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麦芽的鉴别方法

合集下载

麦芽鉴别

麦芽鉴别

标准来源:《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出芽率取本品10g,照药材取样法(附录ⅡA),取对角两份供试品,检查出芽粒数与总粒数,计算出芽率(%)。

麦芽
Maiya
HORDEI FRUCTUS GERMINATUS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 vulgare 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

将麦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温、湿度,待幼芽长至约5mm时,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本品呈梭形,长8~12mm,直径3~4mm。

表面淡黄色,背面为外稃包围,具5脉;腹面为内稃包围。

除去内外稃后,腹面有1条纵沟;基部胚根处生出幼芽和须根,幼芽长披针状条形,长约5mm。

须根数条,纤细而弯曲。

质硬,断面白色,粉性。

气微,味微甘。

鉴定误区:
误区一:将大麦外面众多的须根当成大麦的芽;
误区二:顾名思义,麦芽是大麦的芽,而市售商品麦芽看不到麦稃外有芽,看到的只是乱蓬蓬的一堆须根,所以就错误的将麦稃外没有芽的麦芽判定为不符合药典规定。

药典规定麦芽的芽长约5mm是在剥去麦稃之后测量的,是从大麦基部开始算的。

一般大麦的长度是8-12mm,发芽后如果麦稃不破裂麦芽将会从大麦的顶端长出,而5mm左右的麦芽只有大麦长度的一半左右,在麦芽生产过程中,大麦的芽尚未露出麦稃就已经停止让其生长了。

所以我们检查麦芽发芽率的时候,一定要将麦稃打开来看,不要一看麦稃外面没有芽就认为其不符合规定,更不要把为数众多的须根等成芽来看待。

(在此告诫大家在进行中药鉴定时不要形成思维定势,让自己陷入思维误区,更重要的是看标准的时候要细心,不要武断,这样我们才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

麦芽饮片中药工艺规程

麦芽饮片中药工艺规程

目的制定麦芽饮片工艺规程,使其生产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符合本公司生产实际和GMP的管理要求,保证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均一、稳定。

保证产品在生产、储存、销售过程中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范围适用于麦芽饮片的全过程。

责任人生产部人员、质量部人员、生产车间人员、检测中心人员。

内容1.产品概述1.1产品名称:麦芽。

1.2产品代码:1.3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rn vulgare 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

将麦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温、湿度,待幼芽长至约5mm时,晒干或低温干燥。

1.4性状1.4.1大麦:本品呈梭形,长8~12mm,直径3~4mm。

表面淡黄色,背面为外稃包围,具5脉;腹面为内稃包围。

除去内外稃后,腹面有1条纵沟;质硬,断面白色,粉性。

气微,味微甘。

1.4.2麦芽饮片:本品呈梭形,长8-12mm,直径3-4mm。

表面淡黄色,背面为外稃包围,具5脉,伸长面为内稃包围。

除去内外稃后,腹面有1纵沟,基部胚根处生出幼芽和须根,幼芽长披针状条形,长约5mm。

须根数条,纤细而弯曲。

质硬,断面白色,粉性,。

气微,味微甘。

1.5性味与归经:甘,平。

归脾、胃经。

1.6功能与主治: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

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肝郁胁痛,肝胃气痛。

生麦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气。

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

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

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

焦麦芽消食化滞。

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1.7饮片规格:整粒。

1.8包装规格:1.9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2.生产依据:整理炮制依据及炮制方法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第156 页。

3.工艺流程图检验4.加工炮制操作过程4.1生产前的检查和准备:生产前各工序班组长确认各工序人员着装应符合要求;工作场所有《清场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各工序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已清洁并在有效期内;计量器具、仪表在检定周期内;工器具已清洁并在有效期内;公用介质应符合规定;核对物料标识卡与实物一致,且符合生产要求;核对内包装材料与标准样张相符;生产前,收回《清场合格证》附于本批《批生产记录》上,同时做好《生产状态标识》。

中药生麦芽的功能主治

中药生麦芽的功能主治

中药生麦芽的功能主治麦芽的概述•麦芽,又称生麦芽,是指将大麦或小麦经过发芽、糊化、风干等一系列工艺制成的一种中药材。

在中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被用于制作中药方剂或作为药材单味使用。

麦芽的功效•麦芽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健脾养胃等功效,并被广泛用于中医临床治疗中。

以下是麦芽常见的功能与主治:1. 清热解毒•麦芽能够清热解毒,对于热毒引起的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常见的清热解毒功效主治包括:–肺热咳嗽:麦芽可清热润燥,缓解肺热引起的咳嗽症状。

–大便秘结:麦芽能解除大便秘结,缓解腹部胀痛等不适症状。

2. 利尿通淋•麦芽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对于排尿困难、尿少、尿液混浊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常见的利尿通淋功效主治包括:–水肿:麦芽具有排除体内多余水分的能力,对于水肿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尿路感染:麦芽能够增加尿量,有助于排出体内的细菌,缓解尿路感染引起的炎症症状。

3. 健脾养胃•麦芽有助于健脾养胃,能够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促进食欲,提高营养吸收。

常见的健脾养胃功效主治包括:–食欲不振:麦芽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食欲。

–脾胃虚弱:麦芽有补益脾胃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麦芽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麦芽的常见使用方法是制成煎剂或者饮片,用水冲服或煎煮服用。

在使用麦芽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用量:一般成人每次口服麦芽煎剂10-30克,每日3次;或饮片每次15-30克,每日3次。

具体使用剂量应根据医师指导或个人体质调整。

2.煎煮方法:将麦芽放入适量水中煎煮,一般煎煮时间为20-30分钟,待水量剩余1/3时即可取出。

3.禁忌:孕妇慎用;对麦芽过敏者禁用;胃寒泄泻者不宜使用麦芽。

麦芽的副作用和食物相互作用•麦芽作为一种中药,尽管功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和食物相互作用需要注意:1.胃肠反应:麦芽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如腹胀、腹泻等症状。

麦芽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

麦芽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

麦芽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麦芽炮制方法与标准【药材来源】麦芽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 uulgare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

【古代炮制方法】晋代有熬(炒)令黄香(《肘后》)的方法。

唐代用微炒(《千金》)、炒黄(《外台》)等法。

宋代亦微炒黄(《圣惠方》)。

元代有焙法(《活幼》)。

明代有巴豆炒(《普济方》)、发芽(《品汇》)、炒熟(《宋氏》)、煨(《景岳》)等炮制方法。

清代有炒黑(《得配》)、炒焦(《害利》)的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1、麦芽:取成熟饱满的净大麦,用水浸泡六七成透,置能排水容器内,盖好,每日淋水2~3次,保持湿润,待叶芽长至0.5厘米时,取出干燥。

本品出芽率不得少于85%。

2、炒麦芽:取净麦芽,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棕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灰屑。

3、焦麦芽:取净麦芽,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有爆声,表面呈焦褐色,取出晾凉,筛去灰屑。

【饮片性状】麦芽呈梭形,长8~12毫米,宽3~4毫米;表面淡黄色。

一端有幼芽淡黄色,皱缩或脱落,下端有纤细而弯曲的须根数条;质硬,破开内有黄白色大麦米一粒,粉质;气微,味微甘。

炒麦芽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偶见焦斑,有香气。

焦麦芽表面焦褐色或焦黄色,有焦香气。

【质量标准】麦芽水分不得过13.0%,总灰分不得过5.0%,出芽率不得少于85%。

炒麦芽水分不得过12.0%,总灰分不得过4.0%。

焦麦芽水分不得过10.0%。

【炮制目的】麦芽味甘,性平。

归脾经、胃经。

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的功能。

生麦芽消食和胃,通乳。

用于消化不良,乳汁郁积,乳癖。

炒麦芽性偏温而气香,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

焦麦芽性偏温而味甘微涩,消食化滞,止泻,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泄泻。

【应用选择】1、生用(1)消化不良:可与谷芽、山楂、白术、陈皮等同用,治一般消化不良,对米、面积滞或果积(食水果过多而致消化不良)有化积开胃作用,如小儿消食方(《中药临床应用》)。

中药麦芽课件ppt

中药麦芽课件ppt

常见配伍药物
山楂
增强消食导滞作用,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等 症。
柴胡
增强疏肝解郁作用,用于肝气郁结、胁肋胀痛等 症。
郁金
疏肝理气,用于肝气郁结、胁肋胀痛等症。
中药麦芽具有回乳作用,哺乳期妇女 应避免食用。
05
中药麦芽的配伍与使用方法
配伍原则
相须原则
麦芽与山楂、神曲等消食药配伍 ,可增强消食导滞功效,用于食
积停滞、脘腹胀满等症。
相使原则
麦芽与疏肝理气的柴胡、郁金等 配伍,可增强疏肝解郁作用,用
于肝气郁结、胁肋胀痛等症。
相畏相杀原则
麦芽无明显的药物配伍禁忌,但 需注意与某些药物同用可能会产
麦芽能够疏肝理气,缓解肝气郁结的 症状,如胁痛、胸闷等。
麦芽能够促进气血流通,改进血液循 环,有助于缓解身体的不适症状。
调节情绪
麦芽中的成分能够调节情绪,缓解焦 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助于改进心 理健康。
其他药理作用
降血糖
麦芽中的成分能够下落血糖,对 于糖尿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 用。
抗氧化作用
麦芽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 能够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
其他临床应用
总结词
中药麦芽在临床上还有其他的用途,如治疗慢性胃炎、降血糖等。
详细描写
麦芽能够促进胃黏膜修复,对于慢性胃炎具有辅助治疗作用。同时,麦芽还能下 落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辅助治疗也有一定效果。此外,麦芽还具有一定 的抗菌作用,能够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感染。
04
中药麦芽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麦芽的采集和炮制方法
01
02
03
采集
麦芽一般在春季或夏季收 割后,选择干燥、饱满的 大麦粒进行发酵和发芽。

中药炮制麦芽实验报告书

中药炮制麦芽实验报告书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麦芽的炮制方法及其原理;2. 掌握麦芽炒黄、炒焦、炒炭的炮制技术;3. 分析炮制过程中麦芽的性状变化;4. 评估炮制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二、实验材料1. 试剂与仪器:大麦、炒制容器、炒制锅、炒制工具、电子天平、温度计、筛子、干燥箱等;2. 麦芽炮制辅料:麦麸、水等。

三、实验方法1. 麦芽炮制前的处理:将大麦洗净,浸泡于清水中,保持水温在20℃左右,浸泡时间为6-8小时,待大麦发芽至约0.5cm时,取出晾干。

2. 炒黄麦芽:(1)将炒制锅置于炉子上,预热至150℃;(2)将麦芽置于炒制锅中,用中火翻炒,炒至麦芽表面呈棕黄色,有香气逸出,取出晾凉;(3)筛去灰屑,装入密封容器中备用。

3. 炒焦麦芽:(1)将炒制锅置于炉子上,预热至200℃;(2)将麦芽置于炒制锅中,用中火翻炒,炒至麦芽表面呈焦褐色,有爆裂声,取出晾凉;(3)筛去灰屑,装入密封容器中备用。

4. 炒炭麦芽:(1)将炒制锅置于炉子上,预热至300℃;(2)将麦芽置于炒制锅中,用武火翻炒,炒至麦芽表面呈焦黑色,无白心,取出晾凉;(3)筛去灰屑,装入密封容器中备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炒黄麦芽:炮制后麦芽呈棕黄色,有香气,炒制过程中麦芽的发芽率降低,部分麦芽表面出现裂纹。

2. 炒焦麦芽:炮制后麦芽呈焦褐色,有爆裂声,炒制过程中麦芽的发芽率明显降低,部分麦芽表面出现焦斑。

3. 炒炭麦芽:炮制后麦芽呈焦黑色,无白心,炒制过程中麦芽的发芽率几乎为零。

通过对比分析,炒黄、炒焦、炒炭三种炮制方法对麦芽发芽率的影响逐渐增大,炮制程度越深,发芽率越低。

这表明炮制过程中,麦芽的有效成分逐渐减少,炮制程度越深,药效越低。

五、结论1. 麦芽的炮制方法包括炒黄、炒焦、炒炭,不同炮制方法对麦芽的性状和药效有显著影响;2. 炒黄、炒焦、炒炭三种炮制方法均能降低麦芽的发芽率,炮制程度越深,发芽率越低;3. 炒黄麦芽适用于临床应用,炒焦、炒炭麦芽药效较低,需谨慎使用。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麦芽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麦芽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某些术语和定义。 麦芽 Hordei Fructus Germinatus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 vulgare L. 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将麦
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温、湿度,待幼芽长至约5mm时,晒干或低温干燥。 麦芽规格 Hordei Fructus Germinatus specification 麦芽药材在流通过程中用于区分不同交易品类的依据。 麦芽等级 Hordei Fructus Germinatus grade 在麦芽药材各规格下,用于区分麦芽品质的交易品种的依据。
4
4 规格等级
表1 麦芽商品规格等级划分表
规格 等级
共同点
性状描述
区别点
麦芽
一等 二等 统货
干货。呈梭形,长 8~12mm,直径 3~4mm。 出芽率不少于 90%*, 表面淡黄色,背面为外稃包围,具 5 脉,先 胚芽露出稃外比例小 端长芒已断落;腹面为内稃包围。除去内外 于 10%。 稃后,有 1 条纵沟;基部胚根处生出胚芽及 出芽率不少于 85%*, 须根,胚芽长披针状条形,长约 0.5cm,须 胚芽露出稃外比例小 根数条,纤细而弯曲。质硬充实,断面白色, 于 20%。 粉性。无臭,味微甘。含杂率不高于 1%。无 出芽率不少于 85%*。
图 1 麦芽药材一等品
5
图 2 麦芽药材二等品
图 3 麦芽药材统货 5 要求
应符合《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通则》中第7章项下相关规定。
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历史沿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麦芽始载于魏晋时期《名医别录》,在穬麦条下曰:“以作蘗,温,消食和 中”。 唐代《药性论》,云:“大麦糵,使,味甘,无毒。能消化宿食,破冷气, 去心腹胀满”。表明在南北朝至唐代时期麦芽已经开始药用。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之其他制法考点复习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之其他制法考点复习

六、其他制法六、其他制法 1.定义复制将净选后的药物加入一种或数种辅料,按规定操作程序,反复炮制的方法,称为复制法发酵经净制或处理后的药物,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利用霉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药物发泡、生衣的方法称为发酵法发芽将净选后的新鲜成熟的果实或种子,在一定的温度或湿度条件下,促使萌发幼芽的方法称为发芽法制霜药物经过去油制成松散粉末或析出细小结晶或升华的方法称为制霜法。

制霜法根据操作方法不同分为去油制霜、渗析制霜、升华制霜等煨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用湿面皮或湿纸包裹,或吸油纸均匀隔层分放,进行加热处理,或将药物与麦麸同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至规定程度的方法称为煨法提净某些矿物药,特别是一些可溶性无机盐类药物,经过溶解,过滤,除净杂质后,再进行重结晶,以进一步纯净药物,这种方法称为提净法水飞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药,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经反复研磨,而分离制备极细腻粉末的方法,称为水飞法干馏将药物置于容器内,以火烤灼,使产生汁液的方法,称为干馏法制绒某些纤维性药材,经捶打、推碾成绒絮状,筛去粉末的炮制方袪,称为制绒拌衣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表面用水湿润,加入定量的辅料使之粘于药物上,晾干的炮制方法,称为拌衣 2.其他制法炮制药物(2018A 、X ;2016A ;2015A )复制半夏、天南星半天发酵六神曲-发芽麦芽-制霜巴豆、西瓜霜巴西煨肉豆蔻、木香肉香味 提净芒硝萧敬腾水飞朱砂、雄黄-干馏竹沥、蛋黄油-制绒艾叶-拌衣灯心草- 3.复制法要点炮制品辅料(每100kg 的半夏)炮制目的(通性: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半夏(2018C;2016C)清半夏8%白矾20kg长于化痰,以燥湿化痰为主姜半夏生姜25kg,白矾12.5kg增强了降逆止呕作用,以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法半夏甘草15kg,生石灰10kg;pH在12以上技巧:草拟法案,法网恢恢偏于祛寒痰,同时具有调和脾胃的作用 炮制品辅料炮制目的(通性: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天南星制天南星白矾、生姜燥湿化痰的作用增强胆南星胆汁(或胆膏粉及适量清水)燥烈之性缓和;药性由温转凉,味由辛转苦,功能由温化寒痰转为清化热痰。

中药炮制麦芽实验报告

中药炮制麦芽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麦芽的来源、性味、归经及功效。

2. 掌握麦芽的炮制方法,包括炒黄、炒焦和炒炭。

3. 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炮制方法对麦芽性状、药性和药效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麦芽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

性味甘、平,归脾、胃经。

具有健脾消食、回乳消胀的功效。

麦芽炮制方法有炒黄、炒焦和炒炭,目的是改变药性,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和减少副作用。

三、实验材料1. 麦芽:净麦芽,约500g。

2. 麸皮:90g。

3. 炉子、铁锅、铁铲、瓷盆、筛子、温度计、天平、竹匾等。

四、实验方法1. 炒黄(1)将麦芽置于热锅中,用文火炒至表面呈黄色,有香气溢出,取出放凉。

(2)炒后麦芽呈黄色,质地松脆,手捻易碎。

2. 炒焦(1)将麦芽置于热锅中,用中火炒至表面呈焦褐色,有焦香气溢出,取出放凉。

(2)炒后麦芽呈焦褐色,质地坚硬,手捻不易碎。

3. 炒炭(1)将麦芽置于热锅中,用武火炒至表面呈黑色,有焦香气溢出,取出放凉。

(2)炒后麦芽呈黑色,质地坚硬,手捻不易碎。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炒黄麦芽:性状呈黄色,质地松脆,手捻易碎,具有麦芽的香气。

2. 炒焦麦芽:性状呈焦褐色,质地坚硬,手捻不易碎,具有焦香气。

3. 炒炭麦芽:性状呈黑色,质地坚硬,手捻不易碎,具有焦香气。

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炮制方法对麦芽性状、药性和药效有显著影响。

炒黄麦芽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炒焦麦芽具有回乳消胀的功效,炒炭麦芽具有止血的功效。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通过炒黄、炒焦和炒炭三种方法对麦芽进行炮制,成功改变了麦芽的药性,提高了疗效。

2. 实验过程中,学生掌握了麦芽的炮制方法,观察了不同炮制方法对麦芽性状、药性和药效的影响。

3. 通过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为今后从事中药炮制工作奠定了基础。

4.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遵守实验室规定,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主要考查中药学类执业药师从事药品质量监管和药学服务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用于评价执业药师对中药学各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识记、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

这部分的专业知识是中药学学科的核心组成内容,也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体现执业药师的知识素养和业务水准。

根据执业药师相关职责,本科目要求在理解中药药性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掌握中药制剂与剂型的特点、质量要求和临床应用,常用中药的来源、产地与性状鉴别,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控制等内容;熟悉中药化学成分与质量控制成分及中药毒理;并能够运用有关中药学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认识中药与疾病治疗的客观规律。

炒焦麦芽实验报告(3篇)

炒焦麦芽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炒焦麦芽的炮制方法及其目的。

2. 掌握炒焦麦芽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观察炒焦麦芽前后药材的性状变化,分析其炮制效果。

4. 评估炒焦麦芽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

二、实验原理炒焦麦芽是一种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通过炒制可以使麦芽中的有效成分发生变化,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同时矫味、矫臭,便于制剂。

炒焦麦芽主要采用文火炒制,使麦芽表面焦黄,内部微焦,从而改变其药性。

三、实验材料1. 麦芽:500g2. 炉子:1台3. 铁锅:1口4. 铁铲:1把5. 瓷盆:1个6. 筛子:1个7. 温度计:1个8. 天平:1台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麦芽洗净,晾干,备用。

2. 称重:使用天平准确称取500g麦芽。

3. 炒制:a. 将铁锅置于炉子上,用中火预热。

b. 将麦芽倒入锅中,用铁铲不断翻炒。

c. 观察麦芽颜色变化,当麦芽表面呈焦黄色,内部微焦时,停止翻炒。

d. 关闭炉火,待麦芽冷却后,用筛子筛去杂质。

4. 取样:取一定量炒焦麦芽,进行性状观察和成分分析。

5. 性状观察:观察炒焦麦芽的颜色、形状、气味等变化。

6. 成分分析:对炒焦麦芽进行成分分析,比较其与生麦芽的成分差异。

五、实验结果1. 性状观察:炒焦麦芽呈焦黄色,表面有焦斑,质地坚硬,具有特殊的香气。

2. 成分分析:炒焦麦芽与生麦芽相比,其有效成分含量有所提高,毒性成分含量有所降低。

六、实验讨论1. 炒焦麦芽是一种有效的炮制方法,可以改变麦芽的药性,提高药效,降低毒性。

2. 炒焦麦芽的操作过程中,火候控制是关键,火候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炮制效果。

3. 炒焦麦芽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可行性,可以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

七、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炒焦麦芽,并对其性状和成分进行了分析。

2. 炒焦麦芽是一种有效的炮制方法,可以改变麦芽的药性,提高药效,降低毒性。

3. 炒焦麦芽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可行性,可以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

小麦芽麦鉴定标准

小麦芽麦鉴定标准

小麦芽麦鉴定标准
小麦芽麦的鉴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外观:小麦芽麦的外观应该干燥、均匀、无异味、无霉斑和异物。

颜色应为黄色或棕色。

2. 水分含量:小麦芽麦的水分含量应该不超过10%。

3. 酸度值:小麦芽麦的酸度值应该在
4.5-
5.5之间。

4. 发芽率:小麦芽麦的发芽率应该不低于98%。

5. 粒度:小麦芽麦的粒度应该符合所需生产工艺的要求。

6. 核酸含量:小麦芽麦的核酸含量应该在0.01-0.03%之间。

7. 微生物指标:小麦芽麦的细菌总数应该不超过1×10^4CFU/g,霉菌总数应该不超过1×10^3CFU/g,大肠杆菌不得检出。

注:鉴定标准可能因不同地区和市场需求而有所不同。

麦芽分析

麦芽分析

麦芽分析麦芽的感官检验:1.色泽:浅色麦芽应为淡黄色而有光泽,无绿色或褐色麦粒。

深色麦芽的颜色应较浅色麦芽深。

2.气味:浅色麦芽应气味纯正、新鲜,具有麦芽香味,不应有霉味、潮湿味、酸味、焦苦味和烟熏味等异味。

浓色、黑色麦芽应具有麦芽香味及焦香味,无异味。

长期贮存或保管不善的麦芽会逐渐失去其固有的香味。

3.味道:浅色麦芽:甜味、粉状味深色麦芽:甜味焦味、咖啡味是干燥温度太高而致。

4.夹杂物:麦芽应除根干净,不含杂草、杂种谷粒、石头、灰尘、谷皮碎片、芽、半粒、霉粒、受损粒等。

夹杂物%≤0.5物理检验:1.千粒质量:麦芽的千粒质量与麦粒的溶解程度成反比,麦粒溶解的越好,其千粒质量愈低。

通过大麦和麦芽的无水千粒质量可以衡量麦芽的溶解程度。

正常值:28~38g 风干麦芽25~35g 绝干麦芽2.百升质量:通过大麦和麦芽百升质量的差值可以衡量麦芽的溶解和干燥情况,麦芽的溶解和干燥情况愈好,差值愈大,反之则小。

正常值:48~58Kg/hL3.切粒试验:通过切粒后麦粒胚乳断面情况评价麦芽胚乳的性质及麦芽的溶解情况。

麦芽溶解的愈好,粉状粒的含量愈高。

反之,麦芽溶解度愈差,玻璃质粒愈多。

正常值:粉状麦粒>95%全玻璃麦粒<2%4.发芽率:将麦芽重新浸泡,在正常情况下仍有6~10%的麦粒有生命力,如果麦芽的发芽率过高说明麦芽的焙焦强度不够。

麦芽的焙焦强度不够,直接影响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

正常值:<10% 浅色麦芽5.密度:随着麦粒胚乳细胞的溶解,胚乳中形成的孔穴越多,胚乳组织越疏松,麦粒的密度就越小,故麦芽的密度能反映麦芽溶解程度。

评价:密度麦芽的溶解程度<1.10 优1.10~1.13 好6.沉浮试验:该试验用于评价麦芽胚乳细胞的溶解程度,麦芽胚乳细胞溶解的越好,其相对密度越小,在水中上浮的麦粒数越多。

反之,麦芽胚乳细胞溶解的越差,上浮的麦粒数越少。

正常值:沉降粒数30~35%(浅色麦芽)25~30%(深色麦芽)麦芽脆度的测定:1.麦芽脆度反映麦芽胚乳细胞的溶解情况2.麦芽的脆度对粉碎有很大的影响。

麦芽的药用价值

麦芽的药用价值

麦芽麦芽《中国药典》:麦芽药材名称麦芽拼音Mi Y英文名FRUCTUS HORDEI GERMINATUS别名大麦芽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 vulgare L. 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

将麦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温、湿度,待幼芽长至约0.5cm 时,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本品呈梭形,长8~12mm,直径3~4mm。

表面淡黄色,背面为外稃包围,具5脉;腹面为内稃包围。

除去内外稃后,腹面有1条纵沟;基部胚根处生出幼芽及须根,幼芽长披针状条形,长约0.5cm。

须根数条,纤细而弯曲。

质硬,断面白色,粉性。

无臭,味微甘。

鉴别取本品10g,研碎,加无水乙醇30ml,超声处理40分钟,滤过,滤液加50%氢氧化钾溶液1ml,加热回流15分钟,置冰浴中冷却5分钟,移置分液漏斗中,用水20ml分次洗涤容器,洗液并入分液漏斗中,用石油醚(30~60℃)振摇提取3次,每次10ml,合并石油醚层,置45℃水浴上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麦芽对照药材10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含15%硝酸的50%乙醇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炮制麦芽:除去杂质。

炒麦芽:取净麦芽,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棕黄色,放凉,筛去灰屑。

焦麦芽:取净麦芽,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焦褐色,放凉,筛去灰屑。

性味甘,平。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

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

生麦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气。

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

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

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

焦麦芽:消食化滞。

麦芽(历代本草汇言)

麦芽(历代本草汇言)

麦芽(历代本草汇言)麦芽麦芽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成。

我国各地均产,可随时制备。

原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耐寒,耐干旱及积水,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或壤土最宜生长。

味甘,性平。

归脾、胃、肝经。

功效疏肝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

临床用名有麦芽、炒麦芽、焦麦芽。

麦芽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成。

我国各地均产,可随时制备。

原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耐寒,耐干旱及积水,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或壤土最宜生长。

味甘,性平。

归脾、胃、肝经。

功效疏肝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

临床用名有麦芽、炒麦芽、焦麦芽。

【本草汇言】《药性论》:味甘,无毒。

消化宿食,破冷气,去心腹胀满。

《滇南本草》:大麦芽,味平、甜,性温。

宽中下气、止呕吐、消宿食、止吞酸、吐酸、止泻、消胃宽膈,并治妇人奶乳不收,乳汁不止。

大麦芽不拘多少煎汤服。

《本草纲目》:麦芽、谷芽、粟芽,皆能消导米、面、诸果食积。

观造饧者用之,可以类推矣。

但有积者能消化,无积而久服,则消人元气也,不可不知。

若久服者,须同白术药兼用,则无害矣。

消化一切米、面、诸果食积。

《景岳全书》:味甘微咸,气温。

善于化食和中,破冷气,消一切米面诸果食积,去心腹胀满,止霍乱,除烦热,消痰饮,破癥结,宽肠下气。

病久不食者,可借此谷气以开胃;元气中虚者,毋多用此以消肾。

亦善催生落胎。

单用二两,能消乳肿。

其耗散血气如此,而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方中,每多用之何也?故妇有胎妊者,不宜多服。

《药鉴》:麦芽开胃化食,破癥消膨。

《雷公炮制药性解》:麦芽,味甘咸,性温,无毒,入脾、胃二经。

主温中下气,开胃健脾,催生下胎,化宿食,除胀满,止吐逆,破癥结,消痰痞。

炒去芒,再炒焦黄,研用。

蜜为之使。

按:麦芽甘而且温,宜职中州。

夫麦性泥滞,不过水浸生芽,气虽少清,性犹未化,功效何若是殊哉?全在多炒,使其性枯尔。

不然,是即食矣,岂复能消耶?丹溪云:大麦有火,能生热病。

烘法加工中药炮制品炒麦芽的工艺研究

烘法加工中药炮制品炒麦芽的工艺研究

烘法加工中药炮制品炒麦芽的工艺研究
一、麦芽的原料选择
麦芽是指经过发芽、干燥后制成的蒸馏酒基础原料。

在制作麦芽的过程中,粮食的品质、环境温度、水分含量等因素都对麦芽的品质和药效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此,在进行炒
麦芽的工艺研究时,需要仔细选择优质的麦芽原料。

二、麦芽的烘前处理
在炒麦芽之前,需要对麦芽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保证其烘制品质。

首先要去除
麦芽内部的延伸部位,然后将麦芽进行清洗、筛选、浸泡等处理,直至其表面无污染物和
潜在的细菌。

三、麦芽的炒制工艺
1、烘制温度
在进行麦芽炒制之前,首先需要预热煤气或电炉,将其热至九成热度。

然后将预热后
的麦芽放入烤盘中,调整烘温至170-180℃。

应注意保证烘温均匀性,在烘制过程中不断
翻动麦芽,以免发生粘连现象。

2、烘制时间
一般来说,麦芽的烘制时间约为60分钟左右。

在烘制过程中,还需要掌握好烘干度,达到“内焦外软”的状态。

3、装盘与晾凉
烘制完毕后,应及时将烤盘中的麦芽装入大盘中,并进行自然晾凉。

当然,在晾凉的
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晾凉温度和时间的控制。

四、烘后处理
在进行麦芽的炒制工艺后,还需要进行一些后续的处理,以便保证其品质。

一般来说,经过炒制后的麦芽应立即或在炒制后不久进行包装、贮存或直接使用。

综上所述,烘法加工中药炮制品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艺,对工艺流程中的每个细节都
有十分高的要求。

当进行炒制时,需要严格控制烤温、烤时间和晾凉环节等因素,以确保
炒麦芽的品质和药效。

麦芽 中药故事

麦芽 中药故事

麦芽中药故事摘要:一、麦芽的简介与药用价值1.麦芽的来源与制作2.麦芽的药用功效二、麦芽在中药中的应用1.麦芽与其他药材的配伍2.麦芽在常见病症的治疗作用三、麦芽的食疗方法与注意事项1.麦芽糖的制作与食用2.麦芽食疗的适宜人群与禁忌四、麦芽的文化内涵与传说故事1.麦芽与传统文化的关系2.麦芽相关的民间传说与故事正文:一、麦芽的简介与药用价值麦芽,又称大麦芽,是麦粒在发芽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天然食材。

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既是药材,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

麦芽的制作过程相对简单,只需将麦粒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发芽,待其生长至一定长度后,即可晾干储存。

麦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首先,麦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

其次,麦芽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有效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此外,麦芽还具有消食化积、健脾胃的作用,对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

二、麦芽在中药中的应用麦芽在中药中的应用广泛,常与其他药材配伍,以增强药效。

例如,麦芽与山楂、神曲、陈皮等药材搭配,可组成消化、消食的药方;与党参、白术、茯苓等药材搭配,可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麦芽主要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脾胃虚弱等症状。

三、麦芽的食疗方法与注意事项麦芽除了药用外,还可以通过食疗的方式滋养身体。

麦芽糖是麦芽的一种传统制品,具有香甜可口的口感,适量食用有益健康。

制作麦芽糖时,将麦芽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待水分蒸发后,加入适量的白糖调味,即可制成。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麦芽具有多种药用和食疗价值,但并非适合所有人群。

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脾胃虚弱、胃痛等症状的患者,在医生建议下使用麦芽食疗较为安全。

此外,麦芽含有较高的糖分,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控制摄入量。

四、麦芽的文化内涵与传说故事麦芽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与节日、习俗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

例如,在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民间有制作麦芽糖、炸麦芽糖饼等习俗。

生麦芽和炒麦芽在药理上的区别

生麦芽和炒麦芽在药理上的区别

生麦芽和炒麦芽在药理上的区别麦芽是临床上常用之品,为禾本科植物,大麦成熟果实发芽干燥而得。

本人在药房工作当中,发现相当一部分中医医生认为生麦芽有催乳的作用,炒麦芽有回乳的作用,而一部分则认为生、炒麦芽都有回乳和催乳的作用,关键在于量的大小,因而临床医生都有独到见解,意见颇不一致。

针对这一问题,本人查阅了有关文献,现将观点阐述如下,以和大家共同探讨。

文献参考古代医药学中<药品化义>:“大麦芽,……若女人气血壮盛,或产后无儿饮乳,乳房胀痛,丹溪用此二两,炒香捣去皮为末,分作四服立消,其性气之锐,散血行气,迅速如此,勿轻视之。

”<医学衷中参西录>:“大麦芽,至妇人乳汁为血所化,因其善于消化精微兼破血之性,故又善回乳。

人丸散剂可炒用,入汤剂宜生用。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并无明确规定回乳用炒麦芽或生麦芽,可见生、熟皆可。

<中国药典>中“生麦芽:健脾和胃通乳,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炒麦芽:行气清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清,妇女断乳;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调,脘腹胀痛,用量9-15g回乳炒用60g。

”<中药学>中“单用生麦芽或炒麦芽120g(或生、炒各60g)用于断乳、乳房胀痛。

”综上之言,可见麦芽的催乳、回乳有以下三个观点:生麦芽通乳,“生”取其“生发”之意,量在30g以下;炒麦芽回乳,“炒”取其“炒枯”之意,量在60g之上。

生、炒麦芽均可单独用于回乳,量60-120g。

生麦芽、炒麦芽混用用于回乳,量各为60g。

药理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生麦芽含有麦角胺类化合物,能够抑制催乳素的分泌,从而用于回乳,炒后可破坏麦角胺类化合物,回乳作用减弱。

临床上有因服用脉安冲剂(生麦芽、生山楂组成)致哺乳期妇女断乳之说,可见单味生麦芽有回乳作用。

然而药理学对生、炒麦芽的研究有片面性,例如单用生或炒麦芽用于催乳尚未研究,因而生、炒麦芽用于催乳的原理用<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妇科学>上的有关内容来解释。

每天一点中草药知识丨蜜蜂、麦芽、山查

每天一点中草药知识丨蜜蜂、麦芽、山查

每天一点中草药知识丨蜜蜂、麦芽、山查蜂蜜附:蜂皇浆蜂蜜是蜜蜂科昆虫蜜蜂中的工蜂所酿制的蜜,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有出产,以江苏、浙江等省为主要产地。

【功用简说】蜜蜂有滋养、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等功效,适用于身体衰弱、慢性咳嗽、无痰或吐痰不爽、咽喉干燥、喉哑失音、大便秘结或便秘等症。

蜜蜂味甜可口,且有解毒、防腐、粘合的功效,所以有许多用中药配制的丸药,多是掺入蜜蜂做成的,一方面起到矫味的作用,便于服食,一方面可以防止发霉变质,便于保存。

【一般用量】普通每次用温开水调服一汤匙,应该在饮食前二小时或饭后三小时服用。

腹泻者不宜服用。

山查山查是一种属于蔷薇科的落叶灌木,主要出产于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安徽、浙江、江苏等省。

【药用部分】果实干燥后作为药用。

【功用简说】山查有健胃、消食及破淤血等功效,能消化应食肉类或油腻过多引起的积食,并治消化不良所引起的腹泻;又可适用于产后淤血阻滞引起的小腹痛等症。

山查的消化力量较强,身体衰弱的人不宜多用。

【一般用量】一钱五分至三钱,煎服。

【单方介绍】治积食及消化不良;可用山查三钱、炒麦芽三钱,加水煎服。

儿童剂量酌减。

如因伤食引起腹痛泄泻,可用焦山查(即将山查炒焦成炭,外呈黑色,内深褐色)三钱,研成细粉,酌加赤砂糖,用煮沸开水冲调,候温,一次服下。

麦芽大麦是一种属于禾本科的草本植物,我国到处都有,盛产于北方各省。

【药用部分】发芽的大麦。

将大麦用清水淘洗,再用清水浸十二小时,撩起放在箩内,用湿蒲包盖紧,每天淋水数次,使其出芽至二分长时,晒干,即是麦芽(小麦发芽的也可用)。

【功用简说】麦芽有健胃、消化作用,消化的力量比谷芽强;又有回乳(俗称回奶)的功效。

适用于消化不良、食积不消、胃腹饱闷及乳汁郁积引起的乳房胀痛等症。

但妇女在哺乳期内不宜服用,以免引起乳汁分泌减少。

【一般用量】一钱五分至三钱,大剂可用二、三两,煎服。

(中草药知识由邱中乔提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芽的鉴别方法
麦芽又名大麦毛、大麦芽,始载于魏晋时期《名医别录》,在穬麦条下曰:以作蘗,温,消食和中。

唐代《药性论》,云:大麦糵,使,味甘,无毒。

能消化宿食,破冷气,去心腹胀满。

表明在南北朝至唐代时期麦芽已经开始药用。

其来源于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鉴别时可通过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法对其进行鉴别。

1.性状鉴别
麦芽呈梭形,长8~12mm,直径3~4mm。

表面淡黄色,背面为外稃包围,具5脉;腹面为内稃包围。

除去内外稃后,腹面有1条纵沟;基部胚根处生出幼芽和须根,幼芽长披针状条形,长约5mm。

须根数条,纤细而弯曲。

质硬,断面白色,粉性。

气微,味微甘。

2.显微鉴别
麦芽粉末灰白色。

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3~60
m,脐点人字形或裂隙状。

稃片外表皮表面观长细胞与2个短细胞(栓化细胞、硅质细胞)交互排列;长细胞壁厚,紧密深波状弯曲,短细胞类圆形,有稀疏壁孔。

麦芒非腺毛细长,多碎断;稃片表皮非腺毛壁较薄,长80~230
m;鳞片非腺毛锥形,壁稍厚,长30~110
m。

3.薄层色谱法鉴别
取麦芽粉末5g,加无水乙醇30ml,超声处理40分钟,滤过,滤液加50%氢氧化钾溶液1.5ml,加热回流15分钟,置冰浴中冷却5分钟,用石油醚(30~60℃)振摇提取3次,每次10ml,合并石油醚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麦芽对照药材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
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甲苯-三氯甲烷-乙酸乙酯(10:1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再以甲苯-三氯甲烷-乙酸乙酯(10: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5%硝酸乙醇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