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双肩明月两袖清风—关东才子王尔烈的传世家训》有感
王尔烈的传世家训观后感
王尔烈的传世家训观后感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东北辽阳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大才子,名叫王尔烈(1727—1801年),字君武,号瑶峰。
他以诗文书法、聪明辩才见称于世,嘉庆年间中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曾当过嘉庆皇帝的老师。
《辽阳县志》称其为“词翰书法著名当世者,清代第一人”。
王尔烈的父亲名叫王缙,曾担任管理学校的小官“学正”,擅长诗词书画。
因此,王尔烈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
有一年春天,王尔烈跟随几个比他大的儿童到村里的学馆报名读书,先生想考考他们的才学,便问道:“世界上什么最肥美?”一个说猪油最肥美,另一个说羊尾巴最肥美。
先生看着王尔烈,王尔烈说:“他们两人说得都不对。
世间最肥美的是春雨。
”“为什么?”先生紧逼不放。
王尔烈解释说:“先生岂不闻‘春雨贵如油’吗?春雨能滋润万物生长,所以说最肥美。
”先生听后点头表示赞许。
接着又问:“世间什么最珍贵?”孩子们有的说金银,有的说珠宝,而王尔烈却说:“世间光阴最珍贵。
”“怎么讲?”王尔烈胸有成竹地说:“古语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先生听后赞扬说:“讲得好!”先生接着又问:“世间什么最顽强?”有的说高山上的松树,有的说深谷里的苔藓。
王尔烈说:“唯有野草最顽强。
”先生问王尔烈为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先生不见白居易咏野草诗中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吗?”先生连连点头称赞:“答得好,收下你!”从此,王尔烈跨入书山学海,刻苦耕耘,终于成为名震东北的大才子。
有一年冬天,王尔烈戴一顶草帽在雪地里玩耍,有一个过路的客商见他穿戴十分滑稽,便随口出句戏谑道:穿冬装,戴夏帽,胡度春秋。
不料王尔烈不饶不让,两眼一眨,以方位对季节,对出下句:走南方,窜北方,混帐东西。
客商不但不恼,反倒夸他“奇才”。
王尔烈幼时曾在家乡魁星楼私学馆就读。
有年秋天,老塾师带着他和另外几个同学一起去郊外游玩。
面对金菊盛开的原野,老塾师联兴大发,当即出对,考众学生。
老塾师所出的上联是:野外黄花,好似金钉钉地。
《关东才子王尔烈的传世家训》观后感
《关东才子王尔烈的传世家训》观后感王尔烈是个“矛盾体”。
一方面,清史稿上没有他的传记,甚至只言片语都没有。
另一方面,有关王尔烈的传说流传甚广,王尔烈在民间有着“极高的知名度”。
“在辽阳历史上,比王尔烈有名气的人很多,但唯独王尔烈的传说最多。
”辽阳市市志办叶红钢主任这样告诉记者。
于是,“王尔烈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成为辽阳史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
最终,答案是:历史上的王尔烈与传说中的王尔烈迥然不同。
持有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一位是杨铸,另一位则是马振文。
前者曾为辽阳市市志办主任、辽阳市档案局局长,后者毕业于东北师大历史系,长年“痴迷历史研究”。
“这两个人可以说是辽阳史学界的泰斗”,叶红钢补充道。
历史上的王尔烈王尔烈究竟当了多大的官?王尔烈出生于雍正五年(1727年),卒于嘉庆六年(1801年),享年75岁。
27岁时考中拔贡生,39岁时考中举人。
随后出任国子监教习、平谷县教谕,这只是八九品级的小官。
不过,从此,王尔烈开始走上仕途。
王尔烈一生都做过什么官,历来众说纷纭。
有的说他做过阁部高官,也有的说他做过封疆大吏。
实际上,王尔烈只是“一个中级的封建文职官僚”。
杨铸的证据是,“王尔烈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为其姨父、姨母六十寿辰祝寿而亲笔撰写的《薛太翁暨德配刘太夫人双寿序》最能说明问题。
”在《寿序》文末,王尔烈自署全衔云:“赐进士二甲传胪,通政司参议,前顺天府丞,提督学正,光禄寺少卿,掌吏科给事中,陕西道监察御史,翰林院编修,翰林院庶吉士,加三级,纪录五次。
”这时,王尔烈已经67岁。
再加上后来嘉庆年间被授予的“侍读学士”和“大理寺少卿”之职,这些,就是王尔烈一生所获得的全部官衔。
那么,这些官职究竟有多大?杨铸曾撰文详尽说明——按清代官制,“提督学政”是主管一省教育的官员。
“顺天府丞,提督学政”是说以顺天府丞管理学政事务。
顺天府乃京畿地区,顺天府尹是正三品的职位,而府丞只是府尹的助手,是四品官。
而“赐进士二甲传胪”是学衔;“加三级、纪录五次”是“京察”或“大考”时获得的荣誉。
推荐-王尔烈家训观看心得体会5篇20XX 精品 精品
王尔烈家训观看心得体会5篇20XX。
王尔烈家训观看心得体会20XX【1】王尔烈家族家规严谨、家风朴厚、家教严正,世代一直秉承着“谨言慎行、宽厚忍让、抱诚守真、廉而不刿”的门风。
先后有30多人考取了进士功名,多人入仕为官。
王尔烈从小就受到深厚的传统文化滋养和严格的家庭伦理教育。
他的祖父王天禄精通儒史与医道,不仅以妙手仁心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更以儒家文化传统教育子孙后代。
父亲王缙学识渊博,酷爱,历来遵循“训士有道,虑事有方”,讲求“尽孝于家,尽敬于师,尽忠于上,尽诚于事”。
良好的家风使王尔烈养成了淳朴笃静的禀赋,铸就了纯正廉明的品格,为其清正的一生打下了深刻的思想烙印。
王尔烈同样重视家教,他为治学之道所作的《学道篇》也用来教育子孙勤勉学习。
“学道者譬如游山,必上绝顶……是故智仁合一,然后君子之学成”,告诫后代不仅要重视学识,还要注重道德,要求“智”和“仁”二者合一并进,这样才算学有所成。
王尔烈临终前还给儿孙留下了这样的家训:“耕田为本,读书为上;居官莫狂,为民莫惘;本事吃粮,筋力求裳;豆腐家长,不可奸商。
”要求后人,无论耕田、读书、居官、为民,都不能气馁,也不能张狂,要凭本事吃饭,靠筋力所得,不可巧取豪夺,毋占他人便宜。
处事者以亏己为尚,交友者以憨重为先,教子者以严厉为本,度日者以勤俭为宗。
时至今日,这些名言仍在关东土地上广为传颂。
王尔烈家训观看心得体会20XX【2】辽阳王尔烈久有文名,有“关东第一才子”的美誉。
人们向来以出众的才学称道他,然而他更是一位正直的清官廉吏,这一点却被其文名所掩盖,常为人忽略。
关于王尔烈一生廉洁清贫的故事很多,而且很感人。
比如他为官有年仍两袖清风,穿着寒酸。
后被委以安徽铜山掌管铸钱之职,但三年之后回京,“除三枚铜钱外,依旧一无所有,两袖清风。
”这三枚铜钱,都是王尔烈当时铸钱的“钱样子”,常年手握,磨得溜平锃亮。
嘉庆感叹地称他为“老实王”,因此加以重赏,为他在家乡辽阳建造府邸,但他却把府邸用以办学,自己只住几间平房。
关东才子王尔烈的传世家训观后感3篇
关东才子王尔烈的传世家训观后感3篇《关东才子王尔烈的传世家训》观后感清代廉吏王尔烈,关东辽阳人。
他有才而廉明,博得“双肩明月”的美誉,嘉庆帝称他为“老实王”。
有一年,他从江南主考回京,嘉庆问:“老爱卿家境如何?”他答道:“臣家有茅屋三间,里面半藏农器半藏书;还有薄田数亩,那是一望春风一望雨啊!”嘉庆欢喜地说:“老爱卿为官清廉,朕是知道的。
这样吧,你去安徽铜山掌管铸钱,在那里任职三年,也许你就富有了。
”历朝历代,掌管铸钱最是肥缺。
王尔烈上任一晃三年,任满回京。
嘉庆问:“老爱卿,这回可度余年了吧?”王尔烈笑笑说:“臣依旧一无所有。
”嘉庆说:“此言未必是真吧?”王尔烈也不争辩,当即从袖筒里甩出三枚铜大钱,个个磨得锃亮。
原来这是铸钱的样钱,他每天拿着它们去检查铸钱质量,时间久了,都磨得溜光。
嘉庆见状,称赞说:“老爱卿清廉如此,真可谓老实王啊!”王尔烈告老还乡后,嘉庆下令在辽阳为他建了一座翰林府,但他把正厅作了义学,自己只住偏房。
数年后,他的一位学生从京城来看望他,见他的夫人尤氏正在织布,又见室内空无长物,便问:“我老师家境为何如此寒酸呢?”尤氏答道:“你老师一生非法不为,非义不取。
他那点俸禄不够用,所以我就得织布,自食其力。
”嘉庆得知后,降旨拨钱让他赡养晚年,但他用这些钱办了义学,直到去世。
王尔烈身为古人,但其一生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值得党员干部学习和借鉴。
当前,有的党员干部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尚能遵规守矩,但是随着职务的提升和职权的增大,在各种诱惑之下便逐渐把持不住,私欲膨胀、贪图享受,以权谋私、贪腐受贿,最终滑入贪污腐化的深渊。
许多领导干部落马的教训已经告诫我们,作为领导干部,一旦在廉洁问题上出事,贻害无穷。
清正廉洁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之一。
“清正廉洁”四个字对于任何一名领导干部都耳熟能详,但真正能够用心体会它的内涵、掂量它的分量的人并不是很多。
2016专题片《关东才子王尔烈的传世家训》观后感【1】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东北辽阳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大才子,名叫王尔烈,字君武,号瑶峰。
王尔烈家训
王尔烈临终前还给儿孙留下了这样的家训:“耕田为本,读书为上;居官莫狂,为民莫惘;本事吃粮,筋力求裳;豆腐家长,不可奸商。
”时至今日,这些名言仍在关东土地上广为传颂。
下面小编精选了3篇优秀的王尔烈家训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王尔烈家训观后感精选范文一嘉庆三年( 1798年)正月二十三日,王尔烈70 大寿,翰林院为其办寿庆,赠《百寿图》屏风。
寿屏为九扇组合屏风,集当时翰林院及朝廷的达官显宦和学界名流一百二十五人,书画一百二十六“寿”字志贺(其中有一人赠两幅),其中有礼部尚书、《四库全书》总纂纪晓岚的“水墨仙鹤图”,有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刘墉的楷书“寿”字,有《红楼梦》的印行者程伟元的“水墨双松图”等。
在这125人中,仅状元、榜眼、探花就有88 人。
可见王尔列当时名气和影响之大。
寿屏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辽阳博物馆。
此寿屏对研究清代政治、礼仪、书法、绘画的发展具有重大价值。
嘉庆四年( 1799年),七十三岁的王尔烈以大理寺少卿(正四品)告老还乡,回到辽东,在盛京掌教沈阳书院。
二年后的嘉庆六年(1801年),王尔烈病逝,享年七十四岁。
葬于家乡辽阳县风水沟村的南山山麓。
压倒三江,词翰传世名四海王尔烈以诗文书法闻名于乾隆、嘉庆年间,但其作品大多散佚。
著名学者金毓黻苦心搜集,编《瑶峰集》,并收入《辽海丛书》之中,使得王尔烈的诗文作品得以传世。
《瑶峰集》二卷,载录诗七十四首(其中包括友人唱和之作),文九篇,绝大部分都是在故乡之作,尤其是诗作都是游千山时所写。
他写于乾隆四十二年的《自隆阜岭至七岭》,诗中有“二十余年成阔别,漫将尘事述山灵”之句,说明此时他离开千山已经二十多年了。
功成名就的他故地重游,不禁慷慨万千,诗兴大发:《龙泉寺》旧踏龙泉有屐痕,今来西阁阅朝昏。
层轩历落峰峰入,垒障森严日日吞。
瀑水时飞岩际雨,怪松皆走石间根。
幽奇两擅应雄长,一字为褒须更论。
龙泉寺西阁是他当年读书的地方,触景生情,借诗述怀,诗作格调高雅清新,笔意幽深,技巧娴熟。
王尔烈家训观后感
王尔烈家训观后感王尔烈家训观后感王尔烈是乾隆年间进士,最高官职也只做到大理寺少卿,他既不是身居宰辅的重臣,也不是权重一方的封疆大吏,《清史稿》也没有他的传记。
但是,王尔烈在东北却受到传奇式的尊敬。
他被视为东北文人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关东第一才子”,与全国一流才俊比肩。
王尔烈能获此殊荣,原因多多,择其要者有三。
第一,在科举考试中,他创造了东北的第一与唯一。
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恩科殿试中,王尔烈拿到二甲第一名。
一甲只有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第一名也有名目,叫传胪,这四位,再加上殿试之前全国会试的第一名会元,统称为“科举首选”。
从顺治初到光绪末,每三年一次的“正科”,加上不定期的“恩科”,清朝共开科112场,产生状元、榜眼、探花、传胪和会元各112名,总计“首选”560名。
而整个东北地区,王尔烈是进入“首选”名单的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位。
第二,王尔烈确实才华横溢。
王尔烈曾被朝廷任命为“纂修官”,参与编纂《四库全书》。
编纂《四库全书》是乾隆钦定的“国家工程”,“总纂修官”是大名鼎鼎的纪晓岚,几十位纂修官皆为“鸿才硕学”之士。
纂修官也叫“分纂官”,负责校阅一定范围内的图书,对图书文字、内容进行校正、增删,决定弃取,还要“撮举大凡,条举得失,评骘精审”,写出“提要”。
这是编纂工程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此外,王尔烈还“工诗文,善书法”。
他的诗文集有《瑶峰集》两卷。
王尔烈的诗文不乏江南名士的华丽与新巧,更多几分北方才子的奔放与宏阔。
他的书法作品超凡飘逸,落拓不羁,为时人所重。
第三,为官一世,两袖清风。
王尔烈从走上仕途到古稀致仕,岗位屡更。
但不管在中央还是在地方,不管职掌司法还是管理茶汤,他都秉持祖辈家训,“尽忠于上,尽诚于事”,“抱诚守真,廉而不刿”,严格自律,不贪渎,不谄媚,不慕荣利,生前连一部诗稿都没刻过。
为官数十载,回乡时还是“几亩薄田,一望春风一望雨;数间草房,半仓农器半仓书”。
王尔烈的渊博学识和为官操守赢得一片赞誉。
王尔烈观后感
王尔烈观后感王尔烈观后感《关东才子王尔烈的传世家训》观后感王尔烈家族家规严谨、家风朴厚、家教严正,世代一直秉承着“谨言慎行、宽厚忍让、抱诚守真、廉而不刿”的门风。
先后有30多人考取了进士功名,多人入仕为官。
王尔烈从小就受到深厚的传统文化滋养和严格的家庭伦理教育。
他的祖父王天禄精通儒史与医道,不仅以妙手仁心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更以儒家文化传统教育子孙后代。
父亲王缙学识渊博,酷爱读书,历来遵循“训士有道,虑事有方”,讲求“尽孝于家,尽敬于师,尽忠于上,尽诚于事”。
良好的家风使王尔烈养成了淳朴笃静的禀赋,铸就了纯正廉明的品格,为其清正的一生打下了深刻的思想烙印。
王尔烈同样重视家教,他为治学之道所作的《学道篇》也用来教育子孙勤勉学习。
“学道者譬如游山,必上绝顶??是故智仁合一,然后君子之学成”,告诫后代不仅要重视学识,还要注重道德,要求“智”和“仁”二者合一并进,这样才算学有所成。
王尔烈临终前还给儿孙留下了这样的家训:“耕田为本,读书为上;居官莫狂,为民莫惘;本事吃粮,筋力求裳;豆腐家长,不可奸商。
”要求后人,无论耕田、读书、居官、为民,都不能气馁,也不能张狂,要凭本事吃饭,靠筋力所得,不可巧取豪夺,毋占他人便宜。
处事者以亏己为尚,交友者以憨重为先,教子者以严厉为本,度日者以勤俭为宗。
时至今日,这些名言仍在关东土地上广为传颂。
()王尔烈是乾隆年间进士,最高官职也只做到大理寺少卿,他既不是身居宰辅的重臣,也不是权重一方的封疆大吏,《清史稿》也没有他的传记。
但是,王尔烈在东北却受到传奇式的尊敬。
他被视为东北文人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关东第一才子”,与全国一流才俊比肩。
他为官一世,两袖清风。
王尔烈从走上仕途到古稀致仕,岗位屡更。
但不管在中央还是在地方,不管职掌司法还是管理茶汤,他都秉持祖辈家训,“尽忠于上,尽诚于事”,“抱诚守真,廉而不刿”,严格自律,不贪渎,不谄媚,不慕荣利,生前连一部诗稿都没刻过。
为官数十载,回乡时还是“几亩薄田,一望春风一望雨;数间草房,半仓农器半仓书”。
2021年学习王尔烈家训心得
学习王尔烈家训心得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 ___心中。
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家风,我家自然也不例外。
我家的家训是:尊敬老师、长辈、同学和任何有残疾的人;勤劳节俭懂得持家;远亲不如近邻,好好对待邻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些家训,是自古以来存在在每个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它们定为家训,是为了让下一代牢记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璀璨,我会努力做到,同时也会影响周围人,让他们也做到。
我家的家规是:主动向长辈问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捡到钱包等贵重物品必须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业做完了才有娱乐时间;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运动(至少一种)。
这些家规有几项是爷爷奶奶定的,有几项是爸爸妈妈定的,这越来越完善的家规更是让我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进步。
从小,爸爸妈妈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规矩,成就了我现在的成绩。
我家的家风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
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
家风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古人有云:有家规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之家。
有家规、有家训的家庭,属于豪门贵族之家;有家规、有家训、有家风的家庭,属于王侯将相之家。
我希望我家的家训、家规、家风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有朝一日,实现幸福的四大目标:和谐、文明、健康、富有。
王尔烈家族家规严谨、家风朴厚、家教严正,世代一直秉承着“谨言慎行、宽厚忍让、抱诚守真、廉而不刿”的门风。
先后有30多人考取了进士功名,多人入仕为官。
王尔烈从小就受到深厚的传统文化滋养和严格的家庭伦理教育。
他的祖父王天禄精通儒史与医道,不仅以妙手仁心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更以儒家文化传统教育子孙后代。
父亲王缙学识渊博,酷爱读书,历来遵循“训士有道,虑事有方”,讲求“尽孝于家,尽敬于师,尽忠于上,尽诚于事”。
关于王尔烈专题片观后感
关于王尔烈专题片观后感2016关于王尔烈专题片观后感王尔烈是乾隆年间进士,最高官职也只做到大理寺少卿,他既不是身居宰辅的重臣,也不是权重一方的封疆大吏,《清史稿》也没有他的传记。
但是,王尔烈在东北却受到传奇式的尊敬。
他被视为东北文人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关东第一才子”,与全国一流才俊比肩。
王尔烈能获此殊荣,原因多多,择其要者有三。
第一,在科举考试中,他创造了东北的第一与唯一。
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恩科殿试中,王尔烈拿到二甲第一名。
一甲只有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第一名也有名目,叫传胪,这四位,再加上殿试之前全国会试的第一名会元,统称为“科举首选”。
从顺治初到光绪末,每三年一次的“正科”,加上不定期的“恩科”,清朝共开科112场,产生状元、榜眼、探花、传胪和会元各112名,总计“首选”560名。
而整个东北地区,王尔烈是进入“首选”名单的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位。
第二,王尔烈确实才华横溢。
王尔烈曾被朝廷任命为“纂修官”,参与编纂《四库全书》。
编纂《四库全书》是乾隆钦定的“国家工程”,“总纂修官”是大名鼎鼎的纪晓岚,几十位纂修官皆为“鸿才硕学”之士。
纂修官也叫“分纂官”,负责校阅一定范围内的图书,对图书文字、内容进行校正、增删,决定弃取,还要“撮举大凡,条举得失,评骘精审”,写出“提要”。
这是编纂工程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此外,王尔烈还“工诗文,善书法”。
他的诗文集有《瑶峰集》两卷。
王尔烈的诗文不乏江南名士的华丽与新巧,王尔烈专题片观后感清嘉庆三年(1798)正月初六是王尔烈70寿诞,这一天,他收到了前来祝寿的同僚好友所赠送的百寿图屏风。
王尔烈自从45岁时在京师太和殿应殿试,取中二甲一名,赐进士出身,授翰林院编修,到70岁时已为官25年。
25年来,他不管是在京城任四库全书馆纂修官、三能馆纂修、校刊《永乐大典》纂修官、鸿胪寺少卿、光禄寺少卿、通政使参议、吏部给事中、内阁侍读学士、大理寺少卿,还是地方上的陕西道监察御史、提督学政,他都能做到勤于政事,恪于职守,洁身自好,廉洁秉正,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治家为人方面,又能忠信和善,包容规范,内外相应,言行相称,一门家风,厚朴醇正,成为友朋之间和乡亲邻里的楷模,在朝野获得了“神笔书士”“老实王”“十全翰林”等美称。
关于王尔烈家训观后感范文
关于王尔烈家训观后感范文【关于王尔烈家训观后感范文1】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
”说的是孝顺父母是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重要和占据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个家庭都应该首先传承的家风。
罗必炎秉承孝老爱亲、多行善事的家风家训。
他任劳任怨地悉心赡养亲、继、养父母8位老人,用大孝情怀教育子女,四世同堂的家庭重德重孝、相亲和睦。
他的事迹让我感到深深的震撼。
小时候我经常在爸爸、妈妈地怀里撒娇,总是不停地许诺:我长大了以后一定要让你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可是平日里,每当我吃过饭后,经常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爸爸、妈妈却在忙碌地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他们总是先让我品尝,我却习以为常地拿起来就吃;我一旦生病,爸爸、妈妈便忙前忙后,百般照顾,而他们身体不适,我只能问候一下,也没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家风”,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开学第一课》的观看,使我们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诚实、孝道、勤俭、诚恳”等优秀家风熏陶。
今后,我会用好的家风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从而成就自己的一生一世。
【关于王尔烈家训观后感范文2】他小儿惊慌不已,不敢直接告知王尔烈,于是向母亲求情。
他母亲哭求王尔烈,恳请免去此子责罚,王尔烈听后大怒,训其妻子说:吾儿放荡不羁,身犯律条,理应惩处,吾妻若再袒护,惯儿如杀儿,宠儿如诛之。
王尔烈妻子深感惶恐,将王尔烈之意转告幼子,幼子惭愧不已,主动到官府请责,可见王家家教、家风甚严。
王尔烈,字君武,一字仲方,号瑶峰,清代奉天府辽阳州人。
乾隆三十六年进士,中殿试二甲一名,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陕西道监察御史、通政使司参议、鸿胪寺少卿、吏科给事中、光禄寺少卿、顺天府府丞、大理寺少卿、太仆寺少卿等职。
乾隆三十八年出任四库全书纂修官并三通馆纂修官,参与编纂《四库全书》。
王尔烈家训观后感优秀范文古人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齐家”是维系“修身”与“治国”的精神纽带,居家正方能居官正。
学习王尔烈传世家训心得体会范文2017 精品
古人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齐家”是维系“修身”与“治国”的精神纽带,居家正方能居官正。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我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善恶在任何地方都不如在家庭中更具有感染性,在此榜样的力量更为有效,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要传承给自己的儿女,善和恶的因子都具有遗传性。
从近年来曝光的腐败案件看,不少“老虎”“苍蝇”的背后,都呈现出家庭式甚至家族式贪腐的特征,一查就是一串,一抓就是一窝。
刘铁男是“老子办事,儿子收钱”,苏荣是“一人当官全家涉腐,一人落马牵出全家”。
这也从反面告诫我们,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关系到能否守住清正廉洁的大事。
一人不廉,全家不圆。
清廉是从政的“护身符”,也是给家人最好的馈赠。
领导干部关心家人、帮助亲人都是人之常情,但不能让亲情凌驾于原则之上,更不能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一套。
林则徐说过:“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如果有谁铤而走险,等待他的必将是政治上的身败名裂、经济上的倾家荡产、思想上的后悔莫及。
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讲话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好家风是好作风的营养剂,家风正则作风淳;坏家风是坏作风的催化剂,家风不正则很容易导致作风不正、为官不廉。
王尔烈,1727年出生于辽阳州一个世代书香之家,王氏家族历来家规严谨、家风朴厚、家教严正。
他博学多才,为人和善,为官清正,被誉为“关东第一才子”。
该专题片以王氏家规为主题,以讲述王尔烈的生平事迹及其对家规的传承和发扬为主线,从“沐浴家风”到“文压三江”,从“圣谕老实王”到“廉归故里”,旨在让人们在脑海中再一次铭刻下家规家风的观念,在清晰中延续和弘扬优秀的家庭美德,汇聚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家国”文化,历久弥新、代代传承。
关于王尔烈家训观后感范文
关于王尔烈家训观后感范文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
”说的是孝顺父母是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重要和占据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个家庭都应该首先传承的家风。
罗必炎秉承孝老爱亲、多行善事的家风家训。
他任劳任怨地悉心赡养亲、继、养父母8位老人,用大孝情怀教育子女,四世同堂的家庭重德重孝、相亲和睦。
他的事迹让我感到深深的震撼。
小时候我经常在爸爸、妈妈地怀里撒娇,总是不停地许诺:我长大了以后一定要让你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可是平日里,每当我吃过饭后,经常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爸爸、妈妈却在忙碌地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他们总是先让我品尝,我却习以为常地拿起来就吃;我一旦生病,爸爸、妈妈便忙前忙后,百般照顾,而他们身体不适,我只能问候一下,也没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家风”,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开学第一课》的观看,使我们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诚实、孝道、勤俭、诚恳”等优秀家风熏陶。
今后,我会用好的家风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从而成就自己的一生一世。
【关于王尔烈家训观后感范文2】他小儿惊慌不已,不敢直接告知王尔烈,于是向母亲求情。
他母亲哭求王尔烈,恳请免去此子责罚,王尔烈听后大怒,训其妻子说:吾儿放荡不羁,身犯律条,理应惩处,吾妻若再袒护,惯儿如杀儿,宠儿如诛之。
王尔烈妻子深感惶恐,将王尔烈之意转告幼子,幼子惭愧不已,主动到官府请责,可见王家家教、家风甚严。
王尔烈(1727-1801),字君武,一字仲方,号瑶峰,清代奉天府辽阳州(今辽宁辽阳)人。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中殿试二甲一名,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陕西道监察御史、通政使司参议、鸿胪寺少卿、吏科给事中、光禄寺少卿、顺天府府丞、大理寺少卿、太仆寺少卿等职。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出任四库全书纂修官并三通馆纂修官,参与编纂《四库全书》。
王尔烈家训观后感优秀范文(1)古人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齐家”是维系“修身”与“治国”的精神纽带,居家正方能居官正。
家风家训读后感
家风家训读后感篇一:家风读后感《家风》读后感椿树馆小学二年级一班马梓峻家长对于如今的许多中产来说,家风,可以说是一个久违了的字眼,让人既在意又陌生。
说它熟悉,是因为我们常在一些看清楚影视剧中看到,一些豪门大户、达官贵人十分强调家风,注重诗礼传家;在很多文化典籍中,一些革命先烈、知名学者等,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治家格言”、“家训家规”。
寒假期间,儿子小学姐姐老师给家长布置了一项作业,读《家风》,而且要写读后感,这项任务引发我对这三项我们寻常百姓“家风”的思考。
2021年央视访谈“家风是什么”广受关注赞许。
节目既体现家风传统对中国人的无声滋润和深刻影响,也反映对家风传统日渐流失的无奈和感慨,以及重温家风的热切期盼。
在我看来,央视探讨“家风是什么”,有益于清白、正面家风的传播,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大有裨益。
而拜读了一系列家风的相关文章后让我认识到好的家风可以通过自己及家人的共同努力建立。
并且我认识到通过家风影响社会风气,创建和谐家庭便是创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重要组成部分。
家风又称门风,是指称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传承者处世方法。
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观的力量。
电视里的被采访者回答的很多关于家风的答案都是社会需要的优良传统,这种家风需要大家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如果每个家庭甚至能传承优良的优越家风、伴侣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拥有良好的家风意识,令人心寒的社会道德滑坡,就一定能得到有力遏制。
一个家庭的家风是积极向善的,一个家的大多数家庭成员的品德是纯洁的、高尚的,那么一个社会定然是和谐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国风的基础,家风正则国风清,家风乱,则国风浊。
在现代社会,尽管大多数家庭都即使没有成文的家规,但家家都有家风,大都推崇正直、守法、勤俭、淳朴、孝顺、诚信、友善,求学、上进等,清正家的家风向社会道德注入了正能量,守住了国风的本色。
但是,我们的家风中率性也有一些个性或共性的问题,比如,有的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子女自私自利、不能吃一点亏,有的家庭迷信不良的社会潜规则,把投机取巧、不择手段、托关系走后门、欺诈失信甚至违法乱纪视为能事,有的家庭好吃懒做,有的家庭骄奢淫逸,有的青年人长幼失序??类似不良家风只会向道德道德注入负能量,侵蚀国风。
读《两袖清风》有感读后感2篇
读《两袖清风》有感读后感读《两袖清风》有感读后感精选2篇(一)《两袖清风》是一本富有哲理的书籍,阅读后令我深受启发。
这本书以巧妙的讲述方式,揭示出人生的真谛和价值观。
首先,书中强调了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被忙碌、纷扰的外界影响,追逐物质的繁华和名利的浮华。
而《两袖清风》则提醒我们,要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追求内心的真正满足。
这种内心的平静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困难和压力,并在逆境中保持勇气和坚持。
其次,书中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两袖清风》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是最珍贵的财富。
无论在任何困难的时刻,这个修养和品德会成为我们坚持的动力。
通过塑造自己的高尚品行和健康的心态,我们可以为他人树立榜样,并帮助他人度过困难。
最后,书中还强调了对外界环境的积极影响。
《两袖清风》告诉我们,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影响力,来改变自己身边的世界。
无论是从小事做起,还是参与到更大的公益活动中,我们都可以为社会带来正能量和改变。
这种积极的影响不仅可以使我们自己成长和进步,还可以为他人带来希望和温暖。
综上所述,《两袖清风》是一本令人深思的书籍。
它让我意识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修身养性和对外界环境的积极影响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能够更加注重这些方面,并努力将其应用于自己的实际行动中。
读《两袖清风》有感读后感精选2篇(二)《严师》是一个描写师生关系的作品,通过讲述一位严师的教育故事,展现了师生之间深厚的情感和教育的力量。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触动,有一些感悟和思考。
首先,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严师凭借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不断推动学生进步,让他们充分发挥潜力。
通过艰苦的训练和考验,严师帮助学生锻炼了意志力和毅力,并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成长,塑造他们的人格和品质。
读《两袖清风》有感读后感
读《两袖清风》有感读后感
《两袖清风》是一本富有哲理的书籍,阅读后令我深受启发。
这本书以巧妙的讲述方式,揭示出人生的真谛和价值观。
首先,书中强调了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被忙碌、纷扰的外界影响,追逐物质的繁华和名利的浮华。
而《两袖清风》则提醒我们,要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追求内心的真正满足。
这种内心的平静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困难和压力,并在逆境中保持勇气和坚持。
其次,书中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两袖清风》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是最珍贵的财富。
无论在任何困难的时刻,这个修养和品德会成为我们坚持的动力。
通过塑造自己的高尚品行和健康的心态,我们可以为他人树立榜样,并帮助他人度过困难。
最后,书中还强调了对外界环境的积极影响。
《两袖清风》告诉我们,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影响力,来改变自己身边的世界。
无论是从小事做起,还是参与到更大的公益活动中,我们都可以为社会带来正能量和改变。
这种积极的影响不仅可以使我们自己成长和进步,还可以为他人带来希望和温暖。
综上所述,《两袖清风》是一本令人深思的书籍。
它让我意识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修身养性和对外界环境的积极影响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能够更加注重这些方面,并努力将其应用于自己的实际行动中。
2023年王尔烈观后感,3篇
2023年王尔烈观后感,3篇王尔烈观后感1王尔烈家族家规严谨、家风朴厚、家教严正,世代一直秉承着“谨言慎行、宽厚忍让、抱诚守真、廉而不刿”的门风。
先后有30多人考取了进士功名,多人入仕为官。
王尔烈从小就受到深厚的传统文化滋养和严格的家庭伦理教育。
他的祖父王天禄精通儒史与医道,不仅以妙手仁心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更以儒家文化传统教育子孙后代。
父亲王缙学识渊博,酷爱读书,历来遵循“训士有道,虑事有方”,讲求“尽孝于家,尽敬于师,尽忠于上,尽诚于事”。
良好的家风使王尔烈养成了淳朴笃静的禀赋,铸就了纯正廉明的品格,为其清正的一生打下了深刻的思想烙印。
王尔烈同样重视家教,他为治学之道所作的《学道篇》也用来教育子孙勤勉学习。
“学道者譬如游山,必上绝顶。
是故智仁合一,然后君子之学成”,告诫后代不仅要重视学识,还要注重道德,要求“智”和“仁”二者合一并进,这样才算学有所成。
王尔烈临终前还给儿孙留下了这样的家训:“耕田为本,读书为上;居官莫狂,为民莫惘;本事吃粮,筋力求裳;豆腐家长,不可奸商。
”要求后人,无论耕田、读书、居官、为民,都不能气馁,也不能张狂,要凭本事吃饭,靠筋力所得,不可巧取豪夺,毋占他人便宜。
处事者以亏己为尚,交友者以憨重为先,教子者以严厉为本,度日者以勤俭为宗。
时至今日,这些名言仍在关东土地上广为传颂。
王尔烈观后感2王尔烈是乾隆年间进士,最*职也只做到大理寺少卿,他既不是身居宰辅的重臣,也不是权重一方的封疆大吏,《清史稿》也没有他的传记。
但是,王尔烈在东北却受到传奇式的尊敬。
他被视为东北文人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关东第一才子”,与全国一流才俊比肩。
王尔烈能获此殊荣,原因多多,择其要者有三。
第一,在科举考试中,他创造了东北的第一与唯一。
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恩科殿试中,王尔烈拿到二甲第一名。
一甲只有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第一名也有名目,叫传胪,这四位,再加上殿试之前全国会试的第一名会元,统称为“科举首选”。
双肩明月,两袖清风
双肩明月,两袖清风
王尔烈之家家规严谨、家风朴厚、家教严正,从小就受到深厚的传统文化滋养和严格的家庭伦理教育。
他的祖父王以儒家文化传统教育子孙后代。
父亲讲求“尽孝于家,尽敬于师,尽忠于上,尽诚于事”。
良好的家风使王尔烈养成了淳朴笃静的禀赋,铸就了纯正廉明的品格,为其清正的一生打下了深刻的思想烙印。
王尔烈从政后不仅为官清廉,治家更为严谨,并诫妻以教子。
他为官多年仍两袖清风,穿着寒酸。
后被委以安徽铜山掌管铸钱之职,但三年之后回京,“除三枚铜钱外,依旧一无所有,两袖清风。
”这三枚铜钱,都是王尔烈当时铸钱的“钱样子”,常年手握,磨得溜平锃亮。
王尔烈耄耋之年更是让出嘉庆帝为其所建居所作为义学馆,让更多的家乡士子也能像自己一样读上好书。
今后的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要严格自律,不贪渎,不谄媚,不慕荣利,踏踏实实为群众做做好事。
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提高自身依法办事能力。
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还律己之心,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本色,能够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从政。
今后在生活中加强作风建设,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
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十八届五次全会精神和全市反腐败会
议精神,认真对待手中的权力,树立清正廉洁意识,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认真执行《廉政准则》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在工作中做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促进工作创新,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依法办事能力。
守法遵规、坚持原则、公正办事。
关东才子王尔烈的传世家训专题片观后感
关东才子王尔烈的传世家训专题片观后感2016《关东才子王尔烈的传世家训》专题片观后感辽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辽阳老城西门里路南有一座人称“翰林府”的老宅子,他的主人就是三百年来被广泛赞誉的传奇人物——关东第一才子王尔烈。
王尔烈,字君武,号瑶峰,又名仲方。
工诗文,善书法,才学出众,曾参与纂修《四库全书》。
他一生虽然未出任显要官职,却深得乾隆皇帝的赏识,且声名远播,成为历史上极负盛名的东北文化人。
家学渊源,天资聪颖才过人王尔烈,祖籍河南,明代移住扬州之江都县,明朝末年,其四世祖王行焉任辽东都司指挥,于是“定居于辽阳城南三十里风水沟”。
辽阳城南风水沟就是今天的辽阳市兰家乡风水沟村。
清康熙初年,其曾祖王三益又迁居辽阳城内,从此世居辽阳。
王尔烈家学深厚。
据辽阳王尔烈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辽阳有一个传说,王尔烈的曾祖在修魁星楼时,特意把魁星的笔尖对准了家乡风水沟的方向,想在族人中点出个状元来。
天遂人愿,据记载,历史上王尔烈家族先后共出了30多名进士。
大清王朝雍正五年正月二十三,过年的喜庆还在辽阳城中弥漫,王缙家中又传喜讯:喜添贵子——王尔烈诞生。
出身书香门第、宦官人家的王尔烈,天资聪颖,在其父熏陶下很早就开始接受启蒙教育。
六岁入私塾,塾师崔璨拔贡出身,学富五车,为王尔烈幼年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岁,入辽阳中心庙塾馆读书。
王家家风朴厚,家教严正,王缙虽常年不在家,但为其子积存下两室图书。
据史料记载,王缙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祖父曹寅私交深厚,曹家藏历代典籍甚丰,也为王尔烈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之源。
王尔烈从小就喜爱读书和研习书法,且勤奋好学,学识日渐渊博。
2016王尔烈家训双肩明月两袖清风观后感范文王尔烈,字君武,别名仲方,字君武,号瑶峰,辽阳县贾家堡子人。
以诗文书法、聪明辩才见称于世,是乾隆、嘉庆年间有名的“关东才子”。
他有才而廉明,博得“双肩明月”的美誉,嘉庆帝称他为“老实王”。
少时聪颖才志过人。
王尔烈父亲王缙学识渊博,王尔烈幼年在其父熏陶下开始了启蒙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看《双肩明月两袖清风——关东才子王尔
烈的传世家训》有感
从去年5月22日起,中央纪委监察部在网站和手机客户端推出了“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栏,向全国征集在各地具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的传统家规、家风,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家国”文化,进一步强化对党员干部的传统文化和廉洁从政教育。
历史的尘埃,推开岁月的门扉,让我们来共同感悟,一代关东才子王尔烈的传世家训
王尔烈(1727-1801),字君武,别名仲方,字君武,号瑶峰,辽阳县贾家堡子人。
以诗文书法、聪明辩才见称于世,是乾隆、嘉庆年间有名的“关东才子”。
他有才而廉明,博得“双肩明月”的美誉,嘉庆帝称他为“老实王”。
王尔烈为民育君用心良苦,乾隆有17个儿子,最看重的是15子颙琰。
颙琰14岁被秘定为太子,王尔烈被钦点为老师。
有一日,王尔烈给颙琰布置一道作业,文题是《敲木鱼石》。
王尔烈启发颙琰说:“这块山石,其实一文不值,但不登泰山,不知山高;不涉沧海,不知水深;不于民间苦行,怎能分辨忠奸善恶。
”有了寻找木鱼石这样千辛万苦的经历,颙琰成为皇帝之后,对治理江山社稷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古时,西阁向为高人名士习书泼墨之所,达官显宦下榻之地。
每逢夜阑人静,灯火远烛,树影婆娑。
“西阁客灯”以其独具的风韵而载入史册,成为著名的龙泉十六景之一。
难怪王尔烈几经迁徙求学,最终选中此阁求读求学断断续续达22年。
因爱其灵山胜境,得如情怀,王尔烈竟如醉如痴,常挑灯夜读,通宵达旦,为日后名震中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尔烈作为首屈一指的关东才子,一生结交甚广,无论是其母九十寿辰,还是他本人的七十大寿,从两扇由王尔烈后人捐赠的寿屏上可以看出,许多清朝的当朝大员都和他交往颇深。
纪昀评价王尔烈是鹤立霜林,神骨耸秀……悠然物表,望之如仙。
对于这位详校了165册367卷《四库全书》的同僚,在这几句简短的评价中,看得出君子之交的淡然和景仰。
刘墉赠予王尔烈的诗词“骨气乃有老松格,声名须共古人期”恰到好处。
事实上,在我们实地考证的过程中,关于王尔烈的“压倒三江”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但大多人还是宁愿相信那些杜撰演义过的情节。
时至今日,王尔烈不再单单是一个人,一个名字,而是一种文化符号。
这符号可能包含他的为人、为学、为官方方面面。
解读一代才子王尔烈的过程,也是我们后人从中自省,给出答案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