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形态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鸡西实验中学
吕静
1、知道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 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识记六大板块的分布 4、能够运用板块运动原理解释世界主要 地形的成因 5、了解火山和地震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 阅读教材P36“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完 成下列问题: • 1、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来自哪两 个方面 • 2、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有哪些表 现形式? • 3、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有哪些表 现形式? • 4、内外力对地表形态有何影响?
时间:3分钟
分类
能量 来源 地球内部 (热能)
表现 形式
对地表形态 的影响
内力 作用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地震
形成高山和盆地、 使地表变得高低 起伏
外力 作用
地球外部 风化、侵蚀、 削低高山、填平 (太阳能、 搬运、沉积、 洼地,使地表趋 重力能) 固结成岩作用 于平坦
注意: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不过在一
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势。一般来说,内力 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
“阅读教材P36及P38文字内容以及P37图2-10六 大板块分布示意”,回答下列问题: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2.岩石圈被分成哪六大板块?
这些板块之间有哪两种相对运动形式?
4.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地形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
非 洲 板 块
南
消亡边界
太 平 洋 板 块
极 洲 板
生长边界
块
合作 探究:
1、几乎全在海洋上的板块? 2、所跨经度最多的板块? 3、所跨纬度最多的板块? 4、赤道穿过几大板块?
板块边界分两类: 两板块张裂分离叫生长边界; 两板块相撞挤压叫消亡边界; 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分别形成哪些地貌?
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脉
岛弧
海岸山脉
马里亚纳海沟 红海 安第斯山脉
东 非 大 裂 谷
板块相对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总 结: 宏观地形 图示 板块 边界 运动 类型 碰 撞 挤 压 张 裂 分 离 消亡 边界
大陆板块挤压碰撞 形成山脉和高原
实例
喜马拉雅山、 青藏高原 美洲西岸的山 脉、亚洲东部 的岛弧、马里 亚纳海沟 (11034) 东非大裂谷、 红海 大西洋中脊
8)红海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分界线
( ×)
(√ ) 9)安第斯山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 × )
10)海岸山脉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 √ )
世界地形图
板块碰撞加压
板块张裂分离
时间:6分钟
了解板块学说的观点和板块分布
1.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 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 并处在相对运动之中; 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相对运动,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 并形成地表基本面貌; 3.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 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
海洋板块和大陆板 块挤压碰撞,形成 海岸山脉、岛弧、 海沟
生长 边界 大陆板块内部(或
与大洋板块)张裂 形成裂谷、海洋
大洋板块内部扩张
结合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内容,思考: 为什么日本多火山和地震?
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分布:环太平洋沿岸地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
火 山 形 成 的 地 貌
火山锥 火山口
堰塞湖
火山岛
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地 震 形 成 的 地 貌
地裂缝 岛屿移动、地势起伏
1.读图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板块名称: A________; 太平洋板块 B___________; 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 C_________; 南极洲板块 D___________。 (2)A、B两大板块间的 边界属 消亡 _边界;C、D 两大板块间的边界属 生长 ______边界。 (3)E处高大山脉是由于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碰撞挤压而隆起形成 __而形成的 ____________ 。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 F处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____ __ 处,地壳活动频繁,多地震和火山活动。 。
1)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 2)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欧板块 3)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
( ×) ( ×) (√ )
4)东非大裂谷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分界线( × )
5)雅鲁藏布江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分界线 ( √ )
6)东亚岛弧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 ( √ )
7)白令海峡是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分界线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鸡西实验中学
吕静
1、知道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 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识记六大板块的分布 4、能够运用板块运动原理解释世界主要 地形的成因 5、了解火山和地震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 阅读教材P36“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完 成下列问题: • 1、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来自哪两 个方面 • 2、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有哪些表 现形式? • 3、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有哪些表 现形式? • 4、内外力对地表形态有何影响?
时间:3分钟
分类
能量 来源 地球内部 (热能)
表现 形式
对地表形态 的影响
内力 作用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地震
形成高山和盆地、 使地表变得高低 起伏
外力 作用
地球外部 风化、侵蚀、 削低高山、填平 (太阳能、 搬运、沉积、 洼地,使地表趋 重力能) 固结成岩作用 于平坦
注意: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不过在一
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势。一般来说,内力 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
“阅读教材P36及P38文字内容以及P37图2-10六 大板块分布示意”,回答下列问题: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2.岩石圈被分成哪六大板块?
这些板块之间有哪两种相对运动形式?
4.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地形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
非 洲 板 块
南
消亡边界
太 平 洋 板 块
极 洲 板
生长边界
块
合作 探究:
1、几乎全在海洋上的板块? 2、所跨经度最多的板块? 3、所跨纬度最多的板块? 4、赤道穿过几大板块?
板块边界分两类: 两板块张裂分离叫生长边界; 两板块相撞挤压叫消亡边界; 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分别形成哪些地貌?
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脉
岛弧
海岸山脉
马里亚纳海沟 红海 安第斯山脉
东 非 大 裂 谷
板块相对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总 结: 宏观地形 图示 板块 边界 运动 类型 碰 撞 挤 压 张 裂 分 离 消亡 边界
大陆板块挤压碰撞 形成山脉和高原
实例
喜马拉雅山、 青藏高原 美洲西岸的山 脉、亚洲东部 的岛弧、马里 亚纳海沟 (11034) 东非大裂谷、 红海 大西洋中脊
8)红海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分界线
( ×)
(√ ) 9)安第斯山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 × )
10)海岸山脉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 √ )
世界地形图
板块碰撞加压
板块张裂分离
时间:6分钟
了解板块学说的观点和板块分布
1.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 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 并处在相对运动之中; 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相对运动,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 并形成地表基本面貌; 3.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 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
海洋板块和大陆板 块挤压碰撞,形成 海岸山脉、岛弧、 海沟
生长 边界 大陆板块内部(或
与大洋板块)张裂 形成裂谷、海洋
大洋板块内部扩张
结合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内容,思考: 为什么日本多火山和地震?
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分布:环太平洋沿岸地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
火 山 形 成 的 地 貌
火山锥 火山口
堰塞湖
火山岛
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地 震 形 成 的 地 貌
地裂缝 岛屿移动、地势起伏
1.读图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板块名称: A________; 太平洋板块 B___________; 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 C_________; 南极洲板块 D___________。 (2)A、B两大板块间的 边界属 消亡 _边界;C、D 两大板块间的边界属 生长 ______边界。 (3)E处高大山脉是由于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碰撞挤压而隆起形成 __而形成的 ____________ 。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 F处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____ __ 处,地壳活动频繁,多地震和火山活动。 。
1)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 2)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欧板块 3)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
( ×) ( ×) (√ )
4)东非大裂谷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分界线( × )
5)雅鲁藏布江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分界线 ( √ )
6)东亚岛弧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 ( √ )
7)白令海峡是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