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04任务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四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四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四试题及答案》摘要:新国开放学电《西方济学》形考任四试题及答案、填空题(道共0分) 6、某银行吸收存款000万元按规定应留00万元作准备金这里法定准备率0%通银行信贷活动可以创造出货币额5000万元,货币供给量就是指基础货币变动量,.计算下列每种情况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5000亿元基础货币000亿元新国开放学电《西方济学》形考任四试题及答案、填空题(道共0分) 6、某银行吸收存款000万元按规定应留00万元作准备金这里法定准备率0%通银行信贷活动可以创造出货币额5000万元65、银行所创造货币量与初存款比例称简单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两者比例是货币乘数66、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活动贴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67、L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货币市场上国生产总值与利率成方向变动68、如把995年作基期、物价指数0000年作现期物价指数5则从995年到00年期通货膨胀率5% 69、紧缩性缺口引起周期性失业膨胀性缺口引起拉上通货膨胀70、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企业了增加利润而提高价格所引起通货膨胀称加速通货膨胀7、菲利普斯曲线是用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交替关系曲线7、顶峰是繁荣高谷底是萧条低73、宏观济政策工具常用有管理供给管理以及国际济政策7、财政政策是通政府税收与支出调节济政策75、货币筹是把债券卖给央银行债筹是把债券买给央银行以外其他人76、简单规则货币政策就是根据济增长要按固定比率增加货币供给量77、反馈规则与固定规则争实质是要不要国干预济78、贸易赤是指出口进口79、对国产品支出国支出+净出口80、开放济国总减少会使曲线向移动从而使衡国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入支状况改善8、浮动汇率制分由浮动和管理浮动8、国总与国生产总值增加对别国影响称溢出效应反别国由“溢出效应”所引起国生产总值增加又会通进口增加使初引起“溢出效应”国国产总值再增加这种影响被称回波效应二、选择题(5道共0分).央银行规定银行所保持低准备金与存款比率是().法定准备率.央银行提高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和利率提高 3.L曲线不变情况下发总支出减少会引起().国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由总不足而形成失业属().周期性失业 5.如济发生了预期到通货膨胀那么().债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失 6.供给推动通货膨胀可以用总-总供给模型说明().总不变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7.认长期与短期都不存菲利蒲斯曲线所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交替关系济学流派是().理性预期学派 8.乘数加速模型引起济周期原因是().投变动 9.宏观济政策目标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济波动和实现济增长 0.西方国运用货币政策调节济是().央银行.当济存通货膨胀应该采取财政政策工具是()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货币主义货币政策政策工具是() B.控制货币供给量 3.开放济国总增加将引起() B.国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属国际收支平衡表常项目是().外国居民国旅游支出 5.清洁浮动是指().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发地定三、判断题(5道共0分).企业债券利率高政府债券利率(√).货币供给量就是指基础货币变动量(×) 3.物品市场上利率与国生产总值成方向变动(×).根据-L模型货币量增加会引起国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 5.无论长期或短期都存失业就是然失业(×) 6.如通货膨胀率相当稳定而且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对济影响就很(√) 7.每次济周期并不完全相(√) 8.宏观济政策应该达到目标是实现济稳定(√) 9.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属管理政策(√) 0.财政政策移支付增加可以增加私人消费(√).稳定器能够消除济萧条和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和货币主义货币政策是相都是通货币供给量调节利率通利率影响总(×) 3.如某国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它就不能从国际贸易获得利益(×).开放济对外贸易乘数般乘数(√) 5.汇率贬值会使国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四、计算题(3道共0分).计算下列每种情况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5000亿元基础货币000亿元;()存款5000亿元现金000亿元准备金500亿元()货币乘数5000 000 5 () 货币乘数 (+)(+r)(0005000+)(0005000+5005000)03 .假定某种债券每年收益00元债券价格分别900元、000元、00元利率是多少?债券价格900元债券价格债券收益利率00900%% 债券价格000元债券价格债券收益利率00000000%% 债券价格00元债券价格债券收益利率0000909%% 3.国边际消费倾向06边际进口顷向0如该国总增加00亿元国生产总值能增加多少?对外贸易乘数(+边际进口倾向)(06+0)67 G增加00×6767亿元五、问答题(3道共30分).用L模型说明发总支出变动对国生产总值和利率影响答发总支出增加→曲线右上移→国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发总支出减少→曲线左下移→国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上降.不期如何运用财政政策?答财政政策运用运用政府开支和税收调节济——逆济风向行事济萧条(扩张性政策)济繁荣(紧缩性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支出减税增税增加移支付减少移支付 3.用总-总供给模型说明开放济总变动对宏观济有什么影响?答国总增加→右上移→国生产总值增加、价格上升→进口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国总减少→左下移→国生产总值减少、价格下降→进口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电大西方经济学任务4答案

电大西方经济学任务4答案

电大西方经济学任务4答案第一篇:电大西方经济学任务4答案一、含义及其主要特征(一)通货紧缩1、含义: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普遍、持续下降,则称为通货紧缩。

2、主要特征:第一,通货紧缩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普遍下降,是价格总水平下降,而一种或几种产品或劳务价格下降,不是通货紧缩;第二,通货紧缩是指价格持续下降,是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产品和劳务价格一次性和暂时下降不是通货紧缩(二)通货膨胀1、含义:指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则称为通货膨胀2、主要特征:第一,通货紧缩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普遍上升,是价格总水平上升,而一种或几种产品或劳务价格上升,不是通货膨胀;第二,通货紧缩是指价格持续上升,是价格总水平持续上升,产品和劳务价格一次性和暂时上升不是通货膨胀。

二、主要内容和实施工具(一)财政政策的定义和工具1、定义: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2、工具: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

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包括税收和公债等。

(二)货币政策的定义和工具1、定义: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和总和。

2、工具:货币政策工具亦称为货币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

三、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时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应用及优缺点分析(一)财政政策的应用1、经济萧条——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a降低财政收入(税收)b增加财政支出(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c降低公债(利率、存款准备金)2、经济繁荣——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总需求)a增加财政收入(税收)b降低财政支出(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c增加公债(利率、存款准备金)上述政策称为“逆经济方向行事”。

(二)货币政策的应用货币政策工具是逆经济风向运用的。

当经济萧条时,即总需求不足、失业增加时,则中央银行采取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降低再贴现率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办法,以扩大货币供应量,增加贷款规模,促进经济增长;当经济过热时,即总支出过大、价格水平上升时,则中央银行采取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办法,以减少货币供给量和贷款规模,控制社会需求,抑制经济过热增长。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第四-十章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第四-十章

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边际报酬递减:是指在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若其他投入不变,只是不断增加某一种要素投入,则该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最终会逐渐减少.2.等产量线:也叫等生产线,是表示生产技术不变时生产同一产量某种产品的不同的投入组合的轨迹。

3.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4.等成本线:是指在既定的成本预算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5.生产者均衡:是指在既定的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或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6.扩展线:是表示生产技术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者在不同的生产规模上将采用的最佳投入组合的轨迹。

7.规模经济:由于产出水平的提高,或者说因为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引起的单位成本下降。

规模不经济:由于产出水平的提高,或者说因为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引起的单位成本下上升。

8.外在经济:是指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从而引起的平均成本下降。

外在不经济:由于厂商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部环境恶化而引起的单位成本上升.9.机会成本:是指由于使用特定资源而放弃的该资源其他用途所能获得的最高收益。

会计成本:是指需要现实的货币支付,会在厂商的会计账目上记录和反映出来的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和支付且无法收回的成本.显性成本:是指厂商支付给各要素所有者的报酬而形成的成本.隐性成本:是指应该计算为成本但却未在形式上进行货币支付的厂商本身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报酬.10.短期:是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长期:是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时间周期。

正常利润:是指厂商自有生产资源应该获得的正常报酬。

经济利润:是厂商销售收益扣减经济成本的余额.11.短期总成本:是厂商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一定数量产品的全部成本.短期内它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构成。

远程教育《西方经济学(宏观)》第04章在线测试题附答案

远程教育《西方经济学(宏观)》第04章在线测试题附答案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04章在线测试《西方经济学(宏观)》第04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29:18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在IS-LM模型中,降低税率的一般后果是A、收入增加,利率下降B、收入增加,利率上升C、收入减少,利率下降D、收入减少,利率上升2、在IS-LM模型中,增加已经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的后果是A、IS曲线向右平移B、LM曲线向右平移C、IS曲线向左平移D、LM曲线向左平移3、以下属于宏观经济自动稳定器的是A、人头税B、遗产税C、公司所得税D、军费开支4、在古典情况下,A、财政政策更为有效B、货币政策更为有效C、两种政策都有效D、两种政策都无效5、说货币供给量是内生变量,原因在于A、货币供给量不是外生变量B、货币供给量依赖于利率C、央行并不能完全控制货币供给量D、以上都对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在IS-LM模型中,降低税率的一般后果是A、收入增加B、利率上升C、收入减少D、利率下降2、挤出效应是A、出口增加导致失业减少B、收入增加导致利率上升C、政府购买支出增加导致私人投资减少D、政府购买支出增加导致私人支出减少3、以下不属于流动陷阱的情况是A、利率不会再下降B、利率很快就会下降C、经济衰退D、经济停滞不前4、以下属于宏观经济自动稳定器的是A、个人所得税B、遗产税C、公司所得税D、军费开支5、一般来说,扩张的货币政策导致A、利率上升B、收入增加C、收入减少D、利率下降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财政政策就是政府通过财政收支安排来调控宏观经济运行。

正确错误2、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正确错误3、货币需求对收入越敏感,挤出效应越大。

正确错误4、功能财政是指政府财政能够影响宏观经济运行。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01、02、04、05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01、02、04、05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01、02、04、05参考答案《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01答案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答:总产量是指在某一给定的时期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

平均产量是该要素的总产量除以该要素的投入量。

边际产量即该产量的增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量。

先分析一下总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即总产量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后以递减的速率增加,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将会随劳动投入的增加而绝对地减少,边际产量先上升,后下降,达到某一定后成为负值。

总产量的变化与边际产量是一致的,即都会经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

当边际产量上升,总产值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当边际产量下降时,总产量以递减的方式增加,当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量开始绝对的减少。

接下来分析一下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是边际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都要大于平均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只要额外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引起总产量的增量大于增加这一单位要素之前的平均产量,那么增加这一单位要素的平均产量就大于原来的平均产量,当平均产值达到最大时,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

2、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在于边际报酬递减中,随着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而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递减的、而规模报酬递减中,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每一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

3、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

利润最大化是一个市场一般均衡的结果。

是厂商在所生产产品的市场可能价格以及要素可能价格这些约束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利润最大化。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来决定产量(当然,产品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次决定产品定价,要素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次决定要素价格)。

成本最小化,则是给定了产量和要素价格,厂商应该用什么样的要素组合来进行生产以达到成本最小。

国开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4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4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作业4(第十四章至第十七章)一、填空题1.某银行吸收存款1000万元,按规定应留200万元作为准备金,这时的法定准备率为20% ;通过银行的信贷活动,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额为5000万元.2.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称为简单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两者之间的比例是货币乘数.3.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活动、贴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

4.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在货币市场上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成同方向变动.5.长期中存在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短期中存在的失业是周期性失业.6.如果把1995年作为基期,物价指数为100,2001年作为现期,物价指数为115,则从1995年到2001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15%。

.7.紧缩性缺口引起周期性失业,膨胀性缺口引起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9.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为了增加利润而提高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10.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11.顶峰是繁荣的最高点,谷底是衰退的最低点.12.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政策以及国际经济政策.13.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14.货币筹资是把债券卖给中央银行,债务筹资是把债券卖给中央银行以及其他人.15.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就是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一固定比例增加货币供给量.16.反馈规则与固定规则之争的实质是要不要国家干预经济.17.贸易赤字是指出口小于进口.18.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支出+净出口.19.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总需求的减少会使AD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从而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20.浮动汇率制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21.一国总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对别国的影响,称为溢出效应。

反过来,别国由于“溢出效应”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又会通过进口的增加使最初引起“溢出效应”的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再增加,这种影响被称为回波效应。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4(阶段测试)一、填空题(21道,共20分)1.某银行吸收存款1000万元,按规定应留200万元作为准备金,这时的法定准备率为20% ;通过银行的信贷活动,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额为 5000元。

2.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称为简单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两者之间的比例是货币乘数。

3.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活动、贴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

4.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在货币市场上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成同方向变动。

5.长期中存在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短期中存在的失业是周期性失业。

7.如果把1995年作为基期,物价指数为100,200l年作为现期,物价指数为115,则从1995年到200l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15% 。

8.紧缩性缺口引起周期性失业,膨胀性缺口引起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9.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为了增加利润而提高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

10.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11.顶峰是繁荣的最高点,谷底是萧条的最低点。

12.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供给管理以及国际经济政策。

13.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

14.货币筹资是把债券卖给中央银行,债务筹资是把债券买给中央银行以外的其他人。

15.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就是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一固定比率增加货币供给量。

16.反馈规则与固定规则之争的实质是要不要政府干预经济。

17.贸易赤字是指出口小于进口。

18.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支出+净出口。

19.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总需求的减少会使AD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从而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20.浮动汇率制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21.一国总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对别国的影响,称为溢出效应。

反过来,别国由于“溢出效应”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又会通过进口的增加使最初引起“溢出效应”的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再增加,这种影响被称为回波效应。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4章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4章

第四章1.企业面临的需求和市场需求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解答:企业面临的需求是对市场上某个企业的产品的需求,是“企业产品面临的需求”,或者“对企业产品的需求”,有时也简称为“企业的需求”。

市场需求指的是对某个市场上全部产品的需求。

通常,企业面临的需求只是市场需求的一个部分。

但在垄断的特殊情况下,企业面临的需求就是整个市场的需求。

市场需求取决于消费者的行为,企业面临的需求不仅取决于消费者行为,常常还要取决于同一市场中其他企业的行为。

2.划分市场结构的依据有哪些?解答:划分市场结构的依据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买卖双方的数量。

二是商品的性质。

三是市场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的程度。

四是进出市场的难易程度。

根据上述四个方面的不同特点,可以划分出各种不同的市场类型。

一般来讲,如果在一个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人数很多,买卖的商品完全相同,市场参与者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以至于每个参与者都具有充分的信息,进出该市场又不存在任何的障碍,那么,这就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

反之,如果在这个市场上,由于存在着对进出的限制,只有一个卖主或者买主,那就是“垄断市场”。

如果卖主和买主都很多,且对进出的限制很少,但买卖的产品却略有差异,则这个市场就是“垄断竞争市场”。

最后,如果卖主或者买主不止一个,但也不是很多,而是只有少数几个,就构成一个“寡头市场”。

3.为什么说完全竞争企业改变产量的行为不会影响市场价格?解答:完全竞争企业改变产量的行为之所以不会影响市场价格,是由完全竞争企业的特点特别是它的如下两个特点决定的:一是完全竞争企业的产量相对于整个市场而言微不足道,二是完全竞争企业的产品与同一市场中其他企业的产品毫无区别。

这两个特点意味着,对完全竞争企业来说,市场价格是一个既定的“参数”,不会因为完全竞争企业的行为而改变,即在现行的市场价格水平上,完全竞争企业可以多生产一点,也可以少生产一点,市场价格不会因此而下降或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完全竞争企业就是所谓的“价格接受者”,只能被动地接受现行的市场价格。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题目1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完全竞争市场上()选择一项:A. 产品无差别B. 有的有差别,有的无差别C. 产品有差别D. 以上说法都对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产品无差别题目2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已知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0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选择一项:A. 停止生产且不亏损B. 继续生产但亏损C. 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D. 停止生产且亏损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继续生产但亏损题目3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2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选择一项:A. 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B. 继续生产但亏损C. 停止生产且不亏损D. 停止生产且亏损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题目4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6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选择一项:A. 停止生产且不亏损B. 继续生产但亏损C. 停止生产且亏损D. 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停止生产且亏损题目5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达到长期均衡的条件是()选择一项:A. P =MC = ACB. P = MCC. P =MR=MCD. P=MR=AC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P =MC = AC题目6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选择一项:A. AC > S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B. SMC≥AVC最低点的那部分SMC曲线C. AVC >SMC中的那部分AVC曲线D. SMC≥AC那部分SMC曲线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SMC≥AVC最低点的那部分SMC曲线题目7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一个市场只有一个厂商,生产一种没有替代品的产品,这样的市场结构称为()选择一项:A. 寡头垄断B. 垄断竞争C. 完全垄断D. 完全竞争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完全垄断题目8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选择一项:A. 垂直的B. 水平的C. 向右上方倾斜的D. 向右下方倾斜的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向右下方倾斜的题目9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完全垄断厂商定价的原则是()选择一项:A. 社会福利最大化B. 消费者均衡C. 利润最大化D. 随心所欲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利润最大化题目10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当产品的价格为常数时,其市场结构类型是()选择一项:A. 完全垄断B. 完全竞争C. 寡头垄断D. 垄断竞争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完全竞争题目11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完全竞争与垄断竞争市场的根本区别在于()选择一项:A. 产品是否有差别B. 厂商数目的多少C. 进入市场是否有障碍D. 市场信息是否畅通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产品是否有差别题目12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是()选择一项:A. 二者没有关系B. 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C. 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D. 平均收益小于边际收益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题目13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在长期均衡时,厂商获得的()选择一项:A. 利润多少不确定B. 超额利润为零C. 正常利润为零D. 超额利润大于零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超额利润为零题目14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平均收益等于()选择一项:A. 边际收益B. 边际成本C. 市场价格D. 平均成本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市场价格题目15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之间的关系是()选择一项:A. 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B. 边际收益曲线交于平均收益曲线的最低点C. 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D. 边际收益大于平均收益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题目16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数量是()选择一项:A. 二家B. 三家C. 无数家D. 一家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一家题目17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是()选择一项:A. 完全垄断市场B. 完全竞争市场C. 寡头垄断市场D. 垄断竞争市场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垄断竞争市场题目18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个别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选择一项:A. 与横轴平行的线B. 与横轴垂直的线C.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D.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与横轴平行的线题目19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当价格大于平均成本时,此时存在()选择一项:A. 超额利润B. 贡献利润C. 亏损D. 正常利润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超额利润题目20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价格等于平均成本的点,叫()选择一项:A. 停止营业点B. 获取超额利润点C. 收支相抵点D. 亏损点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收支相抵点题目21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选择一项:A. MR = SACB. AR=MCC. MR = SMCD. MR = STC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MR = SMC题目22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时,此时存在()选择一项:A. 正常利润B. 亏损C. 超额利润D. 贡献利润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正常利润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下列行业中哪一个行业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选择一项:A. 水稻B. 卷烟C. 飞机D. 汽车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水稻题目24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已知一垄断企业成本函数为:TC=5Q2+20Q+10,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140-P,试求利润最大化的产量()选择一项:A. 10B. 5C. 3D. 15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10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二、多项选择题题目25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与平均收益曲线重叠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边际收益曲线B. 总收益曲线C. 价格曲线D. 需求曲线E. 边际成本曲线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价格曲线, 需求曲线, 边际收益曲线题目26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一个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必须具备的条件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B. 购买者和生产者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C. 进入市场的障碍较少D. 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E. 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无差别的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 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 进入市场的障碍较少题目27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亏损状态下,厂商继续生产的条件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P=SAFCB. P<SAVCC. P > SAVCD. P<SAFCE. P = SAVC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P > SAVC, P = SAVC题目28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按竞争与垄断的程度,我们将市场分为()选择一项或多项:A. 完全竞争市场B. 垄断竞争市场C. 寡头垄断市场D. 完全垄断市场E. 营销市场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完全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题目29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处于长期均衡时()选择一项或多项:A. MR=AR=MC=ACB. MR=LMC=SMCC. SMC=SMR=SAC=SARD. MR=LMC=SMC=LAC=SACE. P=LMC=LAC=SMC=SAC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MR=AR=MC=AC, MR=LMC=SMC=LAC=SAC,P=LMC=LAC=SMC=SAC题目30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分为三种情况()选择一项或多项:A. 成本先上升而后下降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B. 成本递减的长期供给曲线C. 以上说法都TD. 成本递增的长期供给曲线E. 成本不变的长期供给曲线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成本不变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减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增的长期供给曲线题目31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AR = SMCB. MR = SMCC. P = SMCD. AR=ACE. TR=TC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MR = SMC, P = SMC, AR = SMC 题目32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短期,完全垄断厂商()选择一项或多项:A. 永远获得超额利润B. 永远处于亏损状态C. 有可能获得正常利润D. 也可能获得超额利润E. 也有可能发生亏损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有可能获得正常利润, 也有可能发生亏损, 也可能获得超额利润题目33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价格歧视分为()选择一项或多项:A. 三级价格歧视B. 一级价格歧视C. 四级价格歧视D. 二级价格歧视E. 五级价格歧视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一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题目34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必须具备下列条件()选择一项或多项:A. 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B. 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无差别的C. 厂商和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D. 购买者和生产者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E. 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 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无差别的, 厂商和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购买者和生产者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三、判断题题目35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如果企业没有超额利润,就不应该生产。

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四章

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四章

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四章(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习 题一、名词解释生产函数 边际产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规律 等产量线 等成本线 规模报酬 扩展线二、选择题1、经济学中,短期是指( ) A 、一年或一年以内的时期B 、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可以变动的C 、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至少均是可以变动的。

D 、在这时期内,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2、对于一种可变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Q f L =,所表示的厂商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为( D )A 、开始于AP 的最大值,终止于TP 的最大值B 、开始于AP 与MP 相交处,终止于MP 等于零C 、是MP 递减的一个阶段D 、以上都对3、当L L MP AP >时,我们是处于( A )A 、对于L 的Ⅰ阶段B 、对K 的Ⅲ阶段C 、对于L 的Ⅱ阶段D 、以上都不是 4、一条等成本线描述了( )A 、企业在不同产出价格下会生产的不同数量的产出B 、投入要素价格变化时,同样的成本下两种投入要素的不同数量C 、一定的支出水平下,企业能够买到的两种投入要素的不同组合D 、企业能够用来生产一定数量产出的两种投入要素的不同组合5、当单个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为最佳时,必然有: A.?总产量达到最大 B.?边际产量达到最高C.?平均产量大于或等于边际产量D.?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6、当平均产量递减时,边际产量是( )A 、递减B 、为负C 、为零D 、以上三种可能都有7、以下有关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也即成本最小化原则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MPL /r L =MPK /r K B.MRTS LK =r L /r K C.K P MP ⋅=r KD.A和B均正确8、等产量曲线上各点代表的是( )A.为生产同等产量而投入的要素价格是不变的B.为生产同等产量而投入的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C.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D.无论要素投入量是多少,产量是相等的9、如果厂商甲的劳动投入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13,厂商乙的劳动投入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23,那么( D )A.只有厂商甲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B.只有厂商乙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C.厂商甲的资本投入是厂商乙的两倍D.如果厂商甲用3单位的劳动与厂商乙交换2单位的资本,则厂商甲的产量将增加10、如果等成本曲线围绕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转动,那么将意味着( A )A.横轴表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B.纵轴表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C.横轴表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D.纵轴表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11、若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该交点表示的产量水平()A.应增加成本支出B.应减少成本支出C.不能增加成本支出D.不能减少成本支出12、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若劳动的使用量增加5%,而资本的使用量不变,则()A.产出增加5%B.产出减少5%C.产出的增加少于5%D.产出的增加大于5%13、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哪种情况下发生的()A、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B、不按比率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C、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D、上述都正确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B、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D、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15、当某厂商以最小成本生产出既定产量时( D )A、总收益为零B、获得最大利润C、没有获得最大利润D、无法确定是否获得了最大总利润三、判断题1、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习题答案
马尔萨斯的错误在于忽视了技术的进步。事实上,在马尔萨斯之后,许多 国家在食物生产上的技术进步发展神速,这些进步包括:
高出抗病的良种,更高效的化肥,更先进的收割机械等等,劳动的边际产 出和平均产出没有下降反而上升。技术进步不能取消收益递减规律,但能抵消 该规律产生的负面效应。
3.答:
成本(Costs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通常是指以货币支出来 衡量的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所必须支付的代价。
收益递减只发生在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超过一定限度以后,而在此之前,产 量收益是递增的。这是因为,一定的技术规定了可变生产要素与不变生产要素 之间有一个数量上的最佳配合比例。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最佳组合 比例所1需要的数量,可变要素和固定要素的生产率都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随 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可变要素和不变要素的配合比例越来越接近最 佳比例,可变要素和固定要素的生产率都会提高,例如,只有当劳动者人数增 加到一定量时,才能在生产中实行有效的分工、协作,提高劳动生产率,所 以,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呈递增的趋势。当可变要素的投入超过最佳配合比例 后,可变要素和固定要素的生产率都会受到影响,例如,劳动者人数过多会导 致人浮于事,偷懒怠工,增加监督和管理人员等,使劳动的边际产量和生产率 递减。
7.利润最大化假说对企业行为分析还有现实意义吗?谈谈你的看法。
8.为什么MR二MC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厂商确定产量的基本原则?
二、计算题
1.对某一小麦农场的研究得到了如下的生产函数:
Q=KA
0."1L
0."
1E0."每一时期的产量;K为常数;A为土地的投入量;L为劳动的 投入量;E为设备的投入量;S为肥料和化学药品的投入量;R为其他资源的投 入量。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章节测试(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章节测试(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填空题
1.消费者的()表示为对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组合的排序。

a.偏好
b.欲望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用两个理由来解释:第一、();第二、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a.边际的原因
b.生理或心理的原因
3.在研究消费者均衡时,有三点假设:第一、()是既定的;第二、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第三、物品的价格是既定的。

a.消费者的嗜好
b.欲望
4.用公式表示消费者均衡的限制条件和均衡条件:()、()。

a.Px·Qy+Py·Qx=MMUy/Px=MUx/Py=MUm
b.Px·Qx+Py·Qy=MMUx/Px=MUy/Py=MUm
5.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a.收入
b.效用
6.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a.右下方
b.右上方
7.在同一个平面图上,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

a.越大越小
b.越小越大。

西方(微观)经济学第4版第四章习题答案

西方(微观)经济学第4版第四章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作业1.(1)利用短期生产的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计算,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2)所谓边际报酬递减是指短期生产中一种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在达到最高点以后开始逐步下降的这样一种普遍的生产现象。

本题的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且从第 5 单位开始。

从表中可看出,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由第 4 单位增加到第 5 单位时,该要素的边际产量由原来的24 下降为 12。

2、短期生产函数()K L fQ,=的TPL 曲线、APL曲线和MPL曲线均呈倒U型。

如图2-1的上半部分,TPL曲线从原点出发先是单调上升,达到极大值点b后单调下降。

TPL曲线的拐点a在其极大值点与原点之间。

TPL曲线在原点与拐点之间凸向下;在拐点以右凸向上。

如图2-2所示,APL曲线先是单调上升,达到极大值点后单调下降并以横轴为其渐进线。

如图2-1的下半部分,MPL曲线先是单调上升,达到极大值点后单调下降并经过横轴而将至第四象限。

Q bcaTPLO LQOLMP L图2-1APLQTPLAPLOLMP O L 图2-2 图2-3MPL 与 TPL之间的主要关系是:,0,0<↓⇔=⇔>↑⇔LLLLLLMPTPMPTPMPTP极大从几何上看(图2-1),在TPL 递增的区间,MPL位于横轴上方;在TPL 取极大值处,MPL恰好经过横轴;在TPL递减的区间,MPL位于横轴下方。

MP L 与AP L 之间的主要关系是:L L AP ,AP ,<↓⇔=⇔>↑⇔L L L L L L L MP AP MP AP AP MP AP 极大从几何上看(图2-2),在AP L 递增的区间,MP L 位于AP L 上方;在AP L 取极大值处,MP L 恰好经过AP L ;在AP L 递减的区间,MP L 位于AP L 下方。

TP L 与AP L 之间的主要关系是:TP L 曲线上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即为相应横坐标处的AP L (图2-3).3. (1)因为生产函数225.05.02),(K L KL K L f Q --==,且 K=10, 则劳动的总产量为505.020),(2--===L L K L f Q TP L 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 = TP L /L=20-0.5L-50/L 劳动的边际产量MP L =dTP L /dL=20-L (2)①总产量的最大值令MP L =20-L=0,解得劳动的总产量TP L 达到极大值时厂商的劳动投入量L=20。

西方经济学第四次作业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四次作业答案

答:1、(1)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

主要特征:第一,通货膨胀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普遍上升,是价格总水平上升,而一种或几种产品或劳务价格上价,不是通货膨胀;第二,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持续上涨,是价格总水平持续上升,产品和劳务价格一次性或暂时上涨不是通货膨胀。

(2)通货紧缩:产能过盛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

主要特征:一是价格指数,一般以对居民生活影响最大的最终消费品价格指数来衡量,在美国与日本,比较注重消费批发物价指数,在英国、法国、德国等地,比较注重消费零售物价指数。

二是货币指标,根据各国货币政策侧重点的不同,有些是货币供应量指标,有些是利率指标。

三是经济增长率指标,一般都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为代表。

通常以最直观的价格指标来判断是否出现通货紧缩,同时通过对货币指标与经济增长率指标的分析,对通货紧缩现象作出评价。

2、(1)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实施工具: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

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包括税收和公债等。

(2)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主要内容,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

实施工具:指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

货币政策的选择就是通过改变货币政策工具的变量达到政策目标。

3、(1)财政政策的优势:可以直接刺激消费和投资,具有手段多、力度大和见效快的特点,在调节公平分配和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效果比较明显。

货币政策的优势:通过货币供求总量的调整,可以直接调节物价总水平,影响市场利率水平,调节经济运行中的消费与储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其主要特征是什么?通货膨胀一般是指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的主要特征:第一,通货膨胀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普遍上升,是价格总水平上升,而一种或几种产品和劳务价格上升,不是通货膨胀;第二,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持续上涨,是价格总水平持续上升,产品和劳务价格一次性或暂时上涨不是通货膨胀。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考察,通货膨胀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从物价上涨水平角度,通货膨胀可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通胀率在10%以下)、奔腾的通货膨胀(通胀率在10%以上100%以下)和恶性的通货膨胀(通胀率在100%以上)2、从市场机制作用角度,通货膨胀可分为开放的通货膨胀和抑制的通货膨胀。

3、从人们预料程度角度,通货膨胀可分为预期的通货膨胀和非预期的通货膨胀。

后者是指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人们为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4、从形成原因角度,通货膨胀可分为需求和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混合型通货膨胀等。

通货紧缩也是一种金融危机,和通货膨胀相反。

如果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普遍、持续下降,则称为通货紧缩。

同样我们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的主要特征:第一,通货紧缩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普遍下降,是价格总水平下降,而一种或几种产品和劳务价格下降,不是通货紧缩;第二,通货紧缩是指价格持续下降,是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产品和劳务价格一次性或暂时下降不是通货紧缩。

与通货膨胀引起物价持续上涨、货币贬值,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样,通货紧缩也是一个与每人都息息相关的经济问题。

通货紧缩是指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价值持续升值的过程。

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意味着消费者购买力增加,但持续下去会导致债务负担加重,企业投资收益下降,消费者消极消费,国家经济可能陷入价格下降与经济衰退相互影响、恶性循环的严峻局面。

通缩的危害表现在:物价下降了,却在暗中让个人和企业的负债增加了,因为持有资产实际价值缩水了,而对银行的抵押贷款却没有减少。

比如人们按揭购房,通缩可能使购房人拥有房产的价值,远远低于他们所承担的债务。

现代货币主义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其主要原因是货币供给量增多。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现代纸币流通条件下出现的两种经济现象。

如果纸币发行量同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价值就会相应减少,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这种由于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现象,叫做通货膨胀。

相反,如果纸币的发行量不能满足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会导致纸币升值,引起物价下跌,这就是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

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引起社会收入和国民财富的再分配,扰乱价格体系、扭曲资源配置,使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出现混乱;严重的通货紧缩会使可利用资源闲置浪费,经济萎缩,失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引发社会和政治问题。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施工具是什么?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

财政支出政策工具包括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包括税收和公债等。

政府购买支出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如购买军需品支出,科技、教育开支,机关购买公用品、政府公务员报酬及维护治安支出等。

政府购买支出是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直接影响社会需求和购买力,是支出法计算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是决定国民收入总量的重要因素。

政府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支出来调节国民收入。

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失业救济金、农业补贴及退伍军人津贴等方面的支出。

转移支付实际上是收入的再分配,即将收入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进行转移和和重新分配。

在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投资只包括公共项目工程和国家特殊重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

因为全部生产性投资都是私人投资,所以有时此项也包括在政府购买支出中。

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投资是政府支出的重要项目,并且能发挥政府职能,筹集资金进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建设。

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一种强有力的财政政策手段。

改变税收总量和税收率会影响社会总需求,进而影响我国国民收入。

公债实际上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它不同于税收,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

政府发行公债一方面能增加财政收入,属于财政政策,另一方面影响金融市场的扩张或紧缩,进而影响货币供求和社会总需求水平,所以也是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工具。

作为财政政策手段的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政府投资、税收、公债,对社会总需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进体现在数量上的简单增减,还体现为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

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

这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如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工具亦称为货币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应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再贴现率:通常市场经济国家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叫做再贴现,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叫做再贴现率。

我国分别称为再贷款和再贷款率。

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中药上交一部分给中央银行,作为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比例称为存款准备金率。

由于这一比例是发定的,所以又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三)、出现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时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如何操作?这些政策的优点和缺陷是什么?治理通货膨胀:理论上通货膨胀时期,即货币供应量较大产生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采取的政策围绕以下几点:1、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

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

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投放,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由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有效地调控货币信用总量,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与客观需求量相适应的水平上。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治理通货膨胀仅仅控制货币供应量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各次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对症下药。

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关键。

各国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

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压缩财政支出,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坚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财政。

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采取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总量的措施。

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两条很重要的途径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过快增长,以此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人手: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

二者不可偏废。

若一味控制总需求而不着力于增加总供给,将影响经济增长,只能在低水平上实现均衡,最终可能因加大了治理通货膨胀的代价而前功尽弃。

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

一般来说,增加有效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人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4、差别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采取税收优惠\补贴等财政手段和信贷支持\利率优惠等货币政策手段,鼓励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对于高成本,高能耗商品则采取相反的政策予以抑制。

5、其他政策。

治理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还包括限价、减税、指数化等。

银行紧缩银根,货币方面主要包括提高准备金率,提高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在市场上卖出债券。

财政方面减少政府购买,增加税收。

总之,在市场上把货币收回到银行体系当中。

治理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时期的经济政策与通货膨胀时期的经济政策相对。

放松银根。

采取的措施和治理通货膨胀相反就好了。

要把货币洒向市场。

1、宽松的货币政策。

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刺激总需求。

2、宽松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还可以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

3、结构性调整。

对由于某些行业的产品或某个层次的商品生产绝对过剩引发的通货紧缩,一般采用结构性调整的手段,即减少过剩部门或行业的产量,鼓励新兴部门或行业发展。

4、改变预期。

政府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增加公众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信心。

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适当改善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提高中下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以增加消费需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优缺点分析:财政政策是通过吸引消费者投资来达到它的目的的,而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整货币流通量来达到它的目的的。

其优缺点分析对比如下表所示:表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优缺点项 目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优 点1.可以直接刺激消费和投资,具有手段多、力度大和见效快的特点。

2.在调节公平分配和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效果比较明显。

通过货币供求总量的调整,可以直接调节物价总水平,影响市场利率水平,调节经济运行中的消费与储蓄关系。

特别是货币政策操作属于一种经济行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比较缓和和灵活,有利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缺 点1.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主要是改变总量中的比例和分布;2.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发挥作用的过程主要是政府干预,因而这种调节作用容易对市场机制形成较大冲击,也难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3.财政政策的制定过程是一个经济决策和政治决策相结合的过程,政策实施起来灵活性相对较小。

1.货币政策难以解决国民收入的分配不公问题;2.货币政策在弥补市场机制缺陷,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不如财政政策直接和有效。

(四)、200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又出现了“过热”,请结合实际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早在2003年初,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就有人给高层撰写报告,指出当前经济运行出现变化,提醒局部行业过度投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主任魏加宁也在今年3月《金融研究》第3期上撰文建议: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一点,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一点。

最近引人关注的是,经济学家樊纲在不同场合指出,中国经济出现了过热苗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