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管理规定
13项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13项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职工的健康和安全而在企业内部设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
本文将介绍13项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分别是职业危害监测制度、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制度、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培训制度、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培训制度、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职业健康监护制度、职业病防治体检制度、职业卫生监测制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制度、职业病危害应急预案制度、职业健康考核奖惩制度。
1.职业危害监测制度:建立企业内部的职业危害监测机制,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估,确保工作环境符合职业健康标准。
2.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职工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记录职工的个人基本信息、职业暴露情况、职业病诊断与治疗情况等,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
3.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制度: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规范管理,确保设施的安全可靠性,有效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4.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确保职工使用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符合相关标准,定期检查和更换,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5.职业卫生培训制度:设立职业卫生培训制度,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职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培训制度:对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进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规遵守能力。
7.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建立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明确告知程序和范围,向职工及时告知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预防措施。
8.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建立健康监护机制,对从事特定工种或受特殊职业危害的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护,及早发现和干预职业病症状。
9.职业病防治体检制度:制定职业病防治体检计划和流程,对职工进行定期体检,筛查职业病发病早期迹象,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10.职业卫生监测制度:建立职业卫生监测制度,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职业病危害。
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
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是指在职业健康卫生领域,为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安全而制定的法规和政策。
该规定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职业健康卫生管理目标(一)保护职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和职工的职业伤害。
(二)提供安全和卫生的工作环境,保障职工的工作条件符合职业健康卫生标准。
(三)加强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健康促进工作,提高职业健康卫生管理水平。
(四)培养和提升职业健康卫生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职业健康卫生管理的技术支持。
二、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原则(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通过从源头上控制职业病的产生,全面综合治理工作环境,减少职业病危害。
(二)科学管理,合理规划。
根据不同行业和职业特点,科学制定职业健康卫生管理方案,合理规划职业健康卫生工作。
(三)责任明确,分工协作。
明确职业健康卫生管理的责任主体,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之间协作配合,形成合力。
(四)公开透明,参与共治。
加强职业健康卫生管理的信息公开,广泛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倡导职工参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工作。
三、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工作内容(一)职业健康卫生风险评估。
对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估,确定职工的职业病危害程度和防护措施。
(二)工作场所职业健康卫生监测。
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防控职业病风险。
(三)职业健康卫生标准制定。
制定和修订职业健康卫生标准,明确工作场所的职业健康卫生要求。
(四)职业病预防和治疗。
开展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确保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五)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
加强职工的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六)职业健康监管。
加强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健康监管,依法惩处违法违规行为。
四、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责任(一)政府部门职责。
加强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健康卫生监管,提供政策和法规支持,推动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工作。
(二)企事业单位职责。
2024年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2024年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____年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职工的职业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用人单位和职工。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工职业健康检查制度,对职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
第四条职工应当积极参加职业健康检查,接受相关检查项目和诊断。
第五条职工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符合医学伦理原则,确保职工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
第六条职工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医疗机构进行。
第七条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第二章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的内容和频率第八条职工职业健康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体温等常规检查,以及眼科、听力、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具体检查项目。
(二)职业病检查:根据职工从事的工种和岗位特点,进行相应的职业病检查项目,包括体检、实验室检查、职业病诊断等。
(三)生活习惯评估:对职工的生活习惯进行评估,包括饮食、运动、吸烟、酗酒等方面。
(四)心理健康评估:对职工的心理健康进行评估,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等方面。
第九条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的频率如下:(一)新录用的职工应当在入职后3个月内进行首次职业健康检查。
(二)职工每年应当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
(三)职工从事高风险职业的,每年应当进行两次职业健康检查。
第十条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应当及时告知职工,并对职工的职业健康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建议。
第三章用人单位的责任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工职业健康档案,记录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情况。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定期进行职业健康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和知识水平。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监督和检查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的实施情况,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组织职工参加职业健康培训,提升职工的职业健康管理能力。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精选10篇)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精选10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精选10篇)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任何先进的方法和手段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那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供大家阅读参考。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篇1一、目的1.1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1.2 职业卫生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
1.3 凡在公司区域内的部门以及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职业健康管理制度适用于某有限公司。
三、术语及定义3.1 职业健康:是预防因工作导致的疾病,防止原有疾病的恶化。
主要表现为工作中因环境及接触有害因素引起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
3.2 职业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因素。
3.3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属于国家公布的职业病范围的疾病。
四、职责和管理要求4.1 职业病防治委员会公司成立职业病防治委员会,总经理任主任,公司常务副总为副主任,各部门及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安全环保办公室为职业健康的日常管理机构。
4.1.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健康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并将此工作列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4.1.2审定职业健康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并定期监督检查方案的落实情况,解决各部门关系协调、所需资金落实等问题。
4.2 安全环保办公室职责4.2.1宣传、贯彻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实施。
4.2.2确定公司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协助卫生部门对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公示;对超标场所,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方案,监督整改。
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3篇)
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是我国职业健康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由国务院负责颁布实施。
该规定的宗旨是保护和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和其他职业危害,维护职工的身体健康,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该规定具体规定了职业卫生管理的基本原则、职业卫生服务的内容和方式、职业病防治措施、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详细介绍《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
一、基本原则《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明确了职业卫生管理的基本原则。
首先是工作负责人的责任原则,要求工作负责人对职业卫生工作负有直接的责任。
其次是预防为主的原则,要求以预防为主,同时采取综合性的措施,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产生和发展。
再次是全员参与的原则,要求所有相关人员共同参与职业卫生工作,共同维护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最后是科学管理的原则,要求职业卫生管理要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依靠科学技术手段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二、职业卫生服务的内容和方式《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规定了职业卫生服务的内容和方式。
职业卫生服务的内容包括定期的职业卫生检查、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职业卫生技术培训。
职业卫生检查要求雇主定期组织职业卫生检查,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
职业卫生宣传教育要求雇主开展职业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卫生意识。
职业卫生技术培训要求雇主对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的职业卫生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卫生知识和技能。
职业卫生服务的方式包括制定职业卫生规程和职业卫生操作规范,组织职业卫生检查,并建立职业卫生档案,以及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职业卫生培训活动。
三、职业病防治措施《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对职业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了规定。
其中包括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装备的使用和维护、职业病的诊断和治疗、职业病危害的控制技术和措施等。
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要求雇主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或减少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确保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完整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3篇
(完整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1/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员工的生命健康,避免工伤事故,确保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制定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派遣工等。
第三条公司应当建立并落实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机构、职业健康安全监测机构、职业健康安全培训机构,按照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履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责。
第四条公司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体系,对工作场所环境、生产设备、劳动过程和工作场所内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
第五条公司应当为员工提供安全、卫生、舒适的劳动条件,采取必要措施预防职业伤害和职业病。
第六条员工应当遵守本制度的规定,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等法律法规和工作场所安全管理规定,以保障个人的职业健康安全。
第七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康档案,对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记录、统计及分析,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提供科学依据。
第八条公司应当为职工购买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保障职工的权益。
第九条公司应当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对突发职业卫生安全事故予以及时、有效的处置。
第十条公司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履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责。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2/3)第二章职业病防治第十一条公司应当严格落实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治措施,确保员工不出现职业病及职业伤害,并根据有关标准和规定,对工作场所内的职业病危害源和作业区分级,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控制。
第十二条公司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实行控制职业病危害源的应急监测,对发现的职业病危害源及时制止、处理,并对其产生的后果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公司应当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对可能患职业病的员工进行诊断和治疗,并对患职业病的员工及时报告,并按照要求进行赔偿和补偿。
第十四条公司应当建立职业病健康监测体系,对职业病危害源和作业环境进行监测,发现职业病危害源和作业环境不符合要求的,应采取措施及时整改。
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
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劳动者的工作安全和生产能力,经国务院批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职业性健康检查是指对有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的劳动者进行的体检工作,以及对相关劳动者进行的职业病危害监测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三条职业性健康检查的目标是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和职工的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第四条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工作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工作。
第二章职业性健康检查的对象和范围第五条受职业病危害因素影响的劳动者应当接受职业性健康检查。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有毒有害物质、噪音、振动、放射性物质、病原体等。
第六条职业性健康检查的范围包括体检、检验、监测等内容。
第七条职业性健康检查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应当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和劳动者的实际情况确定,并及时调整。
第三章职业性健康检查的程序和要求第八条职业性健康检查分为普查和特殊检查两种类型。
第九条职业病普查应当每年进行一次,对受职业病危害因素影响的劳动者进行体检,并记录相应资料。
第十条职业病特殊检查是指对异常情况的劳动者进行的进一步检查。
特殊检查由医生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行,并负责制定检查和诊疗方案。
第十一条职业性健康检查应当由具备相应资格的医疗机构承担,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专业的职业性健康检查人员和设备设施。
第十二条对于接受职业性健康检查的劳动者,医疗机构应当采取保密措施,保护劳动者的隐私权。
第四章职业性健康检查的结果和处理第十三条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应当及时录入案卷,并向受检劳动者提供书面报告和相关建议。
第十四条在职业性健康检查过程中发现职业病病例的,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单位,并按照相关规定及时采取治疗和控制措施。
第十五条对于复查指标异常的劳动者,应当及时安排进一步的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五章职业性健康检查的监督与评估第十六条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性健康检查的监督和管理,组织开展评估工作。
职业健康管理13项规章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13项规章制度1.职业病防护管理制度:制定职业病防护措施,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2.工作场所卫生管理制度:规定工作场所的卫生要求,定期清洁和消毒,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
3.职业危害评估管理制度:对工作岗位进行职业危害评估,确定职业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护员工的健康。
4.职业健康监测管理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监测,及时发现职业病和职业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5.岗位职业健康培训管理制度:开展岗位职业健康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和能力,掌握相关的防护知识和技能。
6.职业康复管理制度:对受伤或患病员工进行康复管理,提供相关的康复服务,帮助员工恢复工作能力。
7.急救和应急管理制度:制定急救和应急预案,培养员工的急救意识和能力,及时处理紧急情况,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
8.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制度:建立职业健康监督机制,加强对职业健康管理措施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9.职业健康宣传教育管理制度:进行职业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普及相关的健康知识。
10.职工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鼓励员工正确使用和保养,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11.职业卫生检查和评价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职业卫生检查和评价,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12.职业伤害报告和赔偿管理制度:建立职业伤害报告和赔偿机制,及时报告职业伤害事件,为受伤员工提供合理的赔偿和补偿。
13.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员工职业健康档案,记录员工的健康信息和职业病情况,为职业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以上是职业健康管理的常见规章制度,通过规范和落实这些制度,可以有效保护员工的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相关制度,以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定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定
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旨在保护和改善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这些规定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职业健康安全法律和法规: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关于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
2.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和规范: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规范,用于指导和规范工作场所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实施。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国际标准ISO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和指南》,以及国内类似的管理体系标准,如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4.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和教育:包括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和技能。
5.职业健康安全监测和评估:包括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健康安全条件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职业危害和风险。
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责任和机构:包括明确企业和管理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责任和义务,并建立相应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定的目标是促进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预防职业伤害和疾病的发生,并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同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定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定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定一、概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定是指企业为确保员工职业健康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主要是为了预防职业病发生和减少事故事件的发生,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这些规定包括职业卫生、安全防范措施、应急处理等方面的规定。
二、职业卫生管理规定1.工作环境的评估和改善企业必须对工作环境进行评估,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善工作环境。
针对职业病危害程度较高的职工,企业应当规定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
同时,应定期对职业病危害情况进行检测,确保职工的健康安全。
2.职业健康检查企业应当为员工提供必要的职业健康检查,以监测职业病的情况,并在职业病病人出现时及时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权益。
3.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企业应当制定预防职业病的措施,并加强职业卫生的日常管理,确保职业病的预防,为员工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三、安全防范措施1.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企业应当为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工作危险源及如何避免危险,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避免产生安全事故。
2.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企业应当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并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认真落实标准化的要求,并对标准化工作进行评估和核查,避免事故的发生。
3.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企业应当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治理,并对治理结果进行评估和检查,确保安全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
四、应急处理规定企业应当制定应急处理规定,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其中涉及应急预案、逃生通道、应急救援、灾后恢复等一系列措施。
应确保员工的安全、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行和社会稳定发展。
五、总结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定是企业的核心管理制度之一,不仅事关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与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企业必须严格执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定,真正将职业病和事故的发生降到最低程度,建设安全、健康、和谐的企业。
新版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新版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员工,包括全职、兼职和临时工。
第三条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对员工进行定期体检,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
第四条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第五条企业应建立职业病防治机制,对可能危害员工健康的岗位和作业进行评估,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职业危害。
第二章职业健康体检第六条企业应为所有员工提供定期的职业健康体检,包括初次录用前体检和定期体检。
第七条职业健康体检项目应包括身体检查、生化检查、职业病检查等内容。
第八条企业应建立职业健康档案,记录员工的职业健康信息,对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行为进行评估。
第九条企业应根据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
第三章职业健康教育第十条企业应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活动,向员工传播职业病防治知识,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
第十一条职业健康教育内容应包括职业病的发生原因、预防方法等内容。
第十二条企业应建立职业健康教育档案,记录员工接受职业健康教育的情况。
第十三条企业应加强对特殊岗位员工的职业健康教育,提高这些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
第四章职业危害评估与控制第十四条企业应建立职业危害评估机制,对可能危害员工健康的岗位和作业进行评估。
第十五条职业危害评估应包括对职业危害源的识别、危害源的特性、作业人员的接触程度、危害源的暴露途径等内容。
第十六条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职业危害,如改善工作环境、提供个人防护用品等。
第十七条企业应定期对职业危害评估结果进行复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第十八条企业应建立职业危害监测机制,对危害源进行监测,确保员工的健康。
第五章职业病防治第十九条企业应建立职业病防治机制,对可能危害员工健康的岗位和作业进行评估,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职业危害。
职业健康体检管理办法
职业健康体检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及其劳动者。
第三条职业健康体检是指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进行的,旨在识别、评估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职业病发生,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医疗活动。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建立职业健康体检制度,定期为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第二章体检对象与项目第五条职业健康体检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人员:(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二)新入职的劳动者;(三)准备调岗至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的劳动者;(四)用人单位认为需要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其他劳动者。
第六条职业健康体检项目应根据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调查;(二)体格检查;(三)实验室检查;(四)功能检查;(五)其他必要的辅助检查。
第三章体检机构与职责第七条职业健康体检应由具备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第八条体检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合法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二)有与开展职业健康体检相适应的专业人员;(三)具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和试剂。
第九条体检机构的职责包括:(一)制定体检流程和操作指南;(二)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体检服务;(三)出具体检报告,并提出健康指导意见;(四)对体检结果进行保密。
第四章体检程序与记录第十条用人单位应提前通知劳动者体检时间、地点和注意事项。
第十一条劳动者应按照用人单位的通知参加体检,并如实提供相关信息。
第十二条体检机构应按照规定的项目和程序进行体检,并建立完整的体检档案。
第十三条体检结果应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
对疑似职业病患者,应进行进一步诊断和处理。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十四条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职业健康体检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和体检机构应接受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料。
职业健康管理规定
职业健康管理规定职业健康是指在工作场所中,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检、防备、治疗、检测等各种健康管理工作。
随着经济的进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职业健康管理。
因此,职业健康管理规定是特别必要的。
以下是一份职业健康管理规定,内容包括管理机构、健康档案、职业病防治、劳动保护等方面。
一、管理机构1.设立职业健康管理部门,由专业人员负责职业健康的管理工作。
2.每个单位都应设立专业的职业健康机构,定期开展有关活动,提高职工的健康意识和安全承当责任的意识。
3.要求职工必需认真接受体检,遵守职业健康的相关规定。
二、健康档案1.每个职工建立一个健康档案,对健康情况进行定期跟踪。
2.要求职工在入职时进行健康检查,以便适时发觉职业病症状。
3.要求职工到单位指定医疗机构进行健康检查,检查结果需要在职工个人健康档案中记录。
4.要求职工因生理周期和月经期等原因无法进行健康检查的,须另定时间布置健康检查。
三、职业病防治1.每个职工都有职业病防治的权利和义务。
2.要对各种职业病进行分类,并侧重对高危职业的职工进行干预和防备。
3.在职期间,假如职工显现职业病症状,应适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并适时通知相关部门,搭配进行病源防治工作。
4.对饮食、卫生、劳动等方面进行教育,加强个人职业卫生学问及技能,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率。
四、劳动保护1.明确每种职业所面临的不安全和职业危害因素,实行保护性措施来规避这些风险。
2.在职工使用职业危害物质时,要供给必要的防护物品,并尽可能为职工供给安全工具和设备。
3.要重视工作场所的卫生条件,定期检查并消毒,降低职工被疾病侵袭的可能性。
4.要保护职工的基本权益,搭建与职场权益保护相关的工会组织等,让职工不受鄙视和不合理的待遇,保护职工合法权益。
以上是职业健康管理方面的规定,有效的职业健康管理政策不仅有益于职工和公司,也是实现可持续进展的紧要一环。
管理机构、健康档案、职业病防治和劳动保护等方面是必需要定下的各项规定。
职业健康安全检查管理规定
职业健康安全检查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事业单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的企事业单位,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
第三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安全检查管理制度,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和方案,并按照规定进行检查和整改。
第四条职业健康安全检查管理工作应当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风险控制的原则,全面推进职业健康安全工作。
第二章职业健康安全检查的内容和要求第五条职业健康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劳动场所环境的检查,包括噪声、灰尘、化学物质、辐射等对员工身体健康的危害情况;(二)劳动装备的检查,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防护设备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三)劳动操作规程和操作程序的检查,确保工作过程安全可靠;(四)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情况;(五)事故和伤害统计、报告和分析情况;(六)其他与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事项。
第六条职业健康安全检查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检查应当由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二)检查应当全面、系统、科学,并且应当形成检查报告;(三)对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并进行跟踪检查;(四)检查结果应当及时通报相关责任人和员工,并保密工作情况。
第三章职业健康安全检查管理的责任和义务第七条职业健康安全检查管理应当明确相应的责任人,并明确其职责和义务。
第八条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职业健康安全的检查工作负总责,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第九条职业健康安全检查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检查管理制度,并定期组织培训和宣传,确保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二)组织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并督促整改;(三)对发现的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应当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采取紧急措施处理;(四)对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情况进行定期监督和评估,并报告上级部门;(五)对职业健康安全检查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五篇)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1总、则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具体要求,依照职业病防治工作"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制定本制度。
1.2制定本制度的目的: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员工身体建康及其相关权益,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进一步加强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促进公司生产、经济发展和和谐稳定。
____公司鼓励研制、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防治活动。
3职业卫生管理各部门职责:3.1安全部负责公司职业病预防、统计管理工作。
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定期每年与疾病防治控制中心取得联系,对各施工生产项目部的粉尘、噪声等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对现场存在的不合格检测项目,及时通知相关单位落实整改。
3.2经理办公室负责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健康档案,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职工进行体检。
3.3劳资部负责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工资待遇如实告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患者上岗,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上岗;对在职业健康体检中发现的职业病患者,应当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3.4各基层单位负责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和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个人卫生防护用品;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的员工,从事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5篇)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保障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不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护职业病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规定了职业健康管理职责及作业管理,作业环境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等职责,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职业健康管理的单位。
第三条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生产部门、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增强职工职业病防治观念,提高职工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第四条公司任何单位或个人有权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向公司领导、安全环保部门、卫生监督部门检举、报告。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五条公司各级行政主管领导在各自工作范围和管理权限内负责本单位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对全公司职业健康工作进行指导、决策及监督管理。
职业健康科代表公司安委会行使职业健康监督管理职能。
各级职工代表组织有权对职业健康工作进行群众监督。
第六条职业健康科作为公司职业健康检测机构,全面负责公司范围内的职业健康检测及公司安委会布置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
第七条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职业健康监护,主要负责职业健康体检和医疗。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我公司仅以此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结论执行政策。
第八条涉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部门必须指定兼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
第三章作业管理第九条必须认真落实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简称“建设项目”)职业健康设施“三同时”管理规定。
(一)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在拟定生产建设项目时,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尽量选择无毒、无害的先进生产工艺。
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委托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二)职业健康设施的设计必须认真贯彻《____关于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并严格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____)及有关行业标准、规定。
《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进行的职业健康检查活动。
第三条职业健康检查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第四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全国职业健康检查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健康检查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第五条职业健康检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第六条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法人资格;(二)有与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相适应的专业人员;(三)有符合职业健康检查要求的设备和设施;(四)有健全的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制度。
第七条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和周期第八条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二)职业病相关健康状况;(三)必要的医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
第九条职业健康检查的周期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确定,具体周期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规定。
第四章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第十条劳动者有权了解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接受职业健康检查。
第十一条劳动者应配合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检查工作,并如实提供相关信息。
第十二条劳动者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复检。
第五章职业健康检查程序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应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承担相应的费用。
第十四条职业健康检查程序包括:(一)用人单位与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签订服务协议;(二)劳动者填写职业健康检查表;(三)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四)出具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第十五条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应包括检查结果、健康评价和建议等内容。
第六章监督管理第十六条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定期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依法予以处罚。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为了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可连续性和稳定性,订立本《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规定旨在规范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企业具体情况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企业全部员工,包含正式员工、合同工、临时工等。
遵守本规定和相关制度是每位员工的基本义务。
第三条职责与义务1.企业负责人负责订立并组织实施本规定,确保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落实。
2.各级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并搭配企业负责人做好相关工作。
3.全部员工应自发遵守本规定的各项要求,确保个人职业健康安全。
第四条管理体系本企业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包含设立职业健康安全委员会、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落实管理责任等。
第二章职业健康管理第五条健康评估与监测1.全部员工在入职前需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2.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应立刻采取相应措施。
3.对从事特殊岗位的员工,如高温作业、有毒有害作业等,应加强健康监测与管理。
第六条职业病防护与掌控1.对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应采取必需的掌控措施,确保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
2.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并进行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本领。
3.定期开展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
第七条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1.企业应订立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计划,并定期组织培训活动。
2.员工入职时应进行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并定期进行更新培训。
3.配置专职或兼职职业健康安全培训讲师,供应相关培训服务。
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八条安全生产责任和制度1.企业负责人应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部门负责人应订立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并明确相关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
第九条安全生产培训与演练1.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与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危机应对本领。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及措施(5篇)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及措施第一条职业健康管理目标严格遵照集团公司的规定,建立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保证员工生活及工作场所干净整洁、施工现场粉尘及有害气体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劳动保护符合有关规定;防止食物中毒、传染病扩散,防止职业病、地方病发生。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职业健康领导小组名单:组长:副组长:组员:第三条分工和职责。
党委书记是职业健康工作的主管领导;人力资源部为主管部门,主抓施工过程的职业健康工作。
安监部、工程部、经营部、财务部为协作部门,为职业健康提供防护和保障。
职业健康安全领导小组制定各项保障措施,明确各级分工,将职业健康保障作为日常工作重点,对生活、办公及施工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职业健康检查指导,以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和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第四条职业健康设施(1)、职工生活区集中建立在避风、向阳、静辟处,与施工现场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施工对宿舍的污染,尽可能给员工营造一个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2)、在生活房屋、办公室内安装空调或风扇及取暖设施等,以利夏季防暑降温及冬季保暖;(3)、在生活区设立职工活动场所,配备一定数量的运动设施,以利于职工在空闲时间锻炼身体;(4)、生活区设置足够数量的卫生设施,保持员工宿舍区内的卫生。
室内外卫生经常清扫,保持地面干净,日常用品摆放整齐,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空气清新;在室外种植花草,美化环境;(5)、在生活区外围偏僻处设立生活垃圾池,生活垃圾在生活区内采用封闭式容器收集,然后统一倒入垃圾池,再按当地环保规定运至指定垃圾处理地点统一处理。
严禁随地丢弃生活垃圾;(6)、生活区内设置有取暖设施的公共洗澡间,洗澡间内设置冷热水管,保证员工在工作后能洗澡,保持个人的清洁卫生。
第五条职业健康保障措施1、劳动保护措施(1)接触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有害、危险施工环境的作业职工,按有关规定发放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检查使用情况,以确保正常使用;(2)加强机械保养,减少施工机械不正常运转造成的噪音;(3)对于噪音超标的机械设备,采用消音器降低噪音。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一、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业健康安全责任,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确保劳动者健康安全。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第四条用人单位应设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细则。
第五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应具备以下职责:(一)组织编制、实施和监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二)组织开展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培训;(三)组织开展职业健康安全检查、监测和评价;(四)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五)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六)组织实施应急预案;(七)组织实施其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设立职业健康安全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职业健康安全领导小组应具备以下职责:(一)制定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战略规划;(二)审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三)审批职业健康安全重大决策;(四)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五)组织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监督、检查和考核。
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内容第八条用人单位应制定以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范;(三)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四)职业健康安全应急预案。
第九条用人单位应组织开展以下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培训:(一)新员工入职培训;(二)在职员工培训;(三)专项培训。
第十条用人单位应组织开展以下职业健康安全检查、监测和评价:(一)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三)职业病危害评价;(四)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估。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组织开展以下职业病防治工作:(一)职业病危害防治;(二)职业病诊断、治疗和康复;(三)职业病报告和调查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健康管理规定
职业健康管理规定 1.管理目标职业病发生率为零 2.人员配备各车间安全协管管理人员配备到位率100%。
同时配备 5 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车间现场的监督检查,对有职业危害的工序重点监督。
3.安全教育(1)严格执行对进入现场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制度,在班前做好班组交底工作,像员工传达职业健康相关防护知识。
(2)每年组织一次对安全专职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的教育,逐步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在职业健康方面的管理水平。
4.安全检查(1)对车间每日进行检查、每月组织综合检查。
(2)实行重点部位跟踪检查,对有重大危险区域加强监督。
5.管理方案(1)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职业病体检。
(3)每年组织全厂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4)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5)为员工提供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6)组织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7)对职业生体检结果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员工本人。
(8)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进行监测,并悬挂危险告知牌。
(9)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使用个人职业病劳防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