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2014-03-21 10:12:00 来源:新华网打印关闭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1978年,国务院研究加快中国四个现代化的问题,包括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当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提法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中共十二大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会议上,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从此,确立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中共十三大1987年10月,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概括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新体制,明确提出要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逐步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1990年底邓小平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是计划、市场这样的内容.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调节,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那回事.”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从而从理论上冲破多年来市场经济的束缚,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理论基础.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93年,宪法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中国的宪法.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1月,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对有关的重大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原则性规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大大推进了一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1995年9月,明确了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任务,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到20世纪末,经过三个阶段,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2012年,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新华社资料2.我国市场化改革主要经验“选准切入点”是改革顺利起步的关键中国改革从何处入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革的成败.“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就是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而要让老百姓吃饱饭,就必须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农民出工不出力”的人民公社制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力迅速提高,不仅使农民收入增加,使农民得到实惠,而且得到了城市居民的拥护.当时的农村改革实际上产生了经济学上称之为“帕累托改进”,即使所有人都受益的社会效果.这是中国改革波澜壮阔,但起步稳健的关键所在.“渐进式”是改革稳步推进的基本方略对于中国人来说,在公有制基础上发展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任何先例可资借鉴,所以,改革目标并非一开始就明确的.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实际上走的是一条“渐进式”的改革道路.在改革初期被形象地表述为“摸着石头过河”.其特点是由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循序渐进,先试点后推广,及时总结经验,在不断探索中确立改革目标.中国改革的成功,说明渐进式改革是符合社会主义国家实际,符合事物发展一般规律的.“先增量后存量”是改革攻坚的正确路径国有经济如何改革,始终是我国改革的敏感问题、难点所在.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国有经济改革是非常难的.中国改革的独到之处是,先“增量改革”后“存量改革”,即在国有经济体制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市场经济“增量”来加速推动市场主体的形成和市场机制的发育,在国有经济体制外形成一个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市场力量从体制外向体制内渗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导向产权制度改革.我国的改革实践说明,只有选择“对”的改革路径,才会有“好”的改革结果.“改革与开放紧密结合”是改革取得高效率的重要条件把改革的进程始终置于对外开放的环境之下,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鲜明特色,也是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对外开放本身就是一种全方位的改革.另一方面,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深化改革提供了动力源.经验表明,一些体制弊端,仅仅从内部发起攻击难以奏效,由扩大开放带来的外部压力往往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一点可以从我国加入WTO后的情况观察到.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国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WTO规则相衔接,对国内各种不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力度明显加大.“政府主导”是改革平稳推进的重要保证在整个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我国政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政府主导”保证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了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有序进行.在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我国政府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的能力不断增强,组织协调能力不断提高,为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保证.——新华网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和规律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和规律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和规律中国式现代化是指基于中国特定的历史背景、经济模式、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现代化进程。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方面,还体现在国家治理、社会建设以及全球影响力的增强等多个方面。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和规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探索符合国情的现代化路径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探索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路径。

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经济基础,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经验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

因此,中国在发展中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战略。

中国采取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并采取了渐进式的改革措施,通过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逐步推动经济的市场化和现代化。

这一政策的成功表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路径要紧密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立足于国内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和规律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将发展放在第一位,将现代化与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中国提出了“经济建设是中心”、“四个现代化”、“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等发展理念,确保国家整体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全面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特别是城乡发展差距和地区发展差距。

中国积极推进农村现代化、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同时加强城市化进程,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增强地方发展的支撑力。

中国式现代化还注重协调不同领域的发展。

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注社会民生改善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教育、医疗、文化、科技等社会事业,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

三、注重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和规律还体现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上。

中国通过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和制度创新,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注重提升政府的能力和责任意识,加强法治建设和德治建设,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和诚信度。

经济发展的变化规律

经济发展的变化规律

经济发展的变化规律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经济发展的规律也随之展现出来。

了解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的脉搏,做出正确的决策。

经济发展的变化呈现出周期性。

经济的发展往往呈现出周期性的波动,这一规律被称为经济周期。

一般来说,经济周期包括繁荣期、衰退期、复苏期和衰退期。

在繁荣期,经济活跃,生产和消费都在增长;而在衰退期,经济活动减缓,生产和消费下降。

了解经济周期的规律,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及时做出调整,以应对经济的波动。

经济发展的变化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

供需关系是经济发展中的基本规律之一。

当供大于需时,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利润减少,影响经济发展;而当需大于供时,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利润增加,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通过调整供需关系,可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经济发展的变化还受到科技进步的影响。

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生产效率得到提高,生产成本降低,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因此,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可以提升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经济发展的变化还受到政策调控的影响。

政府的政策调控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手段,政府可以引导经济发展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避免经济出现严重的波动。

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规律,以确保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总的来说,经济发展的变化规律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经济的脉搏,做出正确的决策,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努力,促进经济发展的繁荣和稳定。

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阶段论

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阶段论

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阶段论摘要:中国经济经历了“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两个阶段,现已步入“创新发展”阶段。

粗放式“改革开放”的表述已经无法涵盖中国经济发展的特质和要素,在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的现状下,以及建立新型的大国关系都必须依靠“创新发展”。

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历史性描述,探讨这三个阶段的承续与演替,目的是认清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和方向。

关键词: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建国以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或将要经历一个“三段式”的发展过程。

建国后的“计划经济”是第一个30年(1949-1978年),中国的经济体制举着“公平”大旗,走的是平均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是第二个30年(1979-2008年),中国的经济体制举着“效率”的大旗,走的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道路。

今后第三个30年(2009-2038年)中国的经济体制应该走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

中国经济发展的这三个阶段是与政治体制相互形成的一种路径依赖,通过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必然经历的三个阶段,以便指明我们现在正处在哪一个阶段,并且制定相应的对策。

过去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是:“改革开放”,但“改革开放”的主题词已无法涵盖当前时期新的历史使命。

今后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应该是:“创新发展”。

熊彼特认为,创新能够使潜在的利益得以实现,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要想使经济持续发展只有经过不断的创新。

[1]一、计划经济时期从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到1979年,中国实行了30年的计划经济。

实行的是生产资料计划安排,生活资料采用配给,力争做到社会资源占有平均,但社会效率受到遏制,导致物质供应匮乏,社会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计划经济”体制中社会资源高度集中计划的配置,要素价格被扭曲,国家实行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压低农副产品价格,形成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工业和重工业提供资本积累。

社会的发展首先应该是通过追求资源效率来实现的,如果希望通过平均主义的路径来实现,结果是南辕北辙。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发展经济学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本课程希望达到的目的
对经济发展也就是人类经济进 步的全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经济发展本身也是一个国家在 自我相克中走向自立的成长过程。
第三讲(1)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主 要是通过生产扩大,技术进 步,产业结构变化等使一个 国家从低水平经济走向高水 平经济。
年份 中国 日本 欧洲 美国 俄罗斯 印度 世界平均
人均 GDP,1990 年,美元
1700 1820 1952 1978 1995
600 600 537 979 2653
600 675 2351 12581 19720
870 1129 4374 10860 13951
600 1260 10645 18251 23377
社会组织因素(2)
从经济现象来看,中国经济规模是巨大 的,但是经济结构本身具有极端的以农业为 中心的生产结构和以最终消费为中心的消费 结构的特征,因而中国经济整体形成了单调 而直接的经济结构。这意味着中国经济不是 质的经济,而是量的经济。
社会组织因素(3)
从人口分布和人口移动来看,在古老的农业国 的中国,农业人口实质上是从人口密度高的地区走 向低的地区,同时也是从土地的生产率低的地区走 向高的地区,这种移动是长时期进行的。看上去, 它是在向某一局部地区移动,而实际上它的人口分 布几乎对所有的区域尽可能的给予一个均等的压力。 其结果是中国的农业人口分布不得不说是非常合理 的。
德 国 1850~1859
302
1850/59~1880/89 26.7 8.9 16.4
日 本 1874~1879
74
1864/79~1895/1904 36.2 9.3 27.3

经济法的发展规律.doc

经济法的发展规律.doc

目录一、经济法的可持续发展 (1)二、经济法的公平发展 (3)三、市场经济与市场失灵 (3)四、政府干预与政府失灵 (5)五、政府干预的法治化与现代经济法的产生 (6)六、经济法发展的趋势 (7)浅析经济法的发展规律摘要:工业文明所培育的传统发展观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强调市场的诱致性、资源供给能力和环境自净能力的无限性。

这势必导致经济发展的非持续、非公平和非快速状态。

契合于后工业文明的经济法着眼于国家与市场的良性互动,衍生出新型的法理念——发展理念。

从生态、人力、产业层面演绎的持续发展理念,从地区、竞争、分配角度演绎的公平发展理念,从制度补给、制度能动属性演绎的快速发展理念,诠释了经济法的精神本质与社会动力基因,理念提升是法律部门成熟的标志之一。

文明与法治的演进,不断地在为承担不同使命的法部门注入新的精神与灵感。

产生于文明潜深与交替时期的经济法部门,虽然其地位与体系仍处于渐趋成熟状态,但其独特的精神与理念已现异彩。

本文拟从经济法独特的法理念——发展理念路径出发,探索经济法的精神本质与社会动力基因。

关键词:经济法发展规律公平发展一、经济法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其中具有标志意义的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美国学者莱斯特·R·布朗主持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所做的确认。

这表明人类已认识到进入工业文明以来所形成的经济发展观的非持续性。

而实现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一方面,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无度需求超过了其再生的能力与速度,造成了资源的耗损甚至枯竭;另一方面,人类生产生活所排放废弃物又超过了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

这些都造成了现代生态经济矛盾的日益尖锐化,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的发展处于一种对立和不可兼容的状态。

有学者将这种高耗资源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模式称为“不可持续”经济。

从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念。

21世纪,可持续发展无疑将成为人类社会不约而同的选择。

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

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

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摘要经济运行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系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然而,尽管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和变化,经济运行仍然遵循一些一般规律。

本文将探讨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并分析这些规律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1. 市场规律市场规律是经济运行的核心。

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产品价格和数量的分配。

供需关系的变化会引起价格的波动,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和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市场规律推动着资源的配置和效率的提高。

2. 多元化经济结构经济运行的另一个一般规律是多元化经济结构的发展。

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使得经济更加稳定,降低了单一产业波动对整体经济的冲击。

通过发展多个产业,经济可以更好地应对外部风险和冲击。

3. 技术进步与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是推动经济运行的重要动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生产技术和产品不断涌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进步和创新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4. 资本积累与投资资本积累和投资是经济运行的基础。

通过积累资本和进行有效的投资,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资本积累和投资需要制定合理的财政和金融政策,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资金支持。

5. 政府宏观调控政府在经济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宏观调控是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和调整。

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手段来调节经济运行,以保持经济稳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6. 经济周期经济运行存在周期性波动,即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包括繁荣期、衰退期和复苏期。

经济周期的存在提醒我们经济发展不是一片平稳的海洋,而是波涛汹涌的海域。

了解和预测经济周期是重要的经济决策依据。

7. 国际经济联系经济运行还受到国际经济联系的影响。

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外汇市场等因素都会对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际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国际合作对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8. 环境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运行的重要目标。

经济发展应当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一、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及其法治化区域经济,又称地区经济,是在经济结构关系或经济空间的地域分异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具有地方化特点的地域经济综合体或地域生产综合体。

一般来讲,区域经济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

与专业化分工形成的行业经济不同,区域经济作为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国民经济在局部地区的缩影,不论其包括的地域范围大小,都可以按照产业、行业和部门进行分解,可以从所有制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等角度进行划分。

因此,区域经济虽然只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局部,但仍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和综合性;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地区之间的差异性是地域分工和区域经济形成的基础,不同的地区,地理条件、资源优势不同,人文传统、制度环境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也不尽相同,事实上,也正是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地区布局,也是国家制定区域经济政策,实施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依据所在;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性。

区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在空间范围内的划分,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亦即区域经济的划分,具有相对性。

从大范围来讲,我国可以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又可以划分为六大经济区(六大经济区域的划分是指把我国国土大致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中、中南、西北和西南六个部分),还可以具体分为省域经济、县域经济等等。

不同的划分方法形成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

所谓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应当理解为国家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和宏观战略出发,对于国民经济影响重大的区域经济活动进行的协调和干预。

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国家的宏观决策与战略指导,地方政府的政策传导以及区域内部的发展部署都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我国区域经济的管理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但是,由于当前的本身存在的诸多缺陷,特别是由于措施缺乏制度化保障这一薄弱环节,的效果并不尽人意。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指在历史长河中,经济发展的某些普遍规律或规律性变化。

这些规律是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也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关系也将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也会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

2. 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总是处于周期性波动中,包括繁荣、衰退和复苏等不同阶段。

3. 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的转变。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逐渐向工业经济转变,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4. 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相互作用。

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之间相互促进,资本积累可以为技术进步提供必要的资金,而技术进步则可以提高生产力水平,加速资本积累。

5.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趋势。

这些规律和变化,不仅在历史上不断出现和重复,而且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指导思想。

在应对经济挑战和提升经济实力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以便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

- 1 -。

第二讲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讲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法 国 1831~1840
242
1831/40~1861/70 26.3 3.9 21.6
德 国 1850~1859
302
1850/59~1880/89 26.7 8.9 16.4
日 本 1874~1879
74
1864/79~1895/1904 36.2 9.3 27.3
美 国 1834~1843
474
70 2.3倍
美国 1890-1990年
2.2
100 8.7倍
人均GDP增长率
中国 1990-2000年
8.9
10 2.4倍
中国 1990-2015年
8.9
25 8.7倍
中国 1990-2027年
6.0
37 8.7倍
中国 1990-2040年
4.4
50 8.7倍
改革25 年
1978-2003年
7.4
1929 1.36 3.39 15.32 2.80 24.64 68.67
1950 1.01 3.18 9.95 4.57 15.29 42.34
1973 6.60 5.00 341.00 13.61 16.69 875.25
1995 123.50 33.57 3528.84 99.02 37.63 2455.93
带来了经济资源的重新配置
技术进步
•工业化
产业政策
产业间的劳动移动
正规部门的扩大
•城市化
地域间的劳动移动
非正规部门的扩大
•工业化发展战略之一:雁型模式、企业组织的制度变 迁等
1952 1.00 4.38 8.15 19.8 5.45 1.13 4.22
1978 1.00 12.85 11.09 18.64 6.70 0.99 4.48

中国经济概论(含答案)

中国经济概论(含答案)

2010(2)期末复习大纲及复习题《中国经济概论》期末考试复习大纲本复习大纲适用于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所列题目为期末试卷试题的出题范围。

期末试题将从复习题中抽取。

本次期末考试题型分为三种: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约占10-30% 多项选择30-60% 判断题占20-40%。

复习题(答案供参考)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对于“经济发展”这一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C )。

A.经济发展意味着经济数量的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扩大B.经济增长意味着经济发展C.经济发展是指整个社会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全面进步2. 中国在改革前是一个( B )。

A. 市场经济国家B. 计划经济国家C.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国家3.下列哪一点不属于计划经济的主要特征?( A )。

A. 经济决策权分属于不同的企业B. 经济决策高度集中于政府手中C.经济运行依靠行政命令推动4.下列哪个选择不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粮食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原因?( D )。

A.这些国家土地资源丰富 B. 天然具有发展农业的资源条件C.农业发展的成本较低D. 农民人数众多5.下列关于资源禀赋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C )A.资源禀赋是指由大自然赋予的天然的物质资料B.不同的国家或个人拥有的资源禀赋各不相同C.各国的资源禀赋大体相当,差别不大D.各国的资源禀赋存在着丰饶或贫瘠的差异E.中国农业的资源禀赋情况总体看并不乐观。

6.来华外商投资的区域分布特点是:( A )。

A. 外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B.外资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C.外资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7.一国的产业结构往往对其就业水平有直接的影响,因此,( A )。

A.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国家通常比较容易解决就业问题B.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国家通常比较容易解决就业问题C.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国家通常比较容易解决就业问题8.当经济膨胀(繁荣)的时候,财政应采取的政策是:( D )。

A.增加财政支出B.减少税收C.刺激总需求D.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9.下列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绩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

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

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引言市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复杂而有序的过程。

本文将讨论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

市场需求与供给市场发展的第一条规律是基于供需关系。

市场供给和需求的不断变化决定了商品价格和数量的形成。

当供应大于需求时,价格会下降,需求大于供应时,价格会上升。

通过价格的变动,市场会向着供需的平衡状态调整。

利润驱动创新市场发展的第二条规律是利润驱动创新。

企业的利润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动力,追求利润会促使企业进行创新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通过创新,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并实现持续发展。

市场竞争的存在市场发展的第三条规律是市场竞争的存在。

在开放经济中,市场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企业之间的竞争推动着市场向着效率更高、质量更好的方向发展。

通过竞争,企业可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并追求更大的市场份额。

消费行为的变化市场发展的第四条规律是消费行为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会发生变化。

新的消费趋势和需求会不断涌现,企业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政府政策的引导市场发展的第五条规律是政府政策的引导。

政府在市场发展中起到调节和引导的作用,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保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政府的政策也会对市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激励企业创新和促进经济增长。

结论市场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经济运行的脉搏,为企业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注重供需平衡、利润驱动创新、重视竞争、适应消费变化、合理引导政策等都是实现市场发展规律的重要因素。

只有掌握这些规律,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 注意:以上仅为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实际市场情况可能因不同行业和区域有所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解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济)基本路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后来将“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补充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就表明基本路线实施的“主体”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全国各族人民;“根本问题和中心环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

前者是立国之本,后者是强国之路;“立足点和精神状况、基本方针和方法”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伟大目标”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基本纲领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展开和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直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纲领:强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位置,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积极参加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实施互利双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走中国特色城镇发展道路,促进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

【清华大学 政治经济学 精品讲义】7. 资本主义发展规律

【清华大学 政治经济学 精品讲义】7. 资本主义发展规律

7.2 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7.21 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出现相对人口过剩 所谓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 它的需求,也即相对于资本的需求来说,这部分劳 动力成为“多余”的人了。
可见,这种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因为并非社会 生产的发展绝对不需要他们,并非他们已经超出了 社会生产的生活资料所能养活的限度,真的成为社 会上多余的人了,而是因为他们不为资本价值的增 殖所需要,才成为“过剩”人口。
7. 资本主义发展规律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CPET Center for Political Economy
at Tsinghua University
导言 经济运行规律与经济发展规律
• 经济运行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具有完成形式和处于一定时期内可见到的 联系中支配其运动的规律,
• 经济发展规律是指这些现象变化的规律,这些现象发展的规律,即它 们由一种形式过渡到另一种形式由一种联系秩序过渡到另一种联系秩 序的规律,或者说是支配着一定社会机体的产生、生存、发展和死亡 以及为另一更高的机体所代替的特殊规律。
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 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存在的一个条件。 首先,相对过剩人口是一支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 对劳动力需要的产业后备军, 其次,相对过剩人口的大量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强对在业工 人的剥削,迫使工人接受较低的工资和忍受较差的劳动条件, 最后,相对过剩人口的大量存在,使工人不得不主动地接受新 技术培训,以适应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工人技术水平的更高要 求。
主要著作
《通货新论》(1944)、《战时经济论文集》(1945)、《我的 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1958)、《中国国外汇兑》 (1925)、《中国银行论》(1929)、《中国关税问题》(1930)、 《 资 本 主 义 发 展 史 》(1934) 、 《 中 国 经 济 改 造 》(1935) 、 《经济学概论》(1943)、《新人口论(重版)》(1979)、《马 寅初经济论文集(上、下)》(1981)等。

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

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

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1.引言1.1 概述历史发展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在时间长河中形成和发展的历程。

它涵盖了从人类社会起源至今的各个阶段和领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到科技等方面的演进和变革。

历史发展既有一般规律又有特殊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我们认识历史、分析历史、预测历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般规律是指在历史发展的整体中存在的相对稳定、普遍适用的规律性倾向。

这些规律超越了特定的时代和地域,展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例如,社会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形态。

此外,社会发展也呈现出不平衡性和矛盾性,经济的不发达、阶级的分化和政治的不稳定都是历史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特殊规律则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特殊规律性倾向。

这些规律是对一般规律的具体应用和延伸,深入分析了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社会环境下的特殊发展趋势。

例如,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它标志着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和工人阶级的兴起,为资本主义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又如,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它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整体国力的提升。

通过对历史发展中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历史的脉络和趋势,为我们实现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提供科学指导。

因此,本文旨在对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希望可以为读者提供一种更加理性和全面的历史观。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从定义、举例说明以及结论等方面对这些规律进行具体论述,以期对读者的思维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思考。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方面: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框架,它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本文将按照这个结构来进行阐述。

引言部分主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概述,介绍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经济规律特点第一、经济规律是离不开人类的经济活动。

第二、经济规律是不断发展的。

话》)。

规律性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克服盲目性而有自觉的行动。

因此,必须不断通过经济工作的实践和不断总结经验,来扩大和加深对经济规律的认识,解决主观认识和经济规律之间的矛盾,掌握和运用经济规律,使社会主义经济工作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以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各项任务的正确解决,从而获得经济工作领域的成功。

措施:实施发展性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积极对外合作。

传递了清晰的信号:1.合理扩大内需【合理保增长、促消费、调结构:】进入四季度以来,工业生产、出口、财政收入、CPI和PPI等经济指标的显著下滑表明,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显现。

但不少专家表示,随着一系列扩张性调控政策逐步实施,中国经济增速有望在明年一季度触底后逐步回升。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经济学家王庆说,16日公布的今年1至11月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8%,这一增速虽然比前十个月增速略有回落,但仍处高位,表明积极财政政策下不断扩大的投资规模将逐渐显效,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2.面对国内外挑战,中国重启积极合理财政政策成为新一轮宏观调控的最大亮点,意味着具有“立竿见影”效果的财政政策将在宏观调控中释放越来越多的能量。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明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除了扩大投资规模以外,将实行结构性减税,用减税、退税或抵免的方式减轻税负,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

并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先进装备制造业、服务业、中小企业、重大改革等,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表示,所谓结构性减税就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

具体则根据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相应调整税收政策,在优化税制结构的同时,可以开征一部分新税种,降低一部分税种的税负,以达到刺激经济、扩大投资和内需的目的。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以增长为导向,以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
优化为主线,逐步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

具体来说,经济发展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本积累:通过扩大投资和积极引进外部资本,增加资本积累,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2.技术进步:通过吸收外部技术和自主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
低生产成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3.市场化改革:通过市场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竞争,激发市场活力。

4.人力资本投资:通过投资人力资本,提高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力水平。

5.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结构,推动新兴
产业的发展和老旧产业的升级。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通过资本、技术、市场和人力
资本的投入和优化,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全民
福利水平。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呈现出的一些共性特征和规律性。

这些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增长的周期性。

经济增长不是一直呈现单调的上升趋势,而是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增长和下滑周期。

2. 经济增长的波动性。

经济增长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波动特征,包括经济景气期和经济衰退期等。

3. 经济增长的趋势性。

尽管经济增长存在周期性和波动性,但总体上,经济增长呈现出稳定的趋势性。

4. 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生产力不断提高,进而推动经济发展。

5. 资本积累的持续增长。

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资本积累的持续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6. 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

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不断变化,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对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总之,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围绕着经济增长、生产力、资本和劳动力市场等核心要素展开的,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 1 -。

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是现代化的核心
现代化的本质是经济的现代化。

经济发展是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满足人民对于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2.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
科技是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只有不断加强科技领域的投入和培育高素质人才,才能保持经济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推进现代化进程。

3.开放合作是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开放合作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在国际市场中充分融入和合作,才能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推进国内经济发展。

4.人民的主体地位是现代化的基石
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保障和尊重人民的权利利益和多样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

5.环境保护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环境保护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必须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推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经济学
第三讲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第三讲(2)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中国)
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
也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相剋的过程, 它反映在中国的市场形成与资源配置 这两个侧面
1949年之前的中国经济的机制特征
市场的形成 资源的配置
前现代社会(pre-modern) 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
自然因素 社会组织因素 人口因素
华南的农民流向海外
1952—199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比较
国内生产总值 人口 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 就业人数 劳动生产率
增加值 就业人数 劳动生产率
增加值 就业人数 劳动生产率
官方统计数字
麦迪森统计数字
1952~1978 1978~1995 1952~1978 1978~1995 总国内生产总值
6.1
人口因素(3)
1700-1995年的中国人口
(100万人)
1300.0
1200.0 1100.0
1070.20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439.6
551.96
300.0
200.0 100.0
0.0
183.5 100.6
1700 1750 1800 1852 1900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59.8
40.0
20.0 13.6
0.0
14.0
BC2140 334 162 AD2 75
59.8
14.1 221 439 609
183.5
108.2
99.9
60.5 24.8
55.3
755 959 1125 1234 1368 1491 1626 1750
9.9
4.4
7.5
2.0
1.4
2.0
1.4
4.0
8.4
2.3
6.0
2.6
2.6
2.6
2.6
3.5
7.1
1.8
4.7
农业(包括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
2.1
5.1
2.2
5.1
2.0
0.8
2.0
0.8
0.0
4.2
0.2
4.3
工业(包括采矿、制造业和共用事业)
11.5
12.0
9.6
8.5
6.3
3.5
6.3
自然因素(1)
中国的城市在中国各个地域不是一个单一的被统 合的城市组织,而是形成了几个区域组织,它不过 是与它的邻近组织存在着一种漠然结合的关系 中国的农村涵盖传统的适合于由中国人能进行居 住农业的王朝所有地域,界限的设定是由人文地理 决定
这意味着中国的城市和农村的市场以及社会结 构是割裂的。
自然因素(2)
因而,中国经济最大的特征是由于缺乏一个全国 统一市场,以及农业人口的均等分布阻碍了经济资源 的合理配置,给中国转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造成 了极大的困难。
人口因素(1)
中国人口历史的变迁 中国人口的移 欧洲人口问题的解决
人口因素(2)
(100万人)
中国人口的变迁 (前2140-紀元1750)
社会组织因素(3)
从人口分布和人口移动来看,在古老的农业国 的中国,农业人口实质上是从人口密度高的地区走 向低的地区,同时也是从土地的生产率低的地区走 向高的地区,这种移动是长时期进行的。看上去, 它是在向某一局部地区移动,而实际上它的人口分 布几乎对所有的区域尽可能的给予一个均等的压力。 其结果是中国的农业人口分布不得不说是非常合理 的。
3.5
4.9
8.2
3.1
4.8
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
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就是在上述的传 统与现代相克的过程中,通过市场的形成和 资源再配置的条件下来展开的。
人口因素(4)
清朝的鼎盛时期,1700年到1850年约150 年间,由于国内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人口增 加了近四倍以上,农业社会为中心的中国,劳 动力就是资本,如果它的农业剩余不能还原为 其它的物质利益的话,只能用于养活庞大的人 口。其后人口移动不断朝三个方向进行: 华北的农民流向东北
华东的农民不断流向沿海
经济资源的配置是限制在一个区域市场里面。
社会组织因素(1)
在中国不管是王朝还是政府都具有一个 独自的社会基础,与长期政治变动相比,经 济社会一直持续处于一种稳定的静态循环状 态。
社会组织因素(2)
从经济现象来看,中国经济规模是巨大 的,但是经济结构本身具有极端的以农业为 中心的生产结构和以最终消费为中心的消费 结构的特征,因而中国经济整体形成了单调 而直接的经济结构。这意味着中国经济不是 质的经济,而是量的经济。
王朝末期区域差距的原因有五个主要原因: 人口密度 地区职业的专业化 技术的应用问题 商业化和区域内交易 与区域外的关系
自然因素(3)
其结果是在中国,由于地域地形的影响, 各地域之间存在着相对的经济自立性,这是 在没有机械化交通工具下的东亚大陆农业社 会的典型。
自然因素(4) 中国的市场受地形的制约,只形成了一个限 定的市场圈,其特征是自我完善的封闭的市场单 位。定义为标准市场圈: Y=ax+b+c/x Y 是市场圈的规模 x 是人口密度 a是平均运输效率 b是地形的非平坦度 c是家族的自给量,或市场的依存度
社会组织因素(4)
从经济行为来讲,构成中国经济的各个 经济主体在计划、生产和消费之间自成一体。 换一句话说,官僚、农民、手工业者以及商 人的活动展开是在一种特定的自成一体的生 存秩序中进行的。所谓特定的秩序被制约于 私人之间的保证范围,而必须由个人关系来 决定。
社会组织因素(5)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以传统农业为中心的中国社 会组织的基调,从经济现象来看,它是稳定而停滞的 经济结构,作为经济行为来看,尽管存在以最终消费 为目的的商业活动,但是它从属于个人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