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下)

前线慰问团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1939年7月,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坚持抗战到 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 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三大口号, 坚决揭露打击汪精卫集团的叛国投降活动,继续争取 同蒋介石集团合作抗日。
蒋介石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大生产运动中,延安干部在纺线
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
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共中央 所在地延安成了革命者向往的‚圣 地‛。大批知识青年冲破国民党的 封锁线奔赴延安。
抗大学员参加延安各界反对 国民党制造分裂投降大会
抗日根据地政治民主、政府廉 洁、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同国民 党统治区政治专制、吏治腐败的局 面,形成鲜明的对照。越来越多的 人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 中看到了未来中国的希望。
在敌后军民的艰苦抗战中,涌现出无 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
赵尚志
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东北抗 日联军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赵尚志、 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先后在 作战中以身殉国。
彭雪枫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 兼政治委员杨靖宇、‚狼牙山五壮 士‛等的伟大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的 民族气节,鼓舞了全国军民,连敌 人也为之震惊。
狼牙山五壮士
游击战
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游击战被 提到战略的地位,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百团大战
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 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
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 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
百姓欢迎凯旋 归来的八路军
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参加中共洛川会议的代表 欢庆抗战胜利的群众
洛川会议地址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本章概述:基本特征:全民族反侵略战争三条基本线索:一对主要矛盾:日本帝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国民党:片面;正面两条抗战路线和两个战场共产党:全面;敌后三个发展阶段:战略防御• 战略相持• 战略反攻一、教学目的: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不断加深的过程以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通过学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巩固所做的努力,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抗战胜利的意义。
通过学习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理解中国共产党实行人民战争路线,开辟敌后根据地的原因和意义。
通过学习中国人民在抗战过程中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使学生明白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保证抗战的最后胜利,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和基本经验,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不断加深。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重大意义。
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进行持久抗战的依据,以及战略和战术原则。
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基本经验。
三、教学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重大意义;开辟敌后战场的依据及战略战术。
专题一:中国抗日战争的战局演变及其胜利的重要意义思考: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日本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史实或事件:1874 年:进犯台湾1895 年:发动甲午战争并侵占台湾1900 年:日本加入八国联军侵华1904 年:日俄战争侵犯中国东北领土和主权1914 年:出兵占德国在华租借地青岛,控制山东1928 年5 月:济南惨案,武力阻止中国统一=>灭亡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1927 年6 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东方会议”,宣示了八条《对华政策纲要》,企图把“满蒙”从中国彻底分割出去,并决心为之诉诸武力。
1927 年7 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呈递了一份秘密奏折,即《田中奏折》,其中提出了日本新大陆政策总战略:“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
综合分析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综合分析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班级:财税四班学号:20153401326姓名:刘洁摘要: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雪洗了中华民族百年同侵略者屡战屡败的耻辱,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转折点。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反侵略战争和全民族的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如何获得胜利,以及具有那些伟大意义,是我们分析的重点。
关键词:伟大胜利主权独立伟大复兴重要意义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发展成军国主义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进一步扩张,开始对外侵略,罪恶的魔爪伸向了中国。
日本计划三个月征服中国,可是一场淞沪会战就打了三个月,彻底粉碎了敌人的妄想。
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一、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从敌方:日本自身进行分析①侵华本身就是错误日本侵华就是为了“征服中国”,直至最后实现征服世界的目标。
但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救药的错误。
日本自从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侵华一直是计划中的事,它目睹了西方列强由资本原始积累到侵略弱国,逐步富强起来,日本想效仿西方国家。
但是时至二十世纪中叶,在全球被压迫的民族都开始反抗,独立图存的风气如火如荼。
西方帝国主义势力日益微弱。
日本侵略中国无疑是吞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②战略问题,目光短浅日本终究只是一个岛国,民族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又贪婪无度。
可谓是有野心却无魄力。
侵华战争已经发动,日本却一直不大举发兵,该大规模发兵之际,又不愿倾全国之力,而是逐次增加兵力。
这是犯了兵家之师团的开进大忌,日本一个师团一个开进中国,但是下场是一个一个陷入泥潭,陷入了六七十个师团在中国大陆。
③能源短缺,珍珠港事件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能源短缺,国内所需的重要能源主要靠进口。
这中情况不利于在战争时期的战略防备,更别说进攻了。
日本这种长期的对外战争,会缺乏长期的不断地物资资源作保障。
1941年日本海军偷袭美国海军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战争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领导的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
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下的抗日战争中展现出巨大的战略智慧和坚定的意志,最终实现了取得伟大胜利的壮举。
一、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始终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宗旨。
面对日本侵略者肆虐的局势,中国共产党毅然决然地肩负起领导抗日战争的重任。
党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于民族解放的事业之中。
在林彪、聂荣臻等将领的英明指挥下,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共同组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了统一战线中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独特局面。
二、抗日战争中的党的决策和战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制定的决策和战略展现出高度的政治智慧和灵活的策略手段。
党在抗战初期就坚持了东北抗战的方针,表明党的领导集体对于形势、战略的准确判断以及果断的决策。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组建的军队——八路军和新四军,成为了抗战主力军,并采取游击战争的战略,有效地削弱了日本侵略者的实力,打乱了他们的战略步骤。
同时,在战略上也兼顾了与中国国民党的合作,党的领导使得民族解放战争取得了有序和统一的指挥体系,形成了抗日战争中各个力量的共同合作。
三、党的政治路线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基石。
党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为指导,坚决贯彻党的政治路线,以求大利民族利益为根本目标,团结全国各阶层的人民,共同抵御敌人的侵略。
党的政治路线凝聚了中国各界人士的共识和共同阵线,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抱团取暖,共担民族大义,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党的思想路线对抗日战争的推动作用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提出并贯彻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路线。
党以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客观规律为准绳,提倡实事求是,坚持群众路线,注重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理论的创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
《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

中流砥柱
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全民参战, 开展了灵活多样的游击战。
中流砥柱
由于敌人的疯狂扫荡和严重的自然灾 害,根据地的生存遭遇严重危机。在极其 困难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延安开展了轰 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为夺取抗战胜利奠 定了物质基础。
中流砥柱
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 奋战,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 战的伟大胜利。1945年9月2日 ,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正式 宣告日本帝国主义的彻底失败 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 利。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走向 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人民解放军在广大人民 的支持下经过三年的英 勇奋战,基本上消灭了 国民党主力部队,迎来 了最终的胜利。
走向 胜利
回望百年历史,我们的国家蒙受了空前 的耻辱和欺凌,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 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 勇奋斗,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胜利,迎来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勿忘 国耻
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侵 华战争。中国人民奋勇反抗,这是十四年抗日战争 的开端,它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勿忘 国耻
1937年7月7日, 日军制造了卢沟桥 事变,发动全面侵 华战争,中国人民 开始了全面抗战。
勿忘 国耻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1937年 12月13日,南京失陷,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达到迅 速灭亡中国的目的,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长达六周的惨绝人寰的 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十分 黑暗的一页。
众志成城
像这样的抗日英雄还有: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吉鸿昌、 佟麟阁、张自忠……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英勇悲壮的感 人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018/11/14
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
16
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 持独立自主原则,既统一,又独立。
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
26
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中的地位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 最大的国家之一,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 侵略者的主要国家。
2018/11/14
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
27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的援助。
苏联是最早为中国抗日战争提供援助的
2018/11/14 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 2
卢沟桥事变与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事端,炮轰宛平城,攻
击卢沟桥,此即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 开始。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动员几乎全部军事力量, 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向华北、华东、华中地区 发起战略进攻。 日军在 1938 年 10 月占领广州、武汉以后,被迫停 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
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总方针,发出了“自己
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
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
2018/11/14
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
21
五、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 进步文化工作
抗日民主运动的开展。
1944年9月,中共参政员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
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召开各党派会议、
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 响应。 抗战文化工作的开展。
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ppt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七七事变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937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的路线,逐 渐得到全国人民的响应,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
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民族团结
01
抗日战争促进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
略的民族大义。
独立自主
重视科技与教育
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认识到科技与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 重要性,只有大力发展科技与教育,才能使国家摆脱落 后挨打的局面。
对国家的启示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抗日战争中,中国遭受了极大的民族屈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主法治建设的缺失。因 此,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保障人民权利,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和前提。
坚持多边主义
抗日战争中,国际社会建立了广泛的反法西斯联盟,这表明坚持多边主义是解决 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只有坚持多边主义,才能实现国际关系的和谐稳定。
06
结论
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
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转折点,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 独立和解放而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
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为中国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02
民族自豪
抗日战争的胜利,证明了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和不可战胜的勇气,提
高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03
国际地位提高
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提高,成为联合国安理
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对世界和平与稳定产生了积极影响。
对亚洲的影响
增强和平意识
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人们更加珍惜和平,认识到战争对人类的毁灭性,增强 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意识。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电子教案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体例胜利备课说明一、单元课标要求基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阐述,本单元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学生将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九一八事变、东北抗联、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知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历史意义;通过了解中共七大,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
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从1931年至1945年这14年间的抗战历史。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三、单元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知道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日本侵华的暴行及抗日战争胜利等史事,但对这些史事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存在时序不明、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等问题。
本单元重在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深入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了解日本的侵华罪行,深刻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四、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和结果。
2.知道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及南京大屠杀等重要史事及其历史意义。
3.知道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不怕牺牲的精神。
4.了解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基本史事,知道抗日根据地建立和发展的情况,理解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对抗战的重要历史意义。
高中历史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后练习题(有答案)

第六讲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A .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B .实行“三三制”原则C .开展整风运动D .推行精兵简政政策2 . 1938 年 10 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改变了侵华战略方针,这是因为A .日军战线太长,兵力与财力不足B .英美等国政府支援强国抗战C .国民政府在抗日问题上出现动摇D .汪精卫成立了效忠日本的伪政权3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A .八七会议B .遵义会议C .中共七大D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4 .“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是哪个时期的象征A .北伐战争B .解放战争C .抗日战争D .十年内战5.1937 年日本积极策划全面侵华的根本原因是A .缓和国内阶级矛盾B .扩大在中国的殖民统治C .摆脱国内经济危机D .制定了所谓的“国策基准”6 .七七事变后全民族的抗战开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中国军队开始抵抗B .国民政府正式宣战C .日本旨在侵略全中国D .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抗战7 .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在A .八七会议B .遵义会议C .瓦窑堡会议D .洛川会议8 .抗战初期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是A .是否抵抗日本侵略B .是否依靠人民群众C .是否合作抗战D .是否积极抗战9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 .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C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D .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10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A .实行全民族抗战B .战争的正义性C .国际反法西斯力量配合D .正确的战略战术11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蒋介石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
其中,最为险恶、影响最大、反共面目也暴露最彻底的一次事件发生在A . 1939 年底B . 1940 年秋C . 1941 年初D . 1943 年夏12 .造成抗战时期蒋介石集团政治态度两面性的主要原因是A .日本灭亡中国的方针没有改变B .中国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C .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D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相互作用二.多项选择题1 .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A .整顿学风B .整顿党风C .整顿文风D .整顿浮夸风E .整顿贪腐风2. 毛泽东在 << 论持久战 >> 中认为抗日战争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的原因是A .中国是大国,地大物博B .日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C .中国在国际上得道多助D .日本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E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人民军队的存在3 .下列有关皖南事变的表述,正确的是A .它是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行为B .英美支持国民党发动C .中国共产党坚决回击顽固派的进攻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完全破裂E .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损失惨重4 .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其具体表现是 A .共产党必须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B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C .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D .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E .必须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5 .下列关于相持阶段两个战场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 .正面战场消极抗战形势恶化B .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的主战场C .敌后战场转变为正面战场D .正面战场仍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牵制日军的作用E .正面战场的战略地位日益降低6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顽固派发动军事进攻,中共中央提出了三大口号,其内容是A .坚持斗争,反对妥协B .坚持抗战,反对投降C .坚持团结,反对分裂D .坚持进步,反对倒退E .坚持向前,反对退步7 .毛泽东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A .统一战线B .土地革命C .武装斗争D .根据地建设E .党的建设8 .日本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和在中国部分地区的殖民统治,犯下了空前严重的罪行,其主要表现是A .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B .实行“三光”政策C .控制铁路交通D .肆意掠夺矿产资源、土地及农产品E .强制推行奴化教育9 .抗战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区别是A .抗战的领导不同B .抗战路线不同C .作战方式不同D .战略地位不同E .战场范围不同10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是A .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的陆军的 74% 以上B .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 287 万人中,有 150 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C .中国为盟国提供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D .苏联出兵击败日本关东军E .美英法等国向中国提供了经济援助或军事合作11 .下列关于延安整风的表述,正确的是A .在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B .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C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D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E .提高了广大党员的思想理论水平,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简答题1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2 .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3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逐步加深,中国各种政治力量分别做出的反映是什么?4.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指出了哪些基本观点 ? 其影响是什么?5.中国共产党处理西安事变和皖南事变的策略方针有何不同 ? 结合事变发生的背景及结果说明上述策略的正确性,其共同作用如何 ? 说明了什么 ?6.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四、材料分析题材料一: 1937年一1942年侵华陆军在日本陆军总数中所占比例: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力可以因此调到其它地方?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反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向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新人教版)-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共两课:“血染的丰碑”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抗日战争的经过、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等内容。
教材通过丰富的历史事实,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和伟大胜利,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抗日战争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抗日战争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重大战役产生浓厚兴趣,但也可能对战争中的一些残酷场面产生抵触情绪。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重要战役、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掌握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日战争的经过、重要战役、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难点:抗日战争中的一些重大战役和事件的背后原因及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经过、重要战役等内容。
2.案例分析法:分析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重大战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抗日战争中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教育法:通过讲述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2.课件:制作抗日战争相关内容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
3.视频资料:抗日战争相关的历史视频资料。
2022年中考历史第一部分知识梳理模块一中国近代史1840_1949第六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

牺牲的精神。
背景 日军占领南京后,企图在台儿庄会师,再合攻徐州。第
台
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儿
1938年3月,北路日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
庄 概况 起抵抗。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被迫撤退
战
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
役 影响 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
Hale Waihona Puke 桂战 役概况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 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1)国民党军队是正面战场抗日的主力。正面战场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正面 战场 (评 价)
(2)正面战场顽强抵抗,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 延长,对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有力地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和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 后游击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事迹,振奋了民族精神,促进了全国的团结
七
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概况
七
(2)保卫北平的战斗异常激烈,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事
(3)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变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也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
影响
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
返回子目录
(1)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 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背 第 (2)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即 景 二 “八路军”;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即“新四军 次” 国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 共 形 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 合 成 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 作 局面开始形成 意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
抗日战争胜利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胜利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
这场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也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
在这场艰苦卓越的斗争中,中国人民表现出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战斗精神,最终赢得了光辉的胜利。
一、背景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日本侵略者明目张胆地挑衅中国,侵占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并于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人民深受压迫,国家面临巨大危机。
二、抗战爆发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北方的鸦片战争纪念碑上设置炮兵,迫使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八年的抗战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伤亡,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坚韧和意志。
三、艰苦抗战中国人民展现出了对敌人的英勇斗争精神。
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建立游击区,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他们牺牲自己的生命,不屈不挠地抵抗敌人的入侵。
四、全民抵抗整个中国人民都加入到抗战的行列中。
无论是士兵、军官、工人、农民还是学生,每个人都为保卫祖国的自由和独立而竭尽全力。
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团结的力量。
五、八年浴血奋战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进行了一系列精彩的战斗。
例如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
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他们永远不会放弃对日本侵略者的抗争。
六、国际支持抗日战争受到了各国的广泛支持和帮助。
苏联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援助者,向中国提供了军事装备、技术指导和经济支持。
其他国家也纷纷向中国提供援助,为中国人民的抗战努力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七、胜利的追求抗日战争的目标是保卫中国的独立和自由。
中国人民坚信胜利的到来,为此不惜一切代价。
他们忍受着数十年的痛苦和伤亡,但从未放弃追求胜利的信念。
八、全面胜利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投降,抗日战争胜利了。
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是中国人民打破侵略者枷锁的共同努力的结果。
中国人民通过抗战取得了胜利,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尊严和荣耀。
结语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设计2024 秋季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 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 唯物史观:通过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时空观念:能够将抗日战争的胜利置于特定的历史时空背景下进行分析,了解其在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3. 史料实证: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文献、图片、影像等史料,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4. 历史解释:能够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分析,理解其原因、过程和影响。
5.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抗日战争的胜利,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2. 分析抗日战争胜利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教参。
2. 相关历史图片、影像资料。
3. 网络资源。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抗日战争胜利的相关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等问题。
3. 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4.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影像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当时的历史场景,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教学全民族坚持抗战讲述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和中国军民的抗战表现。
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以及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
中共七大介绍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
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强调它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讲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形势,以及中国战场的战略反攻。
介绍日本投降的过程和原因。
中考历史6.主题六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主题六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返回目录
台儿 时间 1938年3月开始
指挥者 _李__宗__仁___
庄战
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歼灭日军1
概况
役
万余人
[2014.
_是__抗__战__以__来__中__国__正__面__战__场__取__得__的__最__大__的__一__场__胜__仗__,振奋了中国军民的
1942年1月 1945年2月 1945年9月 《联合国家 雅尔塔会 日本签署 宣言》签署 议召开 投降书
主题六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返回目录
历
史 时
中国:日本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民族危机加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序
经过全民族的英勇抗争,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31~1945年)
(1)政治:中国人民进行了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日本由局部侵华到全
主题六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返回目录
时间 __1_9_3_6___年12月12日 (1)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一二·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西安 背景 (3)_张__学__良___、杨虎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
事变 ,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4)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继续进攻红军
主题六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返回目录
上海守军奋起抗击日军
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 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 军展开战斗[2014.16]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 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主题六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返回目录
特点:抵御日军进攻,保卫徐州;作战 地区集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第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含第6讲伟大的抗日战争)

两次国共合作的比较: 项目 方式 第一次国共合作 党内合作 新三民主义 反帝反封并举 国民大革命失败 革命统一战线 第二次国共合作 党外合作
纲领
任务 结果 战线
没有明确政治纲领
抗日 抗日战争胜利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⑵、中国全民族抗战的主要特点:
①旗帜: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以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为旗帜
2、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改变了广大人民的地位: 受压迫、受奴役 ②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国家 开始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
主人
③极大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推动世界民族运动 发展,增强世界和平力量。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根本原因)
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 ③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④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
4、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中国抗日第一阶段:1931—1937年)局部抗日
⑴、背景: ①九一八后,日本侵华不断加剧,民族面临 的危机空前严重。 ②国民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 ③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宣传与领导。 ⑵、表现:
爱国力量 中国共产党
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史实
前 线 东北军民 抗 日 国民党爱国 官兵
一、五四运动(1919、5、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1、背景:
(1)国际: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指出了解放的道路
北洋军阀统治黑暗,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根本原因) (2)国内: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阶级基础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弱国无外交,国家需强大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⑴、原因 ①根本原因: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②推动因素: 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 ③主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倡议、主导和促成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思考题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 全国性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D)A.台儿庄战役B.雁门关伏击战C.奇袭阳明堡机场D.平型关大捷2.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政府采取的策略是( B )A.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B.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3. 1936年5月,中共中央放弃“反蒋抗日”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的标志是(A)A.《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B.《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C.《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D.《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4. 1936年,东北各抗日武装统一为( A )A.东北抗日联军B.东北义勇军C.东北人民革命军D.抗日游击队5.1938年,国民党战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的取得大捷的战役是(C)A.淞沪战役B.忻口战役C.台儿庄战役D.武汉战役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的中心环节是(B )A.争取中间势力B.发展进步势力C.孤立顽固势力D.打击大资产阶级7. 对党的若干重大的历史问题作出结论,使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一致的文献是(D)A.《改造我们的学习》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新民主主义论》D.《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8. 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A )A.抗日战争B.抗美援朝战争C.中法战争D.解放战争9. 1932年3月,日本在中国扶植成立的傀儡政权是( A )A.“满洲国”B.“国民政府”C.兴亚会D.冀东防共委员会10.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由局部抗战进人全民族抗战的标志是( B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华北事变D.“一二八”事变11. 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 C )A.“联蒋抗日” B.“反蒋抗日”C.“逼蒋抗日” D.“独立抗日”12.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实质是( B )A.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力争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C.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反共投降逆流D.争取民主,防止国民党一党专政13.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的是( D )A.十九路军抗战 B.卢沟桥抗战C.华北事变 D.一二•九运动14. 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大规模破袭进攻战是( A)A.百团大战B.平型关战役C.阳明堡战役D.忻口会战15.1940年,投降日本,建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是( A )A.汪精卫B.段祺瑞C.胡汉民D.石友三16.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分析交战的中日双方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特点是( A )A.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B.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C.战争要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D.中国是正义战争,日本是侵略战争17.延安时期,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主要是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 D )A. 经验主义B. 冒险主义C. 机会主义D. 教条主义18.在20世纪4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整风运动。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是非判断题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在抗战初期,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3、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心放在敌后农村,继续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4、毛泽东认为战略反攻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
(非)5、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游击战争虽然不具有战略地位,但起到了阻止日军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的作用。
()6、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统一,又独立。
()7、对抗日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中国共产党必须贯彻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8、在中国共产党七大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9、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是)10、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是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
()11、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广播“终战诏书”,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战争胜利结束。
()12、中国的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3、美国是最早为中国抗日战争提供援助的国家。
()1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15、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的支持,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二、单项选择题1、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爱国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率领( )奋起抵抗,发动了一•二八淞沪抗战。
A、第十九路军B、第二十九军C、第二十六路军D、第二十五军2、1933年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并谋求同共产党合作。
A、抗日义勇军B、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C、东北抗日联军D、西北抗日联军3、1935年,北平学生在中共号召和领导下举行的抗日救亡运动是()A、一二、三〇运动B、一二•九运动C、一二•一运动D、一•二九运动4、1933年11月,国民党爱国将领蔡廷锴、蒋光鼐以及李济深等发动了抗日反蒋的()A、北京事变B、福建事变C、西安事变D、皖南事变5、1935 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 ),呼吁一致抗日。
中国近代史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一二九运动及其意义
一二九运动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并华北的计划,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其意义
结束了十年内战,促进了二次国共合作实现,迎来了抗日救亡的新局面。
3、抗日战争的胜利的意义
一、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祖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
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三、促进了中华民族大团结;
四、对世界人民战争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期势力作出了
重要贡献,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一个以弱胜强的范例,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
原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华民族空前的觉醒、团结和英勇的抗争,是胜利的决定因素;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
基本经验: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
实现抗日胜利的力量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也不惧怕战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讲:亿兆一心战必胜
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
中 共 八 一 宣 言
瓦窑堡会议旧址
资料链接:中共八一宣言 瓦窑堡会议决议
1935年8月1日,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 团发表《为抗日救国 告全国同胞书》,号 召停止内战,一致抗 日;12月中共在陕北 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 大会议,提出了在抗 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 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 的新政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讲:亿兆一心战必胜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1939年 1月,国民 1.相持阶段国民党内外 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 政策的重大变化 立“防共委员会”,确 定了“防共、限共、溶 共、反共”方针。蒋介 石将“抗战到底”解释 为“恢复到卢沟桥事变 以前的状态”。这标志 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 蒋介石在国民党五 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届五中全会上讲话
国民党中央祭文(节录)
…… 丑虏蚩尤,梗化作乱;爱诛不庭,华夷永判。 仰维功业,广庇万方;佑启后昆,恢廓发扬。 追承绩猷,群情罔懈;保我族类,先灵攸赖。 怀思春露,祀典告成;陈斯俎豆,来格来歆。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讲:亿兆一心战必胜
毛泽东祭文(节录)
张学良与杨虎城
视频:西安事变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讲:亿兆一心战必胜
“西安事变” 的和平解决
周恩来回到延安
中共派周恩来 到西安,参加张学 良、杨虎城与南京 方面的谈判,最终 促成了“西安事变” 的和平解决,“西 安事变”的和平解 决成为时局扭转的 枢纽。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讲:亿兆一心战必胜
2.相持阶段正面战场的重大战役 1939年后,正面战场 也进行过一些较大的战役。 这些战役主要有两次长沙 会战、桂南会战、枣宜会 战等。
枣 宜 会 战 的 炮 兵 阵 地 第一次长 沙会战
桂南会战的摩托化部队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1938.11.12
视频链接:长沙文夕大火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讲:亿兆一心战必胜
大火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0多 亿元,相当于抗战胜利后的 1.7 万亿元;直接死于火灾的有3000 余人。长沙城自春秋战国以来的 文化积累遭到摧残,地面文物惨 遭毁灭。长沙作为中国为数不多 的两千多年城址不变的古城,文 化传承也告中断。
洛川会议旧址
资料链接:中共中央决定及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讲:亿兆一心战必胜
2.采取持久战 的战略方针
毛泽东的《论持 久战》系统阐明了持久 抗战的总方针。他指出, 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属于 中国。抗日战争的发展 进程将分为战略防御、 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 个阶段。
怎样评 价抗日战争 中国民党正 面战场的地 位与作用
答问提示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讲:亿兆一心战必胜
三、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在抗 日战争中坚持全面抗 战路线,坚持敌后游 击战争,维护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团结,加 强根据地建设和自身 建设,从而成为了抗 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中华民族的始祖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讲:亿兆一心战必胜
1937年4月5日,清明节。黄帝陵 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祭祀者……
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代表同祭黄帝陵
视频:同祭黄帝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讲:亿兆一心战必胜
民淞 党沪 军会 队战 阵的 地国
台徐 儿州 庄会 战战 役中 的
视频链接:台儿庄战役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讲:亿兆一心战必胜
国民党军队爱国将士的英勇抗战
在北平南苑战斗 中,第29军副军长佟 麟阁、第 132师师长 赵登禹先后阵亡。在 淞沪会战中,第88师 524 团团附谢晋元率 孤军据守四行仓库, 被上海市民誉为“八 百壮士”。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东北抗日联军抗击日寇
红军北上抗日先 遣队的宣传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讲:亿兆一心战必胜
共产党人与部分国民党人合作抗日
国民党军队中部分 爱国官兵进行了局部抗 战。中国共产党开始了 同这部分国民党官兵的 抗日合作。
中共 代表 与蔡 廷锴 等在 一起
福建事变后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资料链接:中共中央通电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红 军 和 东 北 军 联 欢 《 停 战 议 和 一 致 抗 日 》 通 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讲:亿兆一心战必胜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在 全国抗日救亡高潮的激励下, 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为 实现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 蒋介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西安事变”。
火劫后的长沙城
文 夕 大 火 警 示 钟
火劫后的断垣残壁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讲:亿兆一心战必胜
案例讨论
1、蒋介石的“焦土抗战”政策的 本质是什么? 2、为什么说长沙文夕大火是国民 党政府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和消极防御战 略的后果?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讲:亿兆一心战必胜
第六讲 亿兆一心战必胜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二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中国共产党成为 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三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讲:亿兆一心战必胜
教学案例
案例文本
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
黄帝,轩辕氏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讲:亿兆一心战必胜
1937年2月,中国 共产党致电国民党五 届三中全会,提出 “五项要求”和“四 项保证”。国民党五 届三中全会表示同意 国共两党进行谈判, 还在会议文件中首次 写上“抗日”字样。
国民党五届 三中全会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代表在中山陵合影
冯玉祥领 导的察哈 尔民众抗 日同盟军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讲:亿兆一心战必胜
3.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形成 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9日, 北平学生举行抗日示 威游行,遭到国民党 军警镇压。12月16日 ,北平学生和市民1 万多人在天桥召开市 民大会。会后举行了 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1937年9月22日,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 表《中国共产党为公 布国共合作宣言》。 23日,蒋介石发表实 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 位的谈话。以国共两 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 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正式形成。
资料:中共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讲:亿兆一心战必胜
2.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组建
“七七事变”发 生第二天,中共通电 全国,号召全国同胞 团结抗战。1937年 8 月,国共两党达成协 议,将红军主力改编 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 军;接着又将南方红 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 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资料:八路军和新四军序列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八路军改编誓师大会
思考讨论
1、国共两党代表为什么选择在 此时同祭黄帝陵? 2、毛泽东所书祭文的主题是什 么?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讲:亿兆一心战必胜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1.日本大举侵华和国民党的妥协政策
1931年,日本发 起“9.18”事变, 在不到半年时间 内,占领了中国 东北全境。
布《 国中 共国 合共 作产 》党 宣为 言公
蒋介石
地表 蒋 位承 介 的认 石 谈中 在 话共 庐 合山 法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讲:亿兆一心战必胜
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1.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抵抗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 武汉失守,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 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一系列战役。
军月 一 占二 九 领十 三 武五 八 汉日 年 日十 一一 日九 日三 军八 占年 领十 广月 州二 十
1938年12 月13日,南 京沦陷,日 军在南京 大屠杀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讲:亿兆一心战必胜
教学案例
案例文本
长沙文夕大火
1938年11月12日 晚(实际上是13日凌 晨),日军没有攻入 长沙城,长沙城却被 执行蒋介石“焦土抗 战”政策的湖南军政 当局放火烧成了焦土。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讲:亿兆一心战必胜
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的转变
瓦窑堡会议后,中共 广泛团结各界爱国民主人 士;对东北军和十七路军 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使其 停止与红军的敌对行为。 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 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 通电,宣布放弃“抗日反 蒋”口号,9月,发出党 内指示:“我们的总方针 是逼蒋抗日”。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讲:亿兆一心战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