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及答案
有机化学实验盛显良主编课后题答案
![有机化学实验盛显良主编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be7a6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8.png)
有机化学实验盛显良主编课后题答案一、选择题。
1、下列操作能证明溶液中有SO2-4存在的是()A、加入硝酸酸化的Fe(NO3)3,产生白色沉淀。
B、加入BaCl2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一定含有SO2-4。
C、先加入HCl溶液,如果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有SO2-4。
D、向溶液中加盐酸酸化的BaCl2,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一定有SO2-4。
解析:干扰SO2-4检验的离子有CO2-3、SO2-3,所用检验试剂若是BaCl2,干扰离子还有Ag+,故检验时必须排除干扰。
答案:C。
2、氯仿可作全身麻醉剂,但在光照下易被氧化成剧毒的光气:2CHCl3+O2=====光照2COCl2+2HCl,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使用前要检验是否变质,你认为检验使用的最佳试剂是()A、溴水。
B、烧碱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碘化钾淀粉试纸。
解析:若氯仿变质,将产生HCl,HCl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C。
3、焰色反应每次实验都要用试剂洗净铂丝,这种试剂是()A、Na2CO3溶液。
B、NaOH溶液。
C、硫酸。
D、稀盐酸。
答案:D。
4、以下是对某水溶液进行离子检验的方法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先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H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SO2-4。
B、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O2-3。
C、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产生了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NH+4。
D、先加适量的盐酸将溶液酸化,再加Ag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l-。
解析:A、BaCl2溶液中既有Ba2+,又有Cl-。
Ba2+可与SO2-4反应生成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HNO3溶液的BaSO4沉淀;Cl-可与Ag+反应生成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HNO3溶液的AgCl沉淀。
B、CaCl2溶液中既有Ca2+,又有Cl-。
有机化学实验-色谱法
![有机化学实验-色谱法](https://img.taocdn.com/s3/m/898a459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1.png)
4.干法装柱和湿法装柱
干法装柱:固定相通过干燥的玻璃漏斗连续而缓慢地加入洗 净干燥的色谱柱中,再将溶剂用滴管沿柱壁加入,直至下方 放置容器中接收到液体。 湿法装柱:将用溶剂和固定相调成的糊状物一次性快速导入 洗净干燥的色谱柱中,吸附剂在溶剂中慢慢下沉。
注意事项: 1. 装柱过程中,用洗耳球或玻璃棒轻轻敲击色谱柱,使填料均匀; 2. 柱内液面必须保持高于固定相的高度; 3. 固定相的顶部不能形成斜面或凹凸不平; 4. 固定相上方需始终保持一定量的溶剂。
实验四 色谱法
二、实验原理
2.吸附剂的选择
吸附剂吸附能力大小常用“活性”来表示。
颗粒大小:颗粒越小,活性越大,分离效果
相关因素
越好,洗脱速率越慢;
含水量:含水量较大存在失活可能;
常用吸附剂:氧化铝、硅胶等。
3.容器的选择
根据被分离样品量的大小等因素,色谱柱 的长短粗细也会影响分离效果。
实验四 色谱法
2、加氧化铝
用玻璃漏斗辅助加入,加完后轻轻抽出玻璃棒,用洗耳球或 玻璃棒轻轻敲击柱侧面,直至氧化铝不再沉降。
3、压柱子
油泵抽气或其它方法压柱子,确保氧化铝压实,以防氧化铝中 残留气体导致装柱失败。
实验四 色谱法
四、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二、加洗脱剂(淋洗剂)
95%乙醇冲洗柱子,适当多加些洗脱剂,延长走柱子的时间,以充分赶 走气泡,达到平衡状态。
1.洗脱剂的选择
极性化合物 → 极性溶剂 非极性化合物 → 非极性溶剂
常用流动相极性: 石油醚<汽油<庚烷<己烷<二硫化碳<二甲苯<甲苯<氯丙 烷<苯<溴乙烷<溴化苯<二氯乙烷<三氯甲烷<异丙醚<硝 基甲烷<乙酸丁酯<乙醚<乙酸乙酯<正戊烷<正丁醇<苯酚 <甲乙醇<叔丁醇<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丙酮<乙醇<乙腈 <甲醇<氮氮二甲基甲酰胺<水
有机化学实验试卷及参考答案5
![有机化学实验试卷及参考答案5](https://img.taocdn.com/s3/m/c8f10a55fe4733687f21aa0c.png)
析、柱层析。(答对一种得 2 分) 2. 阿司匹林制备实验中,可产生副产物高分子聚合物,如何除去?为什么?如何检验水杨酸是否除尽? 答:用饱和 NaHCO3 溶液,除去副产物(2 分);副产物高聚物不能溶于 NaHCO3 溶液(1 分),而乙酰水
杨酸可与 NaHCO3 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羧酸盐(1 分);用 FeCl3 溶液检验(2 分),不显紫色则除尽, 显紫色则没有除尽(2 分)。 3. 在肉桂酸制备实验中,能否在水蒸汽蒸馏前用氢氧化钠代替碳酸钠来中和水溶液? 答:不能(4 分)。因为苯甲醛在强碱存在下可发生 Cannizzaro 反应(或歧化反应)(4 分)。 4. 柱色谱分离过程利用了哪两种原理?有哪两种装柱方法,本学期实验采用了哪种?在吸附剂上方加入 石英砂的目的是什么? 答:相似相溶原理(2 分),吸附平衡原理(2 分);湿法和干法(2 分),湿法(1 分);防止加料时把吸附 剂冲起,而影响分离效果(1 分)。 5. Molish 试剂是什么溶液?在浓硫酸作用下,能与哪类物质发生阳性反应?现象是什么?应如何加入浓 硫酸? 答:α-萘酚(2 分);糖类(2 分);产生紫色环(2 分);将试管倾斜 45°(1 分),沿试管壁缓慢滴入浓硫 酸(1 分)。 五、综合题(10 分) 在甲基橙的制备实验中,重氮化反应的步骤:无水对氨基苯磺酸先与碱溶液混合,溶解后,再与亚硝酸钠 水溶液混合,冰水冷却。不断搅拌下,缓慢滴入冷却好的盐酸溶液,滴完后,继续冷却 15 分钟,待用。 请写出生成重氮盐的结构式(2 分)。并分析为什么要先将碱溶液与氨基苯磺酸混合(2 分)?加入哪种试 剂后,开始发生重氮化反应(2 分)?为什么加入盐酸溶液采用滴加方式(2 分)?为什么此反应必须在 低温条件下进行(2 分)?
)。
A、油浴加热
有机化学实验习题答案解析
![有机化学实验习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e3690da0116c175f0e48bf.png)
有机化学实验习题答案一有机实验基本知识1 有机实验室发生下列火灾时应该怎么办?A 小器皿内着火:马上用砂袋、玻璃板、石棉板、金属板等覆盖,可使其立即熄灭。
B 油类物质着火:药用砂或灭火器,还可以撒上干燥的固体碳酸氢钠粉末。
C 衣服着火:不要惊慌的到处乱跑,着火者可就地滚动,压灭火焰,同时用水冲淋,使火彻底熄灭。
D 电器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用灭火器灭火,灭火的时候从四周向中心扑灭。
2 使用温度计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不能骤然将温度计插入到高温溶液里,也不能骤然给高温的温度计降温;不能将温度计当搅拌棒来使用。
3 选用胶塞的标准是什么?通常的选择标准是塞子的大小应该和所塞的仪器口部相适应,要求塞子进入颈口部分不能少于塞子本身高度的1/3,也不能多于2/3。
4 举例说明实验中常用的萃取装置?液-液萃取时,一般在分液漏斗中进行;从固体混合物中萃取所需要的物质,一般用脂肪提取器,如索氏提取器等来萃取。
5 使用分液漏斗时如何处理上下两层液体?分液漏斗进行液体分离时,必须放置在铁环上静置分层,后慢慢旋开旋塞,放出下层液体,放时先快后慢,当最后一滴下层液体刚刚通过旋塞孔时,关闭旋塞。
待颈部液体流完后,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6 搅拌在有机实验中有哪些用途?搅拌可是加速反应、减少副反应发生;可以使加入的物质迅速、均匀地分散到溶液中;避免局部过浓或局部过热。
7 干燥玻璃仪器的方法有哪些?晾干、吹干、烘干、使用有机溶剂干燥。
8 玻璃仪器清洁的标志是什么?仪器倒置时,水成股流下,器壁不挂水珠。
9 实验室常用的热源有哪些?酒精灯、煤气灯和电子炉等直接加热、水浴加热、油浴、砂浴、空气浴、电热套加热。
10 在处理有毒、有腐蚀性的物质时应该注意什么?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剧毒药品,每次实验之后都要立即洗手。
五官或伤口切忌不能接触毒品,接触时要戴着橡皮手套。
进行产生有毒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实验室,应在通风橱内操作,实验中头部不能伸入橱内。
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d8478cbceb19e8b8f6ba1c.png)
实验一乙酰苯胺的制备(苯胺5ml、冰醋酸7.5ml,生成苯-NHCOCH3+、水,韦氏分馏柱、温度计蒸馏头尾接管等、布氏漏斗抽滤)1.制备乙酰苯胺为什么选用乙酸做酰基化试剂?(乙酰氯、乙酸酐反应过于激烈。
)答:冰醋酸与苯胺反应最慢,但反应平稳、易于控制,且醋酸价格较便宜。
2.为什么要控制分馏柱上端温度在100到110之间,若温度过高有什么不好?答:主要由原料CH3COOH和生成物水的沸点所决定。
控制在100到110度之间,这样既可以保证原料CH3COOH 充分反应而不被蒸出,又可以使生成的水立即移走,促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有于提高产率。
3.本实验中采用了那些措施来提高乙酰苯胺的产率?答:加入过量冰醋酸,分馏时加入少量锌粉,控制分馏时温度,不断除去生成的水。
4.常用的乙酰化试剂有哪些?哪一种较经济?哪一种反应最好?答:常用的乙酰化试剂有乙酸、乙酸酐和乙酰氯。
乙酸较经济。
乙酰氯反应速度最快,但易吸潮水解。
因此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反应。
实验二重结晶(乙酰苯胺,加热溶解、稍冷却、加活性炭、继续加热、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1.重结晶一般包括哪几个操作步骤?各步操作的目的是什么?答:重结晶一般包括:溶解、脱色、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干燥等操作步骤。
各步操作的目的如下:熔解:配制接近饱和的热溶液;脱色:使样品中的有色杂质吸附于活炭上,便于在热过滤时将其分离;热过滤:除去样品中的不溶性杂质;冷却结晶:使样品结晶析出,而可溶性杂质仍留在溶液中;抽滤:使样品可溶性杂质与样品分离。
干燥:使样品结晶表面的溶剂挥发。
2.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加活性炭?应当怎样加活性炭?答:样品颜色较深时,需要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
为了防止爆沸,加活性炭时应将热溶液取下稍冷后再加。
3.为什么热过滤时要用折叠滤纸?答:增大过滤面积,加快过滤速度。
4.为什么利用重结晶只能提纯杂质含量低于5%的固体有机物?答:如果样品中杂质含量大于5%,则可能在样品结晶析出时,杂质亦析出,经抽滤后仍有少量杂质混入样品,使重结晶后的样品纯度仍达不到要求。
有机实验(答案).
![有机实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61bc0e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4d.png)
有机实验(答案).有机实验典型题总结1. [2012·海南化学卷17](9分) 实验室制备1,2-⼆溴⼄烷的反应原理如下: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成⼄醚。
⽤少量的溴和⾜量的⼄醇制备1,2—⼆溴⼄烷的装置如下图所⽰:回答下列问题:(1)在此制各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的是;(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引发反应b.加快反应速度c.防⽌⼄醇挥发d.减少副产物⼄醚⽣成(2)在装置C中应加⼊,其⽬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成的酸性⽓体:(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b.浓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3)判断该制各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法是;(4)将1,2-⼆溴⼄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中加⽔,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层(填“上”、“下”);(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b.氢氧化钠溶液c.碘化钠溶液d.⼄醇(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醚.可⽤的⽅法除去;(7)反应过程中应⽤冷⽔冷却装置D,其主要⽬的是;但⼜不能过度冷却(如⽤冰⽔),其原因是。
【答案】(1)d (2)c (2)溴的颜⾊完全褪去(4)下(5)b (6)蒸馏(7)避免溴⼤量挥发;产品1,2-⼆溴⼄烷的熔点(凝固点)低,过度冷却会凝固⽽堵塞导管。
【解析】(1)因“⼄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成⼄醚”,故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到170℃左右的原因是减少副产物⼄醚⽣成。
(2)因装置C的“⽬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成的酸性⽓体”,故应选碱性的氢氧化钠溶液。
(3)是⽤“少量的溴和⾜量的⼄醇制备1,2—⼆溴⼄烷”,反应结束时溴已经反应完,明显的现象是溴的颜⾊褪尽。
(4)由表中数据可知,1,2-⼆溴⼄烷的密度⼤于⽔,因⽽在下层。
(5) Br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可⽤氢氧化钠溶液洗涤;虽然也能与碘化钠溶液反应,但⽣成的I2也溶于1,2-⼆溴⼄烷。
有机化学实验习题(含答案)-判断题
![有机化学实验习题(含答案)-判断题](https://img.taocdn.com/s3/m/16d3471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e.png)
判断题判断下面说法的准确性,准确者画√,不准确者画×。
1、在合成液体化合物操作中,最后一步蒸馏仅仅是为了纯化产品。
√2、用蒸馏法、分馏法测定液体化合物的沸点,馏出物的沸点恒定,此化合物一定是纯化合物。
×3、用蒸馏法测定沸点,馏出物的馏出速度影响测得沸点值的准确性。
√4、用蒸馏法测沸点,温度计的位置不影响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5、用蒸馏法测沸点,烧瓶内装被测化合物的多少影响测定结果。
√6、测定纯化合物的沸点,用分馏法比蒸馏法准确。
×7、熔点管壁太厚,测得的熔点偏高。
√8、熔点管底部未完全封闭,有针孔,测得的熔点偏高。
×9、熔点管不干净,测定熔点时不易观察,但不影响测定结果。
10、样品未完全干燥,测得的熔点偏低。
√11、样品中含有杂质,测得的熔点偏低。
√12、A、B两种晶体的等量混合物的熔点是两种晶体的熔点的算术平均值。
×13、在低于被测物质熔点10-20℃时,加热速度控制在每分钟升高5℃为宜。
×14、样品管中的样品熔融后再冷却固化仍可用于第二次测熔点。
×思考题1、测定熔点时,遇到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1) 熔点管壁太厚;(2) 熔点管不洁净;(3) 试料研的不细或装得不实;(4)加热太快;(5) 第一次熔点测定后,热浴液不冷却立即做第二次;(6)温度计歪斜或熔点管与温度计不附贴。
答:(1) 熔点管壁太厚,影响传热,其结果是测得的初熔温度偏高。
(2) 熔点管不洁净,相当于在试料中掺入杂质,其结果将导致测得的熔点偏低。
(3) 试料研得不细或装得不实,这样试料颗粒之间空隙较大,其空隙之间为空气所占据,而空气导热系数较小,结果导致熔距加大,测得的熔点数值偏高。
(4)加热太快,则热浴体温度大于热量转移到待测样品中的转移能力,而导致测得的熔点偏高,熔距加大。
(5) 若连续测几次时,当第一次完成后需将溶液冷却至原熔点温度的二分之一以下,才可测第二次,不冷却马上做第二次测量,测得的熔点偏高。
化学实验题库及答案
![化学实验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338437a1c7aa00b42acb40.png)
《有机化学实验》客观题1.常压蒸馏乙醇时应当选用直形冷凝管2.制备甲基橙,对氨基苯磺酸钠和亚硝酸钠在低温强酸介质生成重氮盐盐酸呈白色,和N,N-二甲基苯胺偶合产物呈猩红色,加入过量NaOH后溶液开始变粘稠,并且颜色变为橙红色,此时制得甲基橙粗品。
3.合成制取乙酸乙酯时,反应体系中加饱和碳酸钠溶液除掉酸,加入试剂饱和氯化钙溶液除去未反应完的乙醇,最后加入无水硫酸钠除去水分。
4.正确操作:实验中,对于可以同时进行的部分,可以由组员各完成部分最终协作完成.5.单口圆底烧瓶正二口圆底烧瓶斜三口圆底烧瓶6.蒸馏瓶的选用与被蒸液体量的多少有关,通常装入液体的体积应为蒸馏瓶容积1/3-2/37.关于有机化学实验的特点表述中,下列哪项不正确试剂毒性低,实验室危险小8.对氨基苯磺酸碱性强于酸性,可以形成内盐,容易在水中溶解。
错9.合成甲基橙时应戴手套,防止染料沾染皮肤.对10.将合成乙酰水杨酸产品在干燥试管中用无水乙醇溶解,滴加1%FeCl3现紫色则表明样品含有杂质水杨酸,应当通过重结晶纯化。
将适量产品在烧杯中用热乙醇溶解,滴加热水至溶液变浑浊,继续加热至清澈透明,在冰水浴中冷却有结晶析出,过滤收集滤饼即得。
11.偶氮染料是一大类染料的总称,偶氮染料品种居多,颜色广泛,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含有偶氮键,是偶氮染料的发色基团、其和两边的基团形成长链共轭结构,实现对可见光的吸收而显色。
12.化合物名称甲基橙外观橙红色为偶氮类燃料,可用做酸碱指示剂,pH〉4.4呈现黄色13.在重结晶时往往需要加入脱色剂煮沸以除去其中的有色杂质和树脂状杂质.脱色作用的原理是物理吸附,脱色剂的用量一般为粗样重量的1—5%14.用索氏提取器提取茶叶中咖啡因的操作过程中,将溶剂蒸出后进行蒸发、浓缩操作时要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钙,其作用是脱水和中和酸性物质15.熔点是指物质在标准压力下固液两态蒸气压达到平衡时的温度.纯净的固态有机物都有固定的熔点,其初熔到全熔的温度一般称为熔程.当有杂质时,其熔点降低,熔程增长,根据熔点的测定结果,可以鉴别未知的固态化合物和判断化合物的纯度。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2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66dff26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63.png)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2有机化学实验试题二一、仪器和装置(25分)1.辨认仪器:将图中各仪器的名称填入下边()中(10分)1.()2.()3.()4.()5.()6.()7.() 8.() 9.()10.() 11.() 12.()13.() 14.() 15.()16.() 17.() 18.()2.检查装置:下列装置都在今年有机化学实验中使用过,请分别写出各装置的名称(要能完整反映该装置的主要功能)和在今年有机化学实验中使用过此装置的实验名称(三个以上实验,只写三个),并分别指出各装置的装配和操作中存在的错误。
(15分)装置名称:装置名称:装置名称:10.在制备三苯甲醇的实验中,格氏反应所用溶剂通常为(无水乙醚)。
这一方面是因为(乙醚挥发性大),可借(乙醚蒸汽)排开大部分空气,减少(格氏试剂与空气)的接触;另一方面是(乙醚)可与格氏试剂配位络合,以()的形式溶于(乙醚)。
11.重结晶的滤集晶体步骤中常需用新鲜溶剂洗去晶粒表面粘附的母液。
正确的洗涤方法是先(解除真空),再加入少量新鲜溶剂,小心地用刮匙将晶体(挑松),使溶剂浸润全部晶体,然后(重新开始抽气)。
12.芳香醛与羧酸酐在弱碱催化下生成(α,β-不饱和酸)的反应称为(Perkin或佩金)反应。
三、名词解释(25分)1.熔程:从出现第一滴液体到刚刚全部变成均一透明的液体时所经历的温度变化范围。
2.硬板:用加有粘合剂的吸附剂铺制成的薄层层析板。
3.前馏分:在达到液体沸点之前被蒸馏出来的液体。
4.蒸馏:将液体加热气化以及将蒸气冷凝液化并收集的联合操作过程。
5.液泛:由于蒸气压强过高,造成液体在柱中滞留过多的现象。
6.引发剂:在某种条件下可以分解产生自由基并引发化学反应的物质。
一、填空(1)毛细管法测定熔点时,通常用毛细管的内径为,装填样品的高度为。
如果样品未研细,填装不紧密,对测定结果有什么影响。
(2)一个化合物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的温度范围称为。
有机化学实验 课后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实验 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b0aa2c58fb770bf68a5503.png)
实验一常压蒸馏及沸点的测定1、解:当液体混合物受热时,其蒸汽压随之升高。
当与外界大气压相等时,液体变为蒸汽,再通过冷凝使蒸汽变为液体的两个联合操作的过程叫蒸馏。
从安全和效果方面考虑,蒸馏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①待蒸馏液的体积约占蒸馏烧瓶体积的1/3~2/3。
②沸石应在液体未加热前加入。
液体接近沸腾温度时,不能加入沸石,要待液体冷却后才能加入,用过的沸石不能再用。
③待蒸馏液的沸点如在140℃以下,可以选用直形冷凝管,若在140℃以上,则要选用空气冷凝管。
④蒸馏低沸点易燃液体时,不能明火加热,应改用水浴加热。
⑤蒸馏烧瓶不能蒸干,以防意外。
2、解:(1)温度控制不好,蒸出速度太快,此时温度计的显示会超过79℃,同时馏液中将会含有高沸点液体有机物而至产品不纯,达不到蒸馏的目的。
(2)如果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口之上,蒸气还未达到温度计水银球就已从支管流出,测定沸点时,将使数值偏低。
若按规定的温度范围集取馏份,则按此温度计位置收集的馏份比规定的温度偏高,并且将有少量的馏份误作前馏份而损失,使收集量偏少。
如果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支管口之下,测定沸点时,数值将偏高。
但若按规定的温度范围收集馏份时,则按此温度计位置收集的馏份比要求的温度偏低,并且将有少量的馏份误认为后馏份而损失。
3、解:(1)沸石的作用:沸石为多孔性物质,它在溶液中受热时会产生一股稳定而细小的空气泡流,这一气泡流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湍动,能使液体中的大气泡破裂,成为液体分子的气化中心,从而使液体平稳地沸腾,防止了液体因过热而产生的暴沸。
简而言之,是为了防止暴沸!(2)如果加热后才发现没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待液体冷却后再补加,切忌在加热过程中补加,否则会引起剧烈的暴沸,甚至使部分液体冲出瓶外而引起着火。
4、解:中途停止蒸馏,再重新开始蒸馏时,因液体已被吸入沸石的空隙中,再加热已不能产生细小的空气流而失效,必须重新补加沸石。
5、解:应立即停止加热。
有机化学(含实验)
![有机化学(含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f41d7f1dd3383c4bb4cd287.png)
1.(4分)下列化合物没有芳香性的是();A.B.C.D.得分:0 知识点:有机化学(含实验)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C .解析..2.(4分)尼龙-6是下列哪种物质的聚合物? ( )A. 己二酸与己二胺B. 己内酰胺C. 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D. 苯烯得分:0 知识点:有机化学(含实验)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A .解析..3.(4分)下列化合物中不具有芳香性的是()。
A.B.C.得分:0 知识点:有机化学(含实验)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A .解析..4.(4分)下列化合物进行硝化反应的速率最大的是()A. 甲苯B. 硝基苯C. 苯D. 氯苯E. 苯甲酸得分:0 知识点:有机化学(含实验)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A .解析..5.(4分)某烷烃的分子式为C5H12,其一元氯代物有三种,那么它的结构为:( )。
A. 正戊烷B. 异戊烷C. 新戊烷D. 不存在这种物质得分:0 知识点:有机化学(含实验)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A .解析..6.(4分)下列物质在1H NMR谱中出现两组峰的是()A. 乙醇B. 1-溴代丙烷C. 1,3-二溴代丙烷D. 正丁醇得分:0 知识点:有机化学(含实验)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C .解析..7.(4分)下列化合物不能与发生反应的是( )。
A.B.C.D.得分:0 知识点:有机化学(含实验)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C .解析..8.(4分)羧酸不能与下列哪个化合物作用生成羧酸盐( )A.B.C.D.得分:0 知识点:有机化学(含实验)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D .解析..9.(4分)在含水丙酮中,P-CH3OC6H4CH2Cl的水解速度是C6H5CH2Cl的一万倍,原因是( )A. 甲氧基的-I效应B. 甲氧基的+E效应C. 甲氧基的+E效应大于-I效应D. 甲氧基的空间效应得分:0 知识点:有机化学(含实验)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A .解析..10.在卤素为离去基团的SN反应中,Br离去倾向比Cl大的原因是( )A. Br的电负性比Cl小B. Br 的半径比Cl 大C. 溴离子的亲核性强D. C-Br键能键能比C-Cl键能小得分:0 知识点:有机化学(含实验)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B .解析..11.(4分)下列化合物进行SN2反应的相对活性最大的是().A. 2-甲基-1-氯丁烷B. 2,2-二甲基-1-氯丁烷C. 3-甲基-1-氯丁烷得分:0 知识点:有机化学(含实验)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C .解析..12.(4分)五个碳的烷烃可能有的同分异构体最多为()种。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三)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三)](https://img.taocdn.com/s3/m/fb9b2295caaedd3382c4d310.png)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1、常用的分馏柱有()、()和()。
2、温度计水银球()应和蒸馏头侧管的下限在同一水平线上。
3、熔点测定关键之一是加热速度,加热太快,则热浴体温度大于热量转移到待测样品中的转移能力,而导致测得的熔点偏高,熔距()。
当热浴温度达到距熔点10-15℃时,加热要(),使温度每分钟上升()。
4、在正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用硫酸洗涤是()及副产物()和()。
第一次水洗是为了()及()。
碱洗()是为了()。
第二次水洗是为了()。
5、乙酰水杨酸即(),是十九世纪末成功合成的一个用于解热止痛、治疗感冒的药物,至今仍广泛使用。
乙酰水杨酸是由()与()通过酯化反应得到的。
6、芦丁作为天然产物,其结构中含有()个糖基,不溶于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易溶于()。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在水蒸气蒸馏操作时,要随时注意安全管中的水柱是否发生不正常的上升现象,以及烧瓶中的液体是否发生倒吸现象。
一旦发生这种现象,应(),方可继续蒸馏。
A、立刻关闭夹子,移去热源,找出发生故障的原因B、立刻打开夹子,移去热源,找出发生故障的原因C、加热圆底烧瓶2、进行简单蒸馏时,冷凝水应从()。
蒸馏前加入沸石,以防暴沸。
A、上口进,下口出B、下口进,上口出C、无所谓从那儿进水3、在苯甲酸的碱性溶液中,含有()杂质,可用水蒸气蒸馏方法除去。
A、MgSO4B、CH3COONaC、C6H5CHOD、NaCl4、在色谱中,吸附剂对样品的吸附能力与()有关。
A、吸附剂的含水量B、吸附剂的粒度C、洗脱溶剂的极性D、洗脱溶剂的流速5、在用吸附柱色谱分离化合物时,洗脱溶剂的极性越大,洗脱速度越()。
A、快B、慢C、不变D、不可预测6、在对氨基苯磺酸的制备过程中,可用()来检查反应是否完全。
A、10%氢氧化钠溶液B、10%醋酸C、10%碳酸钠溶液7、在进行脱色操作时,活性炭的用量一般为()。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四)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四)](https://img.taocdn.com/s3/m/619e7f185ef7ba0d4b733b01.png)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如果维持原来加热程度,不再有馏出液蒸出,温度突然下降时,就应(),即使杂质量很少也不能蒸干。
2、()是分离和纯化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有机物常用的方法。
3、在减压蒸馏装置中,氢氧化钠塔主要用来吸收()和水。
4、毛细管法测定熔点时,通常用毛细管的内径为(),装填样品的高度为()。
如果样品未研细,填装不紧密,则测定熔点()。
5、物质的沸点随外界大气压的改变而变化,,通常所说的沸点指()。
6、分液漏斗体积至少大于被分液体体积()。
用分液漏斗分离混合物上层从()下层从()7、脂肪提取器()从是利用()和(),使固体连续不断地为纯的溶剂所提取,此装置效率高、节约试剂,但对()物质不易采用。
8、粗产品正溴丁烷经水洗后油层呈红棕色,说明含有()。
可用少量()以除去。
9、酸催化的直接酯化是实验室制备羧酯最重要的方法,常用的催化剂有()、()和()等。
10.为了避免在热过滤时,结晶在漏斗中析出,可以把布氏漏斗()。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久置的苯胺呈红棕色,用()方法精制。
A、过滤B、活性炭脱色C、蒸馏D、水蒸气蒸馏2、减压蒸馏操作前,需估计在一定压力下蒸馏物的()。
A、沸点B、形状C、熔点D、溶解度3、在合成反应过程中,利用()来监控反应的进程,最便利最省时。
A、柱色谱B、薄层色谱C、纸色谱4、根据分离原理,硅胶柱色谱属于()。
A、分配色谱B、吸附色谱C、离子交换色谱D、空间排阻色谱5、氧化铝的活性分为Ⅰ~Ⅴ级,一般常采用()级。
A、ⅠB、ⅡC、ⅢD、ⅣE、Ⅴ6、环己酮的氧化所采用的氧化剂为()。
A、硝酸B、高锰酸钾C、重铬酸钾7、从槐花米中提取芦丁,第一步酸提碱沉实验中,用15%盐酸调节pH为()。
A、3-4B、2-3C、7-8D、9-108、在合成正丁醚的实验中,为了减少副产物丁烯的生成,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A、使用分水器B、控制温度C、增加硫酸用量D、氯化钙干燥9、下列哪一个实验应用到气体吸收装置?()A、环己酮B、正溴丁烷C、乙酸乙酯D、正丁醚10、正溴丁烷的制备中,第二次水洗的目的是()。
大学有机实验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有机实验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d4885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c.png)
大学有机实验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种溶剂最适合用于溶解多糖?A. 水B. 甲醇C. 乙醚D. 丙酮答案:A2. 在有机化学中,哪个术语描述了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的立体排列?A. 极性B. 手性C. 亲电性D. 芳香性答案:B3. 以下哪个反应是亲电加成反应?A. 卤化B. 酯化C. 水解D. 消去答案:A4. 哪个有机化合物含有一个羧基(-COOH)?A. 乙醇B. 乙烷C. 乙酸D. 乙醛答案:C5. 在实验室中,通常使用哪种方法来干燥有机溶剂?A. 蒸馏B. 过滤C. 萃取D. 蒸发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描述实验室中如何使用索氏提取器进行液体-液体萃取。
答案:索氏提取器是一种用于液体-液体萃取的实验室设备。
首先,将需要分离的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放入索氏提取器的烧瓶中,其中一种液体(通常是有机相)会浮在另一种液体(通常是水相)的上面。
然后,将索氏提取器的冷凝管连接到一个接收烧瓶,并开始加热烧瓶底部。
加热会使有机相蒸发,蒸汽通过冷凝管上升并在冷凝管中冷凝,最后滴入接收烧瓶中。
这个过程重复进行,直到有机相完全被提取。
2. 解释何为“分子轨道理论”,并简述其与“价键理论”的主要区别。
答案:分子轨道理论是一种描述分子中电子行为的方法,它认为电子在分子中占据的是整个分子的轨道,而不是局限于两个原子之间的区域。
与此相对的是价键理论,它假设电子主要位于形成化学键的两个原子之间。
分子轨道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多电子分子的电子排布和分子的磁性行为,而价键理论则在描述双原子分子和单键形成时更为直观和简单。
3. 什么是“有机合成”?请列举三个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反应类型。
答案:有机合成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将简单的有机分子或无机分子转化为复杂的有机分子的过程。
它在药物开发、材料科学和化学研究中非常重要。
三个常用的有机合成反应类型包括:- 亲电加成反应:如卤代烃的合成。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10套(含答案)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10套(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52fd1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e.png)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10套(含答案)本文为大家提供了十套有机化学实验试题,每套试题均含有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进行有机化学实验的学习和考试。
试题一:1. 请列举出有机物最常见的几种官能团。
答案:醇、醚、酮、酸、酯、醛。
2. 请描述如何从苯甲醛和乙酸乙酯合成出安息香酸乙酯。
答案:将苯甲醛和乙酸乙酯加入反应瓶中,在冰水浴中加入稀HCl,加入NaOH溶液调节pH值,用温水浴加热,倾入氯仿,分离有机相,用NaCl溶液洗涤,干燥过MgSO4,过滤,蒸发除去氯仿,得到产物安息香酸乙酯。
试题二:1.请描述如何从对硝基苯酚和苯胺反应制备出偶氮苯酚。
答案:将对硝基苯酚和苯胺混合,缓慢滴加稀NaOH溶液,保持pH在8.5-9的范围内,再滴加亚硝酸溶液,搅拌一段时间,加入浓HCl溶液酸化,得到红色沉淀,洗涤干净,得到产物偶氮苯酚。
2. 稳定且好燃烧的合成物应该如何操作?答案:需要在通风排气条件下操作,必要时还需接入排风管道,防止危险物质挥发和毒性气体对人体的伤害。
试题三:1. 简要描述如何制备出甲酯。
答案:将甲醇和浓H2SO4加入反应瓶中,在温水浴加热下反应,反应完毕加入Na2CO3溶液中和酸性,倾入氯仿,分离有机相,用NaCl溶液洗涤,干燥过MgSO4,过滤,蒸发除去氯仿,得到产物甲酯。
2. 请描述如何从对硝基苯酚和苯胺反应制备出偶氮苯酚。
答案:将对硝基苯酚和苯胺混合,缓慢滴加稀NaOH溶液,保持pH在8.5-9的范围内,再滴加亚硝酸溶液,搅拌一段时间,加入浓HCl溶液酸化,得到红色沉淀,洗涤干净,得到产物偶氮苯酚。
试题四:1. 简要描述如何制备出乙烯。
答案:将甲醇和浓H2SO4加入反应瓶中,在温水浴加热下反应,反应完毕加入Na2CO3溶液中和酸性,倾入氯仿,分离有机相,用NaCl溶液洗涤,干燥过MgSO4,过滤,蒸发除去氯仿,得到产物甲酯。
2. 简要描述如何从苯酚和异丙基溴制备出苯丙醚。
答案:将苯酚和异丙基溴混合,用碳酸钠调节PH值,搅拌反应一段时间,过滤,用NaOH溶液调节PH值,干燥过Na2SO4,过滤,蒸馏,得到产物苯丙醚。
有机化学实验试卷及答案3
![有机化学实验试卷及答案3](https://img.taocdn.com/s3/m/92c974f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63.png)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B)2007 —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时间90分钟有机化学实验课程 36 学时 1 学分考试形式:闭卷专业年级:(药学、制药、应化)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40 %(说明:有机化学基本操作考试在第一学期进行)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1分)1.测定有机化合物熔点数据偏高,可以的原因是?()A.化合物不纯;B. 化合物没有充分干燥;C. 熔点管壁太厚;D. 熔点管壁太薄2.在实验室中下列哪种物质最容易引起火灾? ()A.乙醇;B. 四氯化碳;C. 乙醚;D. 煤油3.欲去除环己烷中少量的环己烯,最好采用下列哪一种方法?()A.用HBr处理然后分馏;B. 用臭氧化水解, 然后分馏;C. 浓硫酸洗涤;D. 用浓氢氧化钠洗涤4.实验中由于干燥不当蒸馏得到的产品浑浊,为了得到合格的产品,应如何处理?()A.倒入原来的蒸馏装置中重蒸一次;B 再加入干燥剂待产物变清后,过滤;C 倒入干燥的蒸馏装置中重蒸一次;D 再加干燥剂干燥,待产物变清后过滤到干燥的蒸馏装置中重蒸5. 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⑧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6. 除去溶解在苯中的少量苯酚,正确的方法是()A.用过滤器过滤B.用分液漏斗分液后,过滤D.加入适量NaOH溶液,反应后再分液C.通入足量CO27.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写有以下操作和实验数据,其中合理的是( )A. 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B. 用量筒量取5.62mL某浓度的盐酸C. 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值为3.5D. 用500mL容量瓶配制250mL0.1mol/LNa2SO4溶液8. 当混合物中含有大量的固体或焦油状物质,通常的蒸馏、过滤、萃取等方法都不适用时,可以采用()将难溶于水的液体有机物进行分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A)
2013—2014年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时间60分钟
有机化学实验Ⅱ课程48 学时1.5 学分考试形式:闭卷专业班:学号姓名指导教师
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30 %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鉴定糖类物质的颜色反应是(A )A.Molish反应B.Seliwanoff 反应C.Benedict反应D.水解
2.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C )A.丙酮B.丁酮C.3-戊酮D.2-丙醇
3.不能与乙酰乙酸乙酯反应的是(A )A.托伦试剂B.溴水C.羰基试剂D.FeCl3溶液
4.下列氨基酸的水溶液pH均为4时,主要以负离子形式存在的氨基酸是(C )
A. 甘氨酸(pI=5.97)
B. 丙氨酸(pI=6.00)
C.谷氨酸(pI=3.22) D. 精氨酸(pI=10.76)
5.蒸馏沸点在130 ℃以下的物质时,最好选用(B )
A.空气冷凝管B.直型冷凝管C.球型冷凝管D.蛇型冷凝管6.当被加热的物质要求受热均匀,且温度不高于80℃时,最好使用(A )
A.水浴B.砂浴C.酒精灯加热D.油浴
7.对于含有少量水的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是( B )
A.无水氯化钙B.无水硫酸镁C.金属钠D.氢氧化钠
8.薄层色谱中,硅胶是常用的(C )A.展开剂B.萃取剂C.吸附剂D.显色剂
9.Abbe(阿贝)折光仪在使用前后均需对棱镜进行清洗,常用的溶剂是(D )A.蒸馏水B.乙醇C.氯仿D.丙酮
10.用氯仿萃取水中的甲苯,静置分层后,甲苯处在(B )
A.上层B.下层C.中层D.不确定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低于被测物质熔点10-20℃时,加热速度控制在每分钟升高5℃为宜。
(×)
2.中途停止蒸馏,再重新开始蒸馏时,不需要补加沸石。
(×)
3.在薄层色谱实验中,吸附层太厚对分离效果无影响。
(×)
4.活性炭是非极性吸附剂,只吸附有色杂质,对产品没有吸附。
(×)
5.在柱色谱实验中,柱中吸附剂填装有裂缝不均匀将直接影响分离效果。
(√)
6.用蒸馏法测沸点,温度计的位置影响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
7.球形冷凝管的冷却效果虽比直型冷凝管好,但蒸馏时不可选用球形冷凝管。
(√)8.干燥液体时,干燥剂用量越多越好。
(×)
9.对于一定量的溶剂,一次萃取比分次萃取效率高。
(×)
10.恒定沸点的液体不一定是纯净的。
(√)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在进行水蒸气蒸馏时,被提取的物质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中,除了“在近100℃时,被提纯物质应具有5-10mmHg蒸气压外”,还有不溶或难溶于水;在沸腾时与水长期并存但不发生化学反应。
2.重结晶提纯时,难溶的杂质在热过滤步骤中除去;易溶的杂质留在母液中。
3.用硅胶薄层色谱分离用光照射过的偶氮苯样品时,出现两个斑点(顺式和反式异构体),
R f值较小的斑点所代表的物质是顺式偶氮苯。
4.常压蒸馏装置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图所示(画出示意图)
5.在乙酸正丁酯的制备实验中,粗酯首先用饱和食盐水洗涤,而不是用纯水洗涤,其目的是减少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水层的比重,有利于分层。
6. 以水作溶剂重结晶提纯乙酰苯胺粗产品5.5g,在热饱和溶液制备过程中,大约需要120~130毫升水(已知100℃时乙酰苯胺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5 g·100mL)。
7. 实验室常用来快速回收溶剂的仪器装置为(写名称)旋转蒸发仪。
8. 在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和淀粉中,属于非还原糖的是蔗糖和淀粉。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测定熔点时,遇到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为什么?(10分)
(1)熔点毛细管壁太厚;(2)熔点管不洁净;(3)加热太快;(4)第一次熔点测定后的样品管接着做第二次测量。
(1) 熔点毛细管壁太厚,影响传热,其结果是测得的初熔温度偏高。
(2分)
(2) 熔点管不洁净,其结果将导致测得的熔点偏低。
(2分)
(3) 加热太快,不便于观察,测得的熔点偏高,熔距加大。
(3分)
(4) 第一次加热完毕的样品其晶型可能发生了变化,继续使用回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3分)
2.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10分)
(1)薄层色谱可应用于哪些方面?薄层色谱点样和展开时分别应注意什么?(6分)(2)两个组分A和B已用TLC(薄层层析)分开,当溶剂前沿从样品原点算起,移动了6.5cm时,A距原点1.5cm,而B距原点3.6cm。
计算A和B的R f 值。
(4分)
(1)分离和鉴定物质;跟踪化学反应。
(2分)
点样时要轻,不要撮动薄层,点样点要尽可能小,直径小于2mm;(2分)
展开时,样品不能浸入展开剂。
(2分)
(2)A的R f 值为0.23;(2分) B的R f 值为0.55。
(2分)
五、综合题(10分)
实验室用苯甲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合成苯甲酸乙酯,有关物理常数如下,请回答:
(1)写出制备的反应方程式。
(2分)
(2)该反应可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反应转化率?(4分)
(3)可以用什么物理或化学方法测定产物的纯度及表征其结构?(4分)(1)反应式:
COOH
+C2H5OH COOC2H5
+H2O
(2分)
(2)分水回流装置或者加过量乙醇直接回流。
(4分)
(3)检查纯度:测沸点、折光率;气相色谱。
检测结构:IR、1HNMR。
或者气质联用检测纯度和鉴定结构。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