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运行报告
2016年农业分析报告
![2016年农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ffe5be6910ef12d2af9e790.png)
2016年农业分析报告2015年12月目录一、2016 年主要农产品价格走势 (5)1、玉米:2016 年继续围绕收储价格震荡 (5)2、小麦:16年价格将平稳运行 (7)3、豆粕:16 年价格将保持低位 (10)二、2016年度农业行业投资逻辑 (13)1、反转:畜禽反转,优选弹性 (13)(1)禽链:产能去化加速,景气将延伸至2017 年 (13)(2)猪链:产能去化即将结束,价格向上趋势明确 (16)(3)成本:原料成本下降利好养殖盈利 (18)(4)价格:16 年鸡价上涨确定性强于猪价,弹性高于猪价 (20)2、反转:养殖后周期(饲料、动保)受益 (22)(1)2016年饲料接棒养殖,迎来盈利黄金期 (23)(2)动物疫苗行业进入高速增长期 (26)①我国动保行业保持年均20%增速 (26)②动保行业进入产业升级期 (28)1)生产工艺升级:转瓶向悬浮培养 (28)2)销售模式升级: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 (29)3、反转:糖业反转,趋势明确 (30)(1)减产持续,进口有序,供给受限 (30)①国内持续减产 (30)②白糖进口自律有序,白糖进口量保持平稳 (30)(2)需求稳定,风险释放,库存去化 (31)①需求刚性增长,略有放缓 (31)②外盘反弹,价差缩小,风险释放 (32)③库存加速去化 (32)(3)新糖上市,成本支撑,糖价向上 (33)4、转型:“新农模式”——农业现代化之路 (34)(1)保障粮食安全是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 (34)①农产品对外依存度高 (34)②食品安全是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严峻问题 (36)(2)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38)①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 (38)②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不同模式 (38)③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着力点 (39)(3)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 (41)①提高土地产出效率 (42)1)土地集约化有利于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42)2)土地集约化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 (43)3)土地集约化有利于提升劳动生产率 (44)4)土地集约化有利于提升品质,强化品牌 (45)(4)生产经营主体变革:新农人兴起 (45)①国际农业现代化经验 (46)②“新农人”在国内发展迅速 (47)1)种植案例:酒泉市农村种植模式变革 (49)2)养殖案例:广东温氏集团“公司+农户”模式 (50)(5)商业模式变革:渠道变革及模式升级 (51)①新农人的新需求 (51)②互联网时代的农业现代化:大数据驱动农业经营新路径 (53)③“互联网+农业”大潮已起,农业大数据时代到来 (54)1)国际市场:大数据及互联网技术已开始在全球农业中得到广泛运用 (54)2)国内产业链大数据型案例 (58)5、转型:跨界转型 (60)(1)瑞普生物:切入宠物医疗转型“伴侣动物”服务业 (61)三、重点企业简况 (66)1、益生股份:禽产业链景气反转最受益标的 (66)2、圣农发展:禽产业链龙头 (67)3、民和股份:禽产业链企业 (68)4、正邦科技:生猪养殖“黑马”+农化业务扩张逐步展开 (68)5、天邦股份:16 年养殖效率大幅提升+动保业务快速扩张 (69)6、大北农:“网络版”的温氏集团 (70)7、智慧农业:打造“新农人”运营服务商龙头 (70)8、瑞普生物:中国宠物产业第一股 (71)9、金宇集团:中国动保行业龙头 (72)10、隆平高科:中国的“孟山都”扬帆起航 (73)。
我国大宗农产品2016年市场形势回眸及2017年展望
![我国大宗农产品2016年市场形势回眸及2017年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e1848d27d5bbfd0a78567323.png)
我国大宗农产品2016年市场形势回眸及2017年展望作者:暂无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7年第5期2016年,在国家“三农”政策有力保障下,在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努力下,我国粮棉油糖产业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市场整体健康运行。
尤其是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取消,推动了种植结构积极向好调整,并在玉米价格高位回落后,确保口粮市场稳健运行,棉花、油料、食糖价格回暖,产业链活力有所恢复。
2016年玉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显成效,201 7年质优口粮、专用玉米或将主导市场2016年,在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保持基本稳定,玉米“市场化收购+补贝占”逐渐推进的背景下,以玉米为重点的种植结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玉米面积大幅调减,高梁、谷子等杂粮面积恢复增加。
据国家统计局公告,2016年全国谷物播种面积944亿公顷,比上年减少1.3%。
其中,玉米播种面积368亿公顷,比上年减少1.3%,为2004年以来玉米播种面积首次减少;口粮面积比上年减少0.01%;杂粮面积比上年增长3.2%。
2016年全国谷物产量565亿吨,比上年减少1.2%,但仍为历史次高水平。
其中玉米、水稻、小麦三大谷物产量比上年分别减少2.3%、0.6%、1.0%,仅杂粮产量比上年增长6.4%。
谷物减产的主要原因是玉米因播种面积大幅减少,2016年玉米因播种面积大幅减少而减产达到811 9万吨,超过谷物减产总量。
次要原因是口粮单产水平下降,2016年水稻、小麦因单产减少而分别减产920万吨和1579万吨,分别占谷物减产总量的12.9%和22.2%。
此外,受强降水、风雹和持续高温天气影响,部分稻田反复受淹倒伏,水稻空壳率增加。
小麦因灌浆期连续阴雨、收获期大量降雨,品质、等级下降。
尽管如此,由于库存高企,国内谷物市场供给仍然充裕。
基于“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政策导向,2016年玉米价格率先高位回落到2010年以前的价格水平,口粮价格也承压下跌。
2016年,全国玉米产区均价每斤0.90元,比上年跌16.8%;早籼稻均价每斤1.29元,跌1.5%,晚籼稻1.34元,跌1.5%,粳稻1.45元,跌7.1%;早籼米均价每斤1.93元,涨1.0%,晚籼米2.07元,跌0.5%,粳米2.35元,跌0.4%;普通小麦均价每斤1.175元,跌4.2%,优质小麦1.35元,跌3.2%。
2016年第一季度农业经济运行分析
![2016年第一季度农业经济运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1239f6524de518964b7dd9.png)
2016年第一季度农业经济运行分析(2016年3月19日)**市农业局一季度,农业部门狠抓开局工作,以春季农业生产为重点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农业经济总体运行良好。
一、农业经济运行特点(一)粮食生产情况。
2016年我市小麦播种面积***万亩,比上年增加***万亩,增幅***%。
目前小麦整体苗情较好,一类、二类苗面积占八成以上。
为进一步保障小麦生长的优良条件,打好夏粮丰收的基础,我市积极开展春季麦田管理工作,目前,全市麦田施肥面积***万亩,浇返青水面积***万亩,春季除草面积***万亩,镇压面积***万亩。
(二)棉花生产情况。
目前我市棉花尚未进入播种期,各地正积极引水造墒,为播种做准备。
截止目前全市农资市场棉种充足,已引水造墒***多万亩。
预计棉花播种面积***万亩左右。
(三)蔬菜生产情况。
一季度我市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万亩左右,以大中拱棚和日光温室等设施栽培为主,品种包括番茄、辣椒、黄瓜、西甜瓜等。
另有大蒜、圆葱、马铃薯、菠菜等露地蔬菜。
1月份受强降温天气及前期连续雾霾天影响,蔬菜受到不同程度冻害,瓜果类蔬菜产量降幅较大,导致拱棚叶菜类种植面积增加,且近期天气冷热交替,影响蔬菜生长,蔬菜市场供应量有限,价格相对去年同期偏高。
(四)农业龙头企业运行情况。
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稳定在***家左右。
预计一季度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在我市原料采购值为***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增加。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信贷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企业的资金需求压力将有所缓解,市场消费也将放大,预计企业效益将出现回暖。
二、主要农产品及农资市场行情1.小麦:2016年第一季度,我市白小麦产区磅秤收购价格为***元/吨,环比下降***%,同比下降***%。
本季度小麦价格相对平稳,未出现明显波动,节后小麦市场供强需弱,面粉加工进入淡季,加之新麦长势良好,小麦价格看涨预期不强。
12月份全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2016年)
![12月份全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2016年)](https://img.taocdn.com/s3/m/763e9302b7360b4c2e3f64ed.png)
在连续5 个 月 下 降后 转 涨 , 月 均 价 环 比 上 涨 1 . 7 % ;生 鲜 乳 价 格 连 续4 个 月 恢 复 性 上 涨 , 累 汁涨 幅 为 3 . 8 %;
以 上 农产 品加 工 业 主 营业 务收 入 超 过2 0 万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5 . 1 %:休 闲农 业 和 乡 村旅 游 经 营 收 入4 8 0 0 亿元, 同 比增 长 8 %; 农 产 品 网络 零 售 交 易总 额将 达 N 2 2 o o 亿 元 , 同 比增 长 4 6 %; 农 村 居 民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 增 长 6 . 5 %左右 ,增速 有 望 连 续七 年 超过 城 镇 居 民 。0
和3 4 3 . 4 亿美 元 ,同比减少 1 . 8 % 和2 0 % 。 其 中 ,受 价
差 和 品 质 驱 动 双 重 因 素 影 响 ,小 麦 进 口量 同 比 增 加 1 4 . 2 %; 受 国际 竞 争 力 回 升 影 响 , 玉米 及 替 代 品进 口 量 同 比减 少 4 5 %: 畜 产 品 延 续 了进 口大 幅 增 长 态势 ,
部 调 度 , 冬 小 麦 一 类 苗 比 例 为4 4 . 6 %、 二 类 苗 比例 为
业 部 预 计 , 全 球 农 业 生 产 形 势 稳 定 ,2 0 1 6 / l 7 年 度 世
界பைடு நூலகம்谷物 产 量 将 达 2 5 . 6 2 亿 吨 ,较 2 0 1 5 / 1 6 年 度增 长4 %左 右 , 产 略 大 于 需 。其 中 ,稻 谷 、小 麦 、玉 米 产 量 分 别
( 2 0 1 6年 )
产业 全部 投 资 的7 9 . 3 %, 同 比增 长 l 8 . 6 % ;渔 业投 资 额 达 ̄ 1 J 9 7 2 亿 元 ,同 比增 长 2 1 . 3 % ,与 1 月一 1 o Y 4份 相 比
2016年,农产品加工业要干点啥
![2016年,农产品加工业要干点啥](https://img.taocdn.com/s3/m/31fe7d53e45c3b3567ec8bae.png)
2016年,农产品加工业要干点啥作者:毛绪强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6年第06期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阶段的第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和“十三五”开局之年。
做好农产品加工业对于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在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了解到,2016年农产品加工业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民创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个方面。
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工程1.落实创设政策。
按照中央1号文件要求,研究制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争取在财政、税收、金融、投资、用地、用电等方面为企业争取相关政策。
完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充分发挥补助政策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动补助项目向优势产区、特色产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倾斜,强化项目监管,确保高效廉洁规范实施。
推进初加工设施建设,突破初加工关键技术环节,提升初加工整体水平。
积极推进粮食加工减损增效,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烘储设施。
加强菜篮子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改造升级贮藏、保鲜、烘干、分类分级、包装和运销等设施装备。
2.编制实施规划。
做好与中央有关“十三五”的决策部署、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农业部“十三五”规划等的衔接,抓紧研究编制并发布实施《“十三五”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合理、科学、有序地对主要农产品加工业进行优化结构布局。
加强规划引导,促进主产区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拓展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空间,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深加工,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集群。
3.推进科技创新推广。
推进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筛选一批成熟适用加工技术、工艺和设施设备,选择优势产区建立技术示范点,继续开展科技创新与推广活动。
培养造就人才队伍,组织实施好特色农产品加工品网络销售、西南地区经营管理人员和青年科研人员培训班。
2016年三季度全国农产品加工业运行态势良好
![2016年三季度全国农产品加工业运行态势良好](https://img.taocdn.com/s3/m/47a34ec7f111f18582d05a0f.png)
2016年三季度全国农产品加工业运行态势良好2016年三季度,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进一步好转,对农产品原料的采购量上升,尤其是玉米加工转化去库存速度明显加快;同时,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出口继续小幅回暖,质量安全追溯等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预计四季度将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在5%左右。
一、运行特点(一)发展速度保持平稳增长,运行态势稳中向好。
1-9月,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扣除价格因素),增速与1-8月持平;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4721亿元,同比增长4.7%,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1个百分点。
其中,规模以上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9684亿元,同比增长5.0%。
(二)农产品原料采购上升,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三季度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采购原料与二季度持平或增加的占比为84.0%,环比上涨2.8个百分点。
产品产量稳定或增加的企业占比为82.6%,环比提高3.5个百分点。
其中,水产品加工产品产量增加的企业较多。
产品库存高于正常水平的占7.6%,环比下降1.8个百分点;处于正常水平的占比为81.6%,环比提高1.7个百分点。
(三)生产成本稳中有降,盈利能力明显提升。
三季度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成本减少、持平和增加的占比分别为7.4%、60.0%和32.6%,与二季度相比,成本减少的企业增长了0.8个百分点。
其中,植物油加工生产成本下降的企业较多。
三季度盈利状况稳定或向好的企业占75.2%,环比提高4.2个百分点,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
其中,果蔬茶加工、粮食加工与制造企业盈利状况稳定或向好的比例较大。
(四)玉米出口退税等政策恢复,促进玉米加工转化利用。
近年来,玉米淀粉和酒精受国内玉米价格高企、出口退税优惠政策中止等因素影响,成本大幅上升,失去国际竞争优势,出口量连续下降。
近日,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恢复玉米深加工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自2016年9月1日起,将玉米淀粉、酒精等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率恢复至13%,退税政策调整后,玉米淀粉出口成本将每吨下降220-260元。
2016年11月份全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2016年11月份全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147b6ccfc1c708a1284a4430.png)
2016年11月全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农业部2016年11月份,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抓好调控稳增长、稳定生产保供给、强化服务促调整,全国农业农村经济呈现作物结构稳中调优、加工业稳中提质、贸易结构稳中向好、农业投资增速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环比持平、同比上涨4.8%,“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环比略降、同比上涨5.8%。
粮食再获丰收,秋冬播结构调优,在田作物长势正常。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2324.8 亿斤,同比减少0.8%,仍是历史第二高年份。
据农业部调度,预计今年冬小麦和冬油菜面积较上年稳中略减,优质专用冬小麦面积比例达到79%,“双低”油菜籽比重稳步提高。
据遥感监测,当前冬小麦长势正常,一类苗比例为41.35%,二类苗比例为57.89%。
生猪存栏略降,畜禽生产供应充足,渔业生产基本稳定。
据农业部监测,11月份生猪存栏环比减少0.6%,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减少0.5%,同比减少3.7%。
牛羊生产稳定,奶牛生产向好,蛋鸡产量稳中略增。
1-11月国内水产品总产量5725.5万吨,同比增长3%。
其中,11月份产量为706.7万吨,环比下降4.5%。
重大动物疫情继续保持平稳。
粮食价格相对平稳,棉油糖价格上涨,鲜活农产品以涨为主。
据农业部监测,玉米集贸市场月均价环比下降1%,稻谷价格基本稳定,小麦价格环比微涨1.6%,棉花价格环比上涨2.3%,食用植物油价格环比略涨,糖料价格环比上涨1.5%,橡胶价格环比上涨14.2%。
猪肉价格连续5个月回落、累计跌幅10.7%;牛羊肉价格止跌回暖、环比略涨,鸡蛋价格环比持平、同比下降4.6%,生鲜乳价格连续3个月略涨、累计涨幅2.4%,水产品月均价环比下降2.6%、同比增长5.5%。
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月均价格环比上涨8.8%,重点监测的7种水果月均价格环比下降1.5%。
玉米进口大幅减少,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向好,贸易逆差继续收窄。
2016上半年农产品贸易形势
![2016上半年农产品贸易形势](https://img.taocdn.com/s3/m/0c8f222bcc1755270722089b.png)
2016上半年农产品贸易形势作者: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6年第37期今年上半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额873.9亿美元,同比下降3.1%,其中进口534.9亿美元,下降6.5%,出口339.0亿美元,增加2.8%,国际农产品价格下跌仍是贸易额下降的主要原因。
谷物、食用油籽,植物油、棉花和棉纱、食糖、肉、奶等大宗产品进口量继续增加或保持较高水平。
预计下半年大宗农产品进口压力仍然较大。
以下是农业部贸易促进中心提供的2016上半年农产品贸易形势,让我们一起看看具体情况。
上半年农产品贸易特点国际农产品价格总体保持低位,贸易额同比下降。
2001-2014年农产品贸易额年均增长16.1%,2015年首次下降4.6%,今年上半年继续下降3.1%。
其中进口额同比下降6.5%,出口额增长2.8%。
国际农产品价格继续走低是贸易额下降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全球主要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跌,今年上半年继续低位运行。
1-6月FAO食品价格指数同比降幅逐月收窄,由17.1%收窄到1.0%,为2010年以来同期最低。
三大谷物进口量创入世以来新高,大豆、肉、奶等进口量快速增加。
虽然谷物进口量总体下降,但小麦、大米、玉米三大主粮合计进口670.1万吨,同比增加22.0%,创入世以来同期新高。
小麦、大米、玉米进口量分别增加26.6%、40.4%和9.6%。
大豆在去年创纪录进口8169.4万吨的形势下进口3856.5万吨,同比增加9.7%。
猪肉及杂碎、牛羊肉合计进口187.8万吨,增加83.9%。
乳粉进口51.1万吨,增加20.6%;液态奶进口31.5万吨,增加77.6%。
传统优势产品出口额增加,水产品蔬菜保持贸易顺差,水果逆差。
农产品出口额总体小幅增加,对东盟、日本、中国香港、欧盟、美国等前五大出口市场出口额增减不一,分别增加3.4%、减少3.7%、增加20.0%、减少1.5%、减少3.8%。
从主要优势产品看,水产品出口额增长0.5%,前三位出口对象是日本(占15.3%)、韩国(占12.5%)和美国(占12.4%),贸易顺差增加2.0%。
2016年农业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农业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381f56927284b73f24250b9.png)
2016年农业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12月目录一、以美国为鉴看粮价支持政策去化下的农业影响 (6)1、历史重合:取消价格支持导致美国粮价大幅回落 (7)2、美国大种植业:短期阵痛换得行业长期良性发展 (9)(1)美国农业收入端:政府加大补贴减缓农场总收入的持续下滑 (10)(2)美国农业成本端:农资支出因需各异,地租与农服增长趋势延续 (12)①种子:产品销售增速下滑,行业整合借势推进 (12)②其他农资:化肥、农药支出下降 (17)③农地租金:未受粮价下跌影响,维持长期增长 (18)④农业服务:粮价下跌难挡行业上行趋势 (19)3、美国生猪养殖:短期猪价走势不改,规模化进程加速 (21)4、美国禽养殖:景气度向上,生产规模持续扩张 (28)二、2016年农业三大机会:农垦改革、农业服务、禽养殖 (31)1、农垦改革:土地资源资本化是最大看点 (32)(1)农垦改革政策为土地资产注入与整合扫除障碍 (32)(2)以城镇土地使用权转让案例看农垦土地的革命性变化 (33)(3)重点公司:北大荒、农发种业 (36)2、农业服务:规模化种植带来更广阔市场空间 (36)(1)重点公司:象屿股份,史丹利 (37)3、禽养殖:供给大幅收缩,行情景气有望超11年 (38)(1)供给层面:产能去化较为彻底,行业供给或降至11年水平 (40)(2)需求层面:16年需求将逐步企稳 (42)(3)禽价走势研判:景气行情或超11年,从父母代鸡苗向鸡苗、肉毛鸡价格传导 (43)(2)重点公司:益生股份,圣农发展 (46)2016年农业大背景:粮食价格出现政策松动。
2015年9月国家7年来首次下调玉米临储价格(由2014年的1.13元/斤下调至1元/斤),这次历史性的调整旨在让玉米临储价格更好的反应市场供需格局。
国家政策的这次调整或许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让国家指定的玉米价格未来逐步反映供需严重过剩态势将成为事实;况且在美元强势、国际能源价格下行的背景下,国际农产品价格的颓势预期也将对国内粮食价格形成压力。
2016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2016我国农业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b5ec6f85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f.png)
2016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中国农业在2016年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首先,农业产值实现了稳定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农业产值在2016年较上一年增长了一定比例,这主要得益于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和市场需求的增长。
同时,农业技术的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发展。
其次,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些进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们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提高,我国农业结构开始向高效农业、绿色农业、精品农业转变。
具体而言,有机农业、种养结合、农业科技园区等新模式逐渐发展壮大,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得到了更加重视。
由于部分农产品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2016年政府加大了对农产品的监管力度,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检验工作,推动了农业生产环节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然而,我国农业在2016年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部分地区的农作物产量受到了一定影响。
其次,农业投资不足、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仍然存在,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此外,农民收入不稳定、农村人口外流等问题也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
综上所述,2016年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技术创新,提高农产
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水平,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2016年农业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农业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18db47327d3240c8547ef0a.png)
2016年农业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4月目录一、禽:高确定性下把握投资的最佳时间窗口 (4)1、供给方面:祖代鸡引种断档,过剩产能大幅出清 (5)2、需求方面:禽肉消费稳步回升 (7)3、整体层面把握:供需基本面反转趋势明确 (9)4、禽链相关企业 (11)(1)益生股份 (11)(2)民和股份 (11)(3)仙坛股份 (12)(4)圣农发展 (12)二、猪:猪价高位运行,行业维持长期景气 (13)1、环保政策趋严加速产能淘汰 (14)2、疫情导致供应继续下行,支撑猪价高位运行 (15)3、猪粮比价依旧坚挺,盈利水平稳步提升 (16)三、糖:减产势不可挡,完成周期筑底 (17)1、国内全面减产趋势已形成,未来产量或将不可恢复 (17)2、出糖率远低于往年制糖成本不断攀升 (18)3、配额外进口受到行业自律限制,供求平衡仍将是今年进口政策总导向 .. 194、本榨季消费或将持平,当期缺口持续存在 (20)5、全球食糖将现供给缺口,原糖有望走出底部区域 (20)6、南宁糖业 (21)7、风险因素 (22)(1)走私糖 (22)(2)淀粉糖替代 (22)(3)汇率 (23)四、饲料和疫苗:养殖景气,后周期抬头 (23)1、饲料:补栏热情提升和成本下降带动盈利改善,优选综合能力突出的企业 (23)2、疫苗:养殖盈利改善提升疫苗用量和品质,疫苗企业业绩增长确定 (25)一、禽:高确定性下把握投资的最佳时间窗口今年初以来,白羽鸡产业链价格大幅上涨,截至目前,4 月份父母代鸡苗最新报价突破30 元/套,相比15 年底的12 元/套大幅上涨;商品代鸡苗价格3.6 元/羽,加上饲料成本的持续下行(一季度玉米均价2042 元/吨,同比下降14%,豆粕均价2622 元/ 吨,同比下降27%),整条禽产业链企业盈利都大幅好转。
近期白羽鸡产业链4 家上市企业相继发布2016 年一季度业绩预告,益生股份、民和股份、圣农发展、仙坛股份盈利分别为7800-8800 万头、4000-6000 万元、5000-7000 万元、1950-2050 万元,同比都大幅改善。
2016年农业调查报告
![2016年农业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d82505d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2.png)
2016年农业调查报告2016年农业调查报告近年来,农业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农业调查报告是对农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全面分析,为农业决策者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就2016年的农业调查报告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农业生产情况2016年,我国农业生产总体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高位,达到了近年来的新高。
这主要得益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政府的扶持政策。
同时,畜牧业和渔业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2016年,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农民逐渐从传统的粮食种植向特色农产品和高附加值农产品转变,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途径。
同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经济的多元化也得到了推动。
三、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2016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新型农药、化肥和农业机械的研发应用,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基因编辑和遗传改良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为农作物的抗病虫害和适应环境提供了新的途径。
四、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016年,我国加大了农村环境保护力度,推行了一系列农田水利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
同时,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质量。
五、农民收入增长农民收入增长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2016年,我国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动。
农民逐渐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通过发展农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实现了增收。
同时,农村教育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来源。
六、农村扶贫工作农村扶贫工作是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2016年,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帮助贫困农户实现稳定增收。
同时,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和农村旅游,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16—2025)》出炉粮油产需有了风向标
![《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16—2025)》出炉粮油产需有了风向标](https://img.taocdn.com/s3/m/57613df5856a561252d36f67.png)
的2.04元/kg涨至2015年的2.46元/kg,累计增长20.59%。
《报告》认 为 ,十三五”期 间 ,受种植结构调整和
资源生态环境限制,中国小麦种植面积将稳中略降,
产量增速明显放缓,消费增速依然较快,产需形势将
由宽松转为基本平衡。“十三 五 ”期 间 ,中国小麦种植
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及全球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影
响 ,中国玉米消费总体低迷,年均消费量在1.8亿 t左
右 ,再 加 上 农 民 储 粮 行 为 变 化 ,导致国家玉米库存 持 续 攀 髙 。与 此 同 时 ,由 于 国 内 外 价 格 严 重 倒 挂 ,过
去5年中国玉米累计净进口1725万 t 其 中 ,2015年进 口473万 t ,比2014年增长82.0%。
t ,比上年减少近1 000万 t。
2020—2025年 ,中国玉米生产将出现缓慢恢复
性 发 展 。 由于“十 三 五 ”玉 米 库 存 压 力 基 本 释 放 ,在 没 有 国 家 政 策 支 持 的 背 景 下 ,加 工 企 业 将 向 节 本 、
增 效 、环 保 、可持续发展转变,玉米工业消费有可能 调 减 ,但 减 幅 不 会 很 大 ,预计2025年的工业消费量
量年均增长率11.6 % 。 《报告》认 为 ,2016年中国大豆消费量预计达到
9 169万 t 较上年增加2.4%。其中压榨加工消费约
占总消费的87.5%,预计2016年中国大豆压榨加工
消费量8 019万 t 较上年增加2 . % 。尽管中国大豆
生 产 出 现 恢 复 迹 象 ,但产需缺口仍然很大,需要依 靠 国 际 市 场 保 障 供 给 ,预 计 2016年 中 国 大 豆 进 口 量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上半年发展状况分析-稳中有进-产业报告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上半年发展状况分析-稳中有进-产业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ef6165add3383c4ba4cd28c.png)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上半年发展状况分析:稳中有进-产业报告
2016年上半年,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部分子行业实现较快发展,总体运行稳中有进。
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
1—6月,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扣除价格因素),增速与1—5月持平,较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195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比与1—5月略降0.1个百分点,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1.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826亿元,同比增长4.9%,较1—5月上升0.2个百分点。
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今年以来,除猪肉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以外,玉米等粮食价格、油菜籽等油料价格、苹果等水果价格均保持稳定或小幅下降,因此农产品加工业的原料成本总体变化平稳,同时用工成本也未出现明显上涨。成本稳定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效益提升。1-6月,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6049亿元,同比增长5.1%。二季度盈利状况稳定或向好的企业占71.1%,环比提高0.6个百分点。自2015年三季度以来,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盈利能力已经连续四个季度提升。分子行业看,果蔬茶加工业的盈利状况最好,其次是粮食加工与制造业;畜产品加工方面,一二三产业融合、全产业链运作的猪肉制品加势良好
农产品加工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显示,1—6月,粮食加工与制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其中,米/面制品、糕点/面包和豆制品制造等行业增长较快,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6.4%、14.3%和10.2%。果蔬加工行业同比增长8.1%。其中,蜜饯制作和蔬菜加工分别增长14.5%和10.7%。精制茶加工业同比增长12.3%,比农产品加工业平均增速高7.4个百分点。肉类加工行业同比增长7.5%。其中,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的发展最快,同比增长11.7%。受居民生活品质提高以及养老、养生等社会环境影响,近年来与保健相关的农产品加工行业持续快速增长,保健食品制造行业的同比增速达到15.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运行报告
2016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坚持强基础、补短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优化,总体运行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实现了“十三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一、基本情况
(一)总体发展稳中有升。
2016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速为5.8%(扣除价格因素),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2933亿元,同比增长5.3%,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0.4个百分点,比2015年增速高0.3个百分点。
其中,规模以上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6032亿元,同比增长5.6%,占农产品加工业的比例达到62.1%,比2015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图1 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同比增速(%)
(二)利润总额小幅增长。
2016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3394亿元,同比增长4.1%,比2015年放缓1.2个百分点。
其中,粮食加工与制造、饲料加工等行业的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5.1%和5.3%,较2015年增速分别
图2 2016年1-12月农产品加工业分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
放缓3.1和1.3个百分点;植物油加工、肉类加工和粮食原料酒制造等行业的利润总额增长情况较好,分别达到9.9%、8.8%和8.7%。
(三)结构持续调整优化。
精制茶加工业全年增加值增速为11.4%,领跑农产品加工业。
果蔬加工、中药加工等经济作物加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6.0%和8.2%。
粮食加工与制造业、饲料加工和粮食原料酒等加工行业发展情况良好,
增加值增速分别为7.9%、8.1%和8.9%。
乳品加工、水产品加工等行业发展平稳,增加值增速分别为5.5%和5.7%。
植物油加工业和肉类加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分别为4.0%和4.2%。
烟草制造业与制糖业发展呈萎缩趋势,2016年增加值较2015年分别下降8.3%和3.9%。
(四)出口呈恢复性增长。
2016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1167亿元,增速为2.2%,实现了转负为正、恢复增长。
从海关数据看,2016年主要食品行业商品累计出口总额482亿美元,同比增长2.3%,扭转了2015年下降2.5%的状况。
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出口好于整体水平,全年出口交货表1 2016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及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增长速度(%)
注:因缺少小类行业增加值增速数据,部分行业增加值增速测算为估算值。
值增长2.8%,其中,出口占比较大的果蔬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分别增长2.7%、3.1%,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制茶加工业和中药制造业出口额分别增长9.0%和3.9%。
(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于制造业。
2016年,农产品加工业(不含中药)投资额累计达到48357亿元,增长8.1%,高于制造业3.9个百分点的水平;占制造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25.7%,较2015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食品制造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相对较高,增速分别为14.5%和9.5%,烟草制品业下降21.2%。
二、发展特点
第一,产业政策指导强化。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对行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政策性文件和规划先后出台,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形成良好氛围,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
第二,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成效显著。
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16年底,补助项目共扶持632个县、近5万个农户、8300多个合作社新建马铃薯贮藏窖、果蔬贮藏库和烘干房等初加工设施10万余座,新增马铃薯贮藏能力170万吨、果蔬贮藏能力240万吨、果蔬烘干能力240万吨。
补助政策有效提高了农业经营主体对产地初加工的重视程度,在政策带动下,全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水平快速提升,农产品产后损失明显减少,贮藏期、加工期大幅延长,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
第三,粮食加工转化去库存速度加快。
2016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玉米等粮食加工转化去库存工作,有关单位在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下半年,在玉米原料价格下降和扶持政策的双重推动下,加工企业开工率提高,去库存速度加快。
据行业协会调查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全国玉米淀粉行业月度平均开工率达到70.1%,玉米酒精行业开工率达到67.8%,预计2016/17年度玉米消费量将超过4200亿斤,较上年增长7.7%。
第四,质量品牌建设得到加强。
农业部组织开展了农产
品加工业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加快农产品加工标准的组织整理,加强企业品牌和公用品牌宣传推介力度。
国家认监委指导的出口食品企业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国务院部署开展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进一步推动了农加工产品的质量品牌建设。
第五,信息化融合程度提高。
据调查,农产品加工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已较为普遍,一些企业开始利用电商平台数据指导产品研发和线下营销;生产装备自动化程度提升,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加工环节实现自动化,部分大中型企业在拣选、包装、码垛、仓储、配送等环节也广泛应用机器人等设备,同时引入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的实时采集系统。
还有部分领军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建立智能化管理体系,推动企业向智能制造方向迈进。
第六,行业交流平台逐步完善。
7月,全国主食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以促进传统主食的工业化生产为主旨,着力开展技术研发、装备创制、标准修订、品牌建设、
知识普及等工作,提升了行业凝聚力。
12月,全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联盟成立,有助于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规范产业秩序,维护行业权益,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三、主要问题
一是企业用工存在较大缺口。
调查显示,约有36.7%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用工缺口。
其中,中部地区用工缺口大于其他地区。
从子行业看,果蔬茶加工企业存在用工缺口的企业占比最高,为42.2%;粮食加工企业的缺工比例最小,约为31.5%。
二是融资困难和投资不足。
据调查,2016年,农产品加工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依然严重,约78.4%的企业存在资金缺口。
融资成本上涨的企业占42.7%,其中大幅上涨、小幅上涨分别为7.9%和34.8%。
尽管农产品加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高于制造业,但仍然处于增速放缓、投资不足的情况。
三是成本走高导致利润率低。
2016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3.3元,主营业务利润率为6.6%,比2015年略降0.1个百分点。
据调查,有35.8%的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果蔬茶加工、水产品加工两个行业用工成本上升较快,2016年用工成本有上升的企业占
比均在60%左右,高于粮食加工、肉类加工等行业10个百分点以上。
四是进口食品挤占国内市场。
随着自由贸易政策和电子商务发展,海外食品购买变得“便宜+容易”,尤其是保存期长、自动化生产程度高的农产品进口增长较快,对国内生产厂商造成冲击。
2016年乳品进口量同比增长21.4%,而国内乳粉全年产量同比下降0.3%;酒类进口金额同比增长12.9%,而国内啤酒、葡萄酒产量分别下降0.1%和2.0%,受进口影响较小的白酒产量则上升3.2%。
四、政策建议
(一)推动政策落实,营造良好环境。
深入贯彻国办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两个意见的精神,积极推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服务、贸易条件、用地用电、创业培训、社会保障、信息技术、园区建设等政策措施落地,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二)加快供给侧改革,促进消费升级。
高度重视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