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与地理环境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人口分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人口分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人口分布一、选择题世界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不均衡性,形成了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

目前全世界大约3/4的人口分布在5%的陆地上。

据此完成1-4题。

1.下列地区中,属于人口分布稠密区的是()A.非洲地区 B.东亚地区 C.西亚地区 D.南极地区2.在世界上,人口稀疏区往往()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B.深居内陆、气候湿润C.气候恶劣、远离海洋D.靠近沿海、土壤肥沃3.在热带多雨地区,人口稠密的地方不是平原,而是高原和山地。

影响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水源 C.土壤 D.气候4.我国人口分布可以分为东南和西北疏密悬殊的两部分,东南半壁人口稠密,西北半壁人口稀疏,此界线是()A.漠河---腾冲线B.秦岭--淮河一线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D.黑河--腾冲线读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A.温带沿海B.热带平原C.高山高原D.寒带内陆6.位于人口稠密纬度带,但人口稀少的地区是()A.中南半岛B.刚果盆地C.阿拉伯半岛D.西欧平原下图为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

7.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规律是()A.北部人口密度大于南部B.东部人口密度大于西部C.东南人口密度总体最大D.中部人口密度大于四周8.苏北地区农业比重较大,图中M地虽地处沿海地区,但人口密度相对较低,推测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地处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B.产业转移导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C.降水较少,河流少,水资源缺乏D.多盐碱地、沼泽,农业发展不利人口分布受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和起伏度等)的影响较大。

图为贵州省乌江流域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显示()A.海拔800~1400米的区域,人口数量均超过300万B.坡度小于30°的范围内,人口数量较低且变化平稳C.就起伏度而言,人口数量在100~150米区域达到峰值D.人口数量总体上随海拔、坡度和起伏度增大呈下降趋势10.海拔1000~1400米的区域人口分布较多的主要原因是()①气温较适宜②土壤较为肥沃③交通较为便利④经济较为发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11-12题。

高中地理学考复习8人口与地理环境练习含答案

高中地理学考复习8人口与地理环境练习含答案

训练8人口与地理环境一、单项选择题(2023·浙江杭州期末)2022年,我国总人口呈现负增长状况,同时人口迁移的地区差异显著,对各省级行政区的发展带来不同影响。

下图是2022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常住人口增长数量的统计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部分地区人口数量减少,主要影响因素有()①人口容量②产业结构③自然资源④工资水平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常住人口变化对图示地区带来的影响是()A.降低江苏第二产业的产值B.降低上海服务业产值占比C.促进部分小城市产业升级D.降低浙江省城镇化的水平“田亩饱和度”是指同一区域历史时期纳税田亩与1949年纳税田亩的数量之比,不同的“田亩饱和度”决定了不同的移民容量。

下表示意明代与1949年福建长汀、江西信丰、广西永福三县的人口与田3.表中所示明朝时期,长汀、信丰、永福三县中有大量人口迁入的可能是()A.长汀B.信丰C.永福D.三县都是4.与1393年相比,1451年永福县“田亩饱和度”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A.人口增长B.水土流失C.洪涝灾害D.战乱频发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含预测)。

读图,完成5~6题。

5.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C.受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6.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A.人口迁移加剧B.劳动力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D.社会负担减轻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

下图为河南省三大产业就业人口结构变化曲线图。

据此完成7~8题。

7.与2010年相比,2020年该省()A.农业产值降低B.工业发展缓慢C.产业结构优化D.就业压力加大8.河南省人口就业结构变化说明该省人口()A.由农村向城市迁移B.向外省迁移量减少C.空间分布趋向分散D.城乡分布趋向均衡安徽省和湖南省是我国目前人口流出大省(以外出务工为主),但人口外出去向省份有所差异,如下图所示。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1章 真题专练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1章 真题专练

真题专练(2021·山东地理)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07~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1~3题。

1.推测该市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育政策调整B.落户政策放宽C.医疗条件改善D.行政区划变动2.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A.人口老龄化加剧B.GDP增长缓慢C.环境承载力下降D.产业结构优化3.该市的支柱产业是()A.采矿业B.旅游业C.制造业D.物流业答案 1.B 2.D 3.C解析第1题,户籍人口来源于当地人口的自然增长和外来人口的落户。

该市2016~2019年户籍人口每年增长大约10~20万,增长率可达5%~10%,与我国目前实际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足0.6%相比明显偏高,意味着大量的户籍人口增量来自于外来人口的落户,A错。

2016年之前的户籍人口增量不大,2016年后增量明显加速,结合我国户籍管理实际情况可知,为保障可持续发展,该市实施了优惠政策刺激各类人才落户本地,选B。

医疗条件的改善和行政区划的变动对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影响是相同的,二者人口增长的速度不会存在较大差异,C、D错。

第2题,该市常住人口数量远大于户籍人口,说明该市经济较发达,产业活动多,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劳动力。

常住人口数量的变化反映了该市产业的变化。

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时期,能吸引大量劳动力前来务工,一旦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可能会减少,常住人口的增速会减慢。

2010年之前,常住人口增速较快,之后明显减慢,与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关系最大,选D。

人口老龄化只是影响人口结构,对人口数量影响较小,A错;GDP是国民经济的宏观数据,是多种生产要素综合的结果,而不是要素变化的原因,B错;环境承载力是相对稳定的,并且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而提升,C错。

第3题,一个区域内的采矿业大多是围绕某一种矿产资源发展,结构比较单一,需要的产业工人数量不会有几百万数量级,并且目前需要的工人数量随着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升级而减少,有些城市则因资源枯竭而人口大量外迁,A错;旅游业和物流业需要的人口数量不可能如此巨大,B、D错;制造业是我国目前产业的主体,制造业的产业链长,种类多,需要的职工数量庞大,并且我国的制造业目前也处于转型期,低端制造业正陆续向高端制造、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C更符合实际情况。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备考 学案:人口问题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备考 学案:人口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备考学案:人口问题前言:①从命题趋势看,命题者常以某小区域或某城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为切入点,探究人口现象产生的原因。

考试重点是人口统计图表的判读。

②考核能力要求是判读人口统计图表,解读图表信息,展开人文要素之间的逻辑推理。

③因此,在复习中首先是理解人口相关概念,其次要发挥数学计算能力,从量的增减,量的变化趋势、量的变化率,到极值意义等方面思考问题。

再次是强化图表解读训练,在训练中提升解题能力。

一、人口基础概念1.人口增长模式①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人口的增长要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社会生产力水平深刻影响着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的关系。

②3种人口增长模式a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3%右右。

自然增长率<1%b传统型:出生率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c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1%左右。

自然增长率<1%,接近0,甚至负值。

④相关计算a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b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十迁移率(机械增长率)c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当人口增长率(自然+机械)>0,人口净增长。

d2021年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人口共14.1178亿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

e几个国家的人口参数美国:美国是世界第三大人口大国,美国2022总人口数为 3.349亿人,美国的人口增长率为0.59%,而且每年有将近100万人口迁入。

俄罗斯:总人口1.46亿人。

人口增长率-0.72%日本:1.257亿人,人口增长率-0.3%印度:14.07088亿人,人口增长率0.99%巴基斯坦:2.29亿人,人口增长率2%越南:9733.86万人,人口增长率0.9%韩国:5106.9万人,人口增长率0.5%巴西:2.16亿人,人囗增长率0.72%2.人口老龄化①区域人口老龄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7%。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人口分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人口分布

202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人口分布一、选择题下图示意我国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 B.人口数量众多C.人口稠密 D.距河2km内人口最多2.该河流很可能是()A.淮河 B.珠江 C.海河 D.雅鲁藏布江3.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水能资源分布 B.矿产资源分布 C.交通通达度D.取用水方便程度下图为我国某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密度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区域()A.人均耕地面积较少 B.人口密度分布差异不大C.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高 D.城镇化水平整体呈南高北低5.影响该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交通 B.地形 C.水源 D.气候下图为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与城镇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制约塔里木盆地人口与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热量 C.土壤 D.水源7.图示区域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的地形(地貌)类型是()A.峡谷 B.山地 C.冲积扇D.高原读世界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人口占洲总面积及总人口的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

8.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A.大洋洲B.南美洲C.亚洲 D.欧洲9.图示信息显示,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是()A.集中于地势低平地区B.集中于中低纬度地区C.集中于沿海地区D.集中于交通便利地区读“中国三大区域人口密度影响因素排序(1978—2018年)”,完成下面小题。

10.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是()A.东南多西北少 B.南部多北部少 C.西部多东部少 D.东北多西南少11.对我国三大区域人口密度影响均位列前三的因素是()①城镇化水平②工业化水平③交通便利度④对外开放程度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2.“交通便利度”是影响西部地区人口密度最重要因素,原因是()A.道路沿线自然条件更优越B.可以便利获取外部水资源C.修建道路会带来就业机会D.交通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下图为20世纪中期提出的“人类大陆”示意图,即在地图上隐去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口密集的地区,随着时间推移,“人类大陆”在持续变化中。

专题八 人口与地理环境(测试)(教师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专题八 人口与地理环境(测试)(教师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专题八人口与地理环境测试卷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5*2分)(23-24高三上·云南楚雄·期中)在老龄化和流动迁移活跃的双重推动下,老年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异地养老与家属随迁是两类典型的老年人口流动原因。

异地养老指老年人离开原本的居住地,流动到另一地区,明确以养老为目的的流动方式;家属随迁指以照顾孙辈为主要目的而流入子女家庭所在地。

这两类老年群体在迁入地的居留意愿存在一定差异(如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A.自身消费观念B.迁入地医疗条件C.自身经济能力D.迁入地人口政策2.异地养老群体中,流入特大及超大城市的居留意愿比流入中等城市的低,可能是因为()①特大及超大城市定居成本高①特大和超大城市人均资源少①中等城市亲朋好友多①部分中等城市环境质量好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3.为提升老年人在迁入城市的居留意愿,建议()A.全面放开老年人群体落户条件B.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就业创业机会C.推动城市之间养老服务共建共享D.禁止用社会资金发展养老产业【答案】1.C 2.D 3.C【解析】1.由材料可知,异地养老指老年人离开原本的居住地,流动到另一地区,明确以养老为目的的流动方式,可推断选择异地养老的老年群体通常自身收入水平较高,思想观念较为开放,能够接受在自己所喜欢的异地养老定居,C正确;家属随迁受家庭等观念影响大,与消费观念关系不大,A错误;异地养老迁入的城市也有不同的等级类型,未必医疗条件都比原住址好,B错误;迁入地的人口政策不会区别对待异地养老和家属随迁这两种类型的老年人,D错误。

故选C。

2.特大及超大城市定居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老年群体的长期定居意愿,部分在这里异地养老的老人只想在刚退休后的一段时间内且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此居住,①正确;特大及超大城市虽然人口多,但公共服务完善,人均资源未必少,①错误;都是异地养老,亲朋好友都少,且一般来说,中等城市数量较多,异地养老的老年人口可能选择距原居住地更近的中等城市,亲朋好友可能要比在特大及超大城市多,①错误;选中等城市异地养老,很大程度上会考虑环境因素,即往往选择环境质量好、生活安逸的中等城市,①正确。

【学海导航】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同步训练(含解析)

【学海导航】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同步训练(含解析)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1课人口与环境读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1~2题。

1.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 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2.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B.②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C.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大于第一、二产业的人口D.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2012年3月1日以来,新华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报道称:俄罗斯拟恢复征收无子女税,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

读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5题。

3.俄罗斯欲制定该项政策的目的是解决( )A.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B.就业率低问题C.移民迁入过多问题 D.人口负增长问题4.以下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俄罗斯最相似的是( )A.中国 B.美国C.德国 D.印度5.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降水 B.气温C.资源 D.河流读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口移动方向。

据此回答6~7题。

6.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民工流动 B.道路建设C.水利工程建设 D.输气管道建设7.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B.从人口受教育程度上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C.从人口移动距离上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D.从人口移动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下图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

读图,回答8~10题。

8.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A.男女比例不平衡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9.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10.该国可能是( )A.中国 B.巴西C.德国 D.泰国读甲、乙、丙、丁四地近年人口统计图,完成11~12题。

11.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C.丁、丙、乙、甲 D.丁、乙、丙、甲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人口增长模式B.乙地一定属于发展中国家C.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D.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13.2010年11月1日中国十年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拉开帷幕,新的数据揭示了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秘密。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版专题练: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含答案).doc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版专题练: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含答案).doc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版专题练: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一、单选题内蒙古东西跨度大,自东向西整体气候逐渐变干旱,降水减少。

各盟(市)人口分布和城镇化空间差异大,其中,呼和浩特是内蒙古的省会,包头是内蒙古著名的钢铁城市,乌海市是内蒙古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

下图为2020年内蒙古各盟(市)区域图以及各盟(市)人口数量和占比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题。

1.内蒙古乌海市人口密度最大是因为( )A.人口数量多B.人口迁入多C.土地面积小D.水资源丰富2.呼和浩特城镇化较包头的主要优势是( )A.城市等级高B.钢铁工业发达C.能源资源丰富D.交通便利3.从环境承载力角度来看,人口数量会减少的是( )A.鄂尔多斯市B.赤峰市C.兴安盟D.阿拉善盟在当代中国,人口迁移成为各地区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的重要驱动力,正在并且将持续重塑中国人口空间格局和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近年来,随着地区间的经济差异逐渐缩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观念的转变,生活质量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新的因素正日益成为人口迁移决策的重要因素。

下图示意2005—2010年\2015—2020年各区域人口迁移比例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题。

4.与2005—2010年相比,2015—2020年四个地区人口回流现象最明显的是( )A.东北地区B.东部地区C.中部地区D.西部地区5.人口迁移成为各地区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的重要驱动力,其原因在于( )A.人口分布趋向均衡B.人口年龄结构优化C.迁移人口素质提升D.自然出生人口减少6.驱动省际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影响力在逐渐减弱的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 .公共服务水平 C.环境舒适度 D.落户门槛落户意愿是指流动人口如果符合流入地的落户条件,愿意将户口迁入该地。

我国不同城市落户意愿差异较大。

近年来,随着户籍制度改革,我国流动人口总体落户意愿明显降低。

下面为我国部分城市落户意愿与城市规模统计表。

据此完成下题。

A.经济增长水平 B.城市人口规模C.户籍价值变化D.落户政策变化8.在超大城市中,重庆落户意愿最低,这会导致( )A.城镇人口规模持续减小B.人口流动频率更加频繁C.城乡经济差异不断增加D.城镇化的质量不断提升9.克拉玛依等西部小城市落户意愿较高的直接因素是( )A.资源丰富B.环境优美C.经济发达D.交通便捷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

第22、23讲 人口专题(练习)-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

第22、23讲 人口专题(练习)-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

第22、23讲人口专题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

(2023·浙江·高三专题练习)下图为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略图,该地区约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相关(具体如下表所示)。

完成下面小题。

地名主要用字出现次数出现比例沟、湾、昨、滩、河、渠、润等71141.73%峁、梁、石、山、塬、崖、岭等52931.04%西、东、南、上、北、下、左等1146.69%柳、芦、麻、枣、木、桃、槐等724.23%红、黑、青、乌、炭等392.29%累计146585.97%1A.地形B.土壤C.水源D.植被【答案】1.C【解析】1.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出现次数最多的地名多带有“三点水”的形旁,表明这些聚落主要分布在小溪小河旁边,所以该地区聚落分布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水源,C正确。

根据图文信息可知,该地气候干旱,地形、土壤、植被等均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ABD错误。

故选C。

(2022·浙江·高三阶段练习)下图为2001~2018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老龄化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下列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广东省的老龄人口数量最少B.上海市老龄化率水平较高C.浙江省老龄化率呈下降趋势D.安徽省人口老龄化水平低3.影响两大城市群老龄化率差异的主导因素为()A.生育政策B.医疗水平C.环境质量D.年龄结构【答案】2.B3.D【解析】2.图表中反映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老龄化率,无法反映出老年人口数量变化,A错误;从图表中可以看到上海市老龄化率水平较高,B正确;在2015年后,浙江省老龄化率呈上升趋势,C错误;与安徽省相比,广东省人口老龄化水平低,D错误。

故选B。

3.生育政策由国家提出,全国施行,不会存在两个城市群差异,A错误;长三角和珠三角两个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医疗水平、环境质量相差不大,BC错误;广东省吸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大,使得老龄化率较低,D正确。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口与地理环境习题(详细解析)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口与地理环境习题(详细解析)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口与地理环境习题(详细解析)A.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B.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C.2019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D.2019~2019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2019新课标文综Ⅰ)右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 300万。

据完成4~5题。

4.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5.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 A.美国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右图表示我国某县2019年、2019年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

读图,完成6~7题。

6.与2019年相比,2019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 A.人均生产规模扩大 B.劳动力价格降低C.占总人口比例提高 D.人均产值减少7.该县可能位于我国( ) A.珠江三角洲地区B.京津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川渝地区8.(2019·广东文综)右图为“2019~2019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

由图可推断该省是( )A.海南 B.四川 C.广东 D.浙江9.(2019·广东文综)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

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 )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 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2019·山东文综)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

完成10~11题。

10.右图为“2019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

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粤、豫、黔、沪B.豫、粤、黔、沪C.粤、豫、沪、黔D.豫、粤、沪、黔11.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 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2019·衡水中学调研)下图是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与环境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与环境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与环境专题练习题汇编一、单选题百度人口热力图是对手机用户地理位置数据进行密度分析处理后,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热力度并在地图上可视化,某区域热力度越高,表示人口越密集。

某课题组对2019年4月某一周武汉市中心城区的百度人口热力图进行赋值得到热力值最大的区域(高热区),绘制了该周中心城区工作日和周末休息日高热区面积随时间的变化图,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工作日9:00~10:00中心城区高热区面积快速增大,主要是因为人口( )A.从工业区向住宅区聚集B.从休闲区向办公区聚集C.从住宅区向办公区聚集D.从商业区向住宅区聚集2.中心城区高热区面积变化表明,工作日较休息日( )A.高度聚集时间更长B.高热区面积峰值出现时间更晚C.晚出晚睡特征明显D.商业娱乐功能中心使用强度大下图示意2000—2016年我国某地区流动人口数量变化。

据此完成问题。

3.上图表示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京津唐都市圈B.川渝地区C.广东地区D.江浙地区4.2000—2016年,人口流动导致该地区农业( )A.种田大户增多B.种植结构复杂化C.机械化率下降D.田间管理精细化下图表示人口密度与海拔、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左图中的纵坐标为海拔,右图中的纵坐标为人口密度②两图的纵坐标都为人口密度③左图中的横坐标为海拔,右图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④左图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右图中的横坐标为海拔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6.据图推断正确的是( )A.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均匀递减B.随着年降水量减少,人口密度均匀增加C.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人口密度分布D.人口密度分布与气候条件最密切7.下列关于图中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中A点可能位于青藏高原②图中C点可能位于四川盆地③图中E点可能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④图中D点可能位于东北平原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人口的分布状况受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多种因素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必修 人口与环境规范答题人口类综合题教案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必修 人口与环境规范答题人口类综合题教案含解析

错误!规范答题7 人口类综合题(2016·海南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

下图是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

(6分)(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8分)(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6分)样卷展示得分:15分样卷剖析失分原因:答题总体思路清晰,用词准确,但个别问题信息提取不全,答案不太完整。

标准答案(1)(地理位置)临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省份比例高。

(6分)(2)3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

(8分)(3)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

(6分)不该限制: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

(6分)Ⅰ 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的答题模板分布是否均衡;哪里多,哪里少;哪里最集中成因自然原因气候温和湿润(凉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水源充足;矿产丰富;环境优良等经济原因经济收入高;就业机会多;基础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等社会原因教育环境好;政治稳定;政策优惠;宗教信仰相同Ⅱ 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1)人口迁移的原因的答题模板(2)人口迁移的影响的答题模板Ⅲ 人口问题问题成因影响增长过快经济落后;劳动力需求量大;社会保障不完善;政治独立;医疗卫生的发展;传统观念影响人地矛盾加剧,环境问题突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负增长或老龄化经济水平高,生活条件好;社会福利好;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医疗卫生技术进步;文化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重,阻碍经济发展性别比失调传统观念的影响;医疗技术的进步;战争;移民等婚配困难;影响社会安定1.(2018·福建晋江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一轮复习人口与地理环境专题训练
读“我国某地常住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完成1~3题。

1.由图可知()
A.该地最有可能为北京市区
B.大量青壮年向国外迁移
C.该地的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D.该地的养老服务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该地少年儿童比重小,老年人口比重大,人口老龄化严重;故养老服务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选D。

2.该地应该()
A.放开计划生育政策,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B.鼓励人们进行性别选择,以平衡性别比
C.完善儿童教育设施,加强安全设施建设
D.鼓励老年人向外迁移和自主创业
【答案】C
【解析】该地人口老龄化主要是由人口迁移造成的,且我国目前仍需坚持计划生育政策,男女性别比失衡也主要是由人口迁移造成的;青壮年人口外迁后,留守儿童的安全与教育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该地应完善儿童教育和安全设施;鼓励老年人外迁和自主创业不符合实际情况。

选C。

3.该地青壮年比重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A.计划生育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
B.重大灾害导致死亡率上升
C.大量青壮年人口外出打工
D.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该地常住人口中青年男女数量小,且男性少于女性,这主要是由大量青壮年人口外出打工造成的。

选C。

读“2019年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4~5题。

4.关于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以人口迁出为主,西部地区以人口迁入为主
B.中央区人口迁入数和迁出数都是最多的
C.东部地区的人口都迁入中央区和西北区
D.伏尔加沿岸区人口迁移数量大于西北区
【答案】D
【解析】据图可看出,乌拉尔山脉以东的地区,都以人口迁出为主,西部的伏尔加沿岸区和北高加索区也以人口迁出为主,只有中央区、西北区和南方区三个区以人口迁入为主;中央区人口迁入数量最多,但人口迁出数量比伏尔加沿岸区少;东部地区的人口除迁入中央区和西北区之外,还有部分迁入南方区;人口迁移数既包括人口迁出量,也包括人口迁入量。

选D。

5.引起俄罗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地区地形崎岖,气候寒冷
B.东部地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C.西部地区资源缺乏,人口密度小
D.俄罗斯鼓励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
【答案】A
【解析】俄罗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位于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但西部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较东部高,而且东部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地形崎岖;俄罗斯提出了开发东部地区的资源,但由于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开发难度较大;俄罗斯人口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大;俄罗斯鼓励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

选A。

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某区域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

年龄在这个数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下表示意2019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四个国家人口中位年龄。

据此回答6~7题。

6.
A.日本比中国老龄人口多
B.美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6.9岁
C.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
D.刚果民主共和国年轻人最多
【答案】C
【解析】日本人口年龄中位数最大,老龄人口比重大,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但由于人口总量比中国少,所以老龄人口数量比中国少;美国人口年龄中位数是36.9 岁,但人口平均年龄不一定为36.9 岁;刚果民主共和国人口年龄中位数最小,但人口总量少,不是年轻人口最多的国家。

7.有关年龄中位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中位数随时间而减小
B.美国年龄中位数增加速度比中国快
C.其变化只反映人口数量的变化
D.数值变大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
【答案】D
【解析】一般来说,年龄中位数会随时间而增加,它变大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美国人口出生率比中国高,加上人口迁移的影响,美国年龄中位数增加速度比中国慢;年龄中位数的变化既反映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也反映了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2019年,目前北京61.5%的人口集中在“城六区”,“城六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837人,人口出生率为9.75‰。

下图为“北京市2019~2019年人口变化示意图”。

回答第8~9题。

8.2019~2019年北京市()
A.常住外来人口降低了北京人口老龄化程度
B.常住外来人口不属于人口迁移的统计范畴
C.常住外来人口的增长速度呈逐渐加快趋势
D.人口增长模式为过渡型模式高增长阶段
【答案】A
【解析】外来人口一般以青壮年为主,所以能够减缓城市人口老龄化的程度,A正确;常住外来人口是常住人口,已经改变了住所,并有一定年限,属于人口迁移,B错误;据图数据计算常住外来人口呈递减趋势,C错误;常住人口出生率为9.75‰,属于低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点,说明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D错误;故A正确。

9.北京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超过了世界上以人口密集著称的大伦敦(每平方千米5437人)和东
京(每平方千米5984人)。

这说明()
A.北京市环境承载力高
B.北京市城市功能区分布过于集中
C.我国城市化水平过高
D.北京郊区自然环境恶化不宜居住
【答案】B
【解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很多,其中资源是主要制约因素;城市人口数量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环境承载力高的原因,A 错,某一国家(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是通过全国(地区)城市化水平来衡量,不是看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C 错误;城市环境郊区因开发晚,环境破坏小,自然环境要比市中心好,更宜居住,D 错;由于城市功能的集中,导致人口集中分布;所以B 正确。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

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的刘易斯拐点已经来临,人口结构正在向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方向转变,主要表现为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龄化形势严峻。

材料二“人口红利期”是指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了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

据报道2019年我国劳动人口将开始下降,老龄人口加速上升,一直要到2039年才会开始下降,也就是说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

下图为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随时间变化图(含预测)。

(1)我国人口增长的刘易斯拐点出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解决我国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3)据图指出我国最大人口红利期出现的年份,并提出适度延长我国人口红利期的措施。

【答案】
(1)老龄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比重降低,社会抚养比增加。

(2)特点:来势猛,速度快;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社会养老负担重。

解决措施:延长退休年龄;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适当调整生育政策。

(3)2019年。

调整人口政策,提高生育率和增加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等。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刘易斯拐点出现主要反映在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由此导致劳动力比重降低,社会抚养比增加。

第(2)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可从图中获知,解决措施主要从延长退休年龄、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调整生育政策等方面分析。

第(3)题,由人口红利期的定义可知,最大人口红利期应该是15—64 岁人口所占比例最高的时候,即2019 年。

提高生育率和增加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可以延缓我国人口红利期,调整人口政策可以提高生育率,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可以增加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