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馏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蒸馏习题

蒸馏习题

第七章蒸馏习题选择与填空1.混合液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愈小,则表明用蒸馏方法分离该混合液愈_____。

A容易;B困难;C完全;D不完全2.设计精馏塔时,若F、xF、xD、xW均为定值,将进料热状况从q=1变为q>1,但回流比取值相同,则所需理论塔板数将_______,塔顶冷凝器热负荷______ ,塔釜再沸器热负荷______。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一定3.连续精馏塔操作时,若减少塔釜加热蒸汽量,而保持馏出量D和进料状况(F, xF,q)不变时,则L/V______ ,L′/V′______,x D______ ,x W______ 。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一定4.精馏塔操作时,若F、x F、q,加料板位置、D和R不变,而使操作压力减小,则x D______,x w______。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一定5.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F,xF ,q,D不变,若采用的回流比R< Rmin,则xD______,xw______。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一定6蒸馏与平衡蒸馏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精馏操作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直接蒸汽加热与水蒸汽蒸馏虽都是向釜液直接通入蒸汽,但其目的并不相同。

前者是_______________ ,而后者_______________。

9.操作中,若提馏段上升蒸汽量V增加,而回流量和进料状态(F,x F,q)仍保持不变,则R_____,x D_____,x w_____,L′/V′_____。

10.操作时,若F、D、xF 、q ,加料板位置、V不变,而使操作的总压力增大,则x D ________,x W _____11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低于塔底温度,其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之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馏习题

精馏习题

练 习 一1、精馏过程是利用 ________ 和 ________ 的原理进行完成的。

多次部分气化;多次部分冷凝 2、简单蒸馏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和______。

不稳定操作或过程不连续;无回流 3、若原料组成、料液量、操作压力和最终温度都相同,二元理想溶液的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相比较的结果有:①所得馏出物平均浓度______; ②所得残液浓度______; ③馏出物总量______。

①简单蒸馏的馏出物平均浓度大于平衡蒸馏的馏出物平均浓度; ②两种情况的残液浓度相同;③平衡蒸馏的馏出物总量大于简单蒸馏的馏出物总量。

4、精馏操作的依据是 ______ 。

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包括______和 ______。

混合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的差异;自塔顶向下的液流和自塔底向上的气流5、若精馏塔塔顶某理论板上气相露点温度为t1,液相泡点温度为t2; 塔底某理论板上气相露点温度为t3,液相露点温度为t4。

请将4个温度间关系用 > 、= 、< 符号顺序排列如下_____。

4321t t t t =<= 6、当增大操作压强时,精馏过程中物系的相对挥发度________,塔顶温度________ ,塔釜温度________。

减小;增加;增加7、气化率相同时,平衡蒸馏的闪蒸罐内压强越低分离效果越好。

( )答案:√练 习 二1、用图解法求理论塔板时,在 α、F x 、D x 、w x 、q 、R 、F 及操作压力p 等参数中, ________ 与解无关。

进料流率2、当增大操作压强时,精馏过程中物系的相对挥发度 ________ ,塔顶温度 ________,塔釜温度 ________ 。

减小;增加;增加3、 某二元理想物系的相对挥发度为2.5,全回流操作时, 已知塔内某块理论板的气相组成为0.625,则下层塔板的 气相组成为 ________ 。

答案:0.44、连续精馏操作时,操作压力越大,对分离越 ________ ,若进料气液比为1:4(摩尔)时,则进料热状况参数q 为 ________ 。

精馏练习题

精馏练习题

填空:1、 精馏操作的 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液体混合物可用精馏方法分离的必要条件是。

对于存在恒沸物或相对挥发度等於 1的液体混合物需用 精馏方法分离,其基本原理都 是 。

2、 描述任一精馏过程的数学方程有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定的条件下,以上方程构成的方程组可见化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程构成的方程组。

3、 在精馏塔的设计中,最小回流比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的回流比.若增大回流比,则 精馏段L/V _______ ,提馏段L/V __________ ,完成同样分离要求所需的塔板数减少 ,但它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增加为 代价的回流比的调节是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现的。

4、 进料热状态参数 q 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饱和液体其值等于 ______________ ,饱和蒸汽q 等于 ________________ 。

5、 用直角梯级法(图解法)求解理论板数的前提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前提的主要条件是6、 板效率是对 _____________ 假定的修正,对于分凝器或再沸器,单板效率等于 ______________ 。

精馏练习题解析

精馏练习题解析

一、判断题1.进行蒸馏分离,混合溶液中易挥发组分在气相中的含量较液相中低。

()2.回流液的作用,是使蒸汽部分冷凝的冷却剂,并使精馏稳定进行。

()3.通过提馏段物料衡算得出的方程是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4.精馏塔釜的作用,是向最下面一块塔板供应蒸汽。

()5.精馏(或蒸馏)的基本原理为:易挥发组分在气相中的含量大于它在液相中的含量。

()6.普通精馏操作可分离所有的液体混合物。

()7.全回流时,精馏所用理论板层数最多。

()8.精馏是一种既符合传质规律,又符合传热规律的单元操作。

()9.蒸馏是分离均相液的一种单元操作。

()10.精馏操作线方程是指相邻两块塔板之间蒸气组成与液体组成之间的关系。

()11.简单蒸馏属于间歇性操作。

( )12.精馏塔的进料板属于精馏段。

( )13.饱和蒸汽进料的进料线是一条与x轴垂直的直线。

( )14.浮阀塔板的特点是造价较高,操作弹性小,传质性差。

()15.液泛不能通过压强降来判断。

()16.筛板精馏塔的操作弹性大于泡罩精馏塔的操作弹性。

()17.精馏过程中,平衡线随回流比的改变而改变。

()18.蒸馏的原理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溶解度的不同来分离各组分的。

()19.精馏塔发生液泛现象可能是由于气相速度过大,也可能是液相速度过大。

()20.蒸馏塔总是塔顶作为产品,塔底作为残液排放。

()21.浮阀塔板结构简单,造价也不高,操作弹性大,是一种优良的塔板。

()22.精馏操作的回流比减小至最小回流时,所需理论板数为最小。

()23.精馏是传热和传质同时发生的单元操作过程。

()24.正常操作的精馏塔从上到下,液体中轻相组分的浓度逐渐增大。

()25.精馏操作中,回流比越大越好。

()26.灵敏板温度上升,塔顶产品浓度将提高。

()27.筛板塔板结构简单,造价低,但分离效率较泡罩低,因此已逐步淘汰。

()28.精馏塔板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支承液体。

()29.连续精馏停车时,先停再沸器,后停进料。

()30.回流是精馏稳定连续进行的必要条件。

化工原理:精馏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精馏习题答案

精馏练习题一、填空题【1】精馏操作的依据是(混合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的差异)。

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上升气流)。

【2】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相同),液相组成(低于)气相组成。

【3】用相对挥发度α表达的气液平衡方程可写为( )。

根据α的大小,可用来(判断用蒸馏方法分离的难易程度),若α=1,则表示(不能用普通的蒸馏方法分离该混合液)。

【4】某两组分物系,相对挥发度3=α,在全回流条件下进行精馏操作,对第n 、n+1两层理论踏板(从塔顶往下计),若已知==+1,4.0n n y y 则()。

全回流适用于(精馏开工阶段)或(实验研究场合)。

【5】某精馏塔的精馏操作线方程为275.072.0+=x y ,则该塔的操作回流比为(),馏出液组成为()。

【6】在精馏塔设计中,若P Fx f 进料温度保持不变,若增加回流比R ,则p x (增大)w x (减小),V L (增大)。

【7】操作中的精馏塔,若进料温度FV x f 不变,若釜液量W 增加,则p x (增加),w x (增大)VL (增加)。

二、选择题(1)在用相对挥发度判别分离的难易程度时,下列哪种情况不能用普通蒸馏的方法分离(C )。

A.AB >1B. AB <1C. AB =1D. AB >10(2)在精馏的过程中,当进料为正处于泡点的饱和液体时,则(C )。

>1 <0 =1 <q <1(3)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n-1、n 、n+1层塔板,其气相组成的关系为(C )。

+1>y n >y n-1 B. y n+1=y n =-1 C +1<y n <y n-1 D.不确定(4)精馏塔中自上而下(C ).A.分为精馏段、加料板和提馏段三部分B.温度依次降低C.易挥发组分浓度依次降低D.蒸气量依次减少(5)某精馏塔的馏出液量是50kmo1/h ,回流比是2,则精馏段的回流液量是(A )。

h h h h(6)连续精馏中,精馏段操作线随( A )而变。

化工原理精馏和蒸馏练习习题

化工原理精馏和蒸馏练习习题

填空题1. 简单蒸馏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不稳定操作或过程不连续;无回流2.当分离要求和回流比一定时,进料的值最小,此时分离所需的理论板数。

答案:过热蒸气;最多3. 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主要针对_____和______物系,这两种特殊精馏均采取加入第三组分的办法以改变原物系的_______。

答案:沸点差很小;具有恒沸物体系;相对挥发度4.某二元理想物系的相对挥发度为2.5,全回流操作时,已知塔内某块理论板的气相组成为0.625,则下层塔板的气相组成为。

答案:0.45. 精馏塔设计时,若工艺要求一定,减少需要的理论板数,回流比应,蒸馏釜中所需的加热蒸气消耗量应,所需塔径应,操作费和设备费的总投资将是的变化过程。

答案:增大;增大;增大;急速下降至一最低后又上升6. 精馏操作时,若进料的组成、流量和气化率不变,增大回流比,则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斜率,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斜率_______,塔顶组成_______,塔底组成 _______.答案:增加;减小;增加;降低7.间歇精馏和平衡蒸馏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间歇精馏操作中,若保持回流比不变,则馏出液组成_______ ;若保持馏出液组成不变,回流比需不断________ 。

答案:前者是不稳态过程,后者为稳态过程;不断下降;增大8. 某精馏操作时,加料由饱和液体改为过冷液体,且保持进料流率及组成、塔顶蒸气量和塔顶产品量不变,则此时塔顶组成,塔底组成,回流比,精馏段操作线斜率L/V 。

答案:增加;减少;不变;不变判断题1. 精馏塔的全塔总效率不等于塔内各板的默弗里效率的平均值。

(√)2. 对于普通物系,原料组成浓度越低塔顶产品达到同样浓度所需要的最小回流比越大。

(√)3. 回流比相同时,塔顶回流液体的温度越高,分离效果越好。

(X )4.当分离要求一定时,精馏塔内物料的循环量越大,所需的理论塔板数越多。

(X )5.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连续精馏塔的操作压强,塔顶馏出物中易挥发组分的浓度变低。

化工原理练习题

化工原理练习题

精馏一、填空题:801、精馏塔分离某二元物系,当操作压强降低,系统的相对挥发度α ,溶液的泡点 ,塔顶蒸汽冷凝温度 (增大、减小、不变)答案:增大,减小,减小804、某精馏塔设计中,若将塔釜间接蒸汽改为直接蒸汽加热,而F 、D 、F 、D x 、q 、R不变,则W , W x , L V '' , T N (增大、减小、不变)。

答案:增大,减小,不变,增大805、精馏塔设计时,若塔顶采用全凝器,所需理论板数为1T N ,采用分凝器,所需理论板2T N ,则1T N2T N (<,=,>)****答案****:>806、某精馏塔的实际回流比小于设计时的最小回流比,其结果如何? 。

答案:完不成分离任务807、一精馏塔维持其他条件不变而增大回流比R ,则精馏段液气比L V ,提馏段的液气比L V '' ,D x ,W x (变大,变小,不变,不确定)。

答案:变大,变小,变大,变小810、某精馏塔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将加料板下移,则精馏段塔板数 ,塔顶产品组成D x ,塔底产品组成W x (变大,变小,不变,不确定)。

答案:(1)若原加料板为最佳位置,加料板下移,则精馏塔板数变大,塔顶产品组成变小,塔底产品变大;(2)若原加料板位置偏高,加料板下移,则精馏塔板数变大,塔顶产品组成变大,塔底产品变小;(3)若原加料板位置已偏低,加料板下移,则精馏塔板数变大,塔顶产品组成变小,塔底产品变大。

811、精馏塔操作中,由于某种原因进料浓度F x 减小,进料量F 与热状态q 保持不变,塔釜蒸汽量V '不变,若欲维持塔顶产品D x 与塔底产品组成W x 不变,则R ,D ,(增大、减小、不变)。

答案:增大,减小,增大,增大。

814、决定精馏塔分离能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物性方面 、设备方面 和操作方面 。

答案: 相对挥发度,理论板数,回流比816、在1个大气压.84℃时, 苯的饱和蒸气压0113.6A P kPa =,甲苯的饱和蒸气压044.68B P kPa =,苯--甲苯混合溶液达于平衡时, 液相组成A x ______.气相组成A y =______.相对挥发α=____.答案: 0.823 0.923 2.56820、某二元理想溶液的连续精馏塔,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1.30.018y x =-,系统的平均相对挥发度2.5α=,当0.06W x =时(摩尔分率),此时从塔底数起的第二块理论板数 (塔底可视为第一块理论板)下流液体的组成为___________。

化工原理练习题

化工原理练习题

化工原理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精馏操作线是直线,主要基于如下原因()。

A. 理想物系B. 理论板假定C. 塔顶泡点回流D. 恒摩尔流假定2. 精馏设计计算采用图解法求理论板数时,与F、x F、q、x D、x w、R、操作压强p等参量中的()无关。

A. pB. RC. FD. q3. 已知SO2水溶液在三种温度下的亨利系数分别为E1=0.0035atm, E2=0.011atm, E3=0.00652atm, 则()。

A. t1<t2B. t3>t2C. t1>t2D.t3<t14. 吸收操作中,添加吸收剂用量,则吸收过程推动力为()。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不能确定5. 物料中的平衡水分随温度升高而()。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一定6. 相对湿度、绝热饱和温度、露点温度和湿球温度中,( )与空气的温度无关。

A. 相对湿度B. 湿求温度C. 露点温度D. 绝热饱和温度7. 在吸收操作中,吸收塔某一截面上总推动力(以气相浓度差表示)为()。

A.Y—Y* B.Y*—Y C.Y—Y i D.Y i—Y7. 吸收操作的作用是分离()。

A. 气体混合物B. 液体均相混合物C. 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D. 气—液混合物8. 在精馏设计中,对一定的物系,其x f、q、x d和x w不变,若回流比R增加,则所需理论板数N T将()。

A. 减小B. 增大C. 不变D. 无法确定9. 二元理想溶液,其组成x=0.6(摩尔分率,下同),相应的泡点为t1,与之相平衡的气相组成y=0.7,相应的露点为t2,则()。

A.t1=t2 B . t1>t2C. t1<t2D.无法确定10. 湿空气通过换热器预热的过程为()。

A. 等容过程B. 等湿度过程C. 等焓过程D. 等相对湿度过程11. 湿空气的干球温度为t,湿球温度为t w,露点为t d,当空气的相对湿度为100%时,则t、t w、t d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化工原理(下)题

化工原理(下)题

化工原理(下)练习题一、填空1. 精馏和普通蒸馏的根本区别在于塔内有回流的液体;平衡蒸馏(闪蒸)与简单蒸馏(微分蒸馏)的区别是简单蒸馏为非稳态过程,平衡蒸馏为稳态过程。

2. 双组分精馏,相对挥发度的定义为α=_V A/V B__,其值越大表明两组分越容易分离。

α=1时,则两组分不能用普通精馏分离。

3. 精馏的原理是根据汽液混合物挥发度的不同,经过多次的部分汽化和多次的部分冷凝,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上升蒸汽流。

4. 精馏计算中,q值的含义是_进料热状况参数_,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q值越_大__表明精馏段理论塔板数越多,q线方程的斜率(一般)越小。

当泡点进料时,q= 1 ,q线方程的斜率=∞。

5. 最小回流比是指平衡线,提馏段操作线,精馏段操作线,以及q线方程的交点,适宜回流比通常取为 1.1―2.0 倍最小回流比。

6. 全回流操作条件下,精馏段、提馏段的操作线与对角线重叠。

此时传质推动力最大,所需理论塔板数最少。

7. 精馏塔进料可能有 5 种不同的热状况,对于泡点和露点进料,其进料热状况参数q 值分别为 1 和 0 。

8. 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相等,液相组成小于气相组成。

9. 精馏塔进料可能有 5 种不同的热状况,当进料为气液混合物且气液摩尔比为 2 : 3时,则进料热状况参数q值为 3/5 。

10. 对一定组成的二元体系,精馏压力越大,则相对挥发度越大,塔操作温度越低,从平衡角度分析对该分离过程越容易进行。

11.板式精馏塔的操作中,上升汽流的孔速对塔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适宜的孔速会使汽液两相充分混合,稳定地传质、传热;孔速偏离适宜范围则会导致塔的异常现象发生,其中当孔速过低时可导致__漏液_______,而孔速过高时又可能导致__液泛______。

12. 对于不饱和空气,表示该空气的三个温度,即:干球温度t, 湿球温度t w和露点t d间的关系为_t>t w > t d__________; 对饱和空气则有____t = t w = t d _ _____。

化工原理 练习答案

化工原理 练习答案


,R
可达到要求。(增大,减少,不变,不确定)
解: xF ↓ , 要求 x D 不变,则 D 减少,可达到要求。
V V ( 1 q )F R 1 D 1 q F
V 不变,D↓,则R增大,可达到要求。 10、操作中精馏塔,保持F、 xF 、q、V 不变,减少D,则塔顶易挥发组分回
收率η
(3) 若操作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 1.4 倍,采出率不变,则塔顶产物理论上可
达到的最高浓度是多少?
解:
(1)
=
DxD FxF
xD
FxF D
0.882
FxF F
W
DxD D
WxW
xW
0.018
(2) q 1 , xe xF 0.45
ye
1
(
xe 1)
xe
0.672
最小回流比 Rmin
xD ye
ye xe
=0.9
(3)要使塔顶理论产物达到最高浓度,此时塔板板数无穷多,有两种可能:①
加料口出现挟点,操作线与相平衡线相交;②塔釜无产品轻组分, xW =0

R
1.4Rmin
xD ye
ye xe
=1.26
xD
0.952
xw
FxF DxD W
=-0.05
0,
不成立
② xw =0 , xD
解: xD 变小, xW 变小。
7 精馏操作中,若 、
F、
xF

NT
,
N
F
、α、q、V
均为定值,现塔顶采出率
D
/
F
增加,则 xW
, xD
。(变大,变小,不变,不确定)

乙烯装置操作工乙烯深冷分离精馏试卷(练习题库)

乙烯装置操作工乙烯深冷分离精馏试卷(练习题库)

乙烯装置操作工乙烯深冷分离精微试卷(练习题库)1、冷箱是由许多O组成的。

2、冷箱一般是由O板翅式换热器串联或并联而成。

3、冷箱内部所装珠光砂的作用是()。

4、外部管道与冷箱的联接一般采用()。

5、冷箱内部所有受压部件采用O相连。

6、冷箱壳体充氮气是为了防止O进入。

7、冷箱系统热交换物流达十余种,物流的流向形式有()。

8、冷箱系统所用的冷剂有()。

9、O运用的不是焦耳一汤姆逊效应。

10、冷箱系统氢气开工线是指()。

11、冷箱系统控制的主要指标为()。

12、控制粗氢中乙烯含量的目的是()。

13、深冷顺序分离流程中,氢气经冷箱回收冷量后送往()。

14、粗氢中乙烯含量主要通过O来保证的。

15、冷箱系统分离出来的氢气纯度主要取决于()。

16、深冷顺序分离流程中,脱甲烷塔第三进料分离罐顶部气相物料氢气含量大约为()。

18、与传统的顺序分离法相比较,KTI与布朗路特公司合作开发的KTI/AET 先进乙烯工艺,其主要的优点在于19、同传统乙烯装置深冷分离与脱甲烷系统相比较,采用先进的分凝分离器技术的脱甲烷系统的优点有()。

20、ARS技术的核心是采用了高效、节能的()。

21、关于分凝分离器的分离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22、下列情况中不适合应用分凝分离器技术的是()。

23、冷箱系统的冷量来源是()。

24、冷箱系统操作要求()。

25、为使冷箱尾气中乙烯损失量减小,应该使操作压力和操作温度向()的方向变化。

26、冷箱系统的操作压力正常情况下是通过O来控制的。

27、冷箱系统压力波动会造成()。

28、对于冷箱系统压差过大的处理方法,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29、冷箱系统压差过大、温度分布异常,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30、正常操作时,关于冷箱温度的控制,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31、冷箱系统压差过大、温度分布异常可能的原因有()。

32、冷箱系统压差过大、温度分布异常的可能原因是()。

33、冷箱系统压力、温度波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化工原理 精馏练习题

化工原理 精馏练习题

化工原理精馏练习题一、问题描述在一个精馏塔中,对乙酸和甲醇进行分馏。

原料含有10%的乙酸和90%的甲醇。

要求设计一个塔,使得在出口处乙酸的含量为90%以上。

二、基本原理精馏是一种通过分离液体混合物中各种组分的技术。

通常使用精馏塔来实现这一过程。

精馏塔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初级分馏区和精馏区。

初级分馏区将液体混合物分为两个相,其中一个相富集乙酸,另一个相则富集甲醇。

精馏区进一步加热液体混合物,产生的蒸汽经过冷凝器后得到两个部分:富含乙酸的液体和富含甲醇的液体。

通过不断回流和再沸腾,可以实现将乙酸含量提高到所需的目标。

三、塔的设计1. 确定精馏塔的高度:- 初级分馏区的高度:根据乙酸和甲醇的相对挥发度,在塔底部设定一个管理区,用于分离液相。

在此区域温度和压力较低,适合乙酸富集。

根据经验法则,初级分馏区的高度应该是整个塔高度的1/3至1/2。

- 精馏区的高度:根据所需乙酸的含量和其他操作参数来确定此区域的高度。

通常,较高的塔设计可以提供更高的分离效果。

2. 确定进料位置:- 进料位置应该位于初级分馏区与精馏区之间的合适位置,以实现较好的分离效果。

通常情况下,进料点应该位于塔的上部,以允许较高的沸点组分从上部释放,从而改善塔的效率。

3. 选择合适的回流比:- 回流比是进入塔中再沸腾的液体与从塔顶冷凝回流的液体的质量比。

适当的回流比对提高分离效果非常重要。

较高的回流比可以提供更高的塔效率,但会增加能耗。

- 在本例中,根据乙酸和甲醇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回流比是至关重要的。

四、其他操作参数除了塔的设计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操作参数需要考虑:1. 温度和压力:温度和压力的选择取决于乙酸和甲醇的性质。

通常情况下,高温和低压有利于乙酸的分离。

2. 冷凝器的设计:冷凝器用于冷却塔顶的蒸汽,并将其转变为液体。

这样,可以通过回流将纯度较高的乙酸送回塔底。

冷凝器的设计要应对不同的工艺要求和流量。

3. 分离回流液的处理:分离回流液中可能含有乙酸和甲醇。

化工原理蒸馏习题详解

化工原理蒸馏习题详解

蒸馏练习下册 第一章蒸馏 概念1、精馏原理2、简捷法3、漏液4、板式塔与填料塔 公式全塔物料衡算【例1-4】、 精馏段、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q 线方程、 相平衡方程、逐板计算法求理论板层数和进料版位置(完整手算过程) 进料热状况对汽液相流量的影响2.连续精馏塔的塔顶和塔底产品摩尔流量分别为D 和W ,则精馏段液气比总是小于1,提馏段液气比总是大于1,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全回流时,该说法是否成立?为什么? 正确;全回流时该说法不正确;因为,D=W=0,此时是液汽比的极限值,即1==''VLV L4.简述有哪几种特殊精馏方法?它们的作用是什么?1.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

对于形成恒沸物的体系,可通过加入第三组分作为挟带剂,形成新的恒沸体系,使原溶液易于分离。

对于相对挥发度很小的物系,可加入第三组分作为萃取剂,以显著改变原有组分的相对挥发度,使其易于分离。

5.恒沸精馏原理6.试画出板式塔负荷性能图,并标明各条极限负荷曲线表示的物理意义,指出塔板适宜的操作区在哪个区域是适宜操作区。

(5分)1.漏液线(气体流量下限线)(1分)2.雾沫夹带线(气体流量上限线)(1分)3.液相流量下限线(1分)4.液相流量上限线(1分)5.液泛线(1分)最适宜的区域为五条线相交的区域内。

7.进料热状况参数8、平衡蒸馏原理9、液泛的定义及其预防措施10、简述简捷法求解理论板层数的主要步骤。

11、什么是理想物系?四 计算题1、用一精馏塔分离苯-甲苯溶液(α=2.5),进料为气液混合物,气相占50%(摩尔分率,下同),进料混合物中苯占0.60,现要求塔顶、塔底产品组成分别为0.95和0.05,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1.5倍,塔顶分凝器所得冷凝液全部回流,未冷凝的蒸汽经过冷凝冷却器后作为产品,试求:塔顶塔底产品分别为进料量的多少倍?(2)塔顶第一理论板上升的蒸汽组成为多少?2、某连续精馏塔的操作线方程分别为:精馏段:263.0723.01+=+n n x y提馏段:0187.025.11-=+n n x y设进料为泡点液体,试求上述条件下的回流比,以及馏出液、釜液和进料的组成。

化工原理复习4小练习题(2)

化工原理复习4小练习题(2)

★习题:蒸馏是分离 的一种方法,其分离依据是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分离的条件是 。

答案: 均相液体混合物 挥发性差异造成气液两相系统★习题:在t-x-y 图中的气液共存区内,气液两相温度 ,但气相组成 液相组成,而两相的量可根据 来确定。

答案: 相等 大于杠杆规则★习题:当气液两相组成相同时,则气相露点温度 液相泡点温度。

答案: 大于 (每空1分)★习题:双组分溶液的相对挥发度α是溶液中 的挥发度对的挥发度之比,若α=1表示 。

物系的α值愈大,在x-y 图中的平衡曲线愈 对角线。

答案: 易挥发组分 难挥发组分不能用普通蒸馏方法分离 远离★习题:工业生产中在精馏塔内将 过程和过程有机结合起来而实现操作的。

而 是精馏与普通精馏的本质区别。

答案: 多次部分气化 多次部分冷凝回流★习题:精馏塔的作用是 。

答案: 提供气液接触进行传热和传质的场所。

★习题:在连续精馏塔内,加料板以上的塔段称为 ,其作用是;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其作用是 。

答案: 精馏段 提浓上升蒸汽中易挥发组分提馏段 提浓下降液体中难挥发组分★习题:离开理论板时,气液两相达到 状态,即两相 相等,互成平衡。

答案: 平衡 温度组成★习题: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其原因有(1)和(2) 。

答案: 塔顶易挥发组分含量高 塔底压力高于塔顶(每空2分,共4分)★习题:精馏过程回流比R 的定义式为 ;对于一定的分离任务来说,当R= 时,所需理论板数为最少,此种操作称为 ;而R= 时,所需理论板数为∞。

答案: R= D L∞ 全回流 Rmin精馏塔有进料热状况,其中以进料q值最大,进料温度泡点温度。

答案:五种冷液体小于★习题: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等于零,则回流比等于,馏出液流量等于,操作线方程为。

答案:∞零y n+1=x n★习题:在操作的精馏塔中,第一板及第二板气液两相组成分别为y1,x1及y2,x2;则它们的大小顺序为最大,第二,第三,而最小。

计算题(蒸馏)

计算题(蒸馏)

计算题(蒸馏)计算题(蒸馏)进料状态与最小回流比1、精馏塔采用全凝器,用以分离苯和甲苯组成的理想溶液,进料状态为汽液共存,两相组成如下:xF=0.5077,yF=0.7201。

(1) 若塔顶产品组成xD=0.99,塔底产品的组成为xW=0.02,问最小回流比为多少?塔底产品的纯度如何保证?(2) 进料室的压强和温度如何确定。

(3) 该进料两组份的相对挥发度为多少?(Rmin=1.271,通过选择合适的回流比来保证;?=2.49).2、常压连续操作的精馏塔来分离苯和甲苯混和液,已知进料中含苯0.6(摩尔分数),进料状态是汽液各占一半(摩尔数),从塔顶全凝器取出馏出液的组成为含苯0.98(摩尔分数),已知苯―甲苯系统在常压下的相对挥发度为2.5。

试求:(1)进料的汽液相组成;(2)最小回流比。

(液相0.49;汽相0.71;Rmin=1.227)3、最小回流比与理论板数用一连续精馏塔分离苯―甲苯混合液,原料中含苯0.4,要求塔顶馏出液中含苯0.97,釜液中含苯0.02(以上均为摩尔分数),R=4。

求下面两种进料状况下最小回流比Rmin。

及所需理论板数:(1)原料液温度为25℃;(2)原料为汽液混合物,汽液比为3 :4。

已知苯―甲苯系统在常压下的相对挥发度为2.5。

(Rmin=1.257,NT=10,第5块加料;Rmin =2.06,NT=11,第6块加料)4、物料恒算:1kmol/s的饱和汽态的氨―水混合物进人一个精馏段和提馏段各有1块理论塔板的精馏塔分离,进料中氨的组成为0.001(摩尔分数)。

塔顶回流为饱和液体,回流量为1.3kmol/s,塔底再沸器产生的汽相量为0.6kmol/s。

若操作范围内氨―水溶液的汽液平衡关系可表示为y=1.26x,求塔顶、塔底的产品组成。

(xD=1.402?10, xW=8.267?10)1-3-45、操作线方程一连续精馏塔分离二元理想混合溶液,已知精馏段某层塔板的气、液相组成分别为0.83和 0.70,相邻上层塔板的液相组成为0.77,而相邻下层塔板的气相组成为0.78(以上均为轻组分A的摩尔分数,下同)。

化工原理蒸馏习题详解

化工原理蒸馏习题详解

蒸馏练习下册第一章蒸馏概念1、精馏原理2、简捷法3、漏液4、板式塔与填料塔公式全塔物料衡算【例1-4】、精馏段、提馏段操作线方程、q线方程、相平衡方程、逐板计算法求理论板层数和进料版位置〔完整手算过程〕进料热状况对汽液相流量的影响2.连续精馏塔的塔顶和塔底产品摩尔流量分别为D和W,则精馏段液气比总是小于1,提馏段液气比总是大于1,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全回流时,该说法是否成立?为什么?正确;全回流时该说法不正确;因为,D=W=0,此时是液汽比的极限值,即4.简述有哪几种特殊精馏方法?它们的作用是什么?1.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

对于形成恒沸物的体系,可通过参加第三组分作为挟带剂,形成新的恒沸体系,使原溶液易于别离。

对于相对挥发度很小的物系,可参加第三组分作为萃取剂,以显著改变原有组分的相对挥发度,使其易于别离。

5.恒沸精馏原理6.试画出板式塔负荷性能图,并标明各条极限负荷曲线表示的物理意义,指出塔板适宜的操作区在哪个区域是适宜操作区。

〔5分〕1.漏液线〔气体流量下限线〕〔1分〕2.雾沫夹带线〔气体流量上限线〕〔1分〕3.液相流量下限线〔1分〕4.液相流量上限线〔1分〕5.液泛线〔1分〕最适宜的区域为五条线相交的区域。

7.进料热状况参数8、平衡蒸馏原理9、液泛的定义及其预防措施10、简述简捷法求解理论板层数的主要步骤。

11、什么是理想物系?四 计算题1、用一精馏塔别离苯-甲苯溶液〔α=2.5〕,进料为气液混合物,气相占50%〔摩尔分率,下同〕,进料混合物中苯占0.60,现要求塔顶、塔底产品组成分别为0.95和0.05,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1.5倍,塔顶分凝器所得冷凝液全部回流,未冷凝的蒸汽经过冷凝冷却器后作为产品,试求:塔顶塔底产品分别为进料量的多少倍?〔2〕塔顶第一理论板上升的蒸汽组成为多少?2、*连续精馏塔的操作线方程分别为:精馏段:263.0723.01+=+n n x y提馏段:0187.025.11-=+n n x y设进料为泡点液体,试求上述条件下的回流比,以及馏出液、釜液和进料的组成。

精馏的练习题

精馏的练习题

精馏的练习题精馏是化学分离技术中常用的方法,用于提纯混合物。

下面将介绍并解答一些与精馏相关的练习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精馏技术。

练习题一:酒精和水的精馏分离问题描述:一瓶酒精与水的混合物,含有70%酒精和30%水,如何通过精馏将酒精和水分离?解答:酒精和水的沸点不同,可以利用这一特性进行分离。

首先,在实验室中准备精馏设备,包括加热源、冷却管和收集瓶。

将混合物倒入一个容器中,并将容器连接到精馏设备上。

接下来,加热混合物,酒精会先蒸发出来,经过冷凝管冷却成液体,并滴入收集瓶中。

待酒精完全蒸发后,剩下的液体主要是水。

通过控制加热源的温度,可以精确控制分离过程,使得酒精和水分离得更加彻底。

练习题二:多级精馏的应用问题描述:若需要纯度高达99%的乙醇,应如何使用多级精馏进行分离?解答:多级精馏是提高分离效率和纯度的常用方法。

乙醇和水的沸点相近,单级精馏很难达到99%的纯度,因此需要采用多级精馏。

首先,准备多级精馏设备,每个级别有冷却管和收集瓶。

将混合物加热至开始蒸发,并使其蒸汽通过冷却管冷却成液体。

在第一级,较富含乙醇的液体会凝结,流入收集瓶中,较富含水的液体则继续向下流动。

将第一级收集瓶中的液体作为进料,再次进行精馏,相同的分离过程重复进行。

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每个级别的分离效率都会逐渐提高,最终得到所需纯度为99%的乙醇。

练习题三:气液两相的平衡问题描述:在精馏过程中,为何需要冷却管?解答:冷却管是精馏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蒸汽冷却成液体。

在精馏过程中,液体会被加热烧开,生成蒸汽。

通过冷却管,蒸汽可以被迫冷却,使其转变回液体状态。

这是因为在冷却管中,外界的冷却介质会吸收蒸汽的热量,使其迅速冷却。

冷却管的作用是实现气液两相的平衡,使得蒸汽能够重新转变为液体。

这样,在精馏过程中,液体和蒸汽可以不断地在不同的部分之间转移,最终达到有效分离混合物的目的。

结语:精馏是化学分离技术中的重要方法,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馏练习题及答案选择题1.蒸馏是利用各组分()不同的特性实现分离的目的。

A 溶解度;B 等规度;C 挥发度;D 调和度。

2.在二元混合液中,沸点低的组分称为()组分。

A 可挥发;B 不挥发;C 易挥发;D 难挥发。

3.()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A 液相回流;B 进料;C 侧线抽出;D 产品提纯。

4.在()中溶液部分气化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

A 冷凝器;B 蒸发器;C 再沸器;D 换热器。

5.再沸器的作用是提供一定量的()流。

A 上升物料;B 上升组分;C 上升产品;D 上升蒸气。

6.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

A 塔顶气相;B 塔顶液相;C 塔底气相;D 塔底液相。

7.在精馏塔中,原料液进入的那层板称为()。

A 浮阀板;B 喷射板;C 加料板;D 分离板。

8.在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

A 精馏段;B 提馏段;C 进料段;D 混合段。

9.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 kmol/h,x F = 0.6,要求塔顶x D 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

A 60 kmol/h;B 66.7 kmol/h;C 90 kmol/h;D 100 kmol/h。

10.精馏分离某二元混合物,规定分离要求为x D、x w。

如进料热状况一样,进料分别为x F1、x F2时,其相应的最小回流比分别为R min1、R min 2。

当x F1> x F2时,则()。

A.R min1 < R min 2; B.R min1 = R min 2;C.R min1> R min2; D.R min的大小无法确定11.精馏的操作线为直线,主要是因为()。

A.理论板假定; C. 理想物系;B.塔顶泡点回流; D. 恒摩尔流假定= 0.5时相应的泡点为1 t ,12.某二元混合物,其中 A 为易挥发组分。

液相组成xA= 0.3时相应的露点为t2,则()(或D 非理想溶液)气相组成yAA.t1= t2; B.t1< t2;C.t1> t2; D.无法判断13.某二元混合物,其中 A 为易挥发组分。

液相组成x= 0.5时泡点为t1,与A之相平衡的气相组成Y A= 0.75时,相应的露点为t2,则()。

A.t1 = t2; B.t1 < t2;C.t1> t2; D.不能判断14.操作中连续精馏塔,如采用的回流比小于原回流比,则()。

A.x D、x W均增加;B.X D减小,x W增加;C.X D、x W均不变;D.不能正常操作15.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况的变化将引起以下线的变化()。

A.提馏段操作线与q 线 B.平衡线;C.平衡线与精馏段操作线; D.平衡线与q 线;16 某精馏塔精馏段和提馏段的理论板数分别为N1和N2,若只增加提馏段理论板数,而精馏段理论板数不变,当F 、x F、q 、R 、V 等条件不变时,则有()。

A.x W减小,x D增加; B.x W减小,x D不变;C.x W减小,x D减小; D.x W减小,x D无法判断17. 精馏操作时,增大回流比,其他操作条件不改变,则精馏段液气比L/V(),馏出液组成(),釜残液组成()。

A. 增加B. 不变C. 不确定D. 减少18.精馏中引入回流,下降的液相与上升的汽相发生传质使上升的汽相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最恰当的说法是()A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B 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C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和难挥发组分同时进入汽相,但其中易挥发组分较多;D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和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必定同时发生。

19.蒸馏操作属于()A 传热B 传热加传质C 传质20.蒸馏操作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的不同,使各组分得到分离的。

A、非均相液体;B、气体;C、均相液体;21.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x+0.24,则该塔的操作回流比为(),塔顶产品浓度X D 为()A 、0.9 B、3 C、0.96 D、 4 E、0.98;22.精馏塔的设计中,若进料热状态由原来的饱和蒸汽进料改为液体进料,其他条件不变,则所需理论板数N( ),L( ),V( ),L´( ),V´( )A. 减少B. 不变C. 增加D. 不确定23.对于饱和蒸汽进料,则L´( ) L, V´( )VA. 等于B. 小于C. 大于D. 不确定24.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况的变化将引起以下线的变化()。

A.提馏段操作线与q 线;B.平衡线;C.平衡线与精馏段操作线;D.平衡线与q 线;25.某精馏塔精馏段和提馏段的理论板数分别为N1和N2,若只增加提馏段理论板数,而精馏段理论板数不变,当F 、X F、q 、R 、V 等条件不变时,则有()。

A.x W减小,x D增加; B.x W减小,x D不变;C.x W减小,x D减小; D.x W减小,x D无法判断26.某连续精馏塔中,进料组成为0.35,要求馏出液组成达到0.93(以上为摩尔分率),泡点进料,系统的平均相对挥发度α=2.44,此时的最小回流比为()。

A 1.75B 1.66C 1.5227.当回流从全回流逐渐减小时,精馏段操作线向平衡线靠近,为达到给定的分离要求,所需的理论板数()。

A.逐渐增多; B、逐渐减少; C、不变28.精馏操作时,若F、D、x F、q、R、加料板位置都不变,而将塔顶泡点回流改为冷回流,则塔顶产品组成X D 变化为A 变小B 变大C 不变D 不确定29.在一二元连续精馏塔的操作中,进料量及组成不变,再沸器热负荷恒定,若回流比减少,则塔顶温度( ) ,塔顶低沸点组分浓度( ) ,塔底温度( ) ,塔底低沸点组分浓度 ( ) 。

A 升高B 下降C 不变D 不确定30.若该溶液的相对挥发度a=1 时,则表示此溶液()用一般的蒸馏方法分离。

A、很容易;B、不容易;C、不能31.某精馏塔的理论塔板数为17 块(包塔釜)其全塔效率为0.5,则实际板数为()块。

A、34;B、32; C:932 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n-1,n,n+1 层塔板,其气相组成关系为()A y n+1>y n>y n-1B y n+1=y n=y n-1C y n+1<y n<y n-1D 不确定33 若进料量、进料组成、进料热状况都不变,要提高X D,可采用()A、减小回流比B、增加提馏段理论板数C、增加精馏段理论板数D、塔釜保温良好34 在精馏操作中,若进料位置过高,会造成()A、釜残液中易挥发组分含量增高B、实际板数减少C、馏出液中难挥发组分含量增高D、各组分含量没有变化35 精馏塔采用全回流时,其两操作线()A、与对角线重合B、距平衡线最近C、斜率为零D、在y 轴上的截距为136 当X F、X D、X W 和q 一定时,若减小回流比R,其他条件不变,则()A、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变小,两操作线远离平衡线B、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变小,两操作线靠近平衡线C、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变大,两操作线远离平衡线D、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变大,两操作线靠近平衡线37 实现精馏操作的根本手段是()A、多次汽化;B、多次冷凝;C、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38 精馏塔()进料时,0<q < 1。

A、冷液体B、饱和液体C、气、液混合物D、饱和蒸汽39 在yx图中,平衡曲线离对角线越远,该溶液越是()A、难分离;B、易分离; C 无法确定分离难易; D、与分离难易无关。

40 相对挥发度为(B)的溶液,都可以用普通蒸馏方法分离。

A、等于 1 ;B、小于 1 和大于 1 ;C、只有小于 1。

41 精馏操作中,回流比越大,分离效果()A、越好;B、越差;C、没变化;D、难确定42 降低精馏塔的操作压力,可以()A、降低操作温度,改善传热效果B、降低操作温度,改善分离效果C、提高生产能力,降低分离效果D、降低生产能力,降低传热效果43 用精馏塔完成分离任务所需理论板数为 8(包括塔釜),若全塔效率为 50%,则塔内实际板数为()A、16 层;B、12 层;C、14 层;D、无法确定44 精馏塔的设计中,若进料热状态由原来的饱和蒸汽进料改为饱和液体进料,其他条件维持不变,则所需理论板数()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45 对理论板的叙述错误的是()A、板上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B、实际上不可能存在;C、是衡量实际塔板分离效率的一个标准;D、比实际塔板数多。

46 关于 q 线叙述错误的是()A、是两操作线交点的轨迹;B、其斜率仅与进料状况有关;C、与对角线的交点仅由进料组成决定;D、能影响两操作线的斜率。

47 最小回流比是指()A、回流量接近于零;B、在生产中有一定应用价值;C、不能用公式计算;D、是一种极限状态,可用来计算实际回流比48 精馏塔的下列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先通加热蒸汽再通冷凝水;B、先全回流再调节回流比;C、先停再沸器再停进料;D、先停冷却水再停产品产出49.所谓理想溶液,是指溶液中不同组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相同组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的溶液A. >B. =C. <50.精馏操作中适宜回流比应取 ( )A 最大回流比和最小回流比的平均值B 通过经济衡算来决定C 按最小回流比决定51.某塔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667X+0.32, 则馏出液组成为()。

A 0.90B 0.95C 0.9652.某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y=0.75X+0.216, 则操作回流比为•()。

A 0.75B 0.216C 353.具有正偏差的非理想溶液中,相异分子间的吸引力较相同分子间的吸引力()。

A 大; B、小; C、一样54.非理想溶液不一定都有恒沸点,只有对拉乌尔定律有明显的()的非理想溶液才具有恒沸点。

A、偏差小;B、偏差大C、偏差中等塔设备1.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为 ( ) 。

A 上升气速过大会引起漏液B 上升气速过大会引起液泛C 上升气速过大会使塔板效率下降D 上升气速过大会造成过量的液沫夹带(双)2.下列塔板属于错流塔板的有()。

A. 浮阀塔板B. 穿流塔板C. 泡罩塔板D. 淋降筛板3 精馏塔设计中,增加塔板开孔率,可使漏液线()。

A. 上移B. 不动C. 下移D. 无法确定4.某筛板精馏塔在操作一段时间后,分离效率降低,且全塔压降增加,其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塔板受腐蚀,孔径增大,产生漏液,应增加塔釜热负荷B 筛孔被堵塞,孔径减小,孔速增加,雾沫夹带严重,应降低负荷操作C 塔板脱落,理论板数减少,应停工检修D 降液管折断,气体短路,需更换降液管5.板式塔中操作弹性最大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