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办教育的公益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1 民办高 等教 育可 持续 发 展 的 内涵 .
民办 高等教 育可 持续 发 展 教 育观 是 从 “ 持 续 发展 观 ” 可 演 绎 出来 的 。它 有三 个层 次 的含义 。第一 , 使 教育 实 现可 是 持 续发 展 , 即当前 在教 育 上 的所 作 所 为要 有 利 于 ( 少是 不 至 影 响 ) 以 后 的 发 展 。第 二 , 对 学 生 进 行 可 持 续 发 展 方 面 其 是 知识 、 力 、 能 思想 观念 及情感 方 面 的教育 。第三 , 是既 对 学 生 进 行 可 持 续 发 展 方 面 知 识 、 力 、 想 观 念 及 情 感 方 面 的 教 能 思 育, 又能 使 当前 的教育对 学生 现在 和将 来 的发展 有一 定 的促 进 意义 。
销 管理 理论 的正确应 用 , 为 民办 高校 摆 脱 现实 困境 、 破 将 突 自身局 限 、 实现永 续经 营提供 有力 支撑 。 3 1 会要 为 民办 高 等 教 育 的 发展 构 建 一 个 和谐 的战 .社 略 营 销 环 境 3 1 1解放 思 想 , 变观 念 , 民办 高 等教 育 发展 营 造 .. 转 为
高 等教 育
民办高等教 育可持 续发 展的对 策研究
王 巧 丽
( 州科技 学院 , 南 郑 州 4 0 6 ) 郑 河 5 0 4 摘 要 : 文在 准确把握 民办 高等教 育可持 续发展 内涵的基 础上 , 究 了制约我 国民办 高等 教 育可持续 发展 的 阻力 , 本 探 并 针 对客 观存在 的阻 力和 问题 , 以战略 营销 管理 理论 为核 心 , 从构 建 和谐 的 战略 营销 环 境 、 求特 色发 展 、 化 学校 管 谋 优 理 、 极拓 宽 融资 渠道和提 高学校 自身的核心 竞争 力等 五个 方 面进行 了深入 的探 讨 和研 究, 积 旨在 推 动我 国 民 办高校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论文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论文

浅析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摘要: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教育大众化的时代,民办高等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但与此同时,民办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巨大挑战,比如政府扶持政策的缺失;民办高等教育自身定位的不确定性;社会舆论的影响等。

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着民办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经过20多年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民办高校在自谋发展的过程中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各行各业实用技术人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依靠力量【1】。

但民办高等教育也展现出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 政府支持政策的缺失2003年颁布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民办学校的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的权利”,但是《促进法》的规定并不能使民办教育享有和公办教育同等的待遇和政府支持力度,我国政府的资助政策是向公办高校倾斜。

首先,政府资助的缺失严重影响民办高校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更新。

长期以来,民办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主要依靠自筹经费,以学养学,依靠学生的高额学费支撑学校的建设。

民办高校办学经费的紧张意味着其硬件设施不完善,实训设备匮乏,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其次,不利于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稳定。

民办高校教师不像公办高校教师纳入国家编制,工资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民办高校教师没有事业编制和财政拨款,工资完全依赖学校的招生数量,没有保证;之外民办高校教师在评奖、人事档案保管、养老保险金缴纳等方面也得不到同等待遇;因此,必然导致其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削弱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果。

众所周知,民办高校品牌是一个学校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而稳定且有敬业精神的师资队伍是民办高校品牌核心竞争力【2】。

民办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民办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民办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革,民办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伴随着快速的发展和蓬勃的活力,民办教育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如何保障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民办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1.1 教育资源不均衡由于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的不足,民办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往往存在不均衡的情况。

一些发达地区的民办学校能够获得人才、资金、教材等各方面的优势资源,但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民办学校往往面临着人才短缺、教材匮乏等问题。

1.2 资金来源不稳定民办教育的资金主要依赖于学费和社会捐助,但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学生数量不稳定等原因,民办学校的资金来源往往不够稳定,给学校的运营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1.3 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由于民办教育市场的竞争激烈,一些学校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牺牲教育质量,导致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

由于待遇和职业前景的不确定性,民办学校的师资队伍也往往不够稳定,这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发展。

2.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政府应当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政策倾斜和投入力度,扩大对民办学校的补助和支持,从根本上解决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的不均衡问题。

2.2 完善监管机制政府应完善对民办学校的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的评估和考核机制,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学质量的监督,提高民办学校的办学质量。

2.3 加强法律保障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民办学校的合法权益,为民办学校提供更多的政策和法律支持,营造良好的办学环境。

2.4 加强师资培训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民办学校师资队伍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稳定和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民办性需适当放宽对民办性学校的资金来源渠道限制,鼓励社会捐助和资助,增加教育资金的来源,解决资金来源不稳定的问题。

推进我国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doc

推进我国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doc

推进我国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作者:田一聚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11期[摘要]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必须定位在三个方面:坚守公益性是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产业性是增强民办教育竞争力的关键;增强选择性是未来民办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向。

当前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存在着公益性式微、产业性僭越和选择性不强三个方面的问题,必须通过强化政府责任,维护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品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民办学校的办学实力;规范管理,促进民办教育有序发展等方式,推进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办教育发展问题政策思考[作者简介]田一聚(1970- ),男,山东阳谷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博士,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

(江苏南京 210097)[中图分类号]G52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7-0025-03当前,我国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10.09万所,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达2824.4万人。

当前,民办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公办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国民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缓解教育供需矛盾、增加教育供给、满足多样的教育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制度设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民办教育在发展中依然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我国民办教育的功能定位、分析民办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推进新世纪我国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思考。

一、对当前我国民办教育的基本认识(一)坚守公益性是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公益性,是由民办教育的“教育”属性决定的。

教育是一项传播公共精神、实现公共福祉的公共事务。

民办学校首先是一个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教育机构,这就决定了民办教育的公益性特征。

教育的公益性特征并不与学校的投资主体或经费来源直接相关。

论民办教育的公益性

论民办教育的公益性

论民办教育的公益性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同样对社会具有公益性。

主要体现在:从教育本质看,民办教育促进了受教育个体的有益成长,满足了受众多元的教育消费需求;从社会收益角度看,民办教育推动了社会大众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减轻了政府教育财政压力;从体制改革方面看,民办教育的发展深化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标签:民办教育;公益性;内涵;体现为了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党和政府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分类管理”,其目的在于引导民办学校走公益性的发展道路。

但是什么是民办教育的公益性,怎样做才具有公益性。

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就通过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对公益性做出更加全面、准确的解释,以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

一、民办教育公益性的内涵近几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民办教育的公益性进行了研究,观点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吴华教授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民办教育的公益性问题。

“第一,经济学角度的公益性,是指教育的外部性,是指一个人接受教育,能够减少犯罪倾向、提高劳动技能和发明创造的技能等,这些都增加了社会的总福利,从而对他人有益。

民办高校无论是营利性的,还是非营利性的,只要认真教书育人,就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从而对社会产生有利的效果。

第二,会计学角度的公益性。

会计学角度的公益性基本上等同于非营利性,是指提供教育服务的民办高校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分配办学结余,而且资源提供者不要求投资的所有权。

”[1]徐绪卿教授认为,“当前应该强调“非营利性”,因为“公益性”这个概念已被滥用,不足以表达教育的公益性。

非营利性不仅具有公益性,而且意味着任何人都不能占有学校资源和控制学校,也不能分配办学盈余,所有的办学收入和积累都将被用于人才培养。

”[2]在实践中,诸多学者也是从非营利性的角度来理解公益性的。

如黑龙江东方学院副书记刘德深认为,公益性主要表现在不以营利为目的。

论我国民办教育的准营利性(准公益性)特征

论我国民办教育的准营利性(准公益性)特征

普 遍 的质疑 和批评 ?为 什么我 国民办 学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总 是存 在 公益 性 ” 的现 实 存 在 性 ; 三 部 分 则 分 析 了这 种 特 ) 第
激 烈 、 繁 的 权 力 斗 争 而 难 以 构 建 有 效 的 法 人 治 理 征 产 生 的 历 史 和 现 实 原 因 , 后 讨 论 了 “ 营 利 性 ” 频 最 准
选择 。
[ 关 键 词] 民 办教 育 ; 殊 性 ; 营 利 性 ; 公 益 性 特 准 准 [ 图 分 类 号 ] G5 2 7 中 2 . [ 献标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 10 —0 4 2 0 ) 20 1 -7 文 0 28 6 ( 0 8 0 —0 60
有 了营利组 织的特征 。这 种做 法让 民 办 学校 拥 有 灵 活制 度 空 间 的 同 时, 面临 着诸 多政 策 与运 也
作 风 险 。 从 短 期 来 看 , 当尽 快 制 定 符 合 “ 营 利 性 ” 征 的 过 渡 性 政 策 。 但 从 长 期 来 看 , 消 应 准 特 取 “ 营利 性 民 办 学 校 ” 个 “ 色地 带 ” 把 民 办 学 校 严 格 划 分 为 营 利 性 和 非 营 利 性 则 是 合 适 的 准 这 灰 ,
结构 ?这些 问题都是 长期 困扰 民办学 校发 展 的关 键 ( “ 公 益 性 ” 特 征 的 后 果 、 来 发 展 以 及 民 办 学 或 准 ) 未
问 题 。 欲 破 解 这 些 问 题 , 有 从 我 国 民 办 学 校 面 临 校 的组织 分类与 法律 定位 等问题 。 只
的特色 制度约 束 和实际举 办 过程 中寻找答 案 。笔 者
有关 的营利 、 回报 、 股份 等一 直作 为 “ 绕不 过 去” 问 关 制 度 安 排 上 的 “ 营 利 性 ” 或 “ 公 益 性 ” 特 征 ; 的 准 ( 准 )

谈民办高教的可持续发展

谈民办高教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 笈展的重点。当前 ,民办高教办学的四种主要形式 ( 学历教
育、 自考班、学1 力文凭试 点和职业培训 )巾,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出 1 特乜难度最大 的是 自考和学历文 凭这两块 I恰恰这 两块又是民办 高教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最多 的成份。存在 的晟大 问题是学校没有办学 自主权,被 动地形成一种实质 七的 “ 应试 ”教育 固此建议 :明确 民办高教这
办教育发展的立 法正在积极进展这 一前提 F.研究民办教 育 ( 这里 主要谈 民办高教)的可持续笈展问题是非常适时的 。研究这 一 问题
的背景是 中国的国情,主要有三点: “ 穷国 ( 也是大 国)办大教
对策三 :政府麻实施对 民办高校的资金扶持和 奖励政策 埘 民办教育 的资金投入不是常说的 “ 人头 费”.当然承 担义 务教 育的民办学校例外。民办高校 的政府资金投入 主要是针 对项 H,如 高职教育特色样板扶植 ,我国加入 w 0 与国外 T后 合作办学项 目的扶 植等。对 民办高 教的奖励应有明确 的导向
策吗 ?
批高起 点、高水平的民办高校陆续兴起 ,起到了助 推的作用 。但 当前确实存在着怎样进 一 步发展 的问题 ,包括为民办高校的可持续
发展提供哪些支持 的问题 中国民办高教的发展一直得到党和政府 的关怀和扶持 l样 , - 3 中国民办高教的可持续发展仍然需要 党和政府给 予更大的关怀和 支 持 。在 中央和各 省市 已出台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和促进 民
对策 一:把抓好提 高教学质量、创建中国特色 的民办高校作为
纯看 办学硬 件:办学仍然要强化 “ 以人为本 ,以德治校”的 基本 原则 我们相信,如能实现 以上二 条,民办 高校将会迎来一个 : 新的存 灭 它不仅进一步激括 了民办教育 的灵活机制,更将 雨百花 怒放 齐争春 的特色院校 断涌现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高教体 系已让 国家财 政应 接不 暇 。 自然没有太多 的资金 投入 民办高校 。尽管在 2 0 0 3年颁发 的《 民办 教育促进法》 中提到
“ 级政府要积极扶持” 各 ,也有 一 些 地 方 出 台 一 些 扶 持 政 策 ,
专业 人才 。 为国家高 等教 育大众化奠定 了基 础。 民办高 校是 面向社会 、 服务社会 的教 育机构 , 因此 所开设 的专业 主要 是
目前 。 我国大 多数 民办 高校达 到 了一 定 的规模 , 而且教 育质量也达 到了一定 的要求 。 民办高校 的办学条件在逐 步改
录取批 次靠后 , 录取 分数较低 , 生源 质量较差 的状 态 , 招不到 好 的生 源 , 教学质量也难 以得 到保障 。民办学 校在办学经费 资 助、 人才待遇 、 社会保障等方面得 不到政策 的强有力 支持 ,
以社会 适应 型 、 用 型 、 应 职业 型 为 目标 , 充分 满 足 了社会所
如建校土地 的优惠政 策和税收 减免等 , 但都很少有 资金 上的 资助 , 且缺乏具体而详细 、 准确而 常规 的资助机制 。由于 国家 对 民办高校在经费上少有支持 . 民办高校资金流面 临紧张压 力 。这样 就导致一 些 民办 高校主要 依靠学 费来 维持正常运
善 , 资水平也在不 断提高 , 师 民办高校正在稳定发 展 , 具有 并 了十分明显 的办学特点和优势 。民办高校在招生 上实行 “ 宽 进严出”的原则 。让广 大高考落榜生 和社会上有 志求学深造 的青 年都有上大 学的机会 。 既解决 了公办学 校没有办法 解决
的事情 , 为国家减 轻 了负担 , 又为社会 培养 了大量 的实用 性
再 加上 我国教育公 益事业 发展较慢 , 民办 高校 得不到足够的 社会捐赠 。 使得 民办高校 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 ( ) 办 高校 产 业 性僭 越 二 民 目前 .我 国民办高校 在发展 过程 中对产业 属性过 于强 调 . 对公 益性 比较 淡 化 。 而 首先 。 经费筹措过于依赖学费 。在我 国, 日益庞大 的公办

试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

试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

办 学 校 的 产 权 是 这 样 认 定 的 , 办 者 投 入 民 办 学 校 举 的 资 产 属 于 举 办 者 所 有 ; 办 学 校 中 的 国 有 资 产 投 民 入 部 分 属 于 国 家 所 有 ; 办 学 校 受 赠思 想 与 性 质 定 位 不 明 确 一 民 2 年 来 我 国 民 办 教 育 界 定 和 性 质 定 位 存 在 很 0 大 的 争 议 : 些 地 区 政 府 认 为 民 办 高 校 是 作 为 公 办 一 教 育 的 一 种 补 充 而 发 展 起 来 的 ,它 提 供 的 教 育 服 务 不 妨 说 是 未 能 享 受 公 办 教 育 服 务 的 差 等 生 的 剩 余 选 择 ; 民 办 高 等 教 育 的 高 收 费 现 象 还 对 部 分 求 学 者 而 设 置 了 进 入 壁 垒 ,只 有 拥 有 一 定 经 济 能 力 的 家 庭 , 才 有 可 能 重 金 去 选 择 学 校 、 业 和 教 师 ,这 似 乎 暗 专 示 民 办 高 校 是 在 “ 量 难 保 ” 选 择 中 发 展 起 来 的 有 质 的
定 义 尚处 于 模 糊 状 态 。 在 《 进 法 》 , 公 益 性 和 促 中 将
非 营 利 性 定 位 为 最 基 本 的 制 度 , 且 认 为 公 益 性 和 并 营利性 在 民办教 育 中是 互不 相 容 的 矛 盾对 立 面 , 这
题 。 因此 , 决 民 办 高 等 教 育 发 展 中 的 问 题 尤 其 是 解 政 府 政 策 环 境 问 题 是 高 校 亟 待 研 究 的 一 项 重 要 课
学 校 所 有 。这 些 条 款 虽 然 作 出 了 民 办 学 校 的 资 产 归 举 办 者 所 有 的 认 定 , 是 , 其 中 私 有 产 权 的 界 定 但 对 并 不 明 晰 , 围 也 定 得 太 窄 。其 次 , 费 及 税 收 政 策 范 收 模 糊 : 谓 公 益 性 事 业 ? 公 益 性 事 业 享 受 哪 些 优 惠 何

我国民办高校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我国民办高校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为 了顺 应 经 济 全 球 化 的趋 势 , 国的 民办 高 校 应 准 确 我 地 把 握 经 济 全 球 化 所 提 出 的 新 的要 求 , 正 确 地 分 析 当前 并 的 形 势 , 应 对 全 球 化 给 民 办 高 校 带 来 的 种 种 挑 战 , 而 制 以 从 定 有 效 的 措 施 与 对 策 , 升 我 国 民办 高 校 的竞 争 力 , 实 现 提 以 可持续发展。 我 国 民 办 高 校 的 现 状

验 丰 富 的 人 士 作 为 客 座 教 授 , 样 有 利 于 让 理 论 知 识 与 实 这
践 知 识 相 结 合 。 过 由 于 缺 乏专 职教 师 , 也 使 得 民 办 高校 不 这 的教 学 存 在 不 稳 定 性 , 学 质 量 也 受 到 了影 响 。 教
二 、 国 民 办 高 校存 在 的 问题 我

纵 观 近 几 年 我 国 民 办 高 校 的 发 展 , 以看 到 取 得 了很 可 多 的 成 绩 , 由 于 我 国 民 办 高 校 发 展 历 史 短 暂 , 此 还 存 在 但 因 着 很 多 的 问 题 与 弊 端 。 : 办 高 校 在 招 生 方 面 存 在 盲 目 招 如 民
生 的 现 象 。 另 外 , 存 在 滥 收 费 、 规 办 学 、 生 代 理 等 问 还 违 招
题 。
( ) 办 高校 地 区发 展 不平 衡 一 民 我 国 的 民 办 高 校 在 东 部 沿 海 地 区 发 展 得 明 显 比 西 部 地
科学 历 教 育 的 民办 高 等 学 校 有 2 5所 , 校 生 人 数 有 1 9 6 在 3 . 万 人 , 普 通 高 等 教 育 的 1 . 7 , 外 具 有 专 科 学 历 教 育 占 0 4 另

浅析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继发展战略研究及对策

浅析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继发展战略研究及对策

1 良好 的宏 观政 策 环境 ,给 民办高 等 职 业教 育快 速 发 展带 , 来 了契 机 改 革开 放 以来 ,国家 为规 范 和鼓 励 社会 力量 办 学 ,先 后 颁 布 了一 系列 法令 法 规 。1 8 2 国 家教 委 颁布 了 《 于社 会 力量 7[ 9 - 关 办学 》的若 干 暂行 规 定 ,这 是 自改 革 开放 以 来 第一 个全 面 阐 述 社会 力 量办 学 的法 规性 文 件 。1 9 年 颁 布的 《 国教育 改 革和 3 9 中 发展 纲 要 》首 次 明确 表述 了国 家关 于社 会 力 量办 学 的 “ 积极 鼓 励 、大 力支 持 、 正确 指 导 、 加 强 管 理 ”的 1 字 方 针 。2 0 年 6 02 1 月2 日 《 8 2 民办 教 育促 进 法 》颁 布 以来 ,与之 相配 套 的相 关 法 律 法规 、实施 细 则 《 促法 相 应 的 出 台 ,在这 个 时 期标 志 着 民 我 国 民办 高等 职 业教 育 的发 展进 入 了一 个依 法办 学 、依法 管 理 的 可持 续发 展 阶段 。 2 精英教 育转化 为大众化教育 中民办高校承担主力军的角色 从 我 国的 社 会 发展 进 入 了新 的 历 史 时 期 , 高 等 教 育 也 获 得 前 所 未 有 的 发展 , 实 现 了从 精 英 教育 到大 众 教 育 的 转 变 。 但 是 中国 高等 教 育 也 面 临 着 十 分 严 峻 的 问题 , 其 中突 出 的 问 题 就 是优 质 教育 资 源短 缺 和高 等 教育 机 会 公平 的 问题 。 近年 来 , 公 办 的普 通高 校 的 资源 ,虽一 再 努力 扩 大 ,但 扩招 之 势 ,已 显 出后继 乏 力 ,而 给 民办 高等 学 校提 供 正 在蓬 勃 兴起 的 机遇 ,民 办 高等 学校 是 1 8 年 普遍 兴 起的 ,那 时被称 作 “ 遗 补缺 ”的 3 9 拾 “ 助学 机构 ” ,1 9 年 民办高 校被 称 作 “ 国高等 教 育 的一 部 6 9 我 分 ”。到2 0 年 ,全 国已 有 民办 高等 教 育机 构 1 0 多 所 ,在 校 O5 O 3 生 20 0 多万 人 , 占全 目制 普 通 高 校 本专 科 在校 生 的 三 分 之 一 。 目前 民办 高 校已 经 义不 容辞 地 挑 起我 国高等 教 育 大众 化 的历 史 重 担 。据估 计 , 1 1 年 民办高 校 的在 校 生 ,将 达到 高等 教 育 2 0O 总 在校 生 的二 分之 一 。

教育行业教育公益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教育行业教育公益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教育行业教育公益事业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教育公益事业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推动社会进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为深入了解教育行业中教育公益事业的发展现状,本报告通过广泛的调研和深入的分析,旨在揭示其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二、教育公益事业的发展现状(一)教育公益组织的数量与规模不断增长近年来,各类教育公益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涵盖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多个领域。

这些组织通过募捐、志愿服务等形式,为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学校和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支持。

(二)教育公益项目的多样化1、图书捐赠项目为贫困地区的学校建立图书馆或捐赠图书,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

2、支教项目众多志愿者投身偏远地区,为当地学生带去优质的教育课程和教学方法。

3、在线教育公益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企业在教育公益中的积极参与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社会责任纳入发展战略,通过设立教育基金、捐赠教学设备、开展校企合作等方式,为教育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三、教育公益事业取得的成就(一)改善了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状况通过向贫困地区输送教育资源,缩小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

(二)提升了受助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的教育公益项目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增强了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和支持教育公益事业的广泛开展,唤起了社会各界对教育问题的重视,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四、教育公益事业面临的挑战(一)资金来源的不稳定教育公益事业的发展依赖于资金的支持,但目前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和企业赞助,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难以保障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行。

(二)专业人才的短缺教育公益领域需要具备教育专业知识、项目管理能力和公益精神的综合型人才,但目前这类人才相对匮乏,影响了项目的实施效果和可持续发展。

2024年中国民办教育行业分析

2024年中国民办教育行业分析

2023-11-06•行业概述•市场细分•行业趋势目录•行业挑战与机遇•行业风险与控制策略•行业案例分析01行业概述民办教育是指由非政府机构和个人经批准设立的,以非公共财政投入为主要经费来源的教育机构。

定义民办高等教育、民办职业教育、民办中小学教育、民办培训机构等。

分类定义与分类市场规模与增长市场规模截至2020年底,中国民办教育市场规模约为3万亿元,涵盖了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小学教育和培训机构等多个领域。

增长趋势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家长对子女教育投入的增加,中国民办教育市场规模预计在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

新东方、好未来、中公教育、华图教育等培训机构,以及各大高校和职业院校等。

产业链结构民办教育产业链包括教育内容提供商、教育机构、学生和家长等环节。

其中,教育内容提供商提供教材和教学资源,教育机构负责招生和教学管理,学生和家长则是主要的消费者。

主要参与者主要参与者及产业链结构VS02市场细分行业规模随着中国教育市场的持续增长,高等教育领域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数量不断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行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

竞争格局目前,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激烈,主要集中在一些知名民办高校,如西湖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

这些高校凭借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办学条件,吸引了大量优秀生源。

发展趋势未来,随着中国教育市场的逐步开放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民办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高等教育将更加注重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

行业规模中国中等教育市场规模庞大,是民办教育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教育市场的持续增长,中等教育领域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要点一要点二竞争格局目前,中国民办中等教育市场竞争激烈,主要集中在一些知名民办中学和中职学校。

这些学校凭借其优秀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设施和良好的办学条件,吸引了大量优秀生源。

发展趋势未来,随着中国教育市场的逐步开放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民办中等教育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民办教育研究报告

民办教育研究报告

民办教育研究报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而在教育领域,民办教育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民办教育的现状、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民办教育的现状民办教育是指由私人资本或企业投资兴办的教育机构,包括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各级教育。

近年来,民办教育在我国发展迅速,其占比不断提高。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19年,我国民办学校占全国学校总数的比例已经超过了50%。

民办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推动。

在我国,公办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加之“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让家长们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

而民办教育机构则因其灵活、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以及更加注重个性化服务的特点,满足了家长们对教育的需求。

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民办教育机构的投资也逐渐增加。

这些机构不仅在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不断提升,同时也不断拓展自己的课程设置,引入更多的国际化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服务。

二、民办教育存在的问题虽然民办教育在我国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民办教育机构的投资主体为企业或私人,其盈利目的往往会超过教育本身的目的,这可能导致一些机构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此外,在一些地区,民办教育机构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

一些机构可能没有获得相应的资质,或者在招生、收费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的行为,这会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

最后,民办教育机构与公办教育机构之间的差距也是一个问题。

由于公办教育机构在师资力量、设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在某些领域,民办教育机构与公办教育机构之间的差距还比较大。

三、民办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需求的增加,民办教育在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关注民办教育的发展质量和公平性。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民办教育机构的监管,确保其能够按照规定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民办教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民办教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民办教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民办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由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的统称,它是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的活动。

本文将为你提供民办教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为了更好地推动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区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通过实地访谈、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区内民办学校的情况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了解。

现就区民办教育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民办教育健康、规范发展,提出几点意见。

一、民办教育兴起的必然性和重要作用(一)民办教育的兴起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发展民办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要求,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

首先,我们的基本国情之一,就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教育。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国家财力十分有限,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国家对发展教育事业的财政性支出受到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限制;而对于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进步,就必须努力提高国民教育的普及水平,不断提升教育层次,以求把沉重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

因此,我们的教育就一定是大教育。

而当前,仅靠政府的财政性教育投入,远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办不成真正的大教育,要办好大教育,不走多形式的路子,我们就别无选择。

因此,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多形式参与办学,各个地区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制定有利于吸纳社会资金办教育、有利于社会力量参与发展教育的政策,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教育事业的有效途径。

其次,发展民办教育,是推动教育自身深化改革的有效途径。

面对21世纪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明显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

从表面上看,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发展民办教育,是一个办学体制改革的问题。

我国民办中小学发展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

我国民办中小学发展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

个人利用非 国家财政性经 费 .面 向社会 依法 举办的学校或 其他教 育机构 民办学校 无法 享受到公办学 校的待遇 我在一所 民办学校 见习时亲历 了民办学校资 金紧张 的问题 在

次会议上 .校长向各位 老师布置 了一项任
务 .要求教师 组织各班学生 每天处理好 自班 的垃圾 以往学校每 天雇 工人对垃圾 进行集 中外运 . 由于物价上涨 . 新学期每 月的垃圾运 输费 由3 0 0 涨至10 元 0 0 、为了节省开 支 . 经学
我 国 民办 中小学 发 展 的现 状 与 可持 续 发 展
张 彩娟 赵
摘要 : 家中长期教 育改革与发展 规划 国
纲要 (0 O 2 2 )( 2 1 - 00 简称 t 纲要≯ 的颁 布为 民 )
办教 育的发展 带 来了新的机遇与挑 战 本文 以《 纲要》 对推 动 民办学校发展 为基 础 . 结合 实际分析我 国民办中小学发展的现状 .并探
民办学校经费的紧张程度。因此, 纲要》 《 中提
颁 布成 文性的文 件来保 障 民办学校 的地 位 , 探析 《 纠要》 中对 民办 教 育政策 方
大力倡导发展 民办教育 .指出发展 民办教育 是 满足人 民群众 多样化教育需求 、增 强教育 发 展活 力的必然要 求 由此可 以看 出国家对
发展 民办教育的重视程度

针的基础 卜 论 L 理 j 实践相结合 . 现就未来民办 r J 可持续发展道路问题发表几点看法. 、 宁 .

H要对 民办教育提供公共 财政支持在 一定程 { 度上能缓解民办学校资金缺失的问题 f 教育行政部门要依 法管理民办教育 四) 《 要》 纲 卞指 出 . 育行 政部 门要 切实加 教 强对 民办教育 的统 筹 、 规划 和管理工作 ; 法 依 明确 民办学校 变更 、 出机制 ; 退 切实落实 民办 学校 法人财产权 : 依法建立 民办学校财 务 、 会 计和资产管理制度 . 二 民办中小学的现状分析—— 缺乏可持

关于我国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研究之研究

关于我国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研究之研究
展 的重 要 生 长点 和促 进 教 育 改革 的 重要 力 量 ”, 但 民 办 高 等 教 育 是 否 需 要 持 续 发 展 的 疑 云 尚 未 完 全 退
( 1 ) 民办 高 校 为 什 么 要 持 续 发 展 , 即 民 办 高 校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必要 性 研 究 ; ( 2 ) 民办 高 校 能 否 持 续 发 展 ,
周 江 林
( 上 海 市 教 育 科 学研 究 院 高 等教 育 研 究 所 , 上海 2 0 0 0 3 2 )
摘 要 : 民 办 高校 是 否 需要 持 续 发展 , 既 是 实 践 问题 又 是 理 论 问 题 。 近 年 来 , 学 界 围 绕 民 办 高 校 可
持 续发 展 的 必要 性 、 民 办 高校 可持 续 发展 的 可 行 性 、 民 办 高校 可持 续 发 展 的 内 涵 、 民 办 高校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障碍 以及 民 办 高 校 可 持 续 发 展 的对 策等 问题 展 开 了深 入 研 究 , 提 出 了许 多观 点 、 看 法 或 建议 。 文 章 对
即 民办 高 校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可 行 性 研 究 ; ( 3) 什 么 是 民办 高 校 可 持 续 发 展 , 即 民 办 高 校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内
涵研究 ; ( 4 ) 制 约 我 国 民 办 高 校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瓶 颈 问题 , 即民办高校可持续 发展 的障碍研 究 ; ( 5 ) 民 办 高校如何 实现可持 续发展 , 即 民 办 高 校 可 持 续 发 展 的对 策 研 究 。笔 者 围绕 上 述 五 块 内容 分 别 加 以 较 为
( 一) 适 应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论
该观点认 为 , 经 济 基 础决 定 上层 建 筑 , 教 育 本 质 上 也 属 于上 层 建 筑 的 范 畴 。 有 什 么 样 的 经 济 基 础 ,

试析我国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思考

试析我国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思考

试析我国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思考论文摘要:中国的民办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近几年来在“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指导下,我国民办高校迅速发展,从之前的精英教育到如今的大众化教育,民办高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生力军。

如何走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道路,从初创的生存期走向如今的发展期、稳定期,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都是我国民办高校必须进行认真研究思考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我国民办高校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数量多、规模大、速度快、类型多、生源广、市场适应能力强,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还处于不断探索、摸索的阶段。

我国民办高校从外延扩招、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到现在向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之中,倒闭的民办高校不在少数,优胜劣汰,这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定位不科学、目标不明确、培养人才不适用、办学思想不端正是导致有些民办高校倒闭的主要因素。

民办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据官方统计,2007年全国共有民办高校297所,在校生163.07万人,其中本科生21.12万人,专科生141.94万人,另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22.36万人;独立学院318所,在校生186.62万人,其中本科生165.68万人,专科生20.94万人,另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0.87万人;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906所,各类注册学生87.34万人。

2007年各类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在校生规模约为460万人,而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民办高等教育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17%以上。

显然,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整体上看,我国民办高校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如治理结构不完善、资金短缺、师资构成不合理、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任重道远,需要进行科学分析、定位,才能找准方向,立于不败之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民办教育的公益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我国《教育法》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任何人和组织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民办教育促进法》强调“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并回避“投资”和“收益”等概念,只规定“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

同时,教育是一项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公益活动,是关系国民素质高低、国力强弱、民族兴衰的大事,是一个国家的万世基业。

民办教育的这种公益性属性是促使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和保证。

一、民办教育的社会公益性1、教育公益性的内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公益”被解释为“公共的利益(多指卫生、救济等群众福利事业)”;与此相对应,在英文中有“public benefit”(公共利益或公共收益)和“public welfare”(公共福利)等概念。

政府举办的公立教育是完全免费或部分免费的,在一定意义上确实可以被视为一种“公共福利”;但在讨论民办教育时,认为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显然不是指民办教育提供这种免费的福利,而是指它能增加“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概而言之,教育的公益性是指教育能为受教育者(及其直系亲属)之外的其他社会成员带来经济的和非经济的收益。

这种公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私人收益带来的社会收益。

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直接受益者,教育可以提高个人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回报,这就是教育的私益性。

这种私益性首先表现为教育可以提高个体的经济收益,因为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个人的知识、技能以及劳动生产率,从而在劳动力市场上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

大量统计结果表明,受教育层次越高,获得的相对收入也越高。

教育私益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增强个人的就业能力。

著名经济学家明瑟认为,受过更多教育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至少有三大优势:更高的收入;更强的就业稳定性;更多的升迁机会。

还有研究表明,教育可以增进个人的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还可以通过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丰富个人的精神生活,提高生活品味;可以提高婚姻和家庭生活的质量,并促进优生优育;可以提高决策能力和消费水平,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是由教育活动的社会性带来社会收益。

教育是种复杂的社会活动,不仅要为作为个体的受教育者服务,还要为社会共同的经济和非经济目的服务,还要为社会共同的经济和非经济目的服务。

教育对公共利益的贡献首先表现在教育能促进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社会制度的形成,从而促进社会的文明、自由、民主、平等、稳定,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团结、友爱、尊老、爱幼、勤劳、进取、善良、守法等美德的养成,都始终是主要依靠教育。

教育在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公平、减少社会犯罪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人认为,“教育”对公共利益所做的一个基本贡献是它在保持和发扬民主自由中的作用。

受过教育的人应该更加文明、更加宽容,受过教育的人在参加选举时会做出更理性的选择。

同时,促进经济增长是教育的另一重要社会贡献。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投资,可以产生社会收益,这也称为教育投资的社会收益。

文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是人类社会的另一价值追求。

教育在培养人的同时,也在从事着知识和文化的选择、传承、保护、推广和发现的工作,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发现知识和规律,促进科学进步等等。

2、民办教育公益性的驱动因素教育是事关民生的大事,是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和谐发展的公共事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认识和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对于明确各级政府和学校的责任,制定正确的教育政策,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坚持民办教育的公益性是教育本质和功能的内在要求。

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区别,在于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过教育,人的智慧与能力得到提高,品德得以养成,情趣、爱好得以发展,精神生活得以丰富,最终促进人类的文明进步,实现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

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不仅可以改变其个人的命运,而且更能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因此,教育活动不仅是一种保证和实现个人利益的活动,更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为了实现和保障社会共同利益的基本途径。

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就成为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和功能。

教育领域有产业成分,但决不能产业化;教育活动存在市场行为,但决不能市场化。

教育领域所有的过程和环节都应该服从于培养人这个本质。

如果任意以市场规律代替教育规律,或者教育工作服从于市场法则,都是不行的。

坚持民办教育的公益性是由教育作为公共服务领域的基本属性所决定的。

教育通过培养人提供一种社会公共服务,教育服务主要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范畴,全体社会公众都应该无差别地享有,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教育培养人的周期长,它是通过培养人改善民生,服务社会的,具有间接性、长效性。

政府只有切实发挥支持和保障作用,才能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需要适当引进竞争机制,改变政府垄断办学的格局,以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但这些改革决不是要把整个教育活动变成产业过程和营利性事业,削弱政府的主导作用,从而破坏教育的公益性这个根本。

坚持民办教育的公益性是当今国际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从当今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即便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也始终强调教育的公共性、公益性,绝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公共教育体系,公共资源都是支撑其教育体系的主体。

在很多市场经济国家中,尽管经济的私有化程度很高,个人和家庭分担的教育成本也有逐步增加的趋势,但教育仍然是一种公共事业,公共教育投入仍然是教育投入的主体。

许多国家都把教育列为公共政策的优先领域,把加大公共教育经费投入作为重要的施政举措。

因此,坚持教育的公益性是大势所趋。

3、民办教育公益性的具体体现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教育也同样具有公益性。

目前,在我国教育机构中,民办教育占了很大的比率,而且随着教育政策的调整,民办教育获得了快速持续的发展,社会对民办教育的关注度也大大提高,学术界也对民办教育的公益性与可营利性进行了博弈研究,使二者在发展过程中达到协调统一,实现民办教育良性、健康发展。

总结我国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其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通过教育对不同层次人才培养产生的公益性:通过接受民办教育,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体力和品德都可以得到发展,这些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之后,不仅能使自己的经济收益和各种非经济收益得到提高,而且,作为受过教育的合格公民,他们可以通过工作和日常生活,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民办教育公益性也同样表现在培养社会“共同价值”方面。

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在人才培养的道德目标、政治目标及相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尤其是民办技校,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方面,更具有优势,它们往往是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技能,来制定招生专业,设定人才培养方案,使这些学生能够很快的熟悉企业流程,提高就业能力,更快的为自己和社会创造价值。

通过全社会普及教育带来的公益性:历史和文化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的发展,毫无疑问教育是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的不竭动力,民办教育的发展状态当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充实我国的教育资源,增加教育的竞争,实现教育的普及和普惠性。

由教育的普及所带来的社会公益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扩大教育机会。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包办所有的教育并满足社会所有的教育需求,即使在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受教育机会尤其是接受高层次、高质量、个性化教育的机会总是有限的。

民办教育可以有效补充公办教育的不足,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充实我国教育资源,调整教育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衡性,实现更多人的受教育权利。

增加教育选择。

民办学校主要靠学费和社会资金运转,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源和经费,它们往往更注重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并通过开展各种特色教育,以吸引具有特殊需求的受教育者。

这种教育选择的增加,是教育“产品”更为丰富的表现,是教育进步和发展的方向。

例如不少民办教育机构增设社会技能和个人特长的培养,因人施教、按岗施教,同时放宽招生限制,只要你想学到和掌握哪种知识或能力,都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阶段得到满足,这就弥补了公办教育的不足,更好的满足了社会对教育的多样化、多层次、多目标需求。

减轻政府教育的财政压力。

由于民办教育主要靠民间资金举办和运转,政府除提供一定的土地使用优惠、事业收入等税费减免外,很少提供直接的财政资助。

对政府而言,由于对民办教育的生均投入要远远低于对公办教育的生均投入,也低于在现有公办教育体系中由于增加学生数量而导致的边际投入。

在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和受教育者总数一定的情况下,民办教育在校生数量越多,公立学校的在校生将越少,公立学校生均教育经费将增加,教育质量可望得到提高。

这显然是一种具有公益性的外部效应。

扩大福利性教育。

在世界各国的私立教育发展实践中,都不乏面向弱势群体的慈善性学校,尤其是教会学校通常都是免费为贫困儿童提供教育。

我国许多民办学校由于收费更灵活、办学更自主,它们也常常出于各种考虑、通过多种方式为相对贫困的人群提供教育。

这些形式包括:创办“平民化”的教育;举办“打工子弟学校”;进行面向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为贫困学生减免学费,等等。

这些教育都是公益性社会福利的一部分。

相信通过民办教育的参与,将更能促进教育的公平性和普惠性。

4、促进民办教育公益性的重要举措无论在什么样的市场环境下,教育的公益性这一特色都不能动摇,必须始终坚持教育的这一特性,民办教育更应该坚持,否则就失去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本性。

要促进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政府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教育,切实承担起维护教育公益性的主要责任。

一是切实保证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近年来,在公共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国已经改变了由政府包办教育的状况,逐步出现办学主体多样化的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推卸或放弃对公共教育投入和管理的责任。

特别在当前社会利益关系调整的格局之下,作为公益性的教育事业更需要政府来调节和保障,不断强化对教育投入的责任。

二是切实保证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在我国,目前各地各级各类各阶层的社会群体之间还存在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和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状况,这些发展差异的客观存在严重妨碍着教育公益性、公平性的实现。

对此,政府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进行调控和干预,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三是切实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平等受教育的机会。

在我国,社会弱势群体上学难问题牵涉面广,情况特殊,关系重大,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协会以及社会公众的特别关注,尤其要下大力气建立健全资助弱势群体子女平等受教育的社会保障制度,采取公平的补偿救济措施,提供适合他们能力和需要的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