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关修辞手法教学设计
修辞手法解析双关
![修辞手法解析双关](https://img.taocdn.com/s3/m/2d0f172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9.png)
修辞手法解析双关修辞手法是一种文学艺术创作技巧,可以增强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双关则是其中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使用一个词或短语,使其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意义,以达到增强表达效果的目的。
一、双关的定义和特点双关即指一词多义,通过改变出现在语句中的一个词的意义,使其有多重含义或解释。
双关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 多义性:一个词或短语可以解释为两个或更多的不同含义。
2. 隐晦性:双关的含义通常需要读者进行深入思考或有一定文化背景才能完全理解。
3. 幽默感:双关可以给人带来乐趣,让人忍俊不禁,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二、双关的种类和示例1. 词语双关: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意思。
例如:(1) "一辈子只为你织",这句话中的“织”就是一个词语双关。
从字面上理解是指用线来编织,但从上下文可以推测出是指作家为读者编织故事。
(2) "我们都是表演者,台上的不过是表演得好的人",这句话中的“表演者”也是一个词语双关。
表面上是指舞台上的演员,但隐含着观众们在现实生活中也需要表演自己的角色。
2. 句子双关:整个句子的含义可以被理解成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意思。
例如:(1) "他们相爱,但不相伴",这句话中的“相爱”和“相伴”都是句子双关。
从字面上理解是指两个人彼此爱着对方,但从上下文可以推测出他们没有在一起生活。
(2)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中的“眼前的苟且”和“诗和远方”也是句子双关。
表面上是说生活不仅仅是眼前的困境,还有让人向往的美好事物。
三、双关的应用和效果1. 增加趣味性:双关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适当使用双关,可以增加阅读的乐趣,使读者更加享受阅读过程。
2. 深化含义:通过双关的运用,可以在表达含义的同时,给予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解释余地。
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句子,深入挖掘出更多的含义。
《双关修辞手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双关修辞手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8ede8d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2.png)
《双关修辞手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双关修辞手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双关修辞手法的定义和分类(谐音双关、语义双关)。
2. 学会识别和分析文本中的双关修辞手法。
3. 能够运用双关修辞手法进行简单的创作。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双关修辞手法的定义和分类,学会识别和分析文本中的双关修辞。
难点:灵活运用双关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双关语谜语或广告词,引导学生感受双关修辞的巧妙和趣味性。
谜面:什么动物没有方向感?(打一动物)谜底:麋鹿(迷路)广告词:一“网"情深,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广告)2.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谜语或广告词为什么有趣吗?它们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二、新课讲解1. 定义双关修辞手法:利用语言或语义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这个意思,实际上是另一个意思。
2. 分类讲解:(1)谐音双关定义:谐音双关是指利用词语之间读音相同或相近的特点,在语句中同时表达两种意思,一种是字面意思,另一种是隐含的、与读音相关的另一种意思。
特点:读音相同或相近:这是谐音双关的基础,通过相同的读音来构建双关。
含义不同:虽然读音相同,但所代表的含义不同,一个是明面上的意思,一个是隐含的意思。
举例:“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字面意思:描述了一种自然现象,即东边日出而西边下雨。
隐含意思:通过“晴"与“情”的谐音,表达了情人之间相思却不得相见的情感,寓意着爱情中的无奈和期待。
(2)语义双关定义:语义双关是指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在特定的语境中同时表达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含义,从而达到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效果。
特点:多义性:词语或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含义。
语境特定:双关的含义需要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被理解。
举例:“这就是泰山的力量。
"字面意思:直接描述泰山这座山的雄伟和力量。
隐含意思:通过“泰山”与“岳父"的语义关联(在中国文化中,岳父常被尊称为“泰山”),结合语境,表达了对某人背后势力或背景的认可或讽刺,暗指其权力或影响力之大。
广告语与语文中的双关修辞与成语教学研究
![广告语与语文中的双关修辞与成语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7d66db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d.png)
广告语与语文中的双关修辞与成语教学研究一、引言广告语与语文中的双关修辞与成语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
广告语作为商业宣传的一种形式,常常运用双关修辞与成语,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达到宣传产品、增加销量的目的。
而语文中的双关修辞与成语也是语言表达的精髓,通过学习与掌握成语,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表达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广告语与语文中的双关修辞与成语教学的研究,为语文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方法。
二、广告语中的双关修辞与成语运用双关修辞是指一句话或者一个词可以产生两种或多种意思的修辞手法。
在广告语中,双关修辞常常被运用,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让人印象深刻。
“男士必备”的广告语,既可以理解为“每个男士都需要的”,也可以理解为“男士必备品”。
这样的双关修辞不仅让人记忆深刻,而且可以增加产品的销量。
2. 成语在广告语中的应用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内涵与深刻的意义。
广告语中常常运用成语,以增强广告语的语言魅力与文化内涵。
“一举两得”的广告语,既可以理解为产品具有多种功能,也可以理解为购买产品可以得到两种好处。
这样的广告语不仅简练明了,而且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增加产品的吸引力。
1. 双关修辞与成语的启蒙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双关修辞与成语的启蒙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从小学起就应该接触双关修辞与成语,了解其基本的含义与运用。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与热爱,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双关修辞与成语的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通过灵活运用双关修辞与成语,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让文章的表达更富有文采,增加文章的吸引力与可读性。
四、如何提高双关修辞与成语的教学效果1. 创设情境,增加趣味性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增加双关修辞与成语的趣味性。
通过拍摄微电影、表演小品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双关修辞与成语的语言魅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双关修辞法与语文教学应用-以电视广告分析与创作为例
![双关修辞法与语文教学应用-以电视广告分析与创作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61a0ff5ba0d4a7302763af2.png)
双关修辞法与语文教学应用─以电视广告分析与创作为例陈忠信一、问题的提出双关修辞是用了一个语词同时关顾着两种不同事物的修辞方式。
1由于双关修辞具有巧妙风趣及令读者阅读时产生会心一笑的特征,使得它不仅为古典文学、歌谣与现代文学之重要修辞方式,亦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面对着信息爆炸与科际整合的二十一世纪,传统修辞学无疑地必须展开跨世纪前瞻性的思考。
大陆修辞学者王希杰先生认为中国的修辞工作者,在作跨世纪的思考时候,是不应当忘记修辞学与社会生活的问题。
2沈谦先生在谈到台湾修辞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时,认为「修辞学实用的层面甚广,并不只是公关而已,我们仍须推广到修辞学与国文教学、广告修辞、法庭修辞、歌词修辞、相声修辞、戏剧修辞、秘书修辞、外交修辞……等各个层面。
3」黄庆萱先生亦认为「修辞学必须把基础建立在行为科学之上。
从人类实际的语言、文学活动中,归纳出修辞的法则,方能使修辞学不致发生理论与实际之脱节,而成为一种空中楼阁;从而扩大修辞学在实用上的重大效果。
4」修辞学与各种学科领域交流互动为现代修辞学重要任务,亦可扩展修辞学的实用性与研究视野。
双关修辞于先秦业已产生,并且广泛地运用在古典文学、歌谣之中。
5随着巴西勇夺「五金店」的头衔,使得二千零二年世界杯足球赛掀起另一波高潮。
精采绝伦的赛事与惊爆的冷门无不紧抓住全世界的目光。
在众多传媒的信息轰炸下,各大报纸对于世足赛战况的报导标题双关用语颇有深入探讨之处。
因此便设计出以世足赛各大报纸报导标题为例的双关修辞创意教学法。
6经由体育新闻标题双关修辞法的分析与创作练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此外,在电视广告中运用双关修辞的现象亦颇为普遍;例如近来取材于社会加油大战的三菱汔车「油」(有)什么了不起!」便是双关修辞与电视广告充分结合的代表作。
职是之故,在二千零二年世足赛体育新双关修辞创作的基础上,试着以与中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电视广告为题材,分析探讨其双关修辞法的运用。
双关语手法双关语的幽默与智慧在教学中的运用
![双关语手法双关语的幽默与智慧在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92fac17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4.png)
双关语手法双关语的幽默与智慧在教学中的运用双关语手法—双关语的幽默与智慧在教学中的运用双关语,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被广泛运用于文学、演讲、广告等领域,其独特的幽默和智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正是双关语手法的巧妙运用,为教学带来了更加生动活泼的效果,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力,本文将探讨双关语手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相应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双关语手法不仅可以突破传统教学的枯燥单一,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老师可以通过给出特定的句子或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猜测,让他们在解开双关语的谜题过程中激发兴趣。
例如,在教学英语课程时,一位老师可以出示句子“Time flies like an arrow; fruit flies like a banana.”,学生在猜测句子意义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思考句子结构、词义之间的差异,培养英语语言的感知能力,并循序渐进地掌握句型的运用。
二、增强记忆力,巩固知识点利用双关语手法进行教学,可以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他们对知识点的记忆。
比如,在教学数学时,老师可以设置一个双关语问题:“老师问:为什么6总是害怕7呢?学生答:因为7 8 9。
”这个问题通过玩笑的形式,让学生在联想和思考的过程中记住了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并且能够将之后的学习记忆和这个有趣的对话联系起来。
三、推动思维发展,培养创造力双关语手法的运用在教学中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双关语的两种或多种意义,让他们学会思维跳跃和联想,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文学课上,老师可以出示一句双关语“桃子并没有人性,可是她知道好东西要与许多人分享。
”,学生在欣赏这句玩笑之余,也能思考到另一层含义——人性的价值在于与他人分享,从而引发出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交流与合作双关语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广告语与语文中的双关修辞与成语教学研究
![广告语与语文中的双关修辞与成语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befeb2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f.png)
广告语与语文中的双关修辞与成语教学研究中文作为我们日常交流的主要语言,其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成语表达不仅丰富了语言的魅力,也为广告语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技巧。
本文将就广告语与语文中的双关修辞与成语教学展开探讨,探讨如何将语言之美融入广告创作和语文教学中。
一、双关修辞与广告语的创作双关修辞是指一种修辞手段,用以在同一语段内(往往是双音或双义)双重含义,使之具有表面意义和深层意义两种意思,使文章、言语产生丰富的变化和多重意义。
在广告语中,双关修辞能够为产品或服务增添趣味性,增强其吸引力,让受众记忆深刻。
例如著名的可口可乐广告语“Open happiness”,“开启快乐”的双重含义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广告创作中,双关修辞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表现,如音型双关、义理双关、形象双关等,运用不同的双关手法可以让广告语的表达更加生动活泼。
通过巧妙运用声音相近的词语、近义词、形象联想等手法,让广告语表达出产品或服务的独特之处,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双关修辞还可以通过对成语和俗语的巧妙运用,为广告语增添更多的趣味性和深度。
“得道多助”这个成语,可以被创意地运用在助力产品宣传的广告语中,让广告语更加富有文化底蕴和故事性,引起受众的共鸣和兴趣。
二、成语教学与广告语创作成语作为汉语独特的表达方式,是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成语的学习和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也可以为广告语的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成语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文化积累。
在成语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成语的内涵和背后的文化故事,让学生体会到成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深刻道理。
老师还可以通过成语教学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让他们通过成语的灵活运用,进行创意作文、广告语创作等。
对于广告创作者来说,成语是一种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为广告语的创作提供灵感和素材。
通过巧妙地运用成语,可以使广告语更有深度和内涵,更易引起受众共鸣。
什么是双关修辞手法
![什么是双关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dc0f0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a.png)
什么是双关修辞手法什么是双关修辞手法[定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语音、语义等手段,使同一个语言形式同时具备双重意义的一种修辞方式。
特点是:表层义显露,可由字面直接把握;深层义潜隐,需依靠语境间接体会。
即言此而意彼。
[例释]按照双关的构成方式,可分为3类:(1)语音双关。
利用词语的音同或音近条件来表达双重意义。
例1:投入金田,收获明天。
(金田房产广告)例2:一气呵成,无需反复。
(蒸汽电熨斗广告)例1表面上是说今天投入,明天收获;深层义则是劝诱投资者立即行动,把资金投入金田房地产。
本例利用了“金田”与“今天”音近的条件。
例2利用“一气呵成”里的“气”与“汽”音同的条件,说明这种电熨斗的性能好、效果佳,只需“一汽”就可使衣物熨贴。
(2)语义双关。
按结构单位的大小,又可分为两个小类:(a)利用词语同音异义条件表达双重含义。
例3:甲:这位姑娘很挑剔,三十多了还没对象。
乙:怪不得她喜欢戴有色眼镜呢!例3“有色眼镜”表层义是指有颜色的眼镜,深层义则是指它的比喻义“成见或偏见”。
说话者表面上是在说这位姑娘平时喜欢戴有颜色的眼镜,实际上说这位姑娘在挑选对象时总带着成见或偏见来看待对方。
语义双关在广告中备受青睐。
广告策划者结合自身产品的特点,从大众熟悉的日常话语中选取切合自身要求的语词或句子,赋予这些语词或句子以新的意义,造成既熟悉又陌生的效果,使顾客在一惊一喜中自然而然地接受诱惑。
例4:人类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联想集团广告)例4“人类没有联想”中“联想”一词,指一种由此即彼的想象能力,广告语表面上是说人类如果失去了想象力,世界将变得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而实际是把商品品牌与人类的想象力联接起来,暗示了联想集团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b)利用句子的同形异义条件表达双重含义例5:张敏:“嘿嘿,秘书长,你高兴得太早了吧,你看,我这儿还埋着一个车哪!将!秘书长先生!从全局来看,你输了,你完了,你交枪吧!”(京剧《八一风暴》)例5是打入敌军的地下工作者张敏跟秘书长下棋时说的一段双关语,表面说的是下棋之事,实际上寓指敌我双方的军事形势。
小学语文课程教案写作技巧之双关与夸张
![小学语文课程教案写作技巧之双关与夸张](https://img.taocdn.com/s3/m/83d6e846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0.png)
小学语文课程教案写作技巧之双关与夸张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写作技巧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而其中的双关与夸张手法更是让作文充满趣味和活力的重要元素。
本篇文章将介绍双关与夸张在语文教案写作中的运用技巧,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编写教案。
一、双关的运用1. 引起学生兴趣:双关是一种巧妙的修辞手法,在教案中使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可以通过在标题或开头使用双关词语来调动学生的思维,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一篇古文时,可以用一个双关的标题,如《为人师表,教学三昧》,既强调了教师要做到身教言传,又能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2. 深化理解:双关词语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通过在教案中穿插一些双关的语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多重意义的可能,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
例如,在教学一篇诗歌时,可以把诗中的双关句移入教案,让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理解其中的多重涵义。
二、夸张的运用1. 强调重点:夸张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教学内容中的重点。
适当地使用夸张手法,可以通过夸大某些事物的特点,使学生更加注意和记住核心知识点。
例如,在教学作文写作时,可以用一些夸张的词语形容范文中的优秀之处,如“这篇作文堪称神作”,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2. 增强感受:夸张手法也可以增强作文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通过夸张的描述,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教学写景时,可以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如“大地河流披银装,花草树木舞翩跹”,让学生通过夸张的描写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三、运用技巧1. 适度使用:双关与夸张手法应该适度而不过分。
过度使用会让教案显得夸张和虚假,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在教案中使用时,要把握好度,注重平衡。
2. 谨慎选择:选择适合的双关词语和夸张手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避免不当或过于牵强的使用。
例如,在教学古文时使用双关词语,要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到其中的双重含义,避免过于晦涩和难解。
学习“双关”修辞
![学习“双关”修辞](https://img.taocdn.com/s3/m/a0c8e98b8762caaedd33d44b.png)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 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 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 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1、意义双关
【例】《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 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 天和”。 “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元春、迎春、 探春三人的境遇。
黛玉丫环叫紫鹃,杜鹃,即子规,相思鸟。 子规啼血喻相思,紫指血痕,泪尽继血, 还有什么更如此深致喻黛玉呢? 黛玉的笔名叫潇湘妃子(未出阁的女儿称 妃子,不知黛玉为何不恼),住的是潇湘 馆,遍栽湘竹,又名泪竹。典故来自帝舜 之妻娥皇、女英称湘妃,舜到南方巡视, 死于苍梧山,娥皇、女英闻讯,到洞庭湖 畔痛哭,泪水流尽,继之以血,洒在竹上, 血痕斑斑,后人称为泪竹或湘竹。黛玉下 界是来“还泪”的,当然环境要与本旨相 呼应。
黛玉的丫鬟--紫鹃、雪雁大雁代表了思乡, 大雁是候鸟,要南飞。黛玉的故乡在南方。 但是前面加了个雪字,可见这只大雁是无 法南飞,无法回家了。杜鹃鸟代表思情,杜 鹃啼血,也暗示了黛玉感情的不如意以及 她结局的不幸。
2.谐音双关
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 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 产生辞趣的修辞格。
狗啃河上(和尚)骨 --苏 轼 水流东坡诗(尸) --佛 印 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莲(怜)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带谐音的歇后语
秀才做诗 -- 有两手(首) 青蛙跳在大鼓上 -- 懂懂(咚咚) 纳鞋底不用锥子 -- 真(针)好 两把号吹成一个调 -- 想(响)到一块来了
《红楼梦》中的谐音
贾宝玉——假宝玉 林黛玉——怜待玉 薛宝钗——削宝拆 贾府——假府 甄士隐——真事隐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 怡红院——遗红怨 千红一窟——千红一哭 万艳同杯——万艳同悲
11.引用、双关、反语教学设计
![11.引用、双关、反语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5cbbcbefab069dc502201ec.png)
六年级学生整体上处于少年心理向青年心理过渡期,既带有少年的天真,有时常表现出青年人的成熟。 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体验的深化,他们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在分析问题中,他们可以找到主要矛盾,抓住事物的关键,同时表现出不服输的反抗精神。
学习目标
1.巩固并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引用、双关与反语。
2.能正确判断句子的修辞手法并能灵活运用,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教学策略
采用深入浅出的生动讲解,将新发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促进知识的巩固和迁移。
重点难点
能正确判断句子的修辞手法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引用
二、学习引用
当我们在说话或写文章时,引用别人的话,或引用大家熟悉的成语、诗句、熟语、典故等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的见解,这种修辞手法叫引用。
六、完成任务单
微反思
修辞手法(引用、双关及反语)教学设计
引用有两种:1.直接引用;2.间接引用。
三、故事引入——双关
四、学习双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双关的运用可以使表达委婉含蓄、幽默风趣而耐人寻味。
五、学习反语
反语就是故意说反话,是用一种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自己意思的修辞方法。反语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耐人寻味。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语文
教材版本
各版本通用
知识点名称
引用、双关与反语
设计者
吴海飞
视频时长
7:17
微教案
设计思想
对于即将升中的学生来说,系统、全面地梳理小学阶段的知识成为重中之重。因此,本微课以修辞手法为专题模块,把学生常用的六种修辞手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把学生不常用的五种修辞手法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意图让学生有明确的体验和深刻的理解。
双关手法教学设计方案
![双关手法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f4c25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17.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双关手法的概念、种类和作用,掌握双关手法的运用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双关手法进行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幽默感。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双关手法的概念、种类和作用;双关手法的运用技巧。
2. 教学难点:双关手法的创作与运用;在具体语境中识别和应用双关手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激发学生对双关手法的兴趣。
2.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双关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运用双关手法呢?”3.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 介绍双关手法的概念、种类和作用。
2. 结合具体实例,讲解双关手法的运用技巧。
3. 分析双关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如诗歌、散文、小说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主题,运用双关手法进行创作。
2. 各组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3.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双关手法的运用技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双关现象,并进行分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互动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中的创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收集到的双关现象及其分析,了解学生对双关手法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双关手法的运用。
2. 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双关手法的概念、种类和作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幽默感,为今后的文学创作和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初中语文双关讲解教案模板
![初中语文双关讲解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47063d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3.png)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双关的定义和特点。
2. 学会识别和运用双关。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双关的定义和特点。
2. 识别和运用双关。
教学难点:1. 识别和运用双关。
2. 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双关。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双关的例句、故事、成语等。
2. 学生准备相关双关的例句、故事、成语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双关的定义和特点。
2. 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双关吗?请举例说明。
二、讲解1. 双关的定义:双关是一种修辞手法,指用同音字、同形字或近义词构成,具有双重含义的语句。
2. 双关的特点:a. 同音字双关:利用同音字构成,如“衣锦还乡”中的“衣”可以指衣服,也可以指衣锦。
b. 同形字双关:利用同形字构成,如“一心一意”中的“一”可以指一个,也可以指全部。
c. 近义词双关:利用近义词构成,如“海阔天空”中的“海”可以指海洋,也可以指广阔的空间。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双关的例句、故事、成语等,引导学生分析双关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双关,共同分析。
四、练习1. 教师给出一些含有双关的句子,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双关。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出题,互相解答。
五、总结1. 教师总结双关的定义、特点和运用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
六、作业1. 收集生活中的双关,下节课分享。
2. 针对某一话题,运用双关进行写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双关的定义、特点和运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双关的修辞手法。
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共同分析双关的特点。
在练习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找出句子中的双关。
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对双关的识别和运用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古代寓言》教案:理解古代民间故事中的“双关语”
![《古代寓言》教案:理解古代民间故事中的“双关语”](https://img.taocdn.com/s3/m/7bec31f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b.png)
《古代寓言》教案:理解古代民间故事中的“双关语”。
一、什么是古代寓言古代寓言是在古代民间中讲述的故事,以动物、虫子、植物等非人类的生物作为故事主角,以揭示人的生活、性格、品性等方面的故事文学作品。
它既能打动人心,又能传播人的思想和道德,让人在理解其间深刻领悟人生哲理。
古代寓言充满了智慧和启示,通常采用故事的形式,通过故事展现出来的事物和动物以及他们所遭遇的事情,深刻地反映出人类社会的现实与问题,并启示人们如何解决问题、提升品质。
二、双关语在古代寓言里的应用双关语是指一种表达方式,在音、义、形转换的过程中,一种单一的词或者短语可以有多层的含义,从而进行意思的转换和语言表达的变化。
在古代寓言中,常常出现双关语,这些双关语通常是为了让读者在给定的线索下自行消化吸收,从而获取故事的内在信息深层意义。
我们来看看一些例子。
1.狐假虎威狐假虎威是一则著名的寓言,在这个故事中,狐狸让老虎为自己警戒,让自己进入了只鸟的巢穴里欺负雏鸟。
这个故事中,“狐虎威”即意指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来欺骗别人,是一种比喻手法,将人们日常所遇到的种种复杂现实生活进行了夸大解释,以便让人们吸取故事里面的道理,反思自己的人生之路。
2.鼋鱼上矶鼋鱼上矶是另外一则著名的寓言,在这个故事里,一只鼋鱼上岸爬了一段路,虽然鼋鱼还是回到水里了,但是在离开岸边之前,它的壳已经被太阳晒得变形了。
这里,双关语在于“鼋鱼上矶”,其实是指人在遇到困境时,要有勇气去面对困难,尽管会付出代价,但是勇气和坚毅是驱动人们成功的关键。
3.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也是一个常用的故事,故事中的狗看到了一只耗子,非常高兴地追了起来,但是他的颈部卡着了一根草绳,很显然他没有成功捕捉住耗子。
这就是告诉我们,在人们的实践中,要知道自己的局限性,不要做那些不在自己能力内的事,否则难免会遭受损失。
三、双关语的好处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代寓言里,双关语处理得非常娴熟,能够巧妙地传递出故事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思想、哲理。
何为双关教案 -完整获奖版
![何为双关教案 -完整获奖版](https://img.taocdn.com/s3/m/60b5cc34195f312b3069a58e.png)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辨析题
1.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阳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闻讯吴刚和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请问上面这首诗中那句运用到双关修辞?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2.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适用对象
七、八、九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通过常见的修辞导入并引出双关,接着明确定义及区分语义双关和谐音双关,采取小故事及事例进行补充说明,最后采用相关习题加以巩固。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老师提问。把准备好的问题展现在同学面前,采取提问的方式导入本课题。“同学,你知道我们学过的修辞手法有那些吗?”
什么是双关修辞手法教学设计
![什么是双关修辞手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e310fac83c4bb4cf6ecd13a.png)
什么是双关修辞手法教学设计What is pun rhetoric teaching design什么是双关修辞手法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修辞标点是借助于标点符号而进行的修辞活动,其作用是改变句界、明确层次、消除歧义、调整节奏、传达语气、突出重点、标明性质、产生含义。
本教案根据修辞标点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什么是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二、双关的作用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三、双关的分类双关可分为语音双关和语义双关。
1.语音双关。
利用同音或近音的条件而构成的双关①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竹枝词》(刘禹锡)分析:“晴”表面上是说晴雨的“晴”,暗中却又是在说情感的“情”,一语相关。
②食全食美(广告词)分析:食与十双关。
意思夸奖这个酒家的酒菜齐全,味道美。
③咳不容缓(广告词)分析:咳与刻双关.意思是咳嗽不能迟疑大意,得赶紧用这种药来治.华语网友情提示:在本站搜索中输入修辞名称,可直接找到相关资料。
2.语义双关。
利用同一词语有几种义项构成的双关。
①《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分析:此句中的“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红楼梦》一书中元春、迎春、探春三个人物的境遇。
②美的,生活可以更美的(广告词)分析:美的,既指品牌的名称,又可以理解为,这种空调是很美的。
第二种理解为“美丽的”③四面又明明是寒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风筝》(鲁迅)分析:“寒威”和“冷气”指的是天气,也指保守的社会。
④四周黑洞洞的,能不碰壁吗?《回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分析:碰壁的本意是撞到墙上了,其实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意思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太黑暗(与四周黑洞洞的双关,本意指光线不足,漆黑,也指环境黑暗),鲁迅作为反对当局的作家,自然会遭到很多的抵制压迫,理解为碰壁。
什么是“双关”、“对偶”修辞手法
![什么是“双关”、“对偶”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dae9f1a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e.png)
什么是“双关”、“对偶”修辞⼿法什么是“双关”修辞⼿法利⽤词的多义及同⾳(或⾳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在此⽽意在彼,就是双关。
双关可使语⾔表达得含蓄、幽默,⽽且能加深语意,给⼈以深刻印象。
例⼦(1):杨柳青青江⽔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出西边⾬,道是⽆晴还有晴。
(《⽵枝词》刘禹锡)「晴」表⾯上是说晴⾬的「晴」,暗中却⼜是在说情感的「情」,⼀语相关。
例⼦(2):四⾯⼜明明是寒冬,正给我⾮常的寒威和冷⽓。
(《风筝》鲁迅)「寒威」和「冷⽓」指的是天⽓,也指保守的社会。
什么是“对偶”修辞⼿法对偶句就是把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两个句⼦或词组对称地排列在⼀起的⼀种修辞⽅式。
对偶句形式⼯整、匀称并节奏鲜明,⾳调和谐,便于记忆和传诵;对偶句前后呼应,互相映衬,对⽐鲜明,语⾔凝炼,能增强语⾔的表现⼒,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般的写作中,只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就⾏了,不⼀定讲究平仄,这叫宽对。
对偶形式的修辞⽅式,在诗歌、对联中出现最为普遍。
对偶⼜称对仗,俗称对⼦,是指形式上对称均衡,意义上互相关联的两个句⼦或词组。
⼈们所熟悉的对联就是⼀组对偶句。
根据意义的不同,对偶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流⽔对三种。
⽐如: ⽔光潋滟晴⽅好,⼭⾊空濛⾬亦奇(正对--意义相近,互为补充。
苏轼《饮湖上初睛后⾬》) 满招损,谦受益。
(反对--意义相反,互相映照。
《尚书·⼤禹谟》) 野⽕烧不尽,春风吹⼜⽣。
(串对--意义相承,表⽰连贯、递进、因果等关系。
(⽩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高中数学双关修辞技巧教案
![高中数学双关修辞技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0e973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63.png)
高中数学双关修辞技巧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双关修辞技巧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2.学会运用双关修辞技巧解决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
二、教学内容
1.什么是双关修辞技巧;
2.双关修辞技巧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3.案例分析:如何运用双关修辞技巧解决数学问题。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或口号引入双关修辞技巧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双关修辞技巧的特点和作用。
2.讲解:解释双关修辞技巧的定义和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双关修辞技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在数学问题中的运用。
3.练习:给学生提供一些数学问题,让他们尝试运用双关修辞技巧解决问题,并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4.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经验和心得,讨论双关修辞技巧的优缺点以及应用范围。
5.总结:归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双关修辞技巧在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和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练习中多加应用。
四、作业布置
1.完成课堂练习,巩固双关修辞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2.设计一个数学问题,运用双关修辞技巧并给出解答。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双关修辞技巧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并运用其解决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同时,也能够在平时练习中多加应用双关修辞技巧,提高解题效率和创造性思维。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和拓展双关修辞技巧的应用,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初二语文教案
![初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a6eb0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0.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初二语文教案课题:一种用双关与夸张手法写故事的方法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双关与夸张手法,了解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2.掌握双关与夸张手法的写作技巧3.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双关与夸张手法的定义与特点2.学习具体的写作技巧3.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教学难点:1.理解双关与夸张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2.运用双关与夸张手法进行创作教具准备: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多媒体课件2.文学作品实例(课前可让学生找一些古代或现代的作品)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2.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一些双关与夸张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实例。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双关与夸张手法的概念与特点。
2.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具体的写作技巧。
三、例子分析(15分钟)1.选择两个双关与夸张手法的实例,分析其运用技巧和效果。
2.让学生参与讨论,发表自己对于这些实例的理解和感受。
四、创作实践(15分钟)1.给学生分发纸和笔,让他们自己尝试运用双关与夸张手法进行创作。
2.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尽可能多的尝试不同的写作技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五、成果展示与评价(10分钟)1.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让其他同学发表自己对于这些作品的看法和评价。
2.教师对于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评价。
六、小结与反思(5分钟)1.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巧。
2.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本节课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扩展: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双关与夸张手法为主题,创作一个小故事。
2.在下节课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进行互评。
第3页/共3页。
诗歌双关修辞示例
![诗歌双关修辞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bcf041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0.png)
诗歌双关修辞示例诗歌双关修辞示例章节一:概述本章将介绍什么是诗歌双关修辞,以及它在诗歌创作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章节二:双关修辞的定义与特点本章将详细阐述双关修辞的定义与特点,包括双关修辞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以及其字面意义和隐喻意义的双重表达。
章节三:诗歌中的双关修辞示例本章将提供一系列诗歌中的双关修辞示例,并对每个示例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以展示双关修辞在诗歌中的巧妙应用。
3.1 自然环境的双关修辞在自然环境的描写中,诗人常利用双关修辞来表达更深层次的含义。
本节将一些自然环境中的双关修辞示例,并解读其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
3.2 爱情与感情的双关修辞爱情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主题,而双关修辞可以为爱情的描绘带来更多的层次和情感。
本节将展示一些涉及爱情与感情的双关修辞示例,并探讨其中的诗意与情感。
3.3 社会现象的双关修辞社会现象是诗歌中常常探讨的题材,而双关修辞可以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注入更多思考与讽刺。
本节将介绍一些涉及社会现象的双关修辞示例,并对其反映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3.4 文化与历史的双关修辞文化与历史是诗歌中重要的背景与元素,而双关修辞可以在文化与历史的描写中带来更多的内涵和联想。
本节将呈现一些涉及文化与历史的双关修辞示例,并探讨其所表达的文化价值与历史观点。
3.5 生活琐事的双关修辞生活琐事是诗歌创作中细腻的切入点,双关修辞可以使生活琐事呈现出更多的趣味和含义。
本节将展示一些涉及生活琐事的双关修辞示例,并探讨其中的生活智慧与人生哲理。
章节四:双关修辞在现代诗歌中的应用本章将介绍双关修辞在现代诗歌创作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以及一些当代诗歌家的创作实例,以展示双关修辞在现代诗歌中的深入发展与广泛应用。
章节五:结语通过对诗歌双关修辞的介绍和示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双关修辞在诗歌创作中的巧妙应用和独特魅力。
它不仅丰富了诗歌表达的多样性,也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思考与欣赏乐趣。
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双关修辞示例图片附件2:现代诗歌中的双关修辞作品集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1:指具体的法律名词的注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双关修辞手法教学设计What is pun rhetoric teaching design
什么是双关修辞手法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修辞标点是借助于标点符号而进行的修辞活动,其作用是改变句界、明确层次、消除歧义、调整节奏、传达语气、突出重点、标明性质、产生含义。
本教案根
据修辞标点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
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什么是双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
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二、双关的作用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
深刻印象。
三、双关的分类
双关可分为语音双关和语义双关。
1.语音双关。
利用同音或近音的条件而构成的双关
①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竹枝词》
(刘禹锡)
分析:“晴”表面上是说晴雨的“晴”,暗中却又是在说情
感的“情”,一语相关。
②食全食美(广告词)
分析:食与十双关。
意思夸奖这个酒家的酒菜齐全,味道美。
③咳不容缓(广告词)
分析:咳与刻双关.意思是咳嗽不能迟疑大意,得赶紧用这种药来治.
华语网友情提示:在本站搜索中输入修辞名称,可直接找到相关资料。
2.语义双关。
利用同一词语有几种义项构成的双关。
①《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分析:此句中的“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红楼梦》一书中元春、迎春、探春三个人物的境遇。
②美的,生活可以更美的(广告词)
分析:美的,既指品牌的名称,又可以理解为,这种空调是很美的。
第二种理解为“美丽的”③四面又明明是寒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风筝》(鲁迅)
分析:“寒威”和“冷气”指的是天气,也指保守的社会。
④四周黑洞洞的,能不碰壁吗?《回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分析:碰壁的本意是撞到墙上了,其实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意思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太黑暗(与四周黑洞洞的双关,本意指光线不足,漆黑,也指环境黑暗),鲁迅作为反对当局的作家,自然会遭到很多的抵制压迫,理解为碰壁。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