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不同的连接策略教案
《不同的连接策略》学案
![《不同的连接策略》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4cf10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08.png)
1.2 不同的连接策略
一、对我校校园网拓扑图进行分析、讨论,回答如下两个问题:
1、我校校园网中用到了哪几种连接设备?
2、我校校园网采用了哪一种拓扑结构?
二、实践探究
某小学有办公楼、课室楼、实验楼各一座,各楼之间相距50米,在办公楼的二、三、四楼分别有语文(30人)、数学(32人)和综合科(28人)的教师办公室,每位老师都配备的计算机,实验楼四楼有两个电脑室,课室楼共有三层共18个班,每个班都有计算机。
现在该小学准备将学校所有的计算机连成一个校园网,并有教育网的光纤连到了学校,学校还申请了ADSL宽带上网,网管中心设在实验楼的三楼。
以4人为一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面任务:
任务一:为该学校设计一个校园网方案,要求网络速度尽可能快的情况下资金最省。
请画出网络拓扑结构图。
任务二:请指出方案中用到了哪些网络连接设备,这些设备各有什么功能。
任务三:指出方案中所采用的是网络拓扑结构是哪一种结构?采用这种结构的理由是什么?
在设计拓扑结构图中,你将使用到如下设备外观图:
核心交换机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计算机服务器。
1.2 不同的连接策略精品PPT课件
![1.2 不同的连接策略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e735b4ddccda38366baf9d.png)
总线型 星型 环型 树型 网状型
1.总线型拓扑结构
图1-5 总线拓扑结构图
2.星型拓扑结构
图1-3 星型拓扑结构图
3.环型拓扑结构
图1-4 环型拓扑结构图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 集线器
1. 局域网中的星型连接点,每个工作站用双绞线连接到集线器 上,对工作站进行集中管理
2. 按信号传输方式分为两种:共享式集线器和交换式集线器
※ 交换机
接收、存储某端口上的数据包,经处理后,将数据包传送 到目的端口,而不是广播到所有端口;交换机一般都含 有专门用于处理数据包转发的ASIC芯片,因此转发速 度非常快。
缺
2. 没有集中共享文件的地方,数 据备份比较困难
行的网络操作系统
点 3. 用户访问网络资源需记住大量
的密码
二、网络传输介质
双RJ-绞45连线接器屏非蔽屏双蔽绞双线绞线(ST(UPT) P)
※ 有线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 50Ω、75Ω / 细缆、粗缆
BNC连接器
数字传输 模拟传输
光纤 单模光纤 / 多模光纤
地面站之间的直视线路 微波传送塔
地球
卫星微波通信
36,000 公里
地球
与地面站相对固定位置 使用3个卫星覆盖全球 传输距离远 传输延迟时间长
常用传输媒体的比较
传输媒体
速率
双绞线
10-1000Mb/s
50W同轴电缆 10Mb/s
75W同轴电缆 300-450MHz
传输距离 性能(抗 价格 干扰性)
高二信息技术_不同的连接策略
![高二信息技术_不同的连接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c5d4d9751e79b896802263c.png)
共享式集线器价格也比较低,但是共享式集线器 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局域网的整体性能、不能检测 网络信号传输时所出现的错误。 与共享式集线器不同,交换式集线器具有信号过 滤的功能。它只将信号传送给某一已知地址的端 口。另外交换式集线器可以给每一个端口分配专 用的带宽。
下图所示的是一款双速自适应集线器
地球
蓝牙技术
Leabharlann 蓝牙(Bluetooth)技术是一种短距的无线通讯技术,工作在2.4 GHz ISM频段,其面向移动设备间的小范围连接,通过统一的短距离无线 链路,在各种数字设备间实现灵活、安全、低成本、小功耗的话音以 及数据通信。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蓝牙的指定范围是10 m,在加入额外的功率放大器后,可以将距离扩 展到100 m。辅助的基带硬件可以支持4个或者更多的语音信道。 蓝牙技术提供低价、大容量的语音和数据网络,最高数据传输速率为 723.2kbit/s。 蓝牙技术使用快速跳频(1 600跳/s)避免干扰,在干扰下,使用短数据 帧来尽可能增大容量。 蓝牙技术支持单点和多点连接,可采用无线方式将若干蓝牙设备连成 一个微波网,多个微波网又可互连称特殊分散网,形成灵活的多重微 波网的拓扑结构,从而实现各类设备之间的快速通信。 任一蓝牙设备,都可根据IEEE 802标准得到一个唯一的48 bit的地址 码,保证完成通信过程中设备的鉴权和通信的保密安全。
Ó Ê ½ Õ ¶ Ë
â µ ¹ ç ³ ª »
ä ³ Ê ö
光导纤维结构与原理示意图
芯/封套特性 输入电信号 h2 h1
输出电信号
波长 : 850,1300 多束光线以不同的反射角传播 nm
多模 MMF
h2 h1 光纤的直径减小 到一个光波波长
1-2不同的连接策略课件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选修3
![1-2不同的连接策略课件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c894ba2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3.png)
A、中继器
B、交换机
C、路由器
(6)在下列传输介质中,传输速率最快的是( )
D、电话
A、同轴电缆
B、光缆
C、微波
(7)下列不属于网络传输介质的是( )
A、双绞线
B、网卡
C、同轴电缆
D、双绞线 D、光缆
(8)能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网络互相连接成为互联网络的连接器设
备的是(
)
A、路由器
B、集线器
C、交换机
阳
3
•。
二
一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规模
了解不同的网络传输介质特性
三 • 到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连接设备的功能 四 掌握网络拓扑的选择方法
阳
4
解决问题一: 选择什么样的组网模式
网络连接的方式:根据网络连接的用户数量,计算机 的数量和这些用户所要求提供的服务等要求,网络连 接通常有两种
• 对等网(Peer-to-Peer) 优点:成本低、实现方便pc互相提供资源,不需要专用服务器。 缺点:负载大,数据备份困难,密码较大。
3、环形
优点:由于每个节点都同时与两个方向的各一个节点相连接,此路不能彼路 通,因此环形具有天然的容错性。
缺点:当环形的节点过多时,势必影响信息传输速率,使网络的响应时间 延长;环路是封闭的,不不便于扩充,可靠性低,一个节点故障,将会造 成全网瘫痪;维护难,对分支节点故障定位较难。。
结构图:
阳
11
解决问题四: 选择什么样的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计算机网络中,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称为网络拓扑。
4、网状结构
网络任一节点,一般都至少有两条链路点与其他节点相连,即没有一个自然的中 心,数据流向也没有固定的方式,这种网络的控制往往是分布的,所以又叫分布 式网络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中信息技术 不同的连接策略教学设计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中信息技术 不同的连接策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cacd6a3c1ec5da50e270f8.png)
4、网络传输速度有多快?
5、经费的预算情况如何?
学生独立阅读教材,讨论。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环节3
*选择网络模式
1、有线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总结各自的特征。
2、无线传输介质:微波、红外线、无线电波、激光等。(自学)
学生思考,理解。
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
环节4
选择网络连接设备
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总结各自的特征
学生独立阅读教材,总结出特征。
通过学生自学,最后老师补充
设计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蒋远波审核人:蒋远波
环节5
*选择网络拓扑结构
总线型、星型、环形、网状。(引导学生对不同网络拓扑结构进行比较,了解各自优缺点。)
学生独立阅读教材,
通过学生自学,最后老师补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摩与讨论,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网络的连接策略。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兴趣,并养成利用网络技术解决日常生活中相应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根据需求选择网络、传输介质和连接设备。
不同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
难点
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在动手前要做好需求分析、规划和设计。
三、教学过程
预设环节名称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形式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设计意图
教师反思
环节1
新课导入
1、请学生思考如果想把家中的计算机与邻居家的连起来,组成一个家庭间的局域网。那么应该怎么办?
学生思考、讨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
环节2
不同的连接策略教案
![不同的连接策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89594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6.png)
不同的连接策略教案第一篇:不同的连接策略教案1.2 不同的连接策略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规模;b.了解不同的网络传输介质特性;c.知道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传输设备的功能;d.知道网络服务器的主要作用及基本原理;e.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优缺点。
2、过程与方法:能够组建一个小型的家庭网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选择”意识,学会“选择”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体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会根据需求选择网络,选择网络传输介质和选择网络连接设备,认识网络服务器的作用;2、了解不同网络拓扑结构特点,通过资料的学习和比较,能指出不同拓扑结构的优缺点;3、学会对小型局域网进行需求分析和规划设计。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导入四、教学环境硬件:局域网机房,教师机一台,学生机81台,投影仪软件:windowXP,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和屏幕广播教学系统,教学使用幻灯片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现在我们大多数家庭里面都有电脑可以上网,但是大家知不知道这个网络是如何组建起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组网的问题。
提出问题:张三和李四是邻居,想把家里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组建一个家庭间的局域网。
要求组网后能够共享打印机、能联网打游戏。
这个局域网应该用什么样的连接方式?用什么传输介质?用什么连接设备?……根据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做组网的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如下:a、连网计算机数量:2台或2台以上; b、需要网络提供和享受的服务:能够共享打印机和文件及联网游戏,能上因特网; c、用户分布距离:<100m d、网络传输速率要多快?10Mbps-100Mbps e、一定时间内是否有扩展需要?不需要 f、经费预算情况如何?费用尽量低(采用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共同解决以上需求分析。
)2、讲授新课一、展示学习目标但是在我们进行真正组网之前,有一些知识是我们需要事先掌握的,了解了这些相关知识,同学们才知道如何选择最适合我们组网的设备材料,一下就是我们本课时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λ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规模λ了解不同的网络传输介质特性λ知道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传输设备的功能λ掌握网络拓扑的选择方法二、组网解决问题一:选择什么组网模式?网络的连接方式:根据网络连接的用户数量、计算机数量和这些用户所要求提供的服务等要求,网络连接通常有两种(展示以下表格和两种组网模式对应的示例图片):方式优点缺点对等网(Peer-to-peer)成本低,实现方便 PC互相提供资源不需专用服务器负载大数据备份困难密码较多服务器-客户机网络对资源集中控制造价高(server-Client)用户更容易找到资源需要专门的服务器及网络操作系统给同学们讲解完这两种组网方式后提问:张三和李四家组网的话,我们应该采用哪种组网方式比较合适?三、组网解决问题二:选择什么传输介质?(1)有线网络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计算机网络的组成部分。
不同的连接策略讲义课件
![不同的连接策略讲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94dea9c5da50e2534d7f7f.png)
传输介质是计算机网络的组成部分。它 们就像是交通系统中的公路,是信息数据运 输的通道。网络中的计算机就是通过这些传 输介质实现相互之间的通信。
各种传输介质特性是不同的,它直接影 响通信的质量指标,如:传输速率、通信距 离和线路费用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对网络 传输的要求和用户的位置情况,选择适合的 介质。
集线器
“Hub”是“中心”的意思
集线器(HUB)通常被用做局域网中的连 接设备,作为局域网的中心连接点。采用集线 器连接的网络,当某条线路或某端口节点出现 故障时,不会影响网上其他端口节点的正常工 作。
集线器是一种共享传输介质的设备,将数 据包广播到所有的端口。网络传输效率低,容 易造成网络堵塞,有安全隐患。是组建一个小型 局域网比较经济的连接设备。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8时57分33秒 下午8时57分20:57:3320.10.30
❖
专注今天,好好努力,剩下的交给时 间。20.10.3020.10.3020:5720:57:3320:57:33Oct-20
❖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0月30日 星期五8时57分 33秒Fr iday, October 30, 2020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20:57:3320:57:3320:57Fri day, October 30, 2020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3020.10.3020:57:3320:57:33October 30, 2020
❖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30日下午8时57分 20.10.3020.10.30
2024-2025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不同的连接策略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不同的连接策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112f85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14.png)
教学反思与总结
1. 教学反思:回顾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觉得自己在教学方法上还是有所欠缺,尤其是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此外,我也发现自己在课堂管理方面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在组织课堂活动和讨论时,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2. 学习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连接策略。
难点:
1. 理解有线和无线网络连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解决网络连接的常见问题。
解决办法:
1. 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解有线和无线网络连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设计实际操作环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解决网络连接的常见问题;
2024-2025学年高中信息技术 不同的连接策略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2024-2025学年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第四章“网络连接与通信”,主要涉及不同的连接策略。内容包括:
1. 理解有线和无线网络连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各种网络连接设备的用途和连接方式;
不同的连接策略教案
![不同的连接策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ded43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e.png)
不同的连接策略教案
引言:
在现代的信息时代,我们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来传
递和获取信息。
而连接策略则是指在互联网上连接和交互的方法和
技巧。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了解不同的连接策略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教育。
本文将介绍
几种常见的不同连接策略,并提供相应的教案。
一、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通过使用不同的媒体工具来传递知识和信息
的教育方法。
通过在课堂上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资源,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以下是一个使用多媒体教
学的连接策略教案示例:
教案标题:使用视频资源教授历史知识
教学目标:通过观看历史相关视频,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
解和学习兴趣。
教学步骤:
1. 引入历史主题,并提出相关问题。
2. 观看与历史主题相关的视频片段。
3. 学生小组间讨论并分享他们对视频的理解和观点。
4. 教师进行整体讨论,澄清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5. 引导学生运用他们学到的历史知识进行相关的项目或活动。
二、在线讨论和协作
在线讨论和协作是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学习讨论和合作的教育策略。
通过使用在线论坛、博客、社交媒体等工具,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促进他们的合作和互动。
以下是一个使用在线讨论和协作的连接策略教案示例:
教案标题:在线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通过在线讨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步骤:
1. 提出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
1.2不同的连接策略zcm
![1.2不同的连接策略zcm](https://img.taocdn.com/s3/m/4bd22205fad6195f312ba63b.png)
《1.2 不同的连接策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不同的连接策略》这节课编排在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的第一章,网络应用已经非常普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本章节介绍了我们常见网络设备的原理与作用,引出网络常用的几种拓扑结构并加以分析其特点,比较其性能的异同。
让学生在理解常见网络设备作用下能分析生活中的网络情况从而能够在网络变动中能有选择,应对的思维及方法。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网络使用经验,只是在应用过程中对网络设备的作用及原理不甚了解。
因此要结合课程知识点逐步认识到网络设备的动用原理。
三、学习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实际问题进行需求分析,设计出最佳的组网方案,能够掌握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的方法,会绘制简单的拓扑图 , 提高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网络传输介质和网络连接设备。
(3)在实际组网过程中,对为什么采用这样的设备,对如何去比较不同设备或配件的特性有较深的认识。
(4)了解不同网络拓扑结构特点,通过资料的学习和比较,能指出不同拓扑结构的优点与不足。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在网络使用中分析现状发现问题,分析需求,归纳提炼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网络使用中良好的行为规范,初步树立科学合理的网络构建规划意识,保障网络设备的有效使用。
(2)提高学生利用网络探讨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设计理念:基于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对各种信息的应用实践基础上,本节的设计共分为:常见设备:创设情景,引导其思考各种设备用途与性能原理的不同。
案例认识:生活中的案例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发其对知识结构的逻辑思考,并进一步引发学生讨论问题的兴趣。
演示讲解:教师运用类比等方法,对某些知识点进行讲解,进一步疏导学生原有的零碎的认识。
通过上面几个环节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网络连接策略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在运用理论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网络结构具有一定的分析应变能力。
不同的连接策略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教学案
![不同的连接策略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003a39ccbff121dd3683c1.png)
1.2 不同的连接策略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第一章第二节《不同的连接策略》的第2课时,内容是1.2.3网络的连接设备和1.24网络拓扑结构。
本节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并归纳计算机网络的连接设备和网络拓扑机构,本节知识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是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为接下来的如何进行组建局域网打下基础。
本节教学通过“水管连接游戏”作为引入,类比介绍计算机网络中的连接设备及连接线路,进而学习有关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知识。
二、学生分析
学生是高二的学生,在上一个课时的时候已经对网络中的传输介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网络的的其他设备还是缺乏认识,因此这一节课对网络的的连接设备和网络的拓扑结构做了详细的介绍。
让学生可以通过本节的学习学会选择一个小型局域网的基本策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各种网络连接设备的作用和连接方法。
(2)了解各种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及其优缺点。
(3)学会选择一个小型局域网的基本策略。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各种网络连接设备的使用。
(2)通过分组实验学习局域网的各种连接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加强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2)在分组实验中,加强与他人讨论和交流的能力。
(3)通过对选择局域网的策略,加深对网络的认识。
四、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各种网络连接设备的作用
学习各种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优缺点
难点:选择一个小型局域网的基本策略
五、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
任务探究
小组合作
六、教学过程。
1.2不同的连接策略(共67张)
![1.2不同的连接策略(共67张)](https://img.taocdn.com/s3/m/7668178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d.png)
第38页,共67页。
地面(dìmiàn)微波通信
两个地面站之间传送
距离:50 -100 km
速率低,几百kb/s
地面站之间的直视线路 微波传送塔
地球
第39页,共67页。
卫星(wèixīng)微波通信
第35页,共67页。
根据(gēnjù)不同的连接器,网络接口适配器(俗称 “网卡”)也不同。
网卡-RJ45连接器
网卡-BNC连接器
网卡-光纤尾线接头
第36页,共67页。
6、无线传输介质有哪些?分别(fēnbié)有什么特点?
第37页,共67页。
无线传输 介质 (chuán shū)
无线传输介质包括微波、红外线、无线电 波、激光等。
第7页,共67页。
1.2 不同的连接 策略 (liánjiē)
第8页,共67页。
学习 目标:
(xuéxí)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规模 了解不同的网络传输介质特性
知道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传输设备 的功能
掌握网络拓扑图的选择方法
第9页,共67页。
问题引领:
组网解决的问题(wèntí)一:选择什么组网模式? 组网解决的问题二:选择什么传输介质?
本节课到此结束,谢谢(xiè 大 xie) 家!
第44页,共67页。
本节课到此结束,谢谢(xiè 大 xie) 家!
第45页,共67页。
本节课到此结束,谢谢(xiè 大 xie) 家!
第46页,共67页。
网络传输介质性能、价格(jiàgé)比较
传输介 质
传输速率
12不同的连接策略
![12不同的连接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0a959c40912a216157929c2.png)
应用
10-1000Mb/s 几十 kM 可以
低
模拟/数字传输
10Mb/s
3kM 内 较好
略 高 于 基带数字信号双绞线3ຫໍສະໝຸດ 0-450MHz 100kM 较好
较高 模拟传输电视、
数据及音频
几十 Gbps 30kM up 很好
较高 远距离传输
<50MHz
全球
较差
较低 远程低速通信
4-6GHz
几百 kM 好
4.路由器
路由器的主要用途是完成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连。路由器综 合运用了硬件和软件,将数据(shùjù)从源点〝路由〞到目的 点,即为数据(shùjù)指明从源点到目的点的一条该走的路途。
第二十七页,共32页。
四、网络(wǎngluò)的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中,网络设备之间的衔接 (xiánjiē)方式称为网络拓朴〔network topology〕。
各种传输介质特性是不同的,它直接影响通讯的质量 目的,如:传输速率、通讯距离和线路费用等。用户可以 依据自己(zìjǐ)对网络传输的要求和用户的位置状况,选择 适宜的介质。
第十页,共32页。
1.有线传输(chuán shū)介质
(1)双绞线 (2)同轴电缆 (3)光缆(ɡuānɡ lǎn)〔光导纤维〕
第二十九页,共32页。
2.星形结构(jiégòu):
星形结构要求网络有中央节点,网络中的 一切端节点都有各自的公用线路拉上天方 (Tiānfāng)节点,构成辐射形网络构型,各节 点之间必需经过中央节点才干相互通讯。
第三十页,共32页。
3.环形(huán xínɡ)结构:
环形结构是网络中各个节点经过环路衔接 在一条首尾相接的闭合的环形通讯(tōngxùn)线 路中。
不同的连接策略(实用)
![不同的连接策略(实用)](https://img.taocdn.com/s3/m/164693d79ec3d5bbfd0a7451.png)
激光的频率更高,可获得更高的带宽 激光束的方向性好,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不怕偷听 受天气影响 只能在短距离通信中使用
红无线通信
红外传输系统利用墙壁或屋顶反射红外线从而形成整 个房间内的广播通信系统
特点:
红外通信的设备相对便宜,可获得较高的带宽 传输距离有限,而且易受室内空气状态(例如有烟雾 等)的影响
无线介质(信号在大气或外层空间自由传播)
使用电磁波或光波携带信息 优缺点:
无需物理连接 适用于长距离或不便布线的场合 易受干扰 反射,为障碍物所阻隔 无线电、地面微波 通信卫星 红外线
主要类型:
微波通信
通过地面站之间接力传送 接力站之间距离:50 ~100 km 速率:每信道 45 Mb/s
短波通信
基站与终端之间通信采用无线链路 应用领域: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WLAN)
基站覆盖的无线电区域
BS BS
基站 用户计算机和终端
常用传输媒体的比较
传输媒体 双绞线 50 同轴电缆 75 同轴电缆 光纤 短波 地面微波接力 卫星 速率 10-1000Mb/s 10Mb/s 300-450MHz 几十 Gbps <50MHz 4-6GHz 500MHz 传输距离 几十 kM 3kM 内 100kM 30kM up 全球 几百 kM 性能(抗 价格 应用 干扰性) 可以 低 模拟/数字传输 较好 略 高 于 基带数字信号 双绞线 较好 较高 模拟传输电视、 数据及音频 很好 较高 远距离传输 较差 较低 远程低速通信 好 中等 远程通信
复习: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不同的连接策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规模;
b.了解不同的网络传输介质特性;
c.知道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传输设备的功能;
d.知道网络服务器的主要作用及基本原理;
e.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优缺点。
2、过程与方法:
能够组建一个小型的家庭网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选择”意识,学会“选择”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体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会根据需求选择网络,选择网络传输介质和选择网络连接设备,认识网络服务器的作用;
2、了解不同网络拓扑结构特点,通过资料的学习和比较,能指出不同拓扑结构的优缺点;
3、学会对小型局域网进行需求分析和规划设计。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导入
四、教学环境
硬件:局域网机房,教师机一台,学生机81台,投影仪
软件:windowXP,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和屏幕广播教学系统,教学使用幻灯片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我们大多数家庭里面都有电脑可以上网,但是大家知不知道这个网络是如何组建起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组网的问题。
提出问题:
张三和李四是邻居,想把家里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组建一个家庭间的局域网。
要求组网后能够共享打印机、能联网打游戏。
这个局域网应该用什么样的连接方式?用什么传输介质?用什么连接设备?……
根据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做组网的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如下:
a、连网计算机数量:2台或2台以上;
b、需要网络提供和享受的服务:能够共享打印机和文件及联网游戏,能上因特网;
<100m
、用户分布距离:c
10Mbps-100Mbps d、网络传输速率要多快?不需要e、一定时间内是否有扩展需要?费用尽量低f、经费预算情况如何?(采用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共同解决以上需求分析。
)讲授新课2、一、展示学习目标但是在我们进行真正组网之前,有一些知识是我们需要事先掌握的,了解了这些相关知识,同学们才知道如何选择最适合我们组网的设备材料,一下就是我们本课时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规模?
了解不同的网络传输介质特性?
知道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传输设备的功能?
掌握网络拓扑的选择方法?
二、组网解决问题一:选择什么组网模式?计算机数量和这些用户所要求提根据网络连接的用户数量、网络的连接方式:供的服务等要求,网络连接通常有两种(展示以下表格和两种组网模式对应的示例图片):方式优点缺点
对等网成本低,实现方便负载大
数据备份困难互相提供资源(Peer-to-peer) PC密码较多不需专用服务器
服务器-客户机网络对资源集中控制造价高
(server-Client)用户更容易找到资源需要专门的服务器及网络操作系统
给同学们讲解完这两种组网方式后提问:张三和李四家组网的话,我们应该采用哪种组网方式比较合适?
三、组网解决问题二:选择什么传输介质?
(1)有线网络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计算机网络的组成部分。
它们就像是交通系统中的公路,是信息数据运输的通道。
网络中的计算机就是通过这些传输介质实现相互之间的通信。
并且利用PPT展示每种传输介质的剖面图及其特性。
(2)不同的传输介质相应的连接器也不同。
(给学生展示相应的图片)
RJ45连接器(适用于双绞线)
BNC连接器 AUI (适用于同轴电缆)
光纤尾线接头(适用于光缆)
(3)根据不同的连接器,网络接口适配器(俗称“网卡”)也不同。
(给学生展示相应的图片)( 4)简单介绍无线传输介质主要有:微波、红外线、蓝牙、无线电等。
四、组网解决问题三:选择什么连接设备?
网内连接设备主要有网卡、集线器、交换机及中继器等。
网间连接设备主要有网桥、路由器及网关等。
同时随着无线局域网产品技术的不断成熟,基于802.11系列标准的无线局域网连接设备也开始出现。
局域网内主要用到的是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常用于内外网的连接。
最后提问:那张三李四家组网需要用到的连接设备是哪些呢?
五、组网解决问题四:选择什么拓扑结构?
(1)网络拓扑:计算机网络中,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称为网络拓朴。
(2)网络拓扑图:网络拓朴图中忽略了网络连线的长度,只考虑结点的顺序和位置,是网络的一种简化描述。
.
(3)根据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分为总线形结构、星形结构、环形结构、网状形结构等。
(讲解不同拓扑结构的网络时展示相应拓扑图的示例图)
①总线型结构
优点:结构简单,可扩充性好。
使用的电缆少,且安装容易;使用的设备相对简单,可靠性高。
缺点:维护难,分支节点故障查找难。
单点的结构可能会影响全网络。
②星型结构(常用于小型局域网,以上课的局域网机房为例讲解)
优点:容易管理维护;重新配置灵活;方便故障检测与隔离
缺点:成本高、可靠性较低、资源共享能力也较差。
③环形结构
优点:由于每个节点都同时与两个方向的各一个节点相连接,此路不通彼路通,因此环状拓扑具有天然的容错性。
缺点:当环中节点过多时,势必影响信息传输速率,使网络的响应时间延长;环路是封闭的,不便于扩充;可靠性低,一个节点故障,将会造成全网瘫痪;维护难,对分支节点故障定位较难。
总结:每种拓扑结构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一般大型的网络不能依靠其中一种结构来组网,而是采用多种拓扑结构融合的形式来组网,像我们的广域网就是多种拓扑结构相结合的网络,是一种网状结构,其实本质上,环形、星型和总线型等拓扑结构都是网状结构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拓扑结构讲解完后提问:张三李四家组网选择哪种拓扑结构比较好呢?
六、根据之前讲解的知识点,以及和同学们共同解决问题得到的答案进行总结。
得到组建小型局域网(如家庭网)最佳方案:
(1)组网模式:对等网;
(2)选择的传输介质:5类非屏蔽双绞线;
(3)连接设备:交换机或路由器;
(4)连接方式(网络拓扑结构):星形结构;
(5)其他:RJ-45连接器(水晶头)、网卡及相应的软件。
3、拓展:宽带接入的家庭多台计算机需要上网示意图
由于生活中经常遇到家庭组网的问题,所以给同学们拓展一下相关知识,希望大家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4、习题练习
(1)如果希望把家中的一台计算机与邻居的一台计算机连接起来进行联网游戏,应选择()组网方式。
A.因特网
B.对等网
C.服务器—客户机网络
D.广域网
(2)主要应用于10Mbps到100Mbps局域网中,应用长度不超过100米的网络,一般应选择()传输介质。
A.光缆
B.双绞线
C.同轴电缆
D.电话线
(3)以下设备,哪一项不是网络连接设备:()
A.交换机B.集线器C.路由器D.视频采集卡
(4)网络中的所有的端节点都有各自的专用线路接入中央接点,形成辐射网络构型属于( )结构。
A.总线形
B.星形
C.环形
D.网状形
(5)计算机网络所使用的传输介质中,抗干拢能力最强的是()
A.双绞线
B.超五类双绞线
C.电磁波
D.光缆
5、课堂总结
这一节的内容比较多,所以我们分了两个课时来学习,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组网模式和网络的传输介质,还记得组网模式有哪两种吗?有线传输介质有哪几种?小型局域网应该选择什么模式和传输介质呢?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了网络的连接设备,有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和网络拓扑结构,有环形、星型和总线型等等。
,它们都有着各自的特性以及适用的范围,大家现在可以看着课本回忆,加深一下记忆,有不懂的地方举手问老师或者问一下周围的同学。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多,所以讲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逻辑,避免把学生弄得不知所云。
从自己身边遇到的问题切入,比较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课之前,老师应该教深入地了解相关知识,才能用简洁易懂的语言教给学生,也需要大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消化相关知识,所以下一节课应该准备一节习题课,让学生更好地巩固复习,学以致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