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骥才: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冯骥才简介

冯骥才,当代作家,祖籍浙江宁波,生于天津。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1974年调入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曾在天津书画社专事摹古。冯骥才在“文革”中饱受磨难,得以深谙社会人生,“文革”后登上文坛,为新时期文学重要作家。后重拾丹青,开创中西兼容、清新精雅、意境隽永的画风,海内外有“现代文人画”之称。

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冯骥才逸事

作为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以小说名世,至今,各种版本和各种文字的作品已经出了150多种。但他被更多的人熟知,是因为他的民间艺术抢救工作者的身份。多年以来,冯骥才潜心研究民间艺术、地方风俗,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

在天津,不知道冯骥才的人可能很少,他那1.9米的大个子在街上一晃荡,总会有人亲切地招呼他“大冯”。大冯很忙,特别是近几年,

很少在家待着,要么到处开会,为保护民间文化奔走呼号,要么跑到乡村田野,亲自踏勘民间遗存。有人说他爱走偏道。冯骥才才不理,只管走自己的路。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外国人来中国以后,一定会看故宫、胡同,这也是一个国家形象。但我们保存胡同,不是为了外国人看。一个城市有一片历史遗产,就有了历史,有了研究价值,有了记忆的价值、审美的价值,有了旅游价值和观光的价值。”冯骥才这样总结道。

冯骥才的第一次“走偏”,大概是在1994年。当时,天津正在搞大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而破败不堪的老城,将在这股洪流中消失,这势必会对一些文化遗存造成毁灭性破坏。冯骥才忧心如焚,茶饭不思。可一个没有决策权的文人,除了仰天长叹,又能奈何呢?他所能做的,就是拉起一支庞大的队伍,包括规划师、建筑师、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当然更多的是摄影家,他们用了一年的时间,对这座城市进行了地毯式的拉网考察,拍了3万多张照片以及影像资料,从中选了2000多张出了4本大画册。

他把这些画册送给政府官员,每送一套,都要在扉页上写下这样一行字:“这是你亲爱的土地。”冯骥才弄得动静挺大,支持他的人却很少,很多人说,你放着小说不写,净搞些没用的。这让他很伤感,而且,这个活动,自始至终,所有的费用都是他自掏腰包,几十万元的稿费全填了这个大窟窿不说,连画作也所存无几了,全都换了钱用在了考察上。但今天看,冯骥才所做的工作是有益的也是及时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天津的许多文化遗存,如今只能到这几本大画册中去找了。

2021年,冯骥才被选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从2021年开始,他发起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普查工作。他说,我们不能笑呵呵地看着民间文化从我们眼皮底下消失。全国数以万计的专家学者也离开书斋,投身田野,拾掇那些行将消泯于大地的“母亲的文化”。

近两年来,冯骥才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田野里跑。跑的原因,一是

他要了解真正的田野文化究竟是一种什么现状。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如今的民间文化,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保护的力量十分薄弱。二是他们的经费非常短缺,对保护

的投入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民间文化多是在县里、乡里、村里的掌控之下,下去发现了问题,就可以跟县长、乡长、村主任们谈,告诉他们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这些文化。

有一次,冯骥才去河北武强县周窝乡旧城村,路上突遇大暴雨,他们的车子滑进了沟里,大家只好在泥泞中徒步前行。冯骥才的脚上套着两个塑料袋,深一脚浅一脚的,摔了几个大跟头,淋得像只落汤鸡,浑身上下都是泥汤,样子非常滑稽。假如没人说,谁会想到他是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呢!

(选自京津冀文化网,有删改)

读《冯骥才散文》有感沈谷

前几日,我从一位朋友处借得《冯骥才散文》一书,挑灯夜读,感慨良多。以前,我只读过冯先生的《珍珠鸟》,看过改编自冯先生《神鞭》《三寸金莲》小说的电影及连环画,却还是第一次如此详尽地领略先生在散文上的造诣。冯先生不但是当代的文学大家,且在绘画方面也是博大精深的。虽然我没有机会欣赏到先生的文人画,但在这些散文中,我却能时时刻刻感受到文中有画。先生说:“画中的线全是一种心迹,因为,唯有线条才是直抒心意的。”那么,他的文字应如同他画中的线条了,千姿百态,饱含充沛的情感。阅读先生的文章,又似乎不仅仅只有画,还有先生对音乐,对收藏,对民间文艺等诸多艺术、文化的深刻见解和描述。也许正是先生对各类艺术的糅合、融汇,才成为一代大家的吧。

有人说散文是心文,是一个人的心灵轨迹,一个人人生的真实写照。看了先生的散文就是这种感觉。有时先生娓娓而谈,童年旧事、人情世故尽在其中;有时在匆匆一瞥的懵懂青春里幽幽地惆怅;有时在那场毁灭美、扫荡真诚的运动中反思、忧虑、愤怒;而更多的是在为已逝去和正在逝去的民间文化呼唤呐喊。读着先生的文字犹如见先

生其人,喜怒哀乐,跃然纸上。

既然散文就是写自己的人生,那么从先生的文字中便可窥见先生的为人处世及细腻的情感。无论是对一年四季如诗如歌的描绘,还是对身边事物细致入微的刻画,无论是在异国的艺术殿堂里流连忘返,还是对故乡的眷恋、对师长的追思、对小人物的同情,无不渗透着先生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处处留下了先生对历史精神的探究,对生命对人生的深深思索。我想先生定是一个大爱之人,爱亲人,爱友人,爱对艺术孜孜以求的民间艺人,爱所有为艺术献身的人们,爱人间一切的美。

洋洋几十万言,字字珠玑,最震撼我心的却是这样一句:“活着就是创造每一天。”这是先生的肺腑之言,也是他对人生的总结,于我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了。这部散文集是插图珍藏版,其中收录了有关先生的十八张弥足珍贵的照片:从不谙世事的孩童到意气勃发的少年、踌躇满志的青年再到一对伉俪相伴情深;有画写交融的生活方式,有为民间文化的奔走。照片与文章互为照应,相得益彰。先生一生的生命轨迹便与斯文斯照一起留存在我的心中了。

作画

今日早起,神清目朗,心中明亮,绝无一丝冗杂,唯有晨光中小鸟的影子在桌案上轻灵而无声地跳动,于是生出画画的心情。这便将案头的青花笔洗换上清水,取两只宋人白釉小盏,每盏放入姜思序堂特制的轻胶色料十余片,一为花青,一为赭石,使温水浸泡;色沉水底,渐显色泽。跟着,铺展六尺白宣于画案上,以两段实心古竹为镇尺,压住两端。纸是老纸,细润如绸,白晃晃如蒙罩一片月光,只待我来纵情挥洒。

此刻,一边开砚磨墨,一边放一支老柴的钢琴曲。不觉之间,墨的幽香便与略带伤感的乐声融为一体,牵我情思,迷我心魂。恍恍惚惚,一座大山横在面前。这山极是雄美,却又令人绝望。它峰高千丈,不见其顶,巅头全都插入云端。而山体皆陡壁,直上直下,石面光滑,寸草不生,这样的大山谁能登临?连苍鹰也无法飞越!可它不正是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