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政区划调整后我县镇街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XX年关于区域调整优化后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XX年关于区域调整优化后运行情况调研报告XX年关于区域调整优化后运行情况调研报告XX年,龙里县启动了行政村(居)区域调整优化工作。
为进一步了解我县行政村(社区)区域调整优化后的运行情况,根据县委XX年度调研工作安排,县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到部分镇、村,通过座谈、走访、发放问卷调查表等方式,就我县行政村(社区)区域调整优化后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龙里县开展行政村(居)区域调整优化工作后,行政村(居)由原来的167个调整为现在的81个。
其中:村委会63个,居委会18个;81个村(居)委会中,人口在XX人以下的村(居)委会20个, XX人4000人的44个, 40016000人的12个,600110000人的3个,10001以上的2个;调整工作中,行政村(居)委会由原来的5个合并的(即:“5并1”,下同)有1个,“4并1”的有4个,“3并1”的有16个,“2并1”的有42个,未调整的村(居)有18个(其中:村委会8个,居委会10个)。
XX年2月龙里县行政村(居)区域调整优化后,有55个村委会、8个居委会完成了选举,并组建村(居)务监督委员会。
二、存在问题目前,我县行政村(居)区域调整优化后运行正常,初步实现了“规模调大,实力调强,班子调优,布局调合”的新农村发展格局,在整合资源与项目、化解边界纠纷、扩大公益项目覆盖范围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村(居)撤并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原村委办公用房不能满足并村后村务办公。
并村(居)后,特别是由多村(居)合并的村(居),人口数量突然大增,并村后党员会、干部会或群众代表会等大型会议人数也相应大增,原有的村办公会议室(无论是原先哪一个村的)都容纳不下参会人员。
同时,村干部由原来的3人增至现在的5人,日常办公也因办公室面积小、设施简陋、网络不畅等,不能适应办公需要。
此外,个别村撤并后还未选址办公,不利于群众定点办事。
(二)管理服务工作量增大,村干部工作力不从心。
行政区域化调整工作调研报告(5篇模版)
行政区域化调整工作调研报告(5篇模版)第一篇:行政区域化调整工作调研报告工作运行情况总体上看,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是全面跨越发展、富民强县步伐的一项重大决策,得到了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内积极拥护与大力支持。
自2019年11月全面完成调整并运行半年多来,基本达到了“工作运转有序、资源配置优化、发展活力增强”等效果,为加强和有力推进乡政府成为服务型、发展型、责任型、法治型政府的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等奠定了坚实基础。
1.资源配置优化。
行政区域调整后,将原村纳入乡,现我乡大多数行政村均在一条线路上。
能在区域范围内优化配置资金、技术、土地、劳动力等要素资源,能在范围内统筹推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2.行政效能提高,服务水平提升。
进一步完善了乡机构设置,逐步建立起统一效能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框架,降低运行和发展成本,提高了行政效能。
调整后,实行集中办公,将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项目纳入中心“一站式”办理,并规范即办、代办、协办三类办事流程,例如:上纳咪村村民到所属乡政府办理事务行程缩短近40公里,极大改善了群众办理不方便情况。
3.班子团结,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行政区域调整后,班子队伍优化配置,增强了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积极推动各项事业。
一是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强化领导,明确职责落实时间节点责任制,加强监督使项目建设能够按时完成。
二是稳步推进脱贫攻坚。
帮扶力量增强,帮扶措施切实有效,补足工作短板,坚决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三是环境治理初见成效。
扎实开展“三域一居”环境整治、月周末大扫除和“六化三整治”工作,建立垃圾清运队,有效改善了我乡环境卫生,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存在的问题1.工作规划不足。
目前面临人口增多、面积增大、产业增加、需求增强、要求提高等一系列新变化,必然要求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的视觉开展工作。
目前缺乏整体性、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总体规划。
关于行政区划调整后我县镇街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行政区划调整后我县镇街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今年3月,我县全面完成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为进一步了解调整后的镇街运行情况,根据县政协年初工作安排,自4月份以来,县政协专题调研组深入各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及相关部门,采取听汇报、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并于5月14日组织县政协常委会视察团对龙山镇、湾滩河镇进行了视察,6月26日县政协八届第十二次常委会进行了协商讨论。
总体上看,经过3个多月的“磨合”,新的行政体制运行良好,达到了“新老交替顺利、资源配置优化、发展活力增强”的效果。
在调研和视察中也发现,新的镇街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引起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
一、总体运行情况从各镇街反映和我们调研视察了解的情况看,行政区划调整后各镇街过渡顺利、运行平稳:一是镇、街道逐步实现了行政管理方式和治理模式的转变,整体运转平稳有序,行政管理水平、社会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镇街、村(社区)行政管理关系基本理顺,撤并乡镇干部群众的归属感、认同感不断增强。
二是在原乡镇政府所在地设立的社区服务中心,加强了属地管理,方便了群众办事,确保了平稳过渡。
三是优化了乡镇结构,扩大了乡镇规模,进一步加强了城镇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四是通过以强带弱,激活了偏远贫困乡镇的发展活力,优化了资源配置,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同时,区划调整还促进了乡镇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财权与事权不相称,资金压力大。
一是保运转压力大。
由于乡镇合并,工作人员增多,管辖范围加大,管理成本增加,“家大口宽”,运转所需经费也“水涨船高”,但目前仍沿用以前的财政预算体制,镇街普遍反映经费过少,运转困难。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乏。
由于缺乏足够的专项资金投入,致使镇级财政在进行辖区内广泛的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和建设时显得捉襟见肘,从而导致执行公共政策的低效。
行政区划调研报告
行政区划调研报告篇一:海宁城市调研报告城市调研报告—海宁一、宏观环境分析(一)城市概述1、地理位置海宁市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北部,东邻海盐县,南濒钱塘江,西接杭州余杭,北连桐乡、嘉兴市秀洲区。
市域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主要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势平坦,古陆残屿与低丘集中分布在境东北和东南部。
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海宁市区位优势明显,东距上海100公里,西接杭州余杭区,南濒钱塘江,为连接杭州和上海的重要桥梁,也是三角城市群和杭州都市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
2、城市规模截止20XX年末,海宁市总面积平方公里,现辖8个镇、4个街道、3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中心城区主要设有四个街道,据海宁市统计局数据,20XX年海宁市城市面积为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为平方公里。
20XX年,经过行政区域调整,城市面积扩大到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达平方公里。
20XX年海宁市区建成区面积更进一步扩大到了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比20XX年扩大了3倍多。
3、行政区划从行政区划上来看,海宁市位于嘉兴市的南端,西与杭州余杭区交界。
海宁属嘉兴市下属县市,市区下设海州街道、硖石街道、海昌街道和马桥街道,辖黄湾镇、袁花镇、丁桥镇、斜桥镇、盐官镇、周王庙镇、长安镇和许村镇8个镇,此外,还设有3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海宁经济开发区、农发区和临杭经济开发区。
海州街道:海洲街道境内拥有海宁市行政、体育、文化中心,街道辖区内商贸繁荣,海宁中国皮革城、缔艺家家居广场坐落其中,未来还是以行政、文化、商贸为主。
硖石街道:已形成“西山路两侧文化旅游休闲区、工人路一带的商贸购物区、中心菜场为核心的食品销售区”和“人民路服饰一条街、紫阳路娱乐一条街、仓基河饮食一条街”的“三区三街”的三产主战场,主要以服务业为主。
海昌街道:主要作为城市工业功能区块、是省级经济开发区——海宁经济开发区的所在地、海宁的北大门。
区划调整情况汇报
区划调整情况汇报篇一:区划调整以来工作总结区划调整以来工作总结一、发展理念与合肥等高对接情况:自区划调整以来我们首先从思想上讲大局,凝聚共识。
深入开展“三个建设年”活动,努力实现巢湖“两年大变样”,为合肥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和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是我们当前的大局和根本所在,将以此为共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做到思想绝不动摇、意识绝不淡化、标杆绝不降低、工作绝不懈怠。
在等高对接中讲大局。
我们将在合肥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立足省会城市中心城区定位,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实现与合肥市XXX的等高对接。
在认清大势中讲大局。
综观合肥市各县区的环卫发展情况我们面临的压力巨大。
尤其在XXXXX远远落后于兄弟县区,我们必须要迎难而上,奋力赶超。
放眼巢湖市容管理的未来发展,我们信心满怀。
在团结协作中讲大局。
团结对当前巢湖的发展尤为重要。
强责任,勇于担当。
我们将首先着力解决XX管理水平的等高对接,全力美化城市环境。
我们将把改善城市环境卫生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对定下的事,雷厉风行,一抓到底;对发现的不良苗头坚决制止,切实纠正;对存在的问题,不遮掩护短,不推诿扯皮,以纪律和制度保障工作落实。
二、工作开展情况:20XX年8月份至20XX年12月份按上级要求对有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进行了工作方式和工作职责的应急改变。
1、首先是单位全体职工取消节假日休假,从早上五点半至晚上十点半对城区的XXXX管理进行全程严控。
2、在完成日常环卫检查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各垃圾中转站的垃圾转运情况,发现转运不及时现象时及时上报解决。
确保垃圾出城运输的顺畅。
3、在日常环卫管理的同时密切关注XXXX管理情况,发现路面污染及时上报并协调保洁公司组织人员及时清扫。
4、增加车辆洒水除尘的次数和延伸洒水除尘服务范围,由一天二次洒水作业增加到一天四次洒水作业,道路由原核心城区向市政新务区延伸。
5、环卫设施细致管理。
积极适应形势变化,努力提高环卫作业水平,细化管理。
某县乡镇管理体制调研报告
某县乡镇管理体制调研报告某县乡镇管理体制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意义在我国的行政管理中,乡镇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某县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县级行政区域,我们对其乡镇管理体制进行了深入调研,旨在了解该县乡镇管理体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方向,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形成一个全面、准确的调研报告。
首先,我们通过编制一份乡镇管理体制的问卷,向某县各乡镇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乡镇管理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权力运行、决策机制、人员队伍建设以及党建工作等方面的情况。
其次,我们选择了某县的三个乡镇进行实地访谈,与乡镇党委书记、乡镇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通过与他们的互动,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乡镇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从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的结果来看,某县乡镇管理体制存在以下问题:1. 乡镇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
部分乡镇的管理机构设置相对臃肿,职能交叉,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
2. 职责分工不明确。
部分乡镇对于部门之间的职责边界模糊,决策不统一,影响工作效率和效果。
3. 决策机制不完善。
一些乡镇在重大决策上缺乏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导致决策结果不尽如人意。
4. 人员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乡镇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一些乡镇存在干部流动频繁、干部待遇不合理等问题。
5. 党建工作有待加强。
党组织在乡镇管理中的作用不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有待提高。
四、改革建议和对策针对某县乡镇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革建议和对策:1. 简化乡镇管理机构设置。
优化部门设置,减少重复和冗余,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和权限。
2. 完善职责分工和决策机制。
明确乡镇各级部门职责,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决策机制,确保决策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3. 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加大对乡镇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
同时,改善干部待遇,提高干部流动的可预见性和合理性。
我县行政区划调整后新体制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我县行政区划调整后新体制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我县行政区划调整后新体制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应当及时报告精品文档,仅供参考我县行政区划调整后新体制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应当及时报告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
我县行政区划调整后新体制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2014年6月至8月,我县启动并顺利完成了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工作,进一步破除了制约小县大城发展的体制性束缚。
为全面解了新行政体制运行状况,自今年6月份起,县人大专题调研组深入各乡镇、街道、阳光服务中心、社区及相关部门,采取听汇报、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方意见建议。
总体上看,经过半年多的磨合,新行政体制运行良好,达到了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发展活力、促进城乡统筹的预期效果,但新的乡镇、街道在履行职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引起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
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新行政体制的总体运行情况行政区划调整后,除xx、xx、xx三乡外,新的乡镇、街道逐步实现了行政管理方式和治理模式的转变。
从乡镇情况看,新建乡镇整体运转平稳有序,行政管理水平、社会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与原有乡镇所属村的行政管理关系基本理顺,撤并乡镇干部群众的归属感、认同感不断增强。
县委、县政府按照服务机构不散、服务职能不变、服务水平不降、惠农政策不变、帮扶机制不改、三农投入不减的承诺目标,在原xx、黄x、云x、大x、沙x、x村、x源、xx管理处设立阳光服务分中心,加强了属地管理,方便了群众办事,确保了平稳过渡。
从街道情况看,在撤销原云x镇、云x乡的基础上,设立了x云、元x、白x山、凤x山等四个街道,辖七个社区,并完善了工作机构,出台了管理机制。
通过设立街道,我县城区框架进一步拉开、空间布局得以优化,各街道发展定位不同,良性竞争态势日益显现,行政拉力明显增强,干群联系更加密切,城市化管理格局初步显现。
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调研报告
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调研报告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是农村税费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当前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今年,我州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即将启动,为搞好我县的机构改革,近几个月来,我们对全县各乡镇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情况开展了一次调研,现将情况综合如下:一、基本情况(一)乡镇事业单位机构设置情况自20XX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我县共有8个镇、10个乡。
按照州办发[20XX]25号和花办发[20XX]3号文件精神,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每个乡镇除镇卫生院、中小学外,统一设置8个事业单位,具体为:农业水利服务站、林业管理站、动物防疫站(加挂畜牧水产站牌子)、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站、农村合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加挂劳务经济工作站牌子)、计划生育服务所、文化体育服务站、广播电视服务站。
其中林业管理站、广播电视服务站以县管为主。
全县18个乡镇,共设置事业单位144个,均为全额拨款事业机构。
(二)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编制配备情况以上144个事业单位,共配备全额事业编制443名,实有工作人员458人。
其中:农业水利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82名,实有工作人员120人;林业管理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44名,实有工作人员56人;动物防疫站(加挂畜牧水产站牌子)核定全额事业编制84名,实有工作人员62人;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74名,实有工作人员49人;农村合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加挂劳务经济工作站牌子)核定全额事业编制65名,实有工作人员60人;计划生育服务所核定全额事业编制51名,实有工作人员55人;文化体育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21名,实有工作人员30人;广播电视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22名,实有工作人员26人。
二、存在的问题(一)机构设置欠科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事业单位设置未考虑乡镇的经济承受能力。
所谓事业单位,他本身就是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因此需要强有力的经费支持和保障。
昔阳县开展推进县域村镇布局调整调研报告
昔阳县开展推进县域村镇布局调整调研报告推进县域村镇布局不仅是我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昔阳的战略举措,也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客观要求,更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为此,我们站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组织相关部门通过实地走访、分层座谈、情况分析等方式,深入全县12个乡镇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村镇布局的现状,查找村镇布局布局调整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
一、县域村镇布局的现状昔阳县总面积19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9万亩,辖5镇7乡335个行政村,总人口23.8万,其中农业人口16.8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非均衡的态势,东部、西部山区与全县的平均水平差异显著。
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95:45.75:43.30。
全县农民人均收入3661元,东部、西部山区人均收入3100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8113元。
西部山区地广人稀,两个乡镇47个村14980人,每平方公里内33人;东部山区两乡镇共39个村24480人,每平方公里内63人。
县城面积7.9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人,县城内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内有主街道12条,道路总长143公里。
供水管网全长70公里,能够满足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有污水处里厂一座,并配有完善的生活污水、雨水和工业废水排水系统。
2009年实现集中供热,供热管网覆盖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60000平方米。
通过旧城改造,加大园林绿化建设力度,县城绿化面积达到 4.5公顷。
全县有11个乡镇,城镇总人口2万人。
乐平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以煤炭化工、建材、农产品加工、交通运输、商贸业为主导产业的中心城镇;大寨镇区人口近8000人,是县域中部经济区次中心,以旅游、能源化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商贸业为主导产业;东冶头镇区人口3500人,为县域东北部经济区中心;皋落镇区人口3700人,为县域东南部经济区中心;沾尚镇区人口2000人,为县域西部经济区中心。
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总结
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总结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镇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土地资源利用不均衡、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等问题亟需解决的背景下,我镇启动了行政区划调整工作。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该项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现总结如下:一、确立目标和原则我们制定了行政区划调整的总体目标和原则,确定了调整后的行政区划图纸,全面明确了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二、征求意见和研究方案我们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组织专家团队进行研究方案的制定。
组织开展了座谈会、听取意见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以确保调整方案科学、合理,并广泛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认可。
三、加强宣传和解释工作在方案定稿后,我们积极开展宣传解释工作,向广大群众详细解释行政区划调整的意义、目的和影响等方面的问题,增强了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确保了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科学合理划定行政边界为了保证行政边界的科学合理,我们认真分析了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和地理环境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了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资源分布等因素,确保调整后的行政边界合理、明确。
五、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调整后,我们及时完善了行政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确保行政管理工作能够无缝对接,服务更加便利,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六、加强统筹协调和机制建设为了确保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及时解决了一系列的实际问题,推动了调整工作的有序进行。
七、积极做好后续工作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
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各项指标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工作措施,确保调整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的来说,我镇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取得了初步成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继续加强宣传教育,使调整工作能够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发展服务,推动我镇的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情况汇报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情况汇报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我区积极开展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
现将该工作的情况进行汇报。
一、工作背景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开展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和新目标,调整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是我区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此次改革,将实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村文明建设的有效衔接。
二、工作目标本次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的总目标是以科学的规划和严格的程序,实现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的合理调整,优化行政管理体制,提高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的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社会事业持续发展。
三、工作重点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的重点是优化行政区划和建制,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推动农村全面发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精细规划: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的规划方案,科学安排行政区划和建制的调整范围、流程和时间节点。
2. 合理划分:结合我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等要素,合理划分乡镇的区域范围,确保行政区划调整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3. 组织调整:明确调整后每个乡镇的职责权限,重组政府机构和公共服务机构,优化内部机构设置,提高行政效能。
4. 人员调配:根据实际需要,对村级干部进行调整,确保新的行政区划和建制能够有足够的人员资源支持。
5. 政策扶持:加大对调整后的乡镇和村级建制的政策扶持力度,提供相关培训和政策指导,确保新的乡镇和村级建制能够顺利运行。
四、工作进展截至目前,我区已经完成了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的初步规划和方案制定。
具体进展情况如下:1. 制定规划方案:组织了多次专题会议,听取了相关专家和部门的意见建议,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制定了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的规划方案。
2020年关于区域调整优化后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xx年关于区域调整优化后运行情况调研报告xx年关于区域调整优化后运行情况调研报告xx年,龙里县启动了行政村(居)区域调整优化工作。
为进一步了解我县行政村(社区)区域调整优化后的运行情况,根据县委xx年度调研工作安排,县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到部分镇、村,通过座谈、走访、发放问卷调查表等方式,就我县行政村(社区)区域调整优化后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龙里县开展行政村(居)区域调整优化工作后,行政村(居)由原来的167个调整为现在的81个。
其中:村委会63个,居委会18个;81个村(居)委会中,人口在2000人以下的村(居)委会20个,xx人4000人的44个,40016000人的12个,600110000人的3个,10001以上的2个;调整工作中,行政村(居)委会由原来的5个合并的(即:“5并1”,下同)有1个,“4并1”的有4个,“3并1”的有16个,“2并1”的有42个,未调整的村(居)有18个(其中:村委会8个,居委会10个)。
xx年2月龙里县行政村(居)区域调整优化后,有55个村委会、8个居委会完成了选举,并组建村(居)务监督委员会。
二、存在问题目前,我县行政村(居)区域调整优化后运行正常,初步实现了“规模调大,实力调强,班子调优,布局调合”的新农村发展格局,在整合资源与项目、化解边界纠纷、扩大公益项目覆盖范围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村(居)撤并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原村委办公用房不能满足并村后村务办公。
并村(居)后,特别是由多村(居)合并的村(居),人口数量突然大增,并村后党员会、干部会或群众代表会等大型会议人数也相应大增,原有的村办公会议室(无论是原先哪一个村的)都容纳不下参会人员。
同时,村干部由原来的3人增至现在的5人,日常办公也因办公室面积小、设施简陋、网络不畅等,不能适应办公需要。
此外,个别村撤并后还未选址办公,不利于群众定点办事。
(二)管理服务工作量增大,村干部工作力不从心。
关于乡镇机构编制管理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乡镇机构编制管理情况调研报告范文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着实搞好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而乡镇机构改革又是最关键的一步。
20XX年底**市完成了乡镇街道机构改革。
2006年全市乡镇街道区划调整后,又顺利完成了乡镇街道机构编制调整工作。
目前,我市乡镇街道机构改革的效果怎样?乡镇街道机构编制管理还存在哪些问题和矛盾?我们最近到全市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与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干部和事业站所负责人共200余人座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
一、我市乡镇街道机构改革的主要成效我市现共有12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138个行政村,32个社区居委会。
乡镇街道机关行政编制为249名,后勤事业编制18名,财政所行政编制51名,编制合计318名,实有人数376名。
乡镇街道“七所八站”事业单位共有120个,事业编制共347名,实有人数为346名。
自2001年以来,我市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和区划调整后机构设置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有:机构精简到位,机构设置规范。
全市乡镇街道在近年的机构改革和调整中,由2001年的18个乡镇街道机构,减为现在的15个乡镇街道机构,精简17%;内设机构由126个减少为现在的83个,精简了34.1%;每个乡镇街道事业单位由原来的10个减为8个,精简了20%。
在机构改革和区划调整后的机构设置工作中,我市按照清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及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把职能重复、交叉或相近的机构合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将乡镇事业单位的农技、水利等站合并为农业水利服务站。
初步实现了精简、高效、规范的目标。
人员编制压缩,人员结构优化。
乡镇街道机关行政编制由327名减为249名,减少65名,编制压缩了23.9%;乡镇街道事业机构编制由566名减为347名,减少219名,编制压缩了38.7%。
全市乡镇街道领导职数的配备,按照三类乡镇不超过9名、四类乡镇不超过7名的标准进行配置。
XX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情况汇报(精简篇)
XX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情况汇报XX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情况汇报全市组织开展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以来,我县认真按照上级关于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文件要求,积极行动,周密部署,严格程序,全力推进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入贯彻落实,精心安排部署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全市召开会议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专门听取了情况汇报,并于2016年10月20日召开了县五家领导联席会议进行专题研究,于2016年10月22日召开了由县委书记主持的县委常委会议进行安排部署。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各级各部门将实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作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各司其责、密切配合,确保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按时保质完成。
二是深入调研论证。
县政府组织县民政局、县编办、县财政局、县规划局等单位深入各乡镇开展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调研工作,对现有乡镇规模和现状、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历史沿革、群众意愿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形成了调查报告,并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
三是积极稳妥推进。
县委、县政府成立了XX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6个由县级领导任组长的协调工作组和8个由驻点乡镇县级领导任组长的驻乡工作组。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正式启动后,8个驻乡工作组及时进驻行政区划调整乡镇,全面开展清产核资、人员编制认定、人员分配安置、行政区划调整乡镇命名及乡(镇)政府驻地选址等工作,积极稳妥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
二、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尊重民意我县总面积2400.52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人,县境内多丘陵和山地,概称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全县现辖15个乡(其中少数民族乡3个)8个镇(其中少数民族聚居镇2个),309个行政村,是XX省五大少数民族散居县之一。
为稳妥做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采取个别征求意见、发放征求意见表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
行政区划调整汇报
行政区划调整汇报篇一:任淑女在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大会上的讲话任淑女在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大会,标志着我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正式进入方案实施阶段,也标志着我县乡镇换届工作正式启动。
刚才王新荣同志宣读了省、市政府关于云和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文件,叶石玄仙同志宣布了干部调配方案,陈立新同志作了乡镇党委换届动员报告,同时,还举行了4个街道、3个镇的授印仪式。
希望大家服从大局、执行纪律、认真履职、做好工作。
下面,我代表县委强调四点意见:一、肯定努力,进一步坚定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目标和信心今年6月份以来,我县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征求意见、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科学慎重决策,形成了“4街道3镇3乡”的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并于9月8日获省政府正式批准。
可以说,前阶段工作既艰辛又富有成效。
主要表现在:1、是组织领导到位。
我们成立了县行政区划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了办公室及六个工作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实行县四套班子领导联系乡镇包干负责制、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直接负责制和乡镇领导干部驻村联系包干负责制,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全县14个乡镇均建立了由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县四套班子成员带头深入乡村调研听取意见建议,集思广益,对调整方案进行充分论证,从而使我县的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得到了省、市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
2、是宣传工作到位。
我们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相继召开了县委书记办公会议、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县人大常委会议、县政协常委会议、乡镇党委书记座谈会和村干部与各界人士座谈会等各层面会议,统一干部群众思想;组织精干力量组成了工作组,深入基层开展宣传引导工作,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排忧解惑、消除顾虑;将社会知名人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外出创业人士及村干部作为宣传引导推动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他们的导向作用,在全县形成了“上上下下合理支持、方方面面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氛围,为行政区划调整工作赢得了广泛的思想基础。
撤县设区前期调研工作总结
撤县设区前期调研工作总结近年来,我国在地方行政区划调整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其中撤县设区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
在这一背景下,各地纷纷展开了相关的前期调研工作,为撤县设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数据支持。
下面将对撤县设区前期调研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
首先,撤县设区前期调研工作在调查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各地政府部门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民生情况、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情况,为后续的决策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数据支持。
其次,在社会稳定和民意调查方面,撤县设区前期调研工作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政府部门有效地引导了社会各界对撤县设区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及时了解了民众的意见和建议,为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外,在政策研究和方案制定方面,各地政府也开展了深入细致的工作。
通过专家咨询、座谈会研讨等方式,各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和方案,为撤县设区提供了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保障。
总的来看,撤县设区前期调研工作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撤县设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数据支持。
然而,也要看到,在调研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一些特殊情况的考虑不够充分、对民意调查的覆盖面不够广泛等。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前期调研工作,为撤县设区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数据支持。
总之,撤县设区前期调研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为撤县设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数据支持,为后续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希望各地政府部门能够继续加强调研工作,做好撤县设区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撤县设区工作顺利推进,为地方行政区划调整提供有力支持。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情况汇报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情况汇报篇一: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主题调研报告乡镇行政区划调研报告中国行政区划改革一直以来是个广为关注热门话题。
最近关于行政层级制度改革的各种声音也是不绝于耳。
我们认为,行政区划改革将是必然的趋势。
而乡镇一级的改革首当其冲,而又以其复杂性成为这场改革的难点。
事实上,各地的乡镇一级行政区划调整一直以来处于不断调整之中。
那么,这种调整对这场改革又有什么启示呢?为此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走村串户和田间地头访谈实地察看等方法,深入进行调查摸底,初步摸清了杨家沟镇磙家沟村的发展现状,村在的问题及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基本理出了今后的工作思路。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磙家沟村位于米脂县杨家沟镇距政府约3公里,属山地地形,是杨家沟镇的东大门,全村耕地面积527亩,林地面积1037亩,水果林面积65亩。
该村辖有8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村总户数522户,总人口1778人,劳动力998人,低保人员17名。
全村现有党员33人,其中女党员6人,初中以上文化党员19人。
该村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700万元,村集体经济26000元人均收入3536元。
该村目前村情稳定,民心向上,不存在其他的不安全因素,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创安级别为安全村。
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磙家沟村系米脂县“先锋工程”创建村,村党支部书记为米脂县富民支部书记。
村倆委班子健全成员共9名。
村倆委班子制度较完善,建立了学习,工作,政务公开等一系练制度在重大问题上能进行集中讨论。
村倆委班子较为团结,干部作风正派,有一定事业心,责任感和为民服务的意思,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多数群众感到满意。
三经济发展状况该村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好,效益农业初具规模,全村大鹏蔬菜基地76亩,村名的主要来源以外出打工为主,每家平均1—2人外出。
村集体经济有稳定来源,年收入2万多元。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1 经济发展缓慢。
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一是农民“小农意识”的思想比较重,对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观念保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行政区划调整后我县镇街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今年3月,我县全面完成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为进一步了解调整后的镇街运行情况,根据县政协年初工作安排,自4月份以来,县政协专题调研组深入各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及相关部门,采取听汇报、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并于5月14日组织县政协常委会视察团对龙山镇、湾滩河镇进行了视察,6月26日县政协八届第十二次常委会进行了协商讨论。
总体上看,经过3个多月的“磨合”,新的行政体制运行良好,达到了“新老交替顺利、资源配置优化、发展活力增强”的效果。
在调研和视察中也发现,新的镇街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引起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
一、总体运行情况
从各镇街反映和我们调研视察了解的情况看,行政区划调整后各镇街过渡顺利、运行平稳:一是镇、街道逐步实现了行政管理方式和治理模式的转变,整体运转平稳有序,行政管理水平、社会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镇街、村(社区)行政管理关系基本理顺,撤并乡镇干部群众的归属感、认同感不断增强。
二是在原乡镇政府所在地设立的社区服务中心,加强了属地管理,方便了群众办事,确保了平稳过渡。
三是优化了乡镇结构,扩大了乡镇规模,进一步加强了城镇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四是通过以强带弱,激活了偏远贫
困乡镇的发展活力,优化了资源配置,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同时,区划调整还促进了乡镇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财权与事权不相称,资金压力大。
一是保运转压力大。
由于乡镇合并,工作人员增多,管辖范围加大,管理成本增加,“家大口宽”,运转所需经费也“水涨船高”,但目前仍沿用以前的财政预算体制,镇街普遍反映经费过少,运转困难。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乏。
由于缺乏足够的专项资金投入,致使镇级财政在进行辖区内广泛的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和建设时显得捉襟见肘,从而导致执行公共政策的低效。
三是有工业园的镇街要承担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但镇街无融资权限和平台,现有的镇级财政根本无力支撑。
另外,三个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欠债未明确承担主体,若由镇街承担,势必增加镇街压力,影响运转。
(二)镇园共建体制尚未理顺。
一是管理“两张皮”。
在行政体制方面,三个工业园都有两个平行的行政主体,即龙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所在地镇政府。
在当前的体制下,开发区和镇政府对工业园的人、财、事等主管权尚未明确,开发区与工业园、镇政府与工业园、开发区与镇政府之间关系尚未理清。
在人员管理方面,谷脚镇和龙山镇实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