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国旗国歌及国徽

合集下载

国旗、国徽、国歌课件

国旗、国徽、国歌课件
弘扬国家精神
国歌通常蕴含着国家精神,能够彰显国家的核心 价值观。
促进国际尊重
国歌在国际交往中起到礼仪作用,有助于提升国 家在国际社会的尊重和地位。
尊重国旗国旗、国徽、国歌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公民应遵守国家法律,尊重国 旗、国徽、国歌,维护国家的 尊严和荣誉。
在公共场合和正式场合,公民 应按照规定正确悬挂和使用国 旗、国徽、国歌,不得随意丢 弃、污损或践踏。
国徽的下半部分是谷穗和齿轮的图案,象征 着工农联盟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
蓝色背景
整个国徽置于一个圆形的蓝色背景中,代表 中国人民的和平意愿和广阔胸怀。
D
03 国歌的创作背景与歌词解析
国歌的创作背景
01
《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中华 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是中华儿女为挽救民族危亡 而奋力抗争的旋律。
在设计中,平衡历史传承与现代审 美是非常重要的。国徽既要体现历 史底蕴,也要适应现代审美观念。
中国国徽的特点与内涵
A
天安门城楼
中国国徽的中心部分是金黄色的天安门城楼, 象征着国家的中心和主要政治机构。
五星红旗
在国徽的左上角,镶嵌着大五角星和四颗 小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 团结。
B
C
谷穗和齿轮
02
1935年,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如火如荼,《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斗 志。
03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歌。
国歌的歌词解析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呼唤人们奋起反抗压迫和侵略 ,表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
争精神。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 城!”:强调团结一致,共同抗

中国国旗及国歌简史

中国国旗及国歌简史

中国国旗及国歌简史中国自夏朝以来直至清末,绝大多数年代是没有国旗及国歌的,古代旗帜不少,但人们却不知“国旗”为何物。

最常见的战场上用旌旗,旗上写有军队将领的姓,或者绣上龙、凤,要么是就是麒麟、虎豹、八卦之类表明敌我双方,旗一般是三角形或长方形的,至于国歌是根本没有。

到了清末,国门被打开,清政府不得不适应近代外交的需要,设计一面“国旗”。

于是总理衙门曾向慈禧提交了很多备选方案:八卦旗、麒麟旗、虎豹旗,也有一面与李泰国设计相仿的黄龙旗。

慈禧认准了“龙”是君主的化身,金黄色又是皇家独享的颜色,既然“朕即国家”,那么用黄龙来代表大清,最为合理了。

10月17日,清廷批准了总理衙门的奏议:所有水师船舰均悬挂三角形黄色龙旗,以黄龙旗作为中国官船旗号。

1872年10月4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批准中国轮船桅梢所常挂之式样为三角的旗帜是海军旗。

龙旗要求龙头向上,旗用黄羽纱制,龙身用蓝羽纱制,定于11月1日所有旗帜一律更换。

1881年,洋务大臣李鸿章奏请把三角旗改为纵高三尺、横高四尺的长方形旗帜。

他曾在19世纪60年代上奏过慈禧太后,请求颁制国旗。

1888年10月3日,慈禧太后批准《北洋海军章程》,规定大清国国旗为长方形黄龙旗。

此时清政府的国旗才算最终确定。

但问题又来了,按照国际惯例,国歌与国旗同为国家的象征。

清朝既没有像样的国旗,自然也没有像样的国歌。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幕,1896年,清政府派遣北洋大臣李鸿章作为外交特使赴西欧和俄罗斯作礼节性访问。

在欢迎仪式上,主方要演奏中国的国歌,李鸿章于是临时找了一首七绝诗加以改编,配以古曲,作为国歌临时使用,歌词为:“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云车驾六龙。

”此曲后来改称《李中堂乐》,算是旧中国最早的一首国歌。

1911年清政府效仿西方诸国宣称"立宪",1911年10月4日,清廷谕令内阁:典礼院会同礼部各衙门创作、呈览的“国乐”,以法律条文颁布了国歌,歌名叫《巩金瓯》:“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

国歌、国旗的发展

国歌、国旗的发展

中 华 民 国
铁血十八星旗,
旗帜内外两圈十 八颗金黄色星星 代表关内汉人十 八省,含有强烈 的汉人反抗满族 统治寓意
革命党革命时期多 用此旗。因此在国 民心中具有崇高地 位,因此1912年1月 10日,临时参议院 通过专门决议,使 用五色共和旗,作 为国旗,含“五族 共和”之义
袁世凯将中华民国更改国 号为中华帝国,将民国五 年(即1916年)改为中华 帝国洪宪元年,史称洪宪 帝制,废五色旗,改为中 华帝国旗。
民国初年
《五旗共和歌》 东亚开化中华早, 揖美追欧, 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 民国荣 光, 锦绣山河普照。 我同胞, 鼓舞文明, 世界和平永保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
新中国时期
国旗的设计者
谢谢观看
《李中堂乐》
颂龙旗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大清帝国陆军部成立,谱制了一首陆军军歌 《颂龙旗》,清朝官员们就用这首军歌权代国歌。
《巩金瓯》
1911年10月4日(宣统三年八月十三日)清政府“谕旨颁行”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 首国歌《巩金瓯》,严复作词,名义上爱新觉罗溥侗谱曲,曲谱实际来自康熙时期 的皇室音乐,依照康熙及乾隆时代登基的礼乐编曲,郭曾炘修订。歌词是文言文。 中华民国否认《巩金瓯》曾经是国歌。
其 他 旗 帜
中华苏维埃共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旗 中国共产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瑞 金建立的中央政权机构
伪满洲国国旗 红色代表大和族,蓝色代表汉族,白色 代表蒙古族,黑色代表朝鲜族。旗的底 色黄色代表满族,象征着五族协和,
汪精卫政权国旗 在日本扶持的汪精卫政权所采用之 国旗,该时期在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上方加上三角黄旗
根据孙中山的提议,由陆浩东设计 的青天白日红底,置于红旗的左上 角做为国旗;该旗帜自中国国民党 于广东建立国民政府以来,便被定 为中国国旗,随着北伐战争的层层 推进逐步胜利,青天白日满地红 便随国民革命军由广东省插遍全国, 并且通过国民政府的立法后,于北 伐征战结束后被颁行全国。

国旗国徽国歌党讲稿PPT课件

国旗国徽国歌党讲稿PPT课件

第一部《宪法》予以确认
2015年3月
24
第二部分 国徽
清华大学方案 案 2015年3月
中央美院方
25
第二部分 国徽
梁思成与林徽因
高庄
2015年3月
26
第二部分 国徽
三、国徽相关礼仪知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颁布
1991年3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18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颁布主席令,予以公布,自1991 年10月1日起施行。
21
第二部分 国徽
一、国徽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 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 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 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2015年3月
22
2020/3/3
23
第二部分 国徽
二、国徽的诞生过程
1949年7月
发布征集启示
2015年3月
3
第一部分 国旗
二、国旗的诞生过程
1949年7月4日 发布征集启示
1949年8月20日 3012幅国旗图案精选出38份草图
1949年9月23日 4号图案与32号图案之争
1949年9月25日 座谈代表统一意见
1949年9月27日 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表决通过
1949年9月29日 人民日报刊发国旗图样和制作说明
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毛主席升起第一面五星红 旗
1954年9月 国旗 2015年3月
第一部《宪法》明确五星红旗为宪定
4
第一部分 国旗



3 8

国旗、国徽、国歌课件

国旗、国徽、国歌课件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出舱活动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在舱外挥动中国国旗
1 国徽的悬挂。县级以
上各级人大常委会、县 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 中央军委、各级人民法 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各 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检 察院、外交部、国家驻 外使馆、领馆和其他外 交代表机构,均应当悬 挂国徽。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 政府也可以悬挂国徽。 另外,在天安门城楼、 人民大会堂、县级以上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会 议厅、各级人民法院和 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厅、 出入境口岸的适当场所 也应当悬挂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 军进行曲》。1935年,中国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中 华民族危亡的关头,他们创作了这首歌曲,激励人民奋起抗 战,保卫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数十年来;这首歌在人民群众 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激发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 巨大的作用。因此,在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次全国会议上,把这首歌曲定为代国歌,体现了中国人 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从此,《义勇军进行曲》成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国旗、国中国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 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 族为黄色人种。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每颗小星 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表示人民对党的向心之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 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 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角正对着大星的 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国历代国旗国歌及国徽-文档资料

中国历代国旗国歌及国徽-文档资料

国歌
清末

《巩金瓯》 1911年10月4日(宣统三年八月十三日)清政府“谕旨颁行”了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首国歌《巩金瓯》,严复作词,名义上爱新觉罗溥 侗谱曲,曲谱实际来自康熙时期的皇室音乐,依照康熙及乾隆时代登 基的礼乐编曲,郭曾炘修订。歌词是文言文。大意是:承蒙上天保佑, 永远保佑我们固守疆土。老百姓都欢欣鼓舞,庆幸自己生逢盛世,生 活幸福、吉祥,心情舒畅。大清帝国有上天保佑,会像苍天一样永远 不会塌下来,像大海一样永不枯干。巩,即巩固的意思。金瓯在中国 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以指国土。但这首国歌诞生6天后,辛亥 革命爆发,大清帝国很快就灭亡了。中华民国否认《巩金瓯》曾经是 国歌。
民国北洋政府

辛亥革命成功后,十七省代表在南京开会,筹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代表们拟定为红、黄、蓝、白、黑五色旗,象征汉、蒙、满、回、藏 五个民族共和。1912年1月11日,由孙中山临时大总统颁布各省通用。
中华帝国

袁世凯复辟帝制时,也定制了中华帝国国旗,成为一场闹剧
民国南京政府

由国父孙中山先生以革命先烈陆皓东先生所设计的青天白日旗为蓝本, 加上红色为底色,而形成「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民国十七 年,北伐成功,全国统一,十二月十七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正式经 由国民政府立法通过,颁行全国使用。青色代表光明纯洁、民族和自 由;白色代表坦白无私、民权和平等;红色代表不畏牺牲、民生和博 爱。白日的十二道光芒,代表着一年十二个月,一天十二个时辰;也 象征着国家的命脉,随着时间的前进永存于世界;更鼓舞国人与时俱 进,自强不息。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旗
新中国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 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 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角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 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国旗国歌国徽资料

国旗国歌国徽资料

国旗国歌国徽资料国旗我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她的由来是这样的: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夕,当时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向全国人民、到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发出征集国旗图案的号召。

1949年7 月共征集2992 幅方案。

通过反复比较和挑选,最后选出现在的五星红旗。

这面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是当时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的曾联松同志现任上海日用杂品公司副经理。

国旗的全底是红色,表示热烈,象征革命。

旗面上有五颗星,其中一颗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象征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每个小星都有一角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亿万人民心向中国共产党,象征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团结。

国歌我国现在的国歌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歌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我国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一首抗日革命歌曲,她对激励我国广大人民奋起抗日、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这首歌为我国的代国歌,其目的是要发扬中华民族英勇抗日的革命传统和取得胜利后还必须居安思危的思想。

1978 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曾经通过改定国歌歌词的决定。

但有不同意见。

1982 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国微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夕,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成立了国徽设计小组。

当时参加国徽设计的有我国著名画家、学者和教授。

其中如著名学者、教授梁思成、林辉英,著名画家和教授张停、周令钊等。

他们设计了各种方案。

与此同时,还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了几百幅国徽方案。

中央经过反复挑选和比较然后由中央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两组设计加工,最后确定国徽图案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

用天安门图象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用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

国旗、国徽、国歌的含义及历史介绍,大家赶紧收藏吧

国旗、国徽、国歌的含义及历史介绍,大家赶紧收藏吧

国旗、国徽、国歌的含义及历史介绍,大家赶紧收藏吧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家知道国旗、国徽、国歌的含义及历史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国旗、国徽、国歌的含义介绍中国国旗图案的含义: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其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

一星较大,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三,居左;四星较小,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一,环拱于大星之右。

旗杆套为白色。

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底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

五星红旗的历史:1949年7月14日至8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国内各大报刊刊登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征集国旗图案的启事。

一个月后,筹备委员会共征集到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及海外地区寄来的应征图案 3012 幅。

后于9月开议时,审核通过的共有38幅,最后敲定8幅(?)国旗样式作为备选国旗。

当时最受欢迎的是草案一的设计。

该设计以红底配上黄星,以及一条代表黄河的黄条而成。

红底与黄星为征求新国旗设计稿的必备基本要素,黄星代表共产党或中国人民。

但部分人士认为,中国并非只有黄河一条大河而已,于是衍生出另外两个草案,草案二是二黄条代表黄河,长江,草案三则是三黄条代表黄河,长江,珠江。

但张治中向毛泽东表示,黄条分割红地,如同国家被分裂,应另选作品。

接下来选中了五星红旗。

五星红旗是由上海市民曾联松所设计,原本的图样如草案四,构想主要是表现出中国四个主要社会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另一方面,也隐喻以汉族为中心,其他满、蒙、回、藏等四族共同统一在中国内的含意。

但由于五颗星自上而下排列,似乎隐含阶级地位之分,于是改为环绕大星的设计,并在大星中加入了镰刀铁鎚的标志,后来毛泽东将镰刀铁鎚标志删除,因为考虑既已用四颗小星表示工、农、士、商平等,若再加入工人与农民的象征物,似乎又变得不平等了。

中国历代国旗

中国历代国旗

中国历代国旗国旗,在中国历史上,直到清晚期才开始颁布正式的、现代意义的国旗。

从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共使用过四种国旗,分别为三角黄龙旗、黄龙旗、五色旗和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此外,这段历史时期,中国局势动乱,一些割据或傀儡政权,也称本身是“中央政府”,亦设有各自的“国旗”。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规定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目录中国国旗历史晚清时期的国旗中华民国时期的国旗五色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其他政权的旗帜中华帝国旗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旗帜伪满洲国旗帜中华共和国旗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旗帜中华民国维新政府旗帜伪蒙疆政权旗帜汪精卫伪政权旗帜展开中国国旗历史晚清时期的国旗中华民国时期的国旗五色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其他政权的旗帜中华帝国旗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旗帜伪满洲国旗帜中华共和国旗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旗帜中华民国维新政府旗帜伪蒙疆政权旗帜汪精卫伪政权旗帜展开编辑本段中国国旗历史国旗为代表主权国家的旗帜,是西方主权国家出现后的产物。

16世纪前,尚不存在“民族国家”或“主权”的概念,所以没有象征民族主权国家的国旗。

中国封建时代一般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诗经·小雅·北山》),历代皇朝既没有也不需要国旗。

中国与西方列强密切接触是在19世纪晚清代时期,因发现在外交场合无旗帜代表中国,在窘迫的情况下,清朝政府才开始颁布正式的、现代意义的国旗。

中国历史上,清朝和中华民国时期一共使用过三种国旗,分别为黄龙旗、五色旗和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此外,从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局势动乱,一些割据或傀儡政权,也称本身是“中央政府”,亦设有各自的“国旗”。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规定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中国历史上的国旗三角黄龙旗(1862-1890)黄龙旗(1890-1912)五色旗(1912-1928)青天白日满地红旗(1929-1949)五星红旗(1949-)编辑本段晚清时期的国旗黄龙旗作为中国正式确立的第一面国旗,是在清朝晚期出现的。

国旗、国徽、国歌的含义及历史介绍,大家赶紧收藏吧

国旗、国徽、国歌的含义及历史介绍,大家赶紧收藏吧

国旗、国徽、国歌的含义及历史介绍,大家赶紧收藏吧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家知道国旗、国徽、国歌的含义及历史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国旗、国徽、国歌的含义介绍中国国旗图案的含义: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其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

一星较大,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三,居左;四星较小,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一,环拱于大星之右。

旗杆套为白色。

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底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

五星红旗的历史:1949年7月14日至8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国内各大报刊刊登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征集国旗图案的启事。

一个月后,筹备委员会共征集到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及海外地区寄来的应征图案 3012 幅。

后于9月开议时,审核通过的共有38幅,最后敲定8幅(?)国旗样式作为备选国旗。

当时最受欢迎的是草案一的设计。

该设计以红底配上黄星,以及一条代表黄河的黄条而成。

红底与黄星为征求新国旗设计稿的必备基本要素,黄星代表共产党或中国人民。

但部分人士认为,中国并非只有黄河一条大河而已,于是衍生出另外两个草案,草案二是二黄条代表黄河,长江,草案三则是三黄条代表黄河,长江,珠江。

但张治中向毛泽东表示,黄条分割红地,如同国家被分裂,应另选作品。

接下来选中了五星红旗。

五星红旗是由上海市民曾联松所设计,原本的图样如草案四,构想主要是表现出中国四个主要社会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另一方面,也隐喻以汉族为中心,其他满、蒙、回、藏等四族共同统一在中国内的含意。

但由于五颗星自上而下排列,似乎隐含阶级地位之分,于是改为环绕大星的设计,并在大星中加入了镰刀铁鎚的标志,后来毛泽东将镰刀铁鎚标志删除,因为考虑既已用四颗小星表示工、农、士、商平等,若再加入工人与农民的象征物,似乎又变得不平等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北洋政府


国歌: 《五旗共和歌》1912年1月3日,孙中山在南京组成中华民 国临时政府,教育部对公众征求国歌,后来颁布了中华民 国临时国歌,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谱曲的国歌拟稿,歌 名《五旗共和歌》 《卿云歌》第一次卿云歌为1913年4月8日第一届正式国 会开会典礼时暂用临时国歌,后两句为汪荣宝所添加。 《中华雄立宇宙间》 袁世凯于1915年5月23日令颁采用,王露作曲,荫昌 作词。1916年,袁世凯垮台后,北洋政府总统如走马灯般 更替,张作霖执政时,又将国歌改为《中国雄立宇宙间》 《卿云歌》(第二次)1920年,段祺瑞政府教育部征集国 歌,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作曲家萧友梅作曲,词取自 《尚书大传· 虞夏传》,由汪荣宝改写,是为第二次卿云 歌。卿云歌全歌仅四句16字,并由教育部下令于1921年3
国歌
清末

《巩金瓯》 1911年10月4日(宣统三年八月十三日)清政府“谕旨颁行”了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首国歌《巩金瓯》,严复作词,名义上爱新觉罗溥 侗谱曲,曲谱实际来自康熙时期的皇室音乐,依照康熙及乾隆时代登 基的礼乐编曲,郭曾炘修订。歌词是文言文。大意是:承蒙上天保佑, 永远保佑我们固守疆土。老百姓都欢欣鼓舞,庆幸自己生逢盛世,生 活幸福、吉祥,心情舒畅。大清帝国有上天保佑,会像苍天一样永远 不会塌下来,像大海一样永不枯干。巩,即巩固的意思。金瓯在中国 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以指国土。但这首国歌诞生6天后,辛亥 革命爆发,大清帝国很快就灭亡了。中华民国否认《巩金瓯》曾经是 国歌。
民国南京政府

歌词为国父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时,对全校五百名师生颁布的训 词。 民国十三年(1924年)六月十六日,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国父特亲 临致词并主持开训。在开学典礼前,党国元老胡汉民、戴季陶、廖仲恺及邵 元冲等先生一致认为应该为中山先生准备一份文告,做为训词之用。当时胡 汉民先生首先提笔说:「第一句话,应该是『三民主义,吾党所宗』」,然 后戴、廖、邵诸人,纷纷表示意见,继而串连起来,成为一篇训词,训词的 全文,成为后来的国歌歌词。北伐成功之后,民国十七年,中国国民党选择 三民主义歌歌词为党歌并公开征求伴随音乐。程懋筠先生的作品,获评审委 员一致认同,在139名参赛者中选为第一名,得到500银圆奖金。该曲自民国 十八年(1929年)二月一日起,成为中国国民党党歌。民国十九年(1930年) 三月二十四日,暂代国歌,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六月三日,中央常务委 员会批准了提案。民国三十二(1943年),《三民主义歌》正式成为中华民 国国歌。 《三民主义歌》在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被选择为世界最佳国歌。
中国历代国旗国歌及国徽
国旗
清末

1862年10月17日,清廷批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旗帜方案:所有水 师船舰均悬挂三角形黄色龙旗,以龙旗作为中国官船旗号。1872年10 月4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重申:中国轮船桅梢常挂之主旗式样为三 角形龙旗;旗用黄羽纱制,龙身用蓝羽纱制,龙头向上。并要求11月 1日所有旗帜一律更换。这次,对国旗的质地、图案提出了明确具体 的要求;同时,规定所有中国轮船必须按时用统一的国旗更换旧旗 1881年(光绪七年)9月,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 舰回国后,由于三角形的旗与西方各国军舰上的国旗皆不相同,为和 国际接轨,全力经营北洋海军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经清廷批 准制定了北洋水师军旗的质地、章色,并将黄龙旗改为长方型。1888 年9月,《北洋海军章程》定稿上奏(该章程明确大清国旗为长方 形),获慈禧太后批准。1889年3月,两广总督张之洞要求善后局按 照新规定绘制国旗:兵船国旗改为长方形,黄色,中嵌青色飞龙。5 月,出使美国大臣张荫桓奏请按《北洋海军章程》,以长方形龙旗为 国旗,斜幅龙旗为商旗。是年,新样式的国旗正式启用。从1862年到 1889年,中国近代第一面国旗从雏形到定型历时将近三十年
国徽
民国南京政府

白日的十二曙光表示一年的一十二个月,一天的十二个时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徽
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 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旗
新中国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 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 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角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 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国花
清末

国花:清朝末年,慈禧懿旨,将牡丹正定为国花。慈禧“垂帘听政” 时将牡丹正式定为国花,认为牡丹象征大清盛世,雍容华贵,一派欢 乐祥和的君民共荣的景象,并于颐和园修筑国花台
民国南京政府

1929年,梅花被确定为中华民国国花。 梅有三蕾五瓣,代表三民主义及五权宪法,且梅花凌冬耐寒,其 所表现的坚贞刚洁,足为国人效法。梅开五瓣,象征五族共和,具有 敦五伦、重五常、敷五教的意义;而梅花「枝横」、「影斜」、「曳 疏」、「傲霜」同时亦代表易经中「元」、「贞」、「利」、「亨」 四种高尚德行。
新中国


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根据徐悲鸿的提议,1949年9月27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 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1976年9月,毛泽东去世。10月,华国锋任中共中央主席。1978 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集 体填词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78年12月12 至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华国锋辞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 军委主席职务。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 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撤销1978年3月5日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通过的歌词,恢复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第四章第一 百三十六条第二款:“中华人民洋政府

辛亥革命成功后,十七省代表在南京开会,筹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代表们拟定为红、黄、蓝、白、黑五色旗,象征汉、蒙、满、回、藏 五个民族共和。1912年1月11日,由孙中山临时大总统颁布各省通用。
中华帝国

袁世凯复辟帝制时,也定制了中华帝国国旗,成为一场闹剧
民国南京政府

由国父孙中山先生以革命先烈陆皓东先生所设计的青天白日旗为蓝本, 加上红色为底色,而形成「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民国十七 年,北伐成功,全国统一,十二月十七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正式经 由国民政府立法通过,颁行全国使用。青色代表光明纯洁、民族和自 由;白色代表坦白无私、民权和平等;红色代表不畏牺牲、民生和博 爱。白日的十二道光芒,代表着一年十二个月,一天十二个时辰;也 象征着国家的命脉,随着时间的前进永存于世界;更鼓舞国人与时俱 进,自强不息。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以《国际歌》作为国歌。 《国际歌》(法文:L'Internationale)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著名 的一首歌。这首歌也曾经是世界上最被广泛传唱的歌曲之一。原文 (法语)的歌词由欧仁· 鲍狄埃在1871年所作,皮埃尔· 狄盖特于1888 年为其谱曲。这首歌被翻译成世界上的许多种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