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课程安排计划进度表

合集下载

本科阶段《供用电技术》课程标准模板参考

本科阶段《供用电技术》课程标准模板参考

某某学院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供用电技术》课程代码BX123 课程类型理实一体化课程总学时课程总学分适用专业 XXXX课程负责人 XX参与编审人员:(校内)(校外)XX学院XX教研室制订2021年01月《供用电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BX123课程类型:理实一体化课学时/学分:32学时/ 2学分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1.课程概述《供用电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选修课程,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控制柜、配电柜、计量柜、补偿柜等四大功能柜为载体,将供配电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其合理运行有机融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综合性较强的专业选修课程,该课程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据需要了解的地位。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电工基础》、《电气控制设备安装与调试》,本课程为《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考核》等后续课程服务。

2.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本专业所必须的供配电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熟练掌握供用电技术系统运行维护及供电安全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学生能够从事工商业企业的相关工作岗位奠定基础,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供配电系统运行、维护工作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通过项目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品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供用电技术的意义、要求。

(2)掌握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3)掌握计算负荷的确定和计算。

(4)了解短路的物理过程。

(5)掌握高、低压一次设备电器的作用、特点。

(6)掌握工厂电力线路的选择计算。

(7)了解工厂电能节约的意义和一般措施。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工具应用、资料检索等能力、技术文件写作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总结经验,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与评定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交往与沟通表达能力,具有展示自己专业水平的能力,其中的优秀者还应具有组织和协调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严谨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和科学设计的态度。

电工技术教学进度计划

电工技术教学进度计划
20
7.13-7.19
20
考试
2
40
考试
2
28
能通电试运行并进行调试,检查线路
《电工电子实训》课程6月教学进度计划表
周次
时间
章节
课题名称
计划学时
累计学时
教学目标
备注
15
6.8-6.14
15
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启动反接制动
2
30
能够正确连接电气图并能运行电机实现功能,排除故障
16
6.15-6.21
16
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启动能耗制动
2
32
能够正确连接电气图并能运行电机实现功能,排除故障
7
4.13-4.19
7
7905稳压电源电路安装与焊接
2
14
完成元件组装与焊接操作,过程规范,焊点符合工艺要求
8
4.20-4.26
8
790
能通电试运行并进行调试,检查线路
9
4.27-5.3
9
LM317三端可调稳压电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2
18
正确选用设备材料、工具元件和仪表,正确检测元件并判断元件好坏,找出不合格元件
《电工电子实训》课程3月教学进度计划表
周次
时间
章节
课题名称
计划学时
累计学时
教学目标
备注
1
3.2-3.8
1
疫情期间安全教育
2
2
1.学生牢记安全第一
2
3.9-3.15
2
焊接工具认识及安全使用
2
4
认识基本的焊接工具并能够正确使用
3
3.16-3.22
3
元件认识及选择

2021年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日历(授课进度计划)

2021年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日历(授课进度计划)
周次
日期
课时
章节名称及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及要求
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形式及手段
作业布置
1
2
工程一:调光灯电路的设计及制作
重点:掌握器件的根本参数,初步具备本钱核算意识
1.案例教学法2.问题启发式教学法
3.任务驱动法
控制电路的根本构成和原理。
1.案例教学法2.问题启发式教学法
3.任务驱动法
〕型逆变电路工作原理。
在小组合作实施工程过程中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
电力电子技术
编著
黄冬梅
王海涛
批准单位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本学期授课内容起止章节
模块一~模块六
考试/考查
考查
总课时
本学期方案
课时
本学期实际
课时
周学时
教学
周数
讲授
实验
实践
习题
测验
56
56
56
4
14
46
10
教研室
年月日

年月日
教务处
年月日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
2021 ~2021 学年度第 二 学期进度方案
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 主讲教师:黄冬梅 本学期实际课时:56 班级:16级风力发电工程技术、16级电气自动化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
2021 ~2021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学期授课进度方案
任课教师
黄冬梅董爱娟王海涛
任课专业
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专业、新能源应用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任课班级
16级风力发电工程技术、16级电气自动化技术
课程名称
电力电子技术
教材名称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

供用电技术专业介绍(1)

供用电技术专业介绍(1)

东北电力大学供用电技术专业(专科)介绍供用电技术专业(专科、学制三年)本专业是培养从事电力系统、工矿企业供用电、城市供用电、工业自动化领域,适应电力生产、电能应用、电力管理、电力监察等服务于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运行、维护、技术改造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电路原理、电机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单片微机原理、供用电工程(含工厂供电、电气设备、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电能计量与电测仪表、电力传动与控制、高电压技术、电气CAD等.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专科、学制三年)本专业是应电力线路建设、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需求而开设的专业,其专业特色是培养既有电气工程方面的知识,又有土木工程专业输电线路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侧重于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工作。

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

本专业电气方面的的主要课程有:电路基础、电机学、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系统、电气设备、输电线路电气技术等;输电线路方向的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输电线路测量、输电线路设计、输电线路施工、杆塔结构设计、建筑CAD等。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专科,学制三年)专业概况:机电一体化是涉及机械、电气、电子、控制工程、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综合性学科,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目标就是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弥补各项技术的不足使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

专业特色: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操作技能。

通过专业技术岗位培训能够操纵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精密机床。

对机电结合的新产品,新技术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能够进行机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机电一体化领域内需要,服务于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进度表

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进度表
江西蓝天学院课程教学进度表
(2 008~ 2 009学年 第一学期适用)
系(部):电子系教研室:自动化、机电一体化任课教师:
课程名称:工厂供电教研室主任签字:
任课班级06 自动化(本)
本课程总时数
学 分 数
已完成学时数
本学期
本学期时数
上课周数
周学时数
讲 课
习题课
实践
环节
64
4
/
16
4
56
4
2
教学方式
12
17/11
19/11
8.1二次回路概述
8.2 操作电源
2
2
13
24/11
26/11
8.3 高压断路器操作回路
8.4 中央信号回路
4
14
1/12
3/12
8.5 测量与绝缘监视回路
8.7 自动重合闸装置
4
15
8/12
10/12
8.6 二次回路安装接线图
8.8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8.9变电所自动化
4
16
6.2 导线选择 6.3 按载流量选择
2
10
3/11
6.4 按电压选择 6.5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6.6 电力线路的结构\敷设
2
10
5/11
7.1 继电保护基本知识
7.2 常用保护继电器 7.3 线路继保
2
11
10/11
2/11
7.4变压器继保 7.5 电动机继保
7.6 电容保护 7.7 微机保护
4
15/12
7/12
9 电气安全\接地\防雷
4
17
22/12
10 电气照明

供用电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供用电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划)一、专业社会需求调研分析1、专业设置的社会背景及行业背景电力技术同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紧密结合而形成的综合自动化技术将作为各国面向21世纪优先发展的领域,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电力工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目前,我国已基本进入了大电网和高度自动控制的新时代,我国发电量年均增长速度已达到5%左右,但是,电力工业中发电、输电和配电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因此国家电力总公司已从“九五”开始将工作重点侧重于电源建设转移到侧重于电网建设和改造上,明确指出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建设和改造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

并且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产品新工艺的出现,我国供配电设备日趋先进。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越来越大,企业非常需要掌握供用电及其综合自动化技术又具有较强的操作、运行和维修能力的专门人才,因此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2、专业人才需求预测分析调查表明,唐山乃至全省其它地区,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但从事供用电工程与管理的实用技术人才仍然缺乏。

一方面是因为在岗员工知识结构老化,难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现有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待提高。

仅以唐山市为例,大、中型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特别是曹妃甸新区的建设,预计每年对于供用电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达200~300人。

我院自2000年供用电技术专业开始招生,已毕业的六届毕业生受到了人才市场的广泛欢迎,就业率达到100%。

本专业的就业面较宽,人才需求较稳定。

二、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培养理念和建立多样性、灵活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贯彻“三个面向”思想,突出“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和依托大企业办学的优势和特色,确保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培养目标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知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劳动,具有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国家富强而奋斗的献身精神。

教学进度计划表-电气控制与PLC

教学进度计划表-电气控制与PLC

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20~20学年第学期)
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B)
授课学时 56(65/80)
主讲(责任教师)
参与教学教师
授课班级/人数 XX电气1/42 专业(教研室)
填表时间 2019.8.8 专业(教研室)主任
教务处编印
二0XX年八月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电气技术专业(三年制)的必修主要专业课程,开设时间为第3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掌握电气传动与控制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常用低压电气及PLC的工作原理、选择方法、安装与维护方法及工业应用。

为学生对电气设备的维修、保养、使用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与技能应用基础。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联系实际较紧密,学习好坏与否,对学生的影响较大。

在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实训设备,部分课程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便于学生头、手并用,理于实践相结合。

(2)本课程采用3P教学法,使原理、实践与产品同时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三、课程的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20,实操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四、内容及进度安排
五、教材
《电气控制与PLC》(第三版),阮友德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书号:ISBN978-7-115-52610-6)。

六、教学地点
第一工业中心4楼“PLC控制技术实训室”。

七、教学参考资料
1.《电气控制与PLC实训教材》(第二版),阮友德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书号:ISBN978-115-26514-2);
2.《PLC、变频器、触摸屏综合实训》,阮友德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书号:ISBN978-7-5083-8094-0)。

电子电工职高教学计划进度表

电子电工职高教学计划进度表
高教社
ISBN:9787040400151
1413班
本次需购买
17人
考工复习
《维修电工初/中/高级》第2版
中国劳动社会出版社
ISBN:9787516710227
1413班
本次需购买
17人
电子技能
《电子小制作》
中国劳动社会出版社
ISBN:9787504583598
1413班
本次需购买
17人
PLC技术应用
第2学期
电子基础
《电子基本电路装接与调试》
高教社
ISBN:9787040405170
1514与1515分班后电专业方向学生
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班
本次需购买
电气控制
《工厂电气控制设备》
高教社
ISBN:9787040401684
1514与1515分班后电专业方向学生
未分班
本次需购买
第3学期
PLC技术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应用》
本次需购买
1本(试用)
机床排故
2
电气CAD制图(机房上)
2
考工复习
2
企业变配电技术
2
合计
14
11
14
14
专业方向
专业方向
专业方向
专业方向
合计
自由选修课程
两基课程
两技课程
两素课程
合计
4
4
4
4
总计
33
33
33
33
校外实习
社会实践
职高专业课程教材
学期
课程
教材
适用班级
备注
第1学期
电工基础

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 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  电工电子技术
电路中的谐振
非正弦周期电路
三相电源
4
理论;多媒体教学
P73填空
10
11.11-11.15
三相负载
三相功率
动态电路
4
理论;多媒体教学
P73解答题1、2
11
11.18-11.22
RC电路的暂态分析
4
理论;多媒体教学
P86解答题1、2
12
11.25-11.29
RL电路的暂态分析
电路暂态分析的应用
4
理论;多媒体教学
P86解答题3、4
13
12.2-12.6
磁路的基本概念及定律
交流铁芯线圈电路
变压器
4
理论;多媒体教学
P109填空
14
12.9-12.13
电机的应用与分类
三相异步电机的基本结构与铭牌数据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4
理论;多媒体教学
P133填空及解答题1、2
15
12.16-12.20
4
理论;多媒体教学
1、掌握典型控制方式
2、知道供配电及用电安全
18
教研室审核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教学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意见
教学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和制动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选用常识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
4
理论;多媒体教学
p152相关填空题
16
12.23-12.27
常用低压电器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电路
4
理论;多媒体教学
1、p153相关解答题
2、掌握基本控制电路
17

《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

《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

《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一、学习领域定位本学习领域是供用电专业的核心技能之一,本学习领域课程中各学习情境包括工厂供配电系统分析,负荷计算和变压器选择,短路电流分析,电气设备选择与维护,输电线路敷设、选择与维护,供电安全技术。

学生通过对各学习情境的学习,能熟练掌握工厂供电系统运行维护及供电安全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奠定基础。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学习时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二、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 资料收集与整理能力(2) 制定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3)绘图与识图能力(4) 工艺文件理解能力(5) 检查、判断能力(6) 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2.社会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3)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4) 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5)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3.专业能力目标(1)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2)使用电修工具对工厂供电系统中开关、电缆的故障进行检测和排除的能力(3)使用电修工具对工厂供电系统中开关、电缆的故障进行检测和排除维护的能力(4)使用兆欧表、接地电阻测量仪对设备绝缘、接地电阻进行检查试验能力(5)对变压器进行维护、维修和检修能力(6)根据系统需要,选择电气设备、线路的能力(7) 工厂供电系统的设备、电缆安装、运行、维护的能力;(8) 安全用电、计划用电和节约用电以及供配电技术管理技能;(9)高级维修电工、电气安装工等应会的技能,获取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供配电技术》学习领域是供用电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中的专业课程。

它是对前续学习领域《电工电子知识与技能训练》知识的直接应用,同时也是对前续理论知识的巩固、延伸和发展。

2.与后续课程的联系该学习领域有直接联系的后续课程主要是《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及运行维护》。

电子电工专业教学进度安排

电子电工专业教学进度安排

2节/周 2节/周 二轮复习 2节/周 复习 2节/周 2节/周 复习 2节/周
2节/周
其 他 课 程
信息 技术 体育 思想 品德
2节/周
2节/周
2节/周
2节/周
实训、体育和德育课程自行安排。
三学年 第二学期 备注
课程章节 以省单招 考纲序目 为准
电子电工专业对口单招班教学计划安排表(讨论稿)
第一学年 课程 分类 第一学期 期中
1—3章 6节/周
第二学年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期中
11、13章 4节/周 4节/周
低压电器
第三学年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期中 期末 第二学期 期中
统考,第三 轮复习,大 综合 5节/周 复习 5节/周 二轮复习 2节/周 三轮复习 2节/周 复习 2节/周
单相电机
5节/周 5节/周 一轮复习
专 业 课 程
电子 线路 电机 拖动 仪表 测量 电子 测量
第九、十、十一、一、二、三、四、五章 6节/周
第六、七、八章
2节/周 1-2.1章 2节/周
第一章
2节/周 2.2-2.5章 2节/周 第二章 2节/周
2节/周 3-4章 2节/周 第三章 2节/周
2节/周 一轮复习 2节/周 第四章 2节/周
期末
1—5章 6节/周 6节/周
期中
6—7章 6节/周 6节/周
期末
6—10章 6节/周 6节/周
期末
一轮复习 1-4章 4节/周 4节/周
控制线路
期中
一轮复习 5-9章 4节/周 4节/周
三相电机原 理及特性
期末
一轮复习10 、11、13 章,统考 4节/周 复习 4节/周
三相电机控制

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任务及执行计划

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任务及执行计划

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任务及执行计划适用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践名称: 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学时: 2周学分: 2教研室: 电气教研室学期: 第六学期一、设计目的及要求《供配电工程》课程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是学生接受专业培养的一个教学环节, 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次培养训练和检验。

本课程设计主要针对用户供配电系统进行。

通过本课程设计, 使学生熟悉用户供配电系统初步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基本内容、设计程序、设计规范等, 锻炼学生工程设计、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工程计算、工具书使用等能力, 并使学生了解供电配电系统前沿技术及先进设备。

二、设计基本内容及任务供电配电系统设计, 一般只能进行模拟设计, 即真题假作或假题真作, 选题提供资料如下: 用户总平面布置图、用户生产任务、负荷情况、负荷性质、供用电协议、用户自然条件等。

设计题目可以是总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高压配电所设计, 也可以是车间变电所设计, 也可以是车间动力或照明设计。

在确定选题并提供资料的基础上, 指导教师可根据设计时间合理选择设计份量。

设计基本内容包括:1.用户负荷计算及无功补偿计算;2.确定用户总降压变电所、总配变电所或车间变电所的所址和型式;3.确定主接线方案(要求从两个比较合理的方案中优选);4.确定主变压器型式、容量和数量;5、短路计算, 并选择、校验一次设备(尽量列表);6.选择用户电源进线及用户高压配电、低压配电线路;7、选择保护装置及其整定计算;8、防雷保护及接地装置的设计。

三、设计成果在完成设计计算任务的基础上, 要求写出下列资料: 1)设计说明书1份2)主接线电路图1张。

课程进程表电工基础

课程进程表电工基础

学期授课计划总表( 2012 - 2013 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名称泾川县职业教育中心课程名称(全称)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授课班级12秋电子电器一、二班课程总学时68(本学期计划学时68 )任课教师史晨宇教研室机电教研室制定日期2013年2月27 日课程标准制定部门泾川县职业教育中心教材全称(编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周绍敏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主要教学参考书(名称、编者)本学期教学周数17 本课程周学时数 4 本课程学期总时数68 课程整合情况说明本学期教学时数分配讲授40编制说明:本专业课教学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做中学、学中做的职教特色,尽力做到“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内容包括:认识电路、简单直流电路、复杂直流电路、电容、磁场和磁路、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及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双基理论和相关技能的训练教学,培养具有相关专业技能的实用型职业人才。

实(验)训20测验 5机动 3中心副主任教务处主任教研组长年月日《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表授课班级:12秋机电技术一、二班章节 内 容周次 课时 目的要求绪论 绪论1 1 本专业课教学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做中学、学中做“的职教特色,尽力做到“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简单、复杂直流、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会简单的分析应用,具备相关设备、电路的识别和操作,具备具备技能。

模块一 认识电路 1-2 5 1.1 电路 1 1 1.2 电流 1.3 电阻1 1 1.4 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1 1 1.5 电能和电功率 实训1 导线的剖削与连接2 1 实训2 认识电阻器 测验(一) 2 1 模块二 简单直流电路11 2.1 电动势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2 2 2.2 电阻的串联 电压表 2 1 2.3 电阻的并联 电流表3 1 2.4 电阻的混联 等效电路简化 3 1 2.5 万用表3 1 实训2.1 练习使用万用表(指针,数字)3 1 2.6 电阻的测量4 1 2.7 电路中各点电位的测量4 1 实训2.3 电压和电位检测及故障检测 4 1 测验(2) 4 1 模块三 复杂支流电路 4 3.1 基尔霍夫定律5 2 3.2 支路电流法 5 2 测验(三)6 1 模块四 电容5 4.1 电容器和电容6 1 4.2 电容器的连接6 1 4.3 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 6 1 实训4 认识和检测电容器7 1 测验(四) 7 1 模块五 磁场和磁路 4 5.1 电流的磁效应 7 1 5.2 磁场的主要物理量7 1 5.3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81测验(五)8 1 模块六电磁感应 66.1电磁感应现象8 16.2 感应电流的方向8 16.3电磁感应定律9 16.4 自感现象9 1机动9 1测验(六)9 1 模块七初识正弦交流电47.1 正弦交流电的产生10 17.2 表征正弦交流电的物理量10 17.3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10 1实训7 示波器的使用观察交流电波形10 1模块八正弦交流电路118.1 纯电阻电路11 18.2 纯电感电路11 18.3 纯电容电路11 18.4 R L串联电路11 18.5 R C串联电路12 18.6 R L C串联电路12 18.7 交流电路的功率12 1实训8.2荧光灯电路安装与故障检修12 1实训8.4照明电路配电板的安装13 1测验(八)13 1机动13 1 模块十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410.1 三相交流电源13 110.2 三相负载的连接14 110.4 安全用电14 1实训10.1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14 1实训10.2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14 1测验(十)15 1机动15 3机动16 4复习终考17 4注:此表一式三份,一份交教务处,一份留存,一份交教研室.任课教师:史晨宇作业计划表学科:《电工技术基础》任课教师:史晨宇2013 年 2 月27 日序号作业内容批改计划全批全改部分批改不批改1 课本P17:1.①②③3.①②③4.①√2 课本P18:4.⑵⑶⑷√3 课本P18:3.⑹⑺⑻4.⑺√4 课本:完成实训报告及测验卷纠错√5 课本P41:1.⑴⑵2.⑵3.⑴⑵√6 课本P42:2.⑶⑸⑹⑺3.⑷4.⑶⑸. √7 课本P43:4.⑹√8 课本P42:3.⑸⑹4.⑷√9 课本:完成实训报告测验纠错√10 课本P57:3⑵⑷⑸4⑴⑵√11 课本P70:2.⑴⑵⑶⑷⑸⑹3.⑴4.⑴√12 课本P71:2.⑽3.⑹⑺⑻⑼√13 课本:完成实训报告测验纠错√14 课本P85:2.⑴⑵⑶⑷3.⑴⑵⑶4⑴⑵⑶√15 课本P86:3.⑺⑻4.⑹⑸√16 课本P106:2⑴⑵3⑴√17 课本P106:2.⑸⑹3.⑵⑶⑷⑸√18 完成实训报告√19 课本P125:1⑴-⑽.2.⑴⑵√20 课本P125:2.⑷-⑽3.⑴-⑽4.⑴-⑶√21 课本P127:4.⑷⑸√22 课本P156:⑴-⑹:2⑴-⑸√23 课本P186:1.⑴⑼⑽⑴-⑷√24 课本:完成实训报告√说明:1、此表一式三份,任课教师、教研室、教务处各存一份。

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学制:三年一、培养目标与毕业文凭的取得(一)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在供电企业、工矿企事业等单位从事与供配电系统、用电系统相关的电气设计、运行、维护、管理及其变配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检修和用电监察与营业管理等工作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毕业文凭的取得1、按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考试考核合格取得规定学分;2、应考取由有关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学生的基本素质与岗位能力要求(一)学生的基本素质1、具备大学生应有的思想道德素质毕业生应掌握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等知识,了解我国的国情与国策;具备公民应有的法律知识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

热爱将来从事的职业,具有为电气技术这一职业发展而奋斗的献身精神。

2、具备大学生应有的文化素质。

要求毕业生必须具有大专层次的文化科学知识;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好的完成大专层次的供用电技术职业人员的基本业务训练,具有承担供用电技术岗位的工作技能。

3、具有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适应电气技术现代化的需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能结合专业的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并具备一定程度地听、说、写综合能力。

4、具备大学生应有的身体素质。

掌握基本的体育卫生知识和运动技能;坚持体育锻炼,身体健康,能承担起建设祖国的光荣使命,体育课成绩必须达标。

(二)岗位能力要求1.城乡变电所运行、监视、操作和事故处理能力。

2.工厂企业民用建筑用电设备的运行、检修、安装能力。

3.供用电企业管理的初步能力。

4.供用电设备的电气试验能力。

5.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能力。

6.外语阅读和翻译能力以及简单的会话、人机沟通能力。

7.较好的自学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岗位能力要求分解及课程设置的依据四、专业主干课程设置《电力系统分析》、《变电所二次回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高压电技术》、《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等。

2015级三年制供用电技术专业中专教学计划资料

2015级三年制供用电技术专业中专教学计划资料

甘肃省++++专业学校《供用电技术》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工程系2015年6月三年制中专《供用电技术》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一、专业名称(f专业代码)供用电技术(0317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三、基本学制3年四、培养目标、人才规格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面向供电企业、电力建设安装、城镇和农村供配电部门以及各中小型企业生产与管理第一线,能从事供配电系统运行、维护、安装、调试、供用电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2.人才规格从业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供用电设备安装调试,供用电系统运行、维护工作及工矿企业、民用建筑电气设备和控制设备的运行、检修和管理等工作。

也可以从事基础技术管理工作和企业管理工作。

培养规格:(1)、掌握电力系统、供配电技术、二次回路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变电站及供用电设备运行维护的能力和现场事故分析及处理的能力。

(2)、掌握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电气控制设备的施工、安装调试能力和电力工程设备运行维护能力。

(3)掌握计算机应用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查阅本专业技术资料,运用工程技术手册进行工程施工和技术应用能力。

(4) 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识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具有自学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专业能力结构专业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分析框图五、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本专业主干课程包括:1、供配电技术应用:本教材主要了解电力系统、供配电系统一次设备、企业供配电系统主接线方式和结构、供配电继电保护和二次回路等内容,理解和认识短路故障的原因和种类、电气设备、防雷和接地、变压器故障处理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电力系统接线方式和操作规程等。

2、工厂供电:本教材主要了解工厂供电的有关知识、工厂供电系统的主要电气设备、工厂供电系统的结线和结构、负荷计算和短路计算;理解和认识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系统、安全用电;掌握工厂电气照明、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与检修试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课程安排计划进度表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总学时数
课堂教学
实验参观
实习设计论文
按学期分配
课程周学时安排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
2
3
4
5
6



文化基础课
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24
24
4
2




2
语文
180
180
1.2
3
4
4
4
3
数学
210
210
1.2
7
7
4
专业英语
180
180
1.2.3

11
电机与拖动基础
105
85
20
3
7
12
供配电网络及设备
132
122
10
4.5
4
5
13
变配电所二次部分
84
76
8
4
7
14
电能计量
72
60
12
4
6
15
安全用电
108
90
18
5
16
微机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
90
90
5
17
会计学与统计学原理
90
90
5
18
用电管理
108
108
5
小计
789
721
68
7
18



电能计量实习
64
64
2周
小计
320
320
2周
3周
5周




28
认识实习
64
64
2周
29
毕业实习
320
320
10
30
毕业综合实践
256
256
8周
小计71
2034
177
960
28
29
30
28
每学期理论教学周数
15
15
15
12
每学期实习教学周数
2
2
3
5
每学期理论教学课时数
420
435
480
336
每学期实习教学课时数
64
64
96
160
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实习、综合实习)比例
4:6(暂定)
专业课中实践教学比例%
50%



19
健康教育、音乐欣赏、心理学
30
30
1
2




20
专业英语
24
24
2
21
变电运行、
高电压技术
72
72
4
小计
126
2
4
2


实践教学课




22
金工实习
64
64
2
2周
23
电子线路装配实习
32
32
3
1周
24
电机检修实习
64
64
3
2周
25
电气检修实习
64
64
2周
26
二次线路装配
32
32
1周
27
4
4
4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75
50
25
1
0
5
6
体育
114
114
1.2.3.4
2
2
2
2
小计
873
848
25
22
19
12
4
专业基础课
7
工程制图
60
50
10
1
4
8
工程力学
60
40
20
2
4
9
电工基础及测量
165
145
20
2.3
6
5
10
电子技术基础
138
110
28
3
4
6
4
小计
423
345
78
4
10
11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