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复习资料
自考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密训高频考点汇总
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数据的调查与整理 (1)第三章次数分布 (2)第四章分布特征的测度 (3)第五章抽样估计 (3)第六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4)第七章时间数列分析与预测 (4)第八章国民生产统计 (5)第九章国民收入分配与使用统计 (6)第十章货币与金融统计 (6)第十一章国民经济统计指数 (6)★★★调查的组织实施。
确定调查目的是调查方案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
数据调查的方式★(1)现场调查:研究对象处于自然环境,目的是了解研究对象的实际状况;(2)试验观测:研究对象处于人为安排的环境条件,目的是揭示事物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调查的观测方式★(1)访问法:①口头访问;②书面访问(即问卷调查)(2)观察法数据分类★★(1)分类的原则:①互斥性:各个类别之间不能重叠,每个个体只能归入一个类别;②完备性:所有类别能涵盖全部个体,任何一个个体都有一个类别可以归入。
(“不重不漏”);(2)分类方法:①单值分类:能取的值很少,能取几个值就分几类;如按人口数对家庭分类:1,2,3,4等;②组距分类:能取的值很多,把取值分成几个区间分类;如按人数对企业分类:99以下,100~999,1000以上(3)统计表的结构:①总标题;②横行标题;③纵栏标题;④数据资料;⑤表末附注。
随机抽样调查★★★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
非随机抽样调查包括:任意抽样(便利抽样)、立意调查、配额抽样(定额抽样)。
等距抽样:先将总体中所有个体按照某种特征值的顺序排队,然后按固定的顺序和间隔在总体中抽取若干个个体组成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
随机抽样是被调查总体中的每个个体被抽中或不被抽中的概率相同。
灯泡厂检验产品使用寿命,应采用随机抽样。
先将职工按收入水平进行分组,然后在各组中随机抽取一部分职工,这种抽样方式是分层抽样。
非随机抽样调查★★立意调查是在对所研究总体中各个体的一般情况已有相当了解的基础上,选择出一个或少数的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个体即与大多数个体相似的个体作为样本,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复习资料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总量指标按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A、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D、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答案:A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A、调查单位B、填报单位C、总体单位D、报告单位答案:C3、普查是专门组织的()A、经常性全面调查B、一次性全面调查C、一次性非全面调查D、经常性非全面调查答案:B4、反映统计总体总规模或总水平的统计指标是()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答案:A5、比较两个不同水平总体的平均数代表性大小时,须采用的变异指标是()A、标准差B、平均差C、全距D、标准差系数答案:D6、反映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指标是()A、环比发展速度B、环比增长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D、平均增长速度答案:C7、将统计指数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A、反映的指标不同B、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采用的基期不同D、采用的方法不同答案:B8、在类型抽样中,影响抽样误差的主要因素是()A、总方差B、极限误差C、组内方差D、组间方差答案:C10、下面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最高的是()A、身高和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85B、商品销售额和商业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O.67C、单位产品成本和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O.90D、生产性固定资产和工业总产值的相关系数为0.88 答案:C12、一般情况下()A、就业人数等于劳动力资源总数B、就业人数等于总人口数C、就业人数小于劳动力资源总数D、就业人数大于劳动力资源总数答案:C13、下列各项中,不列入经济活动人口的是()A、有酬从业人员B、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C、自营从业人员D、失业人口答案:B14、国民财富是一个国家在特定时点上所拥有的()A、自然资源的总和B、金融资产的总和C、财富的总和D、国民财产的总和答案:C15、国内生产总值不包括的项目是()A、最终消费B、资本形成总额C、中间消耗D、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答案:C16、下列各项中,包括在商品购进总额的是()A、销货退回商品B、商品溢余C、未通过买卖行为收进的商品D、从国外直接进口的商品答案:D17、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是()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金融项目D、储备资产答案:A18、货币流通量指标是()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平均指标D、相对指标答案:B20、根据联合国提出恩格尔系数的数量界限,当恩格尔系数在60%及以上,则表明该地区居民生活为()A、绝对贫困B、小康水平C、勉强度日D、很富裕答案:A1、研究某市工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时,统计总体是()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全部工业生产设备D、该市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答案:C2、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A、企业数B、利润额C、设备数D、职工人数3、某灯泡厂检验产品使用寿命,应采用的调查方式为()A、立意调查B、任意抽样C、配额抽样D、随机抽样答案:D4、在连续变量数列中,某组上限为500,下限为400,其组中值是()A、400B、450C、500D、550答案:B5、已知某变量的标准差为8,算术平均数为20,则变异系数是()A、0.2B、0.4C、1.6答案:B6、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A、r=0B、-1≤r≤0C、O≤r≤0D、-1≤r≤1答案:D7、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的各个逐期增长量()A、之和B、之差C、之极D、之商8、某地区生产总值2014年比2009年增长30%,则该地区这一时期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是()A、5130%1B、530%C、5130%D、530%1答案:A9、如果现象的发展不受季节因素的影响,所计算的各季节指数应为()A、0B、1C、-1D、2答案:B10、国民生产的两个基本投入要素是()A、政府和居民B、出口和进口C、消费和投资D、资本和劳动力答案:D11、下列选项中属于企业固定资产的是()A、现金B、存款C、存货D、机器设备答案:D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财产税的是()A、车船税B、遗产税D、个人所得税13、当基尼系数由0、32上升到0、52时,意味着()A、收入差距缩小B、收入差距扩大C、收入水平提高D、收入水平降低答案:B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商业银行利率的是()A、存款利率B、贷款利率C、准备金率D、转贴现利率答案:C15、统计指数按照包括范围的不同,分为()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D、价值类指数和物量类指数答案:A1、居民家庭用于食品支出与全部消费支出的比率属于()A、强度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弹性相对指标D、动态相对指标答案:B2、下列属于属性变量的是()A、年龄B、收入C、文化程度D、消费支出答案:C3、制定数据调查方案首先要确定的是()A、调查目的B、调查对象C、调查项目D、调查时间答案:A4、为保证数据分类的不重不漏,应遵循的两个原则是()A、及时性、互斥性B、及时性、完备性C、准确性、及时性D、互斥性、完备性答案:D5、根据“上组限不在内”的原则,变量值为70的数据应归入下列分组中的()B、60~70C、70~80D、80以上答案:C6、某企业员工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3000元以下;3000~5000元;5000~7000元;7000元以上。
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复习资料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第一章总论一、名词解释1、统计总体:是指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
2、标志: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名称,它有数量标志与品质标志之分。
3、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点上的数量表现,常用的是期末数字。
4、统计指标:是表明总体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现。
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统计的涵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答:“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和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可见,统计工作是基础,若没有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就无从谈起,统计学也就不能形成和发展。
2、简述统计的作用。
答:因为统计具有认识事物数量性的特点,并且能够从大量的现象中发现其存在的规律性,所以,统计不论是从宏观管理上还是微观分析决策上,都有重要的作用。
具体来看,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宏观上看,统计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第二,从微观上看,统计是企业管理与决策的依据;第三,日常生活中,统计可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第四,统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简述统计总体的特点。
答:统计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
它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统计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确定的;第二,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第三,统计总体中的所有个别事物具有某种同一性质。
4、简述统计指标的分类。
答:统计指标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土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两类;第二,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类;第三,指标按其数据的依据不同,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类;第四,指标按其计量单位的特点,主要有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5、简述统计指标体系的分类。
答:为了对统计指标体系有进一步和全面的了解,有必要按指标体系包括的范围、内容及作用不同加以分类:第一,按指标体系反映内容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宏观指标体系和微观指标体系两类;第二,按指标体系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国民经济指标体系、社会指标体系及科学技术指标体系三类;第三,按指标体系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指标体系和专题指标体系两类。
国民经济统计学复习资料
国民经济统计学复习资料一、引言国民经济统计学是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状况的一门学科。
它通过收集、处理和分析大量的经济数据,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情况,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档将对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基本概念、重要指标和研究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并提供一些复习资料,帮助大家复习和理解这门学科。
二、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 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定义国民经济统计学是以国民经济核算为基础,运用一定的统计方法和技术,对国民经济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测度、计量和分析的学科。
2. 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国民经济核算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统计和帐户核算,以反映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形势和发展状况。
3.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支出等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
三、国民经济统计学的重要指标1. 国内生产总值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
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居民所创造的全部收入的总和,包括工资、利润、利息、租金等。
3. 国民生产总值 (GNP)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民支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和政府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总额。
四、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方法1. 实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是指通过对具体数据和事实的观察和研究,得出经济规律和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常常使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分析。
2. 比较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是指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数据,分析它们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归纳出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3. 判断分析方法判断分析方法是指通过对经济现象、经济政策和经济问题进行评估和判断,提出建议和对策。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复习重点
2.资本生产率
考点 23:利率统计 ① 商业银行利率:a.存款利率;b.贷款利率; c.转贴现利率。 ② 中央银行利率:a.中央银行存款利率;b. 再贷款利率;c.再贴现利率。 ③ 金融市场利率:a.银行同业拆借利率;b. 各种债券利率;c.民间借贷利率。 考点 24:个体指数 个体物价指数 Kp,个体物量指数 Kq、个体 价值指数 Kv 分别为:
3
3
非随机抽样的方式主要有下列三种:任意 抽样、立意调查、配额抽样。 考点 7:观测个体的分类的原则 (1)互斥性;(2)完备性 考点 8:次数分布的概念 观测变量的各个不同数值及每个不同数值的 出现次数的顺序排列,称为变量的次数分布。
考点 9:次数分布理论模型的概念 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的表示方法主要有三 种,即概率分布表、概率分布图和概率分布函数。 考点 10: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常用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两点分 布、超几何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 考点 11: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1.均匀分布;2.正态分布;3.指数分布;4.卡 方分布;5.t 分布;6.F 分布。 考点 12:算数平均数计算方法 1.简单算术平均数: 设某一变量 x 的不同取值为 x1,x2,…,xn, 1)绝对数时间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 ①时期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其计算公式 为:
3.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一 100% 考点 20: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1.生产法
②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计算其平均 发展水平的方法有两种:
2
2.收入法 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
2.加权算术平均数: 设 x1,x2,…,xn 代表各组的变量值,f1,f2,…, fn 代表各组变量值出现的次数,也称权数,则加 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自考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自考一、国民经济统计的概念与作用1.国民经济统计的定义国民经济统计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经济现象、经济指标进行系统、全面、准确、及时地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的活动。
它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信息手段,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有关国民经济发展的数据依据。
2.国民经济统计的作用国民经济统计在国民经济管理、政策制定、企业经营和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它可以为国家统计局、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有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数据,为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
其次,国民经济统计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需求、行业趋势,从而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最后,国民经济统计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有助于深入探讨经济现象和规律。
二、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方法1.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国民经济统计的第一步,主要包括定期统计调查和不定期统计调查。
定期统计调查如年度、季度、月度等,不定期统计调查则针对突发事件或特定问题进行。
统计调查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抽样调查、行政记录等。
2.统计整理统计整理是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汇总、计算等处理,形成具有可比性、规律性的统计指标。
统计整理的方法包括频数分布、统计图表、指标计算等。
3.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对统计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解释,揭示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规律和趋势。
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推断性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等。
三、国民经济统计的主要内容1.国民经济总体规模统计国民经济总体规模统计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反映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2.国民经济结构统计国民经济结构统计主要包括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等指标,反映国民经济各部分的相互关系和地位变化。
3.国民经济效益统计国民经济效益统计主要包括经济效益、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指标,评价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可持续性和和谐性。
四、国民经济统计的应用领域1.政策制定与评估国民经济统计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有关经济发展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政策制定和评估。
自考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复习重点公式
第三章:综 合 指 标%100⨯=总体总量指标数值各组总量指标数值结构相对指标 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的指标数值总体中某一部分的指标比例相对数=基期指标数值报告期指标数值动态相对指标=计划指标数值实际完成的指标数值度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程=总体单位数值总和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算术平均数=三、调和平均数概念:调和平均数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也称倒数平均数。
四、几何平均数六、中位数 概念:将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数列中点位置的标志值即为中位数,一般用M e 表示。
标准差 概念:也称均方差,是总体所有各单位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正平方根。
计算方法:简单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
1.简单平均法。
适用未分组的原始数据计算公式:nx x ∑-=2)(σ计算标准差大体分以下几步: 第一步,计算总体平均数。
第二步,求出各单位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
第三步,求各单位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
第四步,计算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
第五步,将第四步计算结果开平方,得标准差。
六、总方差、组内方差和组间方差总方差概念:各变量值对总平均数计算的方差 组内方差概念:各组标志值与本组平均数计算的方差 组内方差平均数概念:各组方差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总方差的大小受组内方差平均数与组间方差的影响,这三种方差的关系如下: 总方差=组内方差的算术平均数+组间方差,222δσσ+=第四章:时 间 数 列(1) 时期数列平均发展水平计算公式:a =na a a n +++ 21=na ∑(2)时点数列平均发展水平①连续时点数列 计算公式:②不连续时点数列(间断时点数列)A .时点数列间隔相等(等间隔) 计算公式:1221321-+++++=-n a a a a a a nnB .时间间隔不相等 计算公式: ∑-=--++++++=11112321212...22n i in n n f f a a f a a f a a a2、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时间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先分别计算分子、分母的平均数,再计算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的平均发展水平。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自考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自考摘要:一、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的基本信息二、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的复习资源三、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的考试难点与应对策略四、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的实用建议正文:【提纲一】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的基本信息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是自考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涉及我国国民经济的统计方法、指标体系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等方面的内容。
该课程旨在帮助考生掌握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提纲二】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的复习资源为了更好地备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生可以参考以下复习资源:1.教材:阅读李连发的《自考突破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一书,深入理解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点。
2.历年真题:通过做历年真题,了解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
3.在线课程:参加自考网课,如精讲班、串讲班等,以视频形式学习课程内容,更直观易懂。
【提纲三】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的考试难点与应对策略1.概念理解: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涉及许多概念,如平均数、标准差等。
要熟练掌握这些概念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公式记忆:要熟悉并记住常用的公式,如平均数、标准差等,以便在考试中能迅速运用。
3.试题练习:多做试题,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提纲四】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的实用建议1.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充分掌握。
2.寻找学习伙伴:与他人共同学习,互相鼓励、提问,增强学习效果。
3.及时复习: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要定期复习旧知识,巩固记忆。
4.保持积极心态:面对挑战,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通过以上建议和复习资源,考生可以更好地备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提高考试通过率。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笔考点整理
第一章1、统计学(名词、选择):是一门研究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及其变动规律的方法论科学。
2、统计学的性质(简答、选择):1.社会经济现象和自然现象;2.总体现象的数量表现及其规律;3.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
3、统计学的分类(选择):1.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理论和实践);2.描述统计学(是统计学的基础和统计研究的第一步)和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核心内容)。
4、总体/统计总体(名词、选择):构成统计活动研究对象的全部事物所组成的整体。
5、个体(名词、选择):总体中的每个个体事物。
6、总体容量(名词、选择):总体中全部个体事物的数量。
用N表示。
7、样本(名词、选择):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出出来,作为其代表的那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子集。
8、样本的特点(简答、选择):1.样本中的每个个体都必须取自于总体的内部;2.从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许多个不同的样本;3.样本是总体的代表;4.样本的随机性。
9、变量的分类(选择):1.属性变量和数字变量(按取值是否可用数字来区别);2.离散变量(不会出现小数如人数、设备台数等)和连续变量(会有小数出现如身高、收入等)(按取值是否连续来区别);3.确定性变量(方向性如职工人数、设备台数等)和随机性变量(偶然性如价格水平、基本面等)(按变动是否具有确定性来区别);4.因变量(受其他因素影响如支出)和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变化如收入)(按因果关系位置来区别);5.内生变量(研究范围体系决定农产品供应量需求量价格等)和外生变量(体系范围外决定并影响内生变量如资源、天气、投资等)(按是是否由研究对象体系范围内来区别);6.实在变量(实际存在的)和虚拟变量(人为规定的数字如合格为1不合格为2等)(按取值是否有客观性来区别)。
10、统计指标(名词):用来测度研究对象某种特征数量的概念。
11、测度计量尺度(简答、选择):1.定类尺度(按类别划分如性别,不能用数值和等级顺序计量的);2.定序尺度(按顺序或分等划分如产品的优良中差等级、满意度等,不能直接用数值的);3.定距尺度(按特征的差距划分如海拔、温度等,数值间不存在比例关系);4.定比尺度(按绝对数量大小划分如产品产量等,具有绝对零点,数值间存在比例关系)。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重点内容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重点内容
一、民经济统计的概念
民经济统计又称国民经济统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以国民经济活动的所有部门和参与国民经济活动的个人的活动情况、状态等为研究对象,收集、编码、组织、整理并解释后,形成的具有系统性、可比性和客观性的统计数字及其资料分析,其目的是为了供于社会经济研究和决策提供权威的数据。
二、民经济统计的作用
1、民经济统计可以为决策提供信息。
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需要充分考虑当前经济环境客观情况才能有效地采取有效的经济政策,改善宏观经济状况,而民经济统计即可为经济管理者提供应有的宏观经济分析依据和有效的信息及决策参考。
2、民经济统计能够对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帮助。
民经济统计可以用来研究不同国家的发展情况,对比国内不同组织之间发展速度,从而比较国家、行业和其他组织的发展概况,利用这些数据来观察和预测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从而提出和推动经济政策。
3、民经济统计可以检测政策的效果。
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自己整理的全书重点 不遗漏 考试全通过 超好用
数、标准差系数频率=频数/总体单位数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需要明确的要素有:1组距与组数 2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3组限与组中值 4频数与频率平,一般用绝对数表示是测定变量值离散程度的一类相对数指标,是标志变异的绝对水平指标与相应的平均指标对比的结果值按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形成的数列期水平的逐期发展变动情况 简述 时期数列及其特点?所谓时期数列是指由时期指标所构成的数列,即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总量的数列 特点:1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2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3数列中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 实物量指标和价值量指标 简述 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之间的关系? 关系:1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 2相邻两期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劳动生产率=产品产量/工人数(越高越好) 单位产品成本=总成本/产品产量(越低越好)代表性误差:(系统性误差、随机性误差)数量指标应采用基期(q0p0) 质量指标应采用报告期(q1p1)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1总体各单位标志的变异程度2样本容量的大小3不同抽样方法的影响 4不同抽样组织方式的影响抽样方式有: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 论述重置抽样与不重置抽样的区别?1抽取的样本数目不同,在相同条件下,重置抽样可能抽取的个数多 2抽样误差的计算公式不同3抽样误差的大小不同,在相同条件下,重置抽样的误差较大就业人口负担系数说明平均每个就业人员抚养的人口数(人口总数/就业人数) 储备资源是指中央银行拥有的可以随时动用并有控制的对外资产,包括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外汇储备、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其他债权等 老年人口系数是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国家或国际组织为统一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核算标准和规范,是指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固定资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被重复或连续使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生产资产简述劳动力资源和人口的区别?劳动力资源包括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适龄人口人口总体则包括了一切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的全部人口 简述建立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意义? 1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 2符合深化改革的需要 3符合对外开放的需要4符合对国民经济运行综合平衡协调的需要人口数量统计的特点?1确定人口数量统计的时间标准2确定统计的地理范围 3确定统计的人口范畴社会商品购买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在零售市场上用以购买商品的货币支付能力,表明了社会商品的需求量进口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在进口的全部货物价值的总和商品供需比率是商品供需总额平衡分析,是本期商品供应量和本期商品购买力的对比值综合国力是指对一个主权国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资源方面的综合估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简述货币供应量的三个层次?货币供应量一般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实际存在的货币流通量,三个层次是现金、城乡居民活期储蓄存款+企业事业单位储蓄存款、城乡居民活期储蓄存款+企业事业单位储蓄存款-财政金库存款+汇兑在途资金简述建筑业产品的特点?1产品在空间上的固定性2产品结构的多样性3产品周期的长期性国民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中主要指标有?1宏观经济效益综合指标2活劳动消耗经济效益指标3物质消耗经济效益指标4资金占用经济效益指标5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益指标6技术进步经济效益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民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内部各因素和各种成分按照一定序列结合起来的相互关系,是反映国民经济总体的内部状况内在要素和内在联系简述算术平均数的两个重要数学性质?1各标志值与算数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零2各标志值与算数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为最小抽样推断的特点:1由部分推断整体的一种研究方法2抽样推断是建立在随机概率抽取样本的基础上3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4其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能控制简述国内总产出指标的作用?总产出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总成果,是国民经济核算中的重要综合指标,总产出反映了各生产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
国民经济统计学复习资料
国民经济统计学复习资料1. 概念题常住经济单位完全消耗系数经济资产完全需求系数2. 简答题什么是经济存量和经济流量?简述两者之间的关系。
怎么理解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总收入之间的关系?什么是经常转移和资本转移?如何区别?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试写出从生产、分配和使用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公式。
机构部门分类为何要以机构型单位作为分类标志?机构型单位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第三章P903-20.已知有关报告年国民经济资料如下:国内生产总值94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58亿元,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1.2亿元,来自国外经常转移净额0.5亿元。
试计算报告年的以下指标:(1)国内生产净值;(2)国民总收入;(3)国民净收入;(4)国民可支配总收入;(5)国民可支配净收入;解:(1)NDP=GDP-固定资本消耗=940-58=882亿元(2)GNI=GDP+国外净要素收入=940+1.2=941.2亿元(3)NNI=GNI-固定资本消耗=941.2-58=883.2亿元(4)GNDI=GNI+得自国外经常转移净额=941.2+0.5=941.7亿元(5)NNDI=GNDI-固定资本消耗=941.7-58=883.7亿元3-21.已知某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增加值总计980亿元,支付劳动者报酬417亿元,上缴生产税102亿元,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3.5亿元,支付银行利息等财产收入63亿元,获得国债利息、红利等财产收入28亿元,用于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支出6亿元,支援灾区捐款4亿元,上缴所得税65.8亿元。
试计算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总营业盈余、原始总收入(余额)和可支配总收入。
解:总营业盈余=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980-0-417-(102-3.5)=464.5(亿元)原始总收入=增加值+该地区初次分配净收入之和=980+(28+3.5)-(63+417+102)=429.5(亿元)可支配总收入=原始总收入+该地区再次分配净收入之和=429.5+(-65.8-6-4)=353.7(亿元)第四章P1284-15.假设国民经济分为(农业)、轻(轻工业)、重(重工业)、其他4个部门,通过调查取得一下资料(单位:亿元):(1) 农业总产出1200,轻工业总产出1560,重工业总产出2040,其他总产出1200;(2) 农业生产中消耗农产品70.2,轻工业产品2,重工业产品31.3,其他31.3; (3) 轻工业生产中消耗农场品174.4,轻工业产品451,重工业产品217.8,其他251.2;(4) 重工业成产中消耗农产品149.3,轻工业产品26.3,重工业产品876.2,其他270.7;(5) 国内生产总值2801.3,其中,各部门提供的最终产品分别为:农业673.7,轻工业988.2,重工业677.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总论一、名词解释1、统计总体:是指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
2、标志: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名称,它有数量标志与品质标志之分。
3、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点上的数量表现,常用的是期末数字。
4、统计指标:是表明总体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现。
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统计的涵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答:“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和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可见,统计工作是基础,若没有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就无从谈起,统计学也就不能形成和发展。
2、简述统计的作用。
答:因为统计具有认识事物数量性的特点,并且能够从大量的现象中发现其存在的规律性,所以,统计不论是从宏观管理上还是微观分析决策上,都有重要的作用。
具体来看,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宏观上看,统计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第二,从微观上看,统计是企业管理与决策的依据;第三,日常生活中,统计可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第四,统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简述统计总体的特点。
答:统计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
它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统计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确定的;第二,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第三,统计总体中的所有个别事物具有某种同一性质。
4、简述统计指标的分类。
答:统计指标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土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两类;第二,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类;第三,指标按其数据的依据不同,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类;第四,指标按其计量单位的特点,主要有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5、简述统计指标体系的分类。
答:为了对统计指标体系有进一步和全面的了解,有必要按指标体系包括的范围、内容及作用不同加以分类:第一,按指标体系反映内容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宏观指标体系和微观指标体系两类;第二,按指标体系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国民经济指标体系、社会指标体系及科学技术指标体系三类;第三,按指标体系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指标体系和专题指标体系两类。
三、论述题1、简述流量与存量的概念及其联系。
答:流量是指某一时期发生的量,是按一定时期核算出来的数量。
存量是指某一时点的量,是按一定时点核算出来的。
二者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有些经济现象,流量和存量是相对应而并存的,有流量必有存量;第二,有些经济现象只有流量,而没有相对应的存量;第三,在流量与存量并存的经济现象中,二者是相互影响的;第四,两个存量或两个流量之比,或一个存量与一个流量之比,其结果既不是存量,也不是流量。
2、如何区别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答: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区别,其一是其所反映的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
数量指标反映总体某一特征的绝对数量,这类指标主要说明总体的规模、工作总量和水平;而质量指标反映总体的强度、密度、效果、工作质量等。
其二是数值表现不同,数量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而质量指标则一般用平均数、相对数表示。
第二章统计数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一、名词解释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
2、统计报表: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调查要求与文件(指标、表格形式、计算方法等)自下而上地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国家利用它定期地取得全社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的基本统计资料,是国家取得调查资料的方法之一。
3、空间遥感统计调查法:也是一种观察调查法。
也称卫星遥感统汁调查,它是现代高科技用于统计调查的一种方法。
具体地说,它是依靠现代测量手段,以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为基础,再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加载不同的卫星遥感信息,最后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到所需要的图形及调查数据的一种调查方法。
4、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社会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
5、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总量。
6、频率和变量分布:将各组的单位数(频数)与单体单位数对比,求得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称为频率,也称比重。
按顺序列出各组标志变量(或用各组组中值代表)和相应的频率,即成为变量分布,也称统计分布。
7、统计标准化:是指在统计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实现统计的最佳效益。
二、简答题1、简述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渠道。
答:从使用者的角度看,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两种渠道:一种是通过直接的调查获得的原始数据,这是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一般称之为第一手或直接的统计数据;另一种是别人调查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和汇总后公布的数据,通常称之为第二手或间接的统计数据。
一切间接的统计数据都是从直接的、第一手数据过渡而来的。
2、简述统计数据资料的间接来源以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答:统计数据资料的间接来源主要来自于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或公开报道的各种出版物。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主要是由国家和地方的统计部门以及各种报刊媒介加以报道。
例如,公开的出版物有《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和各种专业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地区的统计年鉴等。
提供世界各国社会和经济数据的出版物也有许多,如《世界经济年鉴》、《国外经济统计资料》、世界银行各年度的《世界发展报告》等。
除了上述公开出版的统计数据外,还可以获取广泛分布在各种报刊、图书、广播、电视传媒中的各种数据资料,同时也可以在网上获取所需的各种数据资料。
利用第二手数据对使用者来说既经济又方便,但使用时应注意统计数据的涵义、计算口径和计算方法,以避免误用或滥用。
3、简述各类统计调查方法的特点。
答:4、简述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必要性。
答:统计调查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与群众性。
一项全面性的统计调查,往往需要组织成千上万的人员参加制定详细的调查工作方案与实施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展起来。
因此,没有科学的、严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措施,要取得预期的效果是不可能的。
所以。
在组织调查之前以及调查过程中,必须周密地设计调查方案及实施计划,以保证统计凋查任务的完成。
5、简述统计数据资料整理的必要性。
答:统计调查取得的原始数据是分散的、杂乱的、不系统的,只能表明各个被调查单位的具体情况,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或某个侧面,不能说明事物的全貌、总体情况。
因此,只有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整理,才能认识事物的总体及其内部联系。
统计数据资料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也是统计分析的前提,承前启后,在整个统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统计数据资料整理得好,会使综合的资料十分丰富,说明更多的问题。
否则,会使资料内容贫乏,使调查得来的大量原始数据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6、典型调查有何作用?答:典型调查的作用有如下两点:其一,补充全面调查的不足;其二,在-定的条件下可以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
7、什么是统计分类标准化?答:统计标准化是指在统计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实现统计的最佳效益。
统计标准化的内容很多,有指标体系的标准化、分类标准化、、基本术语标准化、编码标准化等等。
统计分类标准化是这些标准化中的一种。
8、为什么要进行统计分组?其主要作用是什么?答:社会现象是复杂的,现象之间既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又存在质与量方面的差异。
统计分组的目的,就是阐明现象内部各部分之间存在的差异,认识它们之间的矛盾,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作用:(1)将零星分散的统计数据,经过统计分组整理后,可发现其特点与规律,同时也可以分析总体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情况。
(2)可以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9、简述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
答: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国家或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国有经济是指资产归国家所有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体经济是指资产归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非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所有或外商、港澳台商所有的经济成分,包括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和外商经济。
私有经济是指资产归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所有的经济成分。
港澳台经济是指资产归港澳台商所有的经济成分。
外商经济是指资产归外商所有的经济成分。
10、简述机构部门分类。
答:机构部门分类是根据机构单位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所进行的分类。
按机构部门分类是将国民经济中所有的常住机构单位划分为四大部门,它们是:(1)非金融企业与非金融企业部门。
(2)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部门。
(3)政府单位与政府部门。
(4)住户与住户部门。
三、论述题1、试述数据资料的搜集方法。
答:数据资料搜集方法可以分为询问法、报告法和观察实验三大类。
第一,询问法。
询问法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以获得数据的一种方法。
具体包括访问调查、邮寄调查、电话调查、座谈会等。
第二,报告法。
报告法是基层单位根据上级的要求,以各种原始记录与核算资料为基础,搜集各种资料,逐级上报给有关部门。
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搜集资料的。
第三,观察与实验。
观察与实验是调查者通过直接的观察或实验获得数据的一种方法。
直接观察法是指就调查对象的行动和意识,调查人员边观察边记录以收集信息的方法。
空间遥感统计调查法也是一种观察调查法,也称卫星遥感统计调查,它是现代高科技用于统计调查的一种方法。
具体地说,它是依靠现代测量手段,以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为基础,再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加载不同的卫星遥感信息,最后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到所需要的图形及调查数据的一种调查方法。
2、设计统计调查方案有何意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其主要内容一般应包括哪些方面?答:设计统计调查方案,是因为统计调查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
一项全面性的统计调查,往往需要组织成千上万的人协同工作。
如果没有科学、严密的工作计划,是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的。
所以,必须在组织统计调查之前,周密地设计统计调查方案及实施计划。
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一般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确定调查的任务与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3)确定调查项目与调查表。
(4)确定调查时间。
3、如何对原始数据资料进行审核检查与整理?答:统计资料整理的主要内容有:(1)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检查,包括逻辑性审查、比较审查法、设置疑问框审查等。
(2)对各项原始资料进行综合汇总。
(3)将汇总的结果编制成统计表与分析表,以备进行统计分析时使用。
(4)对统计资料的系统积累。
4、试述行业分类以及产业活动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