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区别

合集下载

心理学整理笔记

心理学整理笔记

一.名词解释(5-15’):1.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

(必考)2.自我同一性:(必考)是一种关心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连串的感觉。

3.学习风格:(必考)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学习风格主要有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的要素构成。

4.狭义的学习:(必考)狭义上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主要探讨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的学习与一般成年人的学习的不同之处,找到学生学习的特殊性,以便为指导学校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服务。

5.习得性无力感:(必考)实质上是一种认为失败无法避免的观念。

(对于这样的学生,首先要正确归因,然后教师最好采用鼓励与引导他们进行积极归因的方法,对他们给予帮助)6.替代性强化:(必考)即学习者如果看到其他人的成功行为或受到赞扬的行为,他会增强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他啊看到他人失败的行为或受到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同样的倾向。

7.成就动机:(必考)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亦即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的一种内部推动力。

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是由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成功的倾向组成,前者表现为趋向目标的行动,后者表现为设法逃避成就活动或情景,避免预料到的失败结果。

8.认知失调:9.学习迁移以及分类:(必考)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也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学习迁移的种类:1.从迁移效果上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2.从迁移水平上看,分横向迁移的纵向迁移;3.从迁移方式上,分为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4.迁移方向上,分为顺迁移与逆迁移;10.认知结构:(必考)所谓认知结构,简单的说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

教育学专业教育学科教育心理

教育学专业教育学科教育心理

教育学专业教育学科教育心理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对于培养新一代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学专业作为研究教育的学科,其中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意义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主要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发展和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心理特征与规律。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学生的认知、情感、动机和行为等,旨在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个性心理学等。

学习理论探讨了学习的过程和机制,指导着教育实践中的教与学。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的生命周期内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对于教育实践中的个体差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个性心理学研究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个体内部各个要素的相互关系,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

二、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教育心理学对于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从而更好地规划和开展教学工作。

教育心理学强调个体差异,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采用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教育心理学可以指导教师的教育实践。

教育心理学研究了学习的规律和机制,可以为教师提供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教育心理学还可以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

通过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动机等心理过程,可以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学生和教育系统的需求,从而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三、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育心理学为教师提供了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障碍,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51.前摄抑制:指以前学过的内容干扰以后学习的内容
52.道摄抑制:是指以后学习的内容干扰以前学习的内容。
53.动机性遗忘:弗洛伊德认为,动机性遗忘是与不快、不安和内疚相关的遗忘,其实质是一种压抑。是人们维持自己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54.组织者:指在意义接受学习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使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性材料。
76.压抑:是当学生没有思想准备而突然经历到痛苦的、不愉快的和产生焦虑的情况后、倾向于忘却这些情景以求得心情舒畅,维持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现象。
77.投射:是学生把自己的感情、思想或信念归诸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
78.回归:是当学生为自己所不能处理的情感压倒是,所表现出的忽然回到原来发展水平,从而感到心情舒畅而不受这种情感的干扰。
88.心理疲劳:并不是单纯身体能量的消耗而引起,而是审理疲劳的主观感受,或是由于心理原因所致。
89.神经系统疲劳:是指大脑神经兴奋消耗能量超过恢复过程而产生的疲劳。
90、禀赋优异儿童:凡智力测验获得智商140分以上者或在特殊性向测验有突出表现均可以被认为是禀赋优异儿童。
91、智能不足儿童:是指具有心智发展期间所显著表现的低于平均的心智功能与缺陷行动的适应行为的儿童。
84.焦虑:是指一个人的动机性行为遇到实际的或臆想的挫折而产生的消极不安的情绪体验状态。
85.自我意识:是对自己的外在和内在的自我评定或衡量。
86.可教性智能不足:一般认为,智商50-75为轻度智能不足或可教性智能不足。
87.肌肉疲劳:是指肌肉在持续和重复伸缩之后能量减弱,工作效率组建减弱的现象。
55.编码:是指把短时记忆的信息改变成为容易加工和接受的形成的过程。

学校心理学试题及标准答案全集

学校心理学试题及标准答案全集

学校⼼理学试题及标准答案全集学校⼼理学试题及标准答案全集学校⼼理学试题及标准答案第⼀卷⼀、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的括号内.每⼩题1.5分,共21分)1.学校⼼理学研究与服务的对象的年龄⼀般界定在( )A. 0-18岁B. 5-18岁C. 6-12岁D. 6-15岁2.学校⼼理学家对多动症⼉童采取( ),提⾼他们的注意⼒A.认知疗法B.药物疗法C.⾷物疗法D.⾏为矫正3.世界卫⽣组织于1989年出版的《国际疾病分类》第⼗版将学习障碍归于( )类别下A.知觉障碍B.运动障碍C.后天脑外伤D.发育障碍4.当前最有影响的职业辅导理论是( )A.发展理论B.⼈格类型理论C.⼼理动⼒理论D.⾏为理论5.瑞⽂推理能⼒测验的材料是由( )组成A.60道逻辑题B.60张图案C.60道数学题D.60道⽂字题6.社会技能缺陷是⼀种( )缺陷A.⽆情绪唤醒反应的获得性B.⽆情绪唤醒反应的操作性C.有情绪唤醒反应的获得性D.有情绪唤醒反应的操作性7.到1940年为⽌,美国⾄少有( )州通过教育管理部门给学校⼼理学⼯作者颁发资格证书A. 1个B. 2个C. 5个D. 10个8.咨询的时间限定⼀般为( )A. 30分钟左右B. 1⼩时左右C. 2⼩时左右D. 3⼩时左右9.⼼理咨询的技法不能归为下述理论领域( )A.精神动⼒论B.⼈本主义C.机能主义D.⾏为主义10.根据班杜拉的观点,观察学习的作⽤有( )A.学会新的⾏为⽅式B.抑制或去抑制某些⾏为C.促进某些⾏为D.以上3种作⽤都有11.学习障碍者的神经系统有这样的特种( )A.脑结构轻度异常B.脑结构严重异常C.低级中枢功能异常D.以上3种都有12."班级戏剧"是⼀种社会测量法的( )操作形式A.同伴提名法B.同伴⾏为描述法C.同伴等级提名法D.同伴成就评定法13.美国⼼理障碍协会〔AAMD〕的⼼理障碍分类系统提供的发展标准认为,⼈的⼀⽣分为3个年龄阶段,即:( )A.少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B.⼉童期、成年期和⽼年期C.学前期、学龄期和成⼈期D.⼩学期、中学期和成⼈期14.⾮结构访谈的特点是( )A.发挥访谈者和被访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B.容易定量分析C.不利于加深和拓宽对问题的研究D.对访谈者的要求低⼆、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1.5分,共9分)1.学校⼼理学服务范围有( )A.⾼等学校B.慈善机构的⼼理诊所C.宗教团体D.地区教育机构E.社区机构2.⼼理测量有下述特征( )A.间接性B.相对性C.代表性D.直接性E.普遍性3.学校⼼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 )A.教师B.学校⾏政⼈员C.学⽣D.学校所在社区的⼈员E.家长4.在有关⼉童社会技能的⼤量⽂献中,对社会技能的定义⽅法主要有( )A.专家定义法B.⾏为定义法C.测量定义法D.同伴接受定义法E.社会效度定义法5.⽤于⾏为矫正的刺激控制技术主要有( )A.排除B.增强C.重复D.限制E.代替6.按测验的⽬的,⼼理测验可分为( )A.能⼒测验B.描述性测验C.个性测验D.诊断性测验E.预测性测验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诊断性评价1.根据⼀定的理论和标准,以⼼理学的⽅法和⼯具为主,对学⽣个体的⼼理状态、⾏为异常或障碍、以及学⽣的成长环境进⾏描述、分析、归类、鉴别、评估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常用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常用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常用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是在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

2、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过强时效率反而下降,只有保持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才最高.3、实验研究:它是在某种控制情境中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4、相关研究:研究者并不创造某种情境,只是对自然界发生的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从而得出两个变量理否相关的结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1)正相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也增大。

(2)负相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反而减少。

(3)零相关: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保持不变。

5、描述性研究:不涉及探导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只是对一些有趣的事件或现象进行描述,这类研究就是描述性研究。

麦兹在1978年进行了一项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描述性研究。

6、发展:指的是人类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身心变化,即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7、生理发展:个体的生理发展,也叫生物因素的发展,指人类个体的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本能的变化。

个体的生理发展过程是一种内发过程,即个体按照自身预定的程序和节奏而自然成熟、成长的过程。

8、心理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狭义的个体心理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

心理发展包含两种过程:一种是“渐进论"的观点,即认为从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连续量变过程。

另一种是“阶段论”的观点,即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过程。

9、先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时受之于父母的遗传素质。

后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以后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影响。

10、自然成熟论:心理学家彪勒等人认为,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奏与生物因素的自然成熟相联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按生物因素自身预定的程序及节奏自然成熟的,外部环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或减慢心理发展的速度,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律.11、环境决定论:心理学家华生等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

学校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校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校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的三大领域:( B)A、学习、生活、工作问题B、学习、适应、成长与发展问题C、学习、生活、就业问题D、学习、亲子关系、师生关系问题2.学校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一个不同之处是(D)A、研究领域不同B、研究对象不同C、研究范围不同D、学科对象不同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校心理学的观念与原理的是(D)A、综合性、发展性的原理B、教育性和人性的原理C、个别咨询与集体辅导的原理D、理性与非理性的原理4.问卷法包括的方式一般有(B)A、2种B、3种C、4种D、5种5.心理咨询中,当来访者心理抵抗强时,应采用(A)A、展开式提问B、关闭式提问C、先关闭后展开D、上述都可以6.学校心理咨询室的面积可在(C)A、6平方米左右B、10平方米左右C、10-16平方米左右D、16-20平方米左右7.罗杰斯认为心理咨询的三个要素是(A)A.关怀、理解、尊重B、表扬、鼓励、支持C、学习、自我、适应D、了解、指导、帮助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减轻教师职业压力的方式是(D)A、建立教师的心理咨询机制B、提高教师自我修养的水准C、改善学校教育的气氛和环境D、提高学生的素质9.家庭心理咨询的两个咨询原则是(C)A、倾听原则、中立性原则B、倾听原则、客观性原则C、中立原则、客观性原则D、倾听原则、保密性原则10.攻击性强、反抗性大、在学校中欺负别的同学的儿童最可能来自(B)A、支配性家庭B、拒绝型家庭C、过保护型家庭D、不一致型家庭二、名词解释(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学校心理辅导以学校教育活动为背景的心理辅导和咨询,主要以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适应、人格成长作为中心问题予以心理援助。

2、作品法让心理患者通过日记、作文、自叙文或象征作品自由表现其思想、倾向、性格、情感发展等内容。

3、学习困难儿童的学校活动不能达到与其十足年龄响应的教育程度水平,其学业成绩、技能、知识发展受到明显的损害。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学校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学生的发展、学习和适应等问题。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基础内容,研究从出生到成年的人的心理发展变化。

学校教育心理学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研究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掌握适应年龄特点的教学策略。

例如,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正在逐渐从操作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学校教育心理学应该根基学生发展特点,开展科学活动教学,帮助学生积累经验。

二、学习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研究学生学业成功的条件和机制,包括学习过程、学习策略、学习效果、学习障碍以及如何改变学习行为。

学生的学习是复杂的个体过程,学校教育心理学需要通过实验研究、观察等方法,研究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通过启发式教学、归纳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的个性和行为表现。

学校教育心理学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人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案,帮助学生克服社交障碍、培养自信心,提高自尊与自爱。

四、评价与治疗心理学评价与治疗心理学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研究和应用心理评估和治疗技术,旨在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与人格上出现的问题。

学校教育心理学需要收集学生的个人资料,制定个人化教育方案。

例如,针对学习方法不好的学生,采用交互教学,改变他的学习习惯。

总之,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还要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科学而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

通过适当的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发展能力。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章-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章-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与心理学教育过程是教育和培养人才的过程,既有培养者、教育者,也有被培养者、被教育者,他们共同努力、相互促进才能完成教与学这一双向活动。

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包括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分析、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设计教学课程、实施教学和教学评价六个方面,而心理学可以为整体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提供依据。

第一,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节课、第一单元、每一学科的教学目标。

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教师可以把教学目标转化为行为目标。

第二,分析任务:根据教学目标,分析达到这些目标所需的从属概念、基本技能和主要策略。

为此,教师要运用心理学知识将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中的心理万分一一加以分解并显示出来,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三,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运用心理学的各种测量工具,评定学生受教育前的知识、技能、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等的水平。

这是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的出发点。

第四,设计课程:选择适当的教材和教法,以便教授在任务分析中所确定的知识、技能和道德规范。

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的研究,能帮助教师实现这一步骤.第五,实施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了教学。

教师要运用教学规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授活动。

一般的模式是:呈现教材、学生反应、强化和校正反馈.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为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六,评定学绩:按照教学目标来确定教与学的效果。

心理学可以提供各种常模和测量工具,使评定在效度和信度上得到适当的保证.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教学活动各环节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可以协调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教学系统进行整体优化,提高教学系统的效率.要想把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就必须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

作为一门着重研究学与教的心理学规律的学科,它不同于纯自然学科,更为重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社会交往,但也强调数量化的客观科学研究,因而属于自然性社会科学;它也不同于纯理论学科,它最为关注的是与教育教学过程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事情,但也重视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因而属于理论性应用科学。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集锦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集锦

1、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基本规律的科学。

2、个性心理发展:是指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在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某一个年龄阶段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4、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且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5、气质: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6、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7、心理健康:是指个体没有妨碍其心理效能发挥的困扰,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最大潜能,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良好适应状态。

8、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是指人类为了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而制定和采取的各种卫生原则和卫生措施的总和。

9、广义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的获得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心理变化。

10、狭义学习(人类学习):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的过程。

11、学习动机:所谓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因素或内在动力。

12、成就动机:是学习动机中最重要的心理成份,是指个人希望从事对他们有意义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取得完满的结果。

13、自我效能感:由美国的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一项任务的判断与评价。

14、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其中包含了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又包含了后一种学习对前一种学习的影响。

15、负迁移:当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时,称为负迁移。

16、正迁移:当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是,称为正迁移。

17、先行组织者:教师利用学生能懂的语言,介绍一些引导性的知识,这些知识更具有概括性和综合性,可以充当已有认知结构与新的学习内容之间联系的桥梁,奥苏伯尔把这些知识称之为“先行组织者”。

学校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区别

学校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区别

学校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区别学校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区别教育心理学是主要研究教学过程和学习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它主要侧重于正常学生群体的心理规律的研究,考察这些学生在常态的教学中是如何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

在我国,教育心理学是讲授给将要从事或已经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的一门理论知识,并指导教师的实践。

教育心理学者除了到学校做实验外,并不介入学校的心理辅导、咨询、评估和矫正学生的实际活动中。

总之,教育心理学具有抽象性、理论性的特点,是以研究课题为核心的。

学校心理学是一门具有浓厚的临床实践特色的心理学科,它不仅为学生、教师和家长开“药方”,而且直接从事干预、咨询服务,并考察干预的效果。

学校心理学工作者直接介入学校的教育活动,现场解决实际问题,他们所要面对和解决的是一个个具体问题,而不是课题,他们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对基本理论概念则不十分注重。

对于两者的区别,可以举例说明:教育心理学工作者也研究学习落后者的问题,但把它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学校心理学工作者则深入到学校班级中帮助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对他们的学习能力、家庭环境或教师的影响进行系统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矫正计划,改进落后学生的学习活动。

另外,学校心理学吸取了临床心理的模式,而这在教育心理领域是不存在的。

这一模式的内容包括:1、围绕着心理问题与环境的关系和心理问题原因的分析形成一个概念框架,以解释心理问题的发生;2、使用一定的心理学专业技术,结合现有的条件,为改变行为提供有效的指导;3、利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为有行为问题的学生提供服务和辅导。

可以看出,学校心理学工作者与临床医生有些相似之处,对学生、教师的各种心理问题实施矫正,他们不仅要具备理论知识,而且必须掌握行之有效的技术。

学校心理学教材电子版

学校心理学教材电子版

第一节学校心理学的对象、性质与任务一、学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性质1、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分支,是心理学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是心理学应用和服务于中小学校的具体体现。

2、学校心理学是在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和这些分支学科关系密切,而且也是这些心理学分支融合的结果。

3、学校心理学研究对象主要是5-18岁的学生,它的侧重点主要是研究身心缺陷和学习困难的所谓“问题”儿童与青少年。

4、学校心理学的出现与崛起,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心理学的依据。

二、学校心理学研究的任务:1心理预防与心理卫生心理预防即预防学生在校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以便使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顺利完成学业;心理卫生方面要使学生劳逸结合,保持身体健康等。

2心理咨询: 指对人们,特别是对心理失常的人,通过心理商谈的程序和方法,使其对自己和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改变其态度和行为,并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

3诊断性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理论和标准,以使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为主,对学生个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异常或障碍、以及学生的成长环境进行描述、分析、归类、鉴别评估的过程。

诊断性评价是一个包括确定目的、观察现象、收集资料、查询原因、实施测量综合评估等在的完整过程。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就是一种一般性的诊断性评价。

4、行为矫正,指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语言、认知、行为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心理学干预,具体地帮助道德越轨、学习困难、情绪挫折和社会性发展不适应的学生获得正常的发展。

5、学习指导,是指帮助学生实现教育的价值,教材为媒介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6、就业指导,即对学生如何选择适当的职业加以指导。

第二节学校心理学研究的缘起一、社会问题(一)西方学校心理学产生的社会原因在西方,犯罪、毒品、家庭破裂困扰社会,也是众矢之的的“公害”,且成为直接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三大社会问题。

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的区别和联系主要体现在

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的区别和联系主要体现在

教育⼼理学和普通⼼理学的区别和联系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学与普通⼼理学的区别与联系主要体现在:区别:(1)研究对象不同,是⼀般与特殊的关系①普通⼼理学研究⼈的⼼理过程和个性特征的⼀般特点和规律②教育⼼理学研究学⽣及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理现象极其规律这包括学⽣的学习⼼理、教师的教学⼼理,学⽣的学习动机及获得知识的影响因素,如知识类型(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教学评价、课堂管理及学习策略)(2)学科性质不同普通⼼理学属于基础理论学科,教育⼼理学属于基础理论与应⽤学科。

(3)侧重点不同普通⼼理学侧重⼀般⼈,教育⼼理学侧重特殊的学⽣群体。

联系:最⼤的联系都是研究⼈的⼼理活动的规律,普通⼼理学侧重⼀般规律,教育⼼理学侧重教学活动。

教育⼼理学与发展⼼理学的联系与区别区别:发展⼼理学按年龄阶段研究⼉童⼼理发展的⼀般规律及其年龄特征;教育⼼理学把⼉童作为受教育对象研究。

联系:都把⼉童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是相互交错,互为补充的。

教育⼼理学与管理⼼理学的联系与区别区别:学校管理⼼理学研究学校管理过程中员⼯的⼼理活动规律,包括个体⼼理、群体⼼理及领导⼼理等。

这⾥的对象包括领导者、教师、学⽣及⼯作⼈员,是学校系统中的所有⼈。

⽽教育⼼理学主要是学⽣的学习⼼理及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理,前者对象⼴,后者对象窄。

管理⼼理学强调⾏为效率,⽽教育⼼理学强调学业效率。

联系:研究过程的某些内容是交叉的,如教育⼼理学也研究课堂教学管理,这是保证教学⽬标、教学内容落实的第⼀步。

代表性著作和著名的⼼理学家, 1879年冯特,桑代克“教育⼼理学之⽗,《1903年〈教育⼼理学〉,1868年,俄罗斯乌伸斯基,《⼈是教育的对象》注意(有意注意和⽆意注意)、记忆(有意记忆和⽆意记忆、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思维、情绪和情感、社会性、社会性认知、⾃我意识、⾃我体验、⾃我调控、⼈格、认知⽅式关于如何解答案例题举例。

例如:请你利⽤所学过的教学⼼理学的知识,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这个问题进⾏分析,并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想法和做法。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

学校心理咨询(1)2022

学校心理咨询(1)2022

《学校心理咨询》一、判断题1.学校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诸多学与教的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2.学校心理学的“三层次介入”理论是面向有心理问题的特定学生的。

(×)这种指导和干预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面对全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级阶段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主要包括教育的开发和成长适应、集体工作、班级管理、人际交往能力的指导。

这种指导属于发展性的心理指导;第二层次,针对部分学生个体在学习上、生活上、心理上,有可能发生的问题或刚出现问题苗头。

例:考试焦虑、青春期困惑、厌学症、行为偏差等用个别辅导或书面谈心方式进行心理问题积极干预。

班主任的这种及时辅导至少能做到不使学生心理问题进一步恶化,属于预防性心理辅导;第三层次,对人格异常或有精神卫生问题的极个别特定学生,请学校心理辅导老师介入,对其进行心理咨询或行为矫治或介绍到心理咨询专家门诊诊治,这种心理咨询属治疗性辅导,发展性辅导与预防性辅导相辅相成,他们与第三层次治疗性辅导有机结合,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3.学校心理学工作者的工作性质具有创造性和艺术性。

(×)4.学校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区别之一是:它们的研究范围是不同的。

(×)研究任务不同5.青少年异性交往外教育的原则是自然、坦诚。

(×)自然、适应6.敏感、怀疑、偏执、易激惹、依赖、怯弱等人格弱点易导致学校适应不良。

(√)7.学校心理学是研究学生学习、心理、适应三方面问题的科学。

(√)8.学校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是教育哲学理论。

(×)9.学校心理学工作者的工作性质应该具有教育性和人性。

(√)10.学校心理学与临床咨询心理学的区别之一是:它们的研究范围是不同的。

(√)11.时间序列法是学校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

(√)12.严重的考试焦虑的个体原因之一是:个人的气质性格特点。

(√)13.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使个体接受环境与教育的影响有更多的选择性。

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如: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等。

教学内容:是教与学过程中药实现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教学内容一方面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另一方面也可将他划分为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

学校教育: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

教学环境:实际是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分为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学习过程: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通过设计教学情景、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等,引导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建构、并获得相应态度的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对学习和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定和反思,以促使其进一步改进的过程。

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学习准备:学习着原有知识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人格:亦称个性,决定人的内隐行为和外显行为,并使其与他人有稳定区别的内部准备状态和心理特征。

学习:广义的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一种活动,狭义的学习即指人类的学习。

对广义的学习理解: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由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1,学习引起的是学习者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某种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是习得的. 3,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人类的学习: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的积极主动的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人的学习和动物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1人类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2人类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3 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活动中,通过以语言为中介来实现的.学生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步骤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材质的过程.它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联结学习理论:学习实际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行为之间建立联结。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重点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重点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相互作用获得教学信息,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3。

客观性原则:就是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按它们的本来面貌加以考察,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研究,必须实事求是.4。

教育性原则:是指在研究实验过程中应该对被试产生积极性的影响,要避免对被试的身心发展产生伤害。

5。

行动研究法:就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6.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7。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心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8.关键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某些行为或心理机能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是缺乏必要的恰当条件,这种行为或机能就难以产生甚至永远不能产生,并将对以后的发展产生难以挽回的影响。

9。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10.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1。

认知风格: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方式,即个体在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表现出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12.场依存与场独立:场依存型是指当个体面对某一问题时,较多或完全依赖该问题空间中的线索,从这些线索中搜索信息。

场独立型是指当个体面对某一问题时,根据自身内部的参照来搜索信息,作出判断,不易受外部因素的干扰。

教育心理学概念

教育心理学概念

教育心理学概念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旨在理解学生学习心理,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2、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

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3、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4、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5、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春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6、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仍面临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7、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8、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9、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11、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12、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3、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第一章绪论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情景中的学与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②学习的基本理论;③各种类型的学习;④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⑤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⑥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3.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①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②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从1903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㈠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桑代克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 ㈡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体系越来越宠杂,但无真正突破;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展显著,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②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③加涅:《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分类的权威;④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理论;⑤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专家,1974年与富斯特合著《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5.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①学和教的问题成为中心问题;②认知心理学深入学和教的研究之中;③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增加。

6.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具有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①观察法: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②调查法: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③教育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已取得的显著成绩和丰富的经验,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总结;④自然实验法: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⑤实验室实验法: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中,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⑥临床个案法:对学校学与教的个案作祥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与学校心理辅导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学校心理辅导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学校心理辅导的关系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教育环境中学习和发展的心理过程的学科。

而学校心理辅导则是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辅导的一种实践。

两者紧密相关,相互促进,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首先,教育心理学为学校心理辅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教育心理学研究了学生的认知、情感、社会和人格发展等方面的规律,为学校心理辅导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例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其自尊心和动机水平密切相关。

因此,在学校心理辅导中,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可以帮助辅导员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制定相应的辅导方案,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

其次,学校心理辅导是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和实践。

学校心理辅导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情感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例如,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辅导员可以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提高学习动机,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此外,学校心理辅导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等手段,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教育心理学与学校心理辅导的关系不仅体现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还体现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

教育心理学研究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风格和发展特点等,为学校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而学校心理辅导则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辅导。

例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风格会影响其学习效果。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而学校心理辅导则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测评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提供相应的学习建议和指导。

此外,教育心理学与学校心理辅导还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学校心理辅导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促进其不断创新和发展。

而学校心理辅导的实践经验和问题反馈,也可以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课题和视角,推动其深入探索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区别
[2]教育心理学是主要研究教学过程和学习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它主要侧重于正常学生群体的心理规律的研究,考察这些学生在常态的教学中是如何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

在我国,教育心理学是讲授给将要从事或已经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的一门理论知识,并指导教师的实践。

教育心理学者除了到学校做实验外,并不介入学校的心理辅导、咨询、评估和矫正学生的实际活动中。

总之,教育心理学具有抽象性、理论性的特点,是以研究课题为核心的。

学校心理学是一门具有浓厚的临床实践特色的心理学科,它不仅为学生、教师和家长开“药方”,而且直接从事干预、咨询服务,并考察干预的效果。

学校心理学工作者直接介入学校的教育活动,现场解决实际问题,他们所要面对和解决的是一个个具体问题,而不是课题,他们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对基本理论概念则不十分注重。

对于两者的区别,可以举例说明:教育心理学工作者也研究学习落后者的问题,但把它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学校心理学工作者则深入到学校班级中帮助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对他们的学习能力、家庭环境或教师的影响进行系统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矫正计划,改进落后学生的学习活动。

另外,学校心理学吸取了临床心理的模式,而这在教育心理领域是不存在的。

这一模式的内容包括:
1、围绕着心理问题与环境的关系和心理问题原因的分析形成一个概念框架,以解释心理问题的发生;
2、使用一定的心理学专业技术,结合现有的条件,为改变行为提供有效的指导;
3、利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为有行为问题的学生提供服务和辅导。

可以看出,学校心理学工作者与临床医生有些相似之处,对学生、教师的各种心理问题实施矫正,他们不仅要具备理论知识,而且必须掌握行之有效的技术。

编辑本段研究方法
综述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和其他科学一样,坚持在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指导下,采用观察法、调查访问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等。

比较切合实际的研究方法是开展实验研究,经常观察、访问、记载出现的心理现象、心理动态并进行分析,以加速认识学生在教育和教学影响下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

定量方法
测验分数和其他教育变量常常呈现接近于正态分布也许教育心理学的第一个重要的方
法论创新就是发展和应用了查尔斯斯皮尔曼的要素分析(factoranalysis)。

要素分析也是教育心理学家使用多重变量分析方法的一个实例。

定性方法
定性方法用于那些描述事件、过程和理论意义的教育研究。

用于教育心理学的定性方法常常来自于人类学、社会学或社会语言学。

例如,人类学的民族志方法被用于描述课堂上的
认识论信念(关于知识的信念)的发展,已经描述了人们信念的逐渐变化:知识的确定性和持久性,能力的稳定性,和权威(例如教师和专家)的可信度。

人们对于他们在教育和成熟中获得的知识,已经发展了较为世故的信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