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诗歌赏析剖析共16页文档
席慕蓉的《青春》原文及赏析
席慕蓉的《青春》原文及赏析席慕蓉的《青春》是与生命同行的感悟。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席慕蓉的《青春》原文及赏析,关于阅读与借鉴!《青春》之一席慕容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无论我如何的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逐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青春之二在四十五岁的夜里忽然想她年轻时的眼睛想起她十六岁时的那个夏日从山坡上朝他缓缓走来林外阳光炫目而她衣裙如此洁白还记得那满是茶树的丘陵满是浮云的天空还有那满耳的蝉声在寂静的寂静的林中青春之三我爱在今夜回看那来时的山径才发现我们的日子已经用另一种全然不同的方式来过了又走了曾经那样热烈地计划过的远景那样细致精密的描好了的蓝图曾经那样渴盼着它出现的青春却始终始终没有来临席慕蓉《青春》赏析1就像独坐在落幕后清冷的剧场中追忆舞台上曾经流淌过的精彩华章,就像伫立在纷飞的秋叶中谛听春日里生命清脆的律动,就像跋涉在沉寂的沙漠中回望那片涌动着希望的绿洲。
穿行在生命的旅途上,一次次咏唱席慕蓉的《青春》,一次次咀嚼那份甜蜜的忧伤。
当青春的炊烟已经袅袅飘散,而生命的灶台却依旧温热炙人。
《青春》是与消沉无关的慨叹。
诗歌开篇仅仅一句“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都已启程”,那种对青春远逝的无限伤感、那种对生命短暂的无穷幽怨仿佛立刻遮蔽了天空,紧紧攫住了读者的心;就像那起程的泪水汹涌而来,打湿了每一个敏感而脆弱的生命。
接着作者开始了对远去的青春岁月的追寻,而这种追寻不但没有让疲惫的心得到慰藉,反而把作者引入到更深沉的慨叹之中:“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按照常理,慨叹与消沉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然而在《青春》含泪的叹惋中我们却感受到了追求者执著坚毅的身影,这种慨叹与消沉无关,这种慨叹是绚烂梦想与无情现实碰撞的耀眼火花,这种慨叹是火红青春与平淡生活对比后的强烈反差,这种慨叹是短暂生命与永恒岁月抗争的无奈叹惋。
席慕容《乡愁》原文及赏析
席慕容《乡愁》原文及赏析席慕容《乡愁》原文及赏析乡愁是席慕蓉写的一篇散文,小面是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席慕容《乡愁》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来阅读!【诗歌全文】乡愁席慕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诗歌赏析】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
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
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
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
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
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
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
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
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评价席慕容评论家沈齐认为,对“席慕蓉诗歌现象”的重新解读,旨在对整个常态诗歌写作的重新正名与定位。
长期任运不拘、一味移步换形的中国新诗,正在逐渐清醒中认领一个守常求变的良性发展时期,而常态写作的重要性,也正日渐凸显。
从这一观点重读席慕蓉,便可读出一点尴尬中的启示──市场将前卫姿态由主流推向边缘,时代又将一抹“边缘光影”推为市场的热点;市场无罪,时代无常,席慕蓉只是被动充当了大众诗歌选民们的“最爱”,并无意中开启了人们对常态诗歌写作价值的重新认识──而在这一价值领域中,席慕蓉诗歌无疑占有重要的一席,并非错爱与误会。
乡愁席慕容 诗歌赏析
乡愁席慕容诗歌赏析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
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
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
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
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
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
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
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
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原文:乡愁席慕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席慕容诗歌赏析剖析课件
04 席慕容诗歌的意象与象征
意象的运用与表达
01
自然意象
席慕容的诗歌中常常出现自然元素,如花、草、风、雨等,这些意象用
以表达情感和思想,如《一棵开花的树》中的“一棵开花的树”象征着
美好和希望。
02
人物意象
席慕容的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具有代表性,如《乡愁》中的“母亲”、“
新娘”等,这些人物形象不仅是爱情的象征,也代表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乡愁与故乡情结剖析
乡愁情结
席慕容的诗歌中经常出现对故乡的描绘和怀念。她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展现了一个游子对 故乡的深厚感情。
故乡情结剖析
席慕容的故乡情结不仅仅是对土地的眷恋,更是对故乡的文化、历史和人情的怀念。她的诗歌中描绘的故乡场景 和人物都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如“记忆的草原”、“故园的歌声”等,都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深深眷 恋。
人生哲理与思考剖析
人生哲理
席慕容的诗歌不仅关注爱情,还经常涉及人生的哲理和思考。她通过自己的经 历和观察,对人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感悟,用诗歌表达出来,给人以启示。
思考剖析
席慕容的人生哲理与思考都是基于她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她的诗歌 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性的探索,如“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繁华 落尽,如梦无痕”等,都表达了她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03
02
意象生动鲜明
席慕容的诗歌以意象生动鲜明为主要艺术特色。她的诗 歌中常常通过具象的自然元素来表达抽象的情感和思想 ,使得诗歌意象生动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音乐感强烈
席慕容的诗歌具有强烈的音乐感,她的诗歌中常常使用 押韵和节奏来营造音乐美感。她的诗歌不仅读起来朗朗 上口,而且听起来也非常悦耳动听。
席慕容《青春》赏析
席慕容《青春》赏析席慕容《青春》赏析席慕容以诗歌出名,而散文也给了我们许多的道理,席慕蓉诗选青春为我们展现了她的青春情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席慕容《青春》赏析,欢迎参考!席慕容《青春》赏析篇1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走过青春之后,回首缅怀那逝去的美好而潸然泪下、感慨万千的情景。
第一节开头两句就殿定了全诗的基调,当未来的或孤单或抑郁与过往的美好同时在头脑中清晰可见时,泪水便汪洋恣肆——诗歌用一个动人的拟人句“所有的泪水都已启程”,看似轻松的语气,细细品读,会意识到其中孕育了多少无可奈何。
模糊的视线中,已经不记得曾经的曾经,美好怎样流淌进自己生命的河流中,只记得,那么古老,那么晴朗,只是夏日已不再来。
第二节诗人开始了追索往事,想尽力去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和“年轻的你”曾经有过的共同记忆,只是,是不是“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了,“我”已经不记得那曾经了,只有“你”的影像那么飞快地穿梭过我的思绪,不容“我”挽留。
抑或,诗人已经泣不成声,模糊的视线中“你微笑的面容”若隐若现,逐渐地消失,像华美绚丽的晚霞——日落后的群岚,淡淡地,淡淡地,退出我的视野。
同时,如果更深地探索一下,冒着牵强附会的危险,从若“云影掠过”到“日落后”,我们可以大胆地想象,诗人端坐了整整一下午或者一整天,凝思,沉迷,痛苦,快乐,欲罢不能,直至最后的迷迷糊糊,一切都变得不再清晰,影影绰绰如晚霞渐渐褪去天边,情感已达到了高潮,为下节做情感铺垫。
第三节以一个暗喻开头,“发黄的扉页”可能是诗人记载青春的一本日记,也可能只是记载时光流逝的一本普通日历,但不管怎样,她是诗人回顾从前的一个载体,勾起了诗人怅惘失落。
但是今不如昔,扉页也变黄,时光不给人遐想,逝去的就是美好,剩下的,只是悲凉。
因此诗人埋怨“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只因心中有结,无心欣赏。
终于热泪满眶,一遍一遍,不忍卒读,只是读出了更深的伤感,或者是顿悟——青春,如此仓促。
流露出诗人深深的惋惜和感叹。
席慕容诗赏析
席慕容诗赏析席慕容诗赏析席慕容的诗很深奥其一定要自己体会暮色在一个年轻的夜里听过一首歌清洌缠绵如山风拂过百合再渴望时却声息寂灭不见踪迹亦无来处空留那月光沁人肌肤而在二十年后的一个黄昏里有什么是与那夜相似竟尔使那旋律翩然来临山鸣谷应直逼我心回顾所来径啊苍苍横着的翠微这半生的坎坷啊在暮色中竟化为甜蜜的热泪这是一首精致感人的美丽小诗,饱含真挚热切的爱恋之情。
当我们走过缤纷的花丛,怡人的小径,亦或经过一株独开的花,一片残留的绿时,我们是否会想到在我们的身边的莽莽生灵中有那么一些正守望着我们,祝福着我们,深深地爱着我们,因我们的存在而美丽,幸福?爱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悲哀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痛苦。
是否真有轮回的造化成就着情感的延续与传递?亦或身边的美好本身就透漏着爱的信息?让我们共同祈!----- 王一个执着无悔的女诗人,一首执着无悔的心曲。
当我们还是孩提时,愿做一棵开花的树,苦望成熟。
然而时间无视渴望。
成长与蜕变是花开花落的必然历程,岁月极美就在于它必然流逝。
阳光下朵朵盛开的是浓抹的重彩,一地花落的凄凉是突兀的可悲。
难道,真的是一万年才修得人形,再有一万年才修得七情六欲,才可以站在所爱的人面前,流下第一滴眼泪。
在平凡的日子里,可以认认真真相爱的人,是有福的!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孤单的心,充满了对爱情的期盼却又似乎不为人知。
她(他)情感真挚热切,哀婉之情中不乏执着于恒久,而我们能给予的也许只能是无限的祝福:愿这颗孤单的心能够找到自己的归宿。
在现在的社会中,这样的故事情节也许不会发生。
但这也许会成为一种昭示 -- 爱情,需要执著。
-- 李志彬(相遇是错)也许一开始就注定是错,只是我不愿不愿相信我们的缘分只有一次相遇的巧合。
五百年的等待换回了相遇的那一刻,如果我再等五百年或者更长的岁月,你会不会看我看我那满树的期望是怎样为你纷纷而落。
一棵树,只开一次花,一个人,也只有一次美丽。
只为你能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而你却无视地走过,踩着一层叠一层地花落。
席慕容诗歌的赏析
席慕容诗歌的赏析 席慕容诗歌 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 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下面是小编想跟 大家分享的席慕容诗歌的赏析,欢迎大家浏览。
席慕容诗歌的赏析【1】 在中国古典美学里,“莲”的意象是朦胧多义的,莲是中国文学 作品 中最常见的花卉意象之一,最早进入诗歌是在《诗经 》中。
《诗经》中的莲原型奠定了莲和女子之间的隐喻、类比关系。
莲既是 爱情的象征,也能指人格的高洁和清爽,早在古代,莲就被赋予了“花中君子” 的美誉,正气、高傲、洁身自好、脱俗,“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在席慕容的这首诗里, 作者除了赋予“莲“传统的君子品格外, 还以女性独 有的眼光和笔法, 给“莲”赋予淑女般的气质和神秘的情感内涵。
“我”是一朵 盛开的夏荷, 倾尽一生, 早在含苞欲放的时候, “我”积攒了多少的期待与心事, 只为夏之来临,花开灿烂,等待你的经过,这般心事都付与你说。
可是,你在哪 里?如何在我最美的时刻遇见你?“多希望, 你能看见现在的我”, 在“我”盛 开的美丽时刻,却没有你的欣赏。
在诗歌中,“我”是莲,是亭亭玉立的女子; “你”是采莲人,是“我”默默放在心里的郎。
一阵夏风徐徐而来,吹过水面泛起涟漪,拂过茕茕独立的莲,她轻轻地摇曳 着自己曼妙轻盈的身体,轻轻地叹息。
也许你每天都会经过这里,看过我,可是 你不知道,我一直在期盼着你的注视,默默地在看着你。
就是你那无意间的一回 眸, 令我多么惊慌失措。
或许这就是青年少女遇见自己梦中情人时的微妙的心理 吧,欲诉还羞,带着少女所独有的羞涩、温婉和忧伤。
秋雨风霜都还没到来, 可是属于夏莲期盼独自开放的季节也已经远去。
告别 青涩,少了许多梦幻般的设想,莲已经在风雨中成长起来。
还是那株亭亭玉立的 水中莲,风姿绰约,散发着独有的馨香,淡雅,朴质,不卑不屈。
依然每天看着 你经过,没有言语。
可是,面对你的欣赏,再也不会如曾经般的慌乱。
因为,在 你眼里, 我只是一株值得欣赏的植物, 你, 不懂莲的心事啊! “我已亭亭 不忧 亦 不惧”把一个成熟女子的洒脱、淡然、脱俗的气质写得淋漓尽致,无可奈何,带 着淡淡的哀怨与愁绪。
席慕容诗歌青春原文及赏析
席慕容诗歌青春原文及赏析席慕容诗歌青春原文及赏析青春之一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无论我如何的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逐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青春之二在四十五岁的夜里忽然想她年轻时的眼睛想起她十六岁时的那个夏日从山坡上朝他缓缓走来林外阳光炫目而她衣裙如此洁白还记得那满是茶树的丘陵满是浮云的天空还有那满耳的蝉声在寂静的寂静的林中青春之三我在今夜回看那来时的山径才发现我们的日子已经用另一种全然不同的方式来过了又走了曾经那样热烈地计划过的远景那样细致精密的描好了的蓝图曾经那样渴盼着它出现的青春却始终始终没有来临席慕蓉《青春》赏析就像独坐在落幕后清冷的剧场中追忆舞台上曾经流淌过的精彩华章,就像伫立在纷飞的秋叶中谛听春日里生命清脆的律动,就像跋涉在沉寂的沙漠中回望那片涌动着希望的绿洲。
穿行在生命的旅途上,一次次咏唱席慕蓉的《青春》,一次次咀嚼那份甜蜜的忧伤。
当青春的炊烟已经袅袅飘散,而生命的灶台却依旧温热炙人。
《青春》是与消沉无关的慨叹。
诗歌开篇仅仅一句“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都已启程”,那种对青春远逝的无限伤感、那种对生命短暂的无穷幽怨仿佛立刻遮蔽了天空,紧紧攫住了读者的心;就像那起程的泪水汹涌而来,打湿了每一个敏感而脆弱的生命。
接着作者开始了对远去的青春岁月的追寻,而这种追寻不但没有让疲惫的心得到慰藉,反而把作者引入到更深沉的慨叹之中:“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按照常理,慨叹与消沉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然而在《青春》含泪的叹惋中我们却感受到了追求者执著坚毅的身影,这种慨叹与消沉无关,这种慨叹是绚烂梦想与无情现实碰撞的耀眼火花,这种慨叹是火红青春与平淡对比后的强烈反差,这种慨叹是短暂生命与永恒岁月抗争的无奈叹惋。
席慕容散文诗赏析
席慕容散文诗赏析席慕容的诗歌多写爱情、乡愁、时光和生命,爱的抒发已成为席慕容诗歌的第一主题。
而在这些爱的情感中,有甜蜜,也有忧愁。
席慕容以一个女性特有的细腻的视角,来体验着生命中的温存。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无论我如何的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逐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在四十五岁的夜里忽然想她年轻时的眼睛想起她十六岁时的那个夏日从山坡上朝他缓缓走来林外阳光炫目而她衣裙如此洁白还记得那满是茶树的丘陵满是浮云的天空还有那满耳的蝉声在寂静的寂静的林中我爱在今夜回看那来时的山径才发现我们的日子已经用另一种全然不同的方式来过了又走了曾经那样热烈地计划过的远景那样细致精密的描好了的蓝图曾经那样渴盼着它出现的青春却始终始终没有来临就像独坐在落幕后清冷的剧场中追忆舞台上曾经流淌过的精彩华章,就像伫立在纷飞的秋叶中谛听春日里生命清脆的律动,就像跋涉在沉寂的沙漠中回望那片涌动着希望的绿洲。
穿行在生命的旅途上,一次次咏唱席慕蓉的《青春》,一次次咀嚼那份甜蜜的忧伤。
当青春的炊烟已经袅袅飘散,而生命的灶台却依旧温热炙人。
《青春》是与消沉无关的慨叹。
诗歌开篇仅仅一句“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都已启程”,那种对青春远逝的无限伤感、那种对生命短暂的无穷幽怨仿佛立刻遮蔽了天空,紧紧攫住了读者的心;就像那起程的泪水汹涌而来,打湿了每一个敏感而脆弱的生命。
接着作者开始了对远去的青春岁月的追寻,而这种追寻不但没有让疲惫的心得到慰藉,反而把作者引入到更深沉的慨叹之中:“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按照常理,慨叹与消沉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然而在《青春》含泪的叹惋中我们却感受到了追求者执著坚毅的身影,这种慨叹与消沉无关,这种慨叹是绚烂梦想与无情现实碰撞的耀眼火花,这种慨叹是火红青春与平淡生活对比后的强烈反差,这种慨叹是短暂生命与永恒岁月抗争的无奈叹惋。
浅析席慕蓉的爱情诗
浅析席慕蓉的爱情诗浅析席慕蓉的爱情诗导语:席慕蓉的爱情诗在当代文坛独树一帜。
她的爱情诗以独特的魅力感动着无数读者。
下面我们来赏析一下席慕蓉的爱情诗!席慕蓉是一名画家,她本无意于诗歌创作,可是她的诗歌却风靡了整个台湾,也震荡了整个大陆。
这种现象在中国新诗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席慕蓉的诗歌可以算是新诗中的婉约派,有着巨大的感染力。
尤其是她的爱情诗,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席慕蓉将其敏感的情思和才华融入诗歌,她的爱情诗以诗画融合的艺术特色、深邃幽远的意境等构成独特的魅力,在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
漫步在席慕蓉爱情诗的世界,我们能够领略到青春和爱情的美好。
在商业化冲击下处于迷茫浮躁时代的我们,赏析席慕蓉的爱情诗能使我们获得心灵的宁静和情感的升华。
这篇论文将从席慕蓉的经典爱情诗入手,研究其爱情诗诗画融合的艺术特色、意境、感伤情调与无悔心情等美学特质,进而揭示其艺术魅力及深远影响。
一、诗画融合的艺术特色诗和画可以说是姊妹艺术,但由于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也就各有特色,各有局限。
唐代诗人王维,兼诗人与画家于一身,把诗画艺术融为一体,留下了千古名诗,也留下了传世名画,给人以情的感染、美的享受。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是苏轼对王维诗、画的赞誉(见《东坡志林》)。
自宋以来,用类似词语来赞美其他诗人或画家的,多到难以数计,这说明诗和画作为姊妹艺术,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往往相通,相互间的影响甚为密切。
与王维相似的是席慕蓉是一名画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
这种画家兼诗人的双重身份使她对于画面与色彩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
席慕蓉常利用颜色搭配描写,将所要传达的抽象意念,明确且清晰地意象化。
使得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很容易进入她所要表达的情绪之中。
品读她的诗,我们能体会到一种色彩的搭配的和谐,感受到一种赏心悦目的绘画美。
诗情画意, 情景交融是席慕蓉爱情诗的最显著特征,也是她作为画家兼诗人的独特优势之所在。
她的诗若清水芙蓉, 令读者声入心通, 爱不释手。
席慕容的作品赏析
席慕容的作品赏析席慕容的作品赏析席慕容是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
下面是店铺推荐给大家的席慕容的作品赏析,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席慕容的作品赏析【1】记不清是何时开始,QQ里的高三小女孩经常找我聊天,聊她的困惑,聊看不到的未来,聊喜欢的作家,聊各自的。
只是,这样的聊天,常常是凌晨,她从晚自习回到宿舍,刚把作业做完,而我刚结束了一天的阅读。
知道她喜欢散文后,送了她本张晓风的散文集,而她送了我这本《琦君散文集》,她说这是她很喜欢的作家。
“对孩子的呵护,不要过分,不要紧张。
千万别使他有压力。
孩子在成长中,总有一段看似疏离父母的孤独时期。
您不要去干扰他,只暗暗地、默默地看顾他,他会感觉得到,父母亲是全心全意关他的。
别去想代沟,反抗期等新名词。
爱可以化解一切。
”她说这是她在其中摘抄的一段话,她觉得很对。
我想,或许是高三的生活太过紧张,她的压力不小。
父母的期待,让她有些喘息,未来的梦想,让她觉得双肩沉重。
她是个想读中文系的女孩,她希望用文字抵抗岁月,即使她的或许只能上三本,但她还是一次次的向我表明自己的态度。
可,成绩和阅读写作真的有必然联系吗?带着她的期待,我翻阅了这本书,我想喜欢总是有道理的。
琦君的文字,每一个几乎都是认识的,不生涩,不故作高深,不刻意造作,不喜欢引用高深莫测之句,甚至谈不上优美。
但,就是能够让人读下去,非常真实朴素的文字。
她在《四十年来的写作》中说:“四十年来,我一直兢兢业业地没有放下笔,一来是由于写作是一份乐趣,放弃了会感到空虚。
二来则是希望写作鞭策自己日新又新,至少使与思维保持敏感清新。
”“我不喜欢玩文字游戏,或故作惊人之笔。
认为‘平易’并不是‘平淡’、‘平庸’,要写到平易才是功夫。
”她确实做到了,她的散文平易近人,但绝不会让人觉得平淡平庸。
喜欢上了她的表达方式,没有说教,没有逼迫之气,言语温和。
也正因为如此,才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无意入眼,却烙在了心里。
“其实写内容都无关系。
只要是自己的深切感受。
乡愁席慕容原文赏析
【诗歌全文】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诗歌赏析】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
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
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
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
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
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
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
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写作背景】【席慕容作品特色】也许是因为席慕蓉身为艺术系毕业的专业画家,故常常融入画意,使读者于欣赏其著作的同时,如同翻阅画本似的,沉浸在鲜明的画面中,此写作方式即为席氏之作甚具特色之因。
身为蒙古族的席幕蓉,在创作初期虽从未踏过她的故乡领土,但她的诗、散文中却藏不了蒙古民族的意识,像是表现蒙古草原和历史文化相系的乡愁和具有蒙古民族哲学宗教特征的佛禅观念,这是迥异于其它民族的作家的。
席慕容诗作《青春》赏析
席慕容诗作《青春》赏析席慕容诗作《青春》赏析《青春》是席慕容创作的现代诗歌。
席慕容是我国著名诗人、现代画家。
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席慕容诗作《青春》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席慕容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浅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独出机杼的青春咏歌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内容上的共性与表现手法上个性的有机统一席慕容{1943-}蒙古族女诗人。
原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
蒙古名字全称穆伦.席连勃,意为浩荡大江河。
1943年生于四川重庆城郊金刚坡。
13岁起在日记中写诗,14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
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
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出过画集,多次获多种绘画奖。
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人称“台湾诗坛女旋风‘,其他作品还有诗集《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心灵的探索》、《成长的痕迹》、《画出心中的彩虹》、《有一首歌》、《三弦》等。
席慕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
文字典雅幽丽,宁静平和,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清新、易懂、好读也是她拥有大量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美和时间打的是一场失败的战争,所以诗人含泪“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然而,需要我们很好总结的仍然很多。
尤其我们青春的爱情,难道不是我们一生都享受不尽的财富吗?有了这份财富,诗神就永远青睐我们,不管是40岁、60岁,以至最后我们不得不辞别人世,照样可以说:我拥有过无怨的'青春。
青春是一首长诗,这里选取器中的一首,也是著名的一首。
追怀青春,是人之常情,历来以此为主题的诗甚多。
席慕容这首《青春》却是独出机杼之作。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人生的结局已快结束,前景不会发生什么变动了;“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该流的泪都已流了,人生的滋味都已尝遍,不会再遭逢什么希望未曾遭逢过的悲欢了。
席慕容《乡愁》赏析
席慕容《乡愁》赏析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
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
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
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
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
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
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
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
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席慕容《乡愁》原文及赏析
席慕容《乡愁》原⽂及赏析
席慕容《乡愁》原⽂及赏析
【诗歌全⽂】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清远的笛
总在有⽉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貌却是⼀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的挥⼿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去
【诗歌赏】
对故⼟的眷恋可以说是⼈类共同⽽永恒的情感。
远离故乡的游⼦、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简短的七⾏三节诗进⾏括:第⼀节写乡⾳的清新绕,笛声“总在有⽉亮的晚上响起”,试想⼀年四季⼜有⼏个晚上没有⽉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时⽆刻不在怀恋故乡。
第⼆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别离,浓似⾎却⼜隔着⼀层迷蒙的云雾。
⽤雾⾥的挥⼿别离来⽐喻对故乡的模糊⽽怅惘的印记,是⽤⼀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动形象、贴切⾃然。
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
是从上两层的乡⾳绕和乡情缠绵过渡⽽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
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
诗⼈⽤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中“永不⽼去”的形象⽐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诗的意境深悠远。
⽐喻的贴切⾃然、语⾔的朴素优美更使整⾸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乡愁席慕容的赏析
《乡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赏析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
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在有关“乡情,乡思,乡愁”的诗歌也不少,而且这类诗歌她写得更是情难自抑,犹如悬崖瀑布,奔腾飞跃,很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无论身在何处,每每走进这类诗歌,心中珍藏的那分对故土的惦念之情可谓一泻千里,大有不可收拾之势.
一首《乡愁》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心头绕: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第一节)
仅此两句,已经使我想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佳句,可以想像这是多么心动的感觉.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第二节)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第三节)
诗歌最后小节将“乡愁”凝结在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上,充分表达“思乡之情”不会因为人的老去而渐失,而是永远鲜活.。
席慕容《如歌的行板》赏析
席慕容《如歌的行板》赏析席慕容《如歌的行板》赏析《如歌的行板》是席慕蓉创作的诗歌。
表达着人生在生命成长中的无奈和理想在命运,生活面前的脆弱,广受好评。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席慕容《如歌的行板》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席慕容《如歌的行板》原文】一定有些什么是我所不能了解的不然草木怎么都会循序生长而侯鸟都能飞回故乡一定有些什么是我所无能无力的不然日与夜怎么交替得那样快所有的时刻都已错过忧伤蚀我心怀一定有些什么在叶落之后是我所必须放弃的是十六岁时的那本日记还是我藏了一生的那些美丽的如山百合般的秘密【席慕容《如歌的行板》赏析】席慕容,一个有着豪放寓意的名字,一个有着温婉细腻情感的草原的女儿。
她的诗读得不多,但每首都很喜欢,五百年换来一次错误的相逢的开花的`树,等待射手羽箭的白鸟,还有那首《出塞曲》,谁说她的诗只是写给女儿家看的。
喜欢席慕容的人说她的诗是甜蜜的惆怅,朦朦胧胧的似女儿家说不尽的心思,不喜欢的人说,她的诗虽没有琼瑶似泛滥的煽情,却难免女人味太重,有点小家子气。
在我看来,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诗歌是作者对自己说的话却被你们偷听了去的,喜欢是因为读者在某种程度上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不喜欢则是读者无法理解作者瞬间情感的暴发。
一首好的诗歌是不能用来分析的,而只能用来分享。
分析是个太过理性的词语,而诗歌里总会有太多理性所无法理解的情感,诗歌好比一份包装精美的珍贵礼物,情感便是礼物的价值所在,而诗歌的形式便是精美的包装,我们能分析的,只有诗歌的外在形式结构,而包装背后的情感更适合分享,当然,一首好的诗歌是两者都不能缺少的。
如果说席慕容诗的字里行间充满了甜蜜的惆怅,那么我在《如歌的行板》里没有尝到一丝的甜蜜,如果说席慕容的诗有着少女梦幻般的温婉,那《如歌的行板》就是梦醒后的深刻与无奈。
席慕容的诗里有爱情,有乡愁,有人生,她的爱情只能存在与诗里,虽然现实中不会发生,但却可以成为一种昭示:爱情,需要执着。
乡愁席慕容原文赏析
乡愁席慕容原文赏析 《乡愁 》是诗人余光中 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
诗歌 表达对故乡, 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
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 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乡愁席慕容原文赏析, 欢迎阅 读! 【诗歌全文】 乡愁 席慕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诗歌赏析】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
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 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 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 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 这就 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 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 对故乡的怀念渐渐 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 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
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 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 自然。
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
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1/5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
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
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 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 怅惘的情 感。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
比喻的贴切自然、 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写作背景 】 这首诗是由诗人席慕蓉写于 1982 年, 这首诗写了故乡的歌谣, 故乡的景致, 古树的年轮, 作者从浓浓并且熟悉的乡音入手, 再从熟悉而又模糊的故乡曾经的 景致续写乡愁, 最后从内心绵延不绝的乡愁的形象化作大树的年轮, 永远的思乡 之愁就这样通过形象的景物,化抽象为具体的表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