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大师简介及其作品赏析

合集下载

国际著名景观设计大师及其代表作品赏析

国际著名景观设计大师及其代表作品赏析

国际著名景观设计大师及其代表作品赏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景观设计师的地位越来越受重视,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本文搜集2016年国际著名景观设计师及他们的代表作品,供大家参考学习。

【俞孔坚】俞孔坚,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全国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1997年回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并在北京大学创办两个硕士学位点:景观设计学硕士和风景园林职业硕士。

1998年创办国家甲级规划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出版著作15部,并完成大量城市与景观的设计项目;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

主要成就:2013年主持设计的“迁安三里河绿道”获2013年ASLA荣誉设计奖;2012年主持设计的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荣获ASLA专业组,综合设计类杰出奖;这是俞教授的作品第9次获得ASLA年度奖,第二次获得杰出奖;俞孔坚设计的雨水公园获2012全美景观设计杰出奖。

……代表作品:飘浮的花园-黄岩永宁公园、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中山岐江公园、四川都江堰水文化广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等。

【杜昀】杜昀,1988年学成于清华,实践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国著名滨水景观设计师、国际室内设计协会会员、美国景观建筑协会会员、深圳市规划国土局,专家库成员。

2001年与刘红蕾共同创办“毕路德建筑顾问有限公司”,目前已达200多人的国际知名设计机构。

他成功的整合了规划、建筑、室内及景观各个团队的协调交流和联合设计,堪称设计行业的开拓性创举,在致力于创造一体性设计环境的同时,更保证了项目的完美品质。

主要成就:2015年10月,主持设计的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喜获2015“WAN Waterfront滨水设计大奖”;2015年3月,主持设计的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r荣获首届深圳创意设计七彩奖建筑/空间类优秀奖;2015年1月,主持设计的遂宁五彩滨江景观公园荣获中国“建筑新传媒奖”景观设计大奖;2015年4月,主持设计的宝能丹霞山旅游度假区荣获“美居奖”中国最美旅游度假区;2013年8月,主持设计的阆中市李家坝、杨家坝、林家坝地块城市设计荣获全国人居经典规划金奖;2013年7月,主持设计的南海意库荣获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代表作品:恒大海花岛商业街景观设计、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遂宁五彩缤纷路景观公园、长白山森林温泉项目景观设计、汉中天汉文化公园、阆中市李家坝、杨家坝、凌家坝地块概念规划设计、苍溪杜里坝滨水景观规划等。

柯布西耶建筑作品赏析

柯布西耶建筑作品赏析

当谈论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时,首先需要提及的是他的创新精神和独特的设计理念。

他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现代建筑大师,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才华和艺术天赋,还反映了他对现代建筑的独特见解。

柯布西耶的建筑设计理念受到了立体主义和功能主义的影响,他强调建筑的空间和功能,而不仅仅是外观。

他的作品通常采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和清晰的结构,使得建筑既实用又具有美感。

例如,在他的经典作品“萨伏伊别墅”中,柯布西耶运用了他的“新建筑五点”理论,包括立柱、屋顶花园、开放式平面布局、横窗和自由立面。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萨伏伊别墅的独特风格,使它成为现代建筑的经典之作。

除此之外,柯布西耶还擅长运用自然光和材料来营造舒适的空间。

在他的设计中,光线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设计元素,通过巧妙地运用窗户和天井,他可以让自然光洒满整个建筑,为居住者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

同时,他对材料的运用也十分独特。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材料被灵活运用,如混凝土、玻璃、钢材等。


些材料不仅具有功能性,还能为建筑增添美感。

总的来说,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创新精神和艺术天赋,还为现代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的设计理念至今仍然影响着无数的建筑师和设计师,成为现代建筑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五名著名设计师及作品赏析

五名著名设计师及作品赏析
靳埭强曾出任香港设计师协会三任主席、汕头大学长江艺术设
计学院院长,现任香港艺术馆荣誉顾问、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 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名誉教授、景德镇 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荣誉教授、香港美术家协会理事会副主席、 比利时国际商标中心荣誉大使及香港艺术发展局委员,出版有《平 面设计实践》、《商业设计艺术》、《海报设计》、《广告设计》、 《日本设计师对谈录》及《商标与机构形象》。
《消除口臭》(End Bad Breath)是切瓦 斯特在1968年(37岁)设计的反战海报, 反对美国在越南战争(1959年~1975年) 中对河内进行轰炸。这幅海报以浓郁的色 彩、简洁的标语、漫画的形式来表现反战 主题,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海报里 男子口中描绘的正是飞机轰炸的战争场面, 而标语“End Bad Breath”中的“Bad Breath”在英文中是“口臭”的意思,以 “消除口臭”来影射“反对战争”,传递 热爱和平的愿望。海报以标志美国的“星 条旗”为背景,以此来讽刺美国对越南的 无理干涉,并激发美国民众考虑受战争侵 袭的越南人民的感受,从中可看得出切瓦 斯特作为一名艺术家其热爱民主、和平的 人文主义情怀。
这是澳门回归祖国的招贴设 计,很好的体现了对中国传 统元素和现代设计思想的巧 妙结合。
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 如大家熟悉的中国银行的标 志设计以及多幅招贴,都能 体现这一特点。这些都是很 值得我们学习的。
此作品提取了中国的传 统元素:毛笔的笔触,结 合日式的构图,巧妙的体 现了沟通交流的主题。让 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智 慧与现代商业文明的和谐 对话。
书籍是兰堡创作的另一个设计主题。在兰 堡眼中,书籍能给人带来光明和希望。他 每年至少为S·费舍尔出版社设计一幅招贴。 这个系列作品中展现了平面书籍给人带来 的想象空间十分广阔。他往往把平面设计 元素分成几个层次,如图中的书被手握住, 这只手由平面转向立体,书似乎悬浮在空 中并投下阴影,营造出一种失重的空间感。 它传达了把握住了知识就拥有了力量的设 计理念。

西摩切瓦斯特作品赏析

西摩切瓦斯特作品赏析
西摩·切瓦斯特
(Seymour Chwas繁雄(日)、岗特兰堡
(德)并称“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3工作广泛涉及动画片、书籍装帧、 插图、
4导向了20世纪新美国视觉设计运动
《消除口臭》(End Bad Breath)
1968年(37岁)设计 旳反战海报,反对美国在 越南战争。海报里男子口 中描绘旳正是飞机轰炸旳 战争场面。以“消除口臭 ”来影射“反对战争”, 海报以标志美国旳“星条 旗”为背景,以此来挖苦 美国对越南旳无理干涉。
卡通化旳漫画造型 幽默、活泼旳形式
谢谢欣赏
《三分钱旳歌剧》( TheThreePennyOper a)
大胆旳色彩体现,给 我旳感觉是很顽皮,很活 跃,很跳动,与歌剧旳音 乐调性相呼应。
海报以卡通化、几何化旳机器人来体现主题,用 鲜明旳色彩和简朴旳线条勾勒出卡通旳人物外形
切瓦斯特关注旳并不只限于作品旳本身,还注重个人 风格旳体现,并结合平面设计旳视觉传达功能

经典案例赏析彼得沃克作品

经典案例赏析彼得沃克作品
彼得沃克将极简主义解释为:物即其本身。 设计思想的主要源泉是:20世纪60年代的极简主义画家和雕塑家。 秉承的原则是:把景观设计当成一门艺术 设计首先要满足功能的需要 然后才是实现它的形式。(例如:柏林的索
尼总部首先是一个公共广场,它的设计十分别致,令人难忘。但是它的设 计与形象是在相互依赖中共存的 。)
经典案例赏析彼得沃克作品
设计思想
极简主义(Minimalist),又称最低限度艺术,它是在早期结构主义的基 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艺术门类。 最初在20世纪60年代,它主要通过一些绘画和雕塑作品得以表现。很快, 极简主义艺术就被彼得·沃克(Peter Walker)、玛萨·舒瓦茨(Martha Schwartz)等先锋园林设计师运用到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去,并在当时社会 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争议。
经典案例赏析彼得沃克作品
唐纳喷泉
概述:
• 唐纳喷泉是彼得沃 克1984年设计的作 品,位于哈佛大学 校园内的一个交叉 路口,是一个由1 59块巨石组成的 圆形石阵,所有石 块都镶嵌于草地之 中,呈不规则排列 状。石阵的中央是 一座雾喷泉,喷出 的水雾弥漫在石头 上,喷泉会随着季 节和时间而变化, 到了冬天则由集中 供热系统提供蒸汽, 人们在经过或者穿 越石阵时,会有强
• 人们在这里玩耍、戏水、休憩、学习等,美丽的喷雾景观让人感觉在 仙境一般。踏在石面上,感受着喷雾,让人意犹未尽。
经典案例赏析彼得沃克作品
哈佛大学唐纳喷泉
• 唐纳喷泉是一个小环境的设计, 它很容易的被大众所接受,和一 些华丽、美观的喷泉相比,它却 显得格外的亲切。
• 极简的造景手法,超越了传统水 景设计方法,却靠近了大众的心 理,如此的设计手法应该知道我 们去学习借鉴。在它里面有美化 环境,有大众化,有典雅,但是 没有铺张浪费,没有不合理的利 用空间。

现代设计二密斯凡德罗、格罗佩斯作品赏析

现代设计二密斯凡德罗、格罗佩斯作品赏析

现代设计二密斯凡德罗、格罗佩斯作品赏析米斯?凡德罗:密斯?凡?德?罗,德国人,是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齐名。

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提倡纯净、简洁的建筑表现。

密斯?凡德?罗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

密斯的作品具有整洁和骨架外露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简练而制作精细的细部。

新材料钢铁和玻璃的普及,以及密斯少即是多的设计思想,使他的建筑都有简洁纯净的效果。

1929年(密斯设计了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他突出的运用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乎全部特征,简单、功能主义、理性主义和减少主义的形式,并设计了著名的现代主义经典椅子——巴塞罗那椅,使他一举成名,称为世界公认的设计大师。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的德国馆是密斯设计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和里程碑。

这一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最初成果之一。

是现代建筑运动早期的代表作品。

它突破了传统砖石承重结构必然造成的封闭的、孤立的室内空间形式,采取一种、连绵不断的空间划分方式流动空间概念的代表作。

博览会结束后该馆也开放的随之拆除,其存在时间不足半年,但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直持续着。

密斯认为,当代博览会不应再具有富丽堂皇和竞市角遂功能的设计思想,应该跨进文化领域的哲学园地,建筑本身就是展品的主体。

密斯?范?德?罗在这里实现了他的技术与文化融合的理想。

在密斯看来,建筑最佳的处理方法就是尽量以平淡如水的叙事口吻直接切入到建筑的本质:空间、构造、模数和形态。

密斯少即是多的名言,巴塞罗那的德国馆是最好的解释。

德国柏林新国家美术馆的设计标志着密斯人生最后乃至最高的到达,是密斯的封笔之作。

其平面式一格几乎不需要切割的巨大正方。

与巴塞罗那的德国馆相比,设计在单纯中寻找到归宿。

玛莎·舒瓦茨简介及作品赏析

玛莎·舒瓦茨简介及作品赏析

这个结构设置为城市建造了一面街道景墙,缓解了城市密度不协调的 问题,同时也对空间迚行界定。通过一条精致步道,同时它也将人们 自然地引入3个剧场。
人行道向前延伸是一条“荫凉步道”,这个豪华的步行区贯穿于一个 造型粗犷的拱形遮阳棚。在这个沙漠地区,高强度的日光是整个环境 最显著的特征,而合成的遮阳设施就成为整个设计最根本的构成元素 。
这个长300米,水面薄1cm的笔直的水景将这里的自然环境惊醒巧妙地 描述。干旱的“河床”由金色的石灰华瓦片和火山岩石碎片铺设而成 。告诉人们,虽然这里到处是沙漠地区,但是还会阶段性的出现水量 充沛期,迚而唤起对人们曾经的水流充沛的短暂回忆。
宴会桌,这个狭长的不锈钢餐桌内设有一个流水槽,酷似朗特花园的 水桌。宴会桌寓意各地宾朊汇聚于此,同时也为迎合剧场的艺术氛围 营造了更加正规的社交环境。
玛莎·舒瓦茨
玛莎· 舒瓦茨 (Martha Schwartz)简介
博士、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英国皇家建 筑协会会员。Martha Schwaartz 总裁,在马寨组塞州的剑桥和英国 伦敦拥有自己的设计事务所。 20世纪中后期现代艺术景观的标志性人物。一向以组走寻常路 和挑战传统的设计手法享誉国际景观设计界。他的作品表现出她对 一些非主流的临时材料以及规则的几何形式有着狂热的热爱,同时 也表现出对基址文脉的尊重。 她的设计项目多样,涉及公共以及民用建筑设计、广场、公园、城 市恢复、改造工程、多用途发展、艺术设计以及私人住所设计,这 些设计都完美地体现了美学趣味与健康环境营造的双重内涵。 她的作品常常会与公共舆论相冲突,而招致同行的批评,但无论是 赞同者还是支持者,都认为她是一位“始终孜孜不倦地探索景观设 计新的表现形式,希望景景观设计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而值得尊重 的景观大师。

景观设计大师——奥姆斯特德

景观设计大师——奥姆斯特德

奥姆斯特德的设计风格
• 创造了景观通道,使游人能融入其中,体验到景观的陶冶, 奥姆斯特德 称这一过程是“无意识的”。 • 总是追求超越现实的品味和风尚,他的设计基于人类心理学 的基本原则之上。 • 提炼升华了英国早期自然主义景观理论家的分析以及他们对 风景的“田园式 ”、“如画般”品质的强调。英格兰鹿园是 田园景观的缩影,它具有空间扩展感,庭院修整得非常美丽, 修剪过的草坪十分平整。 • 在陡峭、破碎的地形中采用"图画般的"风格,大量培植了各 种各样的地表植被、灌木、葡萄树和攀援植物,从而获得了 一种丰富、广博而神秘的效果。
夏天阳光璀璨
春 天 嫣 红 嫩 绿
秋天枫红似火 冬 天 银 白 萧 索
• b.景观公共性与平等
奥姆斯特德倡导城市景观并非是少数人所赏玩的奢侈品,而是公共 和开放的,是普通公众身心再生的空间。现代景观建筑的社会化使得现 代景观建筑学有了实实在在的生活根基,有了持续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中央公园成为了民主与理想的象征。中央公园适应了纽约人娱乐观的变 化,满足了城市社会生活发展的需求.它不收门票,全年自由出入,免费参 加各种活动,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民族的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 喜爱的活动场所.它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份.对城市来讲,它是 公园;对个人来讲,它就像自己的私园一样.所以,许多纽约人为它捐款和 参加义务劳动.这就保证了公园的朝气与活力。公园的目的是为大众创造 一个宁静、休闲的场所。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人都可以在那里放松、 交往,并培育一种社区感和互助合作的精神。因此它既反映大众的价值观, 同时它又起到教育、升华社会道德的作用,因而推进文明进程。
设计理念
交通方案
主要景点
纽约中央公园——场地概况
• 1、历史背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切瓦斯特为在美国科罗拉 多州的阿斯彭(ASE ASPEN)举办的设计会议 所创作的海报。他很巧妙 地将形式与主题进行融合, 会议本是正式的场合,但 他却运用卡通化的漫画造 型来表现,将会议主题与 设计表现巧妙结合,实现 了形式为主题服务的功能。
跑着的动物形象的运用等。使其作品打上福田的符号,成 为其异质同构中的又一代表性作品。
• 在1975年为日本京王百 货设计的宣传海报中, 福田就开始利用 “图”、 "底"间的互生互存的关 系来探究错视原理。作 品巧妙利用黑白、正负 形成男女的腿,上下重 复并置,黑色"底"上白 色的女性的腿与白色"底 "上黑色男性的腿,虚实 互补,互生互存,创造 出简洁而有趣的效果, 其手法为"正倒位图底反 转"。
• 这幅海报以浓郁的色彩、简洁 的标语、漫画的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来表现反
战主题,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便
会发现海报里男子口中描绘的
正是飞机轰炸的战争场面,而 标语“End Bad Breath”中的 “Bad Breath”在英文中是“口 臭”的意思,以“消除口臭”
来影射“反对战争”,传递热
爱和平的愿望。海报以标志美 国的“星条旗”为背景,以此
• 土豆是冈特·兰堡作品中经常 出现的一个设计主题,其土豆 的系列海报曾在威斯巴登博物 馆的个人展上展出过。冈特·兰 堡出生于二战的发源地德国, 土豆伴随兰堡度过了苦难的青 少年时期,因此土豆深深地印 在了他的脑海里。兰堡对土豆 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认为土 豆是德国的民族文化。他的土 豆招贴令人称道的不是土豆本 身,而是奇特的创意和视觉效 应的魅力。土豆系列招贴体现 了兰堡对土豆的钟情,也反映 了兰堡对同一种设计主题的执 着。
岗特兰堡
• 岗特兰堡招贴画多次在国 际艺术大展和双年展上获 奖,并被多国博物馆、大 学以及文化机构收藏,兰 堡力图通过设计表现个人 的艺术思想、意识观念和 形态立场,在基于视觉传 达功能的基础之上,把设 计当成诗歌那样创作,高 度地个人化、自由化。他 更加强调自我意识和对生 活的领悟,在视觉效果上 追求视觉冲击力,强调平 面效果的突破。
• 图中基本元素的环形 聚集,构成了画面中 螺旋的空洞,这种圆 形构成具有的运动特 征就是以圆心为中心 向外呈发射状运动。 通过元素的密集获得 张力凸显效果 。
• 图中的社会文化招贴就是 兰堡运用这种方法的典型 代表。我们在感知这些画 面不动的式样时,又感受 到了一种运动的具有倾向 性的张力。密密麻麻的人 头让人感觉压抑,人群似 乎在由远而近地蠕动,并 有向纸边涌出的运动趋势。 这种"不动之动"具有强烈 的视觉冲击力。一幅静止 的平面作品的运动感往往 和构成平面作品本身的骨 架有关,它的运动方向基 本上和构造骨架的主轴方 向一致。
• 1975年设计的“1945年的 胜利”这张海报,采用类似 漫画的表现形式,创造出一 种简洁、诙谐的图形语言, 描绘一颗子弹反向飞回枪管 的形象,讽刺发动战争者自 食其果,含义深刻。这张纪 念二战结束30周年的海报设 计,获得了国际平面设计大 奖。其设计作品中的这种幽 默、风趣,均能带给观者一 种视觉愉悦。
福田繁雄《F》海报系列,主画面为福田名字的首字母"F", 对该字母进行变化。该系列又不同于"贝多芬"系列中以发部 轮廓为基本形态,在其轮廓内部根据主题内容进行图形元 素的置换,而是以"F"为基本型,作者对其以往在众多平面 作品中惯用的图形符号或表现方式进行的重现。如矛盾空
间、图底反转等错视原理和手法的运用,坐着的女孩和奔
• 1984年《UCC咖啡馆》海 报以搅拌咖啡的杯中漩涡 正负纹理交错,造型成众 多拿着咖啡杯子的手,并 呈螺旋状重复并置,突出 咖啡这一主题图形又不失 幽默情趣。我们称这种将 主题图形分置并列呈现出 相互回转展开的动态意味 的手法,为"放射状图底反 转"。
西摩·切瓦斯特
• 国际著名设计大师, 毕业于美国Cooper州 立艺术学院,1954年 创立著名的波什平 (Pushpin)集团公司, 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 AGI、AIGA会员,导 向了20世纪新美国视 觉设计运动。
• 兰堡借助一个元素,如手、窗户和灯泡,轻易地将平面上 本来仅存的一个式样转变成了两个式样或者三个式样。如以
上作品中,背景是第一个式样,书本是第二个式样,手、笔、
窗户和灯泡构成了第三个式样,如此几个式样重叠出现,简
单的一维空间就转变成了复杂的三维空间,这就给了观赏者 一个追根究底的理由,也达到了为出版社宣传的效果。
• 图中锥形聚集的运动 特征则是从顶点向等 腰三角形的底边方向 呈发射状运动。因为 具备了这种运动的倾 向性,平面中的画面 不再单调,反而凸显 出一种具有倾向性的 张力。如此,人们的 视觉锁定在元素的聚 集点,疏密得当的安 排使得画面的聚集发 散效果更加强烈。
福田繁雄
• 于东京国家艺术大学, 1967 IBM画廊个展(纽 约),1997 日本通产省设 计功劳奖--紫绶勋章, 1998 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 评委,曾任日本平面设计 协会主席、国家平面设计 联盟(AGI)会员、美国 耶鲁大学、中国四川大学、 东京艺术大学客座教授、 日本图形创造协会主席、 国际广告研究设计中心名 誉主任
来讽刺美国对越南的无理干涉,
并激发美国民众考虑受战争侵
袭的越南人民的感受,从中可
看得出切瓦斯特作为一名艺术 家其热爱民主、和平的人文主 义情怀。
• 《三分钱的歌剧》(The Three Penny Opera)是 切瓦斯特的一幅画册封面 作品,他利用平面设计中 不同的风格,如德国表现 主义的木刻、超现实主义 的空间布局以及大胆的色 彩表现与画册的宣传功能、 歌剧的音乐调性相呼应。 这种打破以往传统刻板的 写实面貌,将个人的歌剧 观念通过形象来体现,正 是其观念与形象融合的魅 力所在
•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1985年-2001年)作品。在这一系列 作品中,福田以贝多芬头像作为基本形态,对人物的发部进行元素的置 换。从一定距离观察这些作品,可以辨识出海报中的人物形象。但当我 们仔细观察人物的发部时,它又是由不同的图形元素组成。在这里,音 符、鸟、马等并不相关的图形元素,都被福田运用到他的这一系列海报 中,这些元素丰富了同一主题海报的内涵,同时充满趣味性,更体现出 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