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中共中央采纳粟裕的建议,改变太行、山东、华中3支大军同时出击外线的计划,同意华中野战军主力先在苏中内线作战。
1946年7月中旬,国民党集中正规军50万人,向华东解放区的苏中、淮北、淮南、鲁南、胶济铁路等地区发动进攻。其中进攻苏中解放区的兵力为5个整编师15个旅约12万人,由南通至泰州一线大举进犯。华中野战军集中主力19个团3万余人,在粟裕、谭震林指挥下,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的指示,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寻机各个歼敌的方针,奋起迎击。7月13日至8月3日为第一阶段,华中野战军连续进行了宣(家堡)泰(兴)战斗,如(皋)南(通)战斗,海安运动防御战。8月3日,主动撤出海安,进行短期休整。8月10日至31日为第二阶段,华中野战军连续进行了李堡战斗,丁堰、林梓战斗,如(皋)黄(桥)公路遭遇战,邵伯防御战。至此,苏中战役胜利结束,历时45天,歼敌6个旅、5个交通警察大队共5.3万人,占国民党军进攻苏中解放区全部兵力的五分之二,取得了在内线歼灭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的初步经验,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初期取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重大胜利之一。中共中央军委将华中野战军依托解放区的有利条件,集中优势兵力,实行分批歼敌的经验,向全军作了介绍,希望各区仿照办理。[6]七战七捷时的粟裕 七战七捷时的粟裕
1949年5月20日 中共中央复饶漱石并华东局电,同意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以陈毅为主任,粟裕为副主任;军政接管委员会以粟裕为主任,其任务增加接管国民党政府机构各部门。6月17日 中央军委复华东局并告粟裕等电,同意华东军区及三野指挥机构合并后总部设在南京,粟裕兼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及中共南京市委书记。7月13日率领华东军区和第三野战军领导机关由上海移驻南京。7月30日发出致中央军委电,考虑到解放台湾作战的需要,建议华东海军暂缓北开。中央军委于8月2日复电:“同意粟裕陷午(30日午时)电意见,张爱萍海军系统暂时不迁青岛,并仍归华东系统即归粟裕指挥”。[2]
1948年9月24日致电中央建议发起淮海战役,电报说:“估计攻济战斗日内即可完全结束”,“援敌知济南已被我完全攻占,则停止北援而转为加强戒备,以防止我主力南进之可能性,戒备似较继续北援之可能为大...”。经中央军委批准,华东野战军于11月6日发起淮海战役。11月8日与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张震联名提出将南线国民党军主力抑留于徐州及其周围逐步歼灭的重要建议,为中央军委采纳,对扩大淮海战役规模,发展成为南线的战略决战起到了积极作用,至此战局由“小淮海”发展成了“大淮海”。在战役中,作为中共淮海前线总前委成员之一,指挥华东野战军17个纵队作战,歼灭国民党军44万余人。毛泽东主席曾说过:“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1948年7月16日发电报给中央军委,“建议许谭与我们争取时间休整一个月,尔后协力攻打济南,并同时打援”。中央军委于17日、23日复电同意休整,并指示:休整完毕,或在陇海路南北打几仗然后攻济南,或先攻济南并打援,“由粟裕、陈士榘、唐亮、张震依情况提出计划并统一指挥”。8月10日提出:休整以后“集中华野全部(包括许谭、韦吉共约三十万人),或先攻济南,或先转到外线进行大规模歼灭战”,并提出“攻占济南与打援同时进行”的作战方案。8月23日发出报中央军委,建议调苏北兵团参加济南战役。8月25日一29日主持召开华东野战军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军委指示,统一战役指导思想,制定攻济打援作战部署。8月31日向中央军委报告攻济打援作战方案。中央军委9月2日复电,“完全同意未世电所提攻济及打援之整个部署”。9月1日,粟裕、谭震林、唐亮、钟期光签发《济南战役政治动员令》,号召“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2日,下达《徐济作战预备命令》。1948年9月9日,到攻城部队西集团参加作战会议,并在干部大会上作动员报告。9月11日,中央军委复许世友并告粟裕等电,指示:“整个攻城指挥,由你们担负。全军指挥,由粟裕担负”。9月16日发起济南战役,24日胜利结束,全歼济南守敌10.4万余人(包括起义两万余人),生俘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以下将领23名。在阻援打援战场上,敌军迟迟不敢北上增援,我军不战而胜。[4]
粟裕体察军事政治形势的发展,于1948年1月、4月提出3个纵队暂缓渡江南进,集中兵力在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的建议,1948年5月前往陈南庄向中共中央书记处汇报此战略构想,为中共中央采纳,并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兼政委,在其推辞后任代司令兼代政委。1948年6月兼任豫皖苏军区司令员。
1948年6月16日发起开封战役(又称豫东战役第一阶段),激战5昼夜,22日攻克开封,全歼守敌及部分援敌共4万余人。6月27日发起睢杞战役(又称豫东战役第二阶段),激战6天,歼灭区寿年兵团的兵团部、整编第七十五师师部和第六旅1个团,接着,又给增援的黄百韬兵团以歼灭性打击,共歼敌5万余人。7月12日发起兖州战役,歼敌6.3万余人,使王耀武盘踞的济南陷于孤立。豫东战役是我军转入外线战略进攻以来,在中原战场与国民党军主力举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会战。我军直接参战兵力达20万人,国民党军直接参战的兵力达25万余人。我军经过20天连续作战,歼敌1个兵团部、2个整编师部、4个正规旅、2个保安旅,连同阻援作战在内,共歼敌9万余人,给了中原之敌以重创,为我军进一步开展中原和华东战局,创造了有利条件。此战后,毛泽东说:“解放战争好象爬山,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4][7]
1946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复陈毅、张鼎丞、邓子恢、曾山电指示:“决心在淮海打仗,甚慰”。“为执行此神圣任务,陈、张、邓、曾、粟、谭团结协和极为必要。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六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返电商贻误戎机),战役指挥交粟负责”。[4]
1947年1月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仍然负责战役指挥(1947年3月10日,陈毅对山东《大众日报》记者发表谈话,指出华东野战军在宿北、鲁南、鲁中接连取得空前大胜,“证明了我军副司令粟裕将军的战役指挥一贯保持其常胜记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在战略上仍处于内线的条件下,华东野战军在陈毅和粟裕的指挥下先后发起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泰蒙战役、孟良崮战役等,共歼敌7个军(整编师)和1个快速纵队,内有国民党号称“王牌军”的整编第74师,1947年8月,粟裕在将欲围歼整编74师的布置发中央后,收到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来电:“究竟打何路最好,由你们当机立断,立付施行,我们不遥制。”并成功完成了全歼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的壮举。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率华东野战军主力挺进鲁西南,掩护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下大别山,指挥沙土集战役,歼敌1整编师,迫使敌从山东和大别山区抽调4个整编师来援,实现了华东战区由内线向外线、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折,随即挺进豫皖苏边区。粟裕与陈毅 粟裕与陈毅
1949年1月任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仍代理司令员、政治委员职务)。2月开始筹备第三野战军京沪杭战役(实际分为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在上海我军入城式上检阅部队 在上海我军入城式上检阅部队
4月下旬,在渡江战役中指挥所部追歼逃敌5个军八万余人于皖南郎溪、广德山区,解放南京、杭州。5月指挥上海战役,歼敌主力8个军十五万多人于上海外围,使上海免遭严重破坏。先后兼任上海市军管会副主任、南京市军管会主任、南京市市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在解放战争中,他富有战略远见,善于关照战略与战役和各战役、各阶段之间的联系,适时向上级提供意见,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战役的胜利,积累了作为大兵团作战的丰富经验。[4]
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 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
1949年9月中旬―10月中旬率领第三野战军代表团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和中央军委召开的军事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2]
1949年9月3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广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举行奠基典礼。毛泽东主席是第一个上前铲土的,粟裕作为第三野战军代表团团长兼首席代表,紧随朱德、贺龙之后第四个铲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