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1-3.2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完成】

合集下载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工作,对事故进行科学、全面的统计分析,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和问题,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供应科学依据,并对相关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全部岗位人员。

三、定义和术语1.安全生产事故:指发生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因人为原因或不行预见的自然祸害、事故等异常情况导致人、资产或环境受到损害的事件。

2.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指对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事故的原因、性质、后果等,发现事故规律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管理标准1.统计责任–各部门、班组设立统计责任人,负责每月的统计工作。

统计责任人应经过培训并具备相关工作经验。

–统计责任人应及时收集企业内部全部的安全生产事故数据,并按统一的格式进行记录。

2.统计内容与周期–统计内容包含事故的类别、性质、责任人、原因等相关信息。

–统计周期为每月,统计责任人应在每月末前完成统计工作,并提交给法务部门。

3.数据可靠性与机密性–统计数据应真实可靠,禁止虚报、瞒报、漏报等行为,严禁窜改统计数据。

–统计数据应保管机密,仅限内部使用,未经许可不得泄露给外部单位或个人。

4.统计分析与报告–法务部门对每月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并编制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报告。

–报告内容包含事故的发生原因、危害程度、责任区域等,同时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看法。

–报告应在每月统计工作完成后的5个工作日内提交给企业领导。

5.事故隐患及问题的处理–统计分析报告中,对发生事故的原因、责任等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改进看法和措施。

–各部门应依据报告提出的改进看法和措施,加强对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

–法务部门会定期跟踪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并对整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五、考核标准1.统计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统计责任人要定时、按要求完成统计工作,统计数据应准确无误。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一、前言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中最为基础的一环,也是企业管理中最为紧要的部分。

企业的生产经营不可能离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工作不稳定,就会较大地影响企业效益。

因此,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管理制度是每家企业必需建立和完善的紧要制度。

二、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的意义1. 为安全生产工作供给依据企业建立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可以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供给较为全面的数据和信息,对企业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分析和识别事故原因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分析统计可以更好的识别事故的原因和影响,为企业订立避开事故的相应措施供给可行性建议。

3. 改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对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查,为企业改进安全管理、提高安全防范水平供给有力依据。

三、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企业在建立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时,必需建立完整的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是加强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手段。

1. 安全事故的报告制度企业必需建立和完善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要求全体员工发觉和发生安全事故时须立刻向上级主管汇报,并附有认真的事故情况和应急措施。

2. 安全事故的调查制度对安全事故是否发生,发生了什么,原因何在进行严谨的调查,是推动安全事故的根本任务。

因此,企业必需建立完整的事故调查制度,并指派相应的调查组进行调查与记录。

调查结果应反馈给企业负责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企业必需即时把数据和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进行统计和分析。

从统计分析的角度,可以借鉴以下措施:1. 事故的数据分析企业应建立完整的事故数据处理制度,将事故的数据、类型、位置、时间等认真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

一般分为环境因素、设备因素、作业过程因素、管理因素等四大类。

通过对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事故的发生情况,并提出整改措施。

2. 事故原因分析企业也应建立相应的事故原因分析制度,分析事故背后发生的因素、环节,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2]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2]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一、背景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必须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重要位置来加强管理。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制定出合适的管理制度,变得极为重要。

二、统计分析管理制度的必要性统计分析是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通过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统计,能够了解事故的类型和原因,从而制定出更加合适的管理制度,有效的防范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统计分析在企业中也能发挥更多的作用,比如能够为企业的风险评估、计划制定、资源分配、员工培训等提供数据支撑。

三、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流程1. 事故报告企业出现安全生产事故时,必须第一时间进行报告。

相关人员应当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详细描述,包括事故时间、事故地点、事故原因、影响范围等。

2. 信息采集采集事故相关信息,包括人员伤亡情况、装备损坏情况、损失情况等。

采集过程需要保持信息真实准确,避免信息不全导致分析不准确。

3. 事故分类根据事故的性质和级别对事故进行分类,分析各类别事故的发生情况、原因等,如施工事故、机械伤害事故、重大火灾事故等。

4. 统计分析针对各类别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频率、人员伤亡情况、装备损坏程度等数据。

其中,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尤为重要,需要通过对事故的梳理和归纳,深入分析事故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5. 制定改善方案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结果,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将改善方案推广到整个企业中,将合理的方案纳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中,从而保证改善方案的实施和监控。

四、统计分析管理制度的实施企业在实施统计分析管理制度时,应当充分考虑到以下因素:1. 组织结构企业应当建立统计分析机构,该机构应当独立于其他机构,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并且应当与其他相关机构紧密配合。

2. 人员配置企业应当配置专门的人员负责统计分析管理工作,这些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统计和分析能力,能够对事故进行准确的分类和分析。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1、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应该如何报告是逐级上报的,从业人员报告负责人,负责人报告到当地监管部门,监管部门依法上报,具体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八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第八十一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对事故情况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

第八十二条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负责人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

参与事故抢救的部门和单位应当服从统一指挥,加强协同联动,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并根据事故救援的需要采取警戒、疏散等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次生灾害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抢救过程中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事故抢救,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1)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扩展资料:出现安全事故,负责人的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三十的罚款;(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罚款;(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罚款;(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八十的罚款。

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统计分析制度?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急!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于每个生产型公司都是不可或缺的,它对于规范生产、保护工人起到了巨大作用。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管理工作,及时、准确地掌握生产安全事故情况,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管理工作。

三、统计管理职责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事故统计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制度,明确统计范围、统计内容、统计方法和统计时限;(2)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3)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确保事故原因分析准确、责任追究到位;(4)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2. 各部门、车间、班组应积极配合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开展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格式,及时、准确地报送生产安全事故信息;(2)配合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进行调查、处理生产安全事故;(3)对生产安全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统计内容1. 生产安全事故的种类:包括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触电、坍塌、淹溺、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锅炉压力容器爆炸、其他。

2. 生产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包括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3.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等。

五、统计方法1. 采取定期统计和专项统计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2. 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

3. 对统计数据进行审核、校对,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六、统计时限1.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在24小时内向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

2.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在收到报告后,及时进行核实、调查和处理。

3. 事故调查、处理完毕后,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事故统计工作。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1]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1]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1. 总则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保护员工和企业财产安全,本制度制定。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人员,特别是安全生产管理岗位人员,包括生产、运输、维修等各个部门,以及外来人员和访客,都应遵守本制度。

2. 统计分析要求2.1 事故分类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分为三类: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三个等级。

•较大事故:造成轻伤、财产损失较大或者对周边环境有轻微影响的事故。

•重大事故:造成重伤、财产损失较大或者对周边环境有严重影响的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环境损失的事故。

2.2 事故统计企业每天应有专人负责事故统计,记录当日发生的事故情况及处理情况。

每月应对上月事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提交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汇总统计。

2.3 事故分析对较大以上的生产事故,必须召开分析会议,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制定处理方案,并定期检查处理结果。

3. 处理流程3.1 事故处理流程1.发生事故后,及时采取措施现场处理,确保事故不扩大。

2.第一时间拨打企业应急电话进行报警,待应急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后对事故进行初步处理。

3.对伤员进行救治,并妥善安排其后续医疗及工作安排。

4.经过初步调查后,及时上报企业领导或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3.2 事故处理程序1.企业领导或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召开事故应急处理会议,研究处理意见。

2.综合分析事故原因和危害后果,提出应对措施和整改建议。

3.由相关人员制定、实施整改方案,定时检查整改效果,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4. 相关责任4.1 生产岗位责任1.生产部门应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管理,控制风险,保障生产安全。

2.生产部门负责监督、管理下属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并检查整改情况。

4.2 安全生产管理岗位责任1.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制定、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监督管理生产各环节中的安全工作。

2.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建立事故登记、统计和分析等管理制度,及时掌握和分析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情况。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范文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范文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管理,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水平,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及其相关人员。

第三条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的目的是及时发现事故隐患,预防事故发生,减少事故损失,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第四条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及时的原则。

第二章统计分析管理责任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责任人应当对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管理负总责,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岗位,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安全生产事故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并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汇报。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的相关部门应当与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岗位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加强信息互通与共享,确保安全生产事故数据的及时准确收集。

第三章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第八条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是指对事故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汇总、统计和分析,了解事故发生的情况和原因,为事故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第九条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事故数量、类型和等级的统计分析;(二)事故原因的统计分析;(三)事故损失的统计分析;(四)事故处理和防范措施的统计分析;(五)事故预警的统计分析。

第十条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应当依据真实、准确、全面的原则,确保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统计分析报告第十一条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结果应当及时进行报告,分析结果应当由专业人员编写,并经单位负责人审核后上报,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事故数量变化趋势;(二)事故类型和等级的分布情况;(三)事故原因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建议;(四)事故处理和防范措施的执行情况;(五)事故预警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一、引言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管理工具。

通过对事故的统计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事故的发生原因和特点,进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本文将对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二、背景介绍安全生产事故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隐患之一,一旦事故发生,将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对于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三、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的目的1. 了解事故的发生情况和原因,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2. 发现和纠正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 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和责任感,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四、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1. 事故统计分析的依据1.1 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1.2 企业内部规章制度1.3 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及相关文件2. 事故统计分析的程序2.1 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事故统计分析程序2.2 统计并记录事故的基本情况,包括事故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和原因等2.3 对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2.4 根据事故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2.5 定期对事故统计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3. 事故统计分析的保密原则3.1 事故统计分析的过程和结果应严格保密3.2 事故统计分析的报告只能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公开,不得外传4. 事故统计分析的责任与义务4.1 企业领导应重视事故统计分析工作,确保其顺利进行4.2 安全生产部门应组织和指导事故统计分析工作4.3 各部门应积极配合事故统计分析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五、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1. 制定事故统计分析工作计划2. 配置专职或兼职的事故统计分析人员3.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事故统计分析人员的专业水平4. 定期组织事故统计分析会议,总结和评估分析结果5. 落实事故统计分析结果的改进措施六、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的效果评估通过对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规范事故报告、调查、处理流程,贯彻“四不放过”的事故查处原则,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调查、统计和分析、处理、预防等过程。

3.引用文件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2《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3.3《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3.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3.5《交通运输行业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

4.管理职责4.1公司安全部负责组织事故调查处理工作,配合有关政府行政部门对事故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4.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在发生事故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组织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5.1内容及要求5.1事故统计与分析5.1.1事故统计要求1)公司安全生产部负责事故统计表的填写;2)事故统计表要填写准确无误;3)对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统计分析。

5.1.2事故统计的范围1)发生造成人员死亡、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都要按规定报告和统计,并按《建设系统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报表》和《交通运输行业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快报表》的内容进行填写上报。

2)发生事故及在救灾过程中造成人员伤亡或非本单位的人员伤亡都应统计报告。

3)因事故造成的失踪人员,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后(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事故发生之日起7日后),按照死亡人员进行统计,并重新确定事故等级。

4)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0元以下、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不列入统计范围。

5)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因病导致死亡,必须先按规定时限和程序报告公司。

经公司调查确认系由职工本人疾病造成的,不按事故统计。

6)下列事故不统计到本企业伤亡事故总数中,列表统计上报备案。

a本企业支援或承包外单位工程发生伤亡事故由外单位统计报告。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三篇)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三篇)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1. 建立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发现和分析事故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

2. 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a. 统计事故数据:要求各部门和岗位每月上报所有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包括事故类型、事故原因、事故后果等信息。

b. 分析事故原因:对上报的事故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c. 制定防范措施:根据事故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改进计划,分配责任人并限期完成。

d. 监督和评估:对已经采取的措施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措施的落实和效果。

e. 学习和交流: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经验交流会议,分享安全生产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

3. 管理制度的要求:a. 制度应明确责任分工,明确各级部门和岗位的责任,确保对事故数据的及时上报和分析。

b. 制度应规定对上报的事故数据进行保密处理,保护事故处理过程中的个人隐私和企业的商业秘密。

c. 制度应明确对不按规定上报事故数据和不执行改进措施的责任和处罚措施。

d. 制度应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4. 管理制度的效益:a. 可及时了解和分析事故状况,快速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事故扩大和重复发生。

b. 可发现和解决事故的常见问题和隐患,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和管理能力。

c. 可促进事故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高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和投入。

d. 可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指导和参考,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二)是为了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全面统计、分析和管理安全生产事故的制度。

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统计范围和时间:明确统计的范围和时间,通常是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统计,并定期更新统计数据。

2. 统计指标和方法:明确统计的指标和方法,如统计事故数量、事故死亡人数、事故伤亡等指标,统计方法可以是手工统计或使用电子统计系统。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加强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有效防备和应对生产安全事故,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部部门和工作人员。

二、管理标准1.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1.1 每个部门负责统计本部门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情况,包含事故发生的时间、地方、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原因以及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等。

1.2 统计信息应每月汇总,并定期上报给企业安全管理部门。

2.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2.1 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相关责任人员应立刻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包含事故的性质、范围、人员伤亡情况、可能的原因和应对措施等。

2.2 事故报告应及时、准确、完整,不得隐瞒或夸大事故情况。

2.3 在事故报告中,应明确各责任人员的职责和所属部门,并提出责任追究的建议。

3.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3.1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应立刻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3.2 调查组应由相关专业人员构成,包含安全管理、技术、法务等方面的专业人士。

3.3 调查组应全面搜集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全部相关信息和证据,并进行认真分析。

在调查过程中,可以采用现场勘察、访谈、查阅文件资料等方法取得必需的信息。

3.4 调查组在调查过程中应保持公正、中立的态度,不得袒护或打压任何相关人员。

3.5 调查组应及时向企业领导报告调查进展情况,并提失事故原因分析和处理看法。

3.6 依据调查结果,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仿佛事故再次发生,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3.7 调查结果应向企业全体员工公开,并及时向相关政府部门报告。

三、考核标准1.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考核1.1 统计准确性:各部门负责人应确保统计信息准确无误,不得隐瞒或窜改事故数据。

准确度将纳入部门绩效考核评价的内容。

1.2 及时上报:统计信息应定时上报至企业安全管理部门,不得耽搁。

2.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考核2.1 及时性:责任人员应在事故发生后尽快向上级报告,确保信息的及时转达。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四篇)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四篇)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对企业和员工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

为了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本文将对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阐述,重点包括制度的目的、内容、实施方法和管理要点等。

希望能为企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制度目的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状况,发现事故的成因和规律,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1. 了解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情况和趋势,为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2. 发现和分析事故的成因和规律,掌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

3. 对事故进行分类和整理,形成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数据,为安全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4. 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员工提供及时和准确的安全生产事故信息,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

二、制度内容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统计指标和分类明确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指标,并进行分类。

统计指标包括事故类型、事故原因、事故后果等。

分类可以按照事故性质、事故类型、事故程度等进行。

2. 信息采集和汇总建立安全生产事故信息的采集和汇总机制,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采集信息可以通过事故报告、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汇总可以通过电子数据处理和人工整理相结合的方式实现。

3. 统计分析方法确定统计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建立统计分析模型。

可以采用图表分析、比例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以及统计软件和工具辅助分析。

4. 安全预警和预防通过对事故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事故的风险和隐患,提前进行安全预警和预防。

可以制定相应的安全预警指标和预防措施,并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5. 报告和通报机制制定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和通报机制,确保事故信息的及时和准确传达给相关人员和部门。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减少和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员工及相关单位。

三、安全生产事故的定义四、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的目的1.及时发现和上报事故,以便采取紧急措施避免事故扩大化;2.分析事故的原因,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和共性,为事故的预防提供参考;3.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为制定安全生产措施和政策提供依据。

五、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的内容1.事故报告:当发生事故时,相关部门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司管理层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的基本情况、人员伤亡状况、设备损坏情况等。

2.事故调查: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包括现场勘察、采访目击者、收集证据等,以确保事故原因的准确分析。

3.事故分类统计:对公司内的事故进行分类统计,包括人员伤亡事故、设备损坏事故、火灾事故等,以便分析事故的类型和发生频率。

4.事故原因分析:对发生的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包括人的因素、设备的因素、管理的因素等,以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

5.事故责任追究:对发生的事故要进行责任追究,包括对责任人进行问责,对故意造成事故的人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事故预防措施:根据事故统计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六、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的流程1.发生事故后,相关部门要立即上报事故,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事故调查,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司管理层报告调查结果;3.统计部门负责对事故进行分类统计,将统计结果报送给公司管理层;4.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5.事故责任追究工作由安全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合作完成;6.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事故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并定期向公司管理层汇报。

七、监督与奖惩1.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照公司规定进行纪律处分;2.对在事故预防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一、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内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和管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同时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经营场所、生产经营活动及有关人员、设备和财产等。

三、制度制定程序:1.明确制度制定人员和工作组成员、制定分管责任人以及制定时间表。

2.调研、收集、整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政策规定,制定工作方案。

3.制定各项制度的名称、范围、目的、内容、责任主体、执行程序、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内容。

4.广泛征求各方面同志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各项内容。

5.报请管理层审议、通过并颁布,同时在公司内部广泛宣传。

四、制度内容:1.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和登记制度明确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和登记方法、责任主体、登记内容、统计期限等相关内容。

2.安全生产事故原因分析制度明确安全生产事故原因分析方法、分析人员、分析内容、分析期限等相关内容。

3.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明确安全生产事故报告方式、报告内容、报告时限、报告人员等相关内容。

4.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程序、责任人、追究方式、追究期限等相关内容。

五、责任主体:1.公司领导负责制定各项制度并监督执行。

2.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和管理工作,同时协助和推进各项安全生产工作。

3.生产经营部门负责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特别注意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和防范。

4.全体员工参与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和防范,发现安全生产隐患及时上报。

六、执行程序:1.严格按照各项制度规定执行。

2.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安全生产事故处理完毕后,协助安全生产部门进行事故分析和追究责任。

七、责任追究:对未按照本制度执行的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情节严重的将进行相应处罚。

以上是《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的内容,希望对企业管理人员能够有所帮助,更好地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同时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一、背景为了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并及时进行统计分析,找失事故的原因和规律,订立本管理制度,以规范和引导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工作。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全部的部门和员工,包含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

三、管理标准1.事故统计与登记•公司内部全部部门应建立完满的安全生产事故统计与登记制度,将事故发生情况准确记录,并及时上报给安全管理部门。

•事故统计与登记的内容应包含事故的时间、地方、人员伤亡情况、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原因等紧要信息。

•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与登记应保密,并妥当保管相关资料。

2.事故责任追究•对于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有责任的员工将被严厉追究责任,并依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纪律处分。

•追究责任时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的责任追究程序进行,确保公正、公平、公开。

•对于具有严重后果的安全生产事故,需进行事故调查,确定责任人,并依法依规进行追究。

3.事故原因分析•对于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管理部门应及时开展事故原因分析工作,并订立相应的整改措施,防止仿佛事故再次发生。

•事故原因分析应全面、深入,针对事故发生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包含人、机、料、法、环等方面。

•分析结果应定期进行总结和汇报,并提出改进措施,有针对性地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4.事故风险评估•企业应建立事故风险评估制度,对企业内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评估和预警。

•风险评估的内容应包含对各个环节的事故风险程度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订立相应的应急预案。

•风险评估应定期进行,并依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风险掌控措施。

四、考核标准1.事故统计与登记•各部门应准确及时地进行事故统计与登记,做到记录完整、信息准确。

•事故统计与登记资料应按规定妥当保管,不得泄露。

2.事故责任追究•对于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应依照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公正、公平、公开。

•追究责任的结果应及时通报,并执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1. 前言安全生产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安全事故,通常带来人员伤亡、设备损毁和财产损失等后果。

为了规范公司内部安全生产管理,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特制定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该制度将会在公司内全面推行,以确保员工和设备的安全。

2. 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规范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通过事故统计分析,监测安全风险,减少安全事故频率,提高公司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工作效率。

3. 制度规定3.1 安全生产事故的管理•公司将安全生产事故管理纳入企业管理体系中。

•公司对安全事故进行分类管理,包括违章行为、轻微事故、重伤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发生安全事故后,工作人员应当立即停止生产行为,并启动应急预案。

•对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在安全事故调查过程中,应当首先确定事故的性质和原因,找出安全隐患。

•公司应定期发布安全警示、安全技能培训等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3.2 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公司建立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对事故数据进行收集、归纳和分析。

•按照不同频率和区域,对事故数据进行分类分析,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

•通过事故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识别事故发生的规律,避免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根据分析结果,落实完善的安全生产措施,保障安全生产。

4. 后续工作•公司应进行系统的安全管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安全事故的上报及处置应根据制度规定,确保安全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部门应积极参与事故统计分析工作,并将结果运用于日常生产过程中。

•不定期对制度进行修订完善,以满足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需求。

•引导员工形成安全生产意识,逐步提高全员的行动指南,以切实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安全。

5. 总结通过制度规定和后续工作的落实,公司能够有效降低安全事故频率,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2]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2]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1. 背景和目的为了确保公司的安全生产,防范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部门和员工。

3. 定义3.1 安全生产事故:指在工作过程中,因违反安全生产规定、操作不当、设备故障或其他不可预见的原因导致的人身伤亡、设备损失或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的事件。

3.2 安全责任部门:指公司内负责安全管理和监控的专门机构或人员。

3.3 安全生产责任人:指公司内各部门的负责人或安全经理。

4. 统计和报告要求4.1 统计要求 4.1.1 各部门要对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统计,按照统计表格要求填写相关信息。

4.1.2 安全责任部门负责汇总各部门的统计数据,并按时报送给公司领导。

4.2 报告要求 4.2.1 安全责任部门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周期,编制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报告。

4.2.2 报告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事故类型、事故发生原因、事故影响等,针对事故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4.2.3 报告要求及时准确,以确保公司领导决策时具备可靠的数据支持。

5. 管理标准和考核标准5.1 管理标准 5.1.1 安全生产责任人应制定并实施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

5.1.2 部门负责人应做好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1.3 安全责任部门负责监督各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审核。

5.1.4 公司要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的训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2 考核标准 5.2.1 安全生产责任人的责任落实情况将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并与绩效挂钩。

5.2.2 各部门的安全生产指标达成情况将作为考核内容之一,评估部门的安全管理水平。

5.2.3 安全责任部门将定期抽查各岗位的安全操作情况,对存在安全风险的岗位进行跟踪考核。

6. 处罚与奖励6.1 处罚 6.1.1 针对不履行安全义务和未及时报告事故的责任人,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给予警告、罚款、降职或解雇等处罚。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模版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模版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模版一、概述为了加强对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提高事故处理与预防能力,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稳定,制定本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本制度是指导和规范本单位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和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措施。

二、目的1. 统计与分析安全生产事故,全面掌握事故情况和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预防事故再次发生。

2. 为决策提供准确数据和科学依据,改进安全管理工作。

3. 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的统计分析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统计与分析内容1. 收集安全生产事故的基本信息,包括事故类型、事故时间、事故地点、事故原因、事故责任人等。

2. 对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包括技术管理不到位、操作操作不规范、设备设施缺陷等。

3. 统计不同事故类型的发生频率和事故后果,如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经济损失等。

4. 根据事故统计和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改进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

四、统计分析流程1. 收集与整理事故相关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根据数据进行分类和归纳,形成统计分析表格。

3. 对数据进行事故类型和原因的统计分析,着重探究重复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原因。

4.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预防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连续改进。

5. 将统计分析结果及改进措施报告上级管理部门,并追踪改进效果。

五、责任与措施1.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统计生产事故的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工作。

2. 生产部门负责配合安全管理部门的统计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3. 对于重大事件或频繁发生的事故,建立专门的调查组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4.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事故数据库,方便统计和分析工作。

5.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会议,总结报告相关信息,提出处理和改善意见。

六、制度宣传与培训1.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工作,确保相关人员熟悉并遵守制度内容。

2. 新员工入职培训时,加强对本制度的宣传和解释。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是一种旨在监测和分析安全生产事故的制度,旨在提高企业对安全生产事件的管理和预防能力。

该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统计和记录安全生产事故的基本信息,包括发生时间、地点、原因、责任人等。

统计数据应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归类,以便对事故发生的规律和趋势进行分析。

2. 设定统计和分析指标,例如事故发生率、事故死亡率、事故类型分布等,以监测和评估安全生产状况的变化。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企业追踪事故发生的趋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3. 设立责任人和相关部门,负责收集、汇总和分析安全生产事故数据。

责任人应具备一定的统计和数据分析能力,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4. 建立一套完善的报告机制,确保事故信息的及时和准确传递。

相关部门应定期向上级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报告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情况,并提供分析报告,以便管理层采取相应的决策。

5. 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以激励和约束安全生产行为。

奖励可以给予事故发生率较低或无事故记录的部门或个人,而惩罚可以给予事故发生率较高或重大事故责任人。

通过建立和执行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控安全生产状况,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第 1 页共 1 页。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前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安全生产已经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

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一系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被制定并执行。

其中,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的内容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是指对企业发生的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寻找原因,制定措施,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具体内容如下:1.事故统计事故统计是将企业中发生的各类事故进行分类、登记和记录,以获得有关数据的过程。

企业应对事故进行详细的分类统计,包括事故类别、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事故原因、受伤情况、财产损失、所需维修工作等。

这些数据对于识别事故和分析事故原因非常重要。

2.事故分析事故分析是对事故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的过程。

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寻找问题源头,进一步改善安全生产工作。

企业可根据记录的事故数据,采用专业的事故分析方法,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识别存在的问题,制定措施,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3.措施制定措施制定是指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企业应该从政策、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的作用1.增强企业对事故的预防能力事故统计分析是企业对事故进行有效预防的第一步。

通过对各类事故进行详细记录和分类统计分析,有助于了解某一地区、某一类型的事故发展趋势和规律。

这些数据可以为企业的预防工作提供依据,为规划预防措施提供参考。

2.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对事故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有利于企业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能够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这有助于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

3.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事故统计分析,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隐含的成本,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规范事故报告、调查、处理流程,贯彻“四不放过”的事故查处原则,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调查、统计和分析、处理、预防等过程。

3.引用文件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2《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3.3《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3.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3.5《交通运输行业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

4.管理职责
4.1公司安全生产部负责组织事故调查处理工作,配合有关政府行政部门对事故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4.2安全生产委员会在发生事故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组织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5.1内容及要求
5.1事故统计与分析
5.1.1事故统计要求
1)公司安全生产部负责事故统计表的填写;
2)事故统计表要填写准确无误;
3)对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统计分析。

5.1.2事故统计的范围
1)发生造成人员死亡、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都要按规定报告和统计,并按《建设系统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报表》和《交通运输行业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快报表》的内容进行填写上报。

2)发生事故及在救灾过程中造成人员伤亡或非本单位的人员伤亡都应统计报告。

3)因事故造成的失踪人员,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后(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事故发生之日起7日后),按照死亡人员进行统计,并重新确定事故等级。

4)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0元以下、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不列入统计范围。

5)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因病导致死亡,必须先按规定时限和程序报告公司。

经公司调查确认系由职工本人疾病造成的,不按事故统计。

6)下列事故不统计到本企业伤亡事故总数中,列表统计上报备案。

a本企业支援或承包外单位工程发生伤亡事故由外单位统计报告。

b企业外组织的安全检查、培训、科研、学习、参观等活动发生的伤亡事故。

c职工在生产岗位因突发疾病造成的伤亡事故。

d发生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伤亡事故。

如冰雹、地震、龙卷风等。

5.2事故分析
事故原因分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分析事故的时候,应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从而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再分清主次,进行责任分析。

5.2.1直接原因
事故直接原因包括装备、物质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

1)装备、物资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包括:
a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b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c个人防护品用具,如安全帽、安全鞋、护目镜、防护服等缺少或有缺陷;
d道路及其环境不良。

2)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
a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b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c使用不安全设备;
d以手代替工具操作;
e物体存放不当;
f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g攀、坐不安全位置;
h装备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i分散注意力;
j未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k不安全装束;
l对易燃、易爆物处理不当。

5.2.2间接原因
1)装备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如仪器仪表、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存在问题;
2)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得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3)劳动组织、调度不合理;
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操作规程不健全;
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7)其他。

5.3责任追究
5.3.1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通过对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确定事故中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
5.3.2在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中,根据其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者;
5.3.3根据事故后果和事故责任者应负的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5.3.4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责任者,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安全生产奖惩制度予以经济处罚、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3.5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以下行为的,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安全生产奖惩制度予以经济处罚、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
2)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3)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5.3.6事故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的认定
1)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属于迟报;
2)因过失对应当上报的事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遗漏未报的,属于漏报;
3)故意不如实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初步原因、性质、伤亡人数和涉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的,属于谎报;
4)隐瞒已经发生的事故,超过规定时限未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经查证属实的,属于瞒报。

5.4处罚
5.4.1发生一般及以上等级事故,无论何时,事故部门必须立刻将事故报告给安全生产部和公司有关领导。

轻伤事故要先口头报告,并且在1小时内将书面报告报安全生产部,违反此规定给予相关责任人处以罚款。

5.4.2事故报告要真实、及时,不得迟报、漏报、瞒报。

违反此规定给予相关责任人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作降职或离职处理。

5.4.3对不积极组织参加事故抢救、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事故调查中弄虚作假的责任人处罚款并作降职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作离职处理,触犯刑法的移交公安司法机关处理。

5.5事故回顾
安全生产部应对本单位的事故及其他单位的有关事故定期组织进行事故回顾和再现,以警醒全体员工。

5.6事故管理台账和档案
5.6.1事故发生后,安全生产部应建立事故编号,登记事故管理台账。

5.6.2安全生产部应按有关规定建立事故档案,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完善事故档案各项内容,直至处理完毕封档、存档。

分管安全负责人在安全生产部处理完毕事故后,在档案上签字封档。

5.6.3事故档案内容包括事故经过、责任认定书、事故现场处置过程材料、第三者证明材料、调查材料、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分析处理处罚通报、事故罚款收据、设备修理费清单、保险公司理赔单、责任人事故认识材料、其他相关材料、事故收支报告、事故防范措施、事故调查组成员等项目。

5.7防范措施
公司安全生产部要制定事故防范措施,并下发到从业人员手中;要督促各项目部落实防范措施,必要时应进行从业人员抽查,以检验落实程度。

5.8事故预防
公司要研究事故发生机理,有的放矢地制定事故预防的原则、措施等文件,建立预
警机制,排查并消除安全隐患。

5.8.1公司组织各职能部门和项目部进行经营活动过程的危险源辨识,采取相应消减措施,降低乃至消除危险源。

5.8.2开展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和管理缺陷。

5.8.3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提升从业人员作业环境条件。

5.8.4完善安全告诫和交代制度。

安全告诫和交代的内容包括路线状况、天气条件、人文环境、地理条件、车辆结构和特点等。

6.附录
6.1安全生产事故分析通报会记录
6.2事故调查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