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导游基础知识第九章知识点:中国陶瓷器
瓷器干货知识点总结
![瓷器干货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c068b0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4.png)
瓷器干货知识点总结一、瓷器的历史瓷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新石器时代时期,约公元前1600年左右,商朝时期,中国就有了最早的瓷器。
那时的瓷器还很粗糙,多为灰陶质地,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图案是当时瓷器的主要装饰,但在当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制作工艺。
到了随后的西周、东周时期,瓷器的质地得到了改善,出现了白色瓷器和青瓷器,瓷器的装饰图案和纹饰也开始丰富多彩,瓷器逐渐成为了贵族阶层的象征。
隋唐时期,瓷器的制作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瓷器的色彩和纹饰更加丰富多样,成为了寺庙和宫廷中的重要装饰品。
宋代被誉为瓷器的“黄金时期”,青瓷、白瓷、黑瓷等种类的瓷器相继问世,其中的青瓷更是成为了当时的瓷器代表。
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了中国瓷器的主要产地之一,各种绘画瓷、刻花瓷、釉下彩瓷等瓷器问世,瓷器的装饰手法更为精湛,瓷器的质地和图案达到了高峰。
二、瓷器的制作工艺瓷器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原料的选取、制胎、烧制、装饰等多个环节。
首先是原料的选取,瓷器的主要原料是瓷石、长石和高岭土,经过淘洗、粉碎、混合等工艺,制成坯料。
接下来是制胎,即将坯料塑成所需的形状,然后进行干燥、修整,最后成为胎体。
然后是烧制,在高温下进行烧制,使胎体变得坚硬,色泽纯净,具有一定的透光性,这一过程叫做素烧。
烧制的温度、时间和气氛控制都非常重要,是影响瓷器质量的关键因素。
最后是装饰,可以采用彩绘、釉下彩、刻花、雕刻等工艺,使瓷器的表面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艺术图案和纹饰,增加了瓷器的艺术价值。
三、瓷器的分类瓷器可以按照釉色分为青瓷、白瓷、黑瓷等;可以按照造型分为器型、瓶型、罐型、盖型、盘型等;可以按照用途分为文器、武器、生活器、宗教器等。
在中国瓷器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历史时期都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因此还可以按照历史时期进行分类,比如汉代、唐代、宋代、明代、清代等。
另外还有一些地方特色的瓷器,比如景德镇的景德镇瓷、宜兴的宜兴紫砂壶等,也是瓷器的重要分类。
四、瓷器的收藏和鉴赏瓷器的收藏和鉴赏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首先需要了解瓷器的历史和制作工艺,以及各个历史时期和地方特色的瓷器。
最新《导游基础知识》第九章 中国风物特产
![最新《导游基础知识》第九章 中国风物特产](https://img.taocdn.com/s3/m/90a5ccfe59eef8c75ebfb3ac.png)
第九章 中国风物特产
ZHONGGUOFENGWUTECHAN
PART 01 \ \ \
| 陶瓷器
0
O
N
E
PART 01 \ \ \
一、陶瓷发展简史
陶瓷器是陶器制品和瓷器制品的总称。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早在新石器时代, 我国先民就开始制作陶器。“至唐而 盛,始有窑名”。宋代是古代瓷器发 展的鼎盛时期,全国形成了有代表性 的瓷窑体系。
(三)昌化鸡血石雕
鸡血石产于浙江昌化,是中国特有的 珍贵宝石,因具有鸡血般的鲜红色彩 而得名。其因美玉般的天生丽质,历 来与珠宝翡翠同样受人珍视,以“国 宝”之誉驰名中外。
PART 04 \ \ \
| 玉雕、石雕、木雕、竹雕和贝雕
三、木雕
(一)东阳木雕
浙江省东阳市的木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为东阳传统民间工艺,素以“木雕之乡” 著称。浮雕是东阳木雕艺术的精华,也是 独具东阳木雕特色的工艺形式之一。
| 陶瓷器
PART 01 \ \ \
(三)龙泉青瓷
| 陶瓷器
龙泉青瓷是中国汉族传统制瓷珍品。南 北朝时期,浙江龙泉人利用当地优越的 自然条件制造青瓷。靖舍龙泉青瓷是杰 出代表,早在南宋时就烧制出晶莹如玉 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达到巅峰,“青 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PART 01 \ \ \
(二)蜀锦
| 三大名锦和四大名绣
蜀锦又称蜀江锦,起源于战国时期中国 四川省成都市出产的锦类丝织品,有 2000年的历史。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蜀锦也是日本国宝级 传统工艺品——京都西阵织的前身。
PART 02 \ \ \
(三)宋锦
宋锦产于苏州,开始于北宋时期。苏州宋锦 是在唐代蜀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锦织 造工艺独特,经丝有两重,分为面经和底经, 故又称重锦。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又 将宋锦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陶瓷器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陶瓷器](https://img.taocdn.com/s3/m/bcdc2f076edb6f1afe001f06.png)
(陶+瓷)器的区别 六、概念不同 陶器pottery:用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 方法加工成型干燥后,放在窑内烧制而成的物品。 瓷器china: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等组成,经混 炼,成形,煅烧而成的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物器。
(陶+瓷)器的区别 瓷器和陶器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是两者间存 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没有制陶术的发明及陶器制作技 术不断改进所取得的经验,瓷器是不可能单独发明的。 瓷器的发明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制陶过程中,不断 认识原材料的性能,总结烧成技术,积累丰富经验,从 而产生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所以,广义地讲:瓷器是从 陶器发展而来的,可以说没有陶器的发明与发展就不可 能有瓷器。瓷器出现以后陶器还是在继续生产,陶器和 瓷器是各自独立发展,并且从生活用品逐渐转变为收藏 艺术品。
中国陶瓷器介绍
龙泉青瓷
产于浙江省龙泉,由 于釉色多呈青色,故 称之为“青瓷”。 “青如玉、明如镜、 声如磬”,是龙泉青 瓷的特点。
中国陶瓷器介绍
石湾陶塑
“石湾陶,景德瓷”, 概括了中国陶瓷的精 髓。石湾陶塑享有 “石湾瓦甲天下”之 称。
中国陶瓷器介绍
石湾陶塑
与景德镇陶瓷业不同, 石湾窑是民窑,与官 窑有根本的区别。
中国陶瓷器介绍
淄博美术陶瓷
茶叶末釉是在橄榄色 的釉面上,均匀地布 满茶叶末似的细微晶 粒而得名。
中国陶瓷器介绍
景德镇名瓷
江西省景德镇市是我 国的“瓷都”。
中国陶瓷器介绍
景德镇名瓷
所产瓷器向以“白如 玉、薄如纸、明如镜、 声如磬”的独特风格 著称,其中青花瓷、 青花玲珑瓷、粉彩瓷 和高温颜色釉瓷,称 为景德镇的四大传统 名瓷。
第二,瓷器的烧成温度必须在1200℃以上,胎釉经高温 烧结后,不易脱落。
了解瓷器的知识点总结
![了解瓷器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b05fca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2.png)
了解瓷器的知识点总结一、瓷器的历史瓷器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发现,最早的瓷器诞生于中国的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600年左右,当时人们开始以土壤为基础,加入其他材料制作陶器。
随着时代的变迁,制瓷工艺也不断发展。
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瓷器发展的关键时期,当时的瓷器已经具备了很高的品质,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宫廷用具。
到了唐宋时期,中国的瓷器制作工艺达到了一个高峰期。
各种瓷器纷纷诞生,如青瓷、白瓷、汝窑、定窑等,其中青瓷与白瓷是最具代表性的两种瓷器,它们的特点是胎质细腻、质地坚硬、纹饰艺术。
在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性制作地,瓷器更加精美绝伦,被誉为“瓷都”。
二、瓷器的制作工艺瓷器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选用、制胎、造型、施釉、烧制等环节。
首先是原料选用,瓷器的原料主要是瓷石、粘土和瓷土,它们经过混合、研磨、过筛等加工步骤制成坯料。
接下来是制胎,将坯料用机器或手工塑造成各种形状的胎体。
然后是造型,通过雕刻、刻画、压花等工艺,将瓷器装饰成各种图案和纹饰。
再是施釉,将色泽和光泽不同的釉料均匀地覆盖在瓷器表面,使瓷器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质地。
最后是烧制,将施釉后的瓷器置于窑中进行高温烧制,使其达到一定的硬度和质地。
瓷器的制作工艺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工匠们精心制作,瓷器才能呈现出高质量的成品。
今天的瓷器制作技艺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而古代瓷器的制作工艺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如今已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三、瓷器的装饰样式瓷器的装饰样式丰富多彩,反映了不同时代和地域的文化特色。
在中国历史悠久的瓷器发展过程中,各个朝代和各个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瓷器风格和装饰样式。
宋代的青瓷以其淡雅的色泽和朴素的纹饰而著称,很多青瓷作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隐含美和无声的力量。
而元代的窑变青花则以其独特的色泽和纹饰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被誉为“东方蓝”。
明代的景德镇瓷器则是以其丰富的色彩和多样的图案而著称,如蓝、白、红、黄等颜色的釉彩,以及龙纹、花鸟、山水等各种纹饰。
导游中级考试资料――导游知识专题七:陶瓷鉴赏
![导游中级考试资料――导游知识专题七:陶瓷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50803ae41eb91a37f0115c4f.png)
创烧与河南省禹州市。始烧于唐代,鼎盛于北宋。
唐代,以黑褐釉为主体,局部施以蓝白色斑的“花瓷”,被识为钧瓷的前身,称为“唐钧”。
北宋初年,把“钧台钧窑”垄断为“官窑”
钧窑历来被人们称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俱五色,艳丽绝伦”的奇特“窑变”而独树一帜。
钧窑烧制出五彩渗化的窑变釉彩,结束了中国陶瓷单一釉色的历史,开创了我国彩釉瓷的新局面。
“钧官窑”的钧瓷釉色以窑变紫红釉为主。古人用“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凌空星满天;峡谷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
钧窑瓷器的独特艺术风格: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窑无对、窑变无双”。
今日钧窑,有着唐钧的活泼大胆,宋钧的端庄大方,元钧的粗犷豪放,清钧的小巧精美。4(六)耀州窑青瓷
耀州青瓷是一种在胚胎上画、刻、印出各种花纹,上釉入炉,的单色釉青瓷。出产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
3秘色瓷是xx出产的高档青瓷。
最大的发现是扶风法门寺塔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1987年,出土秘色瓷器共14件,其中有八棱净水瓶1件,十分珍贵。
如:
法门寺出土的唐代八棱净水瓶,1954年在上林湖窑场采集到一件残器,与地宫的同出一手。
越窑及其产品,在中国前期瓷史上占据了无可比拟的崇高地位。取得了中国古代青瓷瓷窑代表着的资格。
2薄胎瓷中以薄胎碗最具代表性。“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消”。瓷器制成薄胎,最关键的工序就是利柸。利柸是薄胎瓷器制作中最艰难、最细致、最重要的一环。
三、xx紫砂陶器鉴赏
紫砂是中国茶文化和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紫砂是泛指赭红色的一种无釉陶器。紫砂原料为宜兴独有。
宜兴紫砂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与茶叶一同输往欧洲,被称为“红色瓷器”。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颜色釉进入鼎盛时期,如:
中国瓷器(PPT160)
![中国瓷器(PPT160)](https://img.taocdn.com/s3/m/51dfe1601ed9ad51f01df2f5.png)
越窑青釉花瓣口碗
高3.6cm 口径14.1cm 足径6.5cm
碗十花瓣口,口以下渐敛,平底,里外满釉,釉色青绿,如“嫩荷涵露”、“古镜 破苔”。唐代中期以后越窑产品的质量逐渐提高,有“类玉”、“类冰”及“千峰翠色” 之誉。至晚唐,越窑更加兴盛,其中碗的形式很丰富,有荷叶、海棠和葵瓣形,还有仿金 银器造型者。此花瓣口碗为越窑具有代表性的佳品。
生机盎然的成熟青瓷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 荡时期,南北制瓷业的发展也不平衡。在比 较安定的南方,以浙江早期越窑为中心,继 承并发展了东汉青瓷的成就,这些青瓷习惯 上被称为“六朝青瓷”。北方则由于连年战 乱影响,瓷器的生产起步较晚,直到6世纪 初期的墓葬中才有随葬青瓷发现,但晚期的 墓葬中却出现了白瓷。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青瓷的生产以浙江 地区最为发达,窑场广泛分布在浙江北部, 中部和南部地区,分别是唐代德清窑,越窑, 瓯窑和婺州窑的前身,其中以位于宁绍平原 的早期越窑水平最高。
五瓣葵口秘色瓷盘
唐
秘色瓷碗
唐朝时期
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 门寺塔地宫出土
高7.1厘米、口径25厘米
法门寺相传始建于东汉,唐时建有护国真身宝塔及地宫,供养佛指舍利。地宫中 的许多文物是唐皇室供奉的,其中的秘色瓷是作为贡瓷的越窑精品,属宫廷专用。因 其釉色、形制少为人知,故以“秘色”相称。器物以青绿釉为主,釉内夹杂玛瑙细末, 釉面润泽晶莹,釉层有透明感。
青瓷双系壶 东汉 高24.5cm,口径11.5cm,底径9cm。 壶洗口,束颈,溜肩,鼓腹,腹以 下渐敛,平底。肩部置对称竖系。通体 内外施青釉,外壁施釉不到底。颈、肩 部刻划水波纹,腹部刻划密集的弦纹。 这件青釉双系壶胎体较薄,釉层匀净 光洁,属于刚从原始瓷中脱离出来的质 量更高一筹的青釉器,堪称我国最早的 瓷器。
陶瓷基础知识
![陶瓷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0ce719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11.png)
陶瓷基础知识展开全文1、什么叫陶瓷?什么叫瓷器?它们之间又什么不同?通俗的讲,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
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
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制、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陶的出现比瓷早,根据史籍记载,几千年前,我国就在烧制陶器;直到魏晋时代,才进一步创造了瓷器。
瓷器和陶器的根本区别在于:瓷器的坯体是完全烧结的,气孔率很小,机械强度大,烧成温度较高;而陶器坯体烧结程度较差,气孔率较大,烧成温度也较低。
如果把瓷器打破,他的断面是光洁、致密的,而陶器的断面却显得粗糙、疏松。
广义的地讲,瓷器是从陶器发展而来的,可以说没有陶器的发明与发展就不可能有瓷器。
瓷器出现后,陶器还是在继续发展,不是有了“瓷”而代替了“陶”,儿时各自独立发展。
炻器这个名称来源于欧洲,原意是石器。
日本人在翻译时为了表明它不是用石头加工成的,而是经过烧制的,所以加上“火”字旁,写作炻器。
炻器是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
2、瓷器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至今发现最早的瓷窑窑址在哪里?根据《中国陶瓷史》记载,瓷器出现于东汉时期,距今1800余年的历史。
中国发现最早的瓷窑窑址在今浙江上虞、宁波地区,属东汉时期的瓷窑。
3、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为什么说青瓷是中国瓷的鼻祖?中国的瓷器,大概可分为青瓷系和白瓷系,其中青瓷的发现时间最早。
远在东汉(公元25-220年)就有初期的瓷器出现。
至晋代(公元265-419年)瓷器已相当精美。
青瓷可以说是中国瓷的鼻祖。
白瓷在中国出现较晚,比青瓷的出现,大约晚400年。
所以说先有青瓷,后有白瓷。
4、景德镇的陶瓷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景德镇是世界闻名的瓷都,但其陶瓷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个问题迄今尚无定论。
根据史书记载,景德镇的陶瓷业是从公元1世纪左右,即东汉时代开始的。
在八、九千年前,人类即发明了陶器,到了六朝时期的陈代,景德镇的陶瓷才有正式记载,有人把此时就作为景德镇瓷业的开端。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be68dbfaf1ffc4fff47acb6.png)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中国历史与文化概念第一节中国历史发展的概述一、中国古代历史概述二、中国近现代历史概述第二节中国古代文化的概述一、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概述 1、甲骨文、金文与青铜器2、学术思想与历史学3、文学(1) 诗歌(2) 其他文学式样4、艺术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概述 1、数学2、天文学与农学3、四大发明4、中国的传统医学5、中国的传统药物(1) 中药材(2) 中成药第三节其他与中国历史相关的文化知识一、历史文化学1、天干、地支2、中国古代年、月、日的记录方法3、二十四节气4、十二生肖二、阴阳五行文化知识1、阴阳2、五行三、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与科举制度知识1、教育制度2、科举制度四、姓氏文化知识1、亲属与姓氏2、名字3、避讳第四节中国的书法艺术与文房四宝第二章中国的旅游资源与旅游区划分第一节中国的旅游资源及其特点第二节东北旅游区第三节华北旅游区第四节华东旅游区第五节西北及内蒙古旅游区第六节华南旅游区第七节西南旅游区第三章中国民族及相关文化第一节中国民族的数量、分布于语言分类第二节汉族和回族第三节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和朝鲜族第四节壮族、土家族、苗族和黎族第四章中国各民族信仰的主要宗教第一节道家第二节佛教第三节伊斯兰教第四节基督教第五章中国的古代建筑与古代园林第一节中国的古代建筑第二节中国的古代园林第六章中国的饮食文化第一节中国的饮食文化概说第二节中国著名的菜系第三节中国传统的饮品第七章中国的旅游商品第一节旅游商品概说第二节陶瓷品第三节丝织刺绣品第四节玉器及其他相关工艺品第八章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历史文化与旅游概况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历史文化与旅游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历史文化与旅游第三节台湾省的历史文化与旅游第九章中国主要的旅游客源国概况第一节亚太地区客源国第二节欧洲、北美地区客源国第十章中国古代的对联、诗歌与游记选词第一节对联第二节诗歌第三节词第四节游记。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陶瓷——陶器的发展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陶瓷——陶器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e894921ee06eff9aef80760.png)
陶器的发明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已发现距今约10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残陶片。
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发现的陶器碎片经鉴定为10800~9700年的遗物。
此外,在江西万年县、广西桂林甑皮岩、广东英德县青塘等地也发现了距今10000~7000年的陶器碎片。
因1973年在河北武安磁山首次发现而得名的磁山文化,据放射性碳素测定,距今7900年以上。
1977年考古人员在河南新郑裴李岗发现了与磁山文化时代相当、内容近似的文化遗存,因此合称为"磁山·裴李岗文化"。
磁山·裴李岗文化早于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代表。
该文化的陶器主要有鼎、罐、盘、豆、三足壶、三足钵、双耳壶等,器物以素面无文者居多,部分夹砂陶器饰有花纹。
1973年首次发掘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而命名的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左右,在该文化遗址也出土了大量的陶器。
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为黑陶,造型简单,早期盛行刻画花纹。
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陕西省西安市郊的半坡遗址都发现了大量做工精美,设计精巧的彩陶。
这两个新石器时代遗址都属于母系社会遗址,有6000年以上的历史。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陶器的质量也逐步提高。
到了商代和周代,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陶器生产的工种。
在战国时期,陶器上已经出现了各种优雅的纹饰和花鸟。
这时的陶器也开始应用铅釉,使得陶器的表面更为光滑,也有了一定的色泽。
到了西汉时期,上釉陶器工艺开始广泛流传起来。
多种色彩的釉料也在汉代开始出现。
有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
唐三彩的出现标志着陶器的种类和色彩已经开始更加丰富多彩。
中级导游考试-陶瓷文化专题知识点整理
![中级导游考试-陶瓷文化专题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7b9825e964bcf84b8d57b3f.png)
陶瓷文化专题按照2018年中级导游考试大纲要点整理一、中国陶瓷概述(一)中国陶瓷发展概述:陶器的发明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陶器和制陶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蒙昧时代的结束和野蛮时代(新石器时代至金属时代初期)的开始。
陶器的发明并不属于某一地区的古代居民。
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我国已经烧造成功原始青瓷。
公元前1世纪的东汉时期,浙江地区率先烧造出瓷器。
中国是瓷器的原生地,是瓷器的故乡。
瓷器发明:东汉。
发展的第一个高峰:魏晋南北朝,南方烧造青瓷的窑场增多,规模增大。
南北朝,北方成功烧制成白瓷。
高度发展时期:唐代。
南方:越窑青瓷北方:邢窑白瓷,“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
全面蓬勃发展时期:宋代。
五大名窑,六大瓷系。
五大名窑:南北官窑、南方的哥窑、北方的汝窑、定窑、钧窑。
六大瓷系:北方的定窑系、钧窑系、耀州窑系、磁州窑系;南方的龙泉青瓷系,景德镇白瓷系。
景德镇瓷器独领风骚的时代——元明清。
元:统一全国的前一年,在景德镇设立了专为宫廷和官府服务的浮梁瓷局,加上高岭土的应用,青花瓷器烧造成功,使景德镇迅速成为“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全国制瓷中心。
明代景德镇分为官窑和民窑。
官窑——质量精美。
民窑——风格活泼景德镇瓷业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二)中国陶瓷的文化特质(三)中国陶瓷与其他艺术的关系1. 中国陶瓷与绘画彩陶的装饰纹样实际上是最早的绘画。
景德镇青花瓷画、染结合,极具国画风韵。
2. 中国陶瓷与文学中国文学名著中感人的故事情节巧妙地用于装饰。
赞美越窑茶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前锋翠色来”、“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施薄冰盛绿云”。
3. 中国陶瓷与茶文化茶具满足了茶文化口味。
唐代:茶碗敞口收底,主要有青瓷,白瓷。
宋代:茶具多为盏,以建阳、吉州黒盏最为名贵。
元明以后:茶壶泡茶以壶为时尚。
4. 中国陶瓷与音乐:陶瓷腰鼓盛行于唐宋,慈萧以德华白釉箫著名。
(四)中国陶瓷对世界的影响元代大旅行家,汪大渊,《岛夷志略》。
瓷器鉴赏知识点总结图表
![瓷器鉴赏知识点总结图表](https://img.taocdn.com/s3/m/e48d7f6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e.png)
瓷器鉴赏知识点总结图表瓷器是中国传统工艺品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瓷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制作工艺和品质深受世人的喜爱和尊崇。
瓷器鉴赏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需要对瓷器的历史、工艺、款识、纹饰以及文化背景有着一定的了解。
下面将对瓷器鉴赏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瓷器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瓷器的历史瓷器作为中国的传统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
最早的瓷器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历史的长河中,瓷器经历了不同的朝代和时期,不同的朝代和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瓷器风格。
瓷器的历史可以分为古代瓷器、宋代瓷器、明代瓷器、清代瓷器等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特有的风格和特点。
古代瓷器:古代瓷器是指出土于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瓷器,包括先陶时期、青铜时期、铁器时期等。
古代瓷器以青瓷和汉白玉为代表,其工艺简单而朴素,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
宋代瓷器:宋代瓷器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精美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装饰风格享誉世界。
宋代瓷器主要分为官窑和民窑两大类,官窑瓷器多为宫廷御用,工艺精湛,品相优良;民窑瓷器则以制作工艺精细、品种繁多而闻名,如汝窑、定窑等。
明代瓷器:明代瓷器以成熟、大气、明快著称。
其装饰纹样简洁大方,绘画造型清晰,釉色莹润,品相完美。
明代瓷器主要有景德镇窑、官窑、民窑等。
清代瓷器:清代瓷器是中国瓷器的发展的最后一个时期,其风格受到了明代瓷器的影响,同时也加入了蒙元文化的元素。
清代瓷器以精湛的青花、五彩、釉色技法著称,具有高度的装饰美感和收藏价值。
二、瓷器的工艺瓷器作为一种工艺品,其制作工艺至关重要。
瓷器的工艺主要包括原料的选取、造型、烧制、装饰等多个环节。
瓷器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对最终成品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原料的选取:瓷器的主要原料为瓷土和石英砂,其中瓷土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高岭土、鬲山土、黑土等不同种类,而石英砂则主要用于增加瓷器的透明度和硬度。
《中国陶瓷》课件
![《中国陶瓷》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53670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c3.png)
2
景德镇瓷
白细胎质,色调典雅悠远,造型偏重对称与匀整。
3
耀州窑
以其色彩斑斓、缤纷多彩的“釉里红”而著名。
4
宜兴紫砂壶
釉面工艺与内壁造型完美结合,实用性强。
中国陶瓷的传承与发展
保护传统的技艺
弘扬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传统工艺与文化遗 产,开展技艺传习与文化交流。
创新发展的陶瓷产业
在传承古老传统工艺与文化的基础上,打造具有中 国现代陶瓷特色的产业模式与创新网络,推动陶瓷 产业的发展。
花色繁多
色彩斑斓,独具特色,充满生命力。
品种繁多
从用途上可分为日用瓷、观赏瓷、礼仪瓷、艺术 瓷以及古代的官窑瓷等等。
旷世之作:著名中国陶瓷作品
青花瓷
中国陶瓷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厚 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制作工艺。
景泰蓝
一种采用铜底灌蓝釉、丝绒装饰 的瓷器,工艺复杂、色彩斑斓。
发财树盘
清代的景德镇瓷器,形态别致, 绘制的发财树和五子登科图案具 有深刻的寓意。
起源和传播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原地区的兴隆文化 就出现了彩陶。之后随着时代的更迭, 各地的陶瓷艺术经过不断发展。
明清时期的发展
明清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的重要时期, 烧制精美、壮丽的景德镇瓷成为代表。
中国陶瓷的特点
工艺独特
浑厚质朴,奇崛多姿,千姿百态,富于变化。
文化底蕴深厚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工艺,中国陶瓷拥有不可磨 灭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中国陶瓷的制作工艺
• 选泥:选择适合的原料制成陶泥。 • 捏拉揉捻:将陶泥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成各种形体。 • 晾干掏空:将陶泥制成的胎放干后进行雕刻、掏空等。 • 烘烤:放入窑中,以高温燃烧,从而粘固牢固。 • 饰花上釉:最后一个步骤,完成装饰、上釉、烤制而成。
中国陶瓷史笔记
![中国陶瓷史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ae2b5b883d049649a665835.png)
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陶器1、仰韶文化:1921年首次在河南渑池县发现而得名。
多数手制。
慢轮修整。
彩陶艺术史仰韶文化的一项卓越成就。
它是在陶器未烧以前就画上去的。
烧成后彩纹固定在陶器的表面不易脱落。
烧成温度900-1000.彩绘以黑色为主。
有少量红色。
亦有陶衣出现以使彩绘出来的花纹更为鲜明。
主要有花卉图案、几何图案、少量动物图案。
分为北首岭类型和半坡类型。
庙底沟类型。
西王村类型。
2、龙山文化:因1928年在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发现而得名。
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制陶业以灰陶为主。
都属于竖窑烧制。
家族氏烧制。
手制。
口沿慢轮修整。
接底法。
灰陶烧成温度850左右。
晚期1000°C龙山文化新器型:鬲、鬶、甗和盉等新器。
3、马家窑文化:1924年首次在甘肃临tiao马家窑而得名。
约为钱3190年-1715年。
马家窑的陶器以彩陶为主。
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和马厂四个类型。
以泥质红陶为主。
彩陶相当发达。
有陶刀和纺轮等生产工具。
4、齐家文化:1924年在公诉和政齐家坪发现而得名。
甘肃、青海。
宁夏。
前1890-1620年。
以红陶为主。
彩绘以黑色为主。
图案很规整。
而且将就对称排列,这是齐家文化最显著特点。
纺轮和陶垫仍有发现。
陶刀已经被淘汰。
5、大汶口文化。
1959首次发现。
山东江苏北部。
公元前4040年-2240年。
早期以手制为主。
晚期在慢轮修整的基础上开始出现轮制。
选用陶土方面,开始用高岭土或瓷土制作白陶。
有大量镂孔出现,是大汶口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镂孔主要出现在豆和高柄杯上。
彩绘有红白黑三种。
有的施与同一器上。
最早出现白陶。
900.背水壶是大汶口文化所特有的器型。
晚期淘汰。
高柄杯最能代表大汶口文化当时的制陶水平。
陶色比较多样。
6、山东龙山文化:是继大汶口文化的因素发展前来的。
前2010年-1530年。
在大汶口文化的基础上。
轮制普遍应用。
以黑陶为主。
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
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的制作水平最高。
史上最全的中国瓷器知识.
![史上最全的中国瓷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f236601ee06eff9aff8071e.png)
史上最全的中国瓷器知识关于“China”的由来有三种说法,有一种说法说是“China”跟中国的瓷器有关。
今天不是要讨论这种说法究竟可不可靠,而是要详解中国瓷器的发展及种类。
一、中国瓷器的产生和发展中国首先发明和使用的用高岭土等烧制而成的传统工艺、日用品。
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就已经制造和使用陶器。
在制陶工艺发展的基础上,于3500多年前的商代中期,创造出了原始瓷器。
经过长期的改进,在公元2世纪的汉代末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以后,瓷器由中国传播到其他国家,中国在世界上博得“瓷之国”的称号。
1、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
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
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
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2、秦汉时期陶瓷文化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3、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是一例。
4、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
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於火烧温度。
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游基础知识第九章知识点:中国陶瓷器
一、陶瓷器概述
陶瓷器是陶器制品和瓷器制品的总称。
陶器是用黏土成型,经700℃一800℃的炉温焙烧而成的无釉或上釉的日用品和陈设品。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历最早通过火的作用使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
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始,使人类的定居生活更加稳固。
我国当代陶器以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山东省淄博市、湖南省长沙市铜官镇、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甘肃省天水市、河北省唐山市等地所产最为。
瓷器是在陶器的基础上制成的器物,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瓷器胎料的成分主要是高岭土,瓷胎烧结后,胎色白,质地致密,胎体吸水率不足1%,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叩之发出清脆悦耳之声。
第二,瓷器的烧成温度必须在1200℃以上,胎釉经高温烧结后,不易脱落。
我国陶瓷制造历史悠久,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先民就已经制造和使用陶器;瓷器更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早在商代就烧出原始瓷器,东汉时期烧制出真正的瓷器。
经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的发展,至宋元明清,我国制瓷业进入兴盛时期。
陶瓷是中国的三大特产之一,从西汉开始走向世界。
唐宋以来,中国瓷器大量远销世界各地,瓷器制作技艺也随之传到东、西方各国。
中国素有“瓷国”之称。
我国当代瓷器主要产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山东省淄博市和河北省唐山市等地。
二、中国陶瓷器
(一)宜兴紫砂器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的紫砂器创始于宋代,至明清时代有了很大发展,享有天下“神品”之称。
紫砂器是用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制成的无釉细陶器,呈赤褐、浅黄或紫黑色。
紫砂茶具胎壁无釉多孔,有较强的吸附力,泡茶数天后仍能保持茶香;传热慢,不烫手,耐热性能好,严寒天用沸水泡茶不必担心炸裂;造型美观,色彩古朴、淡雅,是精致的手工艺品。
(二)洛阳仿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的釉陶生活用具和雕塑工艺品。
唐三彩釉色的主要成分为硅酸铅,釉色呈绿、蓝、黄、白、赭、褐等色彩,以黄、绿、褐等色为常见,故名。
仿唐三彩首产于河南省洛阳市。
(三)淄博美术陶瓷
山东省淄博市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汉代已能生产翠绿、栗黄、茶黄、淡绿四种颜色釉陶。
现以生产传统的名贵色釉——雨点釉、茶叶末釉等的美术陶瓷著称。
雨点釉被称为“中国之奇”、陶瓷之谜;在日本称“天目釉”,是茶道中的精品。
茶叶末釉系在橄榄色的釉面上,均匀地布满茶叶末似的细微晶粒而得名。
(四)景德镇名瓷
江西省景德镇市是我国的“瓷都”。
所产瓷器向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的美誉。
早在汉代(前206-公元220年)这里就生产陶器,魏晋南北朝(220-589年)时,逐步发展到生产瓷器。
唐代(618-907年)出现了有“假玉器”之称的白瓷。
宋代景德年间(1004-1007年),设置官窑,“应官府之需,命陶工书建年‘景德’于器”,景德镇遂由此得名。
影青刻花瓷就是这时诞生的。
明清两代(1368-1911年)以来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色彩绚丽。
其中青花瓷、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高温颜色釉瓷,称为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
(五)醴陵釉下彩瓷
醴陵釉下彩瓷是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烧制的餐具日用瓷。
它是醴陵日用瓷中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传统产品。
该瓷器釉面犹如罩上一层透明的玻璃罩,无铅毒、耐酸碱、耐摩擦,洁白如玉,晶莹润泽,虽长期存放花纹始终保持原来色彩。
(六)德化白瓷塑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是我国白瓷产地,与江西省景德镇市、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并列为中国三大瓷都。
明嘉靖、万历年间,德化民间雕塑艺人何朝宗擅长雕塑观音,仪态生动,面容秀丽,端庄慈祥,有“何来观音”的美誉。
(七)龙泉青瓷
产于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由于釉色多呈青色,故称之为“青瓷”。
“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罄”,是龙泉青瓷的特点。
龙泉青瓷工艺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龙泉青瓷产品有两种:一
种是白胎和朱砂胎青瓷,称“弟窑”,另一种是釉面开片的黑胎青瓷,称“哥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