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 角色与选择共31页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 4.1.3 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导学案

第四单元 第一课 置身于市场经济第三课时: 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理解优势互补和由此而来的“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原则;了解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些区域特点,能够举例说明必须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区域经济。
2.过程与方法:在计算优势互补的活动中,提高分析典型案例和归纳出一般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区域发展必须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点: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地发展区域经济的必要性教学难点:西气东输工程的重大作用教具准备:课件学导过程一、 板书课题,明确学习目标(投影)课题:第四单元 第一课 第三框 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二、自学指导(投影)1.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则是什么?2.当今社会生产有什么特点?3.如何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地发展区域经济?4.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大力开展贸易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三、合作交流、讨论,教师点拨(一)导入新课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充沛、水资源丰富,适宜于种植水稻;而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少、水资源较少,适宜于发展旱作农业。
为了进一步促进资源的分配,我国进行了南水北调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南水北调等。
这充分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什么原则?(二)新课学习:第四单元 第一课 第三框 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1.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则是什么?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2.当今社会生产有什么特点?特点: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加快,市场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贸易的范围越来越大、区域间合作加强。
3.在当今社会,如何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地发展区域经济?A.应首先分析地区发展的条件、主导因素和优势产品,使经济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
(1)地区发展的条件包括: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原有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
(2)各地的地区差异、地区优势怎样?①我国:西部:能源资源丰富,有发展能源工业的优势条件;缺少资金、人才,经济发展缓慢、技术落后… -----------------------装----------------------------------------订-----------------------------------------线---------------------------------------------------------------------------东部:工业和交通基础好,人才、技术、资金雄厚,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资源缺乏,人口密度大南方:降水充沛、空气湿润、水资源丰富,很多地方是鱼米之乡。
导学精炼——第一节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第三单元发展区域经济和生活在国际社会第一课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第一节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知识解读一、发展区域经济1.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2.必要性(原因):(1)随着劳动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要求市场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贸易的范围越来越大。
(2)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千差万别。
(3)每个区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资源特点和名优产品,也都有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3.措施:首先分析地区发展的条件、主导因素和优势产品,才能使经济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因地制宜,充分生产各自的优势产品;大力开展贸易经济,实行优势互补。
4.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
(1)从我国各种资源的区域分布来看:地区优势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有发展能源工业的优势条件东部地区工业和交通的基础好,人才、技术、资金雄厚,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南方地区降水充沛、空气湿润、水资源丰富,很多地方是鱼米之乡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少、空气较干燥、水资源较少、适于发展旱作农业优势劣势举例有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很高矿产资源贫乏日本有的国家石油资源丰富淡水资源极其缺乏沙特阿拉伯、伊朗有的国家某种产业很发达几乎没有其他产业智利二、“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1.因地制宜的意义:因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千差万别,发展区域经济时,应首先分析地区发展的条件,主导因素和优势产品,才能使经济得到健康、快速发展。
2.优势互补的意义:使贸易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各地可以充分发挥优势,生产适合本地实际的产品,提高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的总产量,从而享受到更多、更丰富的产品。
知识拓展一、贸易活动:1.什么是传统贸易:不同的地区互相交换自己不能生产的东西。
2.贸易双方交易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3.进行贸易活动最明显的好处是什么:进口本地不能生产的货物。
二、优势互补1.如果A地区和B地区彼此用“一台摄像机换一台电脑”,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两地相互贸易,都发挥了各自的生产优势,彼此都能够获得最大利益。
第四单元 第一课 第三课时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 31、因地制宜、优势互补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些区域特点以及进行优势互补的好处。
2、列举实例,说明必须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地区经济。
3、明白经济的发展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地宜,不可盲目发展。
教学重点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原则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原则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必要性。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针对正文中的最后一段文字“可以使人们充分生产各自的优势产品”,提出问题,“什么才叫一个地区的优势产品,这种优势是靠什么来确认和评定的?”由此导入活动。
1.计算比较优势的教学在学生们完成简单的计算后,可以让他们比较两地贸易前后,各自在生产效率、产品数量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给贸易双方带来的影响。
【活动答案】○A地的电脑产量是5 000台,B的电脑产量是8 000台,两地的总产量是13 000台;A地的摄像机产量是10 000台,B地的摄像机产量是4 000台,两地总产量是14 000台。
○A地的摄像机产量(即两地总产量)为20 000台,B地的电脑产量(即两地总产量)为16 000台。
○两地相互贸易,都发挥了各自的生产优势,彼此都能够获得最大收益。
就A地而言,2台摄像机才能换1台电脑,但与B地交换,1台摄像机就可以换1台电脑;对B地而言,2台电脑才能换1台摄像机,但与A地交换,1台电脑就可以换1台摄像机。
2.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是与非的教学阅读教材中列举的系列报道,并结合上一节的活动内容,让学生们交流自己所收集到的类似报道和见闻。
引导学生针对教材所列举的观点,逐条进行讨论。
让学生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还可以补充自己的意见。
【活动答案】○四条观点中前两条都是可以肯定的,比较容易取得一致性的意见。
第三条本身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第四条类似我们平常所说的民族“幼稚工业”,在世界贸易协定中是允许一定的保护期限的。
但与地方保护主义下的不公平竞争是有区别的。
第二节 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

继续发挥“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方针在区域经 济发展中的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等。
水能蕴藏总量占全国的 82.5%,但开发利用尚不足1%
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的储量十分可观。全 国已探明的140多种矿产资源中,西部地区就有 120多种,一些稀有金属的储量名列全国乃至世 界的前茅。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秦兵马俑、莫高窟、 九寨沟等均位于西部地区。
中国东西部自然、人文差异比较表:
项目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我国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
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利于发展能源工业。 东部地区: 工业、交通基础好,人才、技术、 资金雄厚,经济发达。 南方地区: 降水充沛、空气湿润、水资源丰富。 北方地区: 降水量较少,空气干燥、水资源较少,适宜发 展旱作农业。
材料一: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比较
东部地区 国土面积(%)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高等学校(%) 28.6 1600 75.3 西部地区 71.4 610 24.7
地形
气候
高原、山地 平原、丘陵 为主, 为主 气候湿润 气候干旱
水资源缺乏, 矿产和能源资 源丰富
水资源丰富, 资源 矿产和能源资 源短缺
项目
人口 城市 交通
东部地区
人口众多,人才 资源丰富, 城市众多 交通发达 经济发达,人 民生活水平高
西部地区
人口稀少,技 术人才不足 城市较少 交通不便 经济落后,生 活水平较低
加快西部发展的战略:
西部大开发战略
东西部资源和能源的调配工程:
西气东输
天然气
西电东送
水能
问题一:为什么要进行西气东输? 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而 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工业、交通密集, 是燃料和原料的高消耗地区。 西气东输有利于东西部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 问题二:西气东输工程对于我国经济发 展有何意义(p118) 提示: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东部、西部、全国)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些区域特点以及进行优势互补的好处。
2、列举实例,说明必须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地区经济。
3、明白经济的发展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地宜,不可盲目发展。
教学重点: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原则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原则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必要性。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若有朋自远方来,我们瑞安有什么地方值得推荐他们去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的?(2)当朋友兴尽而返,我们又可以推荐他们带哪些瑞安的特产美食回去呢?【展示】瑞安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名优特产图片。
【转承】从同学们的推荐中,我们知道了在瑞安有那么多的特产和好玩的地方。
资源实在丰富多样,这些资源有历史与文化,也有自然条件和优势产品方面的。
1、我们是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发展瑞安经济的?(运用本地区的特色,充分开发资源的效能,发展经济)2、这是遵循了什么原则?(导入新课)新课学习:【想一想】1、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什么要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千差万别)2、我们应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首先分析地区发展的条件、主导因素和优势产品,再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生产优势产品,才能使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转承】经济发展须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不仅仅是瑞安,在全国,全世界也是如此。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是如何“因地制宜”的。
(出示图片:中国东西部、南北方分界线)【提问】1、我国南北方自然条件、水资源分布存在哪些差异?要如何因地制宜?2、我国东西部地区存在哪些差异?分别具有哪些优势,存在哪些劣势?如何因地制宜?3、在我们的东西部和南北方,存在的差异很多,也就是说各个区域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你有你的优势,我有我的特长,针对这些差异,我国在区域发展中还须贯彻什么原则?为什么?【思考】1、国家为实现东西部之间的优势互补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请举例说明。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教后反思

关于教学《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教学反思在我校开展的全员赛课活动中,人人参与,认真对待。
我做为一名一线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
11月22日,我在九年级3班开出了一节公开课------《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这是一节新授课,怎样才能上好这节课呢,我想在三学循环课堂教学木模式下,我的课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还要体现自学为主,我觉得自学不是一种形式,而是看学生有没有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新知的兴趣,我的教学资源不能只教教材,而要充分利用家乡的本土教材资源。
同时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关于议学问题的设计也要充分地研究学情,做到备学生。
综合以上思考我对我的课做了如下设计:1、首先我给本课确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理解因地制宜和由此而来的“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原则;了解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些区域特点,能够根据举例说明必须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区域经济。
技能目标:能够根据真实的案例分析本地的优势,并分析如何优势互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
2、我设计了我的教学过程,首先我从家乡的自然条件优越,从夸一夸我们的家乡入手,这样做既培养了自豪感又对家乡温州的自然环境有所回顾熟悉。
但是从教学效果上来看由于我设计的主体内容是先从中国大区域教学入手再拓展教学家乡的优势条件,所以总体上一节课觉得先从温州导入再教学中国大范围内容再拓展温州的内容,感觉上思维有一点乱,主线不清晰。
我想二度备课后我应该还要修改导入部分的内容。
使整体思路脉络更加清晰。
3、在自学环节我精心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A、发展区域经济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B、从古至今发展经济要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因有哪些?C、发展区域经济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D、因地制宜,优势互补有哪些好处?这是我们上课要解决的问题。
并且课堂的思路也就是围绕这几个问题来的。
教学过后,学生基本上能解决这几个问题。
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

进口本地不能生产的货物
计算:如何优势互补 计算 如何优势互补
当一个地区的某一产业的生产效率比另一地区高时: 当一个地区的某一产业的生产效率比另一地区高时
A地区 地区: 地区
一个工人每周生产 10台电脑 台电脑 20台摄象机 台摄象机
B地区 地区: 地区
B地区有绝对优势 地区有绝对优势
A地区有绝对优势 地区有绝对优势 8台摄象机 台摄象机
西气东输输气管线西起新疆塔里木轮南油田, 西气东输输气管线西起新疆塔里木轮南油田,东 至上海市白鹤镇, 至上海市白鹤镇,这项浩大工程将把我国西部新 疆等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到东部长江三角洲
2005年 2005年7月,新疆伊犁召开的“东西部旅游 新疆伊犁召开的“ 合作研讨会” 合作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我国东西部 旅游资源差异大,适游期互补, 旅游资源差异大,适游期互补,应加强旅游 业合作共谋“钱景” 业合作共谋“钱景” 东西部旅游业分别有何优势与劣势? 东西部旅游业分别有何优势与劣势? 东西部加强旅游业合作的意义? 东西部加强旅游业合作的意义? 你的家乡在发展旅游业中要注意哪些问 请你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题?请你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这充分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什么原则? 这充分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什么原则?
在秦朝开始,南方和北方就开始了贸易, 在秦朝开始,南方和北方就开始了贸易, 南方地区进口北方的牛奶、肉等, 南方地区进口北方的牛奶、肉等,北方地 区进口南方的大米、水产等。 区进口南方的大米、水产等。 从材料中你可以发现最原始的贸易内容是: 从材料中你可以发现最原始的贸易内容是:
在生产中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在生产中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依靠科学技术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依靠科学技术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在生活中实行垃圾回收,多使用节能灯具和太阳能热水器, 在生活中实行垃圾回收,多使用节能灯具和太阳能热水器, 使用绿色环保的产品如:无氟冰箱等。 使用绿色环保的产品如:无氟冰箱等。
注重发挥环境优势 因地制宜开展角色游戏

增长幼 儿的见识 , 如带他 们参观邮 局 、 粮店 、 超市 ; 参观养猪 场 、 五、 抓住时机进行讲 评 附近 的工厂 ……在 观察 中引导幼 儿观察 人们 的劳动 内容 和过 角色游戏 的讲评是游戏组织过程 中的重要环 节,讲评 能对 程, 注意人们的交往过程以及语言及情感反应等 , 这样就会 丰富 游戏 的发展起导 向作用 , 角色游戏 的氛 围是轻松愉快 , 毫不压抑 幼儿的生活经验 , 使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具体生动 , 富有情趣。 的, 自由 自 的游戏往往会使一些幼儿失去 自 能力 , 出一些 在 控 做 二、 收集 、 利用废 旧物品和 自然物 。 自制玩具 . 幼儿游戏提供材 越轨 的事来 。如玩 “ 为 过家家 ” 游戏时 , 娃娃争抢角色 ; “ 玩 开商店” 料 游戏时 , 店前插 队吵 闹等 , 教师要针对游戏 中幼儿 的行 为及时做
一
得了愉快和满足 , 其社会交往能力也得 到了发展 。
四 、 师 直 接 参 加 游 戏 教
、
创 造 条 件 . 触 社 会 。 富 幼 儿 的 知 识 和 经 验 接 丰
角色游戏 是现实生活 的反映 ,对社 会生活具有丰富具体 的
教师不仅要为游戏刨设 条件 , 是游戏的积极参加者 , 还应 对
如果幼儿对游戏所反映的生色游戏时就会出现主题贫乏内容单调游戏发展不下去的情况因此教师应该从本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尽量让幼儿接触一些人和事观察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了解社会生活熟悉社会环境积累生活经验如农民伯伯在田间怎样劳动建筑工人怎样建造新房子集市小贩们如何做生意医院里医生如何给病人看病等
近年来 , 广大幼儿教师在认真学习和理解《 纲要》 的基 础上 , 享幼儿 因自由选择而获得的快乐 。教师还必须 明确每个 幼儿都
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实效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实效缙云县仙都小学洪建良【内容提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以贴近学生生活中最为关注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为基本内容的非学科性综合课程,在发展学生创造力、动手实践能力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优势。
本文主要改变观念合理运作校本教研三方面谈谈几点看法,意在提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效性。
【关键词】旅游资源改变观念合理运作校本教研【正文】一、问题的提出通过向不同地方学校的学生、老师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情况还不是尽如人意,主要的问题表现在:1、课程实施随意性大,不能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时间和空间。
课时不落实是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一般没有专任老师,大都是语文、数学老师兼任,因此很多教师在上综合实践活动课就上语文课、数学课了,或者做一些练习题、复习题。
有的学校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正确认识,认为既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考试科目,何必在这方面浪费时间;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列入的综合实践活动往往被课外化,全部转移到假期,成了名副其实的课外活动,只是要求学生在双休日、寒暑假期间简要地做一些调查,写一写调查记录或者调查报告等。
2、教师的有效指导作用发挥不够好。
主要表现在老师在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前一部分教师没有制定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指导方案;教师对学生活动全过程的指导中,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引,“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没能得以实现。
比如,教师要求学生进行调查采访,写调查报告等,却很少有教师对如何进行调查采访、如何写调查报告进行明确细致的辅导。
3、评价体系未建立。
各级教育部门对如何评价学校、如何评价教师、如何评价学生并未建立起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因而导致综合实践活动随意性大。
为了更好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扩大学生文化视野,让学生形成直接的、健康的体验与感受,有效利用本土资源因地制宜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综合实践活动回归生活,回归本土,我就以我校的一些做法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共创繁荣

近年来,中国政府又提出了“一带一 路”倡议,根据沿线国家的实际情况 ,推动互利共赢的合作,实现共同发 展繁荣。
03
优势互补
理解优势互补
优势互补是指不同地区或国家之间,通过相互合作、协调发 展,实现各自的优势资源、技术、市场等要素的共享和互补 ,以达到共同繁荣和发展的目的。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发展水平、资源禀赋 、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可以通过优势互补来提高 整体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04
共创繁荣
理解共创繁荣
共创繁荣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通过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 加强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 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
共创繁荣的核心思想是发挥各地 的优势,弥补彼此的不足,通过
协作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共创繁荣强调的是合作与共赢, 而不是竞争与对立,是推动地区 间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03
主题重要性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共创繁荣对于促进地区间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地区间的互信与
友谊。
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方式,实现地区间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意义
有利于推动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和协同发展,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增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和社会互动,促进地区间的相互了解和认同,增强地区间的凝聚力 和向心力。
推动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各 地应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升 级和转型。
共创繁荣的案例分析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地区通过加强城市间的合 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 互补,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社9-4-13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

计算:如何优势互补
当一个地区的某一产业的生产效率比另一地区高时:
A地区:
一个工人每周生产
10台电脑
20台摄像机
B地区有绝对优势
B地区:
一个工人每周生产
16台电脑
A地区有绝对优势
8台摄像机
【活动答案】
A地的电脑产量是5 000台,B的电脑产量是8 000 台,两地的总产量是13 000台; A地的摄像机产量是10000台,B地的摄像机产量 是4 000台,两地总产量是14 000台。
A、B、D、E;
对于东部地区的重要意义主要有:
A、C、F。
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
一、“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 则
二、“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何意义 ?
1.因地制宜的意义。 2.优势互补的意义。 3.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有利于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 有利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
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
一、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一)、因地制宜 ?
1、为什么要因地制宜? 2、如何因地制宜 ? 3、因地制宜有何意义? (二)优势互补 1、为什么要优势互补? 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每个区域、每个国家,都会有自 己的资源特点和名优产品;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优势互 补,扬长避短,才会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2、如何优势互补? ——大力开展贸易活动。(古老的贸 易与现代的贸易)
江南的水稻田
内蒙古草原的牧场
海岛风情旅游
想一想
你能从直观的感受中得出区域经济 的发展,需要遵循什么原则吗?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
考点40南北差异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多平原高原
多平原丘陵
地形
陆路交通为主,几乎没有水运
有公路铁路还有许多河运
住房注意防寒
住房注意通风、防雨
喜欢吃面食
喜欢吃米饭
棉花甜菜苹果等
*
西部大开发战略
*
交流与互补
*
地区: 原因: 目的: 原则: 5. 重大工程:
交流与互补
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
南北方和东西部存在区域差异
达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因地制宜,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 优势互补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
*
区域划分
南北方
东西部
自然环境
*
东部地形:平原、丘陵为 主,大片肥田沃土 西部地形:山脉、高原、盆地为主,山地面积广大
地形的差别
*
气候的差别
东部气候: 热带、亚热带、温带 季风气候,比较湿润 西部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 山高原气候,气候干旱
*
江南水乡
*
海南风光
*
*
*
秦岭
淮河
*
秦岭-淮河分南北
*
南北方的划分
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大体上将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区域。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北方,以南为南方。 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
天南地北说差异
南北方为什么要以秦岭-淮河为界? 秦岭-淮河南北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温带大陆性候
*
1.平原广阔,气侯湿润,土地肥沃等优越的 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2.交通、通信、教育发达,城市众多,人才 丰富等社会经济条件,为工业的发展提供 了有利的条件 矿产和能源资源短缺,工业污染严重等 矿藏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土 地广阔、历史攸久等 1.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 严重,自然条件较差,不利于发展农业 2.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人才短缺,交通落后,社 会经济条件与东部差距大,不利于发展工业
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共25页文档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