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周清卷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周清(11月29日用)(410份)

七年级语文周清(11月29日用)(410份)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题班级姓名分数结论一、文学常识:(25分)1、《济南的冬天》选自,作者,原名,现代作家。

作品有小说、话剧等。

2、韩愈,字,世称,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作品有。

3、《西江月》选自,作者,字,号,南宋著名,作品有。

题目是。

4、《秋词》作者,字,唐代、,作品有。

“刘白”中“白”是。

5、朱自清,字,现代、。

《春》选自。

二、翻译句子。

(8分)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三、诗词赏析(20分)《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

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

你怎样理解这句诗?3.赏析“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句《秋词》4.赏析“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句5.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句6.“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7.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用的是什么手法?《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8.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调动的是那些感官?为什么这样写?这句词在文中有什么重要作用?10.该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四、默写(14分)1、,。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清风半夜鸣蝉。

3、七八个星天外,。

4、晴空一鹤排云上,。

5、春天像,,。

春天像,,。

春天像,,。

五、注音(4分)1、润如酥.()2、绝.胜()3、忽见.()4、寂寥.()5、春朝.()6、碧霄.( )7、惊鹊.()8、溪.头()六、解释(9分)1、最是2、别枝3、听取4、绝胜5、旧时6、忽见7、寂寥 8、排 9、春朝。

七年级语文周清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周清测试题

初一语文周清测试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挚.痛(zhì)胸膛.(táng)泛滥.(làn)亘.古(héng)B. 白桦.(huā)呻吟.(yín)碾.谷(niǎn)镐.头(gǎo)C. 斑斓.(lán)召.唤(zhào)谰.语(lán)嗥.鸣(áo)D. 山涧(jiàn)浆.液(jiāng)怪诞.(dàn)污秽.(huì)【答案】D A.有误,亘.古(gèn);B.有误,白桦.(huà);C.嗥.鸣(háo)。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 丁卯逝世删去除夕晦人不倦B. 朦胧监督修润鞭炮不耻下问C. 拖沓感概放弃费事颠沛流离D. 业绩累赘悲哀告辞以身做则【答案】B A.晦→诲; B 正确; C.概→慨; D。

做→作。

3. 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都无误的一项是()A. 气魄.(pò)澎湃.(bài)高山之巅.(diān)一如即往B. 浊.流(zhuó)狂澜.(lán)发扬滋.长(zī)鞠躬尽瘁C. 哺.育(bǔ)扮.演(bàn)民族屏.障(bíng)通宵达旦D. 宛.转(yuàn)豪迈.(mài)一泻.万丈(xiè)无遐顾及【答案】B A.湃pài,一如既往;C.屏píng,D.宛wǎn,无暇顾及。

4.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紧绷.(bēng) 概率五脏六腑.(fǔ)黑嶂B.负荷(hè)摩擦忧心忡.忡(zhǒng)确凿C.红晕.(yùn)瞬间屏.息凝神(bǐng)释然D.燕.山(yàn)舷窗惊心动魄.(pò)叮瞩【答案】C A.“嶂”-“障”;B.“忡”“chōng”;D.“燕”“yān”,“瞩”-“嘱”。

语文周清四(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语文周清四(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卷班级姓名学号一、基础知识(50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0分)修润.()修葺.()折损.()驿.站()监督.()竹篾.()累赘.()诲.人不倦()悲天悯.人()颠.沛流离()2.根据拼音写汉字。

(10分)商zhuó() hóng()儒简lòu() qì()约 kěn()切xún()环陡qiào()如shì()重负拖tà()海kuò()天空3.默写。

(10分)(1)《陋室铭》中写出作者交往人物不俗的句子是,。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3)《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4)《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系别深情的诗句是,。

(5)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写自己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嘉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

4.口语交际。

(13分)班级开展以“弘扬传统·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任务。

(1)【积累】请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2分)(2)【读图】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

①这幅图表现了什么主题?(3分)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4分). (3)(拓展)通过参与这次弘扬传统·孝敬父母的活动,你将用哪些具体行动回报父母呢?(4分).二、文言阅读。

(57分)(甲)山不在高--------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选自《论语》)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2不堪:无法忍受。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4分)(1)有仙则名名:________ (2)惟吾德馨德馨: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6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卷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卷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卷 一、基础积累(33分)1、古诗默写(10分)(1)曹操《龟虽寿》中表明自己远大志向和抱负的四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2、下面的句子你一定很熟悉,你能正确书写出正确的汉字吗?(10分)A 、后来发生了f ēn q í(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那尽头有一口shu ǐ b ō l ín l ín ( )的鱼塘。

B 、母亲qi áo cu ì( )的脸上现出( )y āng qi ú般的神色,我答应去看l àn m àn ( )的菊花,母亲x ǐ chū w àng w ài ( )。

C 、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好朋友万芳,妈妈问起时,我的心p ēng p ēng ( )直跳,妈妈说这样贵重的东西不能z ì zu î zh ǔ zh āng ( )。

3、下列各语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我的母亲又遨过了一个严冬。

B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忘外了。

C .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做主张呢?D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初一语文周周清试卷

初一语文周周清试卷

初一语文周周清试卷班级___姓名_____座号____成绩____一、选择题 (选择题共9题,每题2分,共18分)1.下列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不惮(dàn)冗长(rǒng) 家眷(juàn)粗犷.(kuàng)B、晦.暗(huì)叱咤.风云( chà)亢.奋(kàng )归省(xǐng)C、羁绊(jī)娇憨(hān)嗔视(chēn)粲然(càn)D、参差.不齐(chā)踱.步(duó)惬.意(qiè)颦蹙.(cù)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宽慰依稀端疑低回婉转B、欺侮悠扬妄想尽态极妍C、浑身懈数息息相通甜静叹为观止D、弥散嘎然而止淋漓变幻多姿3、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是()①、晚自修开始了,教室里特别的___。

②、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____,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③、在十几分钟的汹涌澎湃之后,大海渐渐恢复了它_____的心情。

A、宁静寂静安静B、安静寂静宁静C、安静宁静寂静D、宁静安静寂静4.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B.这次演出,众多丰富多彩的文娱节目令人目不暇接。

C.正当我偃旗息鼓,收拾作业本准备回家的时候,一场大雨骤然而至。

D.窗外虽是白雪皑皑的严冬,教室里,每个人的心中,却是春意盎然,温暖无比。

5、“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和下列词语中的“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莫名其妙B.至理名言C.有名无实 D. 举世闻名.6、下面加框字古今意义相同的是()A、忽.一人大呼“火起”B、虽人有百手C、几欲先走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7、选出下列加框字意思相同得一组。

()A、(1)不能称前时之闻。

(2)但闻屏障中扶尺一下。

B、(1)默叹,以为妙绝。

(2)群响毕绝。

C、(1)手有百指。

(2)不能指其一端。

D、(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初一语文周清题

初一语文周清题

初一语文周清题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我国载人航天的丰功伟迹将彪炳于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B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学校责无旁代。

C青年人是世界的希望和未来,青年人有着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和无穷的创造力。

D我们必须持之一恒,一步一个脚印地勤奋学习,绝不能有半点虚伪和骄傲。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赵本山的小品真逗,连一向严肃的爸爸看了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B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老师不以为然....,觉得这些问题不必较真,长大了自然会解决。

C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中国社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利益协调危机。

困难群体社会资源匮乏,人微言轻,当自身利益被侵犯时往往束手无策....。

D只有你能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了。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复习,就能在考场上正常发挥,取得好成绩。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把“就”改为“才”)B进入初中后,他一直始终参加书法班的学习。

(重复累赘,删掉“始终”一词)C这篇通讯报道了一位共产党员为民谋福利而鞠躬尽瘁。

(缺少成分,在句末添加“的事迹”)D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充沛。

(搭配不当,把“充沛”改为“健壮”)4、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列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示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5、下列句子顺序调整正确的是()①姐姐一直知道我渴望有一个日记本的愿望,特意从内蒙古和呼和浩特把日记本寄给了我。

②越抄越多,当日记本已经被我幼稚的字体填满了大半本的时候,我想如果我能将这个日记本写满的话,这就是我自己的一本书了!③这一年,姐姐当上了劳动模范,单位奖励了她一个日记本。

④它是我中学时代至关重要的宝贝,我开始将以前写在田格本或横格本上的东西,一一抄写在这个日记本上。

⑤第一次用上日记本,是上初二时候。

七年级语文周清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周清测试题

语文周清测试题一.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10分)kānɡ( )kǎi( )淋漓巅.( ) 狂澜.( ) 屏障.( ) 哺.育( )九曲.连环( ) 气冲dǒu( )牛qiâ( )而不舍chì()痛嗥.()鸣斑斓.()怪dàn()亘.()古污秽.()lì( )尽心血jiǒnɡ( )乎不同无xiá( )及此可歌可泣.( ) 妇孺.( )皆知二.填空。

(5分)1.《木兰诗》选自_____代_________编的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它与南朝的__________ 合称“乐府双璧”。

2.《最后一课》的作者是_____国的____________。

3.《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__通史。

三.默写。

(6分)(1)问女何所思,______________。

(2)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_。

(3)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

(4)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

(5)小弟闻姊来,___________ (6)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_?四. 翻译下列语句。

(4分)(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孙权劝学》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5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初中七年级语文周周清作业(带答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周周清作业(带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周周清(九)满分80分班级叫Z ・、由言知识及箕运用<12 分)1. F 列词语加点字室企诉确的•项是( )(3分)A.狡抻(xid )■ 士 ( jue )狭道(yi >外堂大笑(hong )B.恍惚(hud ng) .闷热(men ) .晕眩(xuan).参差不齐(cha )■C 华倒(yun )化护(bi)•禁倘(gu ).神采奕奕(yi ) .d .滑稽(i>)称职(chen)•屡次(I 。

) .随声附和(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锁别学的一项是()(3分)A.呈报 头衔不可救药怪延不经B.匍知 温驯大相径庭精益求精C.硬朗蜷伏惊慌失错沉默寡言D.琢磨 怂勇莫不关心杞人忧天3.卜,列句了成语使用I 不正伽的-项是( )(3分)A. 同学们对待老师分配的任务-定要有迎雄而上的勇气,切不叮拈轻怕览...…B. 校园里住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远获得了数学竞赛全国.等奖。

C. 良好的家风在口常生活中潜移.叫化..地影响廿我,D. 学习才艺的意志要坚定.倘若见异禺..迁,到头来必定一莎无成。

4. F 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 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美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B. 济南市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C. 春节、中秋节、重阳节,每-•个节II 都蕴含若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D . 走进大明湖,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和沁人心脾的花香。

二、文言文阅读(16分)<-)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5〜7题。

(共9分.每小题3分)-•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四狼.缀行其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 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右积薪其中,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狼径去,其--犬坐于而。

久之,目似瞑,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初一语文周清试题

初一语文周清试题

初一语文周周清试题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的作者陶渊明是时期的 (4分)2、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20分)缘.溪行才.通人阡陌交通..便扶.向路诣.太守便要.还家便舍.船处处志.之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3.将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具答之。

(2)闻之,欣然规往4.文中有有不少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语,请你写出2个(4分)5.用原文填空: (14分)(1)文中体现桃林美景的句子是,,(2)写出桃花源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3)、桃花源安定的句子是,6、文章开头描写桃花林美景的作用是什么?(4分)7、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讲述后为什么“皆叹惋”?(4分)8、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4分)9、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世外桃源? (4分)10、下列语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武陵人/捕鱼为业B、咸来/问讯C、率妻子/邑人来/ 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

11、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文章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七年级语文周周清试卷

七年级语文周周清试卷

七年级语文周周清试卷一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2分头晕目眩.聒聒.忍俊不禁.啜.泣自强.嶙峋.迸溅.一瞬.间矗.立盘虬.卧龙一丝不苟.沉淀.二改正括号里的错别字:12分小心(冀冀)暮色四(和)一丝不(够)盘(求)卧龙忍(君)不禁沉(绽)头晕目(炫)(锋)围蝶阵隐(密)(幼)想宽(数)(掏)洗三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 医生小心翼翼....地看护着他们,生怕他们再次受伤。

B小朋友们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C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懂得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D欣赏完足球赛,他怡然自得....地躺在床上,回味着一个个精彩瞬间。

四下列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你能办得到的。

”B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C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真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D这里春红一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只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五语段分析我不由得挺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的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的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4)仔细看时。

才知道那是每一朵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挨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他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站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1 上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体是散文,散文一般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或某种品格,这种手法,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诗歌、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卷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卷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4分)A、小憩.(qì)昂.首(áng )瘦骨嶙.峋(lín )B、纳罕.(hǎn )瞬.间(shùn )头晕目眩.(xuàn )C、辜.负(gū)迸.溅(bâng )仙露琼浆.(jiāng )D、伶仃.(dīng )伫.立(zhù)忍俊不禁.(jìn )2、选出字形有误的一项是()(4分)A、庸碌隐秘茁壮怡然自得B、凝成迂回训诫心惊肉跳C、糟蹋骚扰卑微峰围蝶阵D、宽恕纹理收敛盘虬卧龙3、下列各句中的画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A、母亲小心翼翼地起床做饭,心里欣喜的想,让儿子多睡一会,不要惊醒他。

B、在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的表演,忍俊不禁的大笑起来。

C、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D、36岁的邓肯依旧很刻苦的进行练习,无论是投篮还是对抗,他都一丝不苟的对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学校把这项任务交给我们班,大家都有光荣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B、毕业联欢会过后,小雅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

C、通过这次消防演练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D、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的记录,精心的收藏。

5.下列句子中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4分)A.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C.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D.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6、下面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A、《在山的那边》中“山”与“海”是两个相对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义的。

这首诗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

B、《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最终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卷(共60分)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卷(共60分)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卷(共60分) 一、基础题(41分) 1.下列各组中加粗字注音错误的一个分别是(3分)( ) A.大穰(r áng )B .沿溯(s ù) C.狗蝎(xi ē)D. 略无阙(qu è)处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5分) (1)略无阙处 ( )( )蔽地( ) (2)自非亭午夜分( )( ) 旬日( ) (3)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大穰( ) (4)虽乘奔御风( )( )则以钳搏之( ) (5)素湍绿潭( )( )悉为两段( ) 3、按要求默写并译述句子。

(14分) (1)写三峡两岸的山长又多的句子。

(10分) 默写: 译述: (2)写三峡水流迅疾的句子。

默写: 译述: (3)翻译句子。

(4分) 1)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2)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4、文学常识填空(9分) (1)《三峡》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我国古代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2)《以虫治虫》选自《 》,作者 , 时期的 家, 家。

二、现代文内阅读(19分) 八月的阳光 一进八月,小夏和小秋天天去村前的土路边盼信。

土路上的尘土很厚,八月的阳光煮熟了那层泡沫,赤脚踏上去便会燎起几个水泡。

终于有一天,盼来了信,两封。

小夏一封,小秋一封。

两人急着看了信的封面后,又互看了对方的。

小夏说:“京城的,比我的好。

”小秋道:“上海的,也不差”。

兄弟俩将半个月来的焦躁一起用欢笑发泄出来。

小夏拆信,小秋也拆信,忘了头顶上的烈日。

小夏一惊,小秋也一愣。

后来兄弟俩半喜半忧地回家,将通知书念给父母听。

父亲说:“上大学要这么多的钱?”母亲只叹了口气。

八月,棉花还没到上市的季节。

父子仨兵分三路,到晚回家,所筹借的钱还不够费用的十分之一,兄弟俩上学掏空了家底,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

母亲只好把一头正在长膘的猪卖了。

八月的日子越来越少,小夏和小秋的上学费用仍差一大截。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题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题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骇破(hài)琐屑.(xuè)震悚.(sǒng)守寡.(guǎ) B.诘.问(jié) 惦.记(diàn)胡同.(tòng) 疮.疤(chuāng) C.哀悼.(dào) 奔丧.(sāng) 取缔.(dì) 粗拙.(zhuō) D.颓.唐(tuí) 糟糕.(gāo) 骷.髅(kū) 晌.午(sháng)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锋芒毕露妇儒皆知一拍即合晴天霹雳B.慷慨淋漓马革裹尸九曲连环鞠躬尽瘁C.变幻多姿铤而走险杂乱无章迥然不同D.深恶痛绝不以为然大庭广众目不窥园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这片天然湿地上笼罩着淡淡的薄雾,饱含神韵和灵气,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B、通过三年努力的拼搏,他终于进入了自己渴慕已久....的高等学府。

C、知识就像埋在土地里的宝藏一样,越是努力挖掘就觉得深不可测....。

D、小明有个习惯,犹豫不决时便会自言自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学校组织防震逃生演习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师生孰知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方法。

B、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严重事故,我们一定要坚强管理。

C、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D、山谷里回荡着我们欢乐的笑容和歌声。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哲人说,你想的对象大,心就大;你想的对象小,心就小。

②空间小,心就会像小水洼,即使一阵微风也能使之心神不宁;空间大,心便会像海一样,装得下十二级飓风,万丈狂澜。

③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心灵空间的大小取决于一个人的思想、襟怀。

④宽容是一种美好的品行,它需要心灵有足够大的空间。

⑤也就是说,心里面想着绝望、仇恨,与怀着向往、宽容,其心灵空间截然不同。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题.doc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题.doc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补全词语,(nie)手(ni仓)脚(lu6)绎不绝(he)斥络(yi)(ql)丽左(g。

)右盼丝毫不(g6u)(kul)伺(do)翔(piao)悍2、对下列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小燕子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描写)B.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

(记叙)C.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

(抒情)D.飞机的编队,一般是三架为一组,排成三角队形。

(说明)3、根据课文默写填空。

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天上也是的蔚蓝色,只有几片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的白纱巾。

4、下列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猥鄙:丑陋,难看。

叫嚣:大声叫喊。

B.冥顽:苍茫,茫然。

局促:拘谨不自然。

C.宵小:坏人。

盛馔:巨大的杯子。

D.岑寂:寂静,寂寞。

引吭:放开喉咙。

5、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白鹅,是一位将要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

B.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

C.它(大白鹅)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

D.每逢它(大白鹅)吃饭的时候,就躲在篱边窥伺。

6、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石榴》一文紧扣“最可爱”三个字依次描摹石榴的枝、花、果实、及子粒,井然有序,层次分明,突出了石榴美丽清逸的气度。

B.《海燕》一文以“乡愁”为线索,文章前半部分用倒叙的方法对故乡的燕子在烂漫无比的春天里活动的情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C.《鹤群》一文通过对个体事物的细致描绘,着重表现了鹤群的特点,并由此生发开去,表达了赞美团队精神的思想感情。

D.《白鹅》一文作者喜欢白鹅,一是因为它那高傲的性格;二是因为它能给家人以物质和精神上的贡献。

7、括号中的词语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请你把它还原到横线上。

(填序号)(1)凡动物,头是最主要的部分。

这部分的形状,最能表明动物的性格。

七年级语文周清题

七年级语文周清题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周清题一、基础知识(20分)1、注音或写字(6分)quán 释 chōngjǐng bì益浏览徘徊缩影2、将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挑出来,并订正。

(4分)3例句:如果你是一束阳光,就带来一片光明。

如果你是一朵小花,就装点一寸土地。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下列病句。

(4分)(1)通过努力学习,使我的语文成绩提高了。

修改:(2)秋天的灵宝是个美丽的季节。

修改:5、上初中了,你的同桌一定是一位新同学吧。

新同学,新起点,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新同桌说点什么呢?请将得体的语言写在下面。

(4分)二、现代文阅读。

(12分)阅读《为你打开一扇门》的第四段文字,完成1—5题。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

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累积,一种智慧的累积,一种感情的累积。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有文化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题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题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题一、基础知识:(46分)1、下列拼音正确的一项是()(4分)A、恍惚(huǎnghū)摩挲(suō)面面相觑(qù)B、濒危(pīn)乾坤(kūn)无动于衷(zhōng)C、俯瞰(kàn)殷红(yīn)呕心沥血(lì)D、矜持(jīn)粗犷(guǎng)鲜为人知(xiān)2、下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4分)A、亘古凌历静谧问鼎苍穹B 舷窗舰艇伫立心旷神怡C、繁衍璀粲参数循序渐近D、深邃燥动停泊自力更生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4分)A.他想了许多办法,直至“黔驴技穷”仍不能哄儿子睡着。

B.他总爱自怨自艾周围的人,弄得周围的人都难受。

C.这个案子扑朔迷离,一点都不复杂。

D.乡村公路边那个三层小楼亭亭玉立,给人以美感和享受。

4、下列无病句的一项是()(4分)A.谁都不能否认,汉字书写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的各种文字发展史上不是一个奇迹。

B.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C.数学课上,老师引导我们解决并分析了这个问题。

D.我们要认真宣传新的《中学生守则》,防止中学生不做坏事。

5、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4分)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

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____ ;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____.让你的人生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____;时而像水一样流淌,____,。

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

①峰回路转,柳暗花明②可以改编成散文③悠闲而又充满诗意④可以改编成小说A②①④③B②④①③C④②①③D②④③①6、古诗文默写。

(10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鸣噪自纷纷。

(杜甫《孤雁》)②相呼相应湘江阔,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题1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题1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题一、注音(5分)攒.()聚系.()鞋带蝉蜕.()拗.()口高跷.()二、古诗文,现代文默写。

(20分)1、油蛉在这里低唱,。

2、,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3、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又酸又甜,。

4、,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5、峨眉山月半轮秋,。

6、,崔九堂前几度闻。

7、,应傍战场开。

8、,受降城外月如霜9、《论语》中阐明“学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10、《论语》中强调惜时的句子是: ,。

11、《论语》中从三方面反省自我的句子是:???12、《论语》中强调学习中乐趣重要性的句子是:,三、现代文阅读。

(26分)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己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

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

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

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

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题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题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解释下列词语,并解释加点的字词。

:1、喙:_____________________2、旬日:_____________3、大穰:____________________4、傍.不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方.两三级.:___________________6、患:____________7、贻:__________8、此易耳,但遂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如:_________ 10、盖:_________ 11、弥束:____________ 12、六幕:____________________ 13、胠.箧:____________________ 14、履:___________ 15、精炼:__________ 16、论:________________17、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殆:____________________22、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 24、罔: 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______ 27、何以..谓之:____________________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是以:______________ 30、厌:____________________31、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何有于我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则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不悱.不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举.一隅.不以三隅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则.不复也:____________________ 38、投以骨:___________________39、缀.行甚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窘:______________ 42:苫.蔽成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眈眈..相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少时:_________ 45、犬坐于前:____________________ 46、径去:____________________47、意暇..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洞其.中:________________ 49、隧入:_________ 50、尻:_______ 51、股:_________ 52、黠:_______________ 53、顷刻:___________54、假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6、止增笑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学常识填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周清卷(2017.11.23)
一、生字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者看拼音写汉字,20分)
殉.职()狭隘.()热忱.()拈.轻怕重()鄙薄.()干涸.()坍塌()山毛榉()刨根问底()烧灼()恍惚()抽噎()淫.慢()哄堂大笑()淡泊.()琢磨()参差不齐()pàiqián( ) rechen ( ) chuncui( ) pèifú( ) bibo( ) kangkai()zhangpeng ( ) feixu( ) huxiao( ) guntang( ) zhangyang()liuda( ) weibo( ) choulao( ) yinglang( ) ( )轻怕重( )不关心麻木不()见()思迁()益求()不()之地沉默()言惊()失措
二、诗文默写(22分)
1、我们大家要学习他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

就可以变为的人。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了这点精神,就是一个的人,一个的人,一个的人,一个的人,一个的人。

2、秋词(其一)刘禹锡
,。

,。

3、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

,。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
,。

,。

5、潼关(清谭嗣同)
,。

,。

三、文言文阅读(58分)
(一)填空(9分)
1、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原籍人。

三国时蜀汉著名的和家。

这封书信一般认为是的。

目的是告诫儿子。

(3分)
2、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告诫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的句子是(1),。

(2),。

(2分)
3、诸葛亮运用比喻手法告诉孩子如果不珍惜时间,最终将一事无成的句子是。

(2分)
4、诸葛亮在《诫子书》中阐述过度放纵和浮躁对人生修养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2分)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并翻译句子。

(解释:24分,翻译14分,共38分)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夫:静:以:)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无以:
明志:致远:)
(3)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须:才:)
(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广才:志:成学:)
(5)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淫慢:励:
险躁:治性:)
(6)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驰:日:
去:枯落:接世:)
(7)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穷庐:复:何及:)
(三)思考回答:(11分)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又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3分)
2、诸葛亮人为,成才要具备哪三个条件?(2分)
3、课文中诸葛亮强调立志、苦学、成才三者关系的句子是什么?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学”
“才”关系的理解。

(3分)
4、文中常被人们引用作“志当存高远”的一句话是什么?作为学生的我们应当如何做?结合生活实际谈
一谈。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