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厦门物理方法知识点专项训练解析附答案
2025届高考物理复习:经典好题专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及应用)练习(附答案)
2025届高考物理复习:经典好题专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及应用)练习1.v =v 0+at 、x =v 0t +12at 2、v 2-v 02=2ax ,原则上利用其中两个关系式可解任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关系式中v 0、v 、a 、x 都是矢量,应用时要规定正方向。
2.对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常用逆向思维法。
3.对于汽车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要注意汽车速度减为零后保持静止,而不发生后退(即做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一般需判断减速到零的时间。
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末速度必与时间成正比 B .物体在相等时间内位移一定相等C .物体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必与这段时间成正比D .匀加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增加;匀减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减小2.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 0,经时间t 后速度变为v t 。
则在t3时刻该物体的速度为( ) A.v 0+v t2B.v 0+v t 3C.2v 0+v t 3D.v 02+v t 233.假设汽车紧急刹车后,车轮立即停止转动,汽车将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直至停止。
某直线行驶的汽车从刹车时开始计时,其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 =20t -2t 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 ) A .前6 s 内的位移为48 m B .前6 s 内的平均速度为8 m/s C .前1 s 内的位移为18 mD .汽车紧急刹车时速度每秒减少8 m/s4. 目前西安交警部门开展的“车让人”活动深入人心,如图所示,司机发现前方有行人正通过人行横道时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恰好在停车线处停止运动。
已知汽车经5 s 停止,若在第1 s 内的位移是18 m ,则最后2 s 内的位移是( )A .9 mB .8 mC .6 mD .2 m5.(多选)物体以某一速度从斜面底端冲上一光滑固定斜面(足够长),加速度恒定,前4 s 内位移是1.6 m ,随后4 s 内位移是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4 m/s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1 m/s 2C .物体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1.8 mD .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总共需时间10 s6. (2024ꞏ河北张家口市阶段练习)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公路边每隔15 m 有一棵树,如图所示,汽车通过A 、B 两相邻的树之间的路程用了3 s ,通过B 、C 两相邻的树之间的路程用了2 s ,汽车通过树B 时的速度为( )A .6.0 m/sB .6.5 m/sC .7.0 m/sD .7.5 m/s7.(多选)张呼高速铁路由张家口站至呼和浩特东站,线路全长286.8千米,列车设计运行速度为250 km/h ,某次列车出站时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4 s 内的位移大小为7 m ,则该列车( )A .第4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7 m/sB .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1 mC .加速度的大小为2.8 m/s 2D .前5 s 内的位移大小为35 m8.(2024ꞏ河南鹤壁市毛坦高级中学月考)假设某次深海探测活动中,潜水器完成海底科考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 时开始匀减速并计时,经过时间t ,潜水器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
高考物理新物理方法知识点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3)
高考物理新物理方法知识点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3)一、选择题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效替代法等。
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探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Δ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建立物理模型法C.合力和分力的概念运用了极限法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表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2.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三块材料完全相同的木块A、B、C,质量均为m,B、C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C上,三者开始一起做匀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把一块橡皮泥粘在某一块上面,系统仍加速运动,且始终没有相对滑动.则在粘上橡皮泥并达到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粘在C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增大,A、B间摩擦力减小B.若粘在A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减小,A、B间摩擦力不变C.若粘在B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增大,A、B间摩擦力增大D.若粘在C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和A、B间摩擦力都减小3.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和思路,以下关于所用研究方法或思路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xvt∆=∆,当△t非常非常小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伽利略对落体问题的研究思路是:问题→猜想→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类比法4.如图所示,A、B、C 三物块叠放并处于静止状态,水平地面光滑其他接触面粗糙,以下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A 与墙面间存在压力B.A 与墙面间存在静摩擦力C.A 物块共受 3 个力作用D.B 物块共受 5 个力作用5.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匀质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匀质球B,则A.A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B.B对A的压力大小为R rmg RC.B对A的压力大小为mgD.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r mg R6.如图所示,在水平粗糙横杆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圆环A,用一细线悬吊一个质量为m的球B。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基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3)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基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3)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基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3)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科学家的贡献,描述不正确的是:()A.胡克发现了弹簧弹力与弹簧形变量间的变化规律B.亚里士多德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C.伽利略科学思想的核心是把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在该思想引领下人们打开了近代科学大门D.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2.下列对运动的认识错误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质量小的物体下落快B.伽利略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C.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没有关系D.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经过严谨的考证,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这并不影响他在科学界的地位3.发明白炽灯的科学家是()A.伏打B.法拉第C.爱迪生D.西门子4.下列关于物理学发展史和单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理学家安培经过多次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B.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量了静电力常量,并验证了库仑定律C.Kg、m、N、A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D.功的单位可以用kgm2/s2 表示5.下列有关物理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不仅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也适用于微观、高速运动的物体B.力的单位“N”是基本单位,加速度的单位“m/s2”是导出单位C.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库仑定律,并利用扭秤实验较准确地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D.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电场强度越大的地方电势越高6.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贡献的叙述中,符合史实的是()A.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B.伽利略通过实验和逻辑推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是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的运动D.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了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C.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现象,推动了量子理论的发展D.光照在金属板上时,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现象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8.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安培认为磁化使铁质物体内部产生了分子电流B.奥斯特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电流可以产生磁场C.库仑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大小D.密立根通过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为1×10-19C9.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A.爱因斯坦为了解释黑体辐射,提出了能量量子假说,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B.汤姆孙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从而敲开了原子的大门C.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D.卢瑟福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C.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出电子的荷质比D.卢瑟福发现了质子,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11.在物理学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家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认为:重物比轻物下落的快B.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首先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卡文迪许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D.法拉第以他深刻的洞察力提出电场的客观存在,并且引入了电场线12.万有引力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统一:“地上物理学”和“天上物理学”的统一.它表明天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从相同的规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简化为圆轨道,还应用到了其他的规律和结论.下面的规律和结论没有被用到的是( ) A.开普勒的研究成果B.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得出的引力常量C.牛顿第二定律D.牛顿第三定律13.下列有关物理学家的成就正确的是()A.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C.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D.奥斯特发现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有:电场强度FEq=,电容QCU=,加速度Fam=C.库仑通过实验得出了库仑定律,并用扭秤实验最早测量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D.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新核原子序数比原来原子核序数增加1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笛卡尔认为必须有力的作用物体才能运动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到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C.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D.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16.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研究,进而提出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物理学家是A.库仑B.安培C.洛伦兹D.奥斯特17.物理学中的自由落体规律、万有引力定律和电流磁效应分别由不同的物理学家探究发现,他们依次是()A.伽利略、牛顿、法拉第B.牛顿、卡文迪许、奥斯特C.伽利略、卡文迪许、法拉第D.伽利略、牛顿、奥斯特18.下列关于物理学史中叙述正确的是()A.伽利略提出了惯性定律B.牛顿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C.库仑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确认了库仑定律D.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法拉第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独立总结出来的19.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学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被称为“称量地球质量”第一人B.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间的引力作用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C.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引力常量时,应用了微元法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转换法20.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对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认识,说法不正确的是A.德布罗意首先提出了物质波的猜想,而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B.玻尔的原子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成因C.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被誉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D.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的结论21.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实的描述,错误..的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体运行的规律与地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成功地实现了天上力学与地上力学的统一B.开普勒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为人们解决行星运动学问题提供了依据,澄清了多年来人们对天体运动的神秘、模糊的认识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且应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D.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概括和总结了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遍的规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一系列闭合曲线B.在医疗手术中,为防止麻醉剂乙醚爆炸,医生和护士要穿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鞋子和外套,这样做是为了消除静电C.奥斯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D.首先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安培23.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A.赫兹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B.麦克斯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C.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有核式结构D.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24.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A.牛顿、卡文迪许B.开普勒、伽利略C.开普勒、卡文迪许D.牛顿、伽利略25.物理学家为人类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以下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法拉第总结出右手螺旋定则B.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C.麦克斯韦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D.赫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A、胡克发现了弹簧弹力与弹簧形变量的关系,故A正确;B、伽利略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专项训练及解析答案(4)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专项训练及解析答案(4)一、选择题1.用斧头劈木柴的情景如图甲所示。
劈的纵截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劈背的宽度为d ,劈的侧面长为l ,当在劈背加一个力F 时的受力示意图如乙所示,若不计斧头的重力,则劈的侧面推压木柴的力F 1为( )A .l F dB .d F lC .2l F dD .2d F l2.如图所示,5月28日央视新闻报道:格鲁吉亚物理学家安德里亚仅靠摩擦力将25个网球垒成9层高的直立“小塔”。
网球A 位于“小塔”顶层,下面各层均有3个网球,网球B 位于“小塔”的第6层,已知每个网球质量均为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其他网球对B 球的作用力大于B 球的重力B .将A 球拿走后,“小塔”仍能保持直立平衡C .第8层的三个网球与A 球间的弹力大小各为mg/3D .最底层的3个网球受到地板的支持力均为25mg/33.已知力F 的一个分力F 1跟F 成30°角,F 1大小未知,如图所示,则另一个分力F 2的最小值为:( )A . 2FB .3FC .FD .无法判断4.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放在质量为 M 、倾角为 的斜面体上,斜面体置于粗糙的水 平地面上,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 F 拉物体 m 使其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斜面体始终静止, 重力加速度为 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 F cos θB .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为 (M + m ) gC .物体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FD .斜面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竖直向上5.重为10N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今用8N 的力竖直向上提物体,则物体所受到的合力为( )A .2N 向下B .2N 向上C .18N 向上D .06.如图,两个轻环a 和b 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
在a 和b 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
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高考物理质检试卷(四)+答案解析(附后)
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高考物理质检试卷(四)1. 2023年4月12日,中国“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其内部发生的核反应方程为,则( )A. X为正电子B. 该反应为衰变C. 反应前后质量守恒D. 的平均结合能比的平均结合能大2. 如图所示,电流互感器是一种测量大电流的仪器,将待测通电导线绕过铁芯作为原线圈,副线圈两端接在电流表上,则该电流互感器( )A. 电流表示数为电流的瞬时值B. 能测量直流输电电路的电流C. 原、副线圈电流的频率不同D. 副线圈的电流小于原线圈的电流3. 两点电荷M、N分别固定在和坐标原点处,所形成电场的电势在x轴上的分布如图所示,图线与x轴交于处,处电势最低,取无穷远处电势为0,一正电荷q自处由静止释放,则( )A. 处的电场强度为0B. 电荷M、N所带电量大小之比为4:1C. 正电荷q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 正电荷q运动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4. 如图甲所示,用瓦片做屋顶是我国建筑特色之一。
屋顶部分结构如图乙所示,横截面为圆弧的瓦片静置在两根相互平行的椽子正中间。
已知椽子间距离为d,与水平面夹角均为,瓦片质量为m,圆弧半径为d,忽略瓦片厚度,重力加速度为g,则每根椽子对瓦片的支持力大小为( )A. B. C. D.5. 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它采用类似照片冲印的技术,通过曝光去除晶圆表面保护膜的方式,将掩膜版上的精细图形印制到硅片上,后将晶圆浸泡在腐化剂中,失去保护膜的部分被腐蚀掉后便形成电路。
某光刻机使用的是真空中波长为的极紫外线光源,如图所示,在光刻胶和投影物镜之间填充了折射率为的液体,则该紫外线由真空进入液体后( )A. 光子能量增加B. 传播速度减小C. 传播的波长为9nmD. 更容易发生衍射6. 我国天文学家通过“天眼”在武仙座球状星团中发现一个由白矮星P、脉冲星Q组成的双星系统.如图所示,P、Q绕两者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忽略其他天体对P、Q的影响.已知P的轨道半径大于Q的轨道半径,P、Q的总质量为M,距离为L,运动周期均为T,则.( )A. P的质量小于Q的质量B. P的线速度小于Q的线速度C. P受到的引力小于Q受到的引力D. 若总质量M恒定,则L越大,T越大7.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圆柱形永磁体竖直放置,其周围存在辐向磁场。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难题汇编含答案解析(6)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难题汇编含答案解析(6)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开普勒三定律都是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B.爱伊斯坦根据他对麦克斯韦理论的研究提出光速不变原理,这是狭义相对论的第二个基本假设C.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D.红光由空气进入水中,波长变长,颜色不变2.在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密立根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C.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3.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祛正确的是()A.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万有引力定律和万有引力常量是牛顿发现并测量出的C.元电荷的数值最先是由库仑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的D.电场这个“场”的概念最先是由法拉第提出的4.伽俐略对运动的研究,不仅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而且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或者说给出了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关于这些要素的排列顺序应该( )A.提出假设→对现象的观察→运用逻辑得出推论→用实验检验推论→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B.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推论→用实验检验推论→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C.提出假设→对现象的观察→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运用逻辑得出推论→用实验检验推论D.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推论→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用实验检验推论5.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古人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下面哪位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高考物理最新物理学史知识点专项训练解析附答案(3)
高考物理最新物理学史知识点专项训练解析附答案(3)一、选择题1.人类在对自然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关于科学家和其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证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牛顿通过实验证明了惯性定律的正确性C.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了基本电荷的数值D.奥斯特通过实验证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并由此得出了电磁感应定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有:电场强度FEq=,电容QCU=,加速度Fam=C.库仑通过实验得出了库仑定律,并用扭秤实验最早测量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D.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新核原子序数比原来原子核序数增加13.在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密立根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C.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4.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 很多科学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A.伽利略通过观测、分析计算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B.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牛顿运用万有引力定律预测并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D.开普勒利用他精湛的数学经过长期计算分析,最后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5.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
下列关于物理学史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理学中所有物理量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B.元电荷、点电荷都是理想化模型C.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D.法拉第最早提出了“电场”的概念6.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库仑定律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关于点电荷相互作用力跟它们间的距离和电荷量关系的一条物理规律B.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就是很小的带电体C.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很相似,它们都不是平方反比规律D.当两个点电荷距离趋近于零时,库仑力则趋向无穷7.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美国科学家密立根将其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通过油滴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定了电荷量e的数值B.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定了引力常量G和静电力常量k的数值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时找到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规律D.开普勒提出了三大行星运动定律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8.在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高考物理专题物理方法知识点难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专题物理方法知识点难题汇编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为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位移相加代表整个过程的位移,物理学中把这种方法称为“微元法”.下面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A.在计算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时,若物体的尺寸相对较小,可将物体看做质点B.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过程中,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成很多小段,在每小段内认为弹簧的弹力是恒力,然后把每小段做功的代数和相加C.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过程中,控制物体的质量不变,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D.求两个力的合力时,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那两个力的合力2.如图所示,两块相互垂直的光滑挡板OP、OQ,OP竖直放置,小球a、b固定在轻弹簧的两端,并斜靠在OP、OQ挡板上.现有一个水平向左的推力F作用于b上,使a、b紧靠挡板处于静止状态.现保证b球不动,使竖直挡板OP向右缓慢平移一小段距离,则()A.推力F变大B.弹簧长度变短C.弹簧长度变长D.b对地面的压力变大3.如图所示,重为G的光滑球在倾角为θ的斜面和竖直墙壁之间处于静止状态.若将此斜面换成材料和质量相同,但倾角θ稍小一些的斜面,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球对斜面的压力增大B.球对斜面的压力减小C.斜面可能向左滑动D.地面受到的压力变小4.如图所示,A、B、C 三物块叠放并处于静止状态,水平地面光滑其他接触面粗糙,以下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 .A 与墙面间存在压力B .A 与墙面间存在静摩擦力C .A 物块共受 3 个力作用D .B 物块共受 5 个力作用5.如图所示,bc 为固定在小车上的水平横杆,物块M 穿在杆上,靠摩擦力与杆保持相对静止,M 又通过轻细线悬吊着一个小铁球m ,此时小车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而M 、m 均相对小车静止,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小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大,M 始终和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当加速度增加到2a 时A .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原来的2倍B .细线的拉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C .横杆对M 弹力增大D .横杆对M 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6.物块A 、B 的质量分别为m 和2m ,用轻弹簧连接后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对B 施加向右的水平拉力F ,稳定后A 、B 相对静止在水平面上运动,此时弹簧长度为l 1;若撤去拉力F ,换成大小仍为F 的水平推力向右推A ,稳定后A 、B 相对静止在水平面上运动,弹簧长度为l 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弹簧的原长为122I I + B .两种情况下稳定时弹簧的形变量相等C .两种情况下稳定时两物块的加速度不相等D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2F I I - 7.如图所示,物体B 放在物体A 上,正一起沿光滑的斜面向下滑动,已知A 的上表面水平,下列对A 、B 两物体受力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 .B 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作用B .A 对B 一定有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C .A 对B 一定有水平向向左的静摩擦力D .B 对A 的压力大小应等于B 的重力8.如图所示,三个物块A 、B 、C 叠放在斜面上,用方向与斜面平行的拉力F 作用在B 上,使三个物块一起沿斜面向上做匀速运动.设物块C 对A 的摩擦力为A f ,对B 的摩擦力为B 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斜面光滑, A f 与B f 方向相同,且A B f f >B .如果斜面光滑, A f 与B f 方向相反,且A B f f >C .如果斜面粗糙, A f 与B f 方向相同,且A B f f >D .如果斜面粗糙, A f 与B f 方向相反,且A B f f <9.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物体A 、B 叠放在水平面上静止不动,A 与B 间及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现用水平恒力F 拉物体A ,A 与B 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若改用另一水平恒力拉物体B ,要使A 与B 能发生相对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拉物体B 的水平恒力至少应大于A .FB .2FC .3FD .4F 10.从科学方法角度来说物理学中引入“质点”运用了( )A .比值定义法B .理想实验法C .建立模型法D .控制变量法 11.在物理学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科学家们运用了许多研究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量放大法B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法C .根据速度定义式v =,当△t →0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12.2014年,我国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取得世界级成果。
高考物理物理解题方法:微元法压轴题复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物理解题方法:微元法压轴题复习题附答案解析一、高中物理解题方法:微元法1.雨打芭蕉是我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抒情意象.为估算雨天院中芭蕉叶面上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力,小玲同学将一圆柱形水杯置于院中,测得10分钟内杯中雨水上升了15mm ,查询得知,当时雨滴落地速度约为10m /s ,设雨滴撞击芭蕉后无反弹,不计雨滴重力,雨水的密度为1×103kg /m 3,据此估算芭蕉叶面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受力约为 A .0.25N B .0.5NC .1.5ND .2.5N【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由于是估算压强,所以不计雨滴的重力.设雨滴受到支持面的平均作用力为F .设在△t 时间内有质量为△m 的雨水的速度由v =10m/s 减为零.以向上为正方向,对这部分雨水应用动量定理:F △t =0-(-△mv )=△mv .得:F =mvt;设水杯横截面积为S ,对水杯里的雨水,在△t 时间内水面上升△h ,则有:△m =ρS △h ;F =ρSvht.压强为:3322151011010/0.25/1060F h P v N m N m S t ρ-⨯===⨯⨯⨯=⨯,故A 正确,BCD 错误.2.水刀切割具有精度高、无热变形、无毛刺、无需二次加工以及节约材料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某水刀切割机床如图所示,若横截面直径为d 的水流以速度v 垂直射到要切割的钢板上,碰到钢板后水的速度减为零,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则钢板受到水的冲力大小为A .2d v πρB .22d v πρC .214d v πρD .2214d v πρ【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设t 时间内有V 体积的水打在钢板上,则这些水的质量为:214m V Svt d vt ρρπρ===以这部分水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钢板的作用力为F ,以水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有:Ft =0-mv解得:2214mv F d v t πρ=-=- A. 2d v πρ与分析不符,故A 错误. B. 22d v πρ与分析不符,故B 错误. C. 214d v πρ与分析不符,故C 错误. D. 2214d v πρ与分析相符,故D 正确.3.超强台风“利奇马”在2019年8月10日凌晨在浙江省温岭市沿海登陆, 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对固定建筑物破坏程度非常大。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相对论简介专项训练及解析答案(7)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相对论简介专项训练及解析答案(7)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强强乘坐速度为0.9c(c为光速)的宇宙飞船追赶正前方的壮壮,壮壮的飞行速度为0.5c,强强向壮壮发出一束光进行联络,则壮壮观测到该光束的传播速度为()A.0.4c B.0.5c C.0.9c D.1.0c2.如图所示,地面上A、B两处的中点处有一点光源S,甲观察者站在光源旁,乙观察者乘坐速度为v(接近光速)的光火箭沿AB方向飞行.两观察者身边各有一只事先在地面校准了的相同的时钟.下列对相关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甲测得的AB间的距离大于乙测得的AB间的距离B.甲认为飞船中的钟变慢了,乙认为甲身边的钟变快了C.甲测得光速为c,乙测得的光速为c-vD.当光源S发生一次闪光后,甲认为A、B两处同时接收到闪光,乙则认为A先接收到闪光3.关于科学家在物理学上做出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申磁感应现象B.爱因斯坦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D.开普勒提出了狭义相对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简谐运动的单摆,其振动能量与振幅和摆球质量无关B.泊松亮斑是光的干涉现象,全息照相利用了激光的衍射原理C.质量、长度、时间的测量结果都是随物体与观察者的相对运动状态而改变的D.高级照相机镜头在阳光下呈现淡紫色是光的偏振现象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没有发现物体的质量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其原因是()A.运动中的物体,其质量无法测量B.物体的速度远小于光速,质量变化极小C.物体的质量太大D.物体质量并不随速度变化而变化6.已知电子的静止能量为0.511MeV,若电子的动能为0.25MeV,则它所增加的质量 与静止质量0m的比值近似为()mA.0.1B.0.2C.0.5D.0.97.世界上各式各样的钟:砂钟、电钟、机械钟、光钟和生物钟.既然运动可以使某一种钟变慢,它一定会使所有的钟都一样变慢.这种说法是()A.对的,对各种钟的影响必须相同B.不对,不一定对所有的钟的影响都一样C.A和B分别说明了两种情况下的影响D.以上说法全错8.如图所示,在一个高速转动的巨大转盘上放着、、三个时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钟走时最慢,时钟走时最快B.时钟走时最慢,时钟走时最快C.时钟走时最慢,时钟走时最快D.时钟走时最慢,时钟走时最快9.如图所示,一辆由超强力电池供电的摩托车和一辆普通有轨电车,都被加速到接近光速;在我们的静止参考系中进行测量,哪辆车的质量将增大()A.摩托车B.有轨电车C.两者都增加D.都不增加10.假设甲在接近光速的火车上看地面上乙手中沿火车前进方向放置的尺,同时地面上的乙看甲手中沿火车前进方向放置的相同的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看到乙手中的尺长度比乙看到自己手中的尺长度大B.甲看到乙手中的尺长度比乙看到自己手中的尺长度小C.乙看到甲手中的尺长度比甲看到自己手中的尺长度大D.乙看到甲手中的尺长度与甲看到自己手中的尺长度相同11.关于相对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宇宙飞船的运动速度很大,应该用相对论计算它的运动轨道B.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光速C.相对论彻底否定了牛顿力学D.在微观现象中,相对论效应不明显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因其局限性而没有存在的价值B.物理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经典力学有它的适用范围C.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是对经典力学的全盘否定D.经典力学对处理高速运动的宏观物体具有相当高的实用价值13.麦克斯书认为:电荷的周围存在电场,当电荷加速运动时,会产生电磁波。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5)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5)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物理学家的成就正确的是()A.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C.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D.奥斯特发现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有:电场强度FEq=,电容QCU=,加速度Fam=C.库仑通过实验得出了库仑定律,并用扭秤实验最早测量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D.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新核原子序数比原来原子核序数增加13.在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密立根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C.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4.下列选项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富兰克林命名了正、负电荷B.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库仑扭秤实验确定库仑定律C.麦克斯韦提出电荷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电场D.法拉第为了简洁形象描述电场,提出电场线这一辅助手段5.2014年,我国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取得世界级成果。
实验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发现电荷量都是某个最小值的整数倍C.牛顿运用理想斜面实验归纳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D.库仑做库仑扭秤实验时采用了归纳的方法6.科学发现或发明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青年人应当崇尚科学在下列关于科学发现或发明的叙述中,存在错误的是A.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B.库仑发明了“扭秤”,准确的测量出了带电物体间的静电力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D.法拉第经历了十年的探索,实现了“电生磁”的理想7.关于物理学家做出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韦伯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C.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D.安培观察到通电螺旋管和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奥斯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认为永磁体的磁场和通电导线的磁场均由运动电荷产生B.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认为永磁体的磁场和通电导线的磁场均由运动电荷产生C.根据“分子电流”假说,磁铁受到强烈振动时磁性会减弱D.根据“分子电流”假说,磁铁在高温条件下磁性会减弱9.物理学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发展过程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B.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应用了牛顿第三定律D.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心系“磁生电”思想是受到了安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启发10.人类在对自然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考物理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物理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生活中的圆周运动1.如图,在竖直平面内,一半径为R 的光滑圆弧轨道ABC 和水平轨道PA 在A 点相切.BC 为圆弧轨道的直径.O 为圆心,OA 和OB 之间的夹角为α,sinα=35,一质量为m 的小球沿水平轨道向右运动,经A 点沿圆弧轨道通过C 点,落至水平轨道;在整个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及轨道作用力外,小球还一直受到一水平恒力的作用,已知小球在C 点所受合力的方向指向圆心,且此时小球对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1)水平恒力的大小和小球到达C 点时速度的大小; (2)小球到达A 点时动量的大小; (3)小球从C 点落至水平轨道所用的时间. 【答案】(15gR(223m gR (3355R g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小球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受力分析、动量、斜下抛运动及其相关的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的能力.解析(1)设水平恒力的大小为F 0,小球到达C 点时所受合力的大小为F .由力的合成法则有tan F mgα=① 2220()F mg F =+②设小球到达C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v F m R=③由①②③式和题给数据得034F mg =④5gRv =(2)设小球到达A 点的速度大小为1v ,作CD PA ⊥,交PA 于D 点,由几何关系得 sin DA R α=⑥(1cos CD R α=+)⑦由动能定理有22011122mg CD F DA mv mv -⋅-⋅=-⑧由④⑤⑥⑦⑧式和题给数据得,小球在A 点的动量大小为 1232m gR p mv ==⑨ (3)小球离开C 点后在竖直方向上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 .设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初速度为v ⊥,从C 点落至水平轨道上所用时间为t .由运动学公式有212v t gt CD ⊥+=⑩ sin v v α⊥=由⑤⑦⑩式和题给数据得355R t g=点睛 小球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是常见经典模型,此题将小球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受力分析、动量、斜下抛运动有机结合,经典创新.2.如图所示,水平转盘可绕竖直中心轴转动,盘上放着A 、B 两个物块,转盘中心O 处固定一力传感器,它们之间用细线连接.已知1kg A B m m ==两组线长均为0.25m L =.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8m F N =.A 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5μ=,B 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0.1μ=,且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两物块和力传感器均视为质点,转盘静止时细线刚好伸直,传感器的读数为零.当转盘以不同的角速度勾速转动时,传感器上就会显示相应的读数F ,g 取210m/s .求:(1)当AB 间细线的拉力为零时,物块B 能随转盘做匀速转动的最大角速度; (2)随着转盘角速度增加,OA 间细线刚好产生张力时转盘的角速度;(3)试通过计算写出传感器读数F 随转盘角速度ω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在图乙的坐标系中作出2F ω-图象.【答案】(1)12/rad s ω= (2)222/rad s ω= (3)2252/m rad s ω=【解析】对于B ,由B 与转盘表面间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由向心力公式有:2212B B m g m L μω=代入数据计算得出:12/rad s ω=(2)随着转盘角速度增加,OA 间细线中刚好产生张力时,设AB 间细线产生的张力为T ,有:212A A m g T m L μω-=2222B B T m g m L μω+=代入数据计算得出:222/rad s ω= (3)①当2228/rad s ω≤时,0F =②当2228/rad s ω≥,且AB 细线未拉断时,有:21A A F m g T m L μω+-=222B B T m g m L μω+=8T N ≤所以:2364F ω=-;222228/18/rad s rad s ω≤≤ ③当218ω>时,细线AB 断了,此时A 受到的静摩擦力提供A 所需的向心力,则有:21A A m g m w L μ≥所以:2222218/20/rad s rad s ω<≤时,0F =当22220/rad s ω>时,有21A A F m g m L μω+=8F N ≤所以:2154F ω=-;2222220/52/rad s rad s ω<≤若8m F F N ==时,角速度为:22252/m rad s ω=做出2F ω-的图象如图所示;点睛:此题是水平转盘的圆周运动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正确地确定研究对象,搞清向心力的来源,结合临界条件,通过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3.如图所示,质量m =3kg 的小物块以初速度秽v 0=4m/s 水平向右抛出,恰好从A 点沿着圆弧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知识点训练及答案(4)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知识点训练及答案(4)一、选择题1.今年是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100 周年。
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预言的,即任何物体加速运动时给宇宙时空带来的扰动,可以把它想象成水面上物体运动时产生的水波。
引力波在空间传播的方式与电磁波类似,以光速传播,携带有一定能量,并有两个独立的偏振态。
引力波探测是难度最大的尖端技术之一,因为只有质量非常大的天体加速运动时才会产生较容易探测的引力波。
2016 年2 月11 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宣布探测到了引力波,该引力波是由距离地球13 亿光年之外的两个黑洞合并时产生的。
探测装置受引力波影响,激光干涉条纹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间接探测到引力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引力波是横波B.引力波是电磁波C.只有质量非常大的天体加速运动时才能产生引力波D.爱因斯坦由于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伽利略是实验物理学的奠基人,下列关于伽利略在实验方法及实验成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B.通过实验发现斜面倾角一定时,不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开始滚动,加速度相同C.通过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D.为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了理想实验法3.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下有关物理学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总结并得出了惯性定律B.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C.出色的天文观测家第谷通过观测积累的大量资料,为开普勒的研究及开普勒最终得到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D.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的值4.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祛正确的是()A.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万有引力定律和万有引力常量是牛顿发现并测量出的C.元电荷的数值最先是由库仑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的D.电场这个“场”的概念最先是由法拉第提出的5.下列有关物理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不仅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也适用于微观、高速运动的物体B.力的单位“N”是基本单位,加速度的单位“m/s2”是导出单位C.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库仑定律,并利用扭秤实验较准确地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D.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电场强度越大的地方电势越高6.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2024届高考物理压轴题专项训练:用力学三大观点处理多过程问题(解析版)(共23页)
压轴题用力学三大观点处理多过程问题1.用力学三大观点(动力学观点、能量观点和动量观点)处理多过程问题在高考物理中占据核心地位,是检验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标准。
2.在命题方式上,高考通常会通过设计包含多个物理过程、涉及多个力学观点的复杂问题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些问题可能涉及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能量转换和守恒、动量变化等多个方面,要求考生能够灵活运用力学三大观点进行分析和解答。
3.备考时,学生应首先深入理解力学三大观点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掌握相关的物理公式和定理。
其次,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注重对多过程问题的训练,学会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简单过程进行分析和处理。
考向一:三大观点及相互联系考向二:三大观点的选用原则力学中首先考虑使用两个守恒定律。
从两个守恒定律的表达式看出多项都是状态量(如速度、位置),所以守恒定律能解决状态问题,不能解决过程(如位移x,时间t)问题,不能解决力(F)的问题。
(1)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优先考虑使用两个守恒定律。
(2)若物体(或系统)涉及速度和时间,应考虑使用动量定理。
(3)若物体(或系统)涉及位移和时间,且受到恒力作用,应考虑使用牛顿运动定律。
(4)若物体(或系统)涉及位移和速度,应考虑使用动能定理,系统中摩擦力做功时应用摩擦力乘以相对路程,动能定理解决曲线运动和变加速运动特别方便。
考向三:用三大观点的解物理题要掌握的科学思维方法1.多体问题--要正确选取研究对象,善于寻找相互联系选取研究对象和寻找相互联系是求解多体问题的两个关键。
选取研究对象后需根据不同的条件采用隔离法,即把研究对象从其所在的系统中抽离出来进行研究;或采用整体法,即把几个研究对象组成的系统作为整体进行研究;或将隔离法与整体法交叉使用。
通常,符合守恒定律的系统或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系统,宜采用整体法;在需讨论系统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宜采用隔离法;对于各部分运动状态不同的系统,应慎用整体法。
2025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01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多过程问题(附答案解析)
第1页(共24页)2025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01匀变
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多过程问题模型归纳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模型
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
量(包括已知量、待求量
和为解题设定的中间
量)
没有涉及的物理量适宜选用的公式v 0、v 、a 、t
x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 =v 0+at v 0、a 、t 、x
v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 =v 0t +12at 2v 0、v 、a 、x
t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 2-v 20=2ax v 0、v 、t 、x a [平均速度公式]x =v +v 02t 注:基本公式中,除时间t 外,x 、v 0、v 、a 均为矢量,可以用正、负号表示矢量的方向。
一般情况下,我们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与初速度同向的物理量取正值,与初速度反向的物理量取负值。
当v 0=0时,一般以a 的方向为正方向。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
推论
公式适用情境(1)物体在一
段时间内的平v =v =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v n =x n +x n +12T
=。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3)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3)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只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不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B.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了引力常量的数值C.万有引力的发现,揭示了自然界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D.地球绕太阳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在近日点和远日点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大小是相同的2.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古人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下面哪位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A.库仑 B.安培 C.富兰克林 D.伏打3.在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以下对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牛顿运用理想实验法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安培总结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C.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时空观D.第谷通过大量的观测数据,归纳得到了行星的运行规律4.物理学中最早使用理想实验方法、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和发现电流磁效应分别由不同的物理学家完成,他们依次是()A.伽利略、牛顿、法拉第和奥斯特B.牛顿、卡文迪许、洛伦兹和安培C.伽利略、卡文迪许、库仑和奥斯特D.伽利略、牛顿、库仑和洛伦兹.5.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以下符合史实的是( )A.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C.惠更斯总结出了折射定律D.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利用双缝干涉实验首先发现了光的干涉现象6.以下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伽利略总结了导师第谷留下的大量天文观测数据,发现了行星三大定律B.库仑采用放大法,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因此被誉为第一个称量地球质量的人C.法拉第首先提出了电场的概念,而且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他又引入了电场线的概念D.牛顿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了深入仔细的研究,将理想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牛顿、秒B.开普勒通过对行星运动规律的研究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D.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偏转8.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A.爱因斯坦为了解释黑体辐射,提出了能量量子假说,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B.汤姆孙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从而敲开了原子的大门C.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D.卢瑟福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9.2014年,我国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取得世界级成果。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2)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2)一、选择题1.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选项中说法全部正确的是( )①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被誉为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人②富兰克林通过油滴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定了电荷量e的数值③法拉第提出了场的概念并用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④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⑤汤姆孙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⑥库仑利用扭秤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数值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④⑤⑥ D.③④⑥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有:电场强度FEq=,电容QCU=,加速度Fam=C.库仑通过实验得出了库仑定律,并用扭秤实验最早测量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D.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新核原子序数比原来原子核序数增加13.下列选项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富兰克林命名了正、负电荷B.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库仑扭秤实验确定库仑定律C.麦克斯韦提出电荷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电场D.法拉第为了简洁形象描述电场,提出电场线这一辅助手段4.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祛正确的是()A.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万有引力定律和万有引力常量是牛顿发现并测量出的C.元电荷的数值最先是由库仑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的D.电场这个“场”的概念最先是由法拉第提出的5.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古人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下面哪位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A.库仑 B.安培 C.富兰克林 D.伏打6.在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以下对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牛顿运用理想实验法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安培总结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C.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时空观D.第谷通过大量的观测数据,归纳得到了行星的运行规律7.物理学中最早使用理想实验方法、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和发现电流磁效应分别由不同的物理学家完成,他们依次是()A.伽利略、牛顿、法拉第和奥斯特B.牛顿、卡文迪许、洛伦兹和安培C.伽利略、卡文迪许、库仑和奥斯特D.伽利略、牛顿、库仑和洛伦兹.8.以下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伽利略总结了导师第谷留下的大量天文观测数据,发现了行星三大定律B.库仑采用放大法,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因此被誉为第一个称量地球质量的人C.法拉第首先提出了电场的概念,而且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他又引入了电场线的概念D.牛顿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了深入仔细的研究,将理想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9.科学发现或发明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青年人应当崇尚科学在下列关于科学发现或发明的叙述中,存在错误的是A.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B.库仑发明了“扭秤”,准确的测量出了带电物体间的静电力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D.法拉第经历了十年的探索,实现了“电生磁”的理想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了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C.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现象,推动了量子理论的发展D.光照在金属板上时,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现象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11.下列说法不符合物理学史的是()A.牛顿对引力常量G进行准确测定,并于1687年发表在其传世之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B.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通过几个铅球之间万有引力的测量,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C.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理论,使人们认识到经典力学理论一般不适用于微观粒子的运动D.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是开普勒在其导师第谷留下的观测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和研究出来的12.在处理某些物理问题时,人们常常采取建立理想化模型的方法进行研究。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考物理专项突破模拟试题(一模二模)含解析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考物理专项突破模拟试题(一模)一、单项选一选: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因此4月24日定为“中国航天日”。
52年过去了,东方红一号仍然在太空飞行,运行在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286千米的椭圆轨道上,卫星质量173千克,运行周期114分钟。
则( )A. 东方红一号在近地点的运行速率比远地点小B. 东方红一号在近地点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比远地点小C. 地球位于东方红一号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D. 东方红一号的运行周期大于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2. 高压电线落地可能导致行人跨步电压触电。
如图所示,若高压输电线掉落在水平地面上的O点,且O点附近地质结构分布均匀,将在地面形成以O为圆心的一系列同心圆等势线。
则( )A. 图中A 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 点的电场强度B. 图中A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 点的电场强度C. 行人无论向哪个方向跨步,两脚间距离越大跨步电压越大D. 行人无论向哪个方向跨步,两脚间距离越大跨步电压越小3. 如图甲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向右传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7个质点,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均为d 。
t =0时该波传播到质点1,且质点1向下运动,时0t刻该波次出现如图乙所示的波形,则( )A. 时质点2向下运动 B. 时质点5的速度为00t 0t C. 该波的波长为10d D. 该波的波速为012d t 4. 图甲所示为生活中巧妙地利用两根并排的竹竿,将长方体砖块从高处运送到低处的场景。
将竹竿简化为两根平行放置,粗细均匀的圆柱形直杆,砖块放在两竹竿的正中间,由静止开始从高处下滑,图乙所示为垂直于运动方向的截面图(砖块截面为正方形)。
若仅将两竹竿间距增大一些,则砖块( )A. 下滑过程中竹竿对砖块的弹力变大B. 下滑过程中竹竿对砖块的力没有变C. 下滑的加速度变小D. 下滑到底端的时间变短二、多项选一选: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物理】 高考物理数学物理法专项训练100(附答案)
【物理】 高考物理数学物理法专项训练100(附答案)一、数学物理法1.[选修模块3-5]如图所示,玻璃砖的折射率23n =,一细光束从玻璃砖左端以入射角i 射入,光线进入玻璃砖后在上表面恰好发生全反射.求光速在玻璃砖中传播的速度v 及入射角i .(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c =3.0×108 m/s ,计算结果可用三角函数表示).【答案】83310/v m s =⨯;3sin i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c n v =,83310/2v m s =⨯ 全反射条件1sin C n=,解得C=600,r =300, 根据sin sin i n r =,3sin i =2.质量为M 的木楔倾角为θ (θ < 45°),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当将一质量为m 的木块放在木楔斜面上时,它正好匀速下滑.当用与木楔斜面成α角的力F 拉木块,木块匀速上升,如图所示(已知木楔在整个过程中始终静止).(1)当α=θ时,拉力F 有最小值,求此最小值; (2)求在(1)的情况下木楔对水平面的摩擦力是多少? 【答案】(1)min sin 2F mg θ= (2)1sin 42mg θ 【解析】 【分析】(1)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的平衡,利用正交分解,在沿斜面和垂直斜面两方向列方程,进行求解.(2)采用整体法,对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的平衡,利用正交分解,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方向列方程,进行求解. 【详解】木块在木楔斜面上匀速向下运动时,有mgsin mgcos θμθ=,即tan μθ= (1)木块在力F 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则:Fcos mgsin f αθ=+N Fsin F mgcos αθ+=N f F μ=联立解得:()2mgsin F cos θθα=-则当=αθ时,F 有最小值,2min F mgsin =θ(2)因为木块及木楔均处于平衡状态,整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等于F 的水平分力,即()f Fcos αθ='+当=αθ时,12242f mgsin cos mgsin θθθ='= 【点睛】木块放在斜面上时正好匀速下滑隐含动摩擦因数的值恰好等于斜面倾角的正切值,当有外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列平行于斜面方向的平衡方程,求出外力F 的表达式,讨论F 取最小值的条件.3.图示为直角三角形棱镜的截面,90︒∠=C ,30A ︒∠=,AB 边长为20cm ,D 点到A 点的距离为7cm ,一束细单色光平行AC 边从D 点射入棱镜中,经AC 边反射后从BC 边上的F 点射出,出射光线与BC 边的夹角为30︒,求: (1)棱镜的折射率; (2)F 点到C 点的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厦门物理方法知识点专项训练解析附答案一、选择题1.在物理学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科学家们运用了许多研究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量放大法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法C.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0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2.如图所示,bc为固定在小车上的水平横杆,物块M穿在杆上,靠摩擦力与杆保持相对静止,M又通过轻细线悬吊着一个小铁球m,此时小车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而M、m均相对小车静止,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小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大,M 始终和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当加速度增加到2a时A.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原来的2倍B.细线的拉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C.横杆对M弹力增大D.横杆对M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3.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均匀的绝缘空心斜面ABC放置在水平面上,∠CAB=30°,斜面内部O点(与斜面无任何连接)固定有一正点电荷,一带负电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可以分别静止在M、N、MN的中点P上,OM=ON,OM∥AB,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物体分别在三处静止时所受力的个数一定都是4个B.小物体静止在P点时受到的支持力最大,静止在M、N点时受到的支持力相等C.小物体静止在P点时受到的摩擦力最大D.当小物体静止在N点时,地面给斜面的摩擦力为零4.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沙漏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
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A.c对b的支持力减小B.c对b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平行斜面向上C.地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向右D.地面对c的摩擦力增大5.两个质量均为m的A、B小球用轻杆连接,A球与固定在斜面上的光滑竖直挡板接触,B球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A、B均处于静止,B球没有滑动趋势,则A球对挡板的压力大小为A.mg tanθB.2tanmgθC.tanmgθD.2mg tan θ6.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m和2m,用轻弹簧连接后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对B施加向右的水平拉力F,稳定后A、B相对静止在水平面上运动,此时弹簧长度为l1;若撤去拉力F,换成大小仍为F的水平推力向右推A,稳定后A、B相对静止在水平面上运动,弹簧长度为l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弹簧的原长为122I I+B.两种情况下稳定时弹簧的形变量相等C.两种情况下稳定时两物块的加速度不相等D.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2FI I-7.下列四幅图中包含的物理思想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观察桌面微小形变的实验,利用了等效法B.图乙: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时,运用了微元法C.图丙:利用红蜡块的运动探究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实验,体现了类比的思想D.图丁:伽利略研究力和运动关系时,运用了理想实验方法8.如图所示,物体B放在物体A上,正一起沿光滑的斜面向下滑动,已知A的上表面水平,下列对A、B两物体受力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B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作用B.A对B一定有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C.A对B一定有水平向向左的静摩擦力D.B对A的压力大小应等于B的重力9.如图所示,斜面体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B在外力F1和F2的共同作用下沿斜面体表面向下运动.当F1方向水平向右,F2方向沿斜面体的表面向下时,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同时撤去F1和F2,滑块B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B.若只撤去F1,在滑块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向右C.若只撤去F2,在滑块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向右D.若只撤去F2,在滑块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不变10.如图所示,MON是固定的光滑绝缘直角杆,MO沿水平方向,NO沿竖直方向,A、B 为两个套在此杆上的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用一指向竖直杆的力F作用在A球,使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现将A球沿水平方向向右缓慢拉动一小段距离后,A、B两小球可以重新平衡.则后一种平衡状态与前一种平衡状态相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两小球间的库仑力变大,A球对MO杆的压力变大B.A、B两小球间的库仑力变小,A球对MO杆的压力变小C.A、B两小球间的库仑力变小,A球对MO杆的压力不变D.A、B两小球间的库仑力变大,A球对MO杆的压力不变.11.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当一起向上做加速运动时,若木块不滑动,力F的最大值是()A. B. C. D.12.如图,质量均为m的两个铁块a、b放在水平桌面上,二者用张紧的轻质橡皮绳,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相连,系统都处于静止状态,若用水平外力将a向左由P缓慢移至M处,b未动;撤掉外力后仍都能保持静止,对a、b进行分析,正确的有( )A.铁块a在P、M两点位置所受的摩擦力大小都等于b受的摩擦力大小B.两者对桌面的压力一定都变大C.b与地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一直增大D.天花板对定滑轮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13.从科学方法角度来说物理学中引入“质点”运用了()A.比值定义法B.理想实验法C.建立模型法D.控制变量法14.1916年,爱因斯坦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宇宙中存在引力波,他根据麦克斯韦的观点“电荷周围有电场,当电荷加速运动时,会产生电磁波”,提出了“当物体加速运动时,会辐射出引力波”的观点,这个研究过程采用了类比法。
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A.合力、分力概念的建立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结果,能用实验直接验证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D.研究变速运动时,把变速运动看成很多小段匀速直线运动的累加,采用了微元法15.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B.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引力常量时,应用了放大法C.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加速度Fam,该公式体现了比值定义法D.“总电阻”“交流电的有效值”等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16.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两个量关系的重要方法B.牛顿通过大量实验验证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C.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和逻辑推理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D.法拉第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与他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1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A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B与斜面间无摩擦.在水平向左的推力F作用下,A与B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者无相对滑动.已知斜面的倾角为θ,物体B的质量为m,则它们的加速度a及推力F的大小为()A.a=g sin θ,F=(M+m)g(μ+sin θ)B.a=g cos θ,F=(M+m)g cos θC.a=g tan θ,F=(M+m)g(μ+tan θ)D.a=g cot θ,F=μ(M+m)g18.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C.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D.法拉第通过实验得出了欧姆定律19.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我们首先保持砝码质量不变研究小车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再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研究砝码和加速度的关系最终得到 F = ma ,从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说,这属于( )A.等效替代B.控制变量C.科学假说D.数学归纳20.如图所示,三角形劈块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劈块上放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物块和劈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劈块()A.有摩擦力作用,方向向左;B.有摩擦力作用,方向向右;C.没有摩擦力作用;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21.如图所示,倾角为 的粗糙斜劈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a放在斜劈上,轻质细线一端固定在物体a上,另一端绕过光滑的滑轮固定在c点,滑轮2下悬挂物体b,系统处于静.若将固定点c向左移动少许,而a与斜劈始终静止,则止状态A.斜劈对物体a的摩擦力减小B.斜劈对地面的压力减小C.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增大D.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减小22.学习物理不仅要掌握物理知识,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在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相同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23.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xvt∆=∆,当△t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极限的方法D.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用实验进行了验证24.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楔形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顶角为90°,两底角为α和β;a、b为两个位于斜面上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已知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现发现a、b沿斜面下滑,而楔形木块静止不动,这时楔形木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A.Mg+mgB.Mg+2mgC.Mg+mg(sinα+sinβ)D.Mg+mg(cosα+cosβ)25.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物体A、B叠放在水平面上静止不动,A与B间及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现用水平恒力F拉物体A,A与B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若改用另一水平恒力拉物体B,要使A与B能发生相对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拉物体B的水平恒力至少应大于A.F B.2F C.3F D.4F【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故A错误;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法,所以B选项是正确;C.根据速度定义式,当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时,采用微元法将变速运动等效近似为很多小段的匀速运动,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故选BCD.2.D解析:D【解析】【分析】以小球和物块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横杆对M的摩擦力、弹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对小球研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采用合成法研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细线的拉力与加速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