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教案
《小猴子下山》教案
《小猴子下山》教案《小猴子下山》教案篇一师:这节课我们要看图读文,看图说话,还要进行一些简单的写话练习。
上节课,我们已经把课文进行了朗读和讲解,并做了两个造句练习,现在,我们打开书,先分别把课文读一遍。
(本课一共五段,请五位同学分段读课文)读完课文后,我们练习看图说话,要求是:仔细观察,动脑思考,说话吐字清楚,声音宏亮,态度自然,语句通顺连贯。
(接着教师边放幻灯,边指导学生观察。
全班同学小声进行看图说话。
大约四五分钟。
)〔张老师把看图与说话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指导口语训练,又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师:现在谁来说说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呢?生:有一天,天气很好,一只顽皮的小猴子下山来,它爬到了一棵松树上往下望,看见一大片玉米地,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心里非常高兴,它连忙从松树上跳了下来,跑到玉米地里,爬到一根玉米杆上,掰了一个最大最大的玉米,扛着往前走。
师:××同学说得好不好?生(齐答):好。
师:对,××同学说得很好,特别是他说到小猴子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时,连忙从松树上跳下来,“连忙”这个词用得很好。
现在谁来说一说第三幅图呢?〔对学生的“说话”给予及时的评议和鼓励,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方法。
〕生:小猴子扛着一个大玉米,高兴地往前走着,走着走着,走到一个桃树园子里,它看到满树桃子又红又大,非常高兴,就把玉米一扔,又去摘了两个桃子,高高兴兴地捧着往前走。
师:××同学说得多好啊!现在谁来讲讲第四幅图呢?生:调皮的小猴子,捧着两个又大又红的桃子往前走。
走着走着,又走到一片西瓜地里,它非常高兴,就把两个大桃子往后一扔,就去摘了一个又大又圆的大西瓜抱着往回走。
师:××同学讲得真好,他不仅能用自己的话说,而且还把课文中优美词语都用上了,这样很好,谁再说说第五幅图呢?〔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体现了口语训练的灵活性,有助于说话能力的提高。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2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教案名称: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教学目标:1.能听懂、会读、会写课文《小猴子下山》。
2.能正确理解并朗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喜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并记忆课文《小猴子下山》。
2.正确朗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小猴子下山》的录音或MP3文件。
2.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或幻灯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而愉快的问候。
2.教师出示一张描绘大自然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展开对话,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二、学习课文(20分钟)1.教师播放录音或MP3文件,学生跟读课文《小猴子下山》。
2.教师边播放边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语调。
3.学生跟读完成后,教师进行适当的词汇解释和句子理解。
三、理解课文(10分钟)1.教师出示图片或幻灯片,展示课文中的关键情节,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学生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3.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四、巩固运用(10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学生讨论并答题。
2.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讨论。
3.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教师出示相关图片或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并谈论图片中的内容,拓展关于大自然的知识。
2.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保护环境的小组活动,如种树、垃圾分类等。
3.教师进行总结讲解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
六、小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记住课文内容。
2.教师缺少之处进行检讨和提高。
七、课后作业(5分钟)1.要求学生认真背诵课文《小猴子下山》。
2.要求学生总结一到两句关于保护环境的口号或格言。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听、读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课文《小猴子下山》,并通过相关的图片或幻灯片拓展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知识。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优秀15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优秀15篇)《小猴子下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
以此为线索学习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
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动词。
2.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
3.由故事得到一定的启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像小猴子那样犯些错做些傻事,而事后难过后悔是无用的,重要的是能以今天的教训为基础,用积极的心态展望明天。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
并能从中得到启示教学准备课件、卡片教学过程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1.看图片:你看到了什么?2.板书课题,提醒注意“猴”的书写。
3.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出示单字。
先自己读一读,交流识字方法,再加上动作读。
2.给生字找朋友。
同桌轮流读词语,同桌展示,再小队开火车读。
3.小西瓜出题。
加上动作抢读出现的生字,再全班齐读。
三、整体读文,明确路线1.接读全文。
师:小猴子下山来它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咱们请几位小朋友来接读这个故事吧。
(接读课文)2.练说量词。
学生回答后,一次出现经过地点的图片。
练习填空: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树下,接着走过一()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小兔子。
四、师生协作,自主学习。
1.一起学习第一自然段。
(1)分析词语“掰”、“扛”及“又大又多”,指导朗读。
(2)这段写了哪些内容?明确:先写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再写它看见了什么,最后写它是怎么做的。
2.互助学习2-4自然段。
(1)在2—4段中选择最喜欢的一段认真读,思考下列问题,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①小猴子来到了什么地方?②它看见了什么?③它是怎样做的?提示:小猴子走到。
他看见,非常高兴,就。
(2)小组内交流,喜欢各段的同学分段展示,重点指出动词并指导朗读。
明确:区别“捧”、“抱”,理解“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搭配。
《小猴子下山》教案(优秀5篇)
《小猴子下山》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牛牛范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5篇《小猴子下山》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牛牛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小猴子下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会写“块、非”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主要情节。
3.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
4.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教学重点】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
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都应该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以图导言,激趣导入教师板画一座小山。
1.谈话: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瞧,今天我们的课堂上就来了一只小猴子。
(在小山上贴上一只小猴子图片)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子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只小猴子的故事。
2.板书课题:小猴子下山3.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大声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在文中画出小猴子都去了哪里。
3.分组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引导学生齐读课文,启发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喜欢这只猴子吗?2.组织同桌互相说一说。
3.组织全班交流。
四、指导写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小猴子下山》教案
《小猴子下山》教案《小猴子下山》教案(15篇)《小猴子下山》教案1教学目标1.看懂每幅图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专一,有始有终,否则将一事无成。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用“真”“非常”练习说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按要求说几句完整,连贯的话。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专一,有始有终。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用“真”、“非常”练习说话。
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按要求说几句完整、意思连贯的话。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专一,有始有终。
2.能按要求说几句完整、连贯的话。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10个生字。
(二)朗读课文,看懂图意,大概了解课文内容。
(三)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一)学会本课10个生字。
(二)看懂图意,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看懂图意,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有一只小猴子高高兴兴地下山了,可是等它回家的时候,它两手空空,哭丧着脸,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你们想知道吗?那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8课《小猴子下山》。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这课是写小猴子的什么事?课文讲的是小猴子下山,看见许多喜欢的东西,它扔了这个去抓那个,结果什么也没得到,只好空着手回家的事。
(三)学习生字1.先看课后生字表的生字,后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然后读一读词语(生词),再读一读带有生字词的句子。
3.检查自读生字词情况。
利用卡片或小黑板。
得非常空着一片又大又圆白兔真可爱小兔儿(儿化音)。
4.自己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要求读通顺。
(四)识记生字,理解字义。
1.自学,要求联系课文的句子,理解字义。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识记的方法。
《小猴子下山》教案集合5篇
《小猴子下山》教案集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阅读、生词学习、句子分析及课后习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掌握生词、短语和句子。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教育学生做事要有目标,不能三心二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中生词、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猴子下山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
2. 阅读文章:带领学生共同阅读文章,了解故事内容。
3. 生词学习:讲解生词、短语,让学生做好笔记。
4. 句子分析:挑选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进行分析,讲解语法知识。
5. 例题讲解:结合课后习题,讲解答题技巧。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小猴子下山》2. 主要内容:生词、短语、句子、课后习题。
七、作业设计(1)小猴子为什么没拿到任何水果?(2)从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2. 答案:(1)因为小猴子三心二意,没有专心致志地去摘水果。
(2)做事要有目标,不能三心二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教学,使学生掌握了生词、短语和句子,同时教育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下搜集其他关于小猴子的故事,与同学分享,提高阅读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文章中生词、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教学过程:例题讲解、随堂练习、板书设计。
4.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及答案的设置。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解析1. 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生词、短语。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
【 - 小学作文】【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年级语文下-18小猴子下山教案18 小猴子下山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由此,本课设计力争突出随文识字策略,采用多种手段创建语言训练平台。
借助本文内容,组织学生展开识字与阅读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自主理清故事顺序,在有趣的故事情节的推动下,习得识字方法,丰富语言积累,感悟文章说明的道理,即:做事情要一心一意。
从而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课文相关动物、事物图片。
(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2.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1.板书课题,学习“猴”字。
提示:猴子是动物,所以“猴”字是反犬旁。
注意右部是“候”少了一竖。
2.游戏中复习回顾。
课件出示大量故事中曾出现或没有出现过的事物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图片中的事物是故事中有的。
(游戏过程中,将故事中出现过的“玉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等图片贴到黑板上。
)3.指导读好这些名词。
强调“桃子、兔子、猴子”等词中“子”是轻声。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运用多彩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故事中出现的事物,在有趣的游戏中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可以很好地了解学情,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朗读全文。
(1)教师引言:小猴子下山,他先后走了哪些地方?(师画一座山,并板画路线。
)指学生接读课文。
(2)师生听读课文,正音。
2.排列图片。
(1)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相关事物的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序放进这幅路线图里。
(依次为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小兔子。
)(2)师生交流订正。
3.练说量词。
(1)排图片后,辅助贴图练说: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 )玉米地,再走到一( )桃树下,接着走过一( )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 )小兔子。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教案(精选17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教案(精选17篇)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篇1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由此,本课设计力争突出随文识字策略,采用多种手段创建语言训练平台。
借助本文内容,组织学生展开识字与阅读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自主理清故事顺序,在有趣的故事情节的推动下,习得识字方法,丰富语言积累,感悟文章说明的道理,即:做事情要一心一意。
从而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课文相关动物、事物图片。
(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2.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1.板书课题,学习“猴”字。
提示:猴子是动物,所以“猴”字是反犬旁。
注意右部是“候”少了一竖。
2.游戏中复习回顾。
课件出示大量故事中曾出现或没有出现过的事物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图片中的事物是故事中有的。
(游戏过程中,将故事中出现过的“玉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等图片贴到黑板上。
)3.指导读好这些名词。
强调“桃子、兔子、猴子”等词中“子”是轻声。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运用多彩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故事中出现的事物,在有趣的游戏中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可以很好地了解学情,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朗读全文。
(1)教师引言:小猴子下山,他先后走了哪些地方?(师画一座山,并板画路线。
)指学生接读课文。
(2)师生听读课文,正音。
2.排列图片。
(1)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相关事物的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序放进这幅路线图里。
(依次为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小兔子。
)(2)师生交流订正。
3.练说量词。
(1)排图片后,辅助贴图练说: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 )玉米地,再走到一( )桃树下,接着走过一( )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 )小兔子。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
【 - 小学作文】【篇一】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2017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 (2)教学设计——《小猴子下山》[教学要求]一、从小猴子下山一事无成的故事里,教育学生做事必须一心一意。
二、认识生字:猴、块、非、扛、棵、桃、扔、捧、圆、可、林,会用“又又”“蹦蹦跳跳”,并初步学会运用量词“一只、一块、一个、一棵”。
三、能流利地有感情地读课文,并能复述。
课前准备:放大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讲故事、学生字,初读课文。
第二课时:表情朗读课文,复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一个故事,题目叫《小猴子下山》。
△教学:猴。
提示:猴是野兽,所以是“”。
注意“侯”少了一竖。
例如“喉”也是没有一竖的。
小猴子下山,到了哪些地方,请看看图,自己拼读生字。
学生自学后,结合学生回答,教学下列图旁出现的生字。
一块(kuài)玉米地里一棵桃(táo)树下结着又大又圆(yuán)的西瓜地里树林子△教学:块。
学生看图识字,引导引用数量词。
“一块糖”,“一块饼干”。
这种东西一般有个平面。
“一块黑板”、“一块玻璃”.△教学:棵。
一棵树,还有什么也说“一棵”?“一棵向日葵”;“一棵小苗苗”;“一棵瓜秧”。
指点:细而长的,而且有生命的,能向上长的用“一棵”。
△教学:圆(kē)。
“圆”,西瓜圆的。
注意前鼻音发准。
“圆圆的月亮”、“圆圆的太阳”、“圆圆的大汽球”。
不仅圆还大,就说“又圆又大”。
引导记住“圆”的字形。
△教学:林。
许多树长成一片,就是树林。
这“林”叫“双木林”。
三、初读课文。
学了些生字,知道小猴子先到“玉米地”,接着来到“桃树下”,而后又来到“西瓜地”,最后追到“小树林边”。
还有生字没教,你们一边读,一边自己学。
四、检查自学效果。
结合引导学生弄清课文主要内容。
小猴子下山拿过哪些东西?利用前面图旁的板书:△教学桃(táo)。
一年级18小猴子下山教案设计
【 - 小学作文】【篇一】一年级18小猴子下山教案设计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猴、结、掰、扛、满、扔、摘、捧、瓜、抱、蹦、追”12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块、非、常、往、瓜、进、空”7个汉字。
3、了解故事内容,初步体会做事情要专心,不能半途而废的道理。
4、理解并运用本课中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加强学生对动词的准确使用。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3、大致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出示谜语,激趣导入1、师出示一则谜语:“一物像人又像狗,爬竿上树是能手,擅长模仿人动作,家里没有山中有”。
生自主阅读并猜出谜底是猴子。
(师出示猴子的图片和“猴子”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师生共同交流对于猴子的了解,师适当小结:猴子是非常可爱的小动物,他们身手灵活,喜欢吃水果,长得有点像人。
3、师激趣:有一只小猴子下山回家,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好吃的,他可开心啦!走,我们赶紧去认识它吧!(师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二、初读故事,识字学词1、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并交流听过之后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指导,随文识字学词:(1)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
①出示词语卡片:一块玉米地、结、非常、掰、往前走,指名学生认读,相机正音:“结”在本课中读第一声;“掰”读“bāi”,不能读成“bān”。
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
②区别“块”和“快”这一组同音字:师出示“块”“快”,指名学生说说这两个字分别可以组哪些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区分并正确使用。
师适当小结,并指导学生通过偏旁来区别汉字的意思:“块”是土字旁,所表示的意思是跟土地有关;而“快”是竖心旁,表示“快乐、愉快、快慢”的意思。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的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的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的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的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的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借助朗读,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利用范读及例句比较等方式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
通过范写、临摹写“块、常”等7个生字。
2、朗读课文,图文对照,读懂前四个自然段中相同相异的部分,利用表格,提取整合导致小猴子“空着手回家”的主要信息,进行简单推断,并通过此过程理解“掰、扛”等动词的意思。
3、仿照课文形式,说说小猴子如果第二次下山会怎样,并适当运用所学动词。
二、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语境中识字写字。
三、教学难点:从反复的结构中,能推断出小猴子空着手回家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一)出示谜语,导入新课。
1、爬杆上树是高手,爱吃香蕉和桃子,家里没有山上有。
(1)板书课题,读准课题。
(2)舌前舌后音要读标准,认识猴子的猴,侯爵的候,时候的候。
反犬旁还有哪些字?猪·狗·猫等,和动物有关。
(二)朗读课文,识字。
(1)范读课文,请认真听准每个音。
(2)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生字。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不多字,不少字,不错字。
(3)出示字卡,粘贴到白板上。
①带拼音读三遍。
②去掉拼音读三遍。
第一句中的“空”是《要下雨了》一课中的,读knɡ,猜一猜,第二句中的“空”是什么读音?①玉米结(jiē)得又大又多。
②小猴子下山来,最后的结(jié)果是空手而归。
这两句话中的“结”读音不同,想想课文中的“结”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这样的句子吗?(4)仔细看课后第3题的插图,先读准字音,再做一做动作。
(5)认读其他生字,组词巩固。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的教学设计6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的教学设计6篇《小猴子下山》优秀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通过详细的教学活动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稳固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3、情感目标: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加深减法的意义,稳固算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教学预备:每人一套数字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花果山风景美丽,这里的小猴也特殊好客呢。
今日它们想摘一些鲜美的桃子与小朋友们共享。
想知道今日发生的故事?生:想。
多媒体示主题图:师:请同学们根据挨次(指教导子图),认真观看画面,你能编一个数学故事吗?停 2 分钟,教师引导性的指着主题图。
一天,有几只小猴子看到山下的树上有许多美味的大桃子,于是,就派了一个小猴子下山摘桃子给大家吃。
小猴子高快乐兴的下了山,很快就完成了任务,摘了好多桃子。
但小猴子想:好不简单下来一次,要出去玩玩才好。
于是,小猴子连续往山下走,不一会儿,来到了河边,小猴子一眼就看到了两只小青蛙在那里唱歌,这时候顽皮的小猴就跑过去,要吓吓它们,结果小青蛙被小猴吓得扑通、扑通跳下水。
这下,小猴没的玩了,就想回家了,他回头一看“咦!我的桃子哪去了?”这个故事告知我们做事不能只顾眼前,像小猴那样光临玩忘了桃子就不对了。
师:谁来讲?(指一名学生讲故事)师:故事讲的真悦耳!认真观看,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师引导先看图 1、 2 ,再看图 3、 4 )生:树上有 9 个桃子,摘走 4 个,岩石上原有 7 只猴子,下来了一只去摘桃子。
(加法也行)岸上有 2 只青蛙,被小猴吓得全跳到了水里。
花上原有 8 只蝴蝶,飞走了 5 只。
篮子里原有 4 个桃子,掉到水里 4 只。
师:同学们都是火眼金睛,观看的真认真。
依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树上还剩只桃子?(板书、重点讲)岩石上还剩几只小猴?花上还剩几只蝴蝶?(板书)岸上还剩几只青蛙?(板书)篮子里还剩几个桃子?二、学习新课1、解决“树上还有几只桃子?”师:同学们很棒,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解决这3 个。
语文教案《小猴子下山》【优秀13篇】
语文教案《小猴子下山》【优秀13篇】语文教案《小猴子下山》篇一教学目标:1.课文,教育学生把道理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①课堂作业本。
②按课文内容填空。
(二)朗读课文(1)找出课文中带“一”的`词语,指“一”的变调:一天一只一块一斤一片(2)指名朗读:小猴子看见好东西时,“非常高兴”,应满脸带笑地读,动作词要读清楚,最后一节要读出小猴子懊丧。
伤心的心情。
(指名读--小组轮读一一齐读)(三)讨论为什么小猴子下山,最后一样东西也没有得到;只好空着手回家去?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四)联系实际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做过像小猴子这样的事吗?以后打算怎么做?(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在我们的学习生括中,不要喜欢一样就丢掉另一样,一定要做好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做到有始有终,有明确目的。
这样才能把事做好,有所收获。
(五)课堂练习(1)(课堂作业)①,照样子把句子说完整。
(2)练习用“又。
又。
”说话。
《小猴子下山》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巩固已学过的10以内数的减法。
2、正确解答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的减法问题,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体会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解答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的算式。
教学难点:通过借助学具操作,算出得数,体会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的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小棒、师准备投影片。
师生双边活动:一、导入:在花果山上有一群猴子,有一天他们下山来,看见一棵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
一只顽皮的小猴子就提着篮子来摘桃,你想知道小猴子摘桃子的结果吗?请看投影片。
二、出示“小猴子下山”的投影片让学生仔细观察。
谈自己看到了什么?学生自说说,然后小组内交流。
三、引导学生看图,根据图意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同桌悄悄说说。
同桌互相合作学具解答自己刚才发现的问题。
四、全班交流自己是怎样解决发现的问题。
生说算式,师板书。
小猴子下山教案
小猴子下山教案小猴子下山教案 (15篇)小猴子下山教案 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意,初步感知作者用词的准确和汉语言的丰富性。
3.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要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否则结果只能是空手而归的道理。
重点难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做任何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要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否则结果只能是空手而归的道理。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课文相关动物、事物图片。
(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2.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谈话,揭示课题(一)今天,我们请来一位好朋友,它是——(孙悟空)。
大家来说说孙悟空。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发生在一只小猴子身上的故事《小猴子下山》。
(二)教师板写课题,学习“猴”字。
提示:猴子是动物,所以“猴”字是反犬旁。
注意右部是“候”少了一竖。
(三)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写生字。
(一)朗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出自读要求。
(1)大声朗读,标出自然段,遇到难读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边读边想:小猴子去了哪些地方,小猴子看见了什么,做了那些事情?用“——”划出来2师生听读课文,正音。
认读字词,(二)学习文中表示动作的生字。
(1)指导认读。
(课件出示生字:扛、捧、掰、摘、扔、抱、蹦、追)指名读一读。
(2)通过分组,了解生字意思。
教师提示:提手旁的字一般表示手部的动作,足字旁和走之旁都可以表示脚的动作。
(3)跟老师一起读。
(三)学习文中“会写字”。
(1)初识生字(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块、非、常、往、瓜、空、进)。
(2)认读,找朋友(组词)。
(3)指导书写,简单评价。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分段读课文,提出听读要求:小猴子下山到过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做了哪些事?掰玉米——摘桃子——摘西瓜——追兔子——空手而归 2.汇报,教师适度评价,强调文中量词与动词的运用。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教案(精选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五单元《小猴子下山》。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和课文朗读。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一至第四自然段,详细内容主要讲述了一只小猴子下山的故事,通过小猴子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教育学生做事情要专一,不能三心二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小猴子下山的故事,培养学生专注、专一的品质。
3. 学会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课文的理解和朗读。
2.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明白做事情要专一,不能三心二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例如:有一天,小猴子下山去玩,它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事物,那它都看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 课文阅读与理解: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小猴子一路上的所见所闻。
3. 生字词学习:讲解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读写生字,掌握字词的正确运用。
4. 句子解析:挑选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课文朗读: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的把握,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6.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猴子下山》2. 生字词:美丽、果实、专心、捉迷藏、扔、空手而归3. 句子解析:挑选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板书。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a. 小猴子下山都看到了什么?b. 小猴子为什么空手而归?2. 答案:(1)略(2)a. 小猴子看到了美丽的风景、丰硕的果实等。
b. 因为小猴子三心二意,没有专心捉迷藏,空手而归。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
【 - 小学作文】【篇一】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2017部编版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篇二】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2017新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之一《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之一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那你们知道小猴子住在什么地方吗?老师来告诉你们小猴子真正的家在山上。
有一天,小孩子想下山玩玩,它下山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你们想听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小猴子下山》。
二、新课: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3页,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3、指名认读生字。
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4、分段指名朗读课文,纠正生字的读音。
三、分段学习1、学习第一自然段①、小猴子下山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它是怎么做的?②、用动作演示“掰、扛、扔、捧、摘”这些动作。
③、为什么要掰玉米?又为什么要扛着走?④、这一段中哪些词应该重读,画出应该重读的词语,自己试着读读看。
边读边用动作表演出。
2、想一想老师刚才提出了哪些问题?学生自学课文的2、3、4自然段。
出示学习向导,指名向导。
学习向导:1、读一读: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2、议一议:小猴子是怎么做的?你认为哪些词应该重读?画出重读的词。
3、演一演:请你边有感情的朗读边表演这一段<BR>课文。
①、喜欢学哪一段就学习哪一段,可以自己学也可以小组讨论学习。
②、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3、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的第五自然段,齐读第五自然想一想,小猴子下山看见那么多的好东西,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它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4、填空练习。
(出示投影)填空后任选括号里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5、指1、2名学生看投影复述课文内容。
6、联系学生实际,说说自己平时做事情的时候有没有像小猴子一样的做法呢?学生检查自己平时做事的方法是否正确。
7、表演课文内容。
8、想象扩展:讨论小猴子空手回家后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猴妈妈会对他说什么?9、续编课文,编一个《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故事。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教案(精选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四单元《小猴子下山》。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理解、课文朗读与表演。
详细内容:1. 课文阅读:理解小猴子下山的过程,感受小猴子贪玩、好奇的性格特点。
2. 生字词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如“小、猴、子、下、山、走、跑、跳、摘、抬、扔”等。
3. 句子理解:学习课文中的简单句子,如“小猴子下山,走到一片果园。
”等,提高学生的句子理解能力。
4. 课文朗读与表演: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不要贪玩,要懂得付出与收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朗读与表演能力,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课文朗读与表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猴子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课文阅读与理解:(1)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理解小猴子下山的过程。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4. 句子理解:(1)教师挑选课文中的典型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句子练习。
5. 课文朗读与表演:(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2)学生分组练习,进行课文表演。
(2)引导学生思考:小猴子为什么什么都没有得到?我们应该怎么做?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猴子下山》2. 生字词:小、猴、子、下、山、走、跑、跳、摘、抬、扔3. 句子示例:小猴子下山,走到一片果园。
语文教案《小猴子下山》优秀10篇
语文教案《小猴子下山》优秀10篇《小猴子下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猴、结、掰、扛、满、扔、摘、捧、瓜、抱、蹦、追”12个二类字。
会写“块、非、常、往、瓜、进、空”7个生字。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给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见义思迁,应该一心一意。
【重点难点】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给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见义思迁,应该一心一意。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题示图,小朋友看,这是谁啊?喊喊它的名字吧。
(猴子、小猴子)以前你听过哪些有关猴子的故事?今天,我们学一个更有趣的故事-小猴子下山,板书课题。
二、初知课文,理清思路1、小猴子下山的过程中,经过了一些地方,你能不能看图就直接叫出这些地方的名字。
2、示图玉米地、桃树下、瓜地、3、能不用上“一()玉米地”这样的方法来说说小猴子下山的时候,它来到了()来到了()来到()最后回到山上去了。
刚才我们知道小猴子下山去的路线。
4、能不能知道小猴子下山去干什么啦?怎么办?读课文。
5、理解思路: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摘桃子,捧桃子,扔桃子摘西瓜,抱西瓜,扔西瓜追兔子三、研读重点段1、接下来,我们就去玉米看看吧。
2、你看见了什么?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小猴子心里很高兴。
小猴子就掰了一个。
小猴子扛着往前走。
3、谁得把这四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出示合并后的句子,大家赶快来读一读吧。
4、师生合作读:刚才我们看见了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心里十分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5、引: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了一块桃树下。
(出示第2自然段)自己读读看,你又看见了什么?(引领学生说出桃树又大又红,这次非常高兴是因为找到了最爱,读出扔玉米的毫不犹豫。
)6、能不能看图用上“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看见(),就()。
”7、(出示第三幅图)谁能编故事?(出示:小猴子捧着桃子,走到(),看见(),就()。
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合集15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合集15篇)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认识“猴、结、掰”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会写“块、非、常”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动词,并能选几个动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
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主要情节。
4.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掰、扛”等动词的含义,并学习运用。
难点: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以图导言,激趣导入教师板画一座小山。
教师: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瞧,今天我们的课堂上就来了一只小猴子。
(在小山上贴上一只小猴子图片)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子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只小猴子的故事。
(板书课题:小猴子下山)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1)圈出生字,生字读3次。
(2)标自然段,读通句子。
2.教师组织小组认读生字。
(1)小组认读生字,成员互相检查。
(2)教师去拼音检查认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大声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在文中画出小猴子都去了哪些地方。
3.分组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4.小猴子下山来了,他首先来到玉米地里。
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他做了什么呢?(板书:玉米地)课件出示:小猴子走到玉米地里。
他看见,非常高兴,就。
5.理解“掰、扛”两个动词。
(1)指名上台做“掰、扛”的动作。
(2)让学生说说小猴子为什么用“掰”“扛”这样的动作,进一步理解玉米大的特点。
6.指导表情朗读。
(1)小猴子第一次下山,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他毫不犹豫地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别提有多高兴了!现在请同学们戴上小猴子的头饰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有表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猴子下山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那你们知道小猴子住在什么地方吗?
老师来告诉你们小猴子真正的家在山上。
有一天,小孩子想下山玩玩,它下山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你们想听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小猴子下山》。
二、新课: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3页,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3.指名认读生字。
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4.分段指名朗读课文,纠正生字的读音。
三、分段学习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小猴子下山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它是怎么做的?
②用动作演示“掰、扛、扔、捧、摘”这些动作。
③为什么要掰玉米?又为什么要扛着走?
④这一段中哪些词应该重读,画出应该重读的词语,自己试着读读看。
边读边用动作表演出。
2.想一想老师刚才提出了哪些问题?
学生自学课文的2、3、4自然段。
出示学习向导,指名向导。
学习向导:
1.读一读: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
2.议一议:小猴子是怎么做的?你认为哪些词应该重读?画出重读的词。
3.演一演:请你边有感情的朗读边表演这一段<BR>课文。
①喜欢学哪一段就学习哪一段,可以自己学也可以小组讨论学习。
②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3.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的第五自然段,齐读第五自然想一想,小猴子下山看见那么多的好东西,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它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
4.填空练习。
(出示投影)填空后任选括号里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5.指1、2名学生看投影复述课文内容。
6.联系学生实际,说说自己平时做事情的时候有没有像小猴子一样的做法呢?
学生检查自己平时做事的方法是否正确。
7.表演课文内容。
8.想象扩展:讨论小猴子空手回家后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猴妈妈会对他说什么?
9.续编课文,编一个《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故事。
下一节课评一评,讲一讲看谁编得精彩。
板书:
小猴子下山
玉米地又大又多掰扛
桃树下又大又红扔摘空着手
西瓜地又大又圆扔摘回家去
往回走蹦蹦跳跳扔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