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论语》一点感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信人: CSky (Try my best), 信区: Wisdom

标题: 背《论语》一点感受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Apr 12 09:57:30 2004), 站内

【以下文字转载自 GuoXue 讨论区】

发信人: WinDance (风舞), 信区: GuoXue

标题: 背《论语》一点感受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Apr 12 00:58:48 2004)

春节过后,花了两个月时间背完了《论语》。在背的过程中,很多体会是泛泛的阅读得不到的,同时也因为要选择合适的版本背诵,对市面上流行版本的《论语》也大概有了个了解。《论语》一书,二十篇,四百八十余章,一万一千字左右。平均每篇大约24章,篇内各章彼此关联不大,背起来不是很有整体感。我采取的背诵方法是每天背诵8章左右。前10篇背诵的时候复习工作做的比较好,后10篇背诵的时候复习不够,所以前10篇背诵的效果较后面好。

《论语》一书,语言风趣,文字精炼,用于背诵,全书规模也还能够接受。背久了还是能感到当年编者的语言习惯,直觉到哪个地方大概缺了什么字,哪个字大概应该念作某音。如果背《孟子》和《道德经》两书,就没有这么轻松了,前者嫌其规模之巨,后者虽是韵体,但是文字上就比较艰深了。

对《论语》内容进行评点,就不是本文的要点了,略过不提。至于它的影响力,光是里面成语之多,就足够让人惊讶了:我们还如此生活在孔圣人的语言习惯里面。背诵《论语》一书的方便之处,还在于它的经典地位。正由于其经典,除了历史上无意造成的缺失和错简以外,没有经过大规模的伪造和窜改。正由于其经典,所以经过汉、宋、清三代的大规模研究运动,其大部分的文字都有了合理或者接近合理的解释,有歧义者,也都各自给出了较圆满的答案,见仁见智,亦是学问乐处。比如,把“诚不以富,亦只以异”的原文位置找到,不得不佩服校注者的功力。

下面谈谈市面版本的个人看法。我读过的版本有:中华书局版《四书集注(朱熹)》、《论语译注(杨伯峻)》、三联版《论语新解(钱穆)》、人民文学版《论语通译(徐志刚)》、时代文艺出版社《孔子批判下-论语译说(古棣等)》如果要我提出市面上哪个版本做入门书最好,我还是推荐人民文学版的《论语通译》,这本书总的来说译注合理,采用学术界的研究的一些公认结果,一些通假字和生僻字也给出了注音和释义--万圣正有半价的卖,人文社的书店也是半价。但是论语这本书,大部分篇章都是只言片语,如果不了解孔子说这些话的背景,恐怕无法了解孔子话中之意。这方面,我就推荐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虽说钱先生有些解释比较的有个人色彩,但是钱穆是历史上对孔圣先师理论怀有儒生特有崇敬感的最后大师,所以他的很多解读多少可以看出千年来儒生对待孔子的态度,这是这本书的妙处。

下面就是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虽然这本书名声和印数一样大,但是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这本书。这本书的白话解释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有时候读起来虽然符合现代人的语感,却不一定合古人的心思。但是杨伯峻先生是语言学家和训诂学家,他对文字的解释一般都有所本,所以这本书想来在学术界内还是有它的地位吧--我是界外的票友,就不知道是不是如此。杨伯峻的书坏也坏在他的语言学家的身份上,有时候他太注意自己的专家身份,所以写书的时候并不考虑这本书的主要读者是对论语有泛泛兴趣的普通人,有些他认为已经是常识的知识点没有注解,一些地方又纠缠太多。而且于孔子言论背景丝毫不涉及,这叫初学者如何是好?杨先生在书后面附了《论语词典》,我看对于普通读者,还不如附一篇孔子年谱或者孔子传来得实惠。一本翻译成白话的古籍--读者不是普通爱好者又是谁?

再说说特别的《孔子批判下--论语译说》。这是一套书的下部,上部是《孔子十日谈》--评论孔子思想的另外一部书。作者古棣、戚文、周英。这古棣可是当年鼎鼎大名的文革干将关锋、戚文就是戚本禹,周英是关锋的妻子。这等当年风云人物倒霉鬼重出江湖,自然惹人注目,虽然用了化名,发行者还是忍不住偷偷透露这两人的身份,这毕竟是一大卖点--吸引我买这本书的另外一大卖点是半价。这两人看待《论语》的态度,自然是有点不合时宜的左,但是没有大多数人想的那么厉害,只是忍不住时不时用阶级观点分析一下《论语》里面的“民”、“大夫”、“士”的阶级成分。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这两人似乎和杨伯峻有仇,一共给杨伯峻挑了三百七十多处错--论语一共才四百八十多章。这些挑的错,我看来有些是合理的,看来杨伯峻也没有那么专业式的严谨,但是有些属于故意的学术找茬性质了。除去内容上不说,这部书有一大瑕疵,就是排版校对上太不认真,很多地方有明显的文字错讹。但是这些错讹又多出在原文,这就是可忍,孰不可忍了。据我的经验,这本书绝对是正版,作者说他们依据的是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本,难道是原本的错误?我觉得可能性不大--这也是地方出版社没法和中华商务等争衡的一个原因,连错别字这一关都过不了,和盗版书看齐。总的来说,这本书适合所有的论语版本都看完了以后,调节整理吧。

最后说说中华书局的《四书集注》版本。这个版本是朱熹的校注,网上有电子版--包括集注,这个电子版还不错,总体来说错误率很低。我从万圣买的这个中华书局的版本基本没问题,但是也有闹笑话的时候。比如“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这个版本就印成了“大哉门!”林放问礼的根本,孔子却回答“好大一扇门!”当时笑翻。后来的版本纠正了这个错误,不过价格也上去了--这一套书最近价格涨的很厉害。市面上最近还有三联版李泽厚先生的论语译说,有机会有兴趣的也可以看看,我没看过,不敢评论美学家怎看论语了。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想这个时代有兴趣读《论语》的人,大多还有这份“为己”的古人之心吧。

--上古大人孔氏一人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