体、自身、数量、强烈程度、持续性(存在时间)、功能表现以及质量问题。

掌握区分舆论和非舆论的方法, 从而达到认清“什么不是舆论”的目的.(二)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扮演和功能发挥(2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舆论功能的发挥,即舆论设定社会目标、社会操作过程的实现以及反馈社会效果.⑵教学难点关于舆论在公共管理决策中的作用和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扮演。

舆论学1 至2章

舆论学1 至2章

舆论的功能表现是自在的,而引导舆论则是自为 的。因而,调查现实的各种舆论对于舆论客 体将产生、已经产生何种影响,是进行舆论 引导的前提之一。
第八节 舆论的质量:理智与非理智成份 舆论的质量:
舆论的质量是指舆论所表达的价值观、具体观念及情绪的 理智程度。 一般说来,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主导舆论,是大多数 公众的意志,这种意志应当尊重,至少要得到重视。 舆论中同时含有理智和非理智的成份是正常的。
第四节 舆论的数量
舆论的数量指的是舆论的一致性程度。不是指的舆论有多少 种说法和多少种不同的态度。 围绕一个舆论客体产生的各种意见,如果处于众说纷纭的境 地,呈现几乎无限的多样性,那么便不存在关于这个客体 的舆论。 因而,舆论的数量是辨别舆论存在与否、存在程度的一个客 观标准。 把握舆论的数量,目的在于了解关于某一舆论客体的不同舆 论的力量对比。对于舆论导向来说,这也是估量舆论,以 便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引导的依据之一。
舆论的强度与公众对于舆论客体的知晓状况相关。 舆论的强度与公众对于舆论客体的知晓状况相关。 强烈程度是测量舆论存在与否的量度之一。 强烈程度是测量舆论存在与否的量度之一。 在社会公共管理决策中, 不仅要考虑某一舆论的数量, 在社会公共管理决策中 , 不仅要考虑某一舆论的数量 , 同时也不能忽视舆论的强度,二者要兼顾。 同时也不能忽视舆论的强度,二者要兼顾。 在我国, 在我国 , 代表公共利益的民意如何进入社会管理和政治 操作中? 操作中? 任何一个社会群体和利益集团都期望代表自身利益的舆 论能有效地影响公共管理决策。 论能有效地影响公共管理决策。
二、舆论监督 广义:对社会一切不良现象的监督。 狭义:通过公共论坛所抒发的舆论力量对国家机关及其 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主体:一般公民和新闻媒体。 对象:各级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 载体:公共论坛。 三、什么不是舆论 ①大众传播媒介或媒介的言论不等同于舆论 ②舆论不等同于意识形态 ③公众不等同于舆论 ④避免随意地“舆论认为……” ④避免随意地“舆论认为……” ⑤个人的感觉不能等同于舆论

舆论学概论全套课件

舆论学概论全套课件

个组织,或者针对一件事或者一个具体的问题。舆论讨论往往是由某人
某事说开去,有感而发,有的放矢。以汶川地震中的“范跑跑”现象为
例,当5月22日范美忠在天涯小区的闲闲书话版块发表了题为《那一刻
地动山摇》的帖子后,短短66小时,跟帖达444个。随后,报纸、电视
等大众媒体的纷纷跟进,使消息传遍全国,舆论达到高潮。到5月25日,
培养、固化和传播的意见。这些利益团体可以是政党、商业组织
或者其它积极的组织群体。

在美国的政治现实中,有组织的不同利益群体会开展院外立法游
说,影响媒介记者,以及在选举中拉选票等等。因此,公众舆论
就成为不同群体的公开争论。

这一定义的重点,不在于对意见分布的定量测量,而在于考察群
体意见的形成、公众舆论的政治功能及其操作实践。
2021/2/24
四、公众舆论是一种虚构

有些学者更进一步认为,公众舆论只是一种幻想,是一种被
报纸和电视滥用从而毫无意义的修辞。记者和官僚们经常谈
论特定问题上的公众舆论,但又完全没有证据支持。如果人
们频繁使用“公众舆论”一词,却没有任何定性或定量的证
据支持,那么这个词还有任何价值吗?即使有民意调查结果
一、舆论是公开的表达和传播
• 舆论从根本上讲乃是一种社会意见事实。舆论只有通过公开的表达和 传播,在公开化的过程中,增强意见的交流,取得社会更广泛的认同, 才能扩大声势和影响,也才能取得力量和权威。舆论活动者会充分利 用消息传递、讨论辩论、签名请愿、集会游行甚至罢工罢课、社会骚 乱等各种形式把意见向社会公开传达。而舆论的控制者则要用各种方 法引导甚至限制舆论的表达和传播。
• 舆论学概论全套课件

2021/2/24

舆论学(第1章)舆论的定义及要素

舆论学(第1章)舆论的定义及要素
第一章 舆论的定义及其要素
第一节 舆论的定义 第二节 舆论的要素

PUBLIC OPINION
第一节 舆论的定义
一、词源学的考察
二、众说纷纭的舆论定义 三、本课程的舆论定义
PUBLIC OPINION
第一节 舆论的定义
一、词源学的考察
PUBLIC OPINION
PUBLIC OPINION
第一节 舆论的定义
权威辞书的解释 《辞海》——
舆论:公众的言论。
对人们的行为有支持、约束等影响。有多样性与变动性的特点。 其形成过程一般为:(1)问题的发生;(2)意见的表露;(3)意 见的扬弃与综合。 舆论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和时势的晴雨表,可预测社会动向,是调节决 策科学化的有力杠杆。 按范围可分为社会舆论、阶级舆论与集团舆论。按性质分,有进步舆 论、保守舆论、反动舆论等。 新闻媒介具有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社会功能。
PUBLIC OPINION
第二节 舆论的要素
舆论的八大要素 舆论的主体---公众, ---公众 1、舆论的主体---公众,即自在的对于外部社会有一定的共 同知觉,或者对具体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有相近看法的人群。 同知觉,或者对具体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有相近看法的人群。 具有自主意识这是视为舆论主体的必要条件,否则, 具有自主意识这是视为舆论主体的必要条件,否则,公众意 见也许并不是真正来自公众。 见也许并不是真正来自公众。由法定社会组织成员形成的执 行某种社会职能的群体,仅是对公众的模拟,称为“ 行某种社会职能的群体,仅是对公众的模拟,称为“模拟公 众”。 其他机构、 公众 VS 媒体 VS 其他机构、组织 公众 VS 人民 VS 群众 VS 群体
PUBLIC OPINION
第一节 舆论的定义伊丽莎白·Fra bibliotek曼-纽尔提到的舆论

网络舆情概论教学大纲及教案

网络舆情概论教学大纲及教案

网络舆情概论教学大纲及教案《网络舆情概论》教学大纲说明:【课程性质】《网络舆情概论》是文化学院传播学、广告学的专业选修课,是体现该专业培养目标中对学生要求掌握网络舆情知识与技能的重要课程。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讲练结合等教学方式,使学生网络舆情在网络环境治理与引导中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掌握网络舆情的基本理论与规律,掌握舆情研判与引导的最基本的业务技能。

适应择业、就业的要求。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衔接关系】本课程是在本专业已上过的《传播学导论》、《舆论学》、《新媒体概论》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相关知识略讲或不讲,重点讲学生未接触过的知识及训练作为一名网络舆情研判和引导应当掌握的业务技能。

【教学内容及教学主要方式】教学内容主要为两部分:一是网络舆情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二是网络舆情监测软件使用的基本业务技能。

教学方式主要为讲练结合。

【教学时间】一个学期。

每周2学时,学习16周,32学时;复习一周,。

【考试要求及主要内容】按学院要求,本课为考查课(结课论文);主要内容为二部分:一是运用所学知识撰写结课论文,占70%;二是平时成绩(出勤情况及课堂互动),占30%。

【主要参考书目】1.《舆论学》,李普曼,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乌合之众》,勒庞,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

3.《说什么,怎么说网络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蒲红果,新华出版社,2013年版目录说明第一章导言一、网络舆情概念二、网络舆情的特征与类型三、网络舆情研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二章网络舆情的发生机制一、网络舆情与社情民意二、网络舆情与社会心理三、网络舆情与谣言四、网络舆情与意见领袖第三章网络舆情的传播渠道一、网络舆情传播源(一)传统媒体(二)网络媒体(三)个体网民二、网络舆情的传播载体(一)新闻资讯门户网站(二)互动社交平台(三)移动社交应用三、网络舆情传播渠道第四章网络舆情的传播效果一、网络舆情的正面效果(一)网络舆情正向传播效果表现(二)网络舆情产生正向传播效果的原因二、网络舆情的负面效果(一)网络舆情负向传播效果的表现(二)网络舆情负向传播效果的原因(三)网络舆情负面效果在传播时可能存在的社会风险三、舆情传播效果的反转(一)网络舆情效果反转的典型案例乌坎事件(二)网络舆情效果反转的原因(三)网络舆情效果多次反转现象的应对措施第五章网络舆情监测技术一、网络舆情监测数据采集(一)数据采集基本技术(二)数据采集原理(三)数据采集常用方法二、网络舆情的监测与搜集(一)数据分析基本技术(二)数据分析原理(三)数据分析常用文本挖掘算法三、网络舆情监测可视化技术(一)数据可视化技术介绍(二)数据可视化原理(三)数据可视化常用工具四、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监测技术遇到的挑战(一)大数据的由来(二)大数据的特征(三)大数据对舆情的价值和影响(四)大数据带来的问题(五)大数据下的解决方案第六章网络舆情的监测与搜集一、网络舆情监测的基本要素二、网络舆情信息采集三、网络舆情监测的操作流程四、舆情信息的搜集五、网络舆情监测的工作机制第七章网络舆情的分析与研判一、网络舆情分析与研判的基本要求二、网络舆情分析与研判的基本程序三、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与研判的基本方法四、网络舆情分析与研判的指标体系第八章网络舆情报告一、网络舆情报告概述二、网络舆情报告撰写的要求三、网络舆情报告撰写的技巧第九章网络舆情信息的分发与报送一、分发与报送的概念和意义二、分发与报送的基本要求三、分发与报送的主要渠道四、分发与报送的主要方式第十章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引导一、网络舆情应对的基本原则二、网络舆情应对思路三、网络舆情有效引导的技巧四、网络舆情应对的经验与启示第十一章网络舆情信息的经营一、网络舆情的商业价值二、网络舆情产业的经营三、网络舆情产业的发展第十二章网络舆情的管理一、网络舆情管理的目的与意义二、网络舆情管理的方式和内容三、网络舆情管理的国外经验第十三章网络舆情与突发事件一、突发事件概述二、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与危机管理第十四章网络舆情与社会形象一、网络舆情与国家形象二、网络舆情与机构形象三、网络舆情与地区形象四、网络舆情与个人形象第十五章网络舆情与政府决策一、网络舆情与公共政策二、网络舆情与公众参与三、网络舆情与社会和谐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一、网络舆情概念(一)舆情概念辨析(二)网络舆情的概念二、网络舆情的特征与类型(一)网络舆情的特征(二)网络舆情的类型三、怎样学(一)教师精讲(二)在实践中训练基本技能【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网络舆情的重要作用;懂得为什么要学习本课课程、学什么、怎么学。

《舆论学》教案

《舆论学》教案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教师教案(20 14 ~20 15 学年第 1 学期)开课院(系部)文化传播学院课程名称舆论学原理授课班级 2014级网络舆情分析教研室网络舆情分析主讲教师欧勤扬职称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教务处制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教案(扉页)注:表中()选项请打“√”教学进度安排授课进度检查记录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教案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教案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教案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教案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教案记者VS舆论领袖知识分子VS舆论领袖3、第三个阶段:意见的发生4、第四阶段:事实与意见信息的传播5、第五阶段:意见的互动与整合就意见交换过程来说,这是一个建立在个体或局部利益基础之上的意见互动过程。

6、第六阶段:舆论的形成首先,争取了相当规模数量的社会成员认同;其次,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意见结构;再次,确立了有序的状态。

这就意味着比较稳定的舆论已经形成了。

二、舆论的状态标示及其决策意义1.反映舆论状态的几个重要标示舆论的分布:是指面对一个公共问题,各种意见、偏好、需求、评价所拥有的人数比例各有多少。

“J”形分布、双众数分布、正态分布(1)舆论“J”形分布的决策意义表明舆论已经被引导到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阶段。

形成了一种求大同存小异的状态(2)舆论双众数分布的决策意义这种情况意味着无论社会公共管理决策偏向于哪一方面的意见都会立即得罪另一方①延迟、拖延决策②模糊决策正态分布指的是持有赞成或者反对意见的人都是少数,大多数人持有中立意见2、舆论的强度当一种强烈而明确的意见所拥有的人群达到整个人口的5%时,在公共管理中应该充分注意到他们的意见,当占有10%时,决策当中要兼容这种意见,当超过15%时,要在决策当中纳入他们的意见3、舆论的稳定性课堂讨论、练习及思考题1.如何界定舆论的几个阶段表现;2.不同学科如何对舆论的形成的研究。

参考资料1.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华夏出版社,20022.郑杭生、李强:《社会指标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网络舆情 教学大纲

网络舆情 教学大纲

网络舆情教学大纲网络舆情教学大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舆情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网络舆情指的是通过网络传播的舆情信息,它可以对个人、组织和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舆情意识和应对能力,制定一份网络舆情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一、引言网络舆情的定义和背景介绍,以及网络舆情教学的重要性。

二、网络舆情的特点1.信息传播速度快:网络舆情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对个人和组织产生重大影响。

2.信息真实性难以辨别:网络上的信息来源繁多,真实性难以判断,学生需要学会辨别真假信息。

3.信息泛滥和传播范围广:网络舆情信息数量庞大,传播范围广,学生需要学会筛选有价值的信息。

三、网络舆情教学的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舆情意识:学生需要认识到网络舆情的存在以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提高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学生需要学会辨别真假信息,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

3.培养学生的网络舆情管理能力:学生需要学会正确应对网络舆情,避免自身受到负面影响。

四、网络舆情教学内容1.网络舆情概述:介绍网络舆情的定义、特点和分类,让学生对网络舆情有全面的了解。

2.信息辨别能力培养:教授学生辨别真假信息的方法和技巧,如查证来源、多方求证等。

3.网络舆情管理策略:介绍学生如何正确应对网络舆情,如积极回应、合理利用社交媒体等。

4.网络舆情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网络舆情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舆情的实际影响和解决方法。

5.网络舆情伦理与法律:教授学生网络舆情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引导学生遵守相关规定。

五、网络舆情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网络舆情的具体情况和应对方法。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网络舆情的看法和经验。

3.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网络舆情中的不同角色,让他们亲身体验网络舆情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网络舆情管理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应对能力。

六、网络舆情教学评估通过考试、作业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对学生的网络舆情意识、信息辨别能力和应对能力进行评估。

舆论学讲稿第七讲(汇编)

舆论学讲稿第七讲(汇编)

舆论学讲稿第七讲(汇编)第一篇:舆论学讲稿第七讲第七章我国公众文艺接受的特征与引导舆论一、文艺接受理论:把视线转向公众1、研究舆论接受理论的原因当我们谈论“舆论导向”时,几乎是理所当然地把传播者置于主导的一方。

如果考察一下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我们会发现一个被人们忽略的事实:人类80%的语言行为都属于信息接受性质,即由人听或阅读;只有20%的语言行为具有发出的性质,即对别人说或写。

甚至是媒介信息的传播者,也是如此!比如:新闻联播中的主持人,你不要看他们每天准时准点的在那说,感觉他们的“说”的能力非常强,其实他们说这三十分的内容,他们要准备多少倍的信息来为这些做准备。

并且听众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向他们了解情况、获得信息,你看新闻时想同主持人进行交流,那他肯定听不到;但也有以聊天为主要形式的广播节目,那主持人和听众就可以进行交流,人们向主持人倾诉自己的烦恼,主持人采取适当的方式为其排忧解难。

从这个方面讲,人类对信息的接受能力要远远大于发出信息的能力。

在这个意义上,研究公众接受不同形态信息的特征,把重心移到公众如何接受的方面,对于媒介引导舆论来说,显得格外重要。

2、文学艺术对舆论转变的影响就具体的传播内容而言,人们对新闻的偏好虽然能够对观念现代化起塑造作用,但强度远不如传统娱乐节目大,比如像文艺作品(包括影视作品)等,由于这些东西所具有的特殊的情感力量,对现有舆论的影响力大于直接的信息传播和劝服性传播。

(注意:这里所说的“观念现代化”不是指“穿得比较光鲜,吃得比较丰盛,住得也比较奢华”,而是指文化方面的现代化,也就是说人们的文化素养。

)举例:我举个简单的例子,电视的公益广告中天天再讲“全面戒烟”、“禁止吸烟”等,但是有几个人能听的进去,能有几个人看这个受到了影响并开始戒烟。

同样的,如果这些言语出现在《非诚勿扰》,所有女嘉宾都说,“我不喜欢吸烟的男人”,那看到这个的男同胞们肯定就想了,我要戒烟了,不戒烟连媳妇儿都找不到啊!如果这些言语出现在《职来职往》中,所有用人单位都要求求职者不能吸烟,那看到的人,肯定会想“赶紧戒烟吧,要不然连个工作都找不到了啊,那么以后还怎么生存?”也就是说,文学艺术对舆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又是深刻而长远的;对于情绪型舆论的影响,它也显示出特别的效力。

网络舆情概念教学大纲及教案 2023年9月

网络舆情概念教学大纲及教案 2023年9月

网络舆情概念教学大纲及教案 2023年9月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网络舆情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培养学生的网络舆情意识和分析能力。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网络舆情概念的基本要素和分析方法。

二、课程目标1. 了解网络舆情的定义、特点和发展趋势;2. 掌握网络舆情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网络舆情意识和信息素养;4. 提高学生的网络舆情管理能力;5. 培养学生的舆情危机处理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周:网络舆情概述- 网络舆情定义与特点- 网络舆情对个人和组织的影响- 现实舆论与网络舆情的关系第二周:网络舆情分析理论- 传播学理论在网络舆情分析中的应用- 社会心理学理论在网络舆情分析中的应用-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分析方法第三周:网络舆情管理与危机处理- 网络舆情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网络舆情危机的预防和应对策略- 实例分析:网络舆情危机案例研究第四周:实践案例分析- 分析网络舆情案例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 学生小组分组讨论与展示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讲解网络舆情相关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理论框架。

2. 实践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网络舆情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与展示:学生分组讨论网络舆情案例,分享归纳分析结果,提升合作与表达能力。

4. 个案研究:通过个人或小组完成网络舆情案例研究报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调研能力。

五、学术要求1. 学生应认真研究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互动。

2. 学生应按时完成课程作业和实践案例分析,积极参与相关活动。

3. 学生应独立完成个人或小组的案例研究报告,注意学术诚信。

六、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践案例分析报告:对所分析的网络舆情案例进行撰写并展示。

3. 个人或小组案例研究报告:对研究的网络舆情案例进行完整的报告撰写与演示。

网络舆情 教学大纲

网络舆情  教学大纲

网络舆情教学大纲网络舆情与教学大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网络舆情指的是通过网络传播的舆论和情绪,它可以对个人、组织甚至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应对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而教学大纲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指导文件,也需要关注并适应网络舆情的发展。

首先,网络舆情对教学大纲的制定和调整产生了影响。

传统的教学大纲主要是由教育部门或学校制定,内容相对固定且相对独立。

然而,网络舆情的出现使得教学大纲的制定者需要更加关注社会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

他们需要通过了解网络舆情来了解社会上的热点和关注点,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和目标。

例如,网络上某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这时教学大纲制定者可以考虑在相关课程中增加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一事件。

其次,网络舆情也对教学大纲的实施和教学方法产生了影响。

网络舆情的迅速传播和广泛影响使得学生们对于某些话题或问题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讨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舆情的力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通过与学生一起分析网络舆情中的信息和观点,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学大纲也可以在教学方法上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增加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以更好地适应学生对网络舆情的关注。

另外,网络舆情也对教学大纲的评估和改进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大纲评估主要依靠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教师的评价,而网络舆情的出现使得评估的范围更加广泛和复杂。

教学大纲制定者需要通过了解网络舆情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和评价,从而对教学大纲进行改进和优化。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网络舆情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然而,网络舆情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网络舆情的信息量庞大且复杂,教学大纲制定者和教师需要具备辨别和分析网络舆情的能力。

其次,网络舆情的发展速度快,教学大纲的制定和调整需要更加灵活和及时。

舆论学.教案详稿(第三章)

舆论学.教案详稿(第三章)

第三章 大众传播媒介与舆论的互动第一节 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舆论中的地位一、反映舆论——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之一较大范围内舆论的产生和消失往往是大众媒介信息传播和引导公众的结果。

媒介改变着公众的时空观,使得个人无法经历和参与的世界性的变化,仿佛就在眼前。

媒介成为人们的“导航圈”。

从现代舆论的发展史看,社会现代化进程中舆论的勃兴,同初期的党派政治宣传,以及随后急遽增长的商业广告、大众文化娱乐等需要求一起,直接刺激着一系列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接连诞生。

18世纪末开妈,越来越多的思想家把大众媒介的职能或性质定位在“社会舆论的机关”上,尽管他们各自对媒介的性质还会有另外的认识。

二、舆论历史发展中的三种趋势与传媒美国舆论学研究者Herbst S.发现舆论在社会历史中有三种趋向:1.大众意见的传播从“自下而上”向“自上而下”的转向;2.意见表达与衡量的日益合理化;3.意见的结合逐渐无名化大众传播媒介同时还拥有空越时空的能力,当它们随着工业化浪潮而来的时候,很快便成为一种强大而响亮的社会发言人。

三、关于舆论的社会影响来源四方格Four-cell matrix of social influences on public opinion纳入规范的社会影响:normative social influence信息式的社会影响:informational social influence第二节大众传播媒介营造的拷贝世界一、感性世界与拷贝世界感性世界:在马克思的理论视界中,感性世界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世界,是自然与社会相统一的人类世界,是处于不断生成和发展过程之中的开放的世界。

而感性世界的现实性、统一性、开放性只有在人的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够得到科学的说明。

感性世界的现实性是在自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和人类社会的历史性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感性世界的统一性必须通过现实的、开放性的人的实践,才能够不断地得到实现;感性世界的开放性始终以现实的、自然与社会相统一的人的实践过程为内容。

《舆情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舆情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舆情研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课程代码:01404411 课程学时:30 学分: 2 适用专业:新闻学开课时间:三年级一学期开课单位:文学院大纲执笔人:刘荣大纲审定人:刘汉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舆论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掌握舆论的本质特征、内在的构成要素以及它的演变过程和社会功能,掌握舆论的客观法则和重要规律以及民意测验的各种手段和途径,并熟悉其基本技术和方法步骤,以便能够认识社会思潮的激变,洞察社会舆论的发展趋势,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新闻媒体的相关工作及科学研究打下牢固的基础。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针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焦点或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做到有的放矢,侧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释疑解惑,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适当布置一定量的思考题和案例分析,要求学生按时按质完成,以便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训练并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热点舆情研究的理论性和应用性特点。

有关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重要规律以及对社情民意的调查手段、研究方法等,均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并熟练运用。

课堂讲授二部分内容要合理分布,突出重点。

要针对现实中的各种焦点或热2.教学难点:社会运行现状分析,舆情热点需结合具体案例展开分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2.讲授与学生互动相结合;3.基础知识与重点讨论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分配第一章绪论理解 3第一节舆论调控学研究的内容(了解)第二节舆论调控学研究的方法(理解)第三节舆论调控学研究的意义(掌握)本章重点:舆论调控学研究的内容本章难点:舆论调控学研究的方法第二章舆论调控的客观根据掌握 3第一节舆论与宣传(了解)第二节新闻引导舆论(理解)第三节舆论形成的互动性(掌握)第四节舆论内部构成及转化(掌握)第五节媒介、公众、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上)(理解)第六节媒介、公众、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下)(理解)本章重点:舆论形成的互动性本章难点:媒介、公众、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三章舆论调控的目的理解 3第一节舆论调控要有明确的主体—--政府行为(理解)第二节舆论调控要有明确的保障----舆论权(理解)第三节舆论调控要有明确的标准----正向舆论(掌握)第四节舆论调控要有明确的目的----维护思想稳定和社会稳定,从而维护政权稳定(理解)本章重点:舆论调控本章难点:舆论调控的内容第四章舆论调控的二级形态掌握 3第一节舆论调控呈现二级形态(掌握)第二节二级形态中舆论调控的特点(理解)第三节掌握媒介才能完成舆论调控的二级形态(理解)第四节舆论调控在以往舆论传播研究中的渊源(理解)第五节舆论调控在传播结构与模式中的重点(理解)第六节舆论调控流程中各环节之间的矛盾(理解)第七节舆论调控要处理好的几对矛盾关系(上)(掌握)第八节舆论调控要处理好的几对矛盾关系(下)(掌握)本章重点:舆论调控的二级形态本章难点:舆论调控的几对关系第五章舆论调控的原则掌握 3第一节国家利益至上原则(理解)第二节党性原则(理解)第三节新闻舆论的内在规律(掌握)第四节市场经济规律(掌握)本章重点:舆论调控的原则本章难点:舆论调控的内在规律第六章舆论调控的关键重点掌握 3第一节导向是舆论调控与舆论传播的关键(掌握)第二节舆论导向“祸福论”(理解)第三节舆论平稳有序是导向正确的基本要求(掌握)第四节正确的舆论导向和高超的引导艺术相统一(理解)第五节要把握各个层次的导向(掌握)第六节客观报道绝不是模糊导向(理解)本章重点:舆论调控的关键本章难点:舆论调控的层次第七章舆论调控与新闻自由理解 3 第一节“新闻自由”的由来及历史作用(了解)第二节“新闻自由”已经成为本质虚伪的漂亮口号(理解)第三节“客观”“公正”与“立场”“观点”的对立统一(理解)第四节舆论调控与新闻自由的辩证关系(掌握)第五节舆论从来都是有控制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理解)本章重点:舆论调控与新闻自由第八章舆论调控体系掌握 3第一节调控体系(了解)第二节舆论调控运行机制(掌握)第三节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掌握)本章重点:舆论调控的体系与机制第九章舆论调控的重点媒介理解 2 第一节重要的少数原则(掌握)第二节我国重要舆论机关简介(了解)第三节形成合力(理解)第四节媒介内部的自我调控(理解)本章重点:舆论调控的重点媒介本章难点:舆论调控的合力第十章舆论调控方法之一:媒介控制理解 2第一节媒介管理体制(掌握)第二节对新闻舆论的法规调控(理解)第三节对新闻舆论的经济调控(理解)第四节对新闻舆论的社会调控(理解)第五节对新闻舆论的人事调控(理解)本章重点:舆论调控方法之一:媒介控制第十一章舆论调控方法之二:方针引导理解 2第一节宣传方针的制定(掌握)第二节对舆论的集中,实现对社会的赞扬(理解)第三节对舆论的调整,实现对社会的监督(理解)第四节对舆论的匡正,实现对社会的疏导(理解)第五节对舆论的调节,实现对社会的稳定(理解)本章重点:舆论调控方法之二:方针引导第十二章舆论调控方法之三:内容督察理解 2第一节内容督察与报道量(掌握)第二节对新闻传播内容真假的评议(理解)第三节对新闻传播内容的结构调节(理解)第四节对新闻传播效果的辩证调谐(理解)第五节对新闻传播过程的有机把握(理解)本章重点:舆论调控方法之三:内容督察五、考察范围与形式就课程内容选择专题写作课程小论文。

舆论学讲稿 第五讲

舆论学讲稿 第五讲

第五章舆论形态及相应的媒介引导这一章是全书的重点,也是学者研究舆论的意义所在。

就“舆论导向”这个研究视角而言,如果想达到更全面地把握舆论,那么将舆论作为广义的理解会更加有意义。

所以我们关于舆论的定义,将它视为公众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

这样,舆论便有了三种基本的存在形态:潜舆论、显舆论和行为舆论。

举例:最近炒得最沸沸扬扬的当属‚十七届七中全会‛和‚十八大‛。

其实,‚十七届七中全会‛中有许多政府措施:比如通过十八大报告和党章修正案、确认开除薄熙来刘志军党籍、增补范长龙许其亮为军委副主席、武警北京总队安保誓师等等,肯定会引起公众的一系列讨论,这其中包括满意的声音,也包括反对的声音,进而形成舆论。

其实,这些既已形成的声音,就属于‚显舆论‛。

在十七届七中全会上,宣布‚十八大于11月8日召开‛,但是现在政府和媒介就已经为十八大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其中包括策划‚平民英雄‛、‚励志故事‛栏目以及设立微博鼓励人们说出自己心目中的想法,这引起的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公众心声和意见会在即将召开的‚十八大‛上被提上日程,其实这些舆论中的很大一部分就属于‚潜舆论‛。

而其中的一些公众的言论以及行为等等就可以被看作是‚行为舆论”。

分析这三种不同的舆论存在方式的特点,对于有效地引导舆论,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舆论的三种存在形态一、潜舆论所谓潜舆论,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没有公开表达的信念,二是知觉到而又不易确切捕捉到的公众情绪。

1、舆论的深层内容——信念在舆论客体出现之前,每个人不论是否意识到,都有着预存立场,即以往积累的生活经验和较为牢固的判断事物的标准。

这些东西有意无意地决定着个人意见的基本倾向。

预存立场相近的公众,其信念则构成舆论的深层内容,也就构成了群体的舆论信念,需要通过对具体舆论客体的接触才会显露。

在这个意义上讲,舆论的深层次内容——信念,是一种潜在的舆论。

⑴信念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相对固定的价值观、道德信条、最基本的好恶等带有所在群体特有的传统、现实和政治经济体制的印记。

2020年舆论学授课大纲

2020年舆论学授课大纲

舆论学授课大纲教学目的:在社会改革日益发展的当今中国,公众舆论的作用逐渐增强,而大众传播媒介在舆论传播中的作用更为突出,因此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该课程将主要以阅读、讨论和个人研究报告等形式,引发同学对舆论学所涉及的众多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教学要求:平时作业15%参与课堂讨论15%期中个人主题发言20%期末个人研究报告50%主要内容1认识舆论1.1民意与舆论1.2对公众概念的界定1.3对舆论概念的界定1.4舆论的形态特征1.5舆论研究的重要性2舆论形态的历史演变2.1中国古代的舆论表现形式2.2西方古代早期的舆论表现形式2.3中世纪西欧的舆论表现形式2.4近代以来的新闻传播与公众舆论3舆论概念的历史发展3.1古典主义舆论观3.2早期的现代主义3.3早期的宪政民主理论3.4舆论概念的美国来源4舆论测量方法4.1民意调查4.2焦点小组讨论4.3控制实验4.4内容分析5态度与意见表达5.1意见与态度5.2态度与信念5.3态度与情感5.4态度的测量5.5态度与行为5.6刻板印象与偏见6舆论的个体性影响过程6.1知觉-判断论6.2动机-功能论6.3行为主义条件论6.4图式论与认知反应模式6.5 —致论7舆论的群体性影响过程7.1群体及其分类7.2群体规范7.3群体对个人的影响7.4群体决策8舆论的社会性影响过程8.1社会化8.2社会表征8.3社会分层8.4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9谣言与舆论9.1谣言的定义与特点:虚假还是未经证实9.2谣言的分类:动机还是效果9.3谣言的产生:条件和起源9.4谣言的传播9.5谣言的终结10现代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10.1媒介技术的社会化发展10.2媒介中介论10.3媒介效果研究的传统10.4议程设置论10.5沉默的螺旋10.6媒介建构论11舆论监督11.1对舆论监督的界定11.2舆论监督的历史发展11.3我国的监督体系11.4舆论监督的法治环境11.5舆论监督与媒介自律参考书目:1.(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舆论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和教学目标本课程是新闻学专业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舆论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论舆论的本质特征,内在的构成要素以及它的演变过程和社会功能,掌握舆论的客观法则和重要规律以及民意测验的各种手段和途径,并熟悉其基本技术和方法步骤,以便能够认识社会思潮的激变,洞察社会舆论的发展趋势,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我国现代化建设及科学研究打下牢固的基础。

同时,作为新闻学专业的理论基础课,也为学生其它课程的顺利学习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一)认识舆论及其要素(4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中外学者关于舆论的不同说法和本门课程“舆论学”中研究的“舆论”;舆论的八要素;关于非舆论的几种常见类型。

⑵教学难点对舆论和非舆论界限的区分,舆论常常被误指非舆论的东西。

2、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⑴教学内容第一节初识舆论和舆论学本节分别从传统社会的舆论、现代社会的舆论出发,探讨舆论研究的历史轨迹,了解舆论学对我国“舆论导向”研究的意义,达到对舆论及舆论学的基本认识。

第二节舆论的八要素本节将舆论分解为八个要素,分别从舆论的七个必要因素,即主体、客体、自身、数量、强烈程度、持续性(存在时间)、功能表现,以及非必要因素质量问题,达到对舆论的深刻认识。

第三节什么不是舆论本节为了给舆论下定义,指出了几种不是舆论的情况,分别是:大众传播媒介、媒介的言论不等同于舆论;舆论不等同于意识形态;公众不等同于舆论;避免随意的“舆论认为……”;个人的感觉不能等同于舆论。

⑵基本要求了解和认识舆论的概念及舆论学的产生发展情况。

理解舆论的八要素,即主体、客体、自身、数量、强烈程度、持续性(存在时间)、功能表现以及质量问题。

掌握区分舆论和非舆论的方法,从而达到认清“什么不是舆论”的目的。

(二)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扮演和功能发挥(2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舆论功能的发挥,即舆论设定社会目标、社会操作过程的实现以及反馈社会效果。

⑵教学难点关于舆论在公共管理决策中的作用和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扮演。

2、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⑴教学内容第一节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解析本节分别从舆论在公共管理决策中的作用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进行角色解析。

第二节舆论的功能本节重点介绍了舆论功能的发挥作用,即舆论设定社会目标、社会操作过程的实现以及反馈社会效果。

⑵基本要求通过了解关于舆论在公共管理决策中的作用,理解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扮演,进而掌握舆论设定社会目标、社会操作过程的实现以及反馈社会效果的功能发挥作用。

(三)舆论的形成与状态标示(4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影响舆论形成的几个宏观因素,反映舆论状态的几个重要标示以及舆论的一般形成过程。

⑵教学难点从不同的学科视角研究“舆论的形成”问题。

2、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⑴教学内容第一节研究舆论的形成:不同的学科视角本节分别从理性主义、现代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综合性等几个不同的研究视角了解关于“舆论的形成”问题。

第二节舆论的形成过程本节首先介绍影响舆论形成的四个宏观因素,即公众总体、舆论环境、中国舆论场和舆论波;接着又从问题的产生、整合介绍舆论形成的一般过程。

第三节舆论的状态标示及其决策意义本节分别从数量角度、舆论强度、舆论的稳定性等角度反映舆论状态的几个重要标示。

⑵基本要求通过从不同的学科视角了解关于“舆论的形成”问题;进而理解影响舆论形成的几个宏观因素,以及反映舆论状态的几个重要标示;达到掌握舆论的形成过程和最终形式的目的。

(四)大众传播媒介与舆论的互动(2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舆论中的地位、关于舆论的社会影响以及舆论环境对舆论的影响作用。

⑵教学难点大众传播媒介与舆论互动的几个理论假设。

2、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⑴教学内容第一节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舆论中的地位本节从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反映舆论、舆论历史发展中的三种趋势与传媒以及关于舆论的社会影响几个角度来认识其在现代舆论中的地位。

第二节大众传播媒介营造的拷贝世界本节主要从拷贝世界的特点和如何看待拷贝世界来研究舆论环境对舆论的影响作用。

第三节关于大众传播媒介与舆论互动的几个理论假设本节通过研究大众媒介影响舆论形成或转变舆论发展方向的方式,以便使学生理解舆论互动的几个理论假设。

⑵基本要求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反映舆论这一功能和发展趋势,了解其在现代舆论中的地位;理解关于大众传播媒介与舆论互动的几个理论假设;进而从拷贝世界的特点和如何看待拷贝世界掌握舆论环境对舆论的影响作用。

(五)舆论形态及相应的媒介引导(2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潜舆论、显舆论和行为舆论的三种基本存在形态、不同的舆论存在方式的特点以及大众媒介对各种舆论形态的引导。

⑵教学难点大众媒介在面对不同状况的舆论形态时,采取的引导方式。

2、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⑴教学内容第一节舆论的三种存在形态本节论述了舆论的三种基本存在形态:潜舆论、显舆论和行为舆论。

分析这三种不同的舆论存在方式的特点,对于有效地引导舆论,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不同信息形态的舆论本节介绍了几种不同信息形态的舆论,包括讯息形态的舆论、观念形态的舆论、艺术形态的舆论以及舆论的畸变形态——流言。

第三节大众媒介对各种舆论形态的引导本节讲解大众媒介在面对情绪型舆论、讯息形态舆论、艺术形态舆论等不同状况的舆论形态时,应该采取怎样的引导方式。

⑵基本要求通过了解舆论的三种基本存在形态,即潜舆论、显舆论和行为舆论;进而理解不同舆论存在方式的特点;从而掌握大众媒介在面对不同的舆论形态时,应该采取怎样的引导方式。

(六)我国当代舆论的特征和媒介引导(4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公众心态浮躁的原因与具体解决措施,以及大众媒介针对舆论特征的正确引导方式。

⑵教学难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下,公众的分裂心态和矛盾着的舆论。

2、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⑴教学内容第一节公众的分裂心态和矛盾着的舆论本节介绍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下,公众潜在的原有信念与公开的表达之间发生着矛盾,舆论出现的彷徨态势。

第二节公众浮躁的心态和情绪型的舆论本节讲解了公众心态浮躁的原因,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应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导公众自觉地对新环境的适应和自我心理调节等方法。

第三节社会群体的分化和舆论的分散化本节论述了防止舆论分散应该采取的几种具体措施。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着重大转型,这些不同角度的社会转型在总体上造成了舆论的深刻变化,增加了大众媒介引导舆论的难度。

第四节大众媒介针对舆论特征的引导本节主要论述了大众媒介针对舆论特征的正确引导方式。

根据我国当代舆论的惶惑、情绪化和分散的特征,除了社会变迁与公众本身的素质因素外,这些舆论的特征一定程度上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引导失误有关联。

⑵基本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下,通过了解公众的分裂心态和矛盾着的舆论;理解公众心态浮躁的原因,提出一些解决措施;掌握大众媒介针对舆论特征的正确引导方式。

(七)接受理论与引导舆论(2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接受理论的观点,文艺接受过程中接受者的特征以及媒介如何引导舆论。

⑵教学难点把视线转向公众的文学接受理论。

2、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⑴教学内容第一节文学接受理论:把视线转向公众的接受本节涉及了接受理论的几个主要概念,显示出读者—公众在文学艺术接受中的复杂情形,以及文艺影响舆论的许多特殊性质。

第二节我国公众文艺接受的特征与引导舆论本节首先介绍了目前我国公众文艺接受的特征和我国公众传统的文艺接受特征,接着依据文艺的接受特征达到对舆论的引导。

第三节讯息性本文的接受与引导舆论本节从讯息性本文不同于文艺本文的接受特征这一角度出发,了解讯息接受的认识论信息模型,依据讯息接受特征对舆论进行引导。

⑵基本要求了解接受理论的一些观点;有助于深刻理解文艺接受过程中接受者的特征,对于媒介如何引导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进一步掌握我国公众文艺的接受特征与引导舆论。

(八)大众传播媒介引导舆论的几种方式(4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人类三种历时的引导类型;引导舆论的基本方式——说服;媒介引导舆论的客观功能——议程设置;媒介对舆论的社会控制机制——沉默的螺旋。

⑵教学难点德国女舆论学家诺埃勒—诺依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假设。

2、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⑴教学内容第一节人类三种历时的引导类型本节主要介绍了人类三种历时的引导类型:传统引导类型、内部引导类型和他人引导类型。

在三种引导类型中,我们可以借用各种引导方式全面引导舆论。

第二节引导舆论的基本方式——说服本节全面介绍引导舆论的基本方式——说服,包括说服过程、说服的逻辑、说服的心理学依据、说服的社会学依据、说服伦理。

第三节媒介引导舆论的客观功能——议程设置本节详细介绍了媒介引导舆论的客观功能——议程设置,包括议程设置产生效果的条件、媒介议程可能出现的误差、舆论导向与议程设置研究等几个方面。

第四节媒介对舆论的社会控制机制——沉默的螺旋本节集中讲述了本书第三章第三节提到的德国女舆论学家诺埃勒—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的理论假设,这一学说对于“舆论导向”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⑵基本要求通过了解人类三种历时的引导类型,即传统引导类型、内部引导类型、他人引导类型;多提供一些选择,进一步深刻理解已有舆论;掌握大众传播媒介引导舆论的几种方式。

(九)我国当前舆论导向中的若干问题研究(6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媒介引导偏差的原因;大众媒介的责任;面临消费主义,营造健康、合理消费的舆论氛围以及社会公德与市场道德氛围的必要性。

⑵教学难点呼唤公众的内在良知,营造社会公德与市场道德舆论氛围的可行性。

2、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⑴教学内容第一节基本认识的引导: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节从历史认识与媒介角度认识市场经济,也了解到什么不是市场经济,以便于营造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舆论氛围。

第二节万万不可粗心大意:政策和策略是引导的生命本节以我国独具特色的大众传播媒介为出发点,指出了对于媒介来说,问题的关键之处是,能否引导公众正确领会党的政策和策略。

第三节媒介引导偏差寻因:职业的偏颇与利益的诱惑本节主要介绍了媒介引导中出现偏差的两点原因,即大众媒介职业特点造成的偏颇或当事人认识的偏差、各种利益的诱惑或陷入商业为媒介设置的新闻陷阱。

第四节大众媒介的责任:引导大众文化走向精制化本节继续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新情况为大背景,讨论了媒介如何认识大众文化、正确引导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

第五节面对消费主义:营造健康、合理消费的舆论氛围本节介绍了由于我国当前消费舆论的特征,提出大众媒介应该具备的责任:端正引导方向,调整消费信息的数量,正确引导消费舆论,提高公众的消费品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