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阅读答案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阅读答案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蕴含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加强地城文化研究,拓展中华文化研究的地域视角。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
地域文化主要是指在一定自然地理范围内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为当地人民所熟知和认同、带有地域文化符号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在中华大地上,多种多样的优秀地域文化一同构成了中华文化。
地域文化历来是中华文化宏大画卷中的灿烂一页,是中华民族不断传承和发扬的文化宝藏。
从历史上看,中华文化很早以前就是在广阔的地理空间内形成的,其中包括平原、高原、山地、河谷、海城等。
在这些地理空间内,人们发展出农耕、渔猎、游牧等不同经济形态,进而形成具有明显地域差别的文化。
西周分封之后,齐、楚、燕、晋等处于不同地域的诸候国,依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基础,发展出既具有共同特点又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
秦汉以降,中华文化的地域格局不断扩展,内容也愈加丰富。
直至近现代,地城文化一直在为中华文化这棵参天大树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
当前,高铁、互联网等的发展虽然极大消除了不同自然地理空间之间的界限,不同地域文化也加速向具有同质特性的现代文化转化,但地域文化并没有消失,还将持续对当代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地域文化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地域文化研究,不是简单地重复地方文化研究,也不能与民族文化研究画等号,更不可将其与文化地理学等同,而是要突出中华文化研究的地域视角。
这样的地城文化研究,是通过历史、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学、宗教等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深入分析中国各个地域文化的历史源流、丰富内容、人文特征和当代价值。
换言之,当代地域文化研究要服务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服务于中华文化真实、立体、全面的展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2024年冯骥才经典语录
冯骥才经典语录冯骥才经典语录11、易得易失,难来难去。
2、人类在挫折中发现真理,如同在病痛中发现药物。
3、我们今天为之努力的,都是为了明天的回忆。
4、我是伞,招呼你来一同躲避世间的风雨。
5、忍耐不是懦弱,它不过暂时把带刺的东西攥在手里,准备将来当做武器抛出。
6、会叫的虫子先被捉到。
7、少年常吟蜀道难,畏似天梯不可攀,如今霜雪驻双鬓,始知蜀道在人间;登阶步步背心力,面前依旧百重山,人生真谛君若解,应如挑夫莫不言。
8、树根在地下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树冠的辉煌。
9、享受孤独,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10、生命原本全是空格,需要你一样样地填满。
11、伤口里最容易生出文学。
我经历了抄家、暴力,以及恐惧、屈辱、折磨,以及任意的伤害,我曾想写过一部名为《抄家》的小说,但是最终我放弃了。
我反而写了另一部《感谢生活》,因为,正是这种急转直下、一落千丈的周边,使我感受到社会人生的真谛;并使我从想象走向思考,懂得生命的价值和大我的失明,因而拿起更为沉重的文学的笔。
12、只有欲望很小的人,才有资格谈到超然。
13、木头也和所有生命的过程一样:要不熊熊燃烧,要不慢慢腐朽。
14、我觉得自己的身体挺棒,今年上半年还带着博士生去河南、山西考察古村落,每天登高爬低,怎么转瞬间我就七十岁了!15、被怀疑的屈辱,有过于十倍被错误地指责。
16、如果你不会嫉妒,你就占有了一半以上的美德。
17、最深刻的生命是心灵,最浮浅的生命是面孔。
18、写在纸上的谎言,都是留给后人羞辱自己。
19、在这个翻天覆地般伤感的旋律里,我真的很像被拉进无比深邃空洞的时光隧道里,数不清的往事迎头飞来,鱼贯地撞在我心上,直到最后把我掩埋起来,甚至一时找不到自己了。
20、我认为一个人经历的不幸和苦难,是人生的重要财富,要特别珍惜。
我人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幸福给的,而是不幸给的。
这就是我的财富观,也是生命观。
21、我曾经画过一幅长卷,上面有千万条柳条,当时我在画上题句‘枝乱我不乱,从容看万条’。
专访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文化不能都产业化
专访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 :
文化不能都产 业化
《 中国经济周刊)记音 南焱 ・ ) 杨雨佳 I 北京报道
…: “ - 美国有一 个官员,别人 问他 中 _
i
画 ,硬 把手 背 上画 出一 个 大包 来 。3 O余
刻地 影 响 一个 国家 的 发展 进 程 ,改 变 一
常 担 古发 掘 都 是在 完 全 封 闭 的情 况 下 进行 的 ,在 挖 掘 当 中 , 媒 体 是 不 能 进入 的 。 只有 在 全部 整 理 完 了 以后 ,经 过甄 别 、鉴 定 、论 证 .最 后
文 化 产业 化 有 着根 本 的 区别 。文 化产 业 是 现代 社 会 的 新兴 产 业 ; 文 化产 业 化 而
是 对文 化 的 无知 。 在保 护 文 化 遗产 的同
而起 ,一些 经 历 风雨 沧 桑 的 文化 遗 存 或 将 消 失 。忧 心如 焚 的 冯 骥 才联 络 了许 多 专 家 ,用 了 两 年 的时 间 ,拍 了 3万 多张
个民族 的命 运 。 他 说 : 这 是 我 第 一 次 听 到 国家 总 “ 理 正 面 的 阐述 了 文化 的 定 义 。正 如 总理 所 说 ,没 有 先 进文 化 的 发 展 , 有全 民 没 族 文 明素 质 的 提 高 , 不 可 能 真正 实 现 就
现代 化 。 作 为 一个 有 责任 感 的 知识 分 子 ,冯 骥才 一直没 有停 止脚 步 。
时 举 的例 子 .冯 骥 才 当下 的忧 心 绝不 亚 于对 文化遗 产 的保护 那 么迫切 。 冯 骥 才 以小 说成 名 ,而 进 入公 众 视
个 人和 自己的 民 族文 化 融 为 一体 ,是
《灵魂不能下跪》
——P206
28
论城市文明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的履历。
我国博物馆的现状: ——对内对外都受到轻视。 “一天进来的参观者还没有尘土多。”
——P237
29
论城市文明
我国博物馆不景气的原因:
类型单一 博物馆,物不博 陈列方式陈旧 缺乏研究 封闭式
——P238
30
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半
中华文化从来都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精英和典籍的 文化,一部分是民间文化。
国家应设置中国古村落名录,确定保护目标和办法。
少数民族古村落文化保护是重中之重。
无论是农村的文化保护,还是旅游开发,都不能离开 科学指导。
——P13
9
古村落是最大的文化遗产
由于历史形成的惯性,每次大规模的变革 都容易一哄而起。当人们对于什么是新农村的 “新”还没有具体标准时,很容易把“破旧” 视为“立新”,把当今城市形态当作现代形态, 把“洋”的当作“新”的。
——P100
15
论文化困境
要警惕地球文化:
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特征,是它的多元性。这多元文化 的意义在于,任何文化都有它独特的存在价值。只有 自己独有的,对于对方才有价值。 东西方文化是人类左右两半大脑。如今西方那半边大 脑发达,东方这半边大脑搁置未用。这是一种偏瘫的 地球文化,一种不健全的人类文明。
旅游业干到这份上,说不清是文化帮助了旅游,还 是旅游帮助了文化。
——P192
22
论城市文明
城市不仅是物质性的,还是精神性的。 它是历史的记忆,情感的载体,及其一方 水土特定文化的执有者。
——P204
23
论城市文明
当代中国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新造城运动”。
两个发展阶段:
文化保护者冯骥才的故事
文化保护者冯骥才的故事小时候,冯骥才的父亲就经常带他去参观博物馆、图书馆,让他接触各种文化遗产和经典著作。
父亲说:“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它蕴含着千百年来的智慧和精神财富,我们要珍视它,传承它。
”冯骥才从小就对传统文化充满了热爱,他对中国古代文化、传统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经典著作如痴如醉,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些宝贵的文化精神传承下去。
长大后,冯骥才选择了考古学作为自己的专业,他认为通过考古发掘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同时也可以为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做出一些贡献。
在考古学的领域里,冯骥才努力学习,不断钻研,成为一名备受瞩目的青年学者。
在他的研究中,冯骥才发现了一些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但却因年代久远、保存状况差等原因而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流失。
冯骥才深感痛心,决心要为这些文物做点什么,让它们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修复。
于是,冯骥才开始了他的拯救之旅。
他在学术研究上不断探索,努力找出更科学的修复方法,同时也积极参与各种文物保护项目,力求将这些文物修复得像新的一样。
他还积极倡导文化保护的意识,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呼吁政府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力度。
在冯骥才的努力下,很多珍贵的文物得到了修复和保护,一些濒临灭绝的古代手工艺也得以传承和发展。
他成为了一名备受尊敬的文化保护者,被誉为“文化守护神”。
但是,文化保护并非一帆风顺。
在冯骥才的保护工作中,他曾多次遇到困难和阻力。
有些文物的修复难度极大,需要长时间的研究和实验;还有些文物受到了不法分子的破坏和盗窃,让他感到心痛和无奈。
但是,冯骥才始终坚守初心,不畏艰险,不怕挫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
冯骥才在文化保护的道路上走了很远,但他知道,这条路还很漫长,还需要更多的人去加入他的行列,共同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共同传承我们的文化血脉。
他希望未来的社会能更加重视文化保护,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以焕发新的光芒,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更多的力量和活力。
教师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领悟10篇
教师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领悟10篇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领悟12019年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
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文化文艺事业、哲学社会科学事业。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孕育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之所以有别于“美利坚”、“法兰西”、“英吉利”,其根源就在于我们所奉行的是中华文化,我们笃信孔孟之道、遵行中华礼仪、读写华夏文字,如没有这些中华文化,我们同其他异邦有何区别呢?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一直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试图用所谓的“先进文化”来取代“中华文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方国家一直以来指责我国的“人权问题”,然而他们自己却在别人的国土上狂轰乱炸,制造无数的难民,将所谓的“人权”践踏在地。
可是还有一些不明事理的国民在一味推崇“西方先进文化”,“崇洋媚外”、“挟洋自重”思想泛滥透顶,完全忘记自己是中华之人。
中华文化从来不是“固步自封”的,而是“与时俱进”的,我国自秦汉以来,不断学习和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并结合自己的国情、民情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之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马列主义思想。
事实证明,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民情,是民心所向,更是大势所趋,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是现阶段指引中华文化的风向标和领航员。
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领悟2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发表了题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的重要讲话,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篇文章后,我深切体悟到: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国家的灵魂的创作,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应当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
2024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文化传承与自信」:名言金句+标题+人物与事例+精彩时评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文化自信,要坚守传统、融通中外,更要面向未来。
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对待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放眼未来,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我们要以文化自信去开天辟地,去创造奇迹。
1.岁月失语,为石能言。
(冯骥才)2.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
(林清玄)3.不懂得传统的人正如没有地图的旅行者,不可能远行。
(北岛)4.人类文化的悲哀,是流俗的易传,高雅的失传。
(木心)5.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孔颖达)6.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魏征)7.拂去历史的烟尘,从文化的根底处,发现千年一叹的回眸。
(张涛甫)8.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重回汉唐》)9.站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厚土之上,仰望浩瀚历史的星空,居于中间的“人”,是为赓续千年的薪火所在。
10.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认识自己的意志。
(高尔基)11.我们要有经常讲的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所有的自信它应该反映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以及我们的追求、我们的行动、我们的理想之中。
(彭凯平)12.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四位一体,蕴含五千年中华文明深厚积淀的磅礴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引领。
(刘怀丕)故宫博物院保管的珍贵文物一共是 168 万件,占全国定级的珍贵文物的 41.98%。
为了不让 99%的文物沉睡在库房里,单霁翔认为“我们必须开放更多区域,举办更多展览”。
(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作文)慢慢地,从过去只开放 30%的区域,故宫如今,已经开放到80%,那些“游客止步”纷纷解禁。
冯骥才的名言
精心整理冯骥才的名言上帝给人一只左手,又给了人一只右手,为了使人自己帮助自己。
能人大多死在自己的能耐上。
会叫的虫子先被捉到。
忍,就是把伤害的刀子埋藏在伤口里。
想一想,命运创造了你的性格,还是性格决定了你的命运?最高明的欺骗是,事后你仍然疑惑他是真的。
猜忌是一把剪子,会把我们一点点分开;谅解是一根细针,会把我们一点点缝上。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女人用一种美丽的狡猾对付容易负心的男人。
享受孤独,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我们今天为之努力的,都是为了明天的回忆。
生命原本全是空格,需要你一样样地填满。
对谁也别期望过高,正像瘸子不肯把拐杖借给你那样。
亮。
留住时间的方式,惟有把它们变成珍贵的事物。
人类的悲剧是:一半得不到自由,一半得到了,却不知道做什么。
现在实际上是在看谁觉醒得快,觉醒得快的保护就多一些,因为历史就是这样的,你觉醒得慢了就没有了。
现在只能说,我们谁看到了谁就去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有人也问我,说你做这个事跟精卫填海一样,个人用一点劲管用吗?我认为根本不管用,你就这一点破钱,即便真正的大商人,进入福布斯的,他挣那些钱,也救不了多少中国文化。
只有全民觉悟了才能救,可是你等全民觉悟了,很多东西就受骗的人身上有一件东西不会被骗去,那就是人世间弥足珍贵的天真。
女人是手心,男人是手背,手背的作用是保护手心。
写在纸上的谎言,都是留给后人羞辱自己。
错误最多的是历史。
隐私最多的也是历史。
善良的谎言有时胜过愚蠢的诚实。
人类在挫折中发现真理,如同在病痛中发现药物。
活着最深的痛苦是无人理解。
到底是不被理解,还是怕被理解?上帝创造人时,为了减轻人心灵的负载,教给人们学会遗忘。
魂。
天空把大地的水蒸发上去,再洒下来——人们却称之为恩惠。
人类的物质与精神都不能永存,它们只是以不断发展的方式与人类一同存在着。
如果你不会嫉妒,你就占有了人的一半以上的美德。
海鸟想把天空变成大海,它们叼起浪花,一片片放到天上,结果却变成了皑皑白云。
灵魂不能下跪(下)
灵魂不能下跪(下)作者:朱永新来源:《新教师》2018年第01期与冯骥才先生的第二次亲密接触,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不久。
地震发生以后的第六天,冯先生立即带领民进中央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有关人员赶赴灾区。
我有幸与调研组同行,目睹了冯先生的睿智眼光与工作作风。
当时交通非常不便,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才赶到北川。
站在山岗上,看着已经成为废墟的县城,冯骥才先生酝酿了全面抢救和保护羌族文化的计划。
汶川大地震对羌族这个民族的打击可以说是毁灭性的。
羌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有3000多年的历史。
北川则是国家唯一的羌族自治县。
汶川大地震中,羌族大概十分之一的人遇难,而且羌族的文化名人那一天正好在文化馆开诗会,40多名当地的文化名人几乎全部遇难。
冯先生告诉我们,羌族是云朵上的民族,有很多独特的文化:这个民族认为万物有灵,每个人都要祭山,而每座山都是有名字的山神;羌舞和羌族服饰都非常绚丽灿烂。
民族生活在文化里,文化是民族的真正生命。
地震以后,北川县城要搬迁,那么这个民族的文化怎样保存下去,怎样传承下去?冯先生当场就表示要做几件羌族文化保护的工程:一是全面搜集梳理关于羌族文化的资料,出一套《羌族文化集成》;二是给羌族的孩子编一本《羌族文化读本》,让羌族的后代能够认同并热爱自己民族的文化。
那之后不久,我和冯先生等做客“新浪网上大讲堂”,冯先生又提出了建地震博物馆的建议。
他说,这是我们国家近百年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而在这次地震中,我们民族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高度也是空前的。
这种精神使我们民族看见了自己,看见了自己的本质,看见了自己的精神,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对我们自己充满希望。
这样的精神也需要博物馆见证。
后来,冯先生提出的建议都先后得到了落实,《羌族文化集成》和《羌族文化读本》陆续出版,汶川大地震的纪念馆和博物馆等也已经先后建成。
这些年来,由冯先生担任院长的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是我去得最多的地方。
传统文化如同民族的灵魂
传统文化如同民族的灵魂,蕴含着不屈的希望与力量;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原动力,给人们勇攀高峰的斗志与毅力;传统文化仿佛是一座沟通世界的桥梁,传递给世界温暖与色彩。
因此,我想说:让我们共同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吧!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懂得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例如著名作家冯骥才实地考察并用所写文章表达了呼吁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迫切心声。
他说:“民间艺术是民族情感与精神的载体之一,普查与记录是为了见证与记载一种历史精神。
”是啊。
倘若我们失去了珍贵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内心会不会时常感受到一种不能诉说的苦衷呢?更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政府的未雨绸缪。
为了引导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国家设立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守护传统文化的决心不言而喻。
是的,我们不想再看到自己的传统节日被别的国家抢先申请注册的事情重演。
为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让它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耀眼的光彩。
随着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与日俱增,我们理应满怀信心并且坚信:懂得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民族会永远屹立在世界的前列,拥有勃勃生机。
顶尖高手在激烈的比拼中不仅展示了中华汉字的无穷魅力,而且书写了传统文化的文明传递,让人受益良多。
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第一届汉字书写大会从今年8月2日开始,一直到10月18日结束,每周五播出一期,连续播出了13期。
一代代孩子参加,成为全民关注的带有民族性质、国家精神的活动。
我们的汉字那么美,传承又那么重要,把字写正确写规范,而把汉字书写作为一门艺术来追求,写得神采飞扬、气韵流动、风格独特、特色鲜明,则是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志趣和目标。
可是,在今天,在全民普及电脑习惯了键盘敲字的今天,我们才真正感到了汉字手写的重要性,感到了手写对于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可以说,每个汉字的创造都有它的故事和传说,都有它的深刻内涵和特殊意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典籍浩如烟海,中国汉字成千上万,而且它的形体、意义古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还有众多的同音字、易混淆字。
冯骥才经典语录
冯骥才经典语录以下是关于冯骥才经典语录,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冯骥才经典语录1、一个成功的商人是虎,一个失败的商人是狼,你和他们中间哪个打交道?2、国民性是文化学最深层的问题之一。
国民性所指是国民共有的文化心理。
一种文化在人们共同的心理站住脚,就变得牢固且顽固了。
心理往往是不自觉的,所以这也是一种“集体无意识”。
《中国人丑陋吗?》3、念书得信书。
他连念书的人能耐还是不念书的人能耐都弄不清,那还会有念书的心思?《俗世奇人》4、人生的力量全是对手给的,那就是要把对手的压力吸入自己的骨头里。
强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
只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才会感到自己属于强者。
《苦夏》5、一个人的时间有限,生命和事业都经不起挫折,必须善于保护自己。
《一百个人的十年》6、大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7、苦,原是生活中的蜜。
人生的一切收获都压在这沉甸·甸的苦字下边。
《苦夏》8、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
《时光》9、“啊,生活,你真迷人……哪怕是久已过去的,也叫人割舍不得;哪怕是不幸的,也渐渐能化为深沉的诗。
”《书桌》10、人很矛盾,有的时候喜欢自我封闭,喜欢设防,垒一道围墙,躲在里面,便有一种安宁,稳妥,清净,可以自享。
可是反过来,人又不能守在里面,与孤独为伴,又希望别人进来,看见自己心中一些别人所不知道得十分珍贵的东西————人在这个时候特别美好。
这种心灵之扉悄悄打开的意境是非常美好的。
《期待》11、津门胜地,能人如林,此间出了两位卖茶汤的高手,把这种稀松平常的街头小吃,干得远近闻名。
《俗世奇人》12、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
《日历》13、小买卖也有大风度,大买卖也有小家子气,这完全因人而异。
《在维也纳买古董》14、巴黎是个只修不改的城市。
它的街道不变,房子不变,门牌不变,如果一幢房子倾圮,便把它的门牌与相邻房子的门牌连起来,如30-32。
我所居住的公寓的门牌就是16-18RNESUGER,它说明这里曾经还有一座古屋,不知在哪个世纪与我这座公寓合并一起了。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议论文标准段之比喻分析+练习
议论文标准段之比喻分析+练习一、导入:可以增添文采,使说理准确鲜明。
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一般来说,开头设喻,使下文论述更加形象化;中间设喻,使论证过程更加有趣;结尾设喻,使文章前后照应、首尾圆合。
二、比喻论证的类型:1)比喻描绘比喻描绘,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刻画、展现文章中的事物形象的一种方法。
(2)比喻评价(3)比喻说理在教育中点亮心灵,感悟美好学校提倡美育,让学生感悟美好。
(观点句)就像在学生心里种下一颗种子,花朵芬芳时激活的是学生的整个人生。
(比喻句)苏轼从小接受父亲的“放任”教育,亲近自然,感知美,培养出一颗充满诗意的心,在之后的人生中,高吟“老夫聊发少年狂”,高唱“明月几时有”,不管顺逆,从未消沉,活出了精彩;南仁东从小喜欢仰望星空,工作后也经常赏夕阳、看烟霞,在一颗爱美的心灵上,生出对国之重器的构想,功绩振山河;爱因斯坦热爱小提琴,他通过巴赫的严谨之美感悟支配世界的规律,开启了他研究物理的新视角,用爱美的头脑看到科学的奥秘。
(事例句)从来功业卓著者,都有一颗爱美、活泼的心灵。
(总结句)四、运用提升:练议论文,从段落入手,写好核心论证段落是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方法。
按上述模板完成一个标准论证段落。
整个过程控制在5——1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种回味叫“舌尖上的中国”,它不仅令人见识到中国美食特有的一系列元素,而且使观众了解到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有一种意蕴叫“诗词大会”,参赛选手声情并茂的吟诵固然让人动容,而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诗书气质和文化内涵更令人敬佩。
有一种浪漫叫“给航天器取名”:探月工程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全球定位系统叫“北斗”、载人空间站叫“天宫”……每一个响亮的名字都是一张闪亮的中华文化名片。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作文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作文
文化啊,真是神奇的东西,你说它不就是我们骨子里那点东西嘛。
它不只是挂画、听歌、翻书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你身体里流着
的血,脑子里藏着的记忆。
时间久了,文化就成了我们民族的根,
像指南针一样,告诉我们该往哪儿走。
说到文化的味道,那感觉就像是老酒,越喝越有味儿。
它记录
着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勇气,还有那些历史上的大事件。
每个民族的
文化都是特别的,就像天上的星星,各有各的亮。
在这个世界上,文化就像是一座桥,把不同民族的心连在一起。
因为有了文化的交流,我们才能更了解别人,尊重差异,大家一起
进步。
我们的时代需要经典和大家——专访国务院参事冯骥才
艺术独特性决定存在的价值
黎: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文艺工作, 应当从哪些方面思考?
冯:首先要认识到艺术不同于科学 技术.科学技术需要不断的创新,升级 换代越快越好.科技含量越高越好,这 样就可以超越对方,就可以获得更大的 贏利空间;艺术不同于科技的地方在于: 艺术与艺术之间主要是区別.艺术之间 不能超越,只能区别.李可染不能超越 齐白石,只能区别于齐白石但李可染 正是在区别齐白石以及已有的所有画家, 才成就了自己。
大腕或名人大师,不过是商家用来炒作 的卖点。商家还要不断地更新这个卖点, 这样才能刺激消费市场,使所谓的文化 消费活跃起来。
我曾在谢晋辞世时写过一篇纪念文 章,表示赞成谢晋的一个观点:“金杯银 杯,不如口碑。” 一个艺术家不能只存在 于媒体的喧嚣声中.要存在于人们的记忆 和口碑里面。中国古代艺术家比如李白、 杜甫、白居易等等,他们的诗歌由于深 受人们喜爱而口口相传,甚至是通过手 抄本流播开来。再比如像莫扎特、李斯特、 肖邦这样的音乐家,他们经常到各国去演 出。一部新作品今天在华沙,明天在布 鲁塞尔,后天又到了巴黎、伦敦等城市 一遍遍地演奏,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与 喜爱,再相互传递信息.最终才获得成功, 成为名曲。他们都不是一夜成名的。一 夜成名是媒体创造的,不符合艺术规律。
作品传之久远才是真正的大家
黎: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先生曾撰文 呼吁:时代呼唤中国书法经典和大家, 您如何看待呼唤“大家”这一现象?
冯:毫无疑问,我很赞成张海先生 这句话。不仅书法界呼唤经典和大家,
各个艺术门类都在呼唤大家。十几年来 中国文艺界鲜有大家已是个不容回避的 问题。但我又想,是不是有些大家我们 没有看到?为什么谢晋生前无人称大师, 故去后的第二天就天下纷纷称大师了? 这个问题另找时间再谈。现在谈时下的 文艺界,比如电影界导演陈凯歌、张艺谋、 冯小刚之后,第六代导演几乎看不到. 我们看到的只是第五代导演。再说曲艺 界,比如相声界的马季、姜昆、冯巩之后, 已无真正的大家。音乐界几乎“听”不到 新的经典。连90年代《难忘今宵》那样 的歌曲现在都很少听到了。从哪里可以 听到令人心动的具时代精神与情感的歌 声?画家中听得最多的是一平尺多少钱, 但看不到这些画家有多少代表作出来。 作家也是这样,继贾平凹、莫言、王安忆、 迟子建之后,新一代作家群里很难再有 谁的作品能够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
冯骥才的散文代表作
冯骥才的散文代表作对于人,物质是灵魂的一种载体。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您整理的冯骥才的散文代表作,希望您喜欢!冯骥才的散文代表作一:永恒的震撼这是一部非常的画集。
在它出版之前,除去画家的几位至爱亲朋,极少有人见过这些画作;但它一经问世,我深信无论何人,只要瞧上一眼,都会即刻被这浩荡的才情、酷烈的气息,以及水墨的狂涛激浪卷入其中!更为非常的是,不管现在这些画作怎样震撼世人,画家本人却不会得知--不久前,这位才华横溢并尚且年轻的画家李伯安,在他寂寞终生的艺术之道上走到尽头,了无声息地离开了人间。
他是累死在画前的!但去世后,亦无消息,因为他太无名气。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竟然给一位天才留下如此巨大的空白,这是对自诩为神通广大的媒体的一种讽刺,还是表明媒体的无能与浅薄?我却亲眼看到他在世时的冷落与寂寥--1995年我因参加一项文学活动而奔赴中州。
最初几天,我被一种错觉搞得很是迷惘,总觉得这块历史中心早已迁徙而去的土地,文化气息异常地荒芜与沉滞。
因而,当画家乙丙说要给我介绍一位"非凡的人物"时,我并不以为然。
初见李伯安,他可完全不像那种矮壮敦实的河南人。
他拿着一叠放大的画作照片站在那里,清瘦、白晰、谦和、平静,绝没有京城一带年轻艺术家那么咄咄逼人和看上去莫测高深。
可是他一打开画作,忽如一阵电闪雷鸣,夹风卷雨,带着巨大的轰响,瞬息间就把我整个身子和全部心灵占有了。
我看画从来十分苛刻和挑剔,然而此刻却只有被征服、被震撼、被惊呆的感觉。
这种感觉真是无法描述。
更无法与眼前这位嬴弱的书生般的画家李伯安连在一起。
但我很清楚,我遇到一位罕世和绝代的画家!这画作便是他当时正投入其中的巨制《走出巴颜喀拉》。
他已经画了数年,他说他还要再画数年。
单是这种"十年磨一画"的方式,在当下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已是不可思议。
他叫我想起了中世纪的清教徒,还有那位面壁十年的达摩。
然而在挤满了名人的画坛上,李伯安还是个"无名之辈"。
农耕的桃源冯骥才阅读理解
农耕的桃源冯骥才阅读理解
《农耕的桃源》是冯骥才的一篇散文,通过对农耕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传统和乡土的热爱和敬畏。
首先,冯骥才在这篇散文中强调了农耕生活的艰辛和朴素。
他通过描绘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与土地、庄稼和自然的亲密关系,表现了农耕生活的质朴和真实。
这种生活方式虽然在现代社会已经逐渐消失,但它在冯骥才的笔下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赞美。
其次,冯骥才在文章中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畏。
他认为,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是我们与世界其他民族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
因此,他呼吁人们要珍惜和传承传统文化,不要让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
最后,冯骥才在文章中还表达了对乡土的热爱和敬畏。
他认为,乡土是我们的根和魂,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
他通过描绘乡村的美丽和宁静,表现了对乡土的深厚感情。
同时,他也呼吁人们要关注和保护乡村,不要让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
综上所述,《农耕的桃源》是一篇充满情感和思考的散文,它通过描绘农耕生活和乡村风光,表现了对自然、传统和乡土的热爱和敬畏。
这种情感和思考是冯骥才作为一位作家和文化遗产保护者的独特视角和人文关怀的体现。
关于文化的作用金句摘抄及出处
关于文化的作用金句摘抄及出处
文化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社会交往。
以下是一些关于文化作用的金句摘抄及出处:
1.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
" ——
徐悲鸿。
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国家的根基。
" ——钱穆。
3. "文化是人类的第二天性。
" ——奥古斯特·康特。
4. "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情感方式。
" ——梁漱溟。
这些金句都深刻地揭示了文化在塑造国家、民族和个人方面的
重要作用。
它们来自于不同的文化领域,包括艺术、哲学和社会学等,反映了人们对文化作用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这些金句提醒我们
要珍惜和传承好文化,因为它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浪漫的灵魂冯骥才读后感
浪漫的灵魂冯骥才读后感
读完冯骥才的作品啊,就像走进了一个装满奇珍异宝的大仓库,而且每个宝贝都散发着浪漫的光呢。
他写的那些老天津卫的故事,那些大街小巷、人情世故,就像一幅长长的画卷在你眼前慢慢展开。
你能闻到胡同里的烟火味儿,也能感受到人们心底里那种质朴又热烈的情感。
这情感啊,也是浪漫的一部分。
就像那种邻里之间互相帮衬着,虽然偶尔也会有点小摩擦,但总的来说,那种浓浓的生活气息里透着对生活的热爱,对身边人的在乎,这就是一种隐藏在平凡中的浪漫。
还有他对传统文化的关注,那简直就是一个浪漫的守护者。
现在好多老东西都快被人忘得差不多了,冯骥才就像一个执着的寻宝人,到处去挖掘那些被岁月蒙尘的文化宝藏。
他想把那些传统的手工艺、古老的建筑、独特的民俗文化都保护起来,这是对历史、对民族的一种深情啊。
他觉得这些东西就像星星一样,一颗一颗地在历史的天空里闪烁过,不能让它们就这么黯淡下去。
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爱,是一种大浪漫,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热爱,是想把过去的美好延续到未来的梦想。
冯骥才的灵魂就像是一颗充满活力的种子,落在文学的大地上,长出了一片充满浪漫色彩的树林。
他让我们看到,不管生活是多么的现实,总是有那么一些美好的、浪漫的东西值得我们去追求、去守护。
他的文字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们内心深处那个渴望浪漫、热爱生活的小盒子,让我们重新审视周围的一切,发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浪漫瞬间。
总之啊,读冯骥才,就像是跟着一个浪漫的导游,在生活的大花园里进行了一场奇妙的旅行。
《灵魂不能下跪》散文类别
《灵魂不能下跪》散文类别
《灵魂不能下跪》是冯骥才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观点明确,立意深远,阐述了灵魂的重要性以及不能下跪的原因。
以下是文章的节选内容:
>人最高贵的是灵魂。
灵魂不仅为人所有。
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它的灵魂。
>灵魂又是看不见的。
因为它是一种形而上的精神。
思想、品格、信仰、原则都在其中。
它是独立的、个体的、尊严的、不可侵犯的。
它是比肉体还要高贵的人之本。
所以无论面对谁、无论为了什么,灵魂都不能自我违背而屈膝下跪。
下跪是一种放弃,放弃的是自己至上的尊严。
在物质化的市场大潮席卷而来时,人们往往会忽视那个看不见的灵魂,似乎变得可有可无。
但作者认为,无论面对什么,灵魂都不能自我违背而屈膝下跪。
下跪是一种放弃,放弃的是自己至上的尊严。
《灵魂不能下跪》这篇散文体现了冯骥才对时代的反思和对文化的坚守,也表达了他对精神捍卫的使命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骥才: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冯骥才简介冯骥才,当代作家,祖籍浙江宁波,生于天津。
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
1974年调入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
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曾在天津书画社专事摹古。
冯骥才在“文革”中饱受磨难,得以深谙社会人生,“文革”后登上文坛,为新时期文学重要作家。
后重拾丹青,开创中西兼容、清新精雅、意境隽永的画风,海内外有“现代文人画”之称。
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
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
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冯骥才逸事作为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以小说名世,至今,各种版本和各种文字的作品已经出了150多种。
但他被更多的人熟知,是因为他的民间艺术抢救工作者的身份。
多年以来,冯骥才潜心研究民间艺术、地方风俗,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
在天津,不知道冯骥才的人可能很少,他那1.9米的大个子在街上一晃荡,总会有人亲切地招呼他“大冯”。
大冯很忙,特别是近几年,很少在家待着,要么到处开会,为保护民间文化奔走呼号,要么跑到乡村田野,亲自踏勘民间遗存。
有人说他爱走偏道。
冯骥才才不理,只管走自己的路。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外国人来中国以后,一定会看故宫、胡同,这也是一个国家形象。
但我们保存胡同,不是为了外国人看。
一个城市有一片历史遗产,就有了历史,有了研究价值,有了记忆的价值、审美的价值,有了旅游价值和观光的价值。
”冯骥才这样总结道。
冯骥才的第一次“走偏”,大概是在1994年。
当时,天津正在搞大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而破败不堪的老城,将在这股洪流中消失,这势必会对一些文化遗存造成毁灭性破坏。
冯骥才忧心如焚,茶饭不思。
可一个没有决策权的文人,除了仰天长叹,又能奈何呢?他所能做的,就是拉起一支庞大的队伍,包括规划师、建筑师、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当然更多的是摄影家,他们用了一年的时间,对这座城市进行了地毯式的拉网考察,拍了3万多张照片以及影像资料,从中选了2000多张出了4本大画册。
他把这些画册送给政府官员,每送一套,都要在扉页上写下这样一行字:“这是你亲爱的土地。
”冯骥才弄得动静挺大,支持他的人却很少,很多人说,你放着小说不写,净搞些没用的。
这让他很伤感,而且,这个活动,自始至终,所有的费用都是他自掏腰包,几十万元的稿费全填了这个大窟窿不说,连画作也所存无几了,全都换了钱用在了考察上。
但今天看,冯骥才所做的工作是有益的也是及时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天津的许多文化遗存,如今只能到这几本大画册中去找了。
2021年,冯骥才被选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从2021年开始,他发起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普查工作。
他说,我们不能笑呵呵地看着民间文化从我们眼皮底下消失。
全国数以万计的专家学者也离开书斋,投身田野,拾掇那些行将消泯于大地的“母亲的文化”。
近两年来,冯骥才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田野里跑。
跑的原因,一是他要了解真正的田野文化究竟是一种什么现状。
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如今的民间文化,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保护的力量十分薄弱。
二是他们的经费非常短缺,对保护的投入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民间文化多是在县里、乡里、村里的掌控之下,下去发现了问题,就可以跟县长、乡长、村主任们谈,告诉他们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这些文化。
有一次,冯骥才去河北武强县周窝乡旧城村,路上突遇大暴雨,他们的车子滑进了沟里,大家只好在泥泞中徒步前行。
冯骥才的脚上套着两个塑料袋,深一脚浅一脚的,摔了几个大跟头,淋得像只落汤鸡,浑身上下都是泥汤,样子非常滑稽。
假如没人说,谁会想到他是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呢!(选自京津冀文化网,有删改)读《冯骥才散文》有感沈谷前几日,我从一位朋友处借得《冯骥才散文》一书,挑灯夜读,感慨良多。
以前,我只读过冯先生的《珍珠鸟》,看过改编自冯先生《神鞭》《三寸金莲》小说的电影及连环画,却还是第一次如此详尽地领略先生在散文上的造诣。
冯先生不但是当代的文学大家,且在绘画方面也是博大精深的。
虽然我没有机会欣赏到先生的文人画,但在这些散文中,我却能时时刻刻感受到文中有画。
先生说:“画中的线全是一种心迹,因为,唯有线条才是直抒心意的。
”那么,他的文字应如同他画中的线条了,千姿百态,饱含充沛的情感。
阅读先生的文章,又似乎不仅仅只有画,还有先生对音乐,对收藏,对民间文艺等诸多艺术、文化的深刻见解和描述。
也许正是先生对各类艺术的糅合、融汇,才成为一代大家的吧。
有人说散文是心文,是一个人的心灵轨迹,一个人人生的真实写照。
看了先生的散文就是这种感觉。
有时先生娓娓而谈,童年旧事、人情世故尽在其中;有时在匆匆一瞥的懵懂青春里幽幽地惆怅;有时在那场毁灭美、扫荡真诚的运动中反思、忧虑、愤怒;而更多的是在为已逝去和正在逝去的民间文化呼唤呐喊。
读着先生的文字犹如见先生其人,喜怒哀乐,跃然纸上。
既然散文就是写自己的人生,那么从先生的文字中便可窥见先生的为人处世及细腻的情感。
无论是对一年四季如诗如歌的描绘,还是对身边事物细致入微的刻画,无论是在异国的艺术殿堂里流连忘返,还是对故乡的眷恋、对师长的追思、对小人物的同情,无不渗透着先生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处处留下了先生对历史精神的探究,对生命对人生的深深思索。
我想先生定是一个大爱之人,爱亲人,爱友人,爱对艺术孜孜以求的民间艺人,爱所有为艺术献身的人们,爱人间一切的美。
洋洋几十万言,字字珠玑,最震撼我心的却是这样一句:“活着就是创造每一天。
”这是先生的肺腑之言,也是他对人生的总结,于我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了。
这部散文集是插图珍藏版,其中收录了有关先生的十八张弥足珍贵的照片:从不谙世事的孩童到意气勃发的少年、踌躇满志的青年再到一对伉俪相伴情深;有画写交融的生活方式,有为民间文化的奔走。
照片与文章互为照应,相得益彰。
先生一生的生命轨迹便与斯文斯照一起留存在我的心中了。
作画今日早起,神清目朗,心中明亮,绝无一丝冗杂,唯有晨光中小鸟的影子在桌案上轻灵而无声地跳动,于是生出画画的心情。
这便将案头的青花笔洗换上清水,取两只宋人白釉小盏,每盏放入姜思序堂特制的轻胶色料十余片,一为花青,一为赭石,使温水浸泡;色沉水底,渐显色泽。
跟着,铺展六尺白宣于画案上,以两段实心古竹为镇尺,压住两端。
纸是老纸,细润如绸,白晃晃如蒙罩一片月光,只待我来纵情挥洒。
此刻,一边开砚磨墨,一边放一支老柴的钢琴曲。
不觉之间,墨的幽香便与略带伤感的乐声融为一体,牵我情思,迷我心魂。
恍恍惚惚,一座大山横在面前。
这山极是雄美,却又令人绝望。
它峰高千丈,不见其顶,巅头全都插入云端。
而山体皆陡壁,直上直下,石面光滑,寸草不生,这样的大山谁能登临?连苍鹰也无法飞越!可它不正是我执意要攀登的那种高山吗?这时,我忽然看见极高极高的绝壁上,竟有一株松树。
因远而小,小却精神。
躯干挺直,有如钢枪铁杵,钉在坚石之上;枝叶横伸,宛似张臂开怀,立于烟云之中。
这兀自一株孤松,怎么能在如此绝境中安身立命,又这般从容?这绝壁上的孤松不是在傲视我,挑战我,呼唤我吗?不觉间,画兴如风而至,散锋大笔,连墨带水,挟裹着花青赭石,一并奔突纸上。
立扫数笔,万山峥嵘;横抹一片,云烟弥漫。
行笔用墨之时,将心中对大山的崇仰与敬畏全都倾注其中。
没有着意的刻画与经营,也没有片刻的迟疑与停顿,只有抖动笔杆碰撞笔洗与色盏的叮叮当当之声。
这是画人独有的音乐。
随同这音乐不期而至的是神来之笔和满纸的灵气。
待到大山写成,便在危崖绝壁处,以狼毫焦墨去画一株松树——这正是动笔之前的幻境中出现的那棵孤松。
于是,将无尽的苍劲的意味运至笔端,以抒写其孤傲不群之态,张扬其大勇和无畏之姿。
画完撂笔一看,哪有什么松树,分明一个人站在半山之上,头顶云雾,下临深谷。
于是我满心涌动的豪气,俱在画中了。
这样的作画不比写一篇文章更加痛快淋漓?有人问我,为什么有时会停了写作的笔,画起画来。
是消遣吗?休闲吗?自娱吗?我笑而不答,然我心自知。
夕照透入书房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
此刻,书房已经暗下来。
到处堆放的书籍文稿以及艺术品重重叠叠地隐没在阴影里。
暮时的阳光,已经失去了白日里的咄咄逼人;它变得很温和,很红,好像一种橘色的灯光,不管什么东西给它一照,全都分外的美丽。
首先是窗台上那盆已经衰败的藤草,此刻像镀了金一样,蓬勃发光;跟着是书桌上的玻璃灯罩,亮闪闪的,仿佛打开了灯;然后,这一大片橙色的夕照带着窗棂和外边的树影,斑斑驳驳投射在东墙那边一排大书架上。
阴影的地方书皆晦暗,光照的地方连书脊上的文字也看得异常分明。
《傅雷文集》的书名是烫金的,金灿灿放着光芒,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
”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地永存?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
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
能够准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
所以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
当夕阳移到我的桌面上,每件案头物品都变得妙不可言。
一尊苏格拉底的小雕像隐在暗中,一束细细的光芒从一丛笔杆的缝隙中穿过,停在他的嘴唇之间,似乎想撬开他的嘴巴,听一听这位古希腊哲人对如今这个混沌而荒谬的商品世界的醒世之言。
但他口含夕阳,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
昨天的哲人只能解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
这样说来,一声不吭的原来是我们自己。
陈放在桌上的一块四方的镇尺最是离奇。
这个镇尺是朋友赠送给我的。
它是一块纯净的无色玻璃,一条弯着尾巴的小银鱼被铸在玻璃中央。
当阳光彻人,玻璃非但没有反光,反而由于纯度过高而消失了,只有那银光闪闪的小鱼悬在空中,无所依傍。
它瞪圆眼睛,似乎也感到了一种匪夷所思。
一只蚂蚁从阴影里爬出来,它走到桌面一块阳光前,迟疑不前,几次刚把脑袋伸进夕阳里,又赶紧缩回来。
它究竟畏惧这奇异的光明,还是习惯了黑暗?黑暗总是给人一半恐惧,一半安全。
人在黑暗外边感到恐惧,在黑暗里边反倒觉得安全。
夕阳的生命是有限的。
它在天边一点点沉落下去,它的光却在我的书房里渐渐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