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发酵工程原理及技术考试样卷答案1
发酵工艺原理试题和答案
![发酵工艺原理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dc924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e.png)
发酵工艺原理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不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产物? A. 乳酸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酒精2.发酵是由哪类生物过程而来的? A. 呼吸 B. 光合作用 C. 分裂 D. 缩合3.使得食品变质的微生物是? A. 厌氧菌 B. 好氧菌 C. 细菌 D. 真菌4.酵素在发酵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 A. 催化剂 B. 营养来源 C. 结构物质D. 能量二、填空题1.发酵过程中,糖类被分解成_________。
2.__________是发酵作用的催化剂。
3.乳酸发酵是由_____________产生的。
4.发酵过程中释放的气体是___________。
三、判断题1.发酵过程是一种无氧反应。
(T/F)2.发酵是由微生物引发的生化反应。
(T/F)3.酒精发酵是从乙醇生成葡萄糖的反应。
(T/F)四、问答题1.请简要描述酵素在发酵中的作用原理。
2.举例说明两种发酵过程的应用场景。
3.解释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有何区别。
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D4. A二、填空题1.乙醇2. 酵素3. 乳酸杆菌4. 二氧化碳三、判断题1. F2. T3. F四、问答题1.酵素是一种生物催化剂,通过将底物分子在其活性部位发生特异性结合,使底物分子互相接近,从而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2.例如:酒精发酵用于啤酒酿造,乳酸发酵用于酸奶制作。
3.好氧发酵需氧气参与反应,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厌氧发酵不需要氧气参与,产物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大学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
![大学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6aa5b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d.png)
大学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微生物是()。
A. 细菌B. 酵母C. 霉菌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种不是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培养基类型?()A. 液体培养基B. 固体培养基C. 半固体培养基D. 气体培养基答案:D3. 发酵过程中,控制pH值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微生物的生长速度B. 增加产物的稳定性C.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D. 促进产物的生成答案:D4. 在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
A. 增加罐内压力B. 调节温度C. 提供氧气D. 调节pH值5.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灭菌方法不包括()。
A. 干热灭菌B. 湿热灭菌C. 化学灭菌D. 辐射灭菌答案:C6.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发酵产物?()A. 酒精B. 乳酸C. 抗生素D. 维生素答案:D7. 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的重要性在于()。
A. 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速率B. 影响产物的稳定性C. 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度D. 以上都是答案:D8. 发酵工程中,接种量的大小对发酵过程的影响是()。
A. 无影响B. 影响发酵速度C. 影响产物产量D. 影响发酵周期答案:D9.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发酵罐类型包括()。
B. 静态罐C. 气升式罐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包括()。
A. 厌氧代谢B. 好氧代谢C. 兼性代谢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发酵工程中,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包括()。
A. 温度B. pH值C. 氧气供应D. 营养物质答案:ABCD2. 发酵过程中,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
A. 光学显微镜检测B. 电子显微镜检测C.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D. 气相色谱分析答案:ABCD3.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控制策略包括()。
A. 温度控制B. pH值控制C. 氧气供应控制D. 营养物质供应控制答案:ABCD4. 发酵工程中,产物的提取方法包括()。
江南大学发酵历年真题试题
![江南大学发酵历年真题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758abb3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d.png)
江南⼤学发酵历年真题试题1995年硕⼠学位研究⽣⼊学考试试题第⼀部分⼀、填空1、微⽣物的分类⽅法有()()()三种,⽬前常⽤的是()2、荚膜是指()据其在细胞表⾯的状况可以分为()()()()四类3、耐⾼温微⽣物之所以能在较⾼的温度下⽣存和繁殖,主要是因为()4、防⽌菌种衰退的主要措施有()()()()5、空⽓中的微⽣物主要来源于()()()()6、制备固体培养基常⽤的凝固剂主要有()()()⼆、判断1、原噬菌体是指蛋⽩质外壳尚未包装完成的噬菌体()2、营养琼脂培养基可以⽤于培养E.coli, Lys- Met -,Str-菌株()3、在对数⽣长期中,细菌的⽣长速度是不变的()4、微⽣物在其⽣长温度范围之外的湿度下即停⽌⽣长并快速死亡()5、细菌的抗药性的产⽣是基因突变的结果()6、为避免细胞对DNA的损伤的修复,经过紫外线诱变的细胞要在红光下做避光培养()7、兼性厌氧微⽣物在氧化还原电位⼤于或⼩于+0.1v的环境中均可以⽣长,只是获取能量的⽅式不同()8、构成细胞壁⽹状⾻架结构的主要物质在细菌和放线菌中是肽聚糖,在酵母菌和霉菌中是葡聚糖()三、单选1、⽤单细胞微⽣物进⾏发酵时,应该选⽤()的种⼦进⾏菌种扩培对数前期对数中期对数后期稳定期2、能造成碱基烷化的诱变剂是()NTG HNO2 5-BU ICR-1003、供受体菌细胞间不接触即可进⾏基因重组的⽅式为()接合转导转化原⽣质体融合4、察式培养基⽤于培养()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5、对staphylococcus aureus 进⾏⾰兰式染⾊后镜检时发现有少量细胞成红⾊,其原因是()脱⾊过度培养时间过长细胞衰⽼活化不好有死细胞存在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由菌株A+B-和A-B+形成的异核体菌落上所长出的分⽣孢⼦⼀般情况下在()培养基上不能萌发MM MM+A MM+B MM+A+B7、对于Bacillus subtilis⽽⾔。
简便⽽⼜较长期的保藏⽅法是()斜⾯冰箱保藏法⽯蜡油封藏法砂⼟保藏法冷冻⼲燥保藏法8、能形成芽孢的细菌是()E.coli Bacillus subtilis Acetobacter pasteurianus四、名词解释异宗配合⼦囊孢⼦芽裂 E.coli k12(λ) 分批培养 BOD世5代时间五、问题1、试述真核微⽣物与原核微⽣物的主要区别2、微⽣物的营养物质有哪⼏类?微⽣物将营养物质输送⾄细胞内的各种⽅式的特点如何?3、试画出典型的根霉和曲霉的⽆性繁殖结构图并简要说明各部位的名称第⼆部分⼀.填空1、发酵⼯业上,微⽣物以三⾓瓶(或茄⼦瓶)⽅式实验室规模培养完成后,继续扩⼤⾄⽣产上使⽤可经过()()()()等不同的形式,根据⼯艺和威慑国内外不同,扩培的⽬的可以试获得()或()2、我国⽬前⼯业上所⽤的产酶菌的种主要有产a-淀粉酶的();产纤维素酶的();产糖化酶的();产蛋⽩酶的()()()3、环境污染物⼀般可以归纳成()()()()四⼤类,微⽣物在环境⽣物技术上起的主要作⽤为()()()⼆.判断1、啤酒酿造时酵母扩培过程中必须防⽌霉菌和细菌的污染()2、柠檬酸⽣产中⼤多使⽤⿊曲霉,这是因为该菌种产酸率⾼且能利⽤多样化炭源()3、⼯业上发酵法⽣产酶制剂要求酶是外泻型的,从⽽可以通过盐析,超滤等⽅法由上清夜中制趣酶()4、⼟壤中的细菌主要是异养型种类,⾃养型较少,细菌适宜在潮湿的⼟壤中⽣长,⼤部分许军的最适酸碱度接近中性()5、现代发酵是⼀种纯种发酵,在发酵环境中只允许⼀种微⽣物存在,其它微⽣物称为杂菌()三.单选1、在啤酒发酵罐中,酵母细胞进⾏()增殖发酵增殖和发酵有性繁殖2、淀粉是发酵⼯业的主要原料,()能将其转化为有⽤的产物卡式酵母钝齿帮杆菌酿酒酵母⿊曲霉3、耐⾼渗酵母可⽤于发酵⽣产()抗⽣素氨基酸⽢油有机酸四.名词解释深层培养增殖培养基诱变原⽣质体融合琼脂块法渗漏缺陷型五.问题试回答从⾃然界中筛选⼯业微⽣物菌种的主要步骤,每⼀步的主要步骤,每⼀步的理由及注意点(举例说明)1996年硕⼠学位研究⽣⼊学考试试题没有第⼀页三.单选1、细菌细胞膜的膜蛋⽩不具有()活性渗透酶溶菌酶呼吸酶 ATP合成酶2、放线菌不能通过形成()⽽进⾏繁殖分⽣孢⼦⼦囊孢⼦包囊孢⼦横隔孢⼦3、⼤部分霉菌细胞壁的主要组分是()⼏丁质纤维素肽聚糖葡聚糖4霉菌的有性孢⼦不包括()卵孢⼦接合孢⼦担孢⼦⼦囊孢⼦5、Sacchromyces cerevisiae 是通过()的⽅式进⾏⽆性繁殖的裂殖芽殖芽裂产⽣分⽣孢⼦6、伊红-美兰培养基属于()加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基本培养基鉴别培养基7、青霉素是通过()⽽杀死⾦黄⾊葡萄球菌等细菌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影响细胞膜的功能⼲扰蛋⽩质的合成阻碍核酸的合成8、在诱变育种⼯作中,诱变处理的作⽤是()引起定向变异提⾼⽬的物产量汰弱留强增加选择机会四、名词解释天然培养基甲基红反应厌氧呼吸碱基对置换原⽣质体融合基因⼯程冷冻⼲燥保藏法五.问题1、简述平⽫菌落计数法操作过程2、什么是微⽣物之间的共⽣拮抗寄⽣互⽣关系,请各举⼀例第⼆部分⼀.填空1.炭源是微⽣物培养基或发酵原料中很重要的组分,根据微⽣物及培养⽬的的不同,炭源可以不同,如⾕氨酸棒杆菌在⼯业发酵⽣产⾕氨酸时炭源可以是()()();⽶曲霉在⽣产酱油时炭源可以是()();脂肪酶菌种筛选时可以⽤()作为炭源;氧化亚铁硫杆菌进⾏细菌冶⾦时可以以()为炭源2.微⽣物的典型的⽣长曲线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发酵工程原理及技术 考研试题样卷 参考价值大
![发酵工程原理及技术 考研试题样卷 参考价值大](https://img.taocdn.com/s3/m/706f7d64ba0d4a7303763a16.png)
h :比生长速率( −1)
生长无关联型(第二,三类型)产物的形成速度与生长无关,只与细胞积累量有关。如,抗生
素。(1 分)
dP dt
=
X
QP
=
dP Xdt
=
(2 分)
上述分批发酵类型可以分析:如果生产的产品是生长关联型(如菌体与初级代谢产物),则宜采
20L 以下时,物理密封密封设施、实验室设计和实验注意事项组成(1 分)。密封程度分为 P1、P2、 P3 和 P4 级,数字越大,密封水平越高(1 分)。
3,错流过滤 错流过滤是一种新的过滤方式与常规过滤的区别在于它的固体悬浮液流动方向与过滤介质平
行,而常规过滤则是垂直的,因此,能连续清除过滤介质表面的滞留物,使滤饼不能形成,所以整 个过滤中能保持较高的滤速。
N = = 单位体积液体所受外力 P0 / V P 单位体积液体的惯性力 ma / V ND,V D3
?(2分)
P0
P0
V
ND 4
(2分)
m V
=
,a
=
2 r
,a
N 2D2 D
ma V
N 2D
(2分)
N = = P0 / ND 4
P0
P
N 2 D
N 3 D5
(2分)
3,请问下图中的管道连接方式有何不合理之处,为什么?请画出正确的连接方式
样卷 2 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30 分)
1,酒精发酵罐的冷却装置有 罐顶喷水淋于罐外壁表面进行膜状冷却 、
蛇管和罐外壁喷洒联合冷却 和 罐外列管式喷琳冷却 三种类型。
2,发酵罐上常用的轴封有 填料函式轴封 和 端面式(机械)轴封
发酵工艺原理复习题答案
![发酵工艺原理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d9197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5.png)
发酵工艺原理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生长的四个阶段中,哪一个阶段的微生物代谢产物产量最高?A. 调整期B. 对数生长期C. 稳定期D. 衰减期答案:C2. 在发酵过程中,以下哪种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A. 碳源B. 氮源C. 无机盐D. 所有选项答案:D3. 下列哪种发酵罐设计最适合于大规模工业生产?A. 实验室规模的发酵罐B. 搅拌式发酵罐C. 气升式发酵罐D. 固定床发酵罐答案:B二、填空题1.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______是影响发酵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答案:代谢途径2. 在发酵过程中,通过控制______和______可以优化微生物的生长环境。
答案:温度、pH值3. 发酵工业中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三、简答题1. 描述发酵过程中的氧气供应对微生物生长和产物形成的影响。
答案:氧气供应对微生物生长和产物形成至关重要。
在好氧发酵中,充足的氧气供应可以促进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增强能量产生,从而支持微生物的快速生长和代谢产物的合成。
而在厌氧发酵中,氧气的存在可能会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影响产物的形成。
2. 阐述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的重要性及其对微生物生长和产物形成的影响。
答案:温度控制是发酵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微生物的酶活性,从而加速代谢过程,提高产物的产量和质量。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酶活性下降,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率,甚至导致细胞死亡,从而影响发酵效率和产物的产量。
四、计算题1. 假设一个发酵罐的体积为100升,初始pH值为6.0,通过添加1升pH为12.0的NaOH溶液后,求发酵罐内混合溶液的最终pH值。
答案:首先计算NaOH溶液的摩尔浓度,然后根据pH值计算H+离子浓度,最后应用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计算最终pH值。
假设NaOH 完全离解,其摩尔浓度为0.1M。
混合溶液的H+离子浓度为10^(-6.09) M,最终pH值为6.09。
发酵工程试卷及答案
![发酵工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7ca91776c66137ee0619a2.png)
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葡萄糖效应:1942年Monod在研究大肠杆菌利用混合碳源生长时,发现葡萄糖会抑制其它碳源的利用,例如大肠杆菌在含乳糖和葡萄糖的培养基中,优先利用葡萄糖,并只有当葡萄糖耗尽后才开始利用乳糖,这就形成了在两个对数生长期中间的第二个生长停滞期,即出现了“二次生长现象”,用山梨醇或乙酸代替乳糖,也有类似的结果。
2、次级代谢: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提物质,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的过程,产物即为次级代谢产物。
如抗生素、毒素、激素、色素等。
3、组成酶:在正常培养条件下,不管有无诱导物,能合成的酶。
如参与新陈代谢和生长繁殖的酶类。
4、微囊化:是固定化的一种,通常用一层亲水性的半透膜将酶、辅酶、蛋白质或细胞包围在微珠状的微囊内,实现固定化的目的。
5、抗生素:是生物在其生产活动过程中所产生,并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性地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有机物。
6、实罐灭菌:将培养基置于发酵罐中用蒸汽加热,达到预定灭菌温度后,维持一定时间,再冷却到发酵温度,然后接种发酵,这叫做实罐灭菌,又称分批灭菌。
7、单细胞蛋白:主要指酵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蛋白质资源。
是具有应用前景的蛋白质新资源之一。
8、协同反馈抑制:指分支代谢途径中的几个末端产物同时过量时才能抑制共同途径中的第一个酶抑制反馈调节方式。
例如多粘芽孢杆菌在合成天门冬氨酸族氨基酸时,天门冬氨酸激酶受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协同反馈抑制。
如果仅是苏氨酸或赖氨酸过量,并不能引起抑制作用。
9、固体发酵:是利用各种植物性原料,按生产的要求和菌种的特性进行适当的配比,经过灭菌接入预先培养好的菌种,在曲室或发酵池进行发酵。
10、恒化培养保持培养液的流速不变,使培养罐内的营养物质浓度基本恒定,并使微生物始终在低于其最高生长速度的条件下进行繁殖,这种连续培养方式称为恒化培养。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计20分)1、按操作方式的不同,可将发酵分成三种主要类型,有分批发酵、连续发酵和半连续发酵。
发酵工程试题与答案
![发酵工程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432a5d783e0912a2162aa6.png)
1.名词解释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特定性状和功能,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物质或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是将传统发酵于现代的DNA重组、细胞融合、分子修饰和改造等新技术集合并发展起来的发酵技术。
种子扩大培养: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最终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
这些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
同步培养:指使细胞的分裂周期为同步的培养方法。
同步化方法的原理是在使所有细胞都处于大体相同的分裂周期的处理后,才使增殖同时开始进行。
摄氧率:摄氧率即单位体积培养液每小时消耗的氧量基因重组:是由于不同DNA链的断裂和连接而产生DNA片段的交换和重新组合,形成新DNA分子的过程基因的直接进化:在分子水平上,对目标基因直接处理,然后通过高通量的筛选方法,提高目标蛋白的性能。
絮凝: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下,溶液中的较小胶粒聚合形成较大絮凝团的过程。
分批发酵:在发酵中,营养物和菌种一次加入进行培养,直到结束放出,中间除了空气进入和尾气排出外,与外部没有物料交换。
补料发酵:又称半连续发酵,是指在微生物分批发酵中,以某种方式向培养系统不加一定物料的培养技术。
搅拌热:在机械搅拌通气发酵罐中,由于机械搅拌带动发酵液作机械运动,造成液体之间,液体与搅拌器等设备之间的摩擦,产生可观的热量。
搅拌热与搅拌轴功率有关。
分批培养:简单的过程,培养基中接入菌种以后,没有物料的加入和取出,除了空气的通入和排气。
整个过程中菌的浓度、营养成分的浓度和产物浓度等参数都随时间变化。
2.简答题1.工业化菌种要求A能够利用廉价的原料,简单的培养基,大量高效地合成产物B有关合成产物的途径尽可能地简单,或者说菌种改造的可操作性要强C. 遗传性能要相对稳定D. 不易感染它种微生物或噬菌体E. 产生菌及其产物的毒性必须考虑(在分类学上最好与致病菌无关)F. 生产特性要符合工艺要求2.什么是半连续培养?优缺点答:在补料分批培养的基础上间歇放掉部分发酵液(带放)称为半连续培养。
发酵工程试卷及答案重要
![发酵工程试卷及答案重要](https://img.taocdn.com/s3/m/d2db7e491ed9ad51f11df218.png)
第五章微生物与发酵工程测试卷选择题1.控制细菌的抗药性、固氮、抗生素生成等性状的基因位于()A. 核区B.线粒体C.质粒D.核糖体2.通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是() A.菌落 B.细菌形态 C.细菌体积 D.细菌结构3.细菌、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 A.单细胞 B.无核膜 C.二分裂生殖 D.对抗生素敏感4.要从多种细菌中分离某种细菌,培养基要用( ) A.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 B.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 C.固体培养基口液体培养基5.甲基营养细菌可以利用的碳源是( ) A.CO2 B.NaHCO3C.甲醇 D.葡萄糖6.下列与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异常旺盛无关的原因是( ) A.表面积与体积比大 B.表面积大 C.对物质的转化利用快 D.数量多7.下列微生物的产物中没有菌种特异性的一组是() A.氨基酸、核苷酸、多糖、毒素、激素 B.核苷酸、维生素、多糖、脂类、氨基酸 C.多糖、脂类、维生素、抗生素、氨基酸 D.氨基酸、多糖、维生素、色素、抗生素8.可用于观察细菌运动的培养基是( ) A.固体培养基B.半固体培养基 C.液体培养基 D.天然培养基9.研究微生物的生长是以群体为单位的,这项研究不包括( ) A.菌落的生长 B.繁殖 C.群体细胞数增加 D.个体的体积增大10.作为生产用和科研材料用的菌种,常选( ) A.稳定期 B.衰亡期 C.对数期 D.调整期11.任何情况下都能成为大肠杆菌半乳糖苷酶合成的原因是( ) A.乳糖的存在B.阻抑物构像复原 C.操纵基因突变 D.启动子突变12.在微生物生长的过程中,细胞形态最多和数目最多的时期是( )A.对数期、稳定期B.衰亡期、稳定期C.稳定期、衰亡期D.衰亡期、对数期13.环境中氧含量的状况,对不同代谢类型的微生物群体的生长具有不同的影响,下列菌中无明显影响的是( ) A.酵母菌 B.产甲烷杆菌 C.破伤风杆菌 D.乳酸菌14.微生物群体生长状况的测定方法可以是( ) ①测定样品的细胞数目 ②测定次级代谢产物的总含量 ③测定培养基中细菌的体积 ④测定样品的细胞重量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15.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属于( ) A.神经调节 B.激素调节 C.酶的调节 D.基因调节16.在细菌培养中,所制备的斜面培养基形成的斜面的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的() A.l/5 B.2/3 C.1/4 D.1/217.在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中,具有如下步骤,其正确顺序为() ①溶化②调pH ③加棉塞④包扎⑤培养基的分装⑥称量 A.①②⑥⑤③④ B.⑥①②⑤③④ C.⑥①②⑤④③ D.①②⑤④⑥③18.通过影响微生物膜的稳定性,从而影响营养物质吸收的因素是( )A.温度B. pHC.氧含量 D.前三者的共同作用19.在实际生产中,对数期的长短取决于( ) ①培养罐的大小②接种量的大小③培养基的多少④代谢产物合成的多少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③20.发酵是利用微生物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一种生产方式,通常说的乳酸发酵属于( ) A.固体发酵 B.氨基酸发酵 C.液体发酵 D.需氧发酵21.圆褐固氮菌可利用的氮源是( ) A.氨 B.分子氮 C.尿素 D.蛋白陈22.多数真菌的最适pH出为( ) A.5.0~6.0 B. 6.0~7.0 C.4.0~5.0 D. 3.0~4.023.关于放线菌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属于多细胞原核生物 B.一般由分枝状的菌丝构成C.基内菌丝与吸收营养有关D.气生菌丝与孢子生殖有关24.关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初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 B.次级代谢产物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 C.次级代谢产物在代谢调节下产生 D.初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无需代谢调节25.常用的酸味添加剂是( ) A.谷氨酸 B.柠檬酸 C.肌苷酸 D.高果糖浆26.单细胞蛋白是通过下列何种方法获得的( )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C.发酵工程 D.酶工程27.某药厂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没有谷氨酸而产生乳酸及琥珀酸,其原因是( ) A.温度控制不适 B.通气量过多 C. pH呈酸性 D.溶氧不足28.生物素含量较多的是( ) A.牛乳 B.大豆 C.蔬菜 D.玉米29.下列可用于生产谷氨酸的菌种是( ) A.谷氨酸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B.链球菌、大肠杆菌 C.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 D.大肠杆菌、乳酸菌30.发酵过程中,不会直接引起pH变化的是( ) A.营养物质的消耗 B.微生物呼出的CO2 C.微生物细胞数目的增加 D.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31.能为发酵工程提供菌种的是( ) A.植物体细胞杂交 B.目的基因转移C.动物细胞融合D.聚乙二醇处理大肠杆菌32.根据酶在生物体内存在的部位,可分为胞内酶和胞外酶,下列酶中属于胞外酶的是()A.呼吸酶B.光合酶 C.解旋酶 D.消化酶33.下列用来治疗血栓病的酶是( ) A.溶菌酶 B.尿激酶 C.溶纤维蛋白酶原 D.血红蛋白酶34.与血糖快速测试仪原理相同的酶的应用是( ) A.多酚氧化酶传感器 B.嫩肉粉 C.氨苄青霉素的生产 D.尿糖试纸35.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需应用的生物工程的组合是( ) ①基因工程②细胞工程③发酵工程④酶工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6.有关酶的固定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离后的酶加填充剂 B.分离纯化后的酶加稳定剂构成 C.分离后的酶包埋在明胶中 D.固定化酶的形状单一37.关于灭菌和消毒的不正确的理解是( ) 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相同的 C.接种环用烧的法灭菌 D.常用灭菌方法有加热法、过滤法、紫外线法、化学药品法38.构成流感病毒的结构是( )A.荚膜、衣壳、核酸B.鞭毛、核酸、衣壳C.囊膜、鞭毛、核酸D.囊膜、衣壳、核酸39.下图是表示温度对微生物的生长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40.酵母菌培养液常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但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反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原因是( ) A.碳源供应太充足 B.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 C.改变了酵母菌的出值 D.葡萄糖不是酵母菌的原料非选择题41.人们为了尽快地除去衣服上的污垢油渍,常常使用洗衣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洗去衣服上的奶渍,常使用加酶洗衣粉,这是哪种酶? 。
发酵工程试卷及答案
![发酵工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405e7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8.png)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C ꢀ)A 发酵工程产品主要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酶和菌体本身B 可以通过人工诱变选育新菌株C 培养基、发酵设备和菌种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D环境条件的变化既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又影响菌体代谢产物的形成2.当培养基pH发生变化时,应该(Cꢀ)B 加碱C 加缓冲液D 加无机盐A 加酸3. 甘油生物合成主要由下列哪种物质引起(D ꢀ)A 尿素B 硫酸铵C 酶D 亚硫酸盐4.对谷氨酸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D ꢀ)A 菌体是异养厌氧型微生物ꢀB生物素对谷氨酸生成无影响C 谷氨酸的形成与搅拌速度无关D产物可用离子交换法提取5.为使淀粉和纤维素进行代谢而提供能量,(B ꢀ)A 它们必须第一步变成脂肪分子B它们的葡萄糖单位必须被释放C 环境中必须有游离氧存在D遗传密码必须起促进作用6.关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 初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B 次级代谢产物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C 初级代谢产物在代谢调节下产生D 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无需代谢调节7.在发酵中有关氧的利用正确的是(B ꢀ)A 微生物可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B微生物只能利用发酵液中溶解氧C 温度升高,发酵液中溶解氧增多ꢀD机械搅拌与溶氧浓度无关8.某药厂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没有谷氨酸而产生乳酸及琥珀酸,其原因可能是(B )A 温度控制不适B 通气量过多ꢀC pH呈酸性D 溶氧不足9.下列可用于生产谷氨酸的菌种是(Cꢀ)A 谷氨酸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B 链球菌、大肠杆菌C 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D 大肠杆菌、乳酸菌10.酵母菌培养液中常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但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反而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原因是(B)A.碳源供应太充足B.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C.改变了酵母菌的pH值D.葡萄糖不是酵母菌的原料二、判断正误(共15小题,每题1分,共计15分)1、在微生物杀虫剂中,引用最广泛的是苏云金芽孢杆菌,他用来毒杀鳞翅目和双翅目的害虫。
发酵工程试卷及答案
![发酵工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1d3d57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49.png)
发酵工程试卷及答案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葡萄糖效应:1942年Monod在讨论大肠杆菌利用混合碳源生长时,发觉葡萄糖会抑制其它碳源的利用,例如大肠杆菌在含乳糖和葡萄糖的培育基中,优先利用葡萄糖,并只有当葡萄糖耗尽后才开头利用乳糖,这就形成了在两个对数生长期中间的第二个生长停滞期,即消失了“二次生长现象”,用山梨醇或乙酸代替乳糖,也有类似的结果。
2、次级代谢:微生物在肯定的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提物质,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的过程,产物即为次级代谢产物。
如抗生素、毒素、激素、色素等。
3、组成酶:在正常培育条件下,不管有无诱导物,能合成的酶。
如参加新陈代谢和生长繁殖的酶类。
4、微囊化:是固定化的一种,通常用一层亲水性的半透膜将酶、辅酶、蛋白质或细胞包围在微珠状的微囊内,实现固定化的目的。
5、抗生素:是生物在其生产活动过程中所产生,并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性地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有机物。
6、实罐灭菌:将培育基置于发酵罐中用蒸汽加热,达到预定灭菌温度后,维持肯定时间,再冷却到发酵温度,然后接种发酵,这叫做实罐灭菌,又称分批灭菌。
7、单细胞蛋白:主要指酵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蛋白质资源。
是具有应用前景的蛋白质新资源之一。
8、协同反馈抑制:指分支代谢途径中的几个末端产物同时过量时才能抑制共同途径中的第一个酶抑制反馈调整方式。
例如多粘芽孢杆菌在合成天门冬氨酸族氨基酸时,天门冬氨酸激酶受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协同反馈抑制。
假如仅是苏氨酸或赖氨酸过量,并不能引起抑制作用。
9、固体发酵:是利用各种植物性原料,按生产的要求和菌种的特性进行适当的配比,经过灭菌接入预先培育好的菌种,在曲室或发酵池进行发酵。
10、恒化培育保持培育液的流速不变,使培育罐内的养分物质浓度基本恒定,并使微生物始终在低于其最高生长速度的条件下进行繁殖,这种连续培育方式称为恒化培育。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计20分)1、按操作方式的不同,可将发酵分成三种主要类型,有分批发酵、连续发酵和半连续发酵。
江南大学发酵工程原理及技术考试样卷1
![江南大学发酵工程原理及技术考试样卷1](https://img.taocdn.com/s3/m/a72d33f51ed9ad51f01df2aa.png)
样卷1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工业上的发酵产品分为菌体、代谢产物、微生物酶和生物转化产品四个类别。
2,从本质上来说,微生物代谢是通过酶量调节和酶活性调节两种方式来进行调节的。
3,根据对氧需求的不同可将发酵分为通风发酵和厌氧发酵两种类型。
4,根据产物合成途径,我们可将次级代谢分为与糖代谢有关的类型、与脂肪酸代谢有关的类型、与萜烯和甾体化合物有关的类型、与TCA环有关的类型和与氨基酸代谢有关的类型五种类型。
5,卡尔文循环由羧化、还原和再生三个阶段(部分)组成。
6,发酵厂用于原料除杂的方法有筛选、风选和磁力除铁。
7,种子的制备可分为实验室种子制备和车间种子制备两个阶段。
8,空气除菌的方法有加热、静电、射线和介质过滤。
10,常用的连续灭菌工艺有喷射加热、薄板换热器和喷淋冷却。
11,氢化酶是氢细菌进行无机化能营养方式生长的关键酶,在多数氢细菌中有两种氢化酶,它们是颗粒状氢化酶和可溶性氢化酶。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发酵工程应用微生物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学原理,利用微生物等生物细胞进行酶促转化,将原料转化成产品或提供社会性服务的一门科学。
2,无菌空气发酵工业应用的“无菌空气”是指通过除菌处理使空气中含菌量降低在一个极低的百分数,从而能控制发酵污染至极小机会。
此种空气称为“无菌空气”。
3,种子的扩大培养是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在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放大培养而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
这些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
4,酶合成的阻遏某些酶在微生物生长时可正常地产生,但当生化途径的终产物浓度增加时或向生长培养基加入这种终产物时,酶的合成就被阻遏。
这种低分子量的终产物(辅阻遏物)被认为是同胞内由调节基因编码的蛋白质(阻遏蛋白)结合,产生一种阻遏物,该阻遏物“关闭”对酶编码的结构基因。
这样的酶称为可受阻遏的酶。
阻遏酶合成的物质称为阻遏物。
发酵工程试卷及答案.
![发酵工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2cd33add36a32d737581ab.png)
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葡萄糖效应:1942年Monod在研究大肠杆菌利用混合碳源生长时,发现葡萄糖会抑制其它碳源的利用,例如大肠杆菌在含乳糖和葡萄糖的培养基中,优先利用葡萄糖,并只有当葡萄糖耗尽后才开始利用乳糖,这就形成了在两个对数生长期中间的第二个生长停滞期,即出现了“二次生长现象”,用山梨醇或乙酸代替乳糖,也有类似的结果。
2、次级代谢: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提物质,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的过程,产物即为次级代谢产物。
如抗生素、毒素、激素、色素等。
3、组成酶:在正常培养条件下,不管有无诱导物,能合成的酶。
如参与新陈代谢和生长繁殖的酶类。
4、微囊化:是固定化的一种,通常用一层亲水性的半透膜将酶、辅酶、蛋白质或细胞包围在微珠状的微囊内,实现固定化的目的。
5、抗生素:是生物在其生产活动过程中所产生,并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性地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有机物。
6、实罐灭菌:将培养基置于发酵罐中用蒸汽加热,达到预定灭菌温度后,维持一定时间,再冷却到发酵温度,然后接种发酵,这叫做实罐灭菌,又称分批灭菌。
7、单细胞蛋白:主要指酵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蛋白质资源。
是具有应用前景的蛋白质新资源之一。
8、协同反馈抑制:指分支代谢途径中的几个末端产物同时过量时才能抑制共同途径中的第一个酶抑制反馈调节方式。
例如多粘芽孢杆菌在合成天门冬氨酸族氨基酸时,天门冬氨酸激酶受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协同反馈抑制。
如果仅是苏氨酸或赖氨酸过量,并不能引起抑制作用。
9、固体发酵:是利用各种植物性原料,按生产的要求和菌种的特性进行适当的配比,经过灭菌接入预先培养好的菌种,在曲室或发酵池进行发酵。
10、恒化培养保持培养液的流速不变,使培养罐内的营养物质浓度基本恒定,并使微生物始终在低于其最高生长速度的条件下进行繁殖,这种连续培养方式称为恒化培养。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计20分)1、按操作方式的不同,可将发酵分成三种主要类型,有分批发酵、连续发酵和半连续发酵。
(141228)发酵工程复习参考题及答案
![(141228)发酵工程复习参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9cd8f7bcd126fff7050bed.png)
《发酵工程工艺原理》复习思考题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初级代谢产物?什么是次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主要有哪些种类?初级代谢:指微生物的生长、分化和繁殖所必需的代谢活动而言的。
初级代谢过程所生成的产物就是初级代谢产物。
次级代谢:是指非微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须的代谢活动而言,也就是说这种代谢对微生物的生长、分化和繁殖关系不大,生理功能也不十分清楚,但可能对微生物的生存有一定价值。
次级代谢过程所生成的产物就是次级代谢产物。
通常在细胞生成的后期形成。
次级代谢产物有抗生素、生物碱、色素和毒素等。
2.典型的发酵过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发酵产物包含哪几类?发酵过程组成:(1)菌种活化与扩大培养;(2)发酵与酿造原料前处理及培养基制备;(3)发酵与酿造操作方式;(4)产物分离、提取与后加工。
发酵产物:(1)菌体或菌体部分成分;(2)初级代谢产物如醇、酸、糖、蛋白质等;(3)次级代谢产物如抗生素、色素等第二章复习思考题1.发酵工业用菌种应具备哪些特点?(1)能在廉价原料制成的培养基上迅速生长,并能高产和稳产所需的代谢产物。
(2)可在易于控制的培养条件下迅速生长和发酵,且所需的酶活性高。
(3)生长速度和反应速度快,发酵周期短。
(4)副产物尽量少,便于提纯,以保证产品纯度。
(5)菌种不易变异退化,以保证发酵生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6)对于用作食品添加剂的发酵产品以及进行食品发酵,其生产所用菌种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2.什么叫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诱变育种的实质是什么?(1)自然状况下发生的突变称为自然突变或自发突变;人为地用物力或化学因素诱发的突变叫诱发突变。
(2)用各种物理、化学的因素人工诱变基因突变进行的筛选。
3.突变分为哪两种类型,举例说明。
(1)点突变:碱基对置换和移码;(2)染色体畸变:在染色体上发生大的变化,如断裂、重复、缺失、易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化等结构变化。
4.何为转化、转导、DNA体外重组技术?举例说明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
![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bb807c0740be1e640e9a3c.png)
发酵工程一、名词解释1、分批发酵:在发酵中,营养物和菌种一次加入进行培养,直到结束放出,中间除了空气进入和尾气排出外,与外部没有物料交换。
2、补料分批发酵:又称半连续发酵,是指在微生物分批发酵中,以某种方式向培养系统不加一定物料的培养技术。
3、絮凝: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下,溶液中的较小胶粒聚合形成较大絮凝团的过程。
二、填空1、生物发酵工艺多种多样,但基本上包括菌种制备、种子培养、发酵和提取精制等下游处理几个过程。
2、根据过滤介质截留的物质颗粒大小的不同,过滤可分为粗滤、微滤、超滤和反渗透四大类。
3、微生物的育种方法主要有三类:诱变法,细胞融合法,基因工程法。
4、发酵培养基主要由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组成。
5、青霉素发酵生产中,发酵后的处理包括:过滤、提炼,脱色,结晶。
6、利用专门的灭菌设备进行连续灭菌称为连消,用高压蒸汽进行空罐灭菌称为空消。
7、可用于生产酶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酵母菌。
常用的发酵液的预处理方法有酸化、加热、加絮凝剂。
8、根据搅拌方式的不同,好氧发酵设备可分为机械搅拌式发酵罐和通风搅拌式发酵罐两种。
9、依据培养基在生产中的用途,可将其分成孢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三种。
10、现代发酵工程不仅包括菌体生产和代谢产物的发酵生产,还包括微生物机能的利用。
11、发酵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菌种的选育、发酵条件的优化与控制、反应器的设计及产物的分离、提取与精制。
12、发酵类型有微生物菌体的发酵、微生物酶的发酵、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发酵、微生物转化发酵、生物工程细胞的发酵。
13、发酵工业生产上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
14、当前发酵工业所用的菌种总趋势是从野生菌转向变异菌,从自然选育转向代谢调控育种,从诱发基因突变转向基因重组的定向育种。
15、根据操作方式的不同,液体深层发酵主要有分批发酵、连续发酵、补料分批发酵。
16、分批发酵全过程包括空罐灭菌、加入灭过菌的培养基、接种、发酵过程、放罐和洗罐,所需的时间总和为一个发酵周期。
发酵工艺原理试题和答案.docx
![发酵工艺原理试题和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90e7dbaebe1e650e53ea99d1.png)
发酵工艺原理试题姓名 _______ 部门 _____________岗位 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 分)1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大肠杆菌以复制方式进行繁殖,其拟核是一个环状DNA 分子B 、 在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上,大肠杆菌首先利用乳糖作碳源C 、用大肠杆菌工程菌生产干扰素时,应及时添加核酸等生长因子D 、处于对数期的大肠杆菌,常作为生产用的菌种和科研的材料4、发酵工程的第一个重要工作是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获得 纯种的方法不包括:()A. 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 B •根据微生物缺乏生长因子的种类,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生长因子 C. 利用高温高压消灭不需要的杂菌D. 根据微生物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抗生素 5、下面关于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判断,正确的是()A. 微生物群体生长繁殖速度最快的温度B. 发酵的最适温度C. 积累某一代谢产物的最适温度D. 无法判断6、发酵法生产酵母菌时,正确的措施是A 、密闭隔绝空气 BC 、在稳定期获得菌种2、酵母菌培养过程中的生长曲线如图所示: 其中适于产生次级代谢产物的时期是 A 、 a B 、 b C 、 c D 、 da 、b 、c 、d 分别表示不同的生长时期, 3、下列对根瘤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根瘤菌在植物根外也能固氮 )B 根瘤菌离开植物根系不能存活D 大豆植株生长所需的氮都来自根瘤菌( )、用萃取、离子交换获得产品 D 、使菌体生长长期处于稳定期7.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成分 蛋白胨 葡萄糖 K 2HPO4伊红 美蓝 蒸馏水含量:10g10g2g0.4g0.065g 1000mLA 、 从化学成分看该培养基属于合成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B 、 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蛋白胨C 、 该培养基缺少能提供生长因子的物质D 、 该培养基PH 调好后就可以接种菌A •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 B. 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 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学”D •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 9.属于细菌细胞特殊结构的为()A. 荚膜 B 、细胞壁 C 、细胞膜 D 、核质体10•下列关于几种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繁殖的描述,正确的是A .根瘤菌通过生物固氮,制造了含氮养料和含碳有机物B •接种到培养基上的青霉菌,进入对数期能大量积累青霉素C •培养液中溶解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途径D •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都能检测到32P11•下列关于通过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学”A •发酵时需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否则会积累乳酸 学”B. 发酵时常采用的培养基为液体天然培养基 ””C. 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可直接用于生产学”D •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时,补充营养物可提高谷氨酸产量””12.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
发酵工程_题库及答案
![发酵工程_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a2210055270722192ef7ba.png)
发酵工程部分题库及答案1、举出几例微生物大规模表达的产品, 及其产生菌的特点?A.蛋白酶表达产物一般分泌至胞外,能利用廉价的氮源,生长温度较高,生长速度快,纯化、分离及分析快速;安全性高,得到FDA的批准的菌种。
B.单细胞蛋白生长迅速,营养要求不高,易培养,能利用廉价的培养基或生产废物。
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产量高,质量好。
安全性高,得到FDA的批准的菌种。
C. 不饱和脂肪酸生长温度较低,安全性高,能利用廉价的碳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D.抗生素生产性能稳定,产量高,不产色素,,能利用廉价原料F. 氨基酸代谢途径比较清楚,代谢途径比较简单2、工业化菌种的要求?A能够利用廉价的原料,简单的培养基,大量高效地合成产物B有关合成产物的途径尽可能地简单,或者说菌种改造的可操作性要强C. 遗传性能要相对稳定D. 不易感染它种微生物或噬菌体E. 产生菌及其产物的毒性必须考虑(在分类学上最好与致病菌无关)F. 生产特性要符合工艺要求4、讨论:微生物(包括动、植物)可以生产我们所需的一切产品,但是涉及到工业化生产,对于某一种特定的产品,为何只有特定的微生物才具有大量表达的潜力?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微生物细胞对遗传信息作选择性的表达,实现代谢的自动调节。
代谢的协调能保证在任何特定时刻、特定的细胞空间,只合成必要的酶系(参与代谢的多种酶)和刚够用的酶量。
一旦特定物质的合成达到足够的量,与这些物质合成有关的酶就不再合成了。
并且,已合成的酶的活力受到许多调节机制的控制,以确保新陈代谢全面协调,、为细胞的经济运行提供保证。
因此,细胞固有的生产关系支持细胞自身的增殖(生产细胞),不支持(人的)目的产物的过量生产(生产特定的初级代谢产物)。
而工业化生产要求特定表达某种或某类物质,只有正常代谢被打破,代谢协调失常的微生物才能达到要求5、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样品的采取→预处理→培养→菌落的选择→初筛→复筛→性能的鉴定→菌种保藏6、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培养?自然界中目的微生物含量很少,非目的微生物种类繁多,进行富集培养,使目的微生物在最适的环境下迅速地生长繁殖,数量增加,由原来自然条件下的劣势种变成人工环境下的优势种,使筛选变得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样卷1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工业上的发酵产品分为菌体、代谢产物、微生物酶和生物转化产品四个类别。
2,从本质上来说,微生物代谢是通过酶量调节和酶活性调节两种方式来进行调节的。
3,根据对氧需求的不同可将发酵分为通风发酵和厌氧发酵两种类型。
4,根据产物合成途径,我们可将次级代谢分为与糖代谢有关的类型、与脂肪酸代谢有关的类型、与萜烯和甾体化合物有关的类型、与TCA环有关的类型和与氨基酸代谢有关的类型五种类型。
5,卡尔文循环由羧化、还原和再生三个阶段(部分)组成。
6,发酵厂用于原料除杂的方法有筛选、风选和磁力除铁。
7,种子的制备可分为实验室种子制备和车间种子制备两个阶段。
8,空气除菌的方法有加热、静电、射线和介质过滤。
10,常用的连续灭菌工艺有喷射加热、薄板换热器和喷淋冷却。
11,氢化酶是氢细菌进行无机化能营养方式生长的关键酶,在多数氢细菌中有两种氢化酶,它们是颗粒状氢化酶和可溶性氢化酶。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发酵工程
应用微生物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学原理,利用微生物等生物细胞进行酶促转化,将原料转化成产品或提供社会性服务的一门科学。
2,无菌空气
发酵工业应用的“无菌空气”是指通过除菌处理使空气中含菌量降低在一个极低的百分数,从而能控制发酵污染至极小机会。
此种空气称为“无菌空气”。
3,种子的扩大培养
是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在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放大培养而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
这些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
4,酶合成的阻遏
某些酶在微生物生长时可正常地产生,但当生化途径的终产物浓度增加时或向生长培养基加入这种终产物时,酶的合成就被阻遏。
这种低分子量的终产物(辅阻遏物)被认为是同胞内由调节基因编码的蛋白质(阻遏蛋白)结合,产生一种阻遏物,该阻遏物“关闭”对酶编码的结构基因。
这样的酶称为可受阻遏的酶。
阻遏酶合成的物质称为阻遏物。
根据阻遏物的不同,可将阻遏分成两类:
(1)终点产物反馈阻遏(feed-back repression) :阻遏物是被阻遏生成的酶(或酶系)所催化生成的终点产物。
(2)分解代谢物阻遏(catabolic repression):阻遏物是被阻遏生成的酶(或酶系)分解代谢的产物。
5,微生物热阻
是指微生物在某一特定条件(主要是温度和加热方式)下的致死时间。
相对热阻是指某一微生物在某条件下的致死时间与另一微生物在相同条件下的致死时间的比值。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请简述防止菌种衰退(退化)措施。
控制传代次数
选择合适的培养条件
选择合适的保藏方法
菌种稳定性检查
分离复壮
2,微生物代谢调节的方式有哪些。
细胞透性的调节,代谢途径区域化,代谢流向的调控和代谢速度的调控
3,淀粉酶法液化的工艺有哪几种及各自的优缺点。
间歇(升温)液化法
优点:此方法简便
缺点:效果较差,能耗大,原料利用率低,过滤性能差。
半连续(高温)液化法(喷淋连续进出料液化法)
优点:设备和操作简单,效果比间歇液化好。
缺点:不安全,蒸汽耗量大,温度无法达到最佳温度,液化效果差,糖液过滤性能也差。
连续(喷射)液化法
优点:设备小,便于连续操作,原料利用率高,转化率高,蛋白质凝聚好。
缺点:但要求一定压力的蒸汽,进出料的速度要稳定。
4,简述无菌空气制备工艺中,介质过滤除菌的机理。
直接拦截、惯性撞击、扩散拦截
5,简述发酵工业发展的阶段。
天然发酵阶段(古代~1900年)
纯培养技术的建立(1905年~)
通气搅拌发酵技术的建立(1940年~)
开拓发酵原料时期(1960年~)
基因工程阶段(1979~)
四、问答、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根据微生物的热死灭动力学方程和温度对微生物热死灭常数(K )的影响,论述为什么采用高温短时间灭菌既有利于杀灭微生物又有利于减少营养物质的破坏? 实验证明,微生物营养细胞的均相热死灭动力学符合化学反应的一级反应动力学,()
1N k dt dN ⋅=-
即:
N :任一时刻的活细菌浓度(个/L )
t :时间(min )
微生物的热死灭动力学接近一级反应动力学,它的比热死灭速率常数K 与灭菌温度T 的关系可用阿累尼乌斯方程表征
A :频率因子(min -1)
ΔE :活化能(J/mol ) R :通用气体常数[J/(mol.k )]
从方程(4)可以看出:
(1)活化能ΔE 的大小对K 值有重大影响。
其它条件相同时,ΔE 越高,K 越低,热死速率越慢。
(2)不同菌的孢子的热死灭反应ΔE 可能各不相同。
K 是ΔE 和T 的函数,K 的对T 的变化率与有关,对方程(5)两边对T 取导数,得方程(6)。
由方程(6)可得出结论:反应的ΔE 越高,lnK 对T 的变化率越大,即T 的变化对K 的影响越大试验表明,细菌孢子热死灭反应的ΔE 很高,而某些有效成分热破坏反应的ΔE 较低(见下表)。
将温度提高到一定程度,会加速细菌孢子的死灭速度,缩短灭菌时间,由于有效成分的ΔE 很低,温度的提高只能稍微增大其破坏速度,但由于灭菌时间的显著缩短,有效成分的破坏反而减少。
2,论述高浓度细胞培养的目的、原理、优点、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目的
微生物液体发酵大都采用分批培养,这种培养方式的缺点是:发酵液中最终细胞浓度不高。
如果通过改进工艺技术,使发酵液中微生物细胞增殖很高的浓度,那么,高浓度的细胞将会产生高浓度的发酵产物,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发酵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基于这种目的,人们开始研究微生物高细胞浓度的培养技术。
采用高细胞浓度培养技术,发酵液中菌体浓度比分批式培养可高10倍以上。
例如用高细胞浓度连续培养技术,培养大肠杆菌HBl01(pPAKS2),可得到95g /L 的菌体。
用同样的方法培养酒精酵母可得到219g /L 的菌体。
而一般用分批法培养酵母和细菌,得到的菌体浓度仅为10g /L 左右。
原理
采用一定的工艺技术,保证微生物生长的适宜条件,延长微生物的指数增殖过程,从而得到高浓度的细胞。
优点
可大大提高发酵设备的利用率、节省能源
方法
流加培养、连续培养
()
4/RT
E e A K ∆-⋅=()
62ln T R E
dT K d ⋅∆=
存在的问题
培养基流加控制与其他条件控制、菌体分离装置的效能、菌种退化
3,某啤酒厂采用真空气流输送麦芽,每日操作6小时,共输送36吨麦芽,请计算输料管的管径。
(空气的密度为1.2kg/m 3,混合比的经验数据为:原粮装卸μ =7~14,米厂μ =4左右)
根据所输送的原料,选择混合比μ =4
根据上表,选择气流速度v 气=22
每日操作6小时,共输送36吨麦芽,则
G 物=36000/6=6000kg/h
Q 气= G 物/μρ气=6000/4×1.2=1250m 3/h 气气气气
v Q v Q D 0188.036004≈=π=0.1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