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构造设计的思考
建筑结构思考题
第一章P161、按构造材料不同,建筑构造有哪些类型?混凝土构造、砌体构造、钢构造、木构造2、排架构造的屋面横梁、柱及根底是如何连接的?屋面横梁与柱的顶端铰接,柱的下端与根底顶面固接。
3、框架构造的组成构件有哪些?各构件间如何连接?横梁、柱和根底。
框架横梁和框架柱刚性连接,底层柱脚与根底顶面固接。
4、多层和高层房屋通常如何区分?通常把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大于28m〕的房屋构造称为高层房屋构造,而把9层及以下的房屋构造称为多层房屋构造。
5、什么是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是指以承受水平荷载为主要目的〔同时也承受相应范围内的竖向荷载〕而在房屋构造中设置的成片钢筋混凝土墙体。
第二章P291、构造构件的预定功能要求有哪些?构造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满足平安性、适用性、耐久性等各项功能要求。
2、什么叫作用?什么是直接作用?什么是间接作用?什么是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作用指施加在构造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以及引起构造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
直接作用指施加在构造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
间接作用指引起构造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作用。
永久作用指在设计基准期内量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作用。
可变作用指在设计基准期内量值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的作用。
偶然作用指在设计基准期内不一定出现,而一旦出现其量值很大且持续时间短的作用。
3、什么叫作用效应、构造抗力?它们有何特点由作用引起的构造或构造构件的反响,例如内力、变形和裂缝等,称为作用效应;荷载引起的构造的内力和变形,也称为荷载效应。
构造或构造构件承受作用效应的能力称为构造抗力。
作用和作用效应是一种因果关系,故作用效应也具有随机性,影响构造斥力的主要因素却不是作用效应,而是构造的几何参数和所用材料的性能。
4、什么是可靠度?构造的可靠度指的是构造或构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具备预定功能的概率。
5、如何划分构造的平安等级?它与构造重要性系数有什么关系?构造的平安等级来自?建筑构造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第3.0.11条,分一、二、三级;是指构造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可靠指标。
建筑构造心得6篇
建筑构造心得6篇要写出一段好的经历,你必须有干货,并写出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建筑构造心得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关注就是责任,实践自有力量这是我在一份报纸上看的,现在也成了我所信奉的格言,更是此次实习的最大感受。
也许是对本专业的爱好与兴趣,也有可能真是实践的力量,总感觉此次实习活动过得轻松而又充实。
认识实习,培养专业兴趣是此次实习的目的。
我们看了许多工地,每个工地都有种流连忘返的情节。
正是这种刺激感,我们对每个工地的状况和实际的印象也更深。
下面就是我在此次认识实习中所见所闻所想的,也可以说是一点总结或心得体会。
这次实习非常匆忙,时间比较紧,也正是这样才让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触了相对丰富的内容。
此次实习,我们走访参观了如:港口工程,桥梁工程,民用房屋建筑工程,工业厂房工程,商业写字楼工程等。
对此,我就分门别类的记叙此次实习。
房屋建筑工程是我们专业的方向,所以建筑工地是此次实习的重点。
在此次实习中,我们了解了如商品住宅、商业写字楼、教学专用、工业厂房等房屋建筑工程的功能布局、造型美观等设计理念和施工务实的方法与工艺。
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的是:1、外脚手架的高层搭设。
2预留孔洞的施工。
预留孔洞施工在建筑工地施工中常会出现忘留,留置错位等通病,在建筑工地屡见不鲜,也是我此次实习所见到的最多败笔。
对此,我决定作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熟读图纸,把握细节,并加强与个施工班组之间的协调与交流,是孔洞预留等细部构造处理完美。
3 文明施工问题。
对文明施工的印象,此次实习中确实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改变了对工地的一些看法。
在市场经济的制约下文明施工较以前几年有了很大的改善,无论是在工地CI形象识别,还是材料堆放都已经开始接近标准化,但是与书本理论相比还存在不足与瑕疵,众观全局还是有很大的改良。
4 特种工种持证上岗。
如:塔吊司机,电焊工,消防等特殊工种的技术要求高,从业人员都必须取得职业上岗证书才有资格进行工作,而现在的工地在这方面还不是相当的完善。
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结构设计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结构设计人员由于经验不足,以及对规范的理解不够透彻,或对设计软件过度依赖,导致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因素。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就目前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结构设计;问题分析;计算模型;解决措施0引言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结构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体型复杂的结构越来越多,因此对设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主要就目前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促进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结构方案的选择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从整体出发,在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选择合理的结构方案。
实际工程设计中,设计师采取何种结构方案必须遵守相关的设计原则,如结构抗侧力构件的布置、构件承载力与外部荷载的分布等。
如经常碰见此类工程,建筑三面敞开、一面与较高的土体接触,设计师往往忽略单侧土压力对结构的不利作用,设计中仅仅在土体一侧布置混凝土外墙,而计算中未考虑水平土压力,且未设置合适的抗侧力构件,给结构安全性带来隐患。
针对此类工程,可采取土体与主体结构脱开、土体设置独立挡墙的方式解决,否则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土体的水平土压力和一定的水浮力。
目前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经济性的要求变得越来越普遍,对结构设计师而言,经济性必须满足结构安全这一前提,须满足国家规范,且宜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但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很多设计师却仅仅一味地去追求经济性,尽量减小荷载和配筋,忽略施工质量难以保障等不利因素,从而降低结构的安全性。
而此时若能在初步设计阶段,选取合适的结构方案,就能较好的满足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阐述建筑设计多元化的背景及思考
阐述建筑设计多元化的背景及思考引言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载体与见证,所以建筑设计的发展不仅体现了设计师对于建筑构造的理解,更体现了社会经济,科技,人文发展的时代特征。
而在如今社会各方面爆发式发展的当下,建筑设计也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发展趋势。
如何在这众多的选择中找到方向,正确的对待建筑设计的多元发展,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一、建筑设计多元化的背景上世纪90年代后期,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为建筑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带来千城一面的弊端,我国这一时期的建筑设计虽仍以现代主义风格为主导,但也出现了延续传统文化、注重新技术等多元化设计趋势。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带来建筑技术和材料的不断创新,进一步促进了建筑设计的多元发展,而不断涌现出的国外设计师的先进理念及优秀作品也为建筑设计多元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积累。
近年来,国家提倡的以人为本,生态和谐的理念,也为建筑设计多元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但值得一提的是,建筑设计多元化的蓬勃发展不能仅是浮于建筑外形上花样百出、标新立异的表面文章,也要注重内涵和发展方向。
二、建筑设计多元化的思考随着近些年来国家发展对人文关怀和自然生态越来越重视,建筑设计在逐渐从“国际化”向“本土化”转变,所以建筑设计的多元化发展也需要控制方向,需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更多的立足在以人为本、地域文化、自然生态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等方面,不断拓展和深化建筑设计的内涵与外延,从而将建筑设计推向新的高点。
下面是对于多元化原则和方法的一些思考。
1.以人为本、生态和谐应是建筑设计多元化的原则“以人为本”是以人的体验与感知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遵从建筑使用者的感受,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层面需求,更要照顾人的精神层面需要。
例如当今许多大城市CBD的底层空间都采用宜人化设计,关注于人在其中的感受,通过各种手法塑造环境,形成闹中取静的休息环境和交往空间。
建筑空间和城市空间形成良好的衔接与过度,最大程度上方便人的使用和通行。
分析建筑工程中结构工程设计的常见问题和对策
世界慢阻肺宣传活动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常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会导致患者的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超过2亿人患有COPD,而且其发病率还在不断增加。
为了加强对COPD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三被定为世界COPD慢阻肺日,以宣传COPD的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关注。
在世界COPD慢阻肺日的宣传活动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座谈会、讲座、健康知识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普及COPD的相关知识,如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展览、路演等方式进行宣传,加强公众对COPD的认识和了解。
2.社区义诊活动:举办免费检查和义诊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肺功能检测、症状问诊等服务,及时发现潜在的COPD患病者,并提供相关的健康指导和建议。
3.健康讲座和宣传海报:组织专家进行健康讲座,通过大众媒体、网络平台等发布COPD宣传信息,并制作宣传海报、标语,提高公众对COPD 疾病的认识和关注。
4.健康知识竞赛和互动活动:开展有奖竞赛、互动游戏等形式,吸引更多人参与到COPD慢阻肺日的宣传活动中,提高公众对COPD的认知和关注度。
5.扩大宣传范围:利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现代传播手段,扩大COPD慢阻肺日的宣传范围,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宣传活动中,提高公众对COPD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以上宣传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公众对COPD慢阻肺疾病的认知和了解,提高预防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最终减少COPD的发生和加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同时,这些宣传活动也可以帮助政府和医疗机构更好地部署资源和改善服务质量,加强对COPD疾病的防控工作。
在未来的世界COPD慢阻肺日活动中,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创新宣传形式和内容,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让更多人了解COPD疾病,关注慢阻肺患者的健康状况。
建筑结构设计中一些问题的讨论(全)李国胜
Building Structure百家论坛We learn we go建筑结构设计中一些问题的讨论(一)李国胜/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规程是成熟经验的总结,但是部分规定已滞后。
现行的标准图集是根据现行规范、规程和编制单位及编制者以往经验编制而成的,也存在如前所述的情况,其中有的内容不一定适合当前的情况,需要设计者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后再选用。
在工程设计中遇到的某些问题,在规范或规程中并没有明确给出或尚未列出,需要由设计者根据自己的设计概念和经验来决策。
现针对设计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个人见解供讨论,不妥或错误之处请读者指正。
1 有关规定1.1 高层建筑的高宽比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1](简称《高规》)4.2.3条规定的高层建筑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超过”表4.2.3-1,4.2.3-2,既不是强制性条文或必须遵守,也不是高宽比超过了上述两表就属超限高度。
高层建筑的高宽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整体倾覆、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的宏观控制,当高宽比满足《高规》的表4.2.3-1和表4.2.3-2时,一般整体稳定及倾覆不经计算就能满足,否则整体稳定和整体倾覆必须进行验算。
目前我国超过B 级高度的超高层建筑高宽比的已有相当数量,例如上海金茂大厦(88层,主体结构高度为372.1m )高宽比为7.0;深圳地王大厦(77层,混凝土屋顶结构高度为384m )横向高宽比为8.75;上海明天广场(58层,屋面高度为230.9m )高宽比为7.8;深圳赛格广场(主楼72层,屋面高度为292m ,裙房高10层高49.6m 与主楼相连)裙房以上高宽比为5.76等等。
2)在复杂体型的高层建筑中,如何计算高宽是比较难确定的问题。
对突出建筑物平面较小的局部结构(楼梯间、电梯间等),一般不宜包含在计算宽度内;对带有裙房的高层建筑,当裙房的面积和刚度相对于上部塔楼的面积和刚度较大时,计算高宽比的高度和宽度可以按裙房以上部分考虑。
关于建筑结构精细化设计的体会_建筑精细化管理
关于建筑结构精细化设计的体会_建筑精细化管理关于建筑结构精细化设计的体会【摘要】随着现代建筑结构设计技术的发展,以及业主对于建筑结构设计对整个建筑成本关注度的不断提高,要求结构设计在保证建筑安全适用、技术先进、方便施工的基础上,减少成本以实现最大价值。
本文通过在以前工作中对建筑结构的精细化设计的几点体会的探讨,希望对各位同仁以后的工作中有所帮助。
随着房地产行业从黄金时代向白银时代的过渡,建筑设计企业近年来业务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这其中有不少设计院业务量下滑非常明显,除了市场环境的影响外,设计质量的优劣也是关键因素,那些能够在建筑设计中了解业主关切,精细化设计的单位依然业务量饱满,在为业主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建筑结构设计主要原则是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施工①。
而其中业主十分关切的是建筑结构成本,精细化设计可以物尽其用,本人现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的几点体会和大家做以探讨。
1、基础设计中的几点细节(1)基础设计的源头是建筑主体的荷载,这样主体结构的荷载取值是一个关键。
如何实现荷载的精细化输入,对基础的影响可谓至关重要,结构设计荷载的取值,一般就是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值,在以往的设计中,好多设计人员认为基础重要性高,所以不考虑基础设计中活荷载按楼层多少的折减,其实基础的安全度一般来说是较大的,地基基础是一门实践科学,从很多的应力检测表明,使用阶段基础内部应力远小于设计值,完全可以按规范进行活荷载的折减。
(2)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越来越多的大型地下车库在建造,地库顶板一般设置1、2~3、0米的覆土,其上部很多位置为消防车道,消防车荷载一般很大,达20~35KN、m2,由于楼盖结构计算是需要考虑消防车荷载的,计算基础时还是用同一结构模型,这就造成同样的条件基础面积差别较大,通常情况下没有消防车时基础沉降不一致等不利影响,同时也造成了浪费,其实设计基础时可不考虑消防车荷载②。
关于高职《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模式的思考
体 系。 以适应社会需 要为 目标 、 以培养技术 应用能力为 主线设 计学 生 的知识 、 能力、 素质结 构和培养方案 , 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 、 技术应用能力强 、 知识 面较宽 、 素质高等特点。工程企业需要学生有扎 实基础知识 的同时 , 也需要有 专长并能够很 快投入运用 。这就要求教 师掌握人才需求 的动态 , 以学 校和企 业结合 , 使得教师参与到工程企业 的部分 生产任务 中 , 习实践知识 , 学 了解培养学 生的 目标 。因此 , 加强 师生与企业 的合作很 关键 , 在合作 中可 以互 相学习 。学生 可以去参观 这些单位 , 面了解 自己的行业 , 在工地的实习 中回顾 自己学 习的知 全 并 识点 , 达到深刻理解 的要求 。
离 职 皖 校 化学 实验 教 学 巾学生 动手链力晌培荠与创新 链力硇 提高
包头轻 工职 业技 术 学院 沈弘
[ 摘 要 ] 高等职业教 育的 目的 出发 , 从 打破过去 的教 学模式 , J  ̄4 - C N练和提 高学生对化 学实验基 本技 能的i , 与 掌握 , ge l 通过在化 学 实验教学 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养创新精神 。 培 [ 关键 词] 化学实验 动 手能力 创新与提 高
参 考 文 献 [] 1 张爱云. 建筑构造[ M]郑州 : 黄河水利 出版社 ,0 9 20
[] 2 陈永芳. 职业技术教 育专业教 学论 [ ] M . 北京 : 清华大学 出版社
20 0 7
[] 3 樊振和 建筑构造原理 与设计 [ ] M . 天津 : 天津大学 出版社 ,( 1 21 )
4, 结 l、 J
3 对于 专业基础课 , _ 2 理论与实际工程 如何 紧密结合 《 建筑构 造》 为一 门建筑类专业基 础课程 , 作 强调 学习基础理论 以 及 基本理论在工程 实际当 中的应用 , 与实际工程联 系 比较紧密 。学 生 存学 习的过程 中强 调学习基础理论并 要求理论与工 程实际相结合 , 要 求 掌握的构造节 点多 , 不但需要对 建筑的 了解还需要 建筑结构 的基 础 知识 , 多学 生学习没有积极 性 , 很 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困难。针对这种情 况 , 当的教学改革是必要 的。在教学过程 中可 以做这样 的尝试 :1适 适 () 当压缩该部分 的理 论授课时间 , 以多媒 体演示建筑构 造节点模型 () 2 突出应用 , 观实体建 筑 , 讲述建筑构造及 节点 , 参 具体 例如伸缩缝 等等 , 去工地现场看 比课 堂讲授要容 易理 解 , 使学生在课 堂上学 习的整 个知
建筑构造心得体会
建筑构造心得体会建筑构造心得体会1房屋建筑构造是指房屋的组成部分和结构形式。
它直接决定了房屋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美观度。
作为建筑从业人员,我深深体会到房屋建筑构造的重要性。
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房屋建筑构造对于房屋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房屋的稳定性是指房屋在外力作用下不会倒塌。
在设计房屋结构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外力,如风力、地震力和重力等,以确保房屋能够承受这些外力的作用。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地质条件,我们必须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提高房屋的稳定性,如加强房屋的基础、增加房屋的支撑结构等。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深深认识到只有具备牢固的房屋建筑构造,房屋才能真正地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自然力的洗礼。
其次,房屋建筑构造对于房屋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房屋的安全性是指房屋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事故。
这需要我们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注重细节和质量控制。
例如,在房屋的电气设计中,我们必须合理规划线路,避免过载和短路等问题,以保证电器的正常使用。
在房屋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中,我们必须合理设计管道,避免漏水和堵塞等问题,以保证居民的生活便利。
通过实践,我深刻理解到只有房屋建筑构造达到一定的安全标准,居民才能安心地居住和工作。
再次,房屋建筑构造对于房屋的美观度至关重要。
房屋的美观度是指房屋在外观和内部空间的布局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需要我们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注重形式和艺术感。
例如,在房屋的外立面设计中,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材料和色彩,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在房屋的室内设计中,我们可以注重空间的合理利用和装饰的`精心搭配,创造出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通过实践,我深受启发,意识到房屋不仅仅是一个实用的居住空间,更是一个艺术品,需要我们用心去打造。
最后,房屋建筑构造需要与环境相适应。
房屋的建筑构造还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特点进行调整和选择。
例如,在高寒地区,房屋的保温性能和抗寒能力都需要特别考虑;在热带地区,房屋的通风和防晒能力需要特别重视。
“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尝试
对 大学 生来 说 , 多 建筑 构 造 的专业 名 词都 是 许
初 次 听 说 , 到 抽 象 难 懂 , 以入 门 , 知 如 何 学 习 。 感 难 不 这 严 重 影 响 了 学 生 学 习 的 积 极 性 和 主 动 性 。另 一 方
面, 由于各 高校 在 教学 改 革 中普 遍 减 少 了“ 筑 构 建
建筑 学 、 市规 划专 业 开 设 的“ 城 建筑 构 造 ” 程 课 与 景观设 计专业 开设 的“ 观 建 筑构 造 ” 程 、 景 课 园林 专 业开设 的“ 园林 建筑 构造 ” 程 , 教学 内容 、 课 在 教学 方法、 教学 手段 等方面 都 比较 接近或 相似 , 在此 统称 为“ 建筑 构 造 ” 程 。同样 , 中所 提 及 的“ 筑 设 课 文 建 计” 课程 , 也相应 地包括 “ 景观 建筑设 计” “ 、园林 建筑 设 计” 等课 程 。 建筑 构 造 , 是研 究 建筑 物 的构 造组 成 以及 各 构 成 部分 的组合原 理与构 造方法 的学 科 。其 主要 任务 是 根据建 筑物 的使 用功 能 、 术经济 、 技 艺术 造 型要求 提 供合理 的构造 方 案 , 以作 为 建筑 设 计 的 技术 依 据 和保 证 。 由此可 见 , 筑 构 造设 计 是建 筑 设 计 的 ] 建
型的 工 程 实例 、 计 和 技 术 规 范 、 术 规 程 、 准 图集 以及 学 生毕 业 后 就 业 地 区的 具 体 状 况 , 到 理 论 与 实 践 相 结 设 技 标 做 合; 并提 出采 用 多媒 体 辅 助 教 学 、 场 教 学 、 现 实验 室教 学 、 写调 查报 告 等 多种 教 学 手段 和 途 径 , 进 教 学 方 法 的 相 撰 促
建筑结构学习心得
建筑结构学习心得建筑工程管理将建筑学与管理学的智慧两相融合,是一项注重科学性的复杂工作。
小编整理了学习建筑结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阅读!建筑结构学习心得篇1“关注就是责任,实践自有力量”这是我在一份报纸上看的,现在也成了我所信奉的格言,更是此次实习的最大感受。
也许是对本专业的爱好与兴趣,也有可能真是实践的力量,总感觉此次实习活动过得轻松而又充实。
认识实习,培养专业兴趣是此次实习的目的。
我们看了许多工地,每个工地都有种流连忘返的情节。
正是这种刺激感,我们对每个工地的状况和实际的印象也更深。
下面就是我在此次认识实习中所见所闻所想的,也可以说是一点总结或心得体会。
这次实习非常匆忙,时间比较紧,也正是这样才让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触了相对丰富的内容。
此次实习,我们走访参观了如:港口工程,桥梁工程,民用房屋建筑工程,工业厂房工程,商业写字楼工程等。
对此,我就分门别类的记叙此次实习。
房屋建筑工程是我们专业的方向,所以建筑工地是此次实习的重点。
在此次实习中,我们了解了如商品住宅、商业写字楼、教学专用、工业厂房等房屋建筑工程的功能布局、造型美观等设计理念和施工务实的方法与工艺。
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的是:1、外脚手架的高层搭设。
2预留孔洞的施工。
预留孔洞施工在建筑工地施工中常会出现忘留,留置错位等通病,在建筑工地屡见不鲜,也是我此次实习所见到的最多败笔。
对此,我决定作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熟读图纸,把握细节,并加强与个施工班组之间的协调与交流,是孔洞预留等细部构造处理完美。
3文明施工问题。
对文明施工的印象,此次实习中确实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改变了对工地的一些看法。
在市场经济的制约下文明施工较以前几年有了很大的改善,无论是在工地cI形象识别,还是材料堆放都已经开始接近标准化,但是与书本理论相比还存在不足与瑕疵,众观全局还是有很大的改良。
4特种工种持证上岗。
如:塔吊司机,电焊工,消防等特殊工种的技术要求高,从业人员都必须取得职业上岗证书才有资格进行工作,而现在的工地在这方面还不是相当的完善。
建筑中的结构设计与安全
建筑中的结构设计与安全建筑是人类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结构设计和安全是保障建筑物牢固可靠、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
在建筑中,结构设计和安全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合理的结构设计和科学的安全措施不可或缺。
一、结构设计在建筑中的重要性1.1 结构设计的定义和目的结构设计是指利用力学原理和结构理论,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周边环境条件,确定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材料以及各个构件的尺寸和布置。
其目的在于使建筑物能够承受所受到的荷载,保持稳定、安全和耐久。
1.2 结构设计的流程结构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确定建筑物设计方案、进行结构荷载计算、选择结构形式和材料、计算各个构件的尺寸、进行结构的施工图绘制等。
1.3 结构设计的要求(1)承载能力:结构设计应能满足建筑物的承载要求,保证建筑物在承受荷载时不发生破坏或失稳。
(2)稳定性:结构设计应保证建筑物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平衡和稳定。
(3)安全可靠:结构设计应符合当地的建筑规范和安全标准,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二、建筑中的安全措施2.1 防火安全合理的防火设计是保障建筑物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包括合理布置消防设备、设置防火门、防火隔离等措施。
2.2 地震安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应具备抗震能力,通过采用抗震构造和施工技术,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保证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2.3 防水安全合理的防水设计可以防止雨水渗入建筑物内部,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和设备不受水侵蚀,同时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和舒适。
2.4 设备安全建筑物中的设备应经过合理的设计和安装,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包括电气设备、通风设备、照明设备等方面。
三、结构设计与安全的关系结构设计与安全密切相关,两者相辅相成。
优秀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能,而安全措施的设置又能够弥补结构设计中的不足。
3.1 结构设计对安全的影响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提供建筑物所需的稳定性和承载力,降低建筑物发生倒塌等事故的风险,确保建筑物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安全稳定。
复杂建筑结构的分析和设计研究
复杂建筑结构的分析和设计研究建筑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和表现形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的结构形式也在不断演化。
目前,城市高楼大厦、建筑群、复杂建筑等已经成为建筑界的热点话题。
在这一背景下,复杂建筑结构的分析和设计研究越来越受到工程师和设计师的关注。
本文将从复杂建筑结构的定义、分析和设计入手,探讨其特点及对建筑安全性的挑战。
一、复杂建筑结构的定义什么是复杂建筑结构?一般而言,复杂结构是指具有超越工作能力常规和经典结构范式的设计策略和技术。
这些结构可以通过多种可行的路径实现,但大多数时候都达到了实现的目的并提供了好的性能和安全性。
在建筑中,复杂结构通常被视为建筑业的突破,以及对工程师和设计师的最新挑战。
复杂建筑结构是指利用多种结构形式和技术,保证建筑在完成工程目标的同时具有精美的外观和艺术价值的结构。
二、复杂建筑结构的分析分析复杂建筑结构的难度在于需要考虑多种不同类型的荷载,结构形态的复杂和使用的材料种类等多种因素,因此需要采用高科技手段和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复杂建筑结构的分析问题也越来越简单。
建筑的结构分析是建筑工程中最基本的分析环节,也是工程师和设计师必须首先研究的一块。
建筑结构分析主要需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构造、刚度、振动、稳定性等问题。
一些复杂的建筑结构需要经过多次分析才能够反映良好,因此,建筑结构分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复杂建筑结构的设计复杂建筑结构的设计也成为工程师和设计师面对的新技术挑战。
为了构建一个安全、稳定、经济、美观、节能的建筑物这五个相互矛盾的目标需要工程师和设计师不断地深入研究。
复杂建筑结构的设计需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背景及科学实验基础,具有多面向的能力,在结构设计上相互协调并具备创造能力,以确保最佳的结果。
四、复杂建筑结构的特点复杂建筑结构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使用的材料,建筑的结构形态,结构组件的复杂程度等很多方面。
在这些方面,复杂建筑结构与普通建筑结构相比有明显的不同。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理念与构造特点分析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理念与构造特点分析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先进的建筑技术,它以工业化生产方式来实现快速、高效、环保的建筑施工。
本文将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构造特点进行分析。
一、设计理念1.1 可定制性装配式建筑具有较高的可定制性,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通过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灵活组合,实现个性化定制。
1.2 快速施工相比传统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可以大幅缩短施工时间。
预制模块在工厂内完成,并且减少了现场施工过程中受天气影响带来的延误风险。
这种高效率可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并提高项目整体效益。
1.3 绿色环保装配式建筑采用低碳环保材料,减少对大量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占用。
同时,由于模块在工厂内预先制作,在现场施工时减少了废弃物和噪音污染,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1.4 可迁移性装配式建筑可以拆除和重建,具备良好的可迁移性。
这种特点使得建筑物在完成使用后可以被拆解并重新组装,可以适应不同地点的需求变化。
二、构造特点2.1 模块化设计与预制生产装配式建筑采用模块化设计,将建筑分解成多个独立的模块。
这些模块在工厂内进行预制生产,并经过严格检验确保质量。
之后,在现场进行简单组装即可完成施工。
2.2 轻型结构及现场加固由于采用了轻型材料(例如钢结构或轻质混凝土),装配式建筑通常具有较小的自重。
这样既减少了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也便于搬迁和运输。
另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需要增加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可以通过现场加固的方式来实现。
这种灵活性使得装配式建筑能够满足不同使用需求。
2.3 优秀的隔音隔热性能相比传统砖混结构,装配式建筑通常采用多层材料叠加构成墙体,具有较好的隔音和隔热性能。
这使得室内环境更加舒适,并降低了能源消耗。
2.4 多样化外观设计尽管装配式建筑以工业化生产为基础,但并不意味着其外观设计单一。
通过模块之间的组合、立面的处理和表皮材料的选用等手段,可以实现多样化的外观效果。
这种灵活性满足了人们追求个性化和美观的需求。
建筑构造课程思考题
《建筑构造》思考题(一)概论1. 民用建筑可分为哪几类?2. 民用建筑由哪些主要构件组成?3. 按结构类型民用建筑可分为哪几类建筑体系?4. 按建筑的耐久性,民用建筑等级分为几类?5. 民用建筑构造设计应遵守哪些基本原则?6. 影响民用建筑构造设计的因素有哪些?7. 何谓建筑模数协调?8. 建筑构配件的标志尺寸与构造尺寸有何关系?(二)基础1、基础和地基有何不同?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2、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有什么不同?3、什么叫基础的埋深?影响它的因素有哪些?4、常见基础类型有哪些?各有何特点?5、刚性基础要受的哪些限制?6、为什么要对地下室作防潮、防水处理?7、地下室防潮构造的要点有哪些?构造上要注意些什么问题?8、地下室在什么情况下要防水? 其外防水与内防水有何区别?9、外防水构造的要点有哪些?(三)墙体1、墙体依其所处位置不同、受力不同、材料不同、构造不同、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哪几种类型?2、墙体在设计上有哪些要求?3、标准砖自身尺度之间有何关系?4、常见的砖墙组砌方式有哪些?5、常见的过梁有几种? 它们的适用范围和构造特点是什么?6、窗台构造中应考虑哪些问题?7、勒脚的处理方法有哪几种? 试说出各自的构造特点。
8、墙身水平防潮层有哪几种做法? 各有何特点? 水平防潮层应设在何处为好?9、在什么情况下设垂直防潮层? 其构造做法如何?10、墙体的加固措施有哪些? 有何设计要求?11、什么叫圈梁? 有何作用? ·12、什么叫构造柱? 有何作用?13、砌块的组砌要求是什么?14、建筑物四周设置明沟,遇到出入口处如何处理?15、钢筋混凝土过梁的高度如何确定?16、圈梁应该设在哪些部位较好?17、构造柱应该设在哪些部位较好?构造柱与墙体如何拉接?(四)楼地层1、楼板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楼板层与地层有什么不同之处?2、楼板层由哪些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3、对楼板层的设计要求有哪些?4、现浇钢筋混凝土肋梁楼板具有哪些特点? 布置原则如何?5、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具有哪些特点?常用的预制板有哪几种?6、井式楼板和无梁楼板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建筑构造实习心得
建筑构造实习心得作为一名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实习是我们接触实践的重要机会。
今年暑假,我有幸在一家知名建筑设计公司实习了一个月,对建筑构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实践经验。
在这篇心得中,我将分享我在实习期间的学习和体会。
一、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之前,我仔细学习了与建筑构造相关的基础知识,并复习了一些课本上的重要内容。
我还阅读了一些与建筑构造有关的书籍和论文,了解了当前建筑构造的发展动态和研究方向。
这些准备使我在实习中能够更加积极地学习和应用知识。
二、实习经历1. 跟随导师学习在实习的第一天,我由一位资深建筑师担任导师,他带着我参观了公司的项目部,并介绍了部分正在进行的项目。
他还给我提供了一些实习任务,如绘制图纸、分析结构材料等,让我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知识。
2. 学习使用建筑软件在实习期间,我还学习了一些常用的建筑软件,如AutoCAD、Revit等。
这些软件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完成建筑设计和图纸制作的工作。
我通过观看视频教程,自己练习和实际操作,逐渐掌握了这些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3. 参与实际项目在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一个正在进行的高层建筑项目。
通过观摩和参与,我对建筑构造的各个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学习了高层建筑的基本结构和构造原理,如柱子、梁、楼板等。
我还学习了使用特殊材料和技术,如钢结构、玻璃幕墙、节能技术等。
通过与工程师和设计师的交流,我了解到了项目的特点和难点,也学习到了他们的经验和技巧。
4. 实践操作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一些实际操作,如测量、试验等。
通过实践操作,我对建筑构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学会了使用测量仪器和试验设备,并了解了一些特殊的施工技术和工艺。
这些实践操作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建筑构造的实际应用和施工过程。
三、实习感悟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联系。
通过实践,我得以将课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进一步加深了对建筑构造的理解。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体会
文章编号:1009 6825(2002)12 0031 03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体会收稿日期:2002 10 20作者简介:马 福(1962 ),男,1983年毕业于太原工学院工民建专业,硕士,高工,一级注册结构师,王孝雄建筑设计事务所,山西太原 030024马 福摘 要:从重要部位的延性,整体稳定性,框架柱截面选择,剪力墙、地下室外墙设计,楼板配筋等方面论述了如何保证高层建筑的结构耐久性和稳固性,总结了在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整体稳定性,框架柱截面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A1 提高结构重要部位的延性,防止截面钢筋超配1 1 要使高层建筑在遭遇强烈地震时具有很强的抗倒塌能力,最理想的办法是使结构中所有的构件都具有很高的延性。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很难完全做到这一点,比较经济的办法是有选择有重点的提高结构中重要构件或某些构件中关键部位的延性。
在结构竖向,对于刚度沿高度均匀分布的、体形较简单的高层建筑,应着重提高底层构件的延性;对于大底盘高层建筑,应着重提高主楼与裙房顶面相衔接的楼层中构件的延性;对于不规则立面的高层建筑,应着重加强体形突变处楼层构件的延性;对框支结构,应着重提高底层或底部几层框架的延性。
在结构平面位置上,应该着重提高房屋周边转角处、平面突变处以及复杂平面各翼相接处构件的延性;对偏心结构,应加大房屋周边特别是刚度较弱一侧构件的延性;对具有多道抗震防线抗侧力构件,应着重提高第一道抗震防线构件的延性。
1 2 要使结构能进入弹塑性状态,并能通过结构的塑性变形吸收地震能量、抗御更高烈度的地震,从而达到 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的设防目标,就必须做到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杆件 ,才能使结构在进入弹塑性状态后形成合理的延性较大的屈服机制。
在强震作用下,结构的内力是按照各构件的实际承载力进行分配的,而构件实际承载力的大小和构件截面的实际配筋有关。
建筑结构设计理念
建筑结构设计理念
建筑结构设计理念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对建筑结构的构造原理、材料选择、力学特性、可持续性等方面的思考和追求。
它是建筑设计的基础,对于建筑的功能、美观、安全、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在建筑结构设计理念中,功能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建筑的结构应能够满足建筑所需的各种功能,如承重、抗震、抗风、采光等。
在这一点上,设计师应该充分了解建筑物的用途和需求,然后结合相应的结构设计原理,确保建筑物能够稳定、安全地承担各种荷载。
另外,美观也是建筑结构设计理念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结构的形式、线条、比例等都能够影响建筑的外观,从而提升建筑的美感。
设计师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和材料,创造出具有艺术性的建筑结构。
同时,结构的合理性也应该被保持,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可持续性也是建筑结构设计理念中重要的内容。
在当前环保意识日益提高的背景下,设计师应该关注建筑结构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优化结构形式,减少建筑物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提高建筑的节能环保性能。
这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运营成本,也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此外,经济性也是建筑结构设计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师应该尽量减少建筑的材料和用量,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从而降低建筑的投资成本。
同时,结构的设计应该具有灵活性
和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可能的改变和扩建。
总之,建筑结构设计理念是建筑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需要设计师在建筑的功能、美观、可持续性和经济性等方面做出全面的思考,并灵活运用各种结构设计原理和技术手段,以创造出稳定、安全、美观、环保、经济的建筑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建筑构造设计的思考
随着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普及趋势,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充裕,进而更加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对居住环境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对相关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在建筑进行构造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和问题,需要设计者不断探索和研究,为设计出更加舒适、合理的建筑奠定基础。
文章主要介绍了建筑构造设计的途径以及方法,希望可以为建筑构造设计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理论启示,仅供参考。
标签:建筑构造设计;途径;方法;基础
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增强,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行各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建筑行业的发展颇为迅速。
由于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建筑构造设计水平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建筑构造设计主要是指对构成建筑空间的实体进行设计,其设计过程会涉及到方方面面,设计者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根据建筑实体的实际情况不断对设计方案进行改进,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居住要求。
建筑物实体主要由支撑系统与围护分隔系统组成,且这两大系统本身又包含很多组成系统,使得建筑构造复杂繁琐,进而在极大程度上给建筑构造设计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1 建筑构造设计的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我国的建筑构造设计水平不断提高,设计理念不断更新,使得建筑实体更具有舒适性、经济性,以及实用性,符合人们不断变化和提高的要求。
就我国现阶段建筑构造设计而言,其设计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根据事先确定的设计图纸进行设计,直接选择和局部调整已有的标准构造,从而设计出建筑实体。
另一种是按照建筑构造设计原理及其所处的环境进行全新的设计,从而得出最终的设计成果。
无论通过哪一种途径对建筑物进行构造设计,首先都必须要熟练掌握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明确设计宗旨,做好方案设计工作,避免盲目设计现象的出现,为设计出完美的建筑实体夯实设计基础。
2 建筑构造设计的方法
建筑构造设计由于其特殊性,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设计环节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过程。
建筑构造设计方法主要指针对某一对象,根据其内在规律提出问题,然后按照设计思路进行解决。
2.1 由设计对象的特定环境,确定构造设计的方向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要根据设计对象的特定环境确定设计方向。
设计对象的特定环境的构造设计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建筑实体的使用对象的类别;所构成的系统是建筑空间的支撑系统,还是围护分隔系统,或者是两者兼具;建筑实体空间需要构成怎样特殊功能的要求,这些因素都是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計时需要考虑的,并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构造设计的主旨方向。
比如,在进行阳台构造设计时,要根据其所处的特定环境进行功能设计,要满足整体造型与表面质感服从立面造型需要的要求,使得阳台的功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需求,从而为建筑构造设计确定了方向。
2.2 分析结构与材料、施工的可能性,形成构造方案
建筑构造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使用和审美的需要而进行的构思与规划,并通过一定的表现手法来使之实现。
人们对建筑实体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首要要求就是要具有实用性以及牢固性,因此,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的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分析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传力关系,确定支撑、支持,以及稳定之间的合理性关系,使其更加科学合理,这就是所谓的结构可能性。
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设想且提出在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予以解决。
施工的可能性主要是指要保证有足够的施工空间,将方便、简捷元素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材料的选择也是建筑构造设计时需要面对的主要影响因素,材料的可能性主要是指材料的力学、围护、安全、加工等性能,以及机械强度,考查它们在构造设计中的适应程度,设计者可以根据材料的使用与受力情况是否合理、材料是否满足相关场所中的独特功能要求、建筑物组成部分之间的连接方式等进行建筑构造设计。
钢筋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施工材料,用于建筑物的支撑系统中;石膏板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质可以用于建筑物的吊顶以及内衬墙上,起着隔热和吸声的作用。
在某些气候变化差异大的地区,还要考虑其他一些补救措施,以确保建筑实体适应温差较大的气候环境,进而保障人们日常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
结构、材料与施工的可能性,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是确定建筑构造设计方案的依据,是实现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和基础。
2.3 审视构造方案的可持续性,调整现有方案
科技的发展在带来了生产力的同时,还带来了许多环境污染问题,而随着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更为重视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要将环保意识、节能措施及可重复性改造的可能性等元素融入其中,体现建筑构造设计方案的可持续性。
建筑构造设计在选择材料时,要尽量选择绿色、无污染的建筑材料,为人们的生命身体健康提供安全保障。
另外,还要全面考虑节能措施,合理设置建筑墙体的空气间层、金属反射层,注重对出风口等主要位置的设置。
需要注意的是,人们有时会不满足现有建筑的结构,根据自己的设想进行重新设计,改变原有建筑结构,因此,构造设计必须要考虑重复性改造的可能性,以及在改造中重复利用废弃材料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不断调整现有的建筑构造设计方案,使构造方案越来越具有可持续性。
2.4 遵从法规、规范和模数制的要求,规范设计成果
建筑构造设计要想拥有标准化、科学化、合理化的成果,就必须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它们是构造设计的依据标准,使得建筑实体的相关功能更加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
建筑构造设计所涉及到的相关规范有很多,其中较为关键的包含结构构件、围护结构等方面的设计规范。
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的过程中,要将所涉及到的法律规范贯穿始终,它可以帮助设计者克服设计的片面性和盲目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疏漏而使设计成果无效,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建筑模数制是建筑构造设计中的重要原则,是建筑工业化的前提条件,它可以使设计中的数据更加标准规范,趋近于统一,遵守模数制对构件的标准化及通用性是非常有利的。
建筑构造设计的最终成果必须遵循相应的法规、规范和建筑模数制要求,从而规范设计成果。
3 结束语
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与城市建设密不可分,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也从侧面促进了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向着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随着城市建筑规模的不断增加,设计理念的更新,城市建筑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建筑设计者要熟练掌握构造设计途径和方法,根据建筑实体的具体情境采取不同的对策,使设计成果既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环保意识的要求,又要遵循相关建筑标准,保障设计的最终成果具有可持续性和规范性,从而推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陆静.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几点思考[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
[2]龙钜垣.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与安全度问题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6.
[3]高世杰.有关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