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与地价的关系
地价与房价关系的经济学解析

地价与房价关系的经济学解析地价是指为了获得土地使用权所需支付的代价。
房价则是指购买或租赁住房所需支付的代价。
这两个概念密不可分,因为土地是住房的基础,土地价值的提升也会促进房价的上涨。
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探讨地价与房价的关系。
1. 地价的决定因素地价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其决定因素包括土地稀缺性、土地流通性、用途和欠发达地区发展潜力等。
土地稀缺性:由于土地供给有限,土地的稀缺性是影响地价的主要因素。
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土地供给相对较少,土地稀缺性较高,地价也会相应上涨。
土地流通性:土地流通性也是影响地价的因素之一。
土地的流通性越高,市场作用就越充分,供求价格相对更容易形成。
用途:土地的用途决定了其开发价值。
不同城市规划结构和用地政策的不同,造成了不同城市土地的用途差异,比如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等。
这也导致了不同用途土地的地价迥然不同。
欠发达地区发展潜力:欠发达地区土地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土地的开发和利用价值相对较低。
但是如果所处地区有较好的经济发展潜力,地价也就容易上涨。
房价是受到多个因素影响的,主要包括城市经济发展、收入水平、资金条件、政策规定等。
城市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城市吸引人才的能力和人口流动性,从而也会对房价产生影响。
收入水平:住房需求是人们消费需求体系中的基本需求,而人民的收入水平则极大地影响住房需求的强度和能力。
在同等条件下,收入水平高的人们更容易购买高价房产。
资金条件:购房者的资金条件同样会影响房价。
银行贷款的利率和数额,对购房者的借贷成本和购房能力都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房价。
政策规定:政府的相关房屋政策和利率政策对房价也有重要影响。
例如,房屋限购、卖方代持、楼市调控等政策,都会对房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3. 地价和房价的关系地价和房价是直接关联的,两者之间存在联动性。
一方面,房价高地价就会高,房价低地价也会降低;另一方面,地价上涨或下跌,同样会对房价产生影响。
地价与房价关系的经济学解析

地价与房价关系的经济学解析地价与房价是不可分割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
本文将对地价与房价关系的经济学解析进行探讨。
一、土地价值与房屋价值的关系土地价值和房屋价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它们是紧密关联的。
土地是建筑物的基础,没有土地就没有房屋。
因此,土地的供需关系会直接影响房屋的供需关系,进而决定了房屋的价格。
在城市化过程中,地价通常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长。
由于城市空间的限制,土地供应相对较少,导致土地价格较高。
而高昂的土地成本又必然导致房屋的价格上升。
同时,城市的发展也会促进人们对房屋的需求增长,从而进一步推高房屋的价格。
因此,房屋的价值受到土地价值的制约,土地房地产市场是房屋市场的重要基础。
二、供需关系的影响供需关系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
从供给方面来看,城市规划、土地政策、建筑物管理等政策都将间接影响房价。
例如,城市规划中,未来建设项目的规划将直接影响土地的供给,从而调节土地价格。
而土地的价格将进一步反映到房屋的价格上。
从需求方面来看,人口变化、经济循环、就业情况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等都将对房价产生影响。
例如,人口增加将带动对房屋的需求增加,从而推高房屋价格。
此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也会带动对住房的需求增长,从而对房价产生影响。
三、金融政策的影响金融政策也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
政府通过货币政策调节货币的数量和价格,从而影响市场资金的流动和利率的水平。
低利率会刺激人们购买房屋的欲望,从而使房价上升;而高利率则会抑制人们购买房屋的欲望,从而使房价下降。
此外,政府的财政政策对于对楼市的影响也较为明显。
例如,税收变化等均将影响购房者的购买能力,从而对楼市产生影响。
四、市场监管的作用市场监管也是调节房价的重要因素。
市场监管除了对于市场的准入门槛、信息披露等方面监管之外,还需要及时调整不合理的价格和市场秩序。
政府在收紧市场自我调节和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也需要规范和维护市场的信用,扩大市场的透明度,从而保持市场的稳定性。
我国城市地价与房价的关系研究

我国城市地价与房价的关系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市的地价和房价问题备受关注。
在不少人看来,房价的涨跌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而城市地价的不断上涨也成为了不少人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城市地价与房价的关系出发,探讨这一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一、城市地价的涨跌对房价有何影响?城市地价是指城市内土地的价格,而房价则是指建在这块土地上的房屋所对应的价格。
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般来说,当城市地价上涨时,房价也会跟着上涨,反之亦然。
城市地价的上涨,首先是由于城市发展带动了对土地的需求。
像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医疗机构等都需要占地建设,而这些场所都需要地段优越的土地。
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土地的供不应求会导致城市地价上升。
而城市地价的上涨,也会传导到房价上。
房屋所占用的土地是有限的,当土地价格上升时,建设新房屋的成本也会随之上涨,进而推高房价。
另外,在土地增值政策的推动下,一些地产商会将土地购买成本转嫁到房价上,进一步推高了房价。
二、影响城市地价和房价的因素有哪些?城市地价和房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社会因素等。
首先,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地价和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城市的发展、产业的发展、人口变化都可能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和供给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城市地价和房价。
政策因素也是影响城市地价和房价的重要因素。
土地管理、房地产开发、城市规划等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会对城市地价和房价产生影响。
比如,土地增值税的改革、住房限购等政策都可以对城市地价和房价产生直接的影响。
最后,社会因素也会影响城市地价和房价。
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观念、文化程度等都可能影响其对于房屋的需求和能力,从而进一步影响房价和地价。
三、城市地价和房价的上涨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城市地价和房价的上涨,既对个人又对整个社会产生了许多影响。
首先,城市地价和房价上涨对人的生活影响较大。
对于购买住房的购房者来说,房价的上涨使得他们需要更多的资金来购买房屋,从而增加了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压力。
房价与地价

地价与房价的关系地价为住宅用地楼面地价。
地价是指房屋开发商获得土地的成本和土地增值,不是土地开发商获得土地的成本,也不是政府出让土地的成本。
它包括政府方面的土地所有权收益及基础设施配套费,土地开发商方面的土地开发成本及利润与房屋开发商开发房屋所带来的土地增值。
因此,本文中所定义的地价为比较抽象的地价,它是区位地价,它不仅仅包含地块本身的获得成本,也包括由于地块周围其他因素影响所带来的地价升值部分。
首先,地价与房价有关联,但并非线性关系,即使地价上涨,房价也并不一定随之上涨,要降低房价,也并非只有降低地价一个途径。
但在通常情况下,其基本规律是,地价上升房价也上升,反之亦然;房价上升地价也上升,反之亦然。
其次,地价是房价的基础。
地产可以独立存在,房产则不然,它必须附着于地产之上,没有地产就没有房产。
房价中包含着地价,地价隐含在房价之中,地价是房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房屋产权实际上包括两部分: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而房屋所有权是受制于土地使用权期限的。
在土地使用权期限内,地价的变动决定着房价的同方向变动,在土地使用权到期后,即使房屋仍具使用价值,但房屋价格因地产被土地所有者收回而不复存在。
第三,房价是地价的表现。
作为建筑地段的土地,其使用价值和价格是通过建在其上的房屋的使用价值和价格体现出来的。
房型设计、建筑结构、施工质量都完全相同的两处住房,因坐落的地点不同,房价就不同,实际上就是地价不同的表现。
第四,房价对地价具有反作用。
假设T期的房价土涨,就会导致T+1期土地价格的上涨;T期的房价下降,就会抑制T+1期土地价格的上涨。
第五,地价在房价中占有一定的百分比,但其比重没有固定的标准。
在市场机制条件下,房价与地价的比例关系受土地供求关系、房屋质量、房地产开发、税费等因素影响。
总之,房价表现地价,地价上涨,房价也上涨,反之亦然,因此,可以通过房价指数来表现地价指数。
房价和地价的关系

房价和地价的关系如今,不断上升的房价成了社会群众议论的焦点,人们总是在抱怨房价的上升带来的许多不便。
加之,许多城市开始限制用地范围,地价对房价的影响因此更加突出,只有深入分析地价和房价的关系,才能判断地价是否过高,更加有利于宏观调控。
1地价上涨拉动房价上涨根据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1—7月成交房地产开发用地8宗,面积192681平方米,折合289.02亩,同比下降18.8%。
但由于容积率从平均2.1提高到3.4,可建房屋面积反而上升31.5%,达到65.41万平方米。
每亩均价101.95万元,同比增长58.1%。
由于容积率提高,楼面地价同比下降2.4%,平均楼面地价为450元。
价格的上升是推动房价上升的重要原因,土地成本对房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提高了房地产开发的总成本,直接推动房价上升,这是不言而喻的;二是地价提高后,政府考虑到开发商的利益,又大幅提高容积率,高层住宅大大增加,使刚性成本更高,进而推动房价上升;三是高价地块提高了周边地块房价预期,形成价格预期互动,共同推动房价上升;四是地价上升的情况下,地价占房价比例低,只能说明房价总水平更高。
因此,无论土地成本在房价中的比例是高还是低,只要地价在涨,房价就涨得更快。
2 房价上涨推动地价上涨全省地价和房价走势保持上升趋势,但地价涨幅远低于房价涨幅。
全省商品房均价上涨20.23%,住宅地价仅上涨7.97%,房价的增长率是地价的增长率的2.5倍。
专家认为,在房价上涨的诸多诱因中,地价不是主要因素。
相反,房地产市场需求强劲,房屋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才使开发商对土地的需求增加,并拉动地价上涨。
所以,在充分的市场环境下,地价上涨的原因是因为房价升高导致对土地的需求增加。
就其因果关系而言,房价升高增加了土地需求,而导致地价的飞速上涨。
同样,同一地区或者不同地区的区段差异是由于房价的差异,即地价的高低是否与房价高低的结果,而不是房价高低的原因。
房价与地价的关系

四、其他观点:房价和地价不是简单的谁决定谁的关系
有一类的观点比较折衷,以为“高房价决定高地价”和“高地价致使高房价”都不能全面的揭露房价和地价之间的关系,房价和地价是联结在一路,彼此阻碍的。
Kauko(2003)引述Monk等人1991年的文章,以为计划对房价的长期阻碍并非与李嘉图的地价剩余理论冲突,引英格兰不同地域的例子,指出地价和房价的关系因地而异。Monk, Royce and Dunn (1994)、Leishmann and Jones(1997)、Tse(1998)从住房建造商行为的入手,别离发觉建造商的策略、投机行为、土地囤积行为等会对房价、地价关系产生阻碍。Quigley and Rosenthal(2005)总结了前人在有关土地利用规制关于住房价钱阻碍的研究,对土地利用规制、地价、住房价钱的关系作了全面的文献回忆。基于房地产市场是空间竞争的市场,况伟大(2005)将房价和地价关系成立在空间经济学的基础之上,考虑住房市场与土地市场的供给者行为,探讨了容积率、闲置土地比重和开发商占地规模如何阻碍房价、地价及其关系,得出土地供大于求时房价地价负相关、土地供小于求时房价地价正相关的结论。
赖小倩(2007)通过用Granger因果关系查验证明:短时间房价和地价之间确实互有阻碍,但不能得出具体结论谁决定谁。长期(1年以上)来看房价对地价的阻碍程度较为明显,房价最终决定地价的水平,而地价对房价不能起决定性作用。黄英(2006)以1998年-2004年武汉市数据通过协整查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查验和回归分析,发觉武汉市房价与地价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固的相关关系,长期房价走势决定地价走势,而短时间内二者彼此制约。谢叙祎(2006)用5年的上海市数据用Granger查验说明短时间二者彼此阻碍,长期内房价决定地价。
地价与房价关系的经济学解析

地价与房价关系的经济学解析地价与房价是城市房地产市场中的两个重要指标,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价是指土地的价格,而房价则是指房屋的价格。
在城市中,地价和房价通常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经济学关系。
本文将通过经济学的角度对地价与房价的关系进行解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和调控方法。
地价和房价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
首先要明确的是,房价受地价的影响很大。
在城市中,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土地使用权的有限性,土地的稀缺性和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将直接导致地价的上涨。
一般来说,土地的地理位置、土地的用途、土地的规划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土地的价格。
而土地的价格占据了房屋总价值的大部分,因此土地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导致房价的上涨。
在城市居民购房的时候,除了房子本身的质量和面积外,地段和地价也是购房者会考虑的重要因素。
地价的上涨会直接导致房价的上涨,这是地价和房价之间紧密联系的第一个表现。
房价也会影响地价。
城市居民对房价的需求会直接影响到地价的水平。
在房价上涨的过程中,由于市民对住房需求的增加,购房者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房屋,这进而导致了土地市场上的土地需求增加。
随着土地需求的增加,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会更加明显,土地供应量的减少会导致土地价格的上涨。
这就是房价对地价的影响。
房价的变动会引起地价的波动,从而影响到城市土地资源的配置和土地市场的供求关系。
地价和房价之间的关系还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
首先要考虑的是政府的政策因素。
在房地产市场中,政府的政策往往会对地价和房价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政府通过土地出让、土地规划、土地使用权等手段来调控土地市场,从而影响房价的水平。
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也会影响到房价的水平。
通过加大土地供应、控制土地出让价格、收紧购房政策等手段可以有效地控制房价的上涨。
政府的政策因素对地价和房价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影响。
金融因素也会对地价和房价的关系产生影响。
货币政策的调控、利率的变化、信贷政策的松紧等因素都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
论地价与房价的关

论地价与房价的关系摘要:关于地价与房价的关系,理论界有三种观点:(一)地价决定房价。
这种观点从成本的角度,探讨了房价的构成,认为土地成本上升是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房价决定地价。
此种观点认为,房价上涨增加了对土地的需求而导致地价上涨,地价是房价的结果,不是房价原因。
(三)地价与房价相互作用,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抑或称“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关于两者相互作用方式及效果,学界也是见仁见智。
本文主要对地价和房价的关系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价房价在论述地价与房价的关系时首先了解地价与房价的概念。
地价是土地价格的简称,是土地经济价值的反映,是土地预期收益权利的购买价格,即地租的资本化。
我国土地实行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的公有制。
城镇国有土地的地价是以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为前提,一次性支付的多年地租的现值总和,是国家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因此,我国城镇地价的含义不同于土地私有制国家,它不是土地所有权价格,而是为取得若干年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一种代价,是一定使用年期的土地使用权价格。
房价是指特定时间段内房产的市场价值。
房价的特点具有时间性和地域性及档次性,是波动的,影响的因素具有综合性。
就同一个地区而言,房价不同年度月份价格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地区这种特点更加明显,况且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差异巨大,房地产价格水平有高有低完全是正常情况。
一、影响地价的因素目前, 我国城市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三级市场的结构模式: 一级市场, 即土地征购市场; 二级市场中, 由获得土地使用权的经营者对土地进行开发、建造房屋, 最终通过房屋销售把土地使用权及其建筑物所有权转让或租赁给单位或个人,实现土地使用权和房屋产权的市场流通; 三级市场中, 土地使用者通过房产交易使土地使用权在不同使用者之间进行转让。
上述三个层次的市场中, 一级市场是由国家垄断的出让市场, 二、三级市场是开放的转让市场。
因此,影响我国地价的因素有:1. 供给方对地价的影响目前, 我国土地的供应方主要是政府, 政府既是土地所有者的代表, 又是土地使用的管理者,政府的这种双重身份, 使土地供应原本应是一种市场行为而掺杂了非市场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房价决定地价
自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以来,“房价、地价谁决定谁”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在理论界一直争论不休。
房地产价格受市场供求规律的影响,但由于房地产位置的固定性、差异性、不可替代性等特点,房地产市场又不是完全的市场,并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政府住房制度、银行政策、土地供应政策等方面的变化对房地产市场都有较大影响。
(一)国外研究动态
李嘉图探讨“玉米法律悖论”(Corn Law Debate)、地租理论以来,土地上产品价格决定地租、地租(地价)的剩余观点(residual land price)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
这类观点将土地看作生产要素、从引致需求的角度出发,认为不是地租决定土地产品的价格,而是土地产品的价格决定地租。
这一理论引申到住房领域而形成的房价决定地价的观点,被视为房地产领域起码的常识(Small,2000;Priemus,2003),在多数城市经济学教科书中都有明确的阐释,如O’Sullivan(2000),在经济学上占据了主流(野口悠纪雄,1997),成为城市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预设,为大多数学者所应用,如Peng and Wheaton (1994)和Needham (2000)。
Smith(1976)从城市住房供给的角度,将土地作为住房的生产要素,探讨了地价和房价之间的比例关系。
(二)国内研究动态
朱道林、董玛力(2005)用玉米法律悖论和引致需求理论的道理来说明地价和房价的因果关系问题。
土地的价格太高,事实上是因为对住房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开发商们不断增购土地来满足住房的需求。
对土地引致需求的增加必然导致土地价格的上升,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其价格的变化更大程度上是一种结果而并非原因。
黄健柏、江飞涛、陈伟刚(2007)用方差分解法将前人实证研究的方法统一在一个框架下,研究发现:土地出让制度改革后,地价上升对房价上升的推动作用反而较之前大大减少,地价变动对房价变动的贡献
度大幅下降至零附近。
因而地价上涨对房价上涨的影响薄弱。
但是房价变动对地价变动的贡献度接近100%。
郑光辉(2004)指出土地价格是提前支付的土地地租,就因果关系而言,是房价上涨增加了对土地的需求而导致地价的上涨,地价的高低与否是房价高低的结果,不是房价高低的原因。
李和裕(2005)认为房地产市场需求强劲,房价涨幅较大是城市地价不断上涨的重要带动因素。
二、地价决定房价
(一)国外研究动态
第二类观点从地价构成住房成本的角度,认为高地价是导致高房价的原因。
Dowall和Landis(1982)分析了土地使用控制对土地市场和住房市场的影响,得出结论,土地密度控制和土地的有效利用,系统的影响新建房屋的价格。
Kim(2005)研究韩国房价时都将高地价作为房价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
Evans (1987)推进土地经济理论发展、探讨规划影响,指出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其他方面带来的供给限制,会通过抬高地价而推进房价。
Cheshire and Sheppard (2002) 分析土地利用规划的福利效应时认为规划的一大负面效应是扭曲了地价,使得相对于收入英国的房价居全球前列。
Weston (2002) 认为绝大多数现有文献都基于新古典理论是有问题的,通过对英格兰主要住宅建造商的问卷,他认为房屋售价是建造商个人决策的结果,主要考虑包括地价的直接成本和竞争对手。
(二)国内研究动态
杨慎(2003)、包宗华(2004)认为地价的大幅度上升必然造成房价的大幅度提高;徐艳(2002)认为地价的过高时北京房价上涨过快的主要原因。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研究中国房价将高地价作为高房价的一个主要原因。
张晓(2003)认为地价不是房价偏高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其他成本都呈现刚性再无下降空间,而开发商也到了无利可图的地步,地价的上升才会全部反映在房价上,成为房价上涨的直接原因。
三、房价和地价相互影响
(一)相互影响,存在因果关系
这一类观点认为“高地价导致高房价”和“高地价是高房价的结果”都不能全面揭示房价与地价之间的关系,房价与地价二者是联合在一起的,相互影响(INESC, 2004)。
Evans (1988)认为,给定土地供给,则房价决定地价;但反过来不能因此而说土地供应是无关的、不会影响地价或房价。
高晓慧(2001)计算天津楼面地价和住房价格的相关系数为0.98905,认为地价是房价基础,房价是地价表现,房价对地价具有反作用。
刘琳、刘洪玉(2003)认为笼统地说房价决定地价、或者地价决定房价都是片面的,从需求和供给角度看二者的因果关系不一致。
苗启虎、王方华(2004)则认为从经济学角度看房价上涨导致地价上升,但土地供应量变化对房产价格将产生巨大影响,并将其归于我国现有土地制度,认为“在中国还有一种可能是地价上升导致房价上涨”。
赖小倩(2007)通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证明:短期房价和地价之间确实互有影响,但不能得出具体结论谁决定谁。
长期(1年以上)来看房价对地价的影响程度较为明显,房价最终决定地价的水平,而地价对房价不能起决定性作用。
黄英(2006)以1998 年-2004年武汉市数据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回归分析,发现武汉市房价与地价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相关关系,长期房价走势决定地价走势,而短期内两者相互制约。
谢叙祎(2006)用5年的上海市数据用Granger检验表明短期两者相互影响,长期内房价决定地价。
(二)相互影响,但不存在因果关系
叶晓东(2007)对地价和房价关系进行双向定量研究得出城市地价与房价相互影响,房价对地价的影响大于或近似于地价对房价的影响。
赵克诚(2007)以宁波市为例,表明地价和房价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姚先国、黄炜华(2001)土地使用权招拍导致土地使用权价格上升。
地价与房价有关联,但并非线性关系,即使地价上涨,房
价也并不一定随之上涨;要降低房价,也并非只有降低地价一个途径。
魏志国和李耀中(2005)认为房价的高低取决于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是买卖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并不是有土地的取得成本,取得方式决定的。
地价虽然对房价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房价高低的关键因素。
四、其他观点:房价和地价不是简单的谁决定谁的关系
有一类的观点比较折衷,认为“高房价决定高地价”和“高地价导致高房价”都不能全面的揭示房价和地价之间的关系,房价和地价是联结在一起,相互影响的。
Kauko (2003) 引述Monk等人1991年的文章,认为规划对房价的长期影响并不与李嘉图的地价剩余理论冲突,引英格兰不同地区的例子,指出地价和房价的关系因地而异。
Monk, Royce and Dunn (1994)、Leishmann and Jones (1997)、Tse (1998) 从住房建造商行为的入手,分别发现建造商的策略、投机行为、土地囤积行为等会对房价、地价关系产生影响。
Quigley and Rosenthal(2005)总结了前人在有关土地利用规制对于住房价格影响的研究,对土地利用规制、地价、住房价格的关系作了全面的文献回顾。
基于房地产市场是空间竞争的市场,况伟大(2005)将房价和地价关系建立在空间经济学的基础之上,考虑住房市场与土地市场的供给者行为,探讨了容积率、闲置土地比重以及开发商占地规模如何影响房价、地价及其关系,得出土地供大于求时房价地价负相关、土地供小于求时房价地价正相关的结论。
刘洪玉、刘琳(2003)通过构建四项限模型讨论了地价与房价的关系。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房价上涨导致了地价的提高,从供给角度看,地价上涨是导致房价上涨的一个因素,在房地产市场运行的过程中,地价和房价分别是由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的。
[12]野口悠纪雄.土地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4—46.
[13]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怎样认识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J]中国房地信息,2004,
(12).
[14]朱道林 ,董玛力.地价和房价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土地,2005,(07).
[15]黄健柏,江飞涛,陈伟刚.对我国房价与地价相互关系再检验[J].2007.(02)
[16]赖小倩.地价与房价的关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17]黄英.地价与房价的关系与调控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6
[18]谢叙祎.上海市房价与地价关系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情况,2006,(12).
[19]叶晓东.城市地价与房价关系[D].浙江大学,2007.
[20]姚先国,黄炜华.地价与房价的关系[J]中国土地, 2001,(09).
[21]徐艳.北京市房价过高的原因和房价控制[J].城市问题,2002,01:42-44.
[22]杨慎.客看待房价上涨的问题[J].北京房地信息,2003,2:4-5.
[23]包宗华.怎样看待我国的住房价格[J].中国房地产,2004.01:18-19.
[24]张晓.房价虚高原因分析市场经济研究[J].2004,05:61
[25]郑光辉.房价与地价因果关系实例分析[J].中国土地,2004[J].2004,11:23-27
[26]李和裕.房价带动地价升粤港澳价格[J].中国土地,2005,03:39-41
[27]张宏斌.房价中的地价因素及其作用分析[J].中国土地,2001,09:36-38
[28]魏志国,李耀忠.地价与房价孰因孰果[J].青海国土经略,2005,0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